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8例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8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85-0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对于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8-2012.3住院的2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诊断感染患儿19例(67.86%),abo溶血4例(14.26%),hie3例(10.71%),药物反应2例(7.14%),在ig系列中,iga增高8例(28.57%),ige增高3例(10.71%),平均恢复时间2周,出院随访有3例患儿出现湿疹。结论: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临床常见证象之一,并不是独立疾病。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较儿童稍高,其绝对计数>0.7×10*9时①,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现将2010,8-2012.3收治并诊断的2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新生儿病因及临床特征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8例中男20例,女8例,其中足月儿24例,早产儿4例。平均住院日龄10.6天,家族中均无类似病史。

1.2诊断标准:嗜酸性粒细胞(ec)绝对计数>0.7×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程度分为轻,中,重

度。轻度ec分类绝对计数0.7×10*9/l —1.0×10*9/l,中度ec 计数1.0×10*9/l—3.0×10*9/l,重度ec计数>3.0×10*9/l。1.3方法:28例均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及生化全套检查,其中3例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行胸部x线,10例行支原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igm检查,4例作头部mri检查,详细记录患儿入院后临床特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疾病诊断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了解其家族史,并对患儿进行出院随访。

2结果

2.1病因:28例患儿中,诊断感染19例,其中败血症7例(25%),肺炎6例(21.43%),脐炎4例(14.28%),cmv感染2例(7.14%),诊断abo溶血4例,诊断hie3例,诊断药物反应2例。

2.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21例患儿白细胞增高,其中8例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大于25×10*9/l,13例大于15×10*9/l,嗜酸性粒细胞重度增高6例,中度增高12例,轻度增高10例。嗜酸性粒细胞出现时间为入院0—12天,3例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均显示髓系增生活跃,粒系明显增生,粒系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为主,达15%—40%,红系相对减低,巨核系多正常。ig系列中,iga增高8例,ige增高3例。

2.3治疗及随访: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其中应用青霉素类18例,头孢类10例,出院随访有3例出现湿疹,其余未发现其他疾病。

讨论

临床上多种疾病可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按能否找到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常见于感染,变态反应,药物反应及恶性肿瘤等。2007年simon②等提出新的分类标准,按照是否为造血干细胞本身疾病分为固有性和获得性,前者多因造血功能紊乱引起全能干细胞或髓系,淋巴系造血干细胞克隆,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后者是由于细胞因子(il-3,il-5,gm-csf)激活ec或(和)ec前提细胞,从而引起ec增多。按此分类,本组28例病例均为获得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机制是多种病因引起保护性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反应,以对抗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5羟色胺及缓激肽等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并能吞噬病原体和免疫复合物,达到减轻或抑制过敏反应的目的。嗜酸性粒细胞本身不致病,但其脱颗粒时释放的基质蛋白质,可能引起靶细胞及器官的损害。

本研究中2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患儿中诊断感染的19例,占67.86%。其平均恢复时间为2周,感染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随之正常,这与相关文献③报道基本一致。本组两例药物反应均为青霉素引起,其机制认为药物通过t细胞受体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药物与t细胞受体的作用并非必须载体分子的帮助④,药物甚至绕过抗原提呈细胞直接激活记忆t细胞。本组患儿还有3例abo溶血,原因可能是溶血导致大量细胞破坏,引起骨髓增生活跃,从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反应性增高。

本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其中感染为

其最常见的病因,临床上只需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多可自行恢复。

参考文献

[1]cachoun da sullivan se lunoem.du.y.christensen r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interleurin concentrations in premature neonates with eosinophilia[j].j perionatol.2010.20(3):166-171

[2]simon.d.simon.hu.eosinophilic disorders[j].j allergy clin lmmunol.2007.119(6):1291-1300

[3]王亚娟王慧欣等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12.6(6)507-509

[4]pichler wj direct t-ceu stimulations by clrag:by passing the innte immune system[j] toxicology 2005.209(2):95-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