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搂膝拗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搂膝拗步,在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分列“搂膝拗步”、“斜行拗步”、“前堂拗步”三式,后序的拳势中,也有两式搂膝拗步。在陈鑫看来,“白鹤亮翅”只算半势,“搂膝拗步”,也只是半势。他在其书第六势搂膝拗步中说:“上势白鹤亮翅纯是开劲,本势搂膝拗步纯是合劲。上势即下势之前半势,下势即上势之后半势,一开一合,合成一势”。其动作要领为:“右手从右膝搂过去,由下向右上行,转向左,转一大圈,落在胸前 ”、“左手从左膝搂过去,往下由左上行,复转向下,向后倒转一圈”。搂膝拗步后,谓之“初收”。初收后的“斜行拗步”,从陈鑫的文意图解来分析,概有“斜行”与“搂膝拗步”两部分内容。所谓“斜行”,他说:“斜行者,东北向西南左足先开一大步,右足跟一步,放在足前,未立定,左足再向西南,再开一大步,约二尺余,方才停住脚。不往前开步,左二步右一步,连三步,斜而行也”。“拗步者,左足西南,右足东北,右手西北,左手东南,手与足扭一势,左右手足不同方 ”。“左手倒转搂膝向后时,右手即随势由上而下倒转并搂膝向后上行,而后而前……右手转够一圈,用顺劲由内而外缠肱而伸之于西北”。斜行拗步后,拳势“再收”,作“前堂拗步”。陈鑫《咏再收承上起下俚语》云:“初收原接搂膝后,再收紧与斜行凑;一转周身向前堂,遂搦捶头演右手”。陈鑫将前堂拗步分作前半势与后半势来分解。所谓的前堂,照陈鑫的诠释,由于“上势斜行步位不正,兹则转向正面也”,所以,“前堂者,足向堂之前面去”。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里,“搂膝拗步”演绎成“斜行”、“搂膝”、“拗步”三式,后序的拳势中则保留“前?拗步”式名。没有陈鑫之“初收”、“再收”等承上起下的拳势衔接。另陈绩甫将“前堂”改作“前?”,将?法,演绎为一种步法。两本陈氏,拳势上差异较大。而根据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自序所称,他所传承的太极拳,得自陈鑫一脉之传承,“按陈沟太极有新老架之分,新架系老架神明变化而来,法均以柔为主”,“斯作即系绍述新架”。由此断定,由陈绩甫编著、陈发科演绎的《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总解运动目次”之套路,概系陈氏之老架,而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所绍述的拳架,则为陈氏之新架。新架在拳势结构上,由初收、再收作为承上起下的拳势衔接,将此节拳势由老架的“斜行”、“搂膝”、“拗步”,演变为“搂膝拗步、初收、斜行拗步、再收、前堂拗步”。
杨式将“搂膝拗步”
、“斜行拗步”、“前堂拗步”统称为“搂膝拗步”,斜行拗步中的左二步右一步,也被演进为“左右左搂膝拗步”,初收与再收,也重新命名为“手挥琵琶”式,其动作形态和劲路特征也逐渐的形成杨式自己的风格。杨式拳势中“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搂膝拗步”的拳势结构,无疑与陈氏新架“搂膝拗步、初收、斜行拗步、再收、前堂拗步”的结构,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我们不难断定:早在杨露禅向陈长兴学拳之时,陈沟拳势,应该已经具备了这种以“初收”、“再收”来衔接多式搂膝拗步拳势的拳势结构。或者,我们不妨进一步作大胆的设想:杨露禅所承继的陈沟拳势,是否就是陈子明所谓的“新架系老架神明变化而来,法均以柔为主”的新架太极拳呢?
