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CAD-CAM底座课程设计

CAD-CAM底座课程设计

《CAD/CAM》课程设计题目:底座(05)注塑模具设计专业名称: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姓名:王竹学号: 0588102114061班级: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2010-1指导教师:於星南京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5 日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王竹班级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2010-1 学号 0588102114061 序号 05《CAD/CAM》课程是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专接本阶段)的实践与应用课程,是检验应考者对注射模设计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使学生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模具CAD/CAM的实际应用,培养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数控加工和模具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一、设计任务1、题目:底座模具设计2、产品图:(05为序号)3、设计要求:1)材料:聚苯乙烯。

2)生产批量:中小批量。

3)产品精度:未注公差取MT5级精度;产品外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如缩痕、翘曲、凹坑等。

二、成果要求及提交形式1、分析模具结构,进行模具的三维设计。

1)模具零件尺寸、模具结构合理性符合设计要求;2)标准件造型形成系列(模架、螺钉、销钉、导柱、导套等)存盘;3)造型零件进行必要的渲染、着色;4)生成爆炸图。

2、生成二维工程视图(包括:明细表、标题栏、技术要求等)。

3、对典型成型零件进行数控自动编程,生成NC代码,并在模拟软件上进行加工模拟。

4、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目录完整,操作步骤合理,叙述简练,内容全面。

说明书格式封面(使用学院统一印制的课程设计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一、前言二、产品分析及方案设计。

三、模具结构设计(各部分作用、名称)。

四、模具的三维设计流程。

五、二维工程视图(模具装配图、零件图)六、成型零件数控编程,加工模拟,生成NC代码。

七、设计总结(本设计优缺点、改进设想与展望,设计结果及过程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参考资料(依说明书中引用顺序,按国家正式出版物标准格式,依次列出引文出处)致谢(对为本工作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个人书面致谢)三、主要参考文献1、《模具CAD/CAM》,何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订书机底座-设计说明书 2

订书机底座-设计说明书 2
2
考虑到模具的大小问题,初始设计的工序排样图如图2.4所示。
图2.4工序排样图
各工位说明如下:
第1工位冲孔;
第2工位冲外轮廓;
第3工位冲外轮廓;
第4工位压凸包;
第5工位折弯;
第6工位中间折弯;
第7工位折弯、切断;
第三章
3
3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材料的压力。冲裁力是随着凸模的行程变化的。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冲裁力是选用压力机、模具设计以及强度校核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发挥压力机的潜力,避免因超载而损坏压力机,冲裁力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冲裁力在理论上可以近似认为是剪切断裂,所以最大冲裁力可以按板料的抗剪强度来计算。
2
毛坯在板料上可截取的方位很多,这也就决定了毛坯排样方案的多样性。典型毛坯排样有:单排、斜排、对排、无费料排样、多排、混合排等。
根据此次设计的零件结构特征,决定采用单排、边缘粘连载体。
为简化级进模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初步设计排样方案:
图 2.2 毛坯纵排排样图
2
1、刃口分解与重组应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分解阶段应尽量少,重组后成形的凸模和凹模外形要简单、规则,要有足够的强度,要便与加工;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四道工序、四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且只能进行单个订书机底座的冲压,无法批量生产,工作效率低,该工件属批量生产,因此该方案不合适。
方案(2)与方案(1)一样,都需要多副模具来完成工件的生产任务,生产效率较底,但方案(2)生产效率可以提高,这点比方案(1)好,但仍需多副模具,分多次加工,不能满足大量生产队效率的要求。而且操作不方便、不安全,因此这种方案不是最佳方案。
综上所得,总的冲裁力为:

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范文课程设计

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范文课程设计

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范文课程设计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夹具工序图 2.1、零件的作用上枕座用于支销轴,起支撑,定位,保护等作用,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2、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机加工面的选择底座材料45#。

根据工程材料知识可以知道: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经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再经过时效处理后可以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由生产批量可得到相关信息为:毛坯精度中等,加工余量中等;加工机床部分采用通用机床,部分采用专用机床,按零件分类,部分布置成流水线,部分布置成机群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可调夹具和钻模模板等;按零件产量和精度,部分采用通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划线找正装夹,广泛采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有较详细的工艺规程,用工艺卡管理生产。

