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矩阵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

第四章 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
式中 k1 , k2 , , kn 是将序列 1, 2, , n 的元素次序交换 k 次所得到的一个序列, 号表示对 k1 , k2 , , kn 取遍
1, 2, , n 的一切排列求和,那么数 D 称为 n 阶方阵相应的行列式。例如,四阶行列式是 4! 个形为
(1)k a1k1 a2 k2 a3k3 a4 k4 的项的和,而其中 a13 a21a34 a42 相应于 k 3 ,即该项前端的符号应为 (1)3 。
(6)

2.1.5. 拉普拉斯恒等式
(7)
显然(2) , (3)分别是(6) , (7)的特例。
n 设 A (aij )mn , B (bij ) mn ( m n ) ,又设 l Cm ,A 的所有 n 阶子式为 U1 ,U 2 , ,U l ,B 的相应的 n
- 104 -
第四章
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
§1 矩阵与行列式
第四章
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
本章内容包括矩阵、行列式与线性代数方程组两部分. 在前一部分,叙述了矩阵和行列式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各种类型矩阵的性质、基本运算,此外, 还介绍了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矢量的求法,及有关的内容,如相似变换等;在线性方程组部分,着重介 绍含 n 个未知量的 n 个方程的方程组解法,也简单地讨论了解的结构。最后对整系数线性方程组和线性 不等式组也作了扼要说明。
若行列式中有两行(或列)对应的元素完全相同或成比例,则行列式为零。 若行列式中有一行(或列)元素是其他某些行(或列)对应元素的线性组合,则行列式为零。
7°若行列式中某一行(或列)的所有元素都可表示为两项之和,则该行列式可用两个同阶的行列式
之和来表达。例如
- 105 -
第四章

《高等代数》知识点梳理

《高等代数》知识点梳理

高等代数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矩阵一、矩阵及其运算 1、矩阵的概念(1)定义:由n s ×个数ij a (s i ,2,1=;n j ,2,1=)排成s 行n 列的数表sn s n a a a a 1111,称为s 行n 列矩阵,简记为n s ij a A ×=)(。

(2)矩阵的相等:设n m ij a A ×=)(,k l ij a B ×=)(,如果l m =,k n =,且ij ij b a =,对m i ,2,1=;n j ,2,1=都成立,则称A 与B 相等,记B A =。

(3)各种特殊矩阵:行矩阵,列矩阵,零矩阵,方阵,(上)下三角矩阵,对角矩阵,数量矩阵,单位矩阵。

2、矩阵的运算(1)矩阵的加法:++++= +sn sn s s n n sn s n sn s n b a b a b a b a b b b b a a a a 1111111111111111。

运算规律:①A B B A +=+②)()(C B A C B A ++=++③A O A =+ ④O A A =−+)((2)数与矩阵的乘法:= sn s n sn s n ka ka ka ka a a a a k 11111111运算规律:①lA kA A l k +=+)( ②kB kA B A k +=+)(③A kl lA k )()(= ④O A A =−+)((3)矩阵的乘法:= sm s m nm n m sn s n c c c c b b b b a a a a 111111111111其中nj in i i i i ij b a b a b a c +++= 2211,s i ,2,1=;m j ,2,1=。

运算规律:①)()(BC A C AB = ②AC AB C B A +=+)( ③CA BA A C B +=+)( ④B kA kB A AB k )()()(==一般情况,①BA AB ≠②AC AB =,0≠A ,⇒C B = ③0=AB ⇒0=A 或0=A(4)矩阵的转置: =sn s n a a a a A 1111,A 的转置就是指矩阵=ns n s a a a a A 1111'运算规律:①A A =)''( ②'')'(B A B A +=+③'')'(A B AB = ④')'(kA kA =(5)方阵的行列式:设方阵1111n n nn a a A a a= ,则A 的行列式为1111||n n nn a a A a a = 。

