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应力性骨折
股骨骨折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多数为关节囊内骨折,是50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尤以女性或骨质疏松者多见;致残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常由较大暴力引起;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常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女性,多有绊倒、扭伤或其他外伤病史,暴力有时不剧烈,可因疏忽而延误诊治;诊断1.症状1外伤后引起髋部疼痛;2髋关节主动活动受限;3除少数外展嵌顿型骨折以外,多数患者伤后站立、行走功能明显受限;2.体征1患者髋部轻度屈曲、内收位;2下肢450~600外旋、短缩畸形;3髋关节被动活动感觉疼痛;4腹股沟中点压痛;5大转子上移并有叩痛;6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注意有无骨质疏松;按骨折线移位程度Garden分类可分为:1不完全骨折,外展嵌顿型;2无移位的完全骨折;3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4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如早期X线片阴性,而临床症状明显,怀疑有骨折可能,应卧床休息,穿防旋鞋制动,相隔2~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治疗原则1.无移位Garden工、Ⅱ或外展嵌顿型骨折对于老年人,如条件允许,可行简单内固定治疗,稳定性骨折端,减少再移位可能,亦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如无条件,可采用患肢外展位皮肤牵引或穿防旋鞋保持患肢于外展、旋转中立位;鼓励半卧位、股四头肌舒缩活动;2.有移位 GardenⅢ、Ⅳ骨折明确诊断后,检查和调节全身状况,除外手术禁忌,择期手术;手术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年龄、体质、骨骼密度、内科疾病、外伤持续时间、骨折移位程度和经济情况以及手术的医师经验与条件,选择下列手术:1闭合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可选用多钉固定,如3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2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多根据患者生理年龄、体质、活动度、骨折类型、髋臼有无病变等诸多因素选择;3.年龄过大、体力较差、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而不宜采用手术治疗或患者与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者,如骨折无移位,可做下肢皮肤或骨牵引;牵引时下肢外展、中立位,在抬高床脚的同时患者取半卧位,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骨折已有移位,则不可能通过牵引使骨折愈合,可放弃骨折治疗,早期坐起,有条件时即离床用双拐或轮椅活动;4.儿童和青少年股骨颈骨折骨骼牵引、闭合复位、细圆针或螺纹钉内固定,应推迟开始负重时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为关节囊外骨折;该部位血供良好,因此很少有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但常可引起髋内翻畸形;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患者;患髋直接暴力外伤史;诊断1.症状1外伤后引起髋部剧烈疼痛;2髋关节活动受限;3不能站立、行走;2.体征1患髋肿胀,局部皮下淤血;2下肢900外旋、短缩畸形;3髋部前方压痛;4大转子有叩痛;5下肢传导叩痛;3.辅助检查对疑有骨折的患者均应拍髋部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和分型;特别注意小转子区骨折情况;通常按照骨折后稳定程度分类:I型骨折:指骨折线自外上方向内下方延伸;1骨折沿股骨转子间线延伸,自大转子到小转子而骨折无移位,属稳定性骨折2骨折复位后,骨折部位股骨内、后侧皮质可获得稳定接触,属稳定性骨折;3骨折复位后,骨折端股骨内、后侧皮质未接触,属不稳定性骨折;4粉碎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属不稳定性骨折;Ⅱ型骨折:指骨折线从外下方向内上方延伸,属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原则恢复或保持正常颈干角及前倾角,防止髋内翻畸形;1.稳定性骨折可行保守治疗,多为骨牵引,但患者可因长期卧床引起其他并发症,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手术内固定;固定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HS等;术后可早期不负重活动;2.不稳定性骨折由于小转子骨折,股骨距受损,内侧支柱稳定性减弱,复位后有明显髋内翻倾向,多采用手术内固定,固定方法有Gamma钉、角形接骨板、动力髋螺钉DHS等;术后宜早期活动,防止并发症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转子下骨折是指发生在小转子平面至远端5cm之间的骨折,该区具有特殊的生物力学特征,高应力集中,坚硬的皮质骨,易发生粉碎性骨折,可引起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接;临床表现多见于交通事故或工伤,直接暴力外伤史;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功能障碍;诊断临床表现与转子间骨折相似,X线片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注意有无合并多发性创伤;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后骨骼牵引,以维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性,直至骨折愈合;由于骨折近端常处于屈曲、外展位,可采用屈髋900位牵引;该部位骨折大多为粉碎性,且骨皮质居多,非手术治疗常引起愈合不良或畸形愈合;主张手术内固定;2.