2.3、上枕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根据零件图可得到:零件整体要求精度较高,其所有的表面均为加工面,其中水平面的平面度要求较高,销轴槽的侧边距离精度和相对于中心轴线A的对称度要求也较高,粗糙度整体要求也很高。

上枕座的零件尺寸很大,但又是板状零件,整体装夹比较困难。

因此机械加工工序应该: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外圆面A和底面B。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孔和螺纹孔在各个面加工完后再加工。

2.4、上枕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2.4.1、定位基准的选择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对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不加工表面的工件选用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同时根据零件毛坯的形式。

镜架底座课程设计

镜架底座课程设计

镜架底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镜架底座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制造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镜架底座的设计和制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维修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对镜架底座的制作过程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并掌握镜架底座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对镜架底座制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镜架底座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制造方法。

首先,将介绍镜架底座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镜架底座在眼镜制作中的重要性。

然后,将讲解镜架底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尺寸的选取、形状的设计等。

接着,将介绍镜架底座的制造过程,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等。

最后,将进行镜架底座的装配和调整,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镜架底座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然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镜架底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手进行镜架底座的制造和装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镜架底座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参考。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示镜架底座的制造过程和装配技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镜架底座的制造和装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进行评估。

底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底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底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4000件)学生姓名:彭浪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制造自动化)班级: 2012级机制5班学号: 1260720151102 指导教师:柳光利日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2012 年级 5 班彭浪一、设计题目设计下图所示“底座”零件(课程设计指导书图5-23)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4000件)。

二、主要内容1.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2.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4.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产品零件图 1张产品毛坯图 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绘制零件图,工艺卡片(2天)第二阶段:查阅资料,工艺方案比较,确定加工路线(2天)第三阶段: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3天)第四阶段:整理说明书,填写工艺卡片(3天)五、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序言 (5)一、零件的分析 (6)(一)零件的作用 (6)(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6)二、工艺规程设计 (7)(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二)基面的选择 (7)(三)制定工艺路线 (7)(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五)确定切削用量 (10)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4)四、主要参考文献 (15)序言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底座工装夹具课程设计

底座工装夹具课程设计

底座工装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底座工装夹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底座工装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了解不同夹具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3. 学生能够了解底座工装夹具的安装、调整及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加工过程中底座工装夹具的使用情况,并正确选用合适的夹具。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底座工装夹具的安装、调整及简单维护保养操作。

3.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底座工装夹具的简单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底座工装夹具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注重生产环境保护。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底座工装夹具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为具有一定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底座工装夹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完成实际加工中底座工装夹具的选用、安装、调整及维护保养操作。

3.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设计简单的底座工装夹具,并展示设计成果。

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底座工装夹具的设计与应用展开,结合课程目标,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底座工装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夹具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2. 底座工装夹具的类型与选用- 常见底座工装夹具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夹具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夹具在加工精度和效率方面的影响3. 底座工装夹具的安装与调整- 夹具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夹具的调整技巧及精度保证- 夹具使用中的维护保养4. 底座工装夹具的设计- 设计原则及流程- 夹具结构设计要点- CAD软件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际加工中底座工装夹具的选用与安装操作- 夹具调整与维护保养实践- 夹具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底座工装夹具概述2. 第2周:底座工装夹具的类型与选用3. 第3周:底座工装夹具的安装与调整4. 第4周:底座工装夹具的设计5. 第5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章“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系统性的学习指导。

水杯底座设计说明说

水杯底座设计说明说

天水师范学院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水杯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课题性质:设计类系名称: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08材控二班指导教师:杨杰学生姓名:赵国智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水杯底座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水杯底座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水杯底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水杯底座的具体结构,本套模具是一套一腔一模的注射模,比之单型腔模具而言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本设计为塑料水杯底座模具制作设计,它系统的介绍了塑料水杯底座模具中的各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整套模具的装配和使用其中,涉及到注射机各种参数的选取、零部件的加工方法、注射模的结构及相关的计算问题及特种加工工艺。