由杨式所传承的各派太极拳中,此式拳势,无论外在的动作形态还是内在的劲路等,都相对比较一致,变异不大。只是各派拳势互有侧重,且计算拳势名目数量时,方法不同,招式就有不同。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第六“左右搂膝拗步式”,释名曰:“搂膝者,即以手下搂膝盖之意。拗步者,步名也。拳术家以进左足伸左手,进右足伸右手,谓之顺步。反是,如出左足伸右手,出右足神左手,谓之拗步。”并将杨式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分解为(一)原地搂膝、(二)上步搂膝、(三)拗步掌三部分。“左右搂膝拗步式”之后,便是“手挥琵琶”。其拳势共计74式。陈微明《太极拳术》分作“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式、搂膝拗步、左搂膝拗步”介绍。最后一式“左搂膝拗步”后,补充云:“又手挥琵琶式”,手挥琵琶式后,直接“进步搬拦锤”。杨澄甫老师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第八节“搂膝拗步用法”、第九节“手挥琵琶式用法”、第十节“搂膝拗步用法”(动作及用法与第八节略同),第十一节“右搂膝用法”,第十二节“左搂膝拗步”(动作用法与右搂膝相同),第十三节“手挥琵琶式”(与第九节同)。其动作编排,与陈微明《太极拳术》相同,第十三节“手挥琵琶式”后,也直接第十四节之“进步搬拦捶用法”。这与后世传承的第二个“手挥琵琶式”后,尚有“搂膝拗步”的拳势结构,有所差异的。
陈微明先生的《太极拳术》“左搂膝拗步”云:“左手心转向外,随腰下垂,往后圆转而上,转由左耳边按出,右手同时随腰而上,由胸前往左,搂至右膝外,手心向下。右足随往东迈,腰随手前进,至右腿变实”,上述关键词提取为:“左手由左耳边按出,右手搂膝,右足迈出变实”。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十一节
“右搂膝用法”云:“我即将右足向前迈出一步,屈膝坐实,身随右足拗转前进,左足不动,变虚,即将右手屈回由内将敌人之左手或左足搂至右膝外,左时(疑为 “手”之误)同时往身后左侧圆转至耳旁,掌心朝前向敌人胸部按去”。上述关键词提取为:“右足迈步变实,右手搂膝,左手按掌”。由此可见,杨澄甫老师的这一式“右搂膝拗步”,正是陈微明先生所描述的“左搂膝拗步”。两书此式拳势在名称上,左右奇巧相反。与杨澄甫老师拳势名称左右相反的,还有李雅轩老师的学生栗子宜先生编著的《传统杨式大架太极拳械推手》一书。此书第一章中所列的“杨氏大架11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中,自8-14,分别为“右搂膝拗步掌、手挥琵琶式、右搂膝拗步掌、左搂膝拗步掌、右搂膝拗步掌、手挥琵琶式、右搂膝拗步掌”。“以鄙人研究所得,似以陈著(陈微明《太极拳术》)为太极拳正宗”的吴志青先生,在他所著的《太极正宗》中,自第六式至第九式,拳势名称分别为“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以一式“左右搂膝拗步”,涵括了其中三式搂膝拗步,孰为左式,孰为右式,依然不甚明了。
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第十一式至第十七式,分别为“搂膝拗步(左式)、手挥琵琶、搂膝拗步(一)、搂膝拗步(二)、搂膝拗步(三)、手挥琵琶、搂膝拗步(左式)”,其中的“搂膝拗步(一)”的解释中载明“余见前搂膝拗步(左式)内载”、“用法,见前第十一节搂膝拗步内载”,可见陈炎林的搂膝拗步(一)就是搂膝拗步(左式);搂膝拗步(二)中的图示下,注明“搂膝拗步(右式);搂膝拗步(三)动作说明与用法中,也一样“余见搂膝拗步(左式)内载 ”。左右分明,与杨澄甫老师同。只是其书在第二个手挥琵琶后,比杨澄甫老师多出一式“左搂膝拗步”来。这一拳势结构,也同样见诸董英杰先生编著的《太极拳释义》。此书第7式“搂膝拗步”,第8式“手挥琵琶”,再重复第7式“搂膝拗步”,第9式“左搂膝拗步”,接着第9式为“右搂膝拗步”,之后依然是第9 式,名称却为“左搂膝拗步”,第10式为“手挥琵琶”,第11式为“左搂膝拗步”。拳势的次序名目,其实与陈炎林本完全相同。董传拳势号称81式,合九九八十一极阳刚之数,实则系名目编次方式上的变化而已。同样拳势编序为81式的《牛春明太极拳》,自第6式至第10式,名称编序分别为“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搂膝拗步”,其中“左右搂膝拗步”分列为“左搂膝拗步、右搂膝拗步、左搂膝拗步
