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奇妙的传声筒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的传声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的传声筒》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的传声筒》含反思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的传声筒》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意图: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
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二、活动准备:(一)经验准备: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教案一、活动简介这是一项旨在让大班幼儿了解声音传递方式的科学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学会如何制作可视化的传声筒,并且掌握声音的传递方式。
同时,孩子们还将乐在其中,尝试用传声筒进行语音交流。
二、预备知识在进行本次活动之前,幼儿们需要了解以下预备知识:•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通过传播媒介传递的。
•噪音和声音有所区别。
三、活动准备为了能够让幼儿们更好地课堂参与,并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下工作:1.准备材料:空饮料瓶、插座开关、彩色胶带、剪刀、笔等。
2.提前在教室中安排好幼儿们的课桌椅,并保持环境整洁。
3.提前备好课件,并且将课件内容整合到PPT或Word文档中,以备教学使用。
四、活动步骤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制作传声筒;2、学习传声筒的传递方式;3、通过传声筒进行语音交流。
1、制作传声筒制作传声筒是本次活动的第一步,教师应当指导孩子们进行制作:步骤1:将饮料瓶从中间切开,使之变成两个半圆形的片段。
步骤2:将底部的塑料盖子拿掉,底部开口。
步骤3:将底部封起来,充当声波反射面。
步骤4:在瓶子底部的一侧贴上彩色胶带,并且将插座开关粘在中间。
步骤5:将另一个半圆形成品对接在瓶子封口上,将其用彩色胶带黏在一起即可制作完成。
2、学习传声筒的传递方式制作完成之后,孩子们将使用传声筒进行声音传递实验,教师应进行如下指导:•孩子们一块儿排成一队。
•将制作好的传声筒递给他们。
•让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个单词,然后将传声筒的另一端递给下一个。
•重复第三步,直到最后一个人完成。
3、通过传声筒进行语音交流完成第二步之后,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传声筒的传递方式,这时候,教师应进行第三步的教学:•让孩子们自由玩耍,尝试用传声筒进行语音交流。
•在交流时,教师可以发出声音,或者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传递声音来进行游戏。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采用了互动讲解的教学方式,深受儿童们的喜欢。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操作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传声筒”。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传播原理、传声筒的制作、声音的接收与发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知道声音可以通过传声筒进行远距离传递。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制作传声筒,增强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提高观察、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传声筒的制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演示用材料(纸杯、绳子、铅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传声筒制作材料(纸杯、绳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传声筒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个神奇的装置是什么?(2)邀请两名幼儿进行传声筒传话游戏,其他幼儿观察并猜测传声筒的原理。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声音传播原理,引导幼儿理解传声筒的工作方式。
(2)演示传声筒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制作传声筒。
(2)制作完成后,进行传声筒传话游戏,检验作品效果。
(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制作过程和游戏体验。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传播原理2. 传声筒制作方法3. 传声筒传话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声筒,并与家人进行传话游戏。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传声筒制作,进行传话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传声筒制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存在操作困难。
今后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指导力度,提高幼儿操作成功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如:传声筒在消防、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传声筒的制作。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优秀篇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传声筒(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声音世界》中第三节“奇妙传声筒”。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声音传播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解传声筒工作原理,感受声音传递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解传声筒工作原理,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增进对声音传播现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传声筒工作原理,掌握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特点。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受声音传播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声筒模型、固体传声实验材料(棉线、纸杯)、音响设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固体传声实验材料,包括棉线、纸杯、小物品(如硬币、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用传声筒模型进行对话,让其他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他们能听到对方声音?引导幼儿讨论声音传播过程。
2. 例题讲解出示固体传声实验材料,讲解传声筒工作原理。
演示固体传声实验,让幼儿观察棉线振动引起纸杯共鸣过程。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固体传声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声音传播过程。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发现和感受。
带领幼儿探讨声音在生活中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六、板书设计1. 传声筒工作原理图2. 声音传播过程图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传声筒,使其能够传播声音。
2. 答案:使用两个纸杯、一根棉线,将棉线穿过两个纸杯底部小孔,并固定在纸杯上。
当一个人在其中一个纸杯内说话时,另一个纸杯内人可以听到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改进传声筒,使其传播声音更加清晰。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不同材质固体对声音传播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因为这对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程度至关重要。
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了解传声筒原理;2.能够动手制作传声筒,并测试传声筒的效果;3.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并在小组内进行传声筒活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制作一个工作正常的传声筒和理解传声筒的原理;2.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通过分子间的压缩传播的。
