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授课目】知与技术: 1、科学研究的基本2、能方案明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不同样程与方法:通研究活,学会用比法感情度与价: 1、通研究活,知道是学化学的重要路子2、体化学研究学活的趣和学成功的欢乐。
【授课重点】 1、用比法方案2、象的察、、描述、和解析。
【授课点】方案的【准】(教)集气瓶、水槽、玻璃片、料管、石灰水、滴管、小木条、酒精灯、火柴。
(学生)自料管、小子、眼。
【授课方法】研究、多媒体助授课。
【授课程】情境提出依照你的生活,着回答以下1、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料,瓶子外壁有一水珠,什么?2、活力勃勃的地球,少不了色植物,它的生需要光合作用,那光合作用不可以缺少的气体是什么?3、煤、汽油、酒精、木柴等燃料可以在空气中燃,那么支持燃料燃的气体是什么?4、从上述中我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序言:空气中不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氮气、稀有气体和,我主要察人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的化。
生互研究新知提出:我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样?做出猜想:1、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3、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于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4、⋯⋯出料:11 / 31、氧气有助燃性,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木条燃烧不旺,说明氧气越少。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3、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
[教师引导]那么请大家谈论一下怎样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的高低。
(强招集气瓶的规格、滴入石灰水的量、同样的木条)实验中需要几瓶气体?怎样收集两瓶空气?怎样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教师重申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时的注意事项实验设计:本次研究活动用到的知识我们已经准备稳定,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本次研究活动的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操作方法依照原理比较氧气含量的多少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比较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实验研究:学生分组实验,研究1、比较氧气含量的多少操作现象结论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研究 2、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操作现象结论向 1 瓶空气和 1 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同样滴数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研究 3、比较水蒸气含量的多少操作现象结论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力求使学生对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有个完整的体会: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初步认识到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2.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 , 初步体会实验设计的基本要领;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4.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初步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难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程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大家每天都在呼吸, 同学们知道每分学生数呼吸次数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引入钟呼吸多少次吗?那我们来数一下问题入手 , 激发兴趣吧 , 开始停止 , 按照你们现在的年龄 ,大概是每分钟 20下 ,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吸入的是什么气体 ?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有什空气么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学生相互讨论题板书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猜想那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猜想呢?与假设你认为氧气的量有没有变化?其它气体呢 ?你知道是那些气体吗?还有没有不同的猜想?倾听,理解甲:吸入的气体氧气被人体吸收 , 会释放二氧化碳 , 还有没有呼吸完的空气, 同时还有很少量的氧气 ?\乙:我认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量少丙:二氧化碳增多了 , 可能还没有氮气,稀有气体等 .丁: 水蒸气也变多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合作能力实验同学们在老师提出问题后 ,设计给出了三种猜想 , 那么我们的这种猜想到底对不对呢 , 化学上解决问题重要途径就是化学实验 .现在请大家设计实验一 : 怎样验证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背景资料 : 氧气可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木条燃烧越旺 , 说明氧气的含量越多那个小组来说一下本组的设计结果 .用什么样的木条 ?具体怎样操作?我们记录方案一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小组合作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甲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呼出的气体中,看木条是否熄灭 .乙 :用染着的木条放在呼出的气体中 , 看木条燃烧的程度 .丙 :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然后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还有别的方案吗 ?记录 : 方案二 :燃着的木条是否需要收集一瓶空气呢?对比意识的强调 :我们要研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需要收集两瓶气体 ,这样我们的实验才具有科学依据 .这也是实验中要强调的控制变量思想丁: 我觉得用燃着的木条,更好 .戊 : 我觉得应该在收集一瓶空气作为对比 ,讨论后确定 :需要一瓶空气作为对比学生讨论后 ;用集气瓶如何收集气体呢?展示集气瓶,我们在实验室用这种仪器来盛放气体,展示三个集气瓶请同学们选择两个很好,同学们考虑到要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实验,开始领会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思想 .那么集气瓶怎样使用呢?老师介绍一下,老师手里拿的这个玻璃片比较特殊,一面是光滑的,一面是磨砂的,当我们把一瓶气体收集满后 ,用玻璃片当它的盖子 ,磨砂面朝下 ,盖在一起 ,这样我们就可以保存我们收集的气体了 .有了两瓶气体后 ,我们还要选择我们刚才提到的木条 ,用什么点燃木条呢 ?我们用酒精灯点燃木条 ,你可以选择然手的木条 ,等木条燃烧一段时间后 ,吹灭 ,就得到燃着的木条了 .木条确定以后 ,我们该如何得到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呢 ?两个相同大小的甲: 现在集气瓶中的就是空气,乙: 或者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倒掉老师的想法 ,我拿出一个干净的集气瓶 ,现在里面的就是空气 ,刚才有同学的想法到是提醒了我们 ,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有没有同学来想一想怎样收集丙 :在集气瓶中装满水 ,然后用吸管向瓶中吹气 ,等把水全部吹出后 ,用玻璃片盖住 ,这样就得到一瓶呼出的气体大家看一下刚才同学所说的方法的进行图示,(展示排水集气法)大致过程如实验下,请大家注意看老师的示范,首先, 选一个小集气瓶 ,把它平放在桌面上这时 ,瓶中没有水 ,用小烧杯向里面加水 ,现在集气瓶中的空气已经被水排出去了 ,在用玻璃片压住瓶口 ,向前平推 ,然后把它倒置在水槽中 ,现在集气瓶中是满满一瓶水 ,我们用吸管向里面吹气 ,看到气泡冒出时 ,这时 ,在下面用玻璃片盖好 ,拿出平放在桌面上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要领 ,请小组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请做完实验的同学将仪器整理好,那甲 : 我们用带火星的木条同时放入收交流个小组来交流一下观察到的现象集到的两瓶气体中,没有明显的变化乙 : 我们用燃着的木条同时放入两瓶气体中 ,发现呼出的气体中 ,木条很快熄灭 .大家做法和结论都很好 , 呼出的气体学生已经在氧气含中氧气的含量少 .量的探究中 ,领会基本的实验设计的思请大家继续思考 , 怎样验证呼出的气甲 : 收集两瓶气体, 分别在两瓶气体路 ,因此可以放心让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吸入的气体的中加入相同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学生大胆的去设计大小 , 水的含量是否增加了?象的不同 .二氧化碳含量的探究和水蒸汽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 然后我们进行交流 .展示此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在黑板上记录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老师想问一个问题 ,向两个瓶中分别加入石乙 : 我们组的方案是, 分别向相同量灰水 ,对石灰水的量是不是有要求?的石灰水中 , 一瓶中吹气 , 另一瓶放置在空气中 . 或者向里面吹空气 .其它小组的方案有不同的吗?小组间的交流可以使问题清楚展示第二种方案 ,并且强调 ,吹空气的量和呼出气体的量要相同,同学们可以两种方案都试一下 .那个小组说说水蒸汽含量的探究的丙 ; 找两片相同的玻璃片,向其中的实验 ?一片吹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看现象的不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和呼吸系统的构造2.分析和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3.探究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呼吸系统模型3.镜片和显微镜4.福尔马林溶液和试管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约10分钟)利用一幅插图或短视频向学生展示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并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人体是如何呼吸的吗?-呼吸系统的构造有哪些?Step 2:呼吸系统的构造(约15分钟)通过讲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并使用呼吸系统模型辅助说明,使学生了解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肉的功能。
