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5年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部编版2025年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部编版2025年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比如: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一支铅笔 2 元,一个笔记本 5 元,小明买了 3 支铅笔和 2 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2、新授(1)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列式:方法一:2×3 + 5×2 = 6 + 10 = 16(元)方法二:(2×3 + 5)×2 =(6 + 5)×2 = 11×2 = 22(元)(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种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从而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讲解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给出例子:(2×3 + 5)×2 ,先算括号里面的 2×3 = 6 ,再算 6 +5 = 11 ,最后算 11×2 = 22 。

得出结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式子,如:15 + 3×4 、 20 5×2 等,让学生直接口算出结果。

(2)给出一些稍复杂的式子,如:(12 + 8)÷ 5 、 25×(4 2)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3)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租了 5 辆车,每辆车可以坐 40 人,门票每人 15 元,车费一共 800 元,这次春游一共花费多少钱?让学生列式并计算。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2. 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同级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运算规律。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典型例题,让学生明确同级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

4. 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练习题3. 实物模型八、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九、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级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3. 学习材料:教材、练习题、PPT课件等。

八、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

能够识别和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符号。

1.2 教学内容:介绍同级混合运算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基本的数学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

1.3 教学步骤:引入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数学运算符号的用途和用法,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第二章:加减法运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2.2 教学内容: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2.3 教学步骤:引入加减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第三章:乘除法运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乘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能够正确进行乘除法运算。

3.2 教学内容:学习乘除法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掌握乘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3 教学步骤:引入乘除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乘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第四章:同级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乘除法进行同级混合运算。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同级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4.2 教学内容:学习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同级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4.3 教学步骤:引入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第五章:复习与巩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加减乘除法和同级混合运算的知识。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法和同级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复习加减乘除法和同级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减乘除法和同级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5.3 教学步骤:复习加减乘除法和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探究乐趣,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同级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屏幕展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的好朋友熊大熊二来到了我们的学校,来,跟它们打声招呼吧!二、探究新知:我们先和熊大熊二一起参观学校。

第一站:数学趣味屋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第二站:图书阅览室我们学校正在创建书香校园,老师要求同学们大量阅读外书,看,他们读得多认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阅览室究竟一天里都有多少人来阅读图书吧!(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 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综合算式:53-24+38=67 (人)2.左边的是分步算式。

先求什么?像53-24+38是把左边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是它们的综合算式。

含有加减两种运算,就是混合运算。

加减是同级运算,所以这样的算式就是同级混合运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题目)。

3.以前我们计算这种同级运算,都是直接写得数,看不出运算顺序,熊大熊二还有疑问:有没有一种算法,能看出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你们也有这个疑问吗?4.学习脱式计算格式(边讲解边板书)计算之前先思考运算顺序。

这道题按什么顺序计算?先算什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在算式的下面先写“=”,要写在上面数的左下侧,不能和上面的数对齐。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入同级混合运算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级别的运算。

3. 能够正确进行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引入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同级运算是指在数学表达式中相同位置的运算符所表示的运算。

2. 举例说明同级混合运算,如:2 + 3 ×4,其中加法和乘法是不同级别的运算,不能直接进行。

3. 强调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只有当表达式中所有运算符的级别相同,才能进行运算。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

2. 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同级混合运算的理解。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不同级别的运算并进行同级混合运算。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同级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同级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 解释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即在表达式中,加法和减法可以任意顺序进行,不影响结果。

3. 举例说明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如:2 + 3 4,可以先计算2 + 3得到5,再减去4得到1。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

2. 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的理解。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加减法同级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乘除法同级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乘除法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回顾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 解释乘除法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即在表达式中,乘法和除法可以任意顺序进行,不影响结果。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复习导入:1.你能计算并说一说出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2+5-7= 25-4+9=18-8+3= 45+5-10=教师:为什么这些算式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呢?(学生:因为这组算式没有括号,而且只有加减法。