在该模具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了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及制定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关键词: 模具;注射模;塑料;AbstractThis topic is mainly directed against the glass mould desig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ast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final design a pair of injection mold. This topic from the product structure, mould technology, the mould structure of its molding part gating system, the structure, the injection system, cooling system, th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s of the test, a detailed design, and simple preparation of the mould processing. Through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shows that the mold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plastics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water injection mould design. Also is to design a deputy injection mould for plastic products, production of glass to realize automation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structure, the glass of a cavity mould is a set of four modules, injection mould for the single cavity mould to improve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 This design for plastic mould design, glass of water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various parts of plastic mold machining process and the whole assembly and use of the mould injection machines, which involves various parameters selection, parts processing methods, injection mould structure and related calculation and spec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mould design, using computer graphics software rendering the assembly parts and machining, and make the process card.Keywords: die, Injection mould; Plastic.第一章塑件工艺性分析 (7)1. 1.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7)1.2. 工艺性分析 (8)1. 3. 注射机选择 (8)第二章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9)2. 1. 型腔数目的确定 (9)2. 2. 分型面的选择 (10)2. 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 (10)2. 3. 1. 普通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10)2. 3. 2. 主流道的设计 (11)2. 3. 3. 浇口设计 (12)2. 3. 4. 冷料穴的设计 (13)2. 3. 5. 排气系统的设计 (13)第三章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3)3. 1. 凹模结构设计 (14)3. 2. 型芯结构设计 (14)3. 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5)3. 3. 1. 影响成型零件尺寸的因素 (15)3. 3. 2. 型腔和型芯尺寸的计算 (16)3. 3. 3. 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的确定 (20)第四章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20)4. 1. 注射模架的选择 (20)4. 2.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0)4. 2. 1. 导向装置的设计原则 (21)4. 2. 2. 导柱的结构设计 (21)4. 2. 3. 导套的结构设计 (21)4. 2. 4. 导柱与导套的组合形式 (22)第五章推出机构的设计 (22)5. 1.推出机构的组成及设计要求 (22)5. 1. 1. 推出机构的组成 (22)5. 1. 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22)5. 2. 推出机构的选择 (23)5. 3. 推出力的计算 (23)5. 4. 推杆的设计 (24)第六章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 (25)6. 1.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分类 (25)6. 1. 1. 手动分型抽芯机构 (26)6. 1. 2. 机动式分型抽芯机构 (26)6. 1. 3. 液压抽芯或气压抽芯机构 (26)6. 1. 4. 联合作用抽芯机构 (26)6. 2. 抽芯力与抽芯距的计算 (26)6. 3. 侧向分型抽芯的结构设计 (27)6. 3. 1. 斜导柱设计 (27)6. 3. 2. 滑块设计 (28)6. 3. 3. 导滑槽设计 (29)6. 3. 4. 滑块定位装置设计 (29)6. 3. 5. 锁紧块设计 (29)6. 4.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选择 (29)第七章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9)7. 1. 冷却回路尺寸的确定 (30)7.2 冷却回路的布置 (30)第八章主要尺寸的校核 (31)8. 1. 模具厚度的校核 (31)8. 2. 开模行程的校核 (32)第九章结束语 (32)第十章参考文献 (34)第一章塑件工艺性分析1. 1.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该塑件尺寸偏大,均为无公差要求的自由尺寸,结构简单,再根据材料性能分析,可以选择精度等级为MT5。

底座加工工艺及加工孔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底座加工工艺及加工孔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底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1.1底座的用途 (2)1.2底座的技术要求 (2)1.3确定底座生产类型 (3)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3)2.1选择毛坯材料及制造方法 (3)2.2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4)(1)公差等级 (4)(2)机械加工余量(RMA) (4)三、拟定底座工艺路线 (4)3.1定位基准的选择 (4)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3.3加工阶段划分 (6)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3.5工序顺序的安排 (6)(1)机械加工工序 (6)(2)热处理工序 (7)(3)辅助工序 (7)3.6确定工艺路线 (7)四、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选用 (8)4.1机床设备的选用 (8)4.2工艺装备的选用 (8)五、确定工序间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0)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计算 (16)6.1 切削用量的计算 (16)6.2时间定额的计算 (27)6.2.1 基本时间定额的计算 (27)t的计算 (33)6.2.2 辅助时间f6.2.3 其他时间的计算 (33)t的计算 (34)6.2.4 单件时间dj七、夹具设计 (35)7.1 夹具的作用 (35)7.2 夹具类型选用 (35)7.3 确定定位方案 (35)7.4定位误差的计算 (35)7.4 确定导向装置 (37)7.5 确定夹紧机构 (37)7.6 其他装置的确定 (38)八、设计体会 (39)参考文献: (40)一、底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底座的用途底座如图1.1所示,是用于支撑和连接若干部件的基础零件。

