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研学资料——朝代主流思想
各朝代主流思想春秋战国主流思想:百家争鸣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等等原因:乱世中,有人选择转身离去,有人选择拯救这个世界。
这其中,则诞生了许多家学派,称之为诸子百家。
1.政治因素。
当时的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的学说思想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
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机会。
2.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3.文化因素。
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兴起。
4.学术自由因素。
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
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5.竞争。
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秦朝主流思想: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李斯原因:秦国之所以强盛,有一定的原因是因为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
因为法家的政策立竿见影、效率极高,所以秦国较为推崇法制。
1.铁律制人:虽然从效果上来说,肯定是儒家“以仁义道德约束百姓思想”更好,但是其境界高远,在战国时代,是十分不切实际的。
法家因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仁义,从人性最恶的角度,来构建整个价值体系。
君王不担心臣子不忠,而让他不得不忠;不怕万民作乱,而让其无法作乱。
2.举国体制:极端的竞争,需要极权体制。
秦国像要争霸,那争霸必须成为举国目标。
君王的理想,必须彻底贯彻在每一位国民之上。
国民可能有他独有的理想,但是在秦国霸国梦之下,都被无情碾压。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研学资料——朝代主流思想
各朝代主流思想春秋战国主流思想:百家争鸣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等等原因:乱世中,有人选择转身离去,有人选择拯救这个世界。
这其中,则诞生了许多家学派,称之为诸子百家。
1.政治因素。
当时的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的学说思想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
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机会。
2 .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3 .文化因素。
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兴起。
4.学术自由因素。
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
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5.竞争。
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秦朝主流思想: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李斯原因:秦国之所以强盛,有一定的原因是因为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
因为法家的政策立竿见影、效率极高,所以秦国较为推崇法制。
1铁.律制人:虽然从效果上来说,肯定是儒家“以仁义道德约束百姓思想”更好,但是其境界高远,在战国时代,是十分不切实际的。
法家因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仁义,从人性最恶的角度,来构建整个价值体系。
君王不担心臣子不忠,而让他不得不忠;不怕万民作乱,而让其无法作乱。
2举.国体制:极端的竞争,需要极权体制。
秦国像要争霸,那争霸必须成为举国目标。
君王的理想,必须彻底贯彻在每一位国民之上。
国民可能有他独有的理想,但是在秦国霸国梦之下,都被无情碾压。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今天我要为大家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的文章。
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
这些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仁爱和社会秩序,认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道家思想则主张追求自然之道,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自然的平衡。
墨家思想强调爱与利的统一,提倡公平和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
这些思想体系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和道德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也非常发达。
在古代,中国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等。
这些发明为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中国能够大规模生产书籍和文献,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
指南针的发明与利用,使得中国的航海和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
火药的应用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具有巨大的优势,成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方式,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的普及。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主流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儒家思想的孝道观念使得中国有着强大的家族观念和社会凝聚力。
同时,主流思想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其次,科技文化的发展促使了古代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科技发明对于中国的农业、工业和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照明灯和农具的发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为中国的军事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中古时期的思想流派和文化规范
中古时期的思想流派和文化规范中古时期,是一个思想探究和文化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思想流派和文化规范,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一、儒家思想流派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在中古时期,儒家思想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学派,并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接受和推崇。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等成为了后来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道家思想流派道家思想流派源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即大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本源,强调“无为而治”、“物我两忘”,主张追求自然之道、超越生命之苦、达到心灵的安宁和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道家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哲学、艺术和文学等方面,并且在后来的历史中,对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墨家思想流派墨家思想流派则起源于墨子和他的门徒们的思想。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即主张一视同仁地关心他人、不重贵贱、不分亲疏,以协调和谐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
墨家思想不仅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张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关注和借鉴。
四、法家思想流派法家思想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核心的思想流派。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大赦天下、按功劳分财等,强调严格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法家思想的这些特点,对后来中国社会、政治和法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文化规范除了上述几个思想流派以外,中古时期还形成了许多文化规范,这些规范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尊老敬孝、讲究礼仪、注重文化传承、勤于学习等等,都是中古时期的文化规范,并在后来的历史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古时期的思想流派和文化规范的介绍和阐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古时期的人们,对于理性思考、探究本质的渴望和对于个体价值的尊重,都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自信。
这些思想和规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11)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影响进一步减弱。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7.明朝: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战国初期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的思想符合平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进步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1.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2.东汉: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思想家,代表作是《论衡》,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
3.南朝:范缜著《神灭论》,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4.唐朝:柳宗元认为天地没有意志,不可能赏罚,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人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非“圣人”所定。刘禹锡探索天与人的关系,认为天与人各有其特点,“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他说当是非颠倒、法制不行时,人们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与天命了。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孔子与儒家主要内容:仁;德政;礼。