第四章 矩阵分析及矩阵函数

第四章  矩阵分析及矩阵函数
第四章 矩阵分析及矩阵函数
4.1 矩阵分析 4.2 矩阵函数 4.3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4.4 变系数微分方程组
4.1 矩阵分析
4.1.1基本概念 4.1.1基本概念 定义4 定义 4.1.1 令 A 1 , A 2 , L 是 m× n的矩阵序 × 列 , 假 如 存 在 一 个 ×n m×
k →∞
令 A 1 , A 2 , L是 m× n 矩阵序列 , × 矩阵序列,
构造部分和序列 A 1 , A1 + A 2 , A 1 + A 2 + A 3 ,L 假如其收敛到 A , 记

∑A

k
= A
k =1
则级数∑ A k ,收敛到 A .
k =1
定理4 (Cauchy收敛准则 收敛准则) 定理4.1.3 (Cauchy收敛准则) 收敛, ∑ A 收敛,当且仅当矩阵序列

Ak
收敛, 收敛,则矩
k =1
特别地,对于方阵 A ,如果级数 ∑ 特别地, 收敛, 收敛,则矩阵幂级数 收敛. ∑ A 收敛.
k

Ak

k =1
k =1
定理4 定理 4.1.5
设幂级数


a k λk
的收敛半径 时 , 矩阵
k =0
是 R , 则当方阵 A 的范数 幂级数 ∑ a k A k 收敛。 收敛。
于是矩阵幂级数
1 1 2 1 3 I + A + A + A + LL 1! 2! 3!
1 2 1 4 I − A + A − LL 2! 4! 1 3 1 5 A − A + A − LL 3! 5!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即,0不是A的特征值,或者,A的任一特征值不等于零
充分性:设A的任一特征值不等于零,假设A不可逆 则 det A 0, 于是det(0E-A)=det(-A)=(-1)n det A 0 所以=0是A的一个特征值,矛盾
m 是A的m个不同 的特征值,1, m分别是A的属于1,2 m的特征向量, 则1, m线性无关
T
特征值1的全部特征向量为c11 (c1 0, 常数)
对于3=2,解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2E A) X 0,
1 1 -1 x1 0 0 0 3 x2 0 0 0 1 x 0 3
定义4.2 A (aij )为n阶矩阵,含有未知数的矩阵 E A称为 A的特征矩阵,其行列式
E A
a11 a12 a21 a22
an1 an 2
a1n a2 n
ann
称为A的特征多项式。 det( E A) 0称为A的特征方程。
定理4.1:设A (aij )为n阶矩阵,则0是A的特征值, 是 A的属于0的特征向量的充要条件是,0为特征方程 det( E A) 0的根,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0 E A) X 0 的非零解。
(2)由(4.1)式知:向量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0 E A) 0 ( 0)的非零解。而该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其系数行列式 0 E A 0.
(3) 矩阵A的特征值0,即以为变量的一元n次方程
E A 0的根。
(4) 如果已经求出方程 E A 0的根,则齐次线 性方程组(0 E A) X 0的任意非零解,都是A的 属于0的特征向量。
对于1 2, 解齐次线性方程组(2 E A) X=0,即解 -5 -4 x1 0 x -5 -4 2 0