手术治疗内固定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手段,髓内固定系统为较好方法,如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交锁髓内钉等;股骨干骨折股骨是人体最坚硬的长管状骨之一,可承受较大的应力,对行走、负重支撑均起重要作用;股骨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且股骨周围有丰富的肌肉群,易造成广泛软组织损伤;此外,尚可能伴有内脏损伤,而导致创伤性、出血性休克;因此,骨折后的现场急救、全面检查和初期抗休克处理均十分重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交通事故或工伤,有暴力外伤史;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短缩、异常活动;髋关节、膝关节活动也受限;还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表现;诊断典型的股骨干骨折,诊断并不困难;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功能障碍,甚至有骨擦音,而股骨正侧位X线片可为最终诊断确立依据;X线片需包括相邻关节,观察髋部有无骨折脱位;有较严重损伤史的患者,应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合并损伤;并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可能,股骨下1/3骨折尤应注意;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类型以及医疗条件、技术力量来决定治疗方案;1.急救处理应注意合并损伤的急救和抗休克处理,注意脂肪栓塞综合征;转运时应对患肢做超关节的夹板临时固定;防止损伤加重;2.非手术治疗成年人稳定性或无移位股骨干骨折,患肢可放置在Brown架或Thomas架上行骨骼牵引,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情况决定牵引时间;3.手术治疗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目前多采用髓内固定的方法,如交锁髓内钉、长柄Richard钉、Gamma 钉一尽量采用闭合插钉,但需要影像设备及操作技术;也可用接骨板,不强调骨折解剖复位,只要恢复力线及长度,纠正旋转及分离移位;.手术应间接复位和微创操作,不要求以牺牲骨片软组织血供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及坚固内固定;4.特殊患者处理方案1股骨干骨折伴有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易被忽视;因此,对股骨干骨折,尤其是近侧股骨端明显内收畸形者,应拍骨盆X线片,以排除脱位可能;髋关节脱位应做紧急复位,全身情况稳定后,即做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2股骨干骨折伴股骨颈骨折:甚为少见;如发生,应先处理股骨颈骨折,然后根据股骨干骨折具体情况做相应治疗,也可行PFN固定;3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后伴股骨干骨折,这一类损伤逐渐增多;通常这类损伤可根据骨折发生部位分为三类:I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尖端的近侧,骨折的稳定性被假体柄维持,治疗可采用牵引;Ⅱ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尖端平面,施行接骨板内固定等;Ⅲ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尖端以远,可采用牵引治疗,但常失败;故可考虑可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形状记忆环抱器或其他切开复位内固定;必须确定假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行翻修术;4陈旧性股骨干骨折不连接:采用各种合适的内固定装置加自体和或异体骨移植;股骨远端骨折股骨远端骨折常累及膝关节及股四头肌伸膝结构,造成后期功能障碍;如骨折累及关节面,要求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以达到早期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临床表现多见于膝关节屈曲位时受强烈的直接暴力,如交通事故或工伤;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也受限;诊断骨折后常造成膝关节上方明显疼痛、肿胀、成角或短缩畸形,关节功能障碍,有时可有骨擦音,膝关节肿胀,关节穿刺发现带脂肪滴的血液;注意是否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正侧位X线片,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确定类型;可分为不影响关节的股骨髁上骨折及累及关节的髁部骨折,后者又可再分为单髁、双髁或T型髁间骨折;CT及三维重建有助于明确矢状面及冠状面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治疗原则根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全身情况和手术医师经验,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注意血管神经损伤的处理;如疑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应及时减压;1.非手术治疗骨折无移位或嵌插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牵引和石膏固定;但不能达到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2.手术治疗1有移位的外髁、内髁骨折或内髁后部骨折,有移位或同时伴有髁间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的股骨髁上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目的在于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固定骨折端,尽早开始膝关节和股四头肌锻炼;粉碎性骨折,注意软组织保护;注意骨折内翻畸形;2对粉碎性股骨髁上骨折,如未累及关节面或关节面简单骨折,也可用股骨髁上髓内钉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手术既利于进钉点定位,又可同期行镜下修补清理术;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伴股骨远端骨折,这一类损伤逐渐增多;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通常这类损伤可分为三类:1骨折无移位,假体无松动;保守治疗,也可手术治疗;达到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2骨折移位,假体无松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但必须确定假体类型;可用股骨髁上髓内钉GSH钉、髁接骨板螺钉、动力髁螺钉DCS等内固定;3骨折位伴体松动,行翻修术;。