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2)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经济:铁器牛耕,小农经济开始出现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士阶层兴起思想文化: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内容:法家思想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影响:2、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新的理论巩固中央集权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三纲五常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作用: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内容:程朱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 A、世界观:理。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王守仁主张: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影响: 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1)李贽思想:背景: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与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与影响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流派,这些流派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以下将重点介绍儒家、道家和法家这三个思想流派,并探讨它们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观。
儒家强调礼仪、仁爱与道德,主张以仁爱为核心,以礼治人,并强调君子的修养与治理能力。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
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核心观点,倡导个人道德修养,强调君子应该以身作则,成为社会的楷模。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性善论”,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善的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推动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儒家思想的影响还延伸到了教育领域,儒家经典成为了古代中国的主要教材,培养了数百年的儒家学者和文化精英。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流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
道家思想主张“道”,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一种自然规律,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是最高境界。
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等核心观点,主张放弃追逐功名利禄,返璞归真,寻求个体的内心平静与自由。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倡导虚无,崇尚自由活泼的生活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观念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道家思想的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理念,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和文化背景。
三、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重要思想流派,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
专题古今中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古今中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为诸子百家之一。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调解与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发展: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2、秦朝: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排斥。
秦始皇重用法家思想,主张法治。
3、西汉: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①主张:a、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
(天人感应)b、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
c、建立太学等学校,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②影响:a、适应了当时封建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b、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c、主张建立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封建教育的发展d、独尊儒术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4、隋唐:儒教、道教、佛教逐渐融合,儒家思想逐渐融合了道教、佛教思想。
二、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变1、地主阶级改革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鸦片战争后,魏源《海国图志》)2、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与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3、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
具有进步性与爱国性。
(维新变法)4、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5、资产阶级立宪派“实业救国”的思想: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同拯救国家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结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其中包括了许多传统思想的理念。
这些传统思想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智慧和指导,也影响了整个亚洲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应该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应该尊重长辈、孝顺父母,遵守礼仪规范,互助互爱,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认为,自然方式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倡导人们应该追求“无为而治”,遵循自然规律,不执着于功利和权力,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强调个体修养与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三、佛家思想佛家思想强调人生的无常性和苦难,倡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对众生的慈悲。
佛教强调“四谛”和“八正道”,认为通过禅修和般若智慧,人们可以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
佛家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使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修炼和追求生命的意义。
四、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的原则,倡导人们应该遵循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的原则,摒弃战争和冲突。
墨子认为,只有推崇兼爱,才能实现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墨家思想强调实用主义和实践,注重公平和正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注重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依法治国和严明的法律执行。
法家强调对人的管理和规范,认为唯有严厉的法律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对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民间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许多民间信仰的内容,如崇拜祖先、信奉天地之灵等。
这些信仰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力量和神秘宇宙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涵盖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各种民间信仰。
这些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智慧和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思考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各自主张是什么?
李 贽 → 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 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黄宗羲 →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 “法治”,反对“人治”,在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 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 顾炎武 →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 “天下治矣”,这种思想的矛头也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王夫之 → 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政治上: “趋时更新”,其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小 结:
课后思考:
1、如何正确把握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2、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在指 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有何重大意义?
