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说明文阅读 部编版

合集下载

小升初阅读技巧剖析——说明文阅读(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阅读技巧剖析——说明文阅读(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 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3.(★★★)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答__:__不__能___。__“__主__要__”___表__示__除__黄___河__以__外__,__附___近__污__水__还___有__别__的__排__放___渠__道__;__去___掉__以__后__就__变___成__了__附__近___污__水____ __全__部__排__放___进__了__黄__河__,___与__事__实__不___符__,__体__现__了___说__明__文__语___言__的__科__学__性___、__严__谨__性___、__准__确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
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
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
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
02
03
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多说明事 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鲸》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 举例子
语言标志
作用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 、如
具体真实地说明了……
列数字
数词(概数、确数)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打比方
像、是、当作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作比较
而、比……和……、相对于
突出强调了……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讲义-小升初阅读:说明方法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讲义-小升初阅读:说明方法

说明文:说明方法到了,甄嬛带着浣碧和槿汐去赏桃花……看到桃花,她这样说……浣碧:“春天真的到了,皇宫里的桃花都争先恐后地开了,一朵朵在枝头比着美。

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槿汐:“娘娘,这桃花花序呈圆锥状,黄绿色花萼,5裂式花瓣,平展雄蕊呈筒壶形,果实为卵形,长8~15公分,宽2~5公分,成熟时呈暗褐色的翅果,像直升机螺旋桨般地旋转飘落下来,甚为有趣。

”浣碧和槿汐这两句话用的方法一样吗?比喻春天到了,马路边上、花园里的桃花都争先恐后地开了,一朵朵在枝头相互比美。

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打比方桃花花序呈圆锥状,黄绿色花萼,5裂式花瓣,平展雄蕊呈筒壶形,果实为卵形,长8~15公分,宽2~5厘米,成熟时呈暗褐色的翅果,像直升机螺旋桨般地旋转飘落下来,甚为有趣。

这是为什么呢?说明文:说明方法内容安排常见说明方法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考查题公式例题分析这是什么场景?这是什么人?常见说明方法有哪些?皇上:“下列举人,好好表现,我坐在这给你们打分。

”状元:“我成功的秘诀是,引进一个魔术给皇上作画。

”重点:下(下定义)列(列数字)举(举例子)坐(作比较)打(打比方)分(分类别)理解: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三更”“半借”下定义:更本质、更科学、更概括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更具体、更真切、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借“对比”)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借“比喻”)分类别:分门别类,更有条理性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借字面)说明方法考查题公式判断+解释+效果(作用)+说明对象特征“成熟时呈暗褐色的翅果,像直升机螺旋桨般地旋转飘落下来,甚为有趣。

”简析本句中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六年级下册年小升初专项复习二阅读:说明文阅读课件部编版PPT

六年级下册年小升初专项复习二阅读:说明文阅读课件部编版PPT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表揣测、估计的:“大概、大约、左右、可能”等
(这个词)表示(什么),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什么),去掉后就变成了(什么)或意思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实际情况
,所以不能去掉。
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大约厚0.
句中的“本来”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 的星球。
答: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 说明了地球的大小。具体、真实,具有说服力。
探寻规律,阅读说明 文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 用
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答: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地球与茫茫宇宙相 比,突出了地球的渺小的特点。
第②段是对手的皮肤的厚度 进行说明。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 请选取其中一种,具体说说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真题测试,实战说明 文
一、阅读说明文,完成练习。
⑥手的用途多,手上的皮肤学问也多。
17.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B ) A.手心手背 B.手上的皮肤 C.手的用途
探寻规律,阅读说明 文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 用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 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答: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矿物资源形成的例 子,说明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特点,使人信服。
探寻规律,阅读说明

评析说明语言的准 修饰
一、阅读说明文,完成练习。
③手心有许多纹路,手背关节处有褶(zhě)皱,这样手就能 自如地抓握东西。假如没有这些纹路和褶皱,手就无法弯折, 整只手就像一块僵硬的钢板,什么动作也做不了啦。 人手心的 纹路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职业形成的因素,因此每个人的 手纹各不相同。手纹能反映一个人的经历信息,但认为看手纹 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统编版部编版总复习之说明文阅读PPT课件语文六年级下册