”三部分。以上诸编,在第二个手挥琵琶后,均有“搂膝拗步”。
至于74式、85式、105式、108式、115式、128式凡此等等,其实只是拳势名目的计数差异罢了。究竟传统不传统,正宗不正宗,还得具体分析每一家所传承的拳势内涵,来分别对待。
“搂膝拗步”,作为一个完整的拳势名目,见诸李亦畲抄本《太极拳谱》中之“十三势架”中。郝和藏本与启轩藏本,都将这一拳势结构编序为:“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从郝和藏本的各篇文字编序来看,“十三势架”篇,列在“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与“武禹襄氏并识”页之间,此篇文字,显然是李亦畲得诸其母舅武禹襄无疑。
从徐哲东先生自陈子明所藏的《文修堂本》、《两仪堂记》两册陈沟拳械丛书中摭出的陈沟老拳谱来分析,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本拳谱所载之头套十三势拳歌、三套拳、四套、五套拳歌、二套宠捶十五红十五宠走拳、二套锤、头套锤拳架等篇名下的拳势名目中,只有搂膝、斜行、拗步、前堂拗步、左拗步、右拗步、拗步闪通背、拗打通背、拗步单鞭、邪行拗步、邪行腰步、搂膝闪同碑等名称,不见“搂膝拗步”。而所载“太极拳,一名头套拳,一名十三势,即十三折,亦即十三摺也”此篇目下,内有“搂膝拗步”名目,哲东先生按语云:“右文亦据两仪堂本,与以上所录,字出一手,纸色亦一律”,另载“太极拳”篇名下的拳势名目中,也有“搂膝拗步”,哲东先生按语云:“亦在两仪堂本中录出,但与前所载太极拳及头套二套名目,又小有出入,考书中有四页,纸较黄而粗,字体亦与前后各页不同……盖四页非两仪堂本所原有,装订者误合之也。”另,《文修堂本》所载之“一百单八势”歌诀下,有“右搭袖,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扎一掌转身三请客” 句,《两仪堂记》无“一百单八势”题名,歌诀中也有:“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打一掌转身三请诸葛亮”。
上述资料表明,在陈沟这两本拳械丛书中,只是与“太极拳”、“一百单八势”相关的篇名下,才出现“搂膝拗步”,其他即便是与后来的太极拳名目较为接近的“ 头套十三势拳歌”、“头套锤拳架”中,都未见“搂膝拗步”。倘若有兴趣探究这一有趣的现象,那么,诸如“太极拳名称传入陈沟的时间”、“陈沟长拳谱与洪洞通背一百单八十势”等等,涉及太极拳源流敏感话题的此般课题,似乎都与“搂膝拗步”发生了关联。
家师慰苍先生在其《几个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问题的科学探讨》一文谈到:“据文修堂本中枪法自序篇后有‘道光癸卯年桂月(道光二十三
年八月,一八四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十月二十二日)张文谟号开周重抄’十五字的题记,枪棍法后更有‘以上枪棍谱系河北王保(堡)村得来,道光二十三年岁在癸卯中秋(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张开周重抄录谨志’三十二字的题记,结合文修堂本中有‘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戊辰)九月二十二日岁贡生县丞年八十岁,陈鑫字品三号应五别号安愚谨志’的附记,家谱末后也有‘我高曾祖父皆文兼拳最优,森批’的陈森批注,则可以确定,拳械谱和陈氏家谱的最后写附记和批注的人,是陈氏十六世的陈鑫(一八四九----一九二九)和陈森。他们俩和杨氏第二代传人杨班侯、杨健侯,武氏第三代传人郝为真都是同一时代的人。文修堂本中张开周重抄枪棍谱的时间是在一八四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至十月八日这十四天间,则陈家沟陈家的转辗再抄进来,和陈鑫、陈森堂兄弟俩之间的相互抄成,然后再装订成册,时间最早肯定也要在一八四三年十月以后的十五年以上,即陈鑫年龄在十岁以上懂事以后。所以陈家沟陈家在文字上明确有‘太极拳’名称出现的时间,也就要在一八五八年(清咸丰八年戊午)以后的若干年月。”