⑹在社会主义建设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⑺中共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⑻广大工农、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 量
⑼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主 要 影 响 : ⑽对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认识上,强调利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有 利国际成环为境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 想,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授课班级:高三文(4)、古代的三大主流思想
1、法家思想 ⑴战国:创立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有 商鞅、韩非等 ⑵秦朝:成为统治思想
2、道家思想: ⑴春秋:老子创立道家学说 ⑵战国:庄子是其代表人物 ⑶西汉:西汉初年成为统治思想
命的指导思想
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 成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现代形成的两大指导思想
1、邓小平理论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思想总结中国古代思想是中国文化传承和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多种思想流派。
这些古代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其核心观点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
儒家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和谐和平的社会秩序。
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大学》等阐述了人的道德修养、家庭伦理和君臣关系。
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自由的境界,主张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内心修炼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道家的核心著作《道德经》阐述了道的含义和修道之道。
道家的思想强调了个体的修养和自我发展,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墨家强调爱、兼爱和公平的价值观,主张以仁爱为基础,排除私利和差别对待。
墨家强调平等和和谐,主张人们相互尊重、互助合作,与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墨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伦理观念和社会关系。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规范,主张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法家思想注重统治者的权威和行政能力,认为通过严厉的法律和赏罚机制,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兵家思想主要研究战争和军事战略,注重军事技术和组织管理。
兵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军事决策和战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源头。
名家思想注重言辞和辩论的技巧,重视辩证思维和争论的过程。
名家强调以言辩论和辨证思维来寻求真理和有效决策,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主张个体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统一。
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这些思想的流传和传承,也表明中国古代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
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子曰:“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1)尊儒:
(2)倡儒:
知识·梳理
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进一步强化。 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的角度思考、总结… …
3、察举制和科举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 有何特点?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
汉武帝怎样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他是如何实现国家“大一统”的?
古代中国主流文化思想
古代中国主流文化思想2、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儒家孔子:(1)思想:提出“仁”和“礼”:A、核心是“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如何实行仁,要“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恢复“礼制”);主张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民本思想B、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政治方面: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使国家“足兵”,取得“民信”;主张逐步改良;(3)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度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教育名言:(4)整理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
孟子:(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尊为“亚圣”(2)主要思想:A、继承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B、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C、发挥“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伦理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要思想:A、主张“仁义”和“王道”;B、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C、主张“性恶论”;D、提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等唯物论思想。
道家老子:A、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B、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华;C、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消极悲观;政治理想“小国寡民”庄子:A、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即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这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完全丧失了探求客观真理的信心);B、发展老子的唯心哲学,主张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C、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D、鄙视富贵利禄。
4、宋明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发展5、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出现新思想的原因。
史基本知识中国的初期思想理论
史基本知识中国的初期思想理论中国的初期思想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理论主要由儒家、道家和墨家构成,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不同思想流派和学派。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其核心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
儒家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依道德为准则,发展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是其追求的目标。
同时,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尊师重道和礼仪之道的重要性。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生命力和自然力的发扬,其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真理。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和谐与宁静,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摒弃功利和权谋,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的原则。
墨家认为兼爱是社会秩序的核心和人的道德要求,主张没有差别地关爱每个人。
同时,墨家反对战争和暴力,倡导以和平解决纷争的方式,提出“非攻”的思想。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思想流派,中国的初期思想理论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学派。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注重法律和秩序的建立,其核心思想是重视法治和严格执行法律。
法家主张将社会问题纳入法律范畴,通过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管理社会秩序。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名家思想名家思想集思辩之长,旨在通过言论争辩探索真理。
名家重视辩论的过程和思辨的方法,主张通过讨论和争论来发现真理。
名家思想在古代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兵家思想兵家思想主要关注战争和战略,其核心思想是战争的艺术和策略。
兵家强调军事的科学性和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关于军事和战争的理论。
总结起来,中国的初期思想理论包含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和兵家等不同学派和思想流派。
这些思想流派在古代中国社会的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
一、原因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2、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阶级,士阶层活跃4、教育,私学兴起二、主要派别(一)道家1、宇宙观:万物本原——道(客观唯心)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
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政治:无为而治①太上,不知有之②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③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3、理想国: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哲学: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行,高下相盈,音色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万物相对——放弃无差别观念——绝对精神自由2、齐物——万物本质相同——逍遥(无所恃)3、宇宙观:天与人不相胜(二)儒家1、仁:仁者爱人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