同时,利用显微镜展示口腔和鼻腔的切片,显示细胞和组织的细节。
Step 3: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约25分钟)通过以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实验材料:-一瓶福尔马林溶液-两个试管实验步骤:1.在两个试管里分别倒入等量的福尔马林溶液。
2.吸一口空气后,用口吹入一个试管中,快速堵住试管的口。
3.吹出的空气会通过福尔马林溶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倒掉试管中的溶液,并换上新的福尔马林溶液。
5.将另一个试管插入嘴巴中,呼出气体经试管流过。
讨论指导问题:-在吸入空气后,福尔马林溶液的颜色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颜色变化?-经过呼出气体后,福尔马林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Step 4: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约2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呼吸健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讨论以下问题:-呼吸是什么?-为什么人体需要呼吸?-怎样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Step 5:总结与展望(约10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展望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如呼吸系统的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方法。
Step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份关于呼吸系统的报告,并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2.分析和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3.探究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4.提出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建议。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三、教学难点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呼吸过程。
2. 利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3. 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人体呼吸系统模型。
3. 呼出气体收集装置(如气球、塑料袋等)。
4.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检测试剂。
5. 实验记录表。
教案内容: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吗?2. 引导学生回顾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
3. 提问: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1. 讲解呼吸道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2. 演示实验:用气球或塑料袋收集学生的呼出气体,观察气球的膨胀程度。
3. 讲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4. 实验操作:学生用呼出气体填充气球,用吸入空气填充另一个气球,比较两个气球的膨胀程度。
5.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6. 讲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变化。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过程吗?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呼吸道的健康?4. 布置作业:结合实验现象,绘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图。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初中化学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案 教学设计
课题: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背景】本课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这是学生开学不久接触到的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起点和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化学是本学期新开设科目,学生感觉陌生的同时也感觉新奇,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的方式对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探究。
另外本节课内容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现象入手,学生比较感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该探究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学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2、通过实验分析探究,了解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含量的不同。
3、学会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4、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实验,初步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乐于动手、大胆实验的学习习惯,逐步树立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学生小组合作并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学用具】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吸管、澄清石灰水、火柴棒、小烧杯、废液缸【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生命的存在离不开呼吸,我们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需要呼吸,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做一次深呼吸,在这司空见惯的呼吸现象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科学奥秘呢?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一个和呼吸有关的问题:《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出示课题)实验探究步骤: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评价反思。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学贾恩娣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
2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和探究。
教学难点: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教学用具:(教师)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吸管、火柴、石灰水、盛满氧气的集气瓶、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学生)火柴、集气瓶、火柴、水槽、玻璃片、吸管等。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讨论分析等教学过程:一、问题质疑,引入新课出示一个空集气瓶,问:它是空的吗?对,有空气,请大家思考: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它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自然资源。
你知道空气中都含有那些气体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请同学做深呼吸,思考:2、“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二、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学生讨论交流,大胆猜想,教师板书重点内容。
三、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学生简单谈一谈设计实验的思路四、收集气体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收集吸入的空气及呼出的气体,并进行操作上的指导。
(课件出示)1、将集气瓶中装满水,水面要凸出瓶口,先用毛玻璃片(毛面向下)盖住瓶口一小部分,然后沿水平方向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若玻璃片下有气泡,拿掉玻璃片,用手往瓶内淋满水,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