)2.揭示课题:教师: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除法或者有其它运算我们又如何计算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今天,我们来研究只有同级的混合运算。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释题: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学生:什么是同级运算?教师:在数学上规定加法和减法为同级运算,是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为同级运算,是二级运算。

)二、探究新知:1.学习只有加减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如果遇到新的知识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

今天我们还是从我们学过的知识入手。

(1)出示例1①(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道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2)指名读题。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3)列式、总结计算方法教师:要想求阅览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学生:要先求中午走了24人后,还剩多少人?)列式为53-24=29 29+38=67,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3-24+38=67,在这个综合算式里,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学生: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同桌交流计算方法:从刚才这个实际问题和以往我们的计算经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我们要怎样计算呢?学生汇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混合运算(二)同级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二)同级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二)同级运算(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主题:混合运算(二)同级运算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中的同级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同级运算,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确保学生对同级运算有深刻理解。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同级运算的意义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混合运算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生理解同级运算。

2. 学生能够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1. 指导式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相应的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和同级运算相关的问题,如:1. 如果有一则算术式,其中有加号和减号,那么怎么分析这两个运算符的作用?2. 有多个运算符的式子,怎么进行运算?3. 为什么进行同级运算?步骤二:讲解同级运算1. 此时,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同级运算的内涵和方法。

同级运算就是指相同的运算符号在一个式子中,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之间没有差别,先来后到。

2. 教师通过一些示例进行解释,如:(1) 4 + 3 * 2 - 5 ÷ 2在这个算术式中,乘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和减法,所以要先计算3 * 2 和 5 ÷2 ,然后再计算4 + 6 和 2.5,最后将这两个计算结果相加再相减,得到最终结果8.5.(2) 7 * (5 + 3) ÷ 4 - 2 * 6在这个算术式中,括号的优先级最高,所以先计算括号里的结果(5 + 3=8),然后再计算乘、除法,得到(7*8)/4=14再减去6乘以2,最后的结果是2.步骤三:练习现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同级运算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计算。

练习如下:1. 2 + 3 * 5 - 4 ÷ 22. 10 + 3 - (8 - 1) * 23. 6 ÷ 3 + 2 * 4 - 54. 15 - 4 * (2 +1) ÷ 35. (7 + 2 * 3) * (10 - 6) - 56. (12 - 6) * 2 + (8 ÷ 2) - (3 + 4)7. 5 * 2 ÷ 4 + 1 - 2 + 4 * 3 ÷ 68. 7+8+9+11-25-19. 99-23-16+7*3+17步骤四: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同级运算的涵义和方法,以及同级运算对混合运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级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级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运算符号的认识和运用,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在探讨混合运算过程中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的方式。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运算顺序和优先级关系上存在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通过列举多个案例,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运算规律。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内容,可能需要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在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这说明学生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时,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实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加减与乘除混合运算的优先级关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同级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用计算器或算盘计算24÷3+15-6,观察运算顺序对结果的影响。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关注他们在操作和讨论中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提高自己的提问和启发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只含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只含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只含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7 页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加减混合、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从问题情景出发,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综合算式的形成,回忆旧知等过程,理解同一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地表达、认真审题和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探索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完整、严密地归纳出同级运算的顺序,以及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正确合理的计算综合算式。

学习方式:自主、交流、探究。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交流、设问、质疑。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1、观察主题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 1:图中的小朋友们在阅览室里看书,生 2:图中的小朋友们在认真地看书,他们很高兴。

师:你们两个都是细心的孩子,观察的真仔细。

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师:从这幅图中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有多少人在看书。

师:很多同学可能都与你有同样的想法,你的这种自然而然的好奇心老师是很欣赏的,请你坐下。

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旁边的文字(师在图的右边出示文字:图书室里上午有 53 人,中午走了 24 人,下午又来了 38 人,),边读、边记、边想,要读得专注、声音高低适中、逗号处要停顿。