统编版部编版总复习之说明文阅读PPT课件语文六年级下册
(来源:新华闻2018-05-27,有改动)
1.对全文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对下面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 量的99.86%。(列数字)
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临近地震时, 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脆弱的程度,给人以清晰 准确的认识。
3.说一说“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 “大约”为何不能删去。
答: “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 删去后全球每年地震就限定在“500万次”,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 “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 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 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 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 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 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 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 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 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 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
答: ①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 ②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 ③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 ④用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应变计细成的监测网; ⑤以“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地震; ⑥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小升初语文必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小升初语文必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
1.短文的说明对象是 白尾地鸦 。 2.画线句子中的“鲜为人知”和“只”能删掉吗?请说明理由。
不能。强调白尾地鸦的稀少。“只”在这里表示除了中国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其他地方没有。
考点解析
Question type analysis
3.短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种鸟的? 短文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进化过程等方面来介绍这种鸟的。 4.作者在介绍这种鸟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试举一例说 明。 作比较。把它的外形与乌鸦作比,表现了它不美的特点。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D)
4.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A )
5.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
( C)
【解析】说明方法的判断,通过看标志词即可解决。
考点解析
Question type analysis
【考点:说明顺序】判断下面文段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考点解析
Question type analysis
【考点:说明文语言】 “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
吃东西。“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 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点拨】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 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
考点解析
Question type analysis
【考点:说明文语言】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 情况。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部编版

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说明文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分: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举例子:地列数字:地分类别:地打比方:地+ 说明事物作比较:地下定义:地列图表:地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A.说明文语言特点:B.说明文语言风格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词语)典型试题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典型例题】(一)人类水资源现状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指导 课件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指导  课件人教统编版
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纲 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 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 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易于让读者接受。
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 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 得数一千多年。”
“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 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 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 反之越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 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 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空间顺序)
判断下面三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 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 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 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 种书叫做帛书。
打比方:把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
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它可
以使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变得
例如:“桥洞不浅显是易普懂通、具半体圆生形动,,增而强是文像章趣一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部编版

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说明文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举例子:地列数字:地分类别:地打比方:地 + 说明事物作比较:地下定义:地列图表:地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说明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说明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说明文阅读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对于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六年级同学来说,掌握说明文阅读技巧至关重要。

一、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条理性的特点。

科学性体现在其内容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准确性要求语言表达精确无误,数据、时间等信息确切可靠;条理性则是指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

二、说明文的类型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如一种动物、植物、物品等。

通过对事物的外形、构造、性质、功能等方面的描述,让读者对该事物有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介绍一种新型智能手机时,会详细说明其外观设计、硬件配置、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特点。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主要解释事物的成因、原理、发展规律等抽象的事理。

它侧重于讲清事物为什么是这样,或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比如,解释“日食”现象的形成原因,或者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常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历史事件、生物的生长过程等。

比如,介绍某一建筑的建造历史,会从它最初的规划开始,到各个阶段的建设,直至最终完工。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进行说明。

适用于介绍建筑物、地理景观等。

比如,描述一座宫殿,会从前殿到后殿,从左厢房到右厢房,依次介绍其布局。

3、逻辑顺序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例如,在讲解电脑的工作原理时,会先总体介绍电脑的构成,然后分别阐述各个部件的功能,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逻辑顺序。

四、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增强文章的可信度。

比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阅读散文类说明类阅读教案精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阅读散文类说明类阅读教案精选

小升初总复习(阅读)年级六年级第三部分第三讲课题:散文、说明类文章阅读教学目标:熟悉散文、说明类文章阅读的一般题型,掌握重要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学会举一反三,正确运用重要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5分钟教师课前沟通:提前15分钟到教室,主动向先来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关注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第一课时第一节课(50分钟)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国学经典(10分钟)目的:积累古文知识,为小升初及初中做准备。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古文小故事,积累一些古文常识。