“上题叙述到武禹襄是一八五二年到河南舞阳县去探望他大哥武澄清,才得到他大哥在该县盐店发现的,抄有王宗岳《太极拳论》、《打手歌》等的《太极拳谱》的。那么它的写成、抄出、直到被发现,时间当然还要在一八五二年以前若干年月。”
由此推断,李亦畲得诸其母舅武禹襄的太极拳资料“十三势架”中的“搂膝拗步”名称,其成文时间,应该早于《文修堂本》、《两仪堂记》两册陈沟拳械丛书中有关“太极拳”名目下的“搂膝拗步”拳势名称。
《文修堂本》“一百单八势”歌诀下的“右搭袖,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扎一掌转身三请客”句、《两仪堂记》无题名歌诀中“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打一掌转身三请诸葛亮”句,唐豪在陈沟从陈三省处抄来的《陈沟长拳谱》作:“右跨马右搭袖,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扎一步转身三请客。”1983年,孟乃昌先生在《武林》杂志上发表《郭永福与洪洞通背拳》一文,文中所录“通背拳一百单八势”歌诀,将整首歌诀分作第一排子、第二排子等共计九个排子。其中第八排子云:“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插一掌。转身三请客,按手红拳双架梁。”此本文字,与上述诸本比较,除了个别文字有所出入外,内容基本相同。
唐豪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初版的《戚继光拳经》一书之“戚继光拳经的研究及其评价”节,谈到陈氏拳术受戚氏拳经之影响时说:“然所谓陈氏拳手也者,除指
太极拳之外,尚有一套势法出于同一体系炮捶,也应该在内。太极拳有二套:一套叫做长拳,其势法特别繁多,故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已失传,谱尚存;一套叫做十三势,十三势又分作头、二、三、四、五套,这五套的势法,彼此大同小异,村人只习头套,余仅存谱。炮捶一套,因其刚而不柔,村人有学者有不学者。这三套家数,刚柔虽异,系统则一,大概均为王廷所造。”
此套“长拳”,在陈沟仅存其谱,而此谱,与洪洞通背之一百单八势歌诀文辞基本相同。更为重要的是,以此谱为拳势编序的拳势套路,至今还在山西省洪洞县高公村一带,以“通背拳”的形式,活生生的流传承继着。唐豪将陈氏长拳谱的所谓“长拳”穿凿附会成王宗岳的“太极拳一名长拳”之“长拳”,并且先入为主的将活生生存世于洪洞境内的“通背拳”,归属到“陈氏长拳”中来。为此,家师曾在《几个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问题的科学探讨》一文中予以驳斥。他说:“无论这套陈沟无传的一百另八式的拳,叫‘长拳’也好,‘通背拳’也好,甚至还可以有更多的不同名称。非常明显,它和两仪堂本中的‘小四套亦名红拳’(三省堂本作四套此名红拳)一样,是陈沟在什么时候从外面什么地方传抄进来的拳谱,而决不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里所说的‘太极拳一名长拳’的长拳谱。”
为了厘清搂膝拗步的来龙去脉,二水以为有必要从此拳势的技术层面,作进一步的探源。
搂膝拗步是纯粹以技术特征命名的拳势名称,从技术层面而言,可以分作搂膝、拗步、按掌。与之相关联的,诸如陈式太极拳中的斜行或前堂,也一样属于技术层面的名称。就单独的技术特征而言,这些名称屡见于明朝以来的各家武术论著中。