图1.1底座三维图1.2底座的技术要求表1-2底座零件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mm 表面粗糙度Ra/µm 底座前后端面85 6.3φ32孔内表面φ32 12.5底座左右端面108 12.5底座上端面φ44 3.23xM8孔上表面68 3.2φ20孔φ20 3.21.3确定底座生产类型由于底座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即N=10000件/年。

底座底板课程设计

底座底板课程设计

底座底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底座底板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特点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底座底板的安装方法,了解其与电路连接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底座底板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整个设备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合适的底座底板并进行安装。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底座底板的安装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底座底板知识,解决实际电路连接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底座底板知识,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认识到底座底板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底座底板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底座底板的基本概念:介绍底座底板的结构、分类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作用。

2. 底座底板的结构特点: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底座底板的结构特点,分析其优缺点。

3. 底座底板的安装方法:教授底座底板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与电路的连接方式。

4. 底座底板的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底座底板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5. 底座底板的选择与使用: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底座底板,并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底座底板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底座底板的结构特点第三课时:底座底板的安装方法第四课时:底座底板的应用实例分析第五课时:底座底板的选择与使用教材章节关联: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第二节:电子元器件及其安装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塑料底座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塑料底座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1.1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简称高聚物。

塑料其余成分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及其它配合剂。

塑料制件在工业中应用日趋普遍,这是由于它的一系列特殊的优点决定的。

塑料密度小、质量轻。

塑料比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是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塑料的化学稳定性高,对酸、碱和许多化学药品都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塑料还有很好的减摩、耐磨及减震、隔音性能也较好。

因此,塑料跻身于金属、纤维材料和硅酸盐三大传统材料之列,在国民经济中,塑料制件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

塑料工业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一下及个阶段:1.初创阶段 30年代以前,科学家研制分醛、硝酸纤维和聚酰胺等热塑料,他们的工业化特征是采用间歇法、小批量生产。

2.发展阶段 30年代,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塑料工业的基础,为其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3.飞跃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塑料的产量和数量不断增加,成型技术更趋于完善。

4.稳定增长阶段 70年代以来,通过共聚、交联、共混、复合、增强、填充和发泡等方法来改进塑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应用领域,生产技术更趋合理。

塑料工业向着自动化、连续化、产品系列化,以及不拓宽功能性和塑料的新领域发展。

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较晚。

50年代末,由于万吨级聚氯乙稀装置的投产和70年代中期引进石油化工装置的建成投产,使塑料工业有了两次的跃进,于此同时,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和工艺方法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加工工艺都已经齐全。

塑料由于其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成熟于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成型模具的开发于制造。

随着工工业塑料制件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种和需求的日益增加,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对塑料和产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1.2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材料成型工艺底座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工艺底座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工艺底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底座成型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求。

2. 掌握底座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性能及选用原则,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材。

3. 了解底座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对成型缺陷的识别及预防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底座的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

2. 学会使用材料成型设备,独立完成底座的成型加工操作。

3. 掌握底座成型过程中的调试和优化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材料成型工艺的热爱,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对质量的把控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材料成型工艺底座的设计与制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完成底座设计与成型加工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工艺原理:讲解材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原理,重点介绍底座成型的常用方法,如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1章 材料成型工艺概述2. 底座设计:学习底座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底座的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2章 底座结构设计;第3章 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绘制3. 材料选择与性能分析:介绍常用底座材料的特点、性能及应用,学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材。

参考教材章节:第4章 常用材料及性能4. 成型设备与工艺参数:了解底座成型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艺参数及其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参考教材章节:第5章 成型设备与工艺参数5. 成型加工操作:学习底座成型加工的操作步骤,包括模具准备、设备调试、成型加工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6章 成型加工操作6. 质量控制与缺陷预防:掌握底座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台灯底座说明书

台灯底座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冲压件7、塑料件7的成型工艺与成型工装设计学院: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1192 学号: 03 学生姓名: 张 翔 导师姓名: 张利君 张 旭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26日—2014年/6月/5日一、设计任务冲压件7、塑料件7。

并取第3组尺寸,详见产品图。

具体任务:1、拟定所指定的冲压件、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正确选择成型设备;2、合理选择模具结构,正确确定模具成型零件的形状和尺寸;3、正确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4、正确确定冲模、塑模(各选一个)工作零件的工艺流程;5、撰写模具设计说明书;6、课程设计完成工作量:(1)冲模、塑模装配图各一张;冲模、塑模工作零件零件图;(2)设计说明书一份(其中包含冲压件、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模具设计计算过程;冲模、塑模工作零件的工艺流程;结束语)(约1万字)。