当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
2、把一根导管伸进瓶口,通过导管向瓶中通气,当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时,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
教师示范操作后,学生动手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气体。
教师引导学生在收集两瓶空气。
强调要注意做好标记,收集好后,把水槽放到桌角,手擦干,实验桌上的水擦干。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激发学生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探讨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呼吸的过程。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二章:吸入空气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主要成分。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吸入空气的主要成分,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探讨吸入空气对人体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成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吸入空气作用的理解。
第三章:呼出气体的成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介绍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探讨呼出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成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呼出气体环境影响的理解。
第四章:实验探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体会。
5.3 教学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气体的成分与健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体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6.2 教学内容:探讨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介绍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教学内容:1. 引入呼吸作用的概念,解释人体呼吸过程。
2.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己呼出的气体,注意其气味和颜色。
2. 引导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二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 解释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变化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三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如吸入时胸腔扩张,呼出时胸腔收缩。
2. 解释呼吸过程中的胸腔运动。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变化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差异。
第四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如呼出气体通常比吸入空气温暖。
2. 解释呼吸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差异。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体积和温度变化。
(新)人教版化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案(推荐)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通过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情境导入人的呼吸作用是人吸入氧气,将某些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来,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还一样吗?合作探究探究点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有何不同?课堂讨论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的信息。
探究实验实验内容装置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利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两种气体均没有颜色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2)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①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②盛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内澄清石灰水很快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①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木条燃烧火焰不变;②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4)取两块枯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比照①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变化;②哈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多课堂讨论收集呼出的气体时,为什么要让吸入肺内的空气在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实验现象越明显呢?归纳总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在肺中停留时间越长,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越多,实验现象越明显。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组成及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探究人体呼吸作用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组成。
2. 人体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3. 实验探究:观察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人体呼吸过程的动画。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片、澄清石灰水、塑料瓶、气球等。
2. 教学课件:人体呼吸过程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2. 讲解与演示:讲解人体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过程。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
a. 每组分发一片玻璃片,让学生吹一口气在玻璃片上。
b. 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雾,分析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在水分含量上的差异。
c. 每组分发一瓶澄清石灰水,让学生吹入一口气。
d. 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分析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在二氧化碳含量上的差异。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原因。
5.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
6. 总结归纳:总结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强调人体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呼吸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游泳时的呼吸技巧、高原地区的呼吸适应等。
2. 介绍呼吸疾病及其影响,如:哮喘、肺炎等,让学生了解保持良好呼吸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2. 强调人体呼吸作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化学上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回顾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关注呼吸作用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2.详细讲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在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上的变化。
3.介绍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为学生进行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3.设计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呼吸作用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5.教学过程中,设置梯度性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如: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观点:
a.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气质量?