唐顺之《武编》前集卷五“拳”篇云:“三家短打,钺亦颇能,温家拳,则钺所专习,家有谱,今不能尽述也,略具数节于后:一势四平势、井阑四平势、高探马、指裆势、一条鞭势、七星势、骑虎势、地龙势、一撒步势、拗步势”、“旗鼓拳闪横,拗步脚上前,高怕黄莺双拍手,低怕撩阴跨裆拳,挨靠紧追休脱手,会使斜横抢半边。长拳行着,凡打法,行着多从探马起直行,虎(疑衍缺骑虎之骑字)打法三着:打左右、七星、拗步”。二水按,200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马力汇编的《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上卷之“武编选”,将“旗鼓拳闪横,拗步脚上前,高怕黄莺双拍手,低怕撩阴跨裆拳,挨靠紧追休脱手,会使斜横抢半边。长拳行着,凡打法,行着多从探马起直行,骑虎打法三着:打左右、
七星、拗步”句,作“旗鼓拳闪横拗步,脚上前高怕黄莺,双拍手低怕撩阴。跨裆拳挨靠紧追。休脱手会使斜横,抢半边。长拳行着,凡打法行着,多从探马起直行虎。打法三着,打左右七星拗步”,句读错讹如此,不堪卒读。另,“钺亦颇能”、“钺所专习”之钺,尚无资料确证系荆川先生自称名号,因此,《武编》中此则“拳”论,虽有荆川先生的武“编”,而得以流传于后世,但著者未必一定就是荆川先生本人。钺,究竟是何许人?是否有可能是南宫白钺先生,暂且存疑。《武编》,虽然其付梓时间晚于戚继光之《纪效新书》,而其成文时间却早于戚氏,且有资料表明,荆川先生曾在武技上对戚氏多由裨益,因此,此编温家拳论,对研究温家拳与戚继光三十二拳经的关联,或温家拳对后世诸拳种转续嬗迭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象“井阑四平势”、“高探马”、“指裆势”、“一条鞭势”、“七星势”、“骑虎势”、“拗步势”等招式名称,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太极拳的拳势名目。
程冲斗《耕余剩技》卷四之《单刀法选》,所选刀法虽系出东瀛,而程子传自其师刘云峰时,“有势有法而无名”,“乃绘以图而一一定其名”,所以,此书的刀势名目以及技法理论,却是依照程冲斗所固有的拳技理论。所选刀法“拗步刀势”云:“此左脚向前,开右边门户,彼枪?入,则将刀往右后一搅,进右脚,再进左脚,剪步斜入,听便砍杀”,此势的技法要领在于开右边门户,诱敌枪?入,待敌枪有虚变实,则以向由下削法,粘着敌枪杆,随即贴杆深入,进右脚,再进左脚,剪步斜向逼近敌身,提刀向由右上往左下,罩着敌之颈脖,可砍可斫,听便砍杀。此定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手持刀已落在前方左侧。因为右脚在后,而右手持刀已经在前了,右脚虽少上一步,从效果上来说,与右脚在前,右手持刀向左下劈下几乎相同的。所以,冲斗先生在“总叙单刀一路”之“拗步势”下注解曰:“偷右步挽一刀”,将此拗步的目的,阐述的简明扼要。与拗步相反叫顺步。程冲斗《少林棍法阐宗》卷下,绘制有“顺步劈山势”,云:“圈外立顺劈山,阴拳顺推出,跟根削前拳,快似剪子股”。绘制的图势为,左腿实脚在后,右腿虚脚在前,左手在后,右手在前,双手持棍劈下。手足为同侧顺势,与拗步里的手足异侧拗势相反。程冲斗子侄辈程子颐编著的《武备要略》之“鞭法”、“狼牙棍法”也绘制了拗步势。其法承袭冲斗之“单刀法选”,了无新意。
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十四之“拳经捷要篇”未见收录“拗步势”,而
卷十一之“藤牌总说篇”之“斜行势”云:“此乃直来横受之法,动偏步上,硬骑龙,以进人之左”,同卷“狼筅总说篇”之“拗步退势”云:“直进直出君须记,站住即时中平势。高低左右任君行,切挫钩闸毋轻易”。斜行之“直来横受”、“ 动偏步上”与《武编》拗步势之“会使斜横抢半边”理同。
吴修龄谓短器降长,短无破长之理。他在编著《无隐录》之“单刀手法说”时说:“单刀手法提下、钩上、革左革右。余以其不能制枪,故皆不取。惟倚剑术,断取冲斗斫削粘枪二法用之”。即便是“断取”,以吴修龄的识见和取舍标准,他也依然保留了冲斗单刀法选中的拗步势,由此可见拗步势之合理性。他说:“拗势,出入乎左右之间,如月之有闰以成岁也”、“闰法有拗步削势、拗步撩势”。冲斗的拗步刀势,被吴修龄“断章取义”,并融汇于他得之于渔阳老人的剑术,将拗步刀势升华到“斫削粘枪”的理论高度。这是我国刀术理论的一大进步。吴修龄本人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他说:“斫削粘枪,余本得之渔阳老人之剑术。单刀未有言者,移之为刀,实自余始”,为此他豪情踌躇,他叹道“安得良倭一亲灸之”!