三、教学准备1.材料:纸卷筒、塑料杯、细长气球、小石子等;2.工具:剪刀、胶水、胶带等;3.实验平台:桌子、椅子等。
四、教学过程1. 知识讲解在教学讲解环节,老师需要向学生们介绍声音的传播方式,说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如何将声音传递给对方。
通过让学生们听不同的声音,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些声音是如何达到自己耳朵的。
2. 制作传声筒1.取一个纸卷筒,并将其底部削平;2.在纸卷筒的中央,用小刀剪一小个洞,并用胶带粘上气球;3.用剪刀将杯子的底部削去,将杯子的侧部与纸卷筒相连;4.在纸卷筒的尾部开一个口,用小石子差不多半杯子倾倒在里面;5.将另一个纸卷筒对着第一个纸卷筒的气球处喊话,就能听到传声筒里的声音了。
3. 传声筒实验在制作传声筒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进行持续不断地实验。
首先,他们可以在教室里面进行测试,以了解原型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需要哪些改进。
然后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并从其他组员身上汲取经验和灵感,为自己的传声筒设计新的结构和构建方式。
4. 教学反思经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声学的了解还比较薄弱,他们没有深入的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这也影响到了他们制作传声筒的效果。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们多进行音频素材的收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并为他们实验及制作一个有效的传声筒开辟更多的线索和思考方向。
五、教学体会通过这次教学,我明白了。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的兴趣。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简单但却相当奇妙的传声筒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幼儿们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幼儿的协作与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一对塑料杯子2. 一根细绳3. 针或尖刀4. 颜料和刷子(可选)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如手拍、口哨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吗?”2. 实施传声筒实验(10分钟):a. 教师拿出一个塑料杯子,在杯子的底部用针或尖刀戳一个小孔。
b. 在戳好孔的杯子底部,将一根细绳穿过孔洞。
c. 将绳子两端打个结,以防绳子从杯子底部滑出来。
d. 将另一个塑料杯子的底部也戳一个孔,并将细绳穿过孔洞。
e. 将绳子两端打个结,确保两个杯子紧密贴合。
3. 进行传声实验(15分钟):a. 给幼儿分成若干小组。
b. 每组选择两名幼儿,一个拿着一个杯子,另一个拿着另一个杯子。
c. 小组成员站在距离较远的位置,拉紧细绳。
d. 一个小组成员低头对着杯子说话,另一个小组成员将耳朵贴在另一个杯子上,试着听对方说话的内容。
4. 观察和讨论(15分钟):a. 让幼儿观察、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
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 在实验中,你们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吗?- 为什么你们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杯子是怎么传播声音的?5. 结论(5分钟):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杯子和绳子传播。
6. 拓展活动(15分钟):为了深化幼儿对声音传播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更多的探索实验,如改变绳子的长度、用不同材料的杯子等,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实验过程以及他们通过实验学到的知识。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奇妙的传声筒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奇妙的传声筒第一篇: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奇妙的传声筒中班科学小实验教案:奇妙的传声筒设计意图: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们自由看图书时,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
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些“声筒”给孩子们玩,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
这样就产生了该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的方案设计。
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声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声筒传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1、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音乐乐曲。
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教师出示纸棒,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它是长长的。
幼: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
师:呆会老师就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纸棒玩一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
师:你们玩的的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XX:放在地上滚。
幼XX:当望远镜玩。
幼XXX: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实验教案奇妙的传声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实验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具体内容为“奇妙的传声筒”。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认识传声筒的制作和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传播,知道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声筒的制作和使用。
难点: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声筒模型、图片、实验材料。
2. 学具:剪刀、胶带、纸杯、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猪佩奇和乔治玩电话游戏”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猪佩奇和乔治能听到对方的声音?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展示传声筒模型,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并示范传声筒的制作过程。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传声筒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有关传声筒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传声筒》2. 内容:(1)声音传播原理(2)传声筒制作步骤(3)传声筒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传声筒,与家人进行对话。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幼儿在传声筒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今后需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传声现象,如:电话、扩音器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传声筒的制作和使用是本节课的核心,通过这一过程,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传播,理解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难点:声音传播原理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教师的生动讲解来帮助幼儿理解。
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传声筒”。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通过制作传声筒,探索声音的传递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了解传声筒的制作原理。