矩阵分析第4章课件

矩阵分析第4章课件

矩阵满秩分解不唯一;但同一矩阵的两个满
秩分解的因式矩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见P153,定理4.1.2).
ACrmn r=rank A min{m,n} A的秩等于它的行秩、列秩或行列式秩。A的行( 列)秩是它的最大线性无关组的行(列)数;A 的行列式秩是它的非0子式的最大阶数。 A=BC rank A rank B & rank A rank C
1
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性质
①3类初等矩阵都是可逆的(行列式不为0). ②将A依次作初等矩阵P1,…,Pr对应的行(列)初等变
换等价于左(右)乘A以可逆矩阵Pr,…,P1(P1,…,Pr).
③可适当选第一类初等矩阵的乘积P使PA(AP)的 行(列)是A的行(列)的任意排列.可适当选第三类 初等矩阵P(i,j(k))中的k使P(i,j(k))A的(i,j) 元变为0.可适当选第二类初等矩阵P(i(k))中的k 使P(i(k))A的非零(i,i)元变为1.综合起来推出: Er 0 存在初等矩阵的乘积P和Q,使 PAQ= 0 0 m n 其中r=rank A.一般地,ACr 都 Er 0 存在m,n阶可逆阵P和Q使 PAQ=
a11 a1n AB ann
b11 b1n a11b11 * bnn annbnn
a11 a1n 1/ a11 * 1 1 A , aii 0 det A 0 A det A a 1/ a nn nn
1 C11 1 2 C21 1 C22 2 n Cn1 1 Cn 2 2 ... Cnn n

高等数学第四章课件-初等矩阵

高等数学第四章课件-初等矩阵

类似地, 类似地, ⎛ A ⎞ P −1 ⋯ P −1 P −1 ⎜E ⎟ l 2 1 ⎝ n⎠ ⎛ APl −1 ⋯ P2 −1 P1−1 ⎞ =⎜ E n Pl −1 ⋯ P2 −1 P1−1 ⎟ ⎝ ⎠ ⎛ En ⎞ = ⎜ −1 ⎟ ⎝A ⎠
A 施 行 初 等列 变 换 , 即 对 2n × n 矩 阵 E −1 当把 A 变成 E 时,原来的 E 就变成 A .
R( A) = R( B ).
⎛ 1 0 −1 ⎞ 例2 将可逆矩阵 A = ⎜ −2 1 3 ⎟ 表成若干初等 ⎜ 3 −1 2 ⎟ ⎝ ⎠ 矩阵的乘积. 矩阵的乘积. ⎛ 1 0 −1 ⎞ 左乘P (2,1(2)) ⎛ 1 0 −1 ⎞ → 解: A = ⎜ −2 1 3 ⎟ ⎯⎯⎯⎯⎯ ⎜ 0 1 1 ⎟ ⎜ 3 −1 2 ⎟ ⎜ 3 −1 2 ⎟ ⎝ ⎠ ⎝ ⎠ ⎛ 1 0 −1 ⎞ 右乘P (1,3(1)) ⎛ 1 0 0 ⎞ 左乘P (3,1( −3)) ⎯⎯⎯⎯⎯ ⎜ 0 1 1 ⎟ ⎯⎯⎯⎯⎯ ⎜ 0 1 1 ⎟ → → ⎜ 0 −1 5 ⎟ ⎜ 0 −1 5 ⎟ ⎝ ⎠ ⎝ ⎠ ⎛ 1 0 0 ⎞ 右乘P (2,3( −1)) ⎛ 1 0 0 ⎞ 左乘P (3,2(1)) ⎯⎯⎯⎯⎯ ⎜ 0 1 1 ⎟ ⎯⎯⎯⎯⎯ ⎜ 0 1 0 ⎟ → → ⎜ 0 0 6⎟ ⎜ 0 0 6⎟ ⎝ ⎠ ⎝ ⎠ 1 ⎛ 1 0 0⎞ 左乘P (3( )) 6 ⎯⎯⎯⎯→ ⎜ 0 1 0 ⎟ ⎜0 0 1⎟ ⎝ ⎠
⎛1 ⎞ ⎜ ⋱ ⎟ 1 ⎜ ⎟ P ( i ( c )) = ⎜ ⎟ c ⎜ ⎟ 1 ⎜ ⋱ ⎟ ⎜ 1⎟ ⎝ ⎠
←第i 行
第i列
倍法矩阵 (倍法矩阵 倍法矩阵)
( 3 )以 数 k 乘 某 行 ( 列 )加 到 另 一 行 ( 列 )上 去 以 k 乘 E 的第 j 行加到第 i 行上 ( krj + ri ) 以 k 乘 E 的第 i 列加到第 j 列上 ( kci + c j ),

矩阵分析第四章.