教师组织学生读文字,读后给予评价。

师:根据图和文字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学生提出问题:(1)、图书室里上午有 53 人,中午走了 24 人,阅览室里现在有多少人?(2)、图书室里上午有 53 人,中午走了 24 人,下午又来了 38人,图书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师: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用加、减、乘、除等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同级混合运算【教案】【新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同级混合运算【教案】【新版】

同级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看谁能又快又好的说出这些题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

起来回答的同学先念题目,再说运算顺序,最后说出这个题的结果。

(学生回答时,教师提示先算······再算······)借助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到屏幕,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回答。

教师出示题目: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师: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题目,读得过程中,请大家找出条件和问题?学生读。

师:同学们,你找到的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第三个条件是?问题是?师: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要先求出什么?(中午有多少人。

)师:所以,中午有多少人该怎么求?(53-24=29(人))师:然后用中午的29人加上又来了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的人数,列式是? 29+38=67(人)师:还可以怎么列式?生:53-24+38=67(人)师:同学们,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

同学们,你能说说这样的综合算式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学生说。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时,要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实际上,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说明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说明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定义和基本要求,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同级混合运算的能力,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定义和基本要求,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同级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解题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引出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

2.提出问题(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同级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题中同时出现多个基本运算的情况,如何解决这种混合运算的问题?3.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a.同级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题中同时出现多个基本运算的情况。

b.安排好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c.使用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实例演示(15分钟)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a.根据问题中的要求,确定运算顺序。

b.执行乘除运算。

c.执行加减运算。

5.小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同级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步骤和方法,共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6.综合练习(20分钟)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同级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算能力。

7.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课堂反馈(5分钟)通过几道问题的提问,检验学生对同级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小组合作。

2.教学工具:教学用具、教学课件、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学生对同级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和解题能力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措施。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1. 同学们做什么呢?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
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第2题哪错了? 3. 第3题哪错了? 4. 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同级运算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_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喜欢、不喜欢)的确,数学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发现它的迷人之处。

咦~老师也发现有的同学在摇头,不过别担心,在数学王国里,老师是你的导游,只要你细心、认真,就能成为一名勇敢的骑士。

那么,你准备好了吗?(上课)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师:要想进入数学王国可没那么简单,要通过士兵留下的难题才行!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计算题: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师:那么,哪位小勇士能够破解难题呢?(请同学回答计算顺序及答案)。

教师按照回答出示顺序及答案。

师:同学们可真棒,像这样几个数连续相加的算式我们称为“连加”,你还记得下面的算式我们把他们称为什么吗?(教师手指连减算式)那像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呢?(学生回答:加减混合)。

师:同学们的记性可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和《混合运算》有关的知识(张贴课题:同级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情境中获取知识师:现在,恭喜同学们成功进入数学王国。

让我们来看看咱们数学之旅的第一站来到了哪里?(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回答:图书馆)图上的这些同学在干什么?(看书)出示题目信息——谁能告诉大家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现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就在你的挑战书上列式解答。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法进行同级混合运算;(3)能够解决同级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炼信息、运用运算法则来解决问题;(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加、减、乘、除法在同级混合运算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炼信息来解决同级混合运算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两个简单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同级混合运算的思考:(例如)小明去超市购买了3袋牛奶,每袋重2千克,每千克售价10元,请问小明购买这些牛奶总共需要多少钱?2.提出问题(10分钟)出示一个同级混合运算的问题:(例如)火星探险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岩石,重量为540千克,根据测试结果该岩石中含有约70%的铝元素,请问该岩石中含有多少千克的铝元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炼所需信息,确定解题思路。

3.讲解概念和运算法则(15分钟)(1)解释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含义;(2)讲解同级混合运算中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3)通过多个例题演示运算过程和思路。

4.学生练习(25分钟)学生在册子上完成若干道同级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题,如购物、物流等场景。

老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及时纠正错误。

5.举一反三(10分钟)(1)让学生举一反三,设计类似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行分析、提炼信息,解答问题;(2)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6.小结(5分钟)(1)归纳和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法则和解题方法;(2)学生回答一些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同级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中的一种运算方式,既考察了孩子对加、减、乘、除法的熟练掌握,又要求孩子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年数学《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