《武编》以探马为行着中的直行拳势,而跨虎势则为行着中左右平行步、七星步(左右各45度进退,或俗称麒麟步)、拗步势的典型。可见,《武编》编录的“拗步”,也是与直行、左右等有差异的拳势步法。其拳势的效用,自然是“会使斜横抢半边”。这一点,与冲斗“剪步斜入”、“偷右步挽一刀”等,辞异而理同,究其本质,诚如吴修龄所说,“出入乎左右之间”而“斫削粘枪”,已达到以短降长的功效。拗步势由短兵降长,应用于徒手拳势之中,自然得赖伸后手以长其拳势。明季周淮颖《通臂拳谱》“六路递法”之“第六路递法解明”云:“我使左手海底取宝进他,如他用右手穿膝打来,我将左手转覆于上,如他用开膝打来,我将左脚倒趿,左手一搂,右手掠打”。“夫递者,乃封闭固守之意也”,可见周淮颖《通臂拳谱》的递法,是防守反击的招数,就这一点而论,与“直来横受”、“斫削粘枪”的概念一致。上文“转覆”、“倒趿”、“搂”等,都在摹状一“递”字精义。“趿”的本意为拖着鞋子的意思,倒拖着鞋子,就有提膝脚尖下垂的感觉,以避对手开膝提打。《通臂拳谱》的第六路递法的关键词是:当对方用右手开膝打来,我即提左膝,左脚尖下垂,以避其锋,随即左手往左外一搂,左脚踏实,右手随着重心前移,向前掠打。这一招数,虽然没有“搂膝拗步”之名,然而,从其拳势的技术
含义而论,与而今各派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相近。至于周淮颖《通臂拳谱》的这一“递”法,是否与山西洪洞通背之“搂膝拗步”,有传承上的瓜葛,二水不敢妄断。但是,二水相信,武艺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一样,其产生与发展沿革,绝非孤立的。从武艺技术层面的沿革,来深层次的探究太极拳的源流,比纯粹的伪托神仙、冒认祖先更有意义。
搂膝拗步,在各派太极拳中,是极其罕见的拳势差异较小的招式之一。这大凡与其质朴的拳势名称有关联的。与其他象形取义、借故用典此类的拳势名称不同的是,这类直白质朴的拳势名称,词意浅白,直指拳势要义,一方面学员便于理解和领会;另一方面,这类名称,也限制了作为拳艺承载者个性化的理解和随意发挥。因此,纵使传承数百年,各派之间的差异,相对也就少得多。然而,即便如此,个体的差异性依然存在。单是就杨澄甫老师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各派拳势而论,其差异依然不可忽视的。 譬如“搂膝”的问题。
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第6左右搂膝拗步式的图绘,与陈微明《太极拳术》第九图杨澄甫老师中年拳照神形俱似。显而易见,此图绘便是在此拳照的基础上勾勒成图的。《太极拳势图解》第6左右搂膝拗步式的释名曰:“搂膝者,即以手下搂膝盖之意。拗步者,步名也。拳术家以进左足伸左手,进右足伸右手,谓之顺步。反是,如出左足伸右手,出右足伸左手,谓之拗步。”动作分解曰:“动作有三:(一)原地搂膝、(二)上步搂膝、(三)拗步掌。”动作图解为:“(一)、由前式蹲步,左手不动,右手向外下搂右膝暂停。(二)、左足向左方踏出一步,左手顺鼻准下落至胸前,顺势向左外搂左膝,至左胯旁暂停,掌心向下,指向前,臂微弯,肘尖向后,此时身左转向前方。(三)、身向左转时,右手由后下方宛转上伸,经过右耳之旁,掌心几与耳相摩。时肩肘手三者成水平线,自向前伸,伸至极处,指尖上翘,掌心吐力,腿为弓箭步。”上述图解文字中,动作的关键词是“右手搂右膝”、“左手搂左膝”、“身左转,右手宛转、直伸,掌心吐力”。这与陈鑫搂膝拗步文字描述中的“右手从右膝搂过去,由下向右上行,转向左,转一大圈,落在胸前”、“左手从左膝搂过去,往下由左上行,复转向下”一样,有右手搂右膝,左手搂左膝两处搂膝。
陈微明《太极拳术》第九图文字说明中云:“腰往下松,右手心转向外,随腰下垂,往后圆转而上,转由右耳边按出。左手同时随腰而上,由胸前往右,搂至左膝外,手心复向下,左足同时随往东迈。腰随手前进,至左腿变实