大家先自己试着出声读读这个故事,然后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一下文章的意思。

(ppt4)生:……师:谁来读读文章?生:……师:谁来试着讲讲文章的意思?生:……师根据学生的解释,重点讲解学生不明白之处,并提问讲解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ppt4)板书词语解释及道理。

第二环节:技巧点拨(40分钟)目的:通过学习《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了解散文的特点及一些易考题型答法一、学习《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导入:同学们,什么是散文?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

师:散文是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是一种灵活的文学体裁。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类文章的特点。

学生速读《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思考:文章表达了什么感情?为什么反复出现雨呢?(ppt7)生读后,不看文章,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

播放答案(ppt8-9)师:大家答对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奖励积分、鼓励等。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仔细看看文章,笔答第一题。

一小问3分看看谁能得满分。

生在书上答题,师下去巡视,对没答对的题给学生一些提醒,让其更改答案。

师:之前,我们讲过如何答题,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在答题时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直接摘抄,有时要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答,有时要纵观全文,联系上下文作答,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部编版2021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阅读:建筑艺术—建筑类说明文阅读讲义

部编版2021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阅读:建筑艺术—建筑类说明文阅读讲义

建筑艺术——建筑类说明文阅读一、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写说明文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也就是抓住了说明的中心。

当然,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想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地加以介绍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

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好说明文的一个基本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做到真正熟悉被说明的事物,并且掌握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说明事物。

二、针对具体情况,选好说明角度写文章都是具有针对性的,比如说写给什么样的人看;写文章也是有目的性的,比如通过文章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三、讲究结构安排,做到条理分明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理本身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

说明文解说事物、阐述事理就要按这些关系来安排说明次序,使之层次清楚、主次分明。

四、注意语言艺术,提高说明效果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朴素平实,且常使用专门术语,容易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

为了提高说明的效果,必须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

说明文的语言不在于堆砌华丽的词藻,而在于用语确切、精当、通俗、风趣。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在仔细观察事物,透彻了解事物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最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加以说明,尤其要注意恰当选用限制范围大小、表明条件关系之类的词语。

如《中国石拱桥》中说到卢沟桥:“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一个“约”字说明桥面并不恰好是八米,这里只取约数;一个“几乎”说明路面平坦的程度基本上与河面平行,但还不是完全平行。

《看云识天气》中“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而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这里形容云的形态特征的词语和表明时间性的词语配合用,十分确切,十分精当。

其次,要注意掌握和运用好必要的专门术语,防止说“外行话”,例如“航天”和“航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称为航空;卫星、飞船在大气层外飞行称为航天。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九 说明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九  说明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到用途、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主 要到次要。
三、常见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 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等。
《故宫博物院》中:“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 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一句运用了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解答这类题可以用标 题扩展法和找文章的总起句、段首句、过渡句、 总结句等关键句进行概括解答。
2.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抓住文章中标志 性语言分析,如文中有无表示时间或方位 词语的出现,各段是否存在明显逻辑关系 等。
分析文章结构,要关注中心句及连接 词。如:首先、其次、还、此外等词 语。常见的结构还有:总分总、总分、 分总等。
《宇宙生命之谜》中: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 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这一 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 了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
四、说明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有生动和平实两种风格。但是“准确、严密 ”都是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要求。
❃热点题型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文章介绍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3.文章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4.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辨别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掌握各种说明方法 的特点及判断方法,熟记各种说明方法的一般 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 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 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 课件(共18张PPT)
活动构件数 构件总自由度 低副约束数 高副约束数
n
3×n
2 × PL
1 × Ph
计算公式: F=3n-(2PL +Ph )
要求:记住上述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例题①计算曲柄滑块机构旳自由度。
解:活动构件数n= 3 低副数PL= 4 高副数PH= 0
1
2
F=3n - 2PL - PH
S3
=3×3 - 2×4
重庆大学专用
=1
3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题②计算五杆铰链机构旳自由度
解:活动构件数n= 4
2
3
低副数PL= 5 高副数PH= 0
1 θ1
4
F=3n - 2PL - PH =3×4 - 2×5
=2
重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题③计算图示凸轮机构旳自由度。
解:活动构件数n= 2
3
2
低副数PL= 2
解:活动构件数n=7
低副数PL= 10
F=3n - 2PL - PH =3×7 -2×10-0 =1
D5
F
4 6 作者:潘存云教授 1E 7 C
2
3
B
8A
圆盘锯机构
重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⑥计算图示两种凸轮机构旳自由度。
解:n= 3, PL= 3, PH=1
3
3
F=3n - 2PL - PH
2
2
=3×3 -2×3 -1
1
=2
1
对于右边旳机构,有: F=3×2 -2×2 -1=1
实际上,两个机构旳运动相同,且F=1
重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2.局部自由度 定义:构件局部运动所产生旳自由度。