二年数学《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肇东市跃进中心小学任丽娜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中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请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综合算式并试着来说一个。

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综合算式,谁能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32-10-6=25+20-10=48-8+17=生回答。

设计意图:用学过的知识来引入今天的课题,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综合算式有所了解。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情境中获取信息仔细观察解决问题刚才这些综合算式,我们直接口算出了结果,那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也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片。

同学们,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图书馆)对,在图书管里我们可以阅读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的图书,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图书馆是因为图书馆管理员阿姨想请我们帮一个忙,她想知道下午图书馆下午有多少人?你们愿意帮忙吗?生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上我还是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在图书馆看书,从中自然地提出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师:还记得阿姨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吗?生: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师: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我们应该利用哪些已知条件呢?或者说我们要先知道什么?生:要知道阅览室上午有多少人,中午有多少人。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例3)》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例3)》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混合运算(P47~P52)编写意图(1)例1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回忆。

借由学生的算式,介绍了综合算式的概念,并使学生明确“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再教学脱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以符号突出了运算的顺序。

这里,教学的重点是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则直接呈现了混合运算的算式,让学生试算。

最后结合两个具体的算式,呈现数学上对于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

(3)“做一做”以3道题分别巩固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

本页基本涵盖了同级混合运算的所有形式,同时,教材还给出了脱式运算过程的每一步,以让学生将注意的重点放在运算顺序以及脱式计算每一步的内容上。

教学建议(1)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教学例1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算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先要算出什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2)注重脱式计算过程书写的示范。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所以教师在教学书写过程时要重点板书书写步骤。

为便于让学生看清楚每一步结果,板书时,在先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并用箭头作标记。

对于15÷3×5可先让学生试算,教师再讲解。

两题放在一起,教师可介绍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关注学生脱式计算书写过程的规范。

“做一做”的3道小题,可让学生先口头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特别关注学生书写过程的规范。

编写意图(1)例2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由于有之前学习乘加、乘减的基础,同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学生列式解决并不困难。

(2)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列式解决环节。

教材呈现了学生列式的3种方式:分步;乘加综合算式;含小括号的加乘算式。

其中重点在于对第三个算式的解读。

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这样列式是合理的。

二数下 5.1《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二数下 5.1《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32-10-6=
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几种解法并汇报交流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29(人)53-24+38=67(人)
29+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教学如何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回忆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五、总结
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六、布置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那吉屯第三小学:孙立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

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你还记得计算顺序吗?(从左往右)
复习(课件1 )
二、新授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你知道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读好书。

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孩子。

和老师一起看大屏幕,看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读书)
1.请一名学生读题、出示例1(课件2)
2.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解题。

自己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解答
请两名学生上前板演(巡视)
学生:53-24=29
29+38=67 53-24+38=67
请两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4、比较两组算式,告诉学生:后边的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课件3)
师:既含有加法,又含有减法的算式是加减混合算式,你还记得它的运算顺序吗?(从左往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数学上,为了更方便的看出每一步的运算和计算结果,数学家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脱式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板书:混合运算)
5、两步运算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特定的书写格式
: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粉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板书)师:试一试:学生练习,注意格式:(课件4)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2)学习15÷3×5
师:对于只含有加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掌握了它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方法,那么只含有乘除法的综合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
师:出示课件(5)
15÷3×5
师:应该怎样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尝试脱式计算
学生汇报,师板书:15÷3×5
=5×5
=25
师: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对于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师:引导学生汇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师板书:(只有乘除法,都……)请学生读两遍,体会含义。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只含加减法
只含乘除法板书:同级(课件6)
师:对于只含有乘除法的综合算计你会计算了吗?试一试(课件7)
三:巩固练习
师:针对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综合算式,你学会了吗?考考你
基础训练:填一填课件(8)
计算训练:课件(9)
综合训练:判断对错(课件10)
拔高训练:综合算式,小黑板出示
四、总结:在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五、布置作业:(课件11)
作业: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和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