。”陈书中,“腰往下松”,一“松”字,替换许著中“由前式蹲步”之“蹲”,一着重内气的“松沉”,一侧重外形的“曲蹲”,境界迥异。许著中“右手向外下搂右膝”,在陈书中,只是“右手心转向外,随腰下垂”,虚化了右手搂右膝的动作,只剩下左手“ 搂至左膝外”这一处搂膝了。
陈微明《太极拳术》,据孙绍濂先生序言,概系陈微明先生“以杨先生口授之太极拳,笔述成书”。可见虚化右手搂右膝的动作,应该是杨澄甫老师的拳艺特征。这一点,在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两书中,均能得到印证。
《太极拳使用法》云:“将身一沉,实力暂寄于右腿,左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右足变虚。左手同时上提,由内向下将敌人之手或足,搂至膝外。右手同时下落,随往身后右侧圆转而上至耳旁,掌心朝前,沉肩坠肘坐腕,腰前进,眼亦随之前看”。“右手搂右膝”的动作,虚化为“右手同时下落”。而《太极拳体用全书》则将此动改作“右手同时仰手心垂下”,也没有搂右膝的概念。董英杰《太极拳释义》将此动述作:“右手背、右肘转向下,同(疑衍“时”字)右腰腿坐落”。《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将此节述作:“右臂即随腰降落,止于右腿旁”。吴志青《太极正宗》描述为:“右臂下垂,掌心向上”。
唯独牛筱灵、林合成、牛晨整理的《牛春明太极拳》一书,不仅保存了“右手搂右膝”的意思,而且先后有三个搂膝。此书第6式左搂膝拗步,动作分解为:一,左右搂膝、二,左搂膝拗步。其中的左右搂膝又分解为“1,左搂膝、2,右搂膝”。三处搂膝动作要领分别为:第一处左搂膝,“接白鹤亮翅,腰胯往左旋转,两臂随腰胯旋转,左手转动搂膝斜向上转至左耳边”;第二处右搂膝,“腰胯左转至不能再转时,再向右旋转回来,两手也随腰向右旋转,右手搂过双膝,圆转后向右耳边运转”;第三处左搂膝,“腰胯稍向左转,提左脚向前迈步,同时随腰胯的左转,左手向左搂膝,下?于左膝外侧”。牛春明先生虽系杨澄甫老师的弟子,但其拳架直接承继自“老三先生”杨健侯公。许禹生先生也师承“老三先生”杨健侯公。我们而今无法确证,杨健侯先生的此节搂膝拗步的拳势,究竟是两个搂膝还是三个搂膝,但一个搂膝的动作,应该是从杨澄甫老师晚年定势架开始的。杨澄甫老师在沪上授拳期间,曾有人就此节拳势中“右手搂右膝”的概念,问过杨澄甫老师,杨老师随口说:“随便一撩即可”,说着有学生去按住杨老师的右手,杨老师的右手随腰下落,随手一撩,学生即被跌出
数米外。杨老师的拳势,其气势之磅礴,可见一斑。 倘若说,虚化右搂膝,是杨澄甫老师晚年所传承的各派拳势的共同特征的话,那么在杨澄甫老师晚年所传承的各派中,搂膝拗步这一拳势里,身躯各部位的先后运动次序上,也各有特点,互不相同的。
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搂膝拗步一式,身躯各部位的运动次序为:1、腰往下松,2、右手心转向外,随腰下垂,3、右手往后圆转而上,转由右耳边按出,4、左手同时随腰而上,由胸前往右,搂至左膝外,手心复向下,5、左足同时随往东迈,腰随手前进,至左脚变实。
吴志青先生《太极正宗》此式的运动次序为:1、躯干向右拧转,左脚随之转动,2、两臂亦因之磨转,左臂横于胸前,而掌近右膀,右臂下垂,掌心向上,3、两臂如抱气球,旋转时,复由右往左旋转一周,4、同时左脚向东北出一步,膝弯,右脚即伸直,5、右臂由右耳边向前平按,指端向上,臂成弧形,6、左臂同时下按,过膝于左脚前,7、身转向东,眼平视。
按:两者虽然文字描述方式有所不同,拳势意义大体一致的。只是陈书是先右手圆转前按,再左手搂膝,再同时出左脚,腰随手前进。而吴著则先身躯转正,出左脚,再右手向前平按,再同时左手下按过膝。
董英杰《太极拳释义》此式的次序为:1、右手背、右肘转向下,2、右腰腿坐落,3、左手由下自外转至前上方,4、右手掌向后圆转至右耳旁,5、左手自上向左斜下方搂开敌拳,6、左脚随进步,足跟先着地(已经搂膝拳过膝,右手预备推掌),7、左足放平,右掌由耳边向敌胸推出,左腿弓步,膝不过脚尖,右腿在后微弯,作蹬助力,两腿皆实。
