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运行机制 构建发展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运行机制构建发展平台

---关于龙头企业、市场、农户有效对接的调查与思考

( 定西县目标办 )

(2003年8月)

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农业的定位在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现代化发展目标,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用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用开放的思维拓展农业,积极探索“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才能在新的起点上谋求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的再生产过程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系统,从而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引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市场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它是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独立主体以一定的契约方式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具有生产专业化、交易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及产业一体化的特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上,龙头企业决定着产业化的层次、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层次、水平。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上连市场,下连基地

和农户,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基地建设是搞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源泉。完善运行机制是搞好农业产业化的保证,关键是要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标志。只有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个环节连接得更加紧密,才能为产业化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市场、农户的有效对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

近年来,定西县认真坚持“五县”发展战略和“三高两增一稳定”的工作思路,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洋芋、畜草、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主导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特别是洋芋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近年来全县洋芋种植面积稳定在50--60万亩,年总产量在70--80万吨左右,基本形成了以北部高淀粉商品薯生产基地和水川区低淀粉菜用薯生产基地;建成了金大地、环宇、蓝天、薯峰、雪柳、泽融等6家(千吨以上)以淀粉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和50多家(千吨以下)小型加工厂,年加工马铃薯30多万吨,生产加工企业已具雏形。畜草产业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建立优质牧草基地40万亩,并依托定西国家科技园区,建立了以城郊、内官、巉口为主的奶牛

养殖基地,以内官为主的无公害标准化瘦肉猪养殖基地,以内官、凤翔、香泉等南部乡镇为主的肉牛育肥基地,全县规模养殖户达到8500户,饲养量达15.97万头。农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纵深推进,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1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

(二)

尽管定西县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不高,大部分龙头企业实力较弱,产业化组织松散,产品结构层次低,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还没有做大做强(特别是洋芋产业没有形成特色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大部分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粗加工,精深加工少,农产品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和对产业的拉动能力不强。据统计,2002年县内蓝天、薯峰等6户淀粉企业加工淀粉5700吨,加工转化洋芋仅4万吨左右。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1650万元,2001年从荷兰引进全自动化速冻薯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规模3000吨,2002年仅生产薯条300吨,生产期短,效益低。

二是融资渠道不畅。一方面由于对项目缺乏科学论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金融的有力支撑,民间资金难以聚集,收购农产品资金严重短缺,造成贮藏原料严重不足,致使企业生产周期短,效益低。

三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单一、功能缺位,尚未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一方面,国合商业组织的市场化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竞争形势,民营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其功能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物流方面。另一方面,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组织形式单一;在市场参与者方面,无论是农业生产者还是农产品的购销商,大都以分散的非组织化的方式进入市场,缺乏集体行动的协调机制和市场占有率。特别是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目前在城区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洋芋专业交易市场,没有形成收购、包装、储藏、销售、运输、加工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四是利益机制尚未形成。由于企业加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低,没有经济实力返哺农业,难以订单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五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不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疫检测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三)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新一轮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重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如何解决产业化链条上诸多环节联接的问题,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根据目前定西县的实际,我们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龙头企业,膨胀经济总量。要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坚持“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要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搞活流通兴产业;要靠招商引“龙”,改革、改组、改造育龙,优惠政策扶龙,打造品牌强龙,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膨胀县域经济总量,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对县内已建成的陇海乳品、金龙、金大地、环宇、蓝天、薯峰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信息、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面开发名优特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定西绿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不断膨胀企业规模,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围绕我县洋芋、畜草、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主导产业,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方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能人通过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兴办龙头企业;三是改组一批龙头企业。对县内部分龙头企业特别是淀粉加工企业,通过改制、改组、兼并等形式,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盘活现有资产,增加科技含量,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快组建定西淀粉行业集团公司,打造竞争“航母”,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干事、创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随着全县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草畜转化步伐的加快,要重点引进一批农畜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