股骨颈区的应力的分析研究、受伤姿势及股骨颈骨折成型的相关性分析

1.三维图形的建立:(1)CT二维图像数据的获取:志愿者平卧于CT床中央,双下肢取旋转中立位,焦距对准髋关节;扫描条件:120KV,100MA,层厚2CM,时间为1秒,距阵512"512,像数深度:1681T,视窗直径:360MM,窗宽:1800MM,窗位:600。
设定扫描从股骨头上1CM,向下间隔2MM扫描到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下1MM。
将扫描后储存在主机的DICOM格式的CT图像数据传输到三维重建的工作平台内,经由图像储存库USB端口传入移动硬盘内再将硬盘内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工作平台内待后期处理.(2)MIMICS软件的DICOM格式文件的直接提取:MIMICSl0.O软体较现有的逆向工程软体的优势在于它具有直接提取DICOM数据的功能,信息优于自动或手工提取的BMP图像,减少了信息的丢失:直接图像转换(CONVERT)获取图像信息5t6幅,在MIMICS软件中运行图像方位,填写图片相关一般信息,组织图像排序,转化后得到图像信息如(图1).(图1DICOM格式文件导入转换后)(3)股骨模型的三维反求重建:采用比利时Ma诧血li∞公司的MIMICSl0.0快速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对股骨数据的噪音去除、断层二维图像数据的合并,完成骨骼曲面初步的三维重建,获得目标体的三维特征,最终直接转换成标准的STL三维文件格式;有步骤:①医学图像通讯标准(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inmedicine,DlCOM)存储格式数据直接输入MIMICSIO.0软件;②输入数据的转换(CONCERT模块)③转换后的图像初始化:④确定股骨的空间位置。
⑤调整股骨的阈值,阈值为:2460--3056。
⑥图像分割:将图像中的非兴趣区域如髋臼部分从图像中分割出去,去除噪点.(图3)⑦股骨三维重建(caculation),产生三维图形STL文件(图4)(图2:确定阈值)(图3断层图像分割后去除噪点和空腔前后)(图4.生成的股骨三维图像STL文件)股骨颈区应力研究及受伤姿势与股骨颈骨折成型的相关性分析第一部分2.三维模型的表面修改和面网格的划分:用MIMICS自带软件对三维图象表面进行光顺(surfacemesh).后进行面网格自动划分,使用二阶四面体单元,共划分出面网格单元13349个,生成节点6689个(图5。
军训股骨应力性骨折的CT诊断(附8例X线与CT对照)

32 骨 髓腔 密度 增 高 .
( 3 自骨 膜 反 应 和 ( ) 痂 的 图 ) 或 骨
收 稿 日期 :0 20 .8 2 0 -61
作 者简 介 : 基权 (9 5 )男 , 都 1 7 . , 山东 牟平人 , 医师 , 发表 论文 3 。 篇
维普资讯
图 1 股 骨 下 段 应 力 性 骨 折 . 线 片 见 股 骨 周 边 的 平 行 状 骨 膜 x 反 应和 骨痂 形成 . 内、 、 侧 明显 。 以 外 后
( ) 痂 的 中 间水平 区域 可见 横 行致 密带 和 ( ) 折线 。 或 骨 或 骨
3 C T检 查
应 用 SEME OMA oM R 型全 身 C I NSs T CX T机 , 患者 仰 卧 位 , 先 进 , 合 X线 片 , 正位 T 足 结 行 OP片 扫描定 位 。 层 厚 4II 连续 扫描 病 变 区域 。 根 据其 病 程 长短 及 股 骨 不 II TT
1 9- 20 9 4 0 1年 期 间 , 院 经 C 检 查 住 院 及 门 诊 观 察 我 T
间隙 。部分 病 例邻 近 皮质 外 缘骨 质 吸收 、 薄 。 变
的军 训致 股 骨应 力 性 骨 折 8例 , 根据 伤 史 、 科 检 查 及 X 专 线 检 查等 均 符 合应 力性 骨 折 的 诊 断标 准 … 。 本文 旨在 探 讨其 C T特 征 , 与 X线 片进 行对 照 。 并
都基 权 , 禄 明 . 百胜 , 辉 疆 , 刘 孙 姚 姜 辉
( 警 山 东总 队 医院 C 室 , 东 济 南 武 T 山
2 00 ) 5 1 1
摘要 : 目的
总结 股 骨应 力性 骨折 的 C T特 征 。方 法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疾病名称(英文)fracture of femoral neck拚音GUGUJINGGUZHE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骨折、骨损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
为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与其他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部分人在伤前即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疾患,伤后常卧床不起,较易发生肺炎、褥疮和静脉炎等合并症,因而其死亡常较一般骨折患者为高。
二是由于功能解剖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复位或复位后的稳定性。
从而影响内固定的效果,尽管内固定方式屡经改变,骨折不愈合率仍较一般为高,约为10%~20%。
三是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时易使主要供血来源阻断,不但影响骨折愈合,且有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发生率约20%~40%。
中医释名股骨头颈又名髀杵,俗称胯骨轴,其形呈大半个圆球形,以股骨颈与股骨干相连,使股骨干远离髋臼,以适应髋关节大范围的活动。
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一角质、称为颈干角,正常范围在110°~140°之间。
平均为127°,儿童可达150°。
颈干角大于正常范围为髋外翻,小于正常范围为髋内翻。
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这种骨折治疗较复杂,预后亦欠佳。
西医病因老年人骨折多由于骨质疏松,尤其是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