矩阵分析第四章.

B1(θ1θ2)C1 = B1C1
因此有:
B1HB1(θ1θ2)C1C1H = B1HB1C1C1H
其中B1HB1, C1C1H都是可逆矩阵, 因此
θ1θ2 = E ⇒ θ2 = θ1−1
(2) 将(1)的结果代入CH(CCH)−1(BHB)−1BH即可得到.
第二节 矩阵的正交三角分解(UR, QR分解)
0 0 0 0 0
0 0 0 0 0
1 3 0 −1/ 3 10 / 3
r1←r1 −2r2 → 0 0 1 2 / 3 1/ 3
0 0 0 0
0
取第1列和第3列构成E2, 则B由A的第1列和第3列构成, 即
1 2 B = 2 1,
3 3
而C就是变换后的前2行,即
C
=
1 0
3 0
β1 k β 21 1
+
β
2
Lα3L=Lk31β1 + k32β2 + β3
α r = kr1β1 + kr2 β2 + L + kr,r−1βr−1 + βr
并设 ν1 =|| β1 ||−1 β1,ν 2 =|| β2 ||−1 β2 , L,ν r =|| βr ||−1 βr , 则:
α1 = k1′1ν1 α 2 = k2′1ν1 + k2′2ν 2 α3 = k3′1ν1 + k3′2ν 2 + k3′3ν 3
A = U1RLU2.
证明: 自己练习
− 2 1 − 2
例1:求矩阵A的UR分解, 其中
1 1 1
A=
1 1
−1 −1
0 1
解:设A = (α1, α2, α3), 用Schmidt方法将α1, α2, α3标准正交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四章矩阵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四章矩阵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四章矩阵第一节:矩阵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矩阵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是线性代数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数学和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1 矩阵的定义定义1.1:矩阵是一个有规律的数表,其中的每一个数称为矩阵的一个元素,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begin{pmatrix}a_{11} & a_{12} & a_{13} \\a_{21} & a_{22} & a_{23} \\a_{31} & a_{32} & a_{33}\end{pmatrix}$$其中 $a_{ij}$ 称为矩阵 $A$ 的第 $i$ 行第 $j$ 列元素。

1.2 矩阵的基本运算1.2.1 矩阵的加法定义1.2:设 $A=(a_{ij})_{m \times n},B=(b_{ij})_{m \times n}$,则其和 $C=A+B$ 定义为矩阵 $C$ 的元素为 $c_{ij}=a_{ij}+b_{ij}$。

例如:$$A=\begin{pmatrix}1 &2 &3 \\4 &5 &6 \\7 & 8 & 9\end{pmatrix},B=\begin{pmatrix}-1 & -2 & -3 \\-4 & -5 & -6 \\-7 & -8 & -9\end{pmatrix},$$则 $C=A+B$ 得:$$C=\begin{pmatrix}0 & 0 & 0 \\0 & 0 & 0 \\0 & 0 & 0\end{pmatrix}$$1.2.2 矩阵的数乘定义1.3:设 $A=(a_{ij})_{m \times n}$,$k \in K$,则矩阵 $kA$ 定义为矩阵 $kA$ 的元素为 $ka_{ij}$。

矩阵理论第四章

矩阵理论第四章

1. Hermite 矩阵的谱分解
设 A 为 Hermite 矩阵,则存在酉矩阵 U ,使
1
O
U H AU
2
.
O
n
将U 写成列向量形式,即U u1 u2 ... un ,则
2. 非奇异矩阵的酉对角分解
定理 5.5.1 设 A 为 n 阶非奇异矩阵, 则存在 n 阶酉矩阵U 及V ,使得
A( 2 )
L-21A(1 )
0
a( 0 ) 12
a( 1 ) 22
0
a( 0 ) 13
a( 1 ) 23
a( 2 ) 33
a( 2 ) n3
a( 0 1n
a(1 2n
) )
a( 2 3n
)
a( 2 nn
)
即 A(1) L2 A( 2 )
依此类推,进行到第(r-1)步,则可得到