2. 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传声筒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养成合作分享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声筒制作原理的理解,声音传播条件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学具:每组一套传声筒材料(纸杯、棉线、铅笔、剪刀等),安全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轻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感受声音的传播。
提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生活中有哪些传播声音的例子?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传声筒模型,讲解传声筒制作原理。
结合课件,演示声音传播的过程。
3. 制作传声筒(10分钟)讲解制作步骤,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传声筒。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自制的传声筒进行对话,感受声音的传播。
提问:传声筒为什么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各小组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强调声音传播原理和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传声筒2. 内容:声音传播原理传声筒制作步骤声音传播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制的传声筒与家人进行对话,记录下有趣的对话内容。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记录真实有趣的对话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传声筒,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传播原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思考问题,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次教学的目标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儿童,他们的年龄为5-6岁,是幼儿园最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并基本掌握了汉字的认读技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次科学教学将以“奇妙的传声筒”为主题,通过观察实验、实践练习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获得更深刻的声音传播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教学活动的学习,幼儿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并学会观察现象,发现与探究声音传播规律;2.学习如何读表格,初步了解大声和小声的区别;3.学会制作简单的传声筒,并通过实践练习掌握其基本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我们先带着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平时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同时提问他们,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然后,给孩子们出示一张声音传播图片,对孩子们帮助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和原理。
2. 实验环节:在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后,我们就开始进入实验环节。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个空洞的纸杯。
让每个小朋友同伴间隔着十米左右的距离,站在两排的一端,让其中一个朋友用力地喊出一句话,另外一位朋友握住纸杯口,将另一端口对向自己,然后自己的嘴巴近着反面,听另一个朋友说话的内容。
然后让他们再换一下位置进行实验。
接下来,老师可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总结、发现实验中声音传播的规律。
3. 观察练习环节:在孩子们完成实验后,再通过并看一下图片中的声音表格,并带他们发声,练习大声和小声的表达,看看孩子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声音大小的概念。
同时可以给他们举一些日常中的例子,如声音穿墙、声音传递到楼上楼下的问题等。
4. 制作传声筒环节:在带领孩子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规律之后,我们可以进入传声筒的制作环节。
首先需要孩子们准备好两个空洞的纸杯,然后在每个杯子底部分别剪出一个小洞。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优秀篇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声音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奇妙的传声筒”展开。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探索传声筒的制作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知道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制作传声筒。
重点:掌握传声筒的使用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实验器材(纸杯、绳子、铅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包括纸杯、绳子、铅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组幼儿上台,分别用两个纸杯和一根长绳子制作传声筒,让幼儿观察现象。
(2)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传声筒的奇妙之处。
2. 例题讲解(1)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2)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传声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组织幼儿进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游戏,检验制作成果。
(1)让幼儿分享制作传声筒的心得体会。
(2)引导幼儿思考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传播的原理2. 传声筒的制作方法3. 传声筒的作用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的传声筒,并与家人分享制作过程。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使用纸杯、绳子和剪刀等材料制作传声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制作传声筒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声音传播的其他现象,如回声、共鸣等。
组织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
4. 随堂练习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024年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班第四章“声音的奥秘”,详细内容为“奇妙的传声筒”。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传声筒的原理,探索声音的传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声筒的原理,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声筒的原理及制作。
重点:声音的传播、观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固体传声材料(如棉线、吸管、纸杯等)、录音机、音箱。
学具:每组一份固体传声材料、剪刀、胶带、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音箱中的音乐,让幼儿观察、猜测声音来源。
教师展示传声筒模型,让幼儿尝试用传声筒传递悄悄话。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传声筒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教师演示如何制作简单的传声筒,并让幼儿观察、讨论。
3. 制作传声筒(15分钟)教师分发学具,指导幼儿制作传声筒。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两人一组进行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使用自制的传声筒进行传递悄悄话游戏,感受声音的传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制作传声筒的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调声音传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妙的传声筒2. 内容:声音传播原理制作传声筒步骤传递悄悄话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版的传声筒,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置传声筒游戏,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探索声音的传播。