为此老年人髋周肌群退衰,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余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压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压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暴力。
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
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所致,偶有因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逐渐发生骨折者,称之为疲劳骨折。
股骨骨折护理PPT课件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骨 骼疾病,预防骨折发生
康复锻炼
D 康复锻炼的预期效果和评估方法
C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B
康复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A
股骨骨折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谢谢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
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骨折部位稳 定:使用夹板或 石膏固定,避免 骨折部位移动
预防感染:保持 伤口清洁,定期 更换敷料,避免 伤口感染
促进血液循环: 定期进行肢体按 摩,预防血栓形 成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保持良好 的饮食习惯,适 当运动,保持良 好的心理状态
03
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 04 理支持和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康复计划
康复目标:恢复股骨骨
折患者的正常功能,提 01
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心理治疗等
03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
进行康复评估,调整康 05
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02
康复原则:循序渐进, 个体化,全面康复
股骨骨折是指股骨(大 腿骨)受到外力作用, 导致骨折的一种损伤。
股骨骨折的原因
外伤:如跌倒、车祸、 运动损伤等
A
发育异常:如先天性 股骨发育不良等
C
B
病理性骨折:如骨质 疏松、骨肿瘤等
D
医源性骨折:如手术 操作不当等
股骨骨折的分类
单纯骨折:股骨骨折, 无其他损伤
复合骨折:股骨骨折合并 其他损伤,如软组织损伤、
刀客特万
股骨骨折护 理PPT课件
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原因

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原因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它发生在大腿骨的颈部,多见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
股骨颈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骨质疏松引起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原因。
1. 年龄因素: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逐渐失去钙质和矿物质,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损伤而骨折。
2.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导致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中的钙质和矿物质减少,骨骼组织变得脆弱,易于断裂。
在骨质疏松患者中,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较高。
3. 外力伤害:部分股骨颈骨折是由外力直接作用于大腿骨颈引起的。
这些外力可能来自于摔跤、跌倒或其他事故,如车祸或重力冲击。
强大的外力会导致股骨颈部骨骼严重受损并产生骨折。
4. 慢性应力:慢性应力也是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原因之一。
慢性应力是指长时间的重复应力作用于股骨颈部,导致骨骼逐渐疲劳,最终发生骨折。
这种情况常见于职业运动员或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人。
5. 医源性:某些医疗操作或治疗方法也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
例如,手术操作时可能会发生骨折,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患者或手术中麻醉导致骨骼松弛的患者。
此外,某些药物(例如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破坏骨骼结构,增加骨折风险。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因素、骨质疏松、外力伤害、慢性应力以及医源性因素。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生股骨颈骨折的风险。
此外,及早检查骨质状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也是减少股骨颈骨折发生的重要措施。
股骨应力骨折力学分析

股骨应力骨折力学分析
齐进如;王剑峰;何志民;阎辉;任世祥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2(011)023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应力性骨折发生的力学原理.方法:对26例股骨疲劳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结合生物力学原理与军事训练特别是正步训练,研究股骨所承受的应力.结果:在正步训练中,肌肉及韧带的张力和疲劳程度对股骨承载应力的影响,以及解剖、力线、机械轴和训练体位形成了股骨远端应力骨折发生的原因.结论:股骨应力骨折