董著在右手按掌、左手搂膝、出左脚,身躯虚实变换上,轮番的描述,旨在更加清晰的表述身形转换与两手的劲路变化的内在节奏。与上述陈、吴两书之间的区别是,陈、吴两书前松腰右转,再变换两手,而董著是先以右手、右肘的向下,顺势将右腰坐落,再变换左手。陈、董两书,左手的变化没有明确的动作要求,只是作为过度动作一带而过。董书谓:“左手由下自外转至前上方”,陈书谓:“左手同时随腰而上,由胸前往右”,而吴著则要求:“左臂横于胸前,而掌近右膀”,从吴著图二十来看,此左手似先隐含一“肘”劲。而董书的图十八,左手则是作捋劲。以上三书在身体各部位运动的节拍上,陈书倾向于以两手的运动,来带动身躯的前行,有以手领劲的意味;吴著强调以出脚身躯的虚实变换,来带动两手的运动,有以身带手的意味;董书介于两者之间,侧重身躯、脚步的变化,与两手的运动之间的谐调性
。
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此势次序为:1、坐实右脚,左脚变虚,2、右臂即随腰降落,止于右腿旁,左手亦随腰向前侧稍稍移转,腰向右后侧转去时,两肘亦随之荡去,3、将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踏上半步,足跟点地,4、右臂随腰向右后方自上而下旋转,划一大圈,即回复蓄其势于右耳侧,手心向下,5、左臂亦随腰向右侧荡去,虚其势于左裆前,6、将重心移于左足,渐渐踏实,右掌随腰向前刺去,旋即沉肘坐腕立掌,向前方随腰按去,7、同时右足尖微翘,随腰转至四十五度,左手即护裆搂过左膝,辅于胯旁。
郑著也在以身带手的前提下,也十分强调手足与身躯的谐调性。1与2是一组配合,强调的是身躯变换、脚步虚实转换来带动双手的运作。3、4、5三步骤,强调的是脚、手的蓄势配合,为接下去的6、7、8三步骤奠定基础。6、7、8依然强调身形转换、脚步虚实变化来带动双手的运作。且每一手的劲路至为详尽。“两肘亦随之荡去”、“左臂亦随腰向右侧荡去”,两处荡字,不但能体会“两膀相系”的意味(正如其在此书绪论中所云:“一夕忽梦两臂已断,醒惊试之,恍然悟得松境,其两臂所系之经络,正犹玩具之洋娃娃,手臂关节赖一松紧带之维系,得以转捩如意。然其两臂若不觉已断,恶得知其松也。”),更能为中轴的灵动,营造出内气鼓荡的氛围来。尤其可圈点的是,当左脚渐渐踏实后,“同时右足尖微翘,随腰转至四十五度”,这脚尖稍稍的转化,拳势便能犀利如戟。郑著的这一变化,其实较董著的“右腿在后微弯,作蹬助力,两腿皆实”,更为轻灵。
对比了以上诸家,再回头来理解杨澄甫老师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或许更能领悟此式拳势的要义。
杨澄甫老师的《太极拳使用法》第八节搂膝拗步用法云:“设敌人从我左侧下方,用手或足来击,我将身往下一沉,实力暂寄于右脚,左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右足变虚。左手同时上提,由内向下将敌人之手或足搂至左膝外。右手亦同时随下落,随往身后右侧,圆转而上,至耳旁,掌心朝前,沉肩坠肘坐腕,腰前进,眼神亦随之前看敌人之胸部,伸出按去,敌人自跌。”
《太极拳体用全书》“左搂膝拗步”云:“设敌人从我左侧中下二部,用手或足来击,我将身往下一沉,实力暂寄于右脚,左足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右足亦随之变直,左手同时转上至右胸前,向左外往下,将敌人之手或足搂开。右手亦同时仰手心垂下,直往后右侧轮转旋上至耳旁,张掌,手心朝前,沉肩坠肘,坐腕松腰前进,眼神亦随之前往,向敌
人之胸部按去,身手各部须合成一劲,意亦扬长前往,便为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