2024版中班奇妙的传声筒教案
中班奇妙的传声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声音的奇妙》,详细内容为“传声筒”的制作与实验。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感受声音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可以通过传声筒进行传播,理解传声筒的原理。
2. 能够独立完成传声筒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声筒的制作及原理。
重点:声音的传播过程,以及传声筒在声音传播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演示用材料、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传声筒制作材料(纸杯、棉线、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传声筒模型进行演示,让幼儿观察并猜测传声筒的用途。
邀请幼儿参与实验,体验传声筒的神奇。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传声筒的制作步骤,引导幼儿了解声音传播原理。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传声筒的构造。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独立完成传声筒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传声筒2. 内容:声音传播原理传声筒制作步骤传声筒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声筒。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传播原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传声筒的制作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传声筒,还有哪些物品可以传播声音?激发幼儿探索生活中声音传播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
4. 随堂练习的指导策略。
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视觉吸引力。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对于传声筒的教学,难点在于传声筒的制作原理,重点在于声音传播过程和传声筒的作用。
2024年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探索与发现》第四章《声音的世界》第三节《奇妙的传声筒》。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传声筒的原理,以及简单声音游戏的开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理解传声筒的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声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动手制作传声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麦克风、绳子、纸杯、剪刀、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绳子、两个纸杯、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是怎么传播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演示传声筒的制作过程,并讲解原理。
3. 动手制作传声筒(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制作传声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自制的传声筒进行简单的声音传递游戏。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给予指导和鼓励。
提问:“我们还可以用哪些物品制作传声筒?”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传声筒制作步骤及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传声筒,并与家人分享制作过程。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制作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传声筒的制作兴趣浓厚,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遇到困难。
今后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操作指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声音相关的科学现象,如回声、共鸣等。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声音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三单元“声音的秘密”中的第5章节“奇妙的传声筒”。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及传声筒的制作原理,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幼儿认识声音是如何通过不同物质传播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认识到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传声筒,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传播原理,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差异,以及如何制作一个有效的传声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声音演示装置,传声筒样品,教学PPT,绳子,纸杯,针线等。
学生准备:每组一份传声筒材料(纸杯、绳子、针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声音传播实验,让幼儿听到通过不同介质传播的声音。
提问幼儿:“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吗?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得更好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介绍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演示传声筒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制作要点。
3. 制作传声筒(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制作传声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使用自己制作的传声筒,进行传声游戏,感受声音的传播。
教师评价每组传声筒的传播效果,指出优点和不足。
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传声筒2. 内容:声音传播原理传声筒制作方法传声筒制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传声筒,并与家人进行传声游戏。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传声筒的制作,并进行实际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其他材料制作传声筒,观察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传声筒哎呀,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传声筒!你们知道吗?传声筒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声音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这个奇妙的传声筒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传声筒的基本原理。
传声筒其实就是一个管子,里面充满了空气。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声音会通过我们的嘴巴进入管子里,然后随着空气的流动传播到管子的另一端。
这样一来,别人就可以通过管子的另一端听到我们的声音了。
传声筒的原理和电话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传声筒和电话都是利用声音的传导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只不过,传声筒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电话则是一个复杂的设备。
在电话里,除了有传声筒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部件,比如话筒、听筒、电池等等。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才能让我们顺利地进行通话。
我们来实验一下传声筒的神奇之处吧!我们需要准备一根长长的管子和一张纸片。