易发生于股骨远端,力学变化是一重要因素.
【总页数】2页(P2356-2357)
【作者】齐进如;王剑峰;何志民;阎辉;任世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外二科,10002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外二科,10002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外二科,10002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外二科,10002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外二科,10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股骨干应力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J], 王平;邢文荣;狄欧;谢宝钢
2.新兵右股骨下段应力骨折1例 [J], 定一飞;施俊
3.股骨应力骨折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动态观察一例 [J], 许树林
4.军训中下肢应力骨折的机理与防治──附生物力学分析 [J], 赵红军;韩晓光;许竞斌;郭光林;李殿宁;谈志高
5.胫骨应力骨折形成的力学分析 [J], 丁志强;张伟;郑洪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应力性骨折八例

2 ( 4 :7 31 3 . 8 1 ) 1 3 —7 4
素 损 害 的器 官 也 没 有 逆 转 作 用 , 使 病 情 迅 速 进 展 , 现 致 出 多 种 严重 并 发症 而死 亡 。此 外 , 素 侵 入 部 位 也 与疗 效 和 毒
钱 宇航 , 张卫平 , 长安 , 刘 冯志 军 , 张壮岱 , 尹豫 ( 放军 白求 恩 国际 和平 医院骨 科 , 家庄 0 0 8 ) 解 石 5 0 2
[ 键 词 ] 骨 移 植 ; 骨 颈 骨 折 ; 骨 关 股 髂
[ 图分 类 号 ] R 5 . 中 683 [ 献标 识 码 ] B 文
至 髂 骨 , 扎小 血 管 分支 。在 髂 骨 上 凿 取 股 骨 颈 骨 槽 大 小 结 的带旋 髂 深 血管 的骨瓣 , 瓣 上 保 留部 分 软 组织 。将 带 血 骨 管 蒂 的骨 瓣 穿过 在髂 腰 肌 之 间 分 离 的 隧道 至股 骨 颈 , 骨 使 块 嵌入 骨 槽 内 卡 紧 。 直 视 并 透 视 下 从 大 粗 隆 向 股 骨 颈 拧 人 2枚 直 径 6 5mm 松 质骨 拉 力 螺钉 , . 固定 骨 折 和 骨块 , 拔
治疗 , 及 时清 除蜂毒 素 , 轻毒 素 对 各 系 统 的损 害 , 可 减 同时
脉 系 统无 静 脉瓣 及 局 部 肿 胀 压 迫 等 因 素 而 导 致 毒 血 回流
通 过 透 析 作用 纠 正毒 素 引起 的 内环 境 紊 乱 , 少 了 急 性 肺 减
水肿 、 肾衰 竭 、 中枢 神经 系统 感 染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从 而减 轻 病 情 , 救 患者 的生命 。 挽
股骨皮质型骨样骨瘤误诊为应力骨折1例

股骨皮质型骨样骨瘤误诊为应力骨折1例许树林(解放军第148医院,山东淄博255300) [关键词]股骨皮质型骨样骨瘤;误诊原因;X线、CT检查 [中图分类号]R8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321793201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部队战士。
在军事训练3个月后于2005年12月出现左大腿疼痛,在某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左股骨应力骨折,经对症治疗2个月后仍感疼痛来我院就诊。
体检:左股骨内侧触及硬物,局部压痛。
X线片示:左股骨中段内侧骨皮质增厚隆起,长度约5cm,中部向外凸出明显向上下逐渐变薄,外缘光滑,其内密度较均匀,考虑左股骨应力骨折修复期;又经治疗1个月后疼痛无缓解且有加重,以下午、晚上较明显;再次行X线平片检查,X线表现同前无明显变化。
后行CT检查,CT片示:左股骨中段内侧骨质增生硬化向外凸出,其密度略低于正常骨皮质,外缘清晰,其内见大小约1.1 cm的囊状透亮区,边缘不规则硬化,内见有小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考虑骨样骨瘤。
手术切除左股骨内侧骨性肿块,病理诊断为左股骨骨样骨瘤。
2 讨论骨样骨瘤由成骨细胞及产生的骨样组织组成,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即瘤巢和周围骨质硬化区。
瘤巢大小一般部超过1cm,常被增生的骨质包绕,核心可夹杂有颗粒状或沙粒状钙化,瘤巢周围为反应性增生硬化。
骨样骨瘤好发于青年男性,多由于局部疼痛就诊,以夜间为重,口服水杨酸药物可暂时缓解。
骨样骨瘤根据瘤巢所在部位,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皮质型、松质骨型、髓质型、骨膜型,以皮质型多见。
皮质型骨样骨瘤主要X线表现为瘤巢位于骨皮质内,局限密度减低,有时骨内可见钙化,周围多有明显的骨质增生硬化。
本例骨样骨瘤误诊原因之一是X线检查时由于股骨骨皮质增生硬化范围广泛且致密,而瘤巢相对较小被掩盖。
CT检查后见增生硬化的骨瘤内有小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才考虑到骨样骨瘤;误诊的另一个原因是结合临床不够,只是因为患者有长期军训的病史,而误诊为应力骨折。
股骨头软骨下应力性骨折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 日友好 医 院学 报 2 1 第 2 0 2年 6卷 第 2期 l f 0 Mn o hr- (( n n ) s i 2 1 p , 。. N . r fc itJ 1 e ( 1 1l x p t Hopt 0 2A rV f6, 。 ( d, 2 2
股骨头软骨下应力J骨折 5 陛 例报告及文献复 习
d i1.9 9 .s. 0 — 0 5 0 2 2 0 o:0 6  ̄i n1 10 2 . l. . 3 3 s 0 2 00
S b h n r l n u ce c r cu e o h f mo a h a f e a e r p r a d l e a u e e iw/ u c o d a i s f i n y f a t r f t e e r l e d: v c s s e o t n i r t r r v e / i i t ZHAO
赵 景 鑫 , 念 非 张
( 日友 好 医院 骨科 . 京 1 0 2 ) 中 北 0 0 9
摘 要 目的 : 述股 骨头 软 骨 下 应 力性 骨 折 的临 床 特 点 。 方 法 : 日友 好 医 院骨 科 2 0 捕 中 0 9年~ 0 0年 共 发 现 股 21
.
