[课件]第3课 宋明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 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 A、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 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 新思想
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江 南
唐•杜牧

这首诗反映了魏晋 时期什么现象? 佛教兴盛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教图》(清· 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_______
儒 、____、____ 佛 道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泰山名胜
— 红门宫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 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 ——戴震 (清)
消极 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 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 统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 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 A、理学 B、心性学 C、心学 D、理气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A、本质上是相同的 B、内容上是相同的 C、观点上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
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学
C、心学
B
D、道
“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程朱理学共同的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陆 九 渊 陆 王 心 学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③反对“格物致知”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哪两种思想的 挑战: 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 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
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是: A、朱熹 B、程颢、程颐 C、李贽 D、王阳明
朱熹的理学观点主要是: A、“理气论”“心性论” B、“心学论”“心性论” C、“理气论”“心学论” D、“心学论”“理学论”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世界本原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认为本心是“理”。
《父子关系》
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安 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 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 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 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
程门立雪
第3课 宋明理学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 重要背景。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 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它绵延700 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三教合一
(一)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魏晋南北朝
(二)“三教合一”形势的出现 唐宋时期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良知良能,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致良知” 对儒家“仁”的思想进一 步发挥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2.陆王心学(明)
人物
理 学 二程 朱熹 “心”是万物的本原, 反省内心可以获 陆九渊 “心”即理;天地 得天理 万物都在心中 王阳明 陆九渊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
二、材料辨析题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参考思路:、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 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 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 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1.程朱理学 1032-1085
人物 二程 理学 (宋) 朱熹
程颢
程颐
1033-1107
主要观点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认识论 天理是万物的本 原,天理与伦理 道德直接联系 “格物致知”;把 知识、道德和天 理联系起来
心学 陆九渊 (明) 王阳明
天理即三纲五常; “物”指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人伦、圣言、世 故
—(清)林则徐
积极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 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 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 B、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两程一朱 C、是儒学吸收道、佛两教的产物 D、程朱理学在宋代就确立了统治地位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守仁
(阳明心学) (明代)
② 思想核心:“致良知” ③“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 鼓励奋发立志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王阳明的心学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心外无佛,即心是 佛”“心即理”“心外无 物” 更多地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王阳明的心学
A
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A C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儒(根本) (目的)
三、表现:
程 程 颐
程朱 理学

朱 熹
陆王 心学
陆 九 渊
王 阳 明
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
“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它还涵盖了哪些领域?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一物须有一理。” ——《二程遗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 纪之为五常 。” ——《朱子文集》
不 同 点
四、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 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 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 贞 节 牌 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美丽” 的三寸金 莲
穿 儒 者 服 饰 的 孔 子
戴 帝 王 冠 冕 的 孔 子
从左图到右图的孔子打扮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一、背景:
二、含义:
什么是理学? 它形成的历史 背景是什么?
一、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冲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
道、佛
二、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心即理也, ‥‥‥即是天理‥‥‥ ” ——《传习录》王阳明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 ”
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
“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天理)
它还涵盖了哪些领域?
(社会伦理、道德修养)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核心)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程 颐
(3)“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程 颢
地位 ——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
朱 熹
后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观点 ——理气论,心性论
(1)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 欲” (2)“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 不是求科学之真
影响 ——蜚声海内外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 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 “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
主要观点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认识论
心 学
四、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1、怎样理解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 的异同?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 主观唯心主义
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 。
道德修养
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
探究学习2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共 同 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 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 起了积极影响。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 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 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二、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 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 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 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回答: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 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