b.我们应该如何关注空气质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4.针对本节课的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总结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分析原因,并在课后进行针对性复习。
5.每位同学从课本或其他资料中选取一个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有助于传播化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空气的组成和简单的气体性质。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人体呼吸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空气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设计
课题: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⑴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⑵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⑶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 2、过程与方法 ⑴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⑵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师巡视,个别矫正,指
面向全体学生,使
探究小组各司其
导,并记录学生操作中出
各组都能顺利完成
职,进行实验。
过
现的典型错误。
探究实验。
教师利用课堂生成,规范 学生倾听、反
学生操作
思。
规范学生探究操作 中的错误,提高动 手能力。
程 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 各小组汇报
结论。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 能力,提高参与意 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用具】:烧杯、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玻璃管、胶头滴管、澄清
的石灰水等。 可乐饮料一瓶、袋装上好佳、注射器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对学生小组探究进行表 扬。让表现好的小组签 名,老师收藏留念。
学生倾听、体 验,并写出对自 己探究中表现的 评价。
提高学生探究的自 信心,激发学生自 豪感。
教师投影总结探究的基本 学生阅读、体 进一步明确探究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二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产生原因。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5.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关注空气质量,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的差异及原因。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表达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4.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的差异;
5.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时中,教师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途径,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的差异;
2.利用图表、投影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呼吸过程及气体成分变化;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案)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2)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
【教学准备】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澄清石灰水、木条、火柴。
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请大家跟着我的口令进行一次深呼吸。
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这跟我们平时的呼吸没有什么两样,呼吸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可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完全一样吗?[回答]不一样。
[过渡]对,不完全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和呼出的气体的变化之处。
二、推进新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讨论交流】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讨论, 提出猜想:人呼出的气体中①全部是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③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④氧气比空气中的少;⑤没有氧气了。
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全体交流: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相互讨论方案的优缺点,统一方法。
【指导评价】鼓励学生设计的方案,帮助他们确立最终实验方案。
【指导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强调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分组实验】(1)在教师指导下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用玻璃片盖好。
(2) 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doc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建民初中吕娟娟
二O一二年九月
《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建民初中吕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对照实验。
2、学习集气瓶的使用,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述能力,以及实验分析能力。
3、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体验到探究活动与小组合作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好化学的热情。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的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通过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探的一般步骤,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对照实验;学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
教学用具: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火柴、吸管、澄清的石灰水。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CO2含量不同科学探究科学猜想: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O2含量不同的设计实验:控制变量集气瓶的体积
一般步骤澄清石灰水的量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引发学生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呼吸的过程。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二章:吸入空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成分。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吸入空气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吸入空气的成分,如氧气、氮气等。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吸入空气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吸入空气的成分。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吸入空气的特点。
第三章:呼出气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成分。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呼出气体的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呼出气体的成分,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呼出气体的特点。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呼出气体的成分。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呼出气体的特点。
第四章: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比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4.2 教学内容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和特点。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或图片展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比较。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意义和应用。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意义和应用。
5.3 教学方法使用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探究结果。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意义和应用。
第六章:气体的成分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比例。
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
九年级化学上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新人教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体呼吸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呼吸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
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难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的分析
3.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的解释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验教学: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让学生通过吹泡实验来观察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这样的实验设计既生动又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活实例:我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呼吸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保持良好空气质量对健康的重要性。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差异可能较为微妙,学生可能难以观察和理解。
-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可能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对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可能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深入的解释。
教学资源准备
2.辅助材料:收集与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枝能⑴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⑵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⑶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
2、过程与方法⑴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⑵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用具:烧杯、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玻璃管、胶头滴管、澄清的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师:在生物知识里了解了我们离不开周围的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生存!请大家做很呼吸!在刚才大家的呼吸过程中,你们猜想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气体成分一样吗?注: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切题,隐含化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生:不一样,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我猜想呼出气体中可能还有别的物质!师: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信息参考请看投影。
(供学生讨论时参考)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⑵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师:你们能不能收集一瓶空气来研究?准备如何收集呢?生:给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师:这能作为我们收集到的“呼入的气体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实验。
师:那我们如何收集“呼入的气体”呢?(学生讨论)生:(演示)先把集气瓶里装满水,拿到教室外或操场后将水倒掉,再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带回教室。
师:很好。
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就收集到两瓶“呼入的气体”。
那我们又该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呢?(学生讨论)注:两次学生的讨论及时,使学习气氛达到了一次高潮,同时分组讨论又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学生逐渐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借鉴,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优秀教学案例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分配适量的实验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观点,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合作学习。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实验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探讨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4.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人体呼吸作用的原理,讲解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2.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如氧气含量的减少、二氧化碳的增多等。
3.分析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人体生理功能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4.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人体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差异。
2.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呼吸?”、“人体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激发学生的思考。
3.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呼吸作用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枝能
⑴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⑵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⑶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
2、过程与方法
⑴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⑵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用具:烧杯、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玻璃管、胶头滴管、澄清的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师:在生物知识里了解了我们离不开周围的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生存!请大家做很呼吸!在刚才大家的呼吸过程中,你们猜想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气体成分一样吗?