骨 头 软 骨 下 应 力 性 骨 折 患 者 5例 7髋 , 中男 2例 , 3例 , 龄 2 ~ 3岁 主诉 均 为腹 股 沟 区机 械 性 疼 痛 . 其 女 年 07 .1
Jn — i Z ig xn, HANG a — e/ o r a f Chn - a a re d hp Ho ptl2 1 r 2 ( :4 7 Nin fiJ u n lo ia J p n F in s i s i ,0 2 Ap , 6 2) 7 - 6 / a
儿童股骨干骨折

概述1儿童股骨干骨折相对愈合快,既往多采用保守方法治疗。
近年来随着对骨折愈合机制认识的深入和固定技术的进步,渐倾向于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相关疾病1动脉瘤样骨囊肿、单腔性骨囊肿、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嗜伊红肉芽肿、脑瘫、脊髓脊膜膨出症、斜行骨折、骨囊肿、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脑瘫后骨质疏松、脊柱裂、股骨周围肌肉软组织损伤、股骨粗隆间骨折、成角畸形、旋转畸形、过度生长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损伤机制与年龄有关,婴儿可能从床上跌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往往发生交通伤或运动伤。
高能量多发伤常见于青少年。
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应除外虐待骨折的可能。
直接暴力通常造成横行骨折,可伴有蝶形骨块;而成角及扭转暴力可造成螺旋形或斜行骨折。
轻度损伤即致骨折或反复骨折者,应怀疑是否为病理性骨折。
因脑瘫、脊髓脊膜膨出症及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所致广泛的骨质疏松也易发生骨折。
仔细阅片,观察有无导致病理骨折的局部病变。
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动脉瘤样骨囊肿,单腔性骨囊肿,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嗜伊红肉芽肿。
恶性病变少见。
儿童股骨干应力骨折罕见,多为运动员诉大腿区长期疼痛,一般无创伤病史,多次诊治无确切诊断。
应及时诊治以免骨折变为完全性。
国外学者研究显示伴多发伤的儿童股骨干骨折与成人不同。
儿童多发性损伤伴股骨干骨折者罕见肺部并发症,骨折固定时间对肺部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不大。
病理1怀孕4周时股骨发育为致密的间质组织,8周时开始软骨化骨。
股骨干的发育最早为软骨内化骨,外周骨化而中心血管化因而形成髓腔。
最初18个月内形成的骨骼为编织骨,以后逐渐成为成人的板层状骨。
股骨头骨化中心在生后4〜5个月时出现,大转子骨化中心4岁时出现,小转子骨化中心约在10岁时出现。
股骨干的血运来自骨内膜和骨外膜的血管。
骨内膜血管来自由后内方进入股骨的两条滋养动脉。
骨外膜毛细血管供应皮质的外侧25%〜30%多集中于肌肉附着处。
此两套血供与干骺端血供彼此相连,供应丰富血液,有利于骨折愈合。
股骨完全性应力性骨折32例临床分析

变, 在修复大于损伤时即为骨的重塑过程, 反之发生完全性
骨折, 是应力性骨折的特殊类型 丰富的肌肉包绕, 一般不在暴力直接作用下不发生骨折。新
内2 3 例, 月内2 例, 月~6 3 4 月内7 骨折诱因: 例。 每倒均有5 3 】 发病机制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 . 最坚硬的骨骼 , 周围有
中本身存在“ 疲劳性骨微损伤”其中大部分能通过这一塑型 ,
肿胀或疼痛, 而另外小部分患者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或股部 自 身肌肉力量作用下即超出股骨的负荷, 出现完全性骨折。 32 原因 导致股骨应力性骨折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其中加压 期, 顺利完成股骨的适应性改变, 临床上仅表现为股部轻度
7 跳跃障碍着地4例, 倒, 队列训练2 单、 例, 双杠1倒. 下楼梯 兵训练期间在持续超负荷作用下, 部分战士股骨在重塑改建 1 回忆不起具体原因1 倒, 例。 钢板内固定2 例, 8 梅花髓内针2 , 倒 普通钢板1 螺钉、 倒, 钢 丝加管形石膏外固定1 例。
2 结 果 本组病例2 月后复查x光片均有骨痴生长, 月后复查x 4
最定是 新型 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 起教温和、 作用持久、 稳定有关, 降 这可减少血压升高引起的血管损害及血压过低时 压作用平稳、 对血管有高度选择性、 副作用少, 苯那普利为第 引起的心脑血管缺血发作。
三代A E, C I在治疗高血压时. 它除具有A E 共有的各项优 CI