二、设计要求1、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要独立思考和钻研,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不应盲目照搬其他样本或他人的设计;2、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3、设计应按计划进行,并确保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制造方便、造价便宜,设计图纸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设计说明书规范;4、设计时间安排:(1)冲压件工艺、冲模设计并绘制模具装配图、工作零件图1.5周;(2)塑件成型工艺、塑料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装配图、工作零件图1.5周;一、前言模具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商品被不断生产出来,其中大多数商品的生产都依赖于模具的多样化。

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业的发展也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模具在制造业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模具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模具有着高精度、长寿命、高生产率、型腔形状和模具结构复杂的特点。

底座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底座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底座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底座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选材、设计、加工和检测等关键环节。

2. 学生能够掌握底座加工中涉及的几何图形和尺寸计算方法,并运用到实际制造中。

3.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材料在底座制造中的应用特点及其对底座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底座的设计,并使用CAM软件生成加工路径。

2. 学生能够操作机床等工具,完成底座的加工制作,并达到预定的精度要求。

3. 学生能够运用质量检测工具,对底座进行精度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和机械加工的尊重和热情,增强对制造职业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分组合作完成底座的设计与制造。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在制造过程中探索新工艺、新材料。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程技术类学科学生,结合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通过具体的制造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既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也注重了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底座制造工艺概述- 底座的功能和重要性- 常见底座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底座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2. 底座设计- 设计原则与方法- 几何图形与尺寸计算- CAD软件在底座设计中的应用3. 底座加工- 金属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机床操作与加工工艺- CAM软件在底座加工中的应用4. 底座检测- 质量标准与检测工具- 精度检测方法与步骤- 检测结果分析及处理5. 底座制造综合实践- 分组合作进行底座设计- 实操机床完成底座加工- 对底座进行精度检测与评估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涵盖了底座制造工艺的各个环节,从理论到实践,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底座制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教学进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底座的夹具课程设计

底座的夹具课程设计

底座的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底座夹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结构和功能;2. 学生能掌握底座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原理,了解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3. 学生能了解底座夹具的设计原则,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选择合适的底座夹具;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底座夹具,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绘制;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底座夹具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底座夹具课程,培养对制造业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 学生通过了解底座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底座夹具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底座夹具的基本概念- 夹具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底座夹具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应用场景。

2. 底座夹具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常用底座夹具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夹具设计中的力学分析。

3. 底座夹具的应用案例- 分析不同行业对底座夹具的需求;- 介绍典型底座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动手实践,设计简单的底座夹具。

4. 底座夹具的优缺点评价与改进- 评价现有底座夹具的优缺点;- 探讨底座夹具的改进方向及方法;- 学生运用CAD软件对底座夹具进行优化设计。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底座夹具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底座夹具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第三课时:底座夹具设计原则与力学分析第四课时:底座夹具设计方法及步骤第五课时:底座夹具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六课时:底座夹具优缺点评价与改进设计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底座夹具的相关章节,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实际应用和设计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底座加工工艺与加工孔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底座加工工艺与加工孔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积极沟通、协作配合, 共同完成了设计任务,锻炼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深入研究先进加工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先进加工技术不断涌现,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
和应用这些技术,提高底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02
完善夹具设计理论与方法
当前夹具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和试验,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夹具设计的
生产。
组合夹具
由标准元件组合而成, 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 具有结构灵活、制造周 期短、成本低等优点。 但定位精度和夹紧稳定
性相对较差。
成组夹具
适用于成组加工相似形 状的工件,通过调整或 更换部分元件实现不同 工件的装夹。具有生产 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 优点。但需要一定的设
计和制造经验。
04
底座加工孔夹具设计实例
夹具设计的重要性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起到定位和夹紧工件的作用,对于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 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夹具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具有 重要意义。
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任务
完成底座的加工工艺设计和加工孔夹 具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确定加工参数、设计合理的夹具结构 等。
设计要求
连接方式
底座通过螺栓、焊接等方 式与设备或机器连接,确 保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加工工艺路线
粗加工
首先进行粗加工,去除毛坯的 多余部分,为后续精加工留下
余量。
半精加工
在粗加工基础上进行半精加工 ,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 质量。
精加工
最后进行精加工,达到设计要 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热处理
根据需要,对底座进行热处理 ,如时效处理、淬火等,以提