2、礼:(周)等级名分制度——正名①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②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③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德:政治,为政以德(民本思想)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中国古代历史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涵盖了众多的学说和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先秦思想之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也被称为“先秦思想”的代表。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提倡仁爱、礼仪、廉洁等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这种思想对中国历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法律等领域。
先秦思想之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另一重要的流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自然无为、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道家思想不同于儒家的行为规范,强调自我超越与自由意识的觉醒。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道教的诞生和发展。
汉代思想之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又一重要流派,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法治思想。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和商鞅。
法家思想主张严厉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政治管理,提倡权力集中和应试教育。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宋明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以朱熹为主的理学派别思想。
理学强调的是经典文献的研究和注解,注重形而上的原理和道义伦理的解释。
理学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主流思想。
以上是中国古代历史思想的一些代表性流派和观点,并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宋明理学思想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流派。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的思想流派吗
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的思想流派吗【正文】中国古代历史上孕育了众多思想流派,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思想财富。
以下将带您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流派。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学说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责任,倡导社会和谐与稳定。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他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家庭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道家经典《道德经》为基础,强调“道”和“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主张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反对过度干预。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与公平,以“非攻”为核心理念。
墨家主张兼爱原则,反对战争和暴力,在社会上提倡公平正义。
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主张,并对后世的社会伦理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注重法治和法制,以法律为社会管理的基础。
法家认为政治权力应该通过法律进行束缚,推崇严明的法律制度,并强调重罚轻赏,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法家代表人物有韩非和李斯,他们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兵家思想兵家思想强调战争和军事的重要性,注重战略和战术的研究。
兵家主张以武力保卫国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军事理论,对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国防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兵家代表人物有孙子、吴子等。
六、纵横家思想纵横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综合性思想流派,主张以权谋和机智取胜。
纵横家对实际政治斗争的技巧和策略进行了全面研究,注重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以达成自身的目标。
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
以上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思想流派,每一种流派都在不同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思想流派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维,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
一、百家争鸣1.早期儒学(1)孔子的主张及活动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儒家学派。
(2)孟子的主张: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君轻民贵”主张。
人性本善(3)荀子的思想: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他强调“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人性本恶提出礼法并用。
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的异同2.老庄之学(1)学派特点: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
(2)老子思想:认为永恒不变的“道”是世界的根本;提出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3)庄子思想: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齐物”以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
3.法家思想(1)学派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
(2)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等。
(3)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实行编户制,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重农抑商。
(4)韩非: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及时变法。
(5)影响①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②两汉以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4. 墨家思想(1)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
(2)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失传。
二、儒学的兴起1. “焚书坑儒”批判(1)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下令进行了“焚书”和“坑儒”活动。
(2)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文化之一,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以下将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
第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仁义道德,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崇尚社会和谐与和平。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即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道,摒弃功利心态,追求心灵的宁静。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主张克己奉公、安民利国。
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主张以严明的法律制度来约束社会行为。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管理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五,兵家思想。
兵家思想主要由孙子的《孙子兵法》所代表,强调战争策略和运筹帷幄。
兵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战争的方式、战略思维和兵法战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后来的军事理论思考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六,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自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佛教思想强调个人修行与慈悲救度他人的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宗教、哲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七,文学艺术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和审美追求。
文学艺术思想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作品为代表,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包含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文学艺术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普世 价值。
“和”: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同文明之 间“和谐”的价值观
“和而不同”: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 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可矫正工业文明 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困境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尖锐对立:资源枯竭、生态危机
“君权神授”,“天人合 3、缓和阶级矛一盾”的需要——
“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4、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 德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 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 于它
例4(2010年宁夏)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 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例5(2010年上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 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 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①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 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人类文明和 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 育
②孔子倡导 “仁”的观念、“中庸”之道、重德教化等 人文关怀思想;