点, 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 逆转心肌肥厚和血管的结构, 保护 心功能外, 还具有长效、 高教和通过肝肾双通道排泄等特点。 因此这两种药物适合于老年、 合并症多的高血压患者。加之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 是常见训练伤之一, 股骨 光片均为骨性愈合, 内固定者均有1 月~1 月内取出钢板 2 6 完全性应力性骨折, 常发生于新兵训 练, 96年1月~ 自19 20 年6 01 月共收治患者3 例。报告如下: 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 . 年龄1 7岁~2 0岁, 骨折部 位: 右侧1 例, 9 左侧1 例. 未见两侧同时发生者, 3 其中骨折发 生上段5 中段6 下段2 倒。 例, 例, 1 骨折性质: 横行骨折1 例, 9 斜行骨折8 粉碎性骨折5例。 例, x光片特点: 2 2例骨折端有 重叠和移位, 例骨折成角, 例对位对线尚可, 8 2 其中2 例骨 O 折部位有骨膜反应或骨痂形成。骨折时同 新兵入伍后2月 公里越野跑史, 每天1 次~2 跑步时摔倒1 次, 6例, 擒拿格斗 和髓内针。1 月~1 2 8月内随访,1 3 例功能均恢复良好, 参加 连队正常工作 , 仞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膝关节屈曲受限。 1 3 讨 论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 是一种常见的累积性骨教 损伤, 好发于下肢长管状骨, 多见于腔骨、 股骨、 跖骨等部位, 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可达3 或更高【 , 0 1 是一种边损伤边 ] 修复的慢性骨损伤, 一般情况下骨小梁的连续性不发生改
新兵强化训练致股骨应力性骨折19例

折应用 l ~2枚 螺 丝 钉将 骨 折块 简单 固定 , 复 杂 性 骨 折 使
转 变 为 简单 性 骨 折 , 中可 将 外 侧 筋 膜 间 膜 剪 开 ) 术 。利 用
配套 工 具在 骨 折远 近 端 定位 , 骨 折近 端胫 骨 长 轴 分别 打 在
入 2枚 螺 丝钉 ( 折线 至 少 2 0c )远 折 端距折 线 2 0C l 距 . r , n . l l
处 平 行 打 入 2枚 螺 纹 钉 ( 意 勿 打 入 关 节 腔 内 ) 可 被 动 活 注 , 动 踝 关 节 判 断 螺 纹 针 有 无 进 入 关 节 内 , 误 后 安 装 外 固 定 无
于 19- 20 9 7 0 0年 新 兵强 化 训 练 期 , 收 治 股 骨 应 力 性 骨 共
折 l 9例 , 就 其 发 生 原 因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 预 防 措 施 如 现 并
下。
除 延 长 加压 调 节器 ( 即动 力 化 ) 扶 拐 逐 渐 负 重 行 走 , , 3~5
个 月 后 拆 除外 围定 架 。
1 临 床 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4 治疗 结 果 .
1例 失 访 , 全部 愈 合 , 畸形 愈 合 。针 余 无
1 1 一 般情 况 .
本组 男 l 8例 , 1例 。均 为 新 兵 , 龄 女 年
眼感 染 2例 ( 针 切割皮 肤 所致 , 系 扩大 针 道皮 肤 切 口 , 强 加
关 键 词 : 化 训 练 ; 骨 ; 力 惶 骨 折 强 股 应
中图分 类 号 : 6 1 R 8
军训股骨干应力性骨折的临床X线诊断

活 动 时 加 重 , 以 5k 越 野 长 跑 训 练 或 队 列 训 练 时 明 显 , 尤 m 休 息后减轻 , 程 1 病 ~5个 月 , 9例 并 发 急 性 骨 折 , 中 直 接 外 伤 6 其
疲 劳 减 少 对 骨 骼 的 保 护 使 应 力 更 集 中 于 骨 骼 是 导 致 骨 折 的 两 个 重 要 原 因 , 肢 负 重 骨 是 由 于 肌 肉 的 牵 引 或 疲 劳 及 外 力 综 合 下
例临床 与 x线 资料 , 总结 其 临 床 x 线 特 征 , 旨在 提 高 股 骨 应 力
刘 禄 明 , 百胜 , 基 权 , 辉 疆 , 书 宏 , 孙 都 姚 段 姜 辉
( 警 山 东总 队 医 院 , 东 济 南 2 00 ) 武 山 5 1 1
[ 摘 要 ]探 讨 军 训 致 股 骨应 力性 骨 折 的 临 床 x 线 特 征 。其 结论 是 骨 膜 反 应 和 / 骨 痂 形 成 是 股 骨 应 力 性 骨 折 的 特 征 性 x 线 或 表现 , 结合 训 练 史 、 床 表 现 , 股 骨 应 力 性 骨 折 可作 出明 确 诊 断 。 临 对 [ 关键 词 ]股 骨 ; 力性 骨 折 ; 线 诊 断 应 X [ 图 分 类 号 ]R 8 ; 8 4 4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7 —0 8 2 0 )64 70 中 6 3R 1.1 文 文 6 15 9 (0 2 0 —0 — 2 ’
( Shan ng n r lH o pial do Ge e a s t t e A r d lc h me Po ie,Ji an,Sh do g n an n 2501 O1,C h na) i