把纸片折成一个小喇叭的形状,然后把它塞进管子里。
现在,我们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让喇叭里的声音通过管子传递到外面去。
哇塞!真的好神奇啊!我们发现,只要我们在管子的一端说话,声音就能清晰地传到管子的另一端。
而且,如果我们把管子放在水里或者沙子里,声音甚至还能穿透这些物质!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除了在家里玩传声筒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或者公园里用它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
比如说,我们可以组织一个传声筒比赛。
每个人只能用一只手拿着管子,然后尽可能快地把一句话传给旁边的人。
看谁传得最快最准确!当然啦,这个游戏需要大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才能取得胜利哦!我们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在使用传声筒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安全哦!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者户外活动的时候,要避免伤害自己或者他人。
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垃圾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今天的科学课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个奇妙的传声筒。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的话,欢迎在下面留言哦!下节课见啦!。
奇妙的传声筒小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传声筒小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和惊奇的学科,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设计一节有趣又富有互动性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奇妙的传声筒小班科学教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将会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传声筒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各种尺寸的纸杯。
2. 塑料袋或气球。
3. 手电筒。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纸杯,并请学生描述它的形状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纸杯是如何传递声音的。
然后,老师向学生展示手电筒,并解释手电筒是如何发光的。
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思考声音和光的传导方式。
2. 实验1:纸杯传声筒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给每组一对纸杯(一小杯和一大杯)。
要求其中一人将小杯紧贴着嘴巴,另一人则将大杯的底部贴近耳朵。
然后,一个人在小杯里说话,另一个人就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让学生以这种方式进行互相传话。
观察学生的表情,他们是否惊讶于声音的传导效果。
3. 实验2:纸杯传声筒的原理老师向学生解释纸杯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纸杯的形状使声音能够集中在一个地方,并很少有能量散失。
这样,声音就能够通过纸杯的底部传递给另一个杯子,进而传递给耳朵,实现声音的传导。
4. 拓展应用:气球传声筒老师告诉学生,纸杯并不是传声的唯一工具。
现在,老师将一只气球固定在扬声器上方,告诉学生可以通过扬声器播放音乐或者说话,然后将气球底部贴近耳朵,他们会惊讶地发现声音可以通过气球传导出来。
这是因为气球的形状也能够让声音集中在一个地方,并且减少声音能量的散失。
5. 思考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小杯可以传递声音,但钥匙无法传递声音?- 为什么气球可以传递声音,但是纸张无法传递声音?- 除了纸杯和气球,还有其他什么物体可以用来传声?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概括纸杯传声筒和气球传声筒的原理,强调它们的应用和意义。
2024年中班科学课程《奇妙的传声筒》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课程《奇妙的传声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课程,涉及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中的第3节“奇妙的传声筒”。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传声筒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声音的接收与解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传声筒的制作原理。
2. 学会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传声筒,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观察、倾听、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传播原理、传声筒的制作过程。
难点:传声筒的制作技巧、声音的接收与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传声筒模型、演示用材料、教学PPT。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绳子、纸杯、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传声筒模型,邀请学生进行“传声”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
学生参与游戏,体验声音的传递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介绍传声筒的制作原理。
3. 课堂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制作传声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传声筒制作后,进行传声实验,观察、倾听、解析声音的传播过程。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传声筒制作原理3. 传声筒制作过程4. 声音的接收与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传声筒,并与家人、朋友进行传声实验。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传声筒制作,进行实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部分学生在传声筒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
今后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指导时间,提高学生制作成功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传声现象,如电话、广播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深入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2
中班科学奇妙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中的第2节“奇妙的传声筒”。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传声筒的制作,声音的接收与辨识,以及声音的互动游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掌握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接收与辨识能力。
3. 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和传声筒的制作。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与辨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录音机、传声筒模型、教学PPT。
学具:空纸杯、棉线、铅笔、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响播放不同声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辨识,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奇妙。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以及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传声筒的制作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材和教师讲解,动手制作传声筒。
5. 互动游戏(10分钟)学生使用自制的传声筒进行声音传递游戏,体验声音传播的乐趣。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传声筒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传声筒的制作方法3. 声音的接收与辨识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运用今天所学的传声筒制作方法,制作一个简易的传声筒,并和家人进行声音传递游戏。