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总复习第八章现代文阅读说明文童话寓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编版PPT

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总复习第八章现代文阅读说明文童话寓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编版PPT
因为发热体温超过38. 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 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回答问题 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有三种,分别是:总—分结构、 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2.递进式结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 现象到本质,后面的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3.连贯式结构:各层次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时间、 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承接。主要用于产品制作 的说明书。
因为发热体温超过38.
说明文的分类 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从对象上分: ”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阅读这两种体裁的文章,重点在于通过故事感受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或阐述的道理。
(1)事物说明文: 6.发热体温超过38.
文章的说明方法
7.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 例如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 具说服力。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 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 8.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 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欠缺,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的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
文章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引资料、画图表等几种: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 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2.列数字:列数字说明,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需要注意的是, 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 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课前预习白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

行动的时候,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

雌白颊长臂猿还让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把手脚抱在自己的胸前,带着它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飞速行进。

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有时在半空中还能做出“鹞子翻身”、“苏秦背剑”、“蜻蜒点水”等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

我国古代传说有一种叫做“通臂猿”的动物,神通广大,来去如飞,两臂相通,具有自由伸缩的能力,能够把一侧臂缩短,而使另一侧的臂变长,这种传说的来历,可能就是由被神化了的长臂猿而想象出来的。

白颊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

它是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

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一般是成年雄兽首先发出引唱,然后成年雌兽伴以带有颤音的共鸣,以及群体中的亚成体单调的应和,“呜喂,呜喂,呜喂,哈哈哈”,音调由低到高,清晰而高亢,震动10谷,几千米之外都能听到。

每天至少鸣唱1-2次,有时多达3-4次,一般与天气变化有关,主要是在清晨和傍晚,每次鸣唱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2-3分钟,长则在20分钟左右。

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白颊长臂猿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勐腊、江城、绿春和建水等几个县境内,在国外还见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

白颊长臂猿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云南勐腊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

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

【请你想一想】通过阅读《白颊长臂猿》,你都知道了白颊长臂猿的哪些信息呢?知识精讲【说明文】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如《松鼠》。

2)、事理说明文:如《假如没有灰尘》。

4、如何掌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二是抽象事理。

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读者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从分析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然后归纳小结。

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

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5、说明顺序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构造的,常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常用逻辑顺序。

6、“九大”说明方法(巧记:分列作下举,打摹作画图)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

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例句: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3)、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曲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

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

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例句: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

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例句: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

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

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7、说明文的语言特性: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若是在表达中“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

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例题解析(一)判断下面各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方E、摹状貌F、举例子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6、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二)阅读《白蚁》,回答问题。

白蚁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管涌”就是蚁害所致。

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

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

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

如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的情形更是屡见不新了。

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生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

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却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

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

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

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上可深达2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

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

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

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

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上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2、上文的说明顺序是。

3、再给短文加一个标题。

4、末段的“固若金汤”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用得好是否恰当,谈谈你的看法。

5、第二段中加点的字,仔细体会它们的作用,说一说文中语言的主要特色。

(三)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回答问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1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无数蚂蚁集结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2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推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3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得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向一簇;蝴蝶的触角像两个;白蚁的触角像一串;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

○4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麋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5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6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它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嘤嘤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7仿生学家们因此受到启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