注: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切题,隐含化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生:不一样,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我猜想呼出气体中可能还有别的物质!
师: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信息参考请看投影。
(供学生讨论时参考)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⑵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师:你们能不能收集一瓶空气来研究?准备如何收集呢?
生:给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师:这能作为我们收集到的“呼入的气体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实验。
师:那我们如何收集“呼入的气体”呢?
(学生讨论)
生:(演示)先把集气瓶里装满水,拿到教室外或操场后将水倒掉,再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带回教室。
师:很好。
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就收集到两瓶“呼入的气体”。
那我们又该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呢?
(学生讨论)
注:两次学生的讨论及时,使学习气氛达到了一次高潮,同时分组讨论又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学生逐渐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借鉴,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生3和生4:(边讲边演示)集气瓶里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把玻璃管伸到集气瓶中,用嘴吹,将水排除,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
师:(各小组示意收集好)你们认为收集时要注意什么操作?
生1:开始集气瓶的水要装满。
生2:吹气时集气瓶要拿稳。
生3:取出集气瓶之前要盖好玻璃片,取出之后要将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
生4:水槽里的水要多点。
师:非常好,以上同学们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取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我们今天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异同,就用这种方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下面分组按步骤2进行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
注:教师的及时评价,鼓舞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们跃跃欲试。
此时,教师明确地提出了探究的目的和任务,合乎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的情景之中。
生1:呼出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不那么透明了!
生2:两瓶的透明度不同。
生3:好象有“烟雾”在下沉。
师: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生2: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生3:只能说空气中含二氧化碳少,因为我们呼出的气体散失在空气里。
师:正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确比空气中的多。
注:学生利用观看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一处不同。
生4: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生5:我们这组的现象不明显,可能变质的石灰水会影响观察。
生6: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师:你如何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生6:瓶中有“雾气”下沉,而瓶中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
师:你观察相当仔细,但“雾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以后再探究。
下面按步骤3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巡回指导)
注:这个同学虽然回答的有错误,但应该给予鼓励,老师的回答准确,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应予提倡。
生1:小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里能燃烧,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里不能燃烧。
生2: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里也能燃烧,不过燃烧时间短。
注:该生观察的细致,教师应及时肯定。
生3:伸入两个瓶中的木条过一会儿都熄灭了。
师: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在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一些。
生2:在空气中氧气多一些。
生3: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生4: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氧气少。
师:同学们回答得相当好,但要注意二氧化碳和氧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你可以说“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
生5:还可以说明木条等物质燃烧要有氧气。
师:你们的结论太妙了!吸入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师:下面按步骤4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巡回指导)
注:学生再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一处不同。
生1:我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
生2:我也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但同时感到气流吹到手上是热的。
师:还有没有什么现象?
生3:哇!我还看到玻璃片上水蒸气过一会儿没有了!
师:就要像她那样仔细观察!由此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呼出气体热量高。
生2:呼出气体含有水蒸气,而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
生3:玻璃片本身温度比呼出气体的温度低。
生4:水分会在玻璃片上蒸发。
师:非常好!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你们能否说一说,我们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到底有何不同呢?
生1: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
生2: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生3:呼出气体的热量高。
生4:呼出的气体所含水分比空气中要多。
生:……
(板书上述4个区别)
注:由学生归纳出结论,使课堂气氛再度活跃,学习情绪再次达成高潮,教与学的目的达成。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今天的实验探究活动有什么收获,可以畅所欲言。
生1:我知道实验探究要仔细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
生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生3:做完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好多好多,必须动脑子!
生4:我学会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就是发现问题后要大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针对问题我们要敢于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探究活动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形式,才是一个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
你可以参考以下格式写报告,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形式。
总评: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解决“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探究”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先从如何“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方法上入手,由学生提出方案并用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得出“排水取气法”的操作要点,进而迁移到捕捉“呼出的气体”,并及时探究“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且真实的探究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
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次次被激发,又一次次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课堂效益高。
同时,老师的“助体”作用也得以较为充分的体现,始终随着学生的思维起伏,在群体思维停滞处、在知识点的结合处给予语言点拨,但又不直接牵引,起到了“推动”的效力,这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张扬了个性,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