答案:学生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完成传声筒制作,并进行声音传递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和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但部分学生在传声筒制作过程中存在困难,需加强个别辅导。
2. 互动游戏环节,学生表现活跃,但声音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干扰,建议在下次课堂中改进。
2024年中班奇妙的传声筒教案(1)
2024年中班奇妙的传声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班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奇妙的传声筒制作。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通过传声筒传播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知道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和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掌握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音响设备、教学PPT等。
学具:空纸杯、棉线、小木棒、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传声筒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邀请幼儿上台演示,让其他幼儿猜测传声筒传播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引导幼儿了解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分步骤演示传声筒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跟随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指导幼儿分组制作传声筒。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每组展示制作的传声筒,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调声音传播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传声筒的制作方法3.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版的传声筒,并与家人分享声音传播的原理。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制作传声筒,注意连接处的牢固和传声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传声筒的传播距离与声音大小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进行家庭实践,进一步探索声音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小实验教案:奇妙的传声筒
设计意图: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们自由看图书时,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
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些“声筒”给孩子们玩,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
这样就产生了该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的方案设计。
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声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声筒传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音乐乐曲。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教师出示纸棒,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幼:它是长长的。
幼: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
师:呆会老师就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纸棒玩一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
师:你们玩的的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XX:放在地上滚。
幼XX:当望远镜玩。
幼XXX: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师:小朋友很聪明,会用纸棒玩许多种的游戏,老师还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学吗?
幼:想(齐声高呼)
师:请XX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
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幼XX:听到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到吗?
幼:没有。
(齐声说)
师:请XX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幼XX:老师叫了我的名字XX。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幼:想。
(齐声说)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活动时要相互谦让,相互合作好。
幼: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师: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幼XX:XX说星期天和爸爸去夫子庙玩。
幼XX:XX说妈妈给她买了大吊车。
(评析: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经过老师的示范,而且对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后,幼儿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心得玩法。
而且,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充分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
师:刚才玩的游戏,你觉的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只见此时幼儿的表现:有的在摇头,有的在大声说“听不清,听不清”……师:你听到好朋友的话吗?
幼XX:听不清楚。
幼XX: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师: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幼XX:哎呀,这根里有纸团。
幼XX:刚才那一根是空的。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
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有什么不同。
幼:自由结伴游戏,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
3.教师和幼儿一同小结。
师: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幼XX: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
幼XXX: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
幼XX: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师:小朋友门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幼:传声筒。
(齐声说)
(评析: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
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是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虽然有的幼儿叫活跃,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4.拓展延伸。
师:小纸棒不但能变成“传声筒”,它还有许多更神奇的玩法,小朋友回家以后可以和小伙伴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下次再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小小的纸棒在小朋友的手中变得奇妙,也很有魔力,是活动良好的开端。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活动在前,认识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感知科学现象、在玩中发现问题,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
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
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