材料四:以圣人“孔子”为名,作为为传播中国文 化的平台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载体的“孔子学院” , 从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 挂牌以来,全球已经建成了122所孔子学院,遍布美 洲、欧洲、中东以至非洲、包括韩国、日本、美国、 澳洲、瑞典和英国等29个国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 广泛欢迎。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任人唯贤,反映了战 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反对战争,要求平等,渴望 社会安定、公平的社会秩序。
(3)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 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 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他们都是代表 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反映了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 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4)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其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 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因而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 推崇。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广东卷] “夫仁政,必自经界 (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
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C为( )
一、高考踪迹探寻:
例1:(2009山东) (节选)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
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
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
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
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
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
A.法家 C.道家
B.儒家
A D.墨家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政治:仁政;重民(民贵君轻) 哲学:性善论;养浩然之气
成为大宗
政治:礼法并施,以礼为主;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 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 春秋大一统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实 行仁政) 提出三纲五常
正统思想
(二)、儒学发展演变以及规律
时代
人物
思想
发展阶段
魏晋南 北朝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三教并立。
例2(2010年浙江)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 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 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例3(2009年安徽)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 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 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 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D
D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地位:取得独尊的正统地位,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 为汉武帝后的官方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内容:糅合阴阳五行说和法家思想;增加了“天人感 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和“大一统” 的思想 3、源流:既继承先秦儒学的“礼”“仁”“仁政”“民 本”等思想,又与时俱进。 4、影响:儒学垄断教育,儒学、教育、仕途连为一体; 儒学之士逐渐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儒家思想成为 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
理是万物的本源(理实质是儒 程颐程颢朱熹 家的伦理道德) (程朱理学) 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价值观:存天理,灭人欲
陆:心是本源,心即理;发明 陆九渊王守仁 本心求理 (陆王心学) 王: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
良知
理学新儒 学阶段
明清之 际
三大思想家
经世致用、重民
批判继承 发展
探究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 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 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 的与物质的世界。”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3)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 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而且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对 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 遗产。尤其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和“和谐”思想,更是 被世界人民景仰和推崇。
2.诸子百家思想的特征 (1)春秋时期的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 寡民”的状态,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表现了 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2)孔子思想主张是“仁”“克己复礼”,缓和矛盾,维护 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反映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奴隶主贵族为 挽救统治而发表的主张。
请回答: (1)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 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为政以德”,对伏尔泰等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材料三:近年来,韩国的影视剧大量涌入中国, 风靡一时,形成所谓“韩流”。一些青少年摹仿 韩剧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成为“哈韩”一族。而 从部分韩国影视剧中,我们却能十分清晰地看到 中国传统文化对韩国的影响。高丽大学《韩国民 俗大观》指出:“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也占 有绝对的比重。……韩国人所具备的纯韩国人式 的性格、思考方式、行为规范仍以此为准绳,儒 教至今仍深深扎根于我们社会的基层。
专题三│ 专题备考引擎
备考策略 (1)以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为主线,梳理儒家思想形成、发 展演变的历程,把握儒学发展演变历程中代表思想家的主张 及影响,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儒学主流思 想的演变阶段的特征和影响,理解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与 思想文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评价儒学发展演变所反 映的时代特征和影响;将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的历史 背景下分析评价。 (2)按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梳理古 代科技发展的成就,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认识中 国四大发明等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3)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不同时代文 学艺术的不同特征。注意一定时期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背景, 深刻理解“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熟
。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
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
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答案: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 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 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面临挑战
隋唐 三教合流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二)、儒学发展演变以及规律
时代 春秋 战国
西汉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 舒
思想
发展阶段
政治: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儒学创立 哲学: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历史上中国儒家思想(儒学)对韩国(或答东亚国家)产 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二: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 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 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请回答: 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 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与科技文化
专题三│ 考点综述
考点综述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和影 响及科技文学艺术等。诸子百家思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古代科技、绘画艺术是高考命题 考查的重点。
专题三│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1)从内容和题型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异同、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及儒学地位变化、四大发明的影响、书 画艺术的成就与特征等仍可能是2012年高考命题核心考点;主流思 想命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科技文化命题以选择题为主。 (2)从命题角度看,命题可能从传统文化代表人物角度考查其主 张、成就及影响,考查传统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文化现象的理解; 还可能将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之间关系联系起 来综合命题考查。 (3)从关注社会现实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看,综合考 查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特别是儒学中优秀合理的成份,如和谐理 念、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德治国以及伦理道德中的仁义诚信 等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