立式底座课程设计

立式底座课程设计

立式底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立式底座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式底座的定义、结构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掌握相关的设计原则,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加工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立式底座的设计和制作。

具备一定的工程图纸阅读和制作能力,能够使用基本的测量和加工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工程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立式底座的基本概念:介绍立式底座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立式底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设计原理:讲解立式底座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稳定性、载荷分布、材料选择等方面。

3.制作方法:介绍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加工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4.工程图纸:讲解工程图纸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和制作工程图纸的能力。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立式底座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式底座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数控课程设计底座

数控课程设计底座

数控课程设计底座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掌握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主要加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3)熟悉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制作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数控技术对底座进行设计和加工。

(2)具备对数控课程设计底座进行调试和优化的能力。

(3)能够阅读和理解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数控行业的认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主要加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3.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制作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

4.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5.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图纸阅读和技术文件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加工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控课程设计底座制作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课程设计底座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数控技术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数控课程设计底座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数控机床、测量工具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底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4000件)学生姓名:彭浪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制造自动化)班级: 2012级机制5班学号: 1260720151102指导教师:柳光利日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2012 年级 5 班彭浪一、设计题目设计下图所示“底座”零件(课程设计指导书图5-23)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4000件)。

二、主要内容1.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2.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4.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产品零件图 1张产品毛坯图 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绘制零件图,工艺卡片(2天)第二阶段:查阅资料,工艺方案比较,确定加工路线(2天)第三阶段: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3天)第四阶段:整理说明书,填写工艺卡片(3天)五、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序言 (4)一、零件的分析 (5)(一)零件的作用 (5)(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5)二、工艺规程设计 (5)(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二)基面的选择 (5)(三)制定工艺路线 (6)(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五)确定切削用量 (8)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1)四、主要参考文献 (11)序言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未来的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将促进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机械制造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机械制造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此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加强和巩固、复习及实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更重要把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以达到融会贯通。

增强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该零件主要是支承零部件重量的作用。

它主要是受压应力,部分是受弯曲应力。

此外,还要承受各零件工作时的动载作用力以及稳定在机架或基础上的紧固力。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15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通常可用作机座、泵体的连接座等。

连接座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述如下:1、以4个凸台为初基准加工下平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铣削底面,见光,见平,刮研底面到Ra1.6,与台阶面保留29mm的高度。

2、以底面为基准加工上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铣4个凸台到尺寸:Ra3.2 与上平面保留3mm的高度,下平面保留25mm的高度,加工4个孔ø28,以及孔中心距底面距离25mm且平行度达到0.01mm,垂直度0.03mm,两个U型槽,4Xø10的锥销孔,孔中心距底面13mm高度。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150,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该零件选用铸造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4000件,已达到大批生产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铸造成型。

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出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本零件应以上端面为粗基准,粗铣底面。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本零件的精基准应该以粗铣过后的底面为精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粗铣底面工序2、铣凸台面工序3、精铣底面工序 4、刮研底面至尺寸25mm。

Ra1.6工序5、划线,分别划出两U形槽及4个Φ28H7孔中心线工序6、钻、扩4个Φ28H7孔,然后粗铰、精铰4个Φ28H7的孔,符合公差要求,倒角4C1工序7、铣两侧U形槽工序8、配作时,Φ10X4锥销孔透铰。

工序9、终检。

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划线,在零件的侧面、上端面分别划出2mm、R18、36mm。

工序2、钻模夹具钻Φ24X4至Φ26X4。

工序3、粗镗孔Φ26X4至Φ27.8X4。

工序4、半精镗孔Φ27.8X4至Φ27.94X4。

工序5、精镗孔至尺寸Φ28H7X4。

工序6、粗铣底面至27.5mm。

工序7、粗铣凸台面至26mm。

工序8、粗铣R18键槽至上端面2mm,粗铣R9通槽至底面。

工序9、精铣凸台面至25.5mm。

工序10、精铣底面至尺寸25mm。

工序11、配作时,Φ10X4锥销孔透铰。

工序12、终检。

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方案一:在第六道工序内容多,工序集中,操作方便。

方案二:工序分散,不符合现代化的生产要求。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面,以面为基准加工四个孔,而方案二则与其相反,先加工四个孔至尺寸,在以孔为基准加工零件的上下表面。