Ab t a t: s r c The c i c lX— ay a pe t f t ghbo a c ng fac ur wer s us e n t s a tce a r c c uson sh lnia r s c s o hi ne m r hi r t e e dic s d i hi r i l nd ou on l i ow e d t ti h a t s pe i s e ha tc ar c era ro t a[r a to nd po o i e c i n a r ss. Ke r y wo ds:t i hbon hg e;m a c ng fac u e;X— ay digno i r hi r t r r a 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应力性骨折
股骨作为体内最大的骨骼,具有数十种肌肉附着并维持其功能。
因此,它在几个位置容易受压力伤害。
应力损伤(包括应力反应和应力性骨折)表示由于训练超负荷导致的逐渐结构折衷(从水肿到明显的皮质骨折)。
应力性骨折可能不完整或完整,无论是非移位还是移位。
股骨颈应力性骨折被认为是并发症的高风险,尤其是移位;而股骨干应力性骨折风险较低。
临床解剖
最常见的股骨应力性骨折(股骨应力性骨折)涉及股骨颈和股骨近端轴。
已经描述的其他股骨应力性骨折(按频率递减的顺序)包括股骨远端,髁上和髁区以及股骨头损伤。
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
股骨应力性骨折并不常见。
在病例系列中,它们占所有应力性骨折的1-25%。
虽然确切的整体发病率尚不清楚,但报告发病率较高的观察性研究可能包括更多参与远距离跑步的运动员。
虽然较小的系列报告说股骨应力性骨折在军事训练中比运动员更常见,但数量较多的研究显示两组的比例相当。
在大多数研究中,股骨颈损伤比股骨干骨折更常见,虽然这一发现并不一致。
损伤机制-过度使用应力性骨折,无论位置如何,都有共同的潜在损伤机制。
由于反复工作负荷的压力,局部骨代谢变得不平衡,并且骨形成不能充分补偿增加的骨吸收。
这会导致骨水肿和微骨折。
这些可能反过来传播并产生坦率的皮质破坏(平片上的透明线)。
这种病理过程可导致完整(经皮质)甚至移位的骨折。
肌肉疲劳可能有助于这一过程。
如果肌肉功能因疲劳而受损,则其在控制运动和
减少冲击时的保护作用会丧失,从而对骨骼产生更大的压力。
与应力性骨折有关因素:
身体素质低下,体力活动量和强度突然增加,饮食中钙含量低;骨骼健康不佳,生物力学不良
特定伤害类型的常见介绍包括:
股骨颈应力性骨折通常伴有模糊的前腹股沟疼痛,随着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而发展或恶化。
准备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步者通常会在训练阶段产生这样的疼痛,包括跑步超过两小时。
更有经验的跑步者在试图在比赛之间恢复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背靠背马拉松时会经历这种痛苦。
股骨干应力性骨折伴大腿深痛。
虽然不是局灶性的,但疼痛最常发生在大腿近端三分之一的内侧部分。
疼痛随着活动而增加,并且可能在膝盖中辐射或甚至占主导地位。
远端股骨应力性骨折更容易引起股骨远端压痛或膝关节疼痛。
诊断
股骨应力性骨折(股骨应力性骨折)的明确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检查,通常是平片或磁共振成像(MRI)。
初步临床怀疑的诊断依据的是历史,这通常涉及最近训练量或强度的增加,最常见于跑步者或新兵,以及暗示性体检结果,如正跳和支点测试。
但是,病史可能有限,检查结果不清楚。
平片通常是非诊断性的,特别是在受伤的早期阶段。
通常,磁共振成像需要建立诊断并区分近端轴和股骨颈的
应力性骨折。
建议初步的治疗方法:
使用拐杖对受影响的肢体进行严格的非承重,持续两周。
此后,提前承受负重,确保患者保持完全无痛。
如果出现疼痛,患者将再次使用拐杖重承非负重两周。
如果没有疼痛,在四到六周内恢复完全负重。
伴随着进入完全负重,患者可以开始静止骑自行车,游泳或水上慢跑(即在游泳池中跑步),如果他们可以完全无痛。
通过第四周的治疗获得每周X光片以监测骨折愈合和潜在的并发症(例如,传播,移位)。
在6周,8周和12周获取X光片以确保持续愈合。
干预措施可能包括以下:
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用于维生素D不足或骨密度低的患者。
对体重指数低或热量摄入不足的患者进行营养评估。
对于力量或肌肉耐力不足的患者的阻力训练计划(例如,举重)。
对跑步者和其他具有高风险跑步步态或运动模式的人进行生物力学评估和指导。
跑步表面和/或跑鞋的变化,如果这些可能导致伤害风险。
一旦患者完成上述治疗计划之一,没有疼痛,并且他们的X光片显示适当的愈合,他们可能会在两到八周内逐渐恢复完整的运动和工作活动,具体取决于初始损伤的严重程度。
对于运动员来说,在股骨应力性骨折治疗后的一到两个月内每隔一天恢复一次冲击活动(例如跑步)可以减少复发的机会。
游泳和骑自行车是有助于保持有氧健身的运动,其影响小于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