根据图纸要求,零件的四个孔相对于底面有平行度要求,所以精基准要选择底面。

方案一相对来说,装夹次数少,可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和生产面积,还可减少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方案一与方案二比较,方案一比方案二合理。

故选用方案一。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底座”零件材料为灰铸铁,硬度为HT150,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采用砂箱铸造毛坯。

根据图纸要求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根据图纸要求此零件四个侧面粗糙度无要求,除了底面和内孔粗糙度要达到1.6,其余需加工表面要求均不高。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表2-11可知,此零件单边余量留4mm,较为合理。

1、上下表面(25mm)根据图纸此零件对上下面需加工,为了便于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此零件铸件上下表面为33mm,单边余量4mm。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粗铣底面,粗铣余量2.35mm,粗铣至30.65mm;粗铣上表面,粗铣余量3mm,粗铣至27.65mm;精铣上表面,精铣余量1mm,精铣至26.65mm;精铣底面,精铣余量1.5mm,精铣至25.65mm;刮研底面,刮研余量0.15mm,刮研至最终尺寸25mm。

2、四内孔(Φ28H7mm)根据工序钻、扩、铰至尺寸,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钻、扩、铰用量标准,此零件:工序6:钻模夹具钻孔至Φ26X4,单边留1mm,扩孔Φ26X4至Φ27.8X4,单边留0.1mm,粗铰Φ27.8X4至Φ27.94X4,精铰孔至尺寸Φ28H7X4,倒角,C13、铣U形槽(R9、R18)粗铣R18至上端面2mm,此处表面粗糙度6.3,粗铣均可达到,并一次加工到位,粗铣R9通槽至底面,此处表面粗糙度12.5,粗铣均可达到,并十次加工到位。

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及最小之分。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五)确定切削用量工序1:粗铣底面。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本内容全参照《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1.加工条件工件条件:HT1500 灰铸铁,铸造加工要求:粗铣底面及凸台面、钻孔Φ28X4mm。

机床:XA6132铣床、Z525钻床刀具: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刀直径为100—200(mm),铣削深度:0—6mm。

YG6硬质合金端面铣刀,高速钢立铣刀。

2计算钻铣用量(1)铣底面1)确定铣削深度ap,由于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切完,则ap=2.35mm2)确定进给量f Z: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5,知0.14-0.24mm/z,按XA6132说明书取f Z=0.18mm/z3)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寿命,根据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20由于铣刀直径do=160mm,故刀具寿命T=180min(表3.8)。

4)确定切削速度Vc和每分钟Vf 切削速度Vc可根据表3.27中的公式计算,也可直接从表中查出。

根据表3.16,当do=160mm,Z=14,fz≤0.18mm/z,ap≤3.5mm时,V t=86m/min,n t=172r/min,V ft=378mm/min。

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1.26Ksv=Ksn=Ksv=0.8故 Vc=Vt* Kv=86X1.26X0.8=86.69m/minn=nt*Kn=172X1.26X0.8=173.378r/minVf=vft kvt=378X1.26X0.8=381.02mm/min根据xa6132铣床说明书(表3.30)选择nc=235r/min vfc=475mm/min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Vc=π*do*n/1000=3.14X235X160/1000=117.56m/minFzc=Vfc/(nc×z)=475/(235×14)=0.14mm/r5)计算基本工时t m=L式中L=l+y+△,l=226mm。

根据表 3.26,不对称安装铣刀,入切量及超切量y+△=46mm,则V fL=226+46=640mm,=0.57min故t m=272475工序2:工步1、粗铣四个凸台面(具体步骤请读者仿前自行拟定,此处从略,此处只显示结果)nc=235r/min vfc=600mm/min Vc=117.56m/min Fzc=0.18mm/rt m=0.27min工步2、精铣四个凸台面(具体步骤请读者仿前自行拟定,此处从略,此处只显示结果)nc=300r/min vfc=600mm/min Vc=150.7m/min Fzc=0.14mm/rt m=0.27min工序3:精铣底面(具体步骤请读者仿前自行拟定,此处从略,此处只显示结果)nc=300r/min vfc=600mm/min Vc=150.7m/min Fzc=0.14mm/rt m=0.46min工序4:刮研底面至尺寸2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