A

r
阶顺序主子式 r
于是
A
P1
E 0
mr
E
0 Q1. rn

P
1
E 0
F
,E
0Q1 G.
则 F 为列满秩矩阵, G 为行满秩矩阵,得
A FG .
证毕
显然,满秩分解是不唯一的.
事实上 D Crrr ( r 阶可逆方阵),
则 A FG F (DD-1)G (FD)(D-1G) F1G1,
且 F1 Crmr ,G1 Crrn .
第四章 矩阵分解
所谓矩阵分解,就是将一个矩阵写 成结构比较简单的或性质比较熟悉 的另一些矩阵的乘积.
即可将 A0 第 1 列上从第 2 到第 n 个元素全化为零.

a(0) 11

第04章 矩阵

第04章 矩阵
⎧(9)(AB)C=A(BC) ⎪ ⎪(10)左分配律A(B+C)=AB+AC 。 乘法 ⎨ ⎪(11)右分配律(B+C)A=BA+BC ⎪ ⎩(12)k(AB)=(kA)B=A(kB)
证明: (9) ( AB )C = A( BC )
n
Am ×n , Bn ×s , Cs× r
AB 的 i 行第 t 列 ∑ aikbkt
i =1 k =1 i =1 k =1 n n n n
定义(基本矩阵):
⎛ ⋯ ⋯ ⋯⎞ ⎜ ⎟ 除第 i 行第 j 列交点处为 1,其余处全为 0。 Eij = ⎜⋯ 1 ⋯⎟ ⎜ ⋯ ⋯ ⋯⎟ ⎝ ⎠
2 3⎞ ⎛1 0⎞ ⎛0 1⎞ ⎛0 0⎞ ⎛0 0⎞ 例 ⎛ ⎜ 4 5 ⎟ = 2 ⎜ 0 0 ⎟ + 3 ⎜ 0 0 ⎟ + 4 ⎜1 0 ⎟ + 5 ⎜0 1 ⎟ ⎝ ⎠ ⎝ ⎠ ⎝ ⎠ ⎝ ⎠ ⎝ ⎠ 基本矩阵的性质: (1) Eij Am×n :将 A 的第 j 行搬到第 i 行,其余行全部为 0。
的列向量组用 B j ( j = 1,⋯ , s )表示。
⎛ b1i ⎞ ,则 ⎟ Ci = (α1 ,⋯,α n ) ⎜ ⎜ ⋮ ⎟ = ABi ⎜b ⎟ ⎝ ni ⎠
ABi = Ci 即 C 的每个列向量组
均可以由
A 的列向量组线性表示; Aj B = C j ( Aj , C j 分别是 A 与 C 的行向量组)即 C 的
c11 = 1 × 4 + ( −2) ×6 = −8 , ⋯, c32 = (−1) × 5 + 2 × 7 = 9
x1α1 + ⋯ + xn αn = β
⎧ a11 x1 + ⋯ + a1n xn = b1 ⎪ ⎨⋯⋯⋯⋯⋯⋯⋯⋯ ⎪a x + ⋯ + a x = b mn n n ⎩ m1 1 ⎛ a11 … a1 n ⎞ ⎛ x1 ⎞ ⎜ ⎟, ⎟ A=⎜ ⋮ ⋱ ⋮ ⎟ X =⎜ ⎜ ⋮ ⎟ ⎜a ⎟ ⎜x ⎟ ⎝ m1 ⋯ amn ⎠ n ⎝ ⎠

矩阵理论第四章 矩阵的标准形

矩阵理论第四章 矩阵的标准形

β = (0,1, −1)
T
综合上述, 综合上述,可得
0 1 0 2 0 0 0 2 1 , J = 0 1 1 P = A 1 −1 −1 0 0 1
例 4
标准型理论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组 用 Jordan标准型理论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组 标准型理论求解
T
−1 1 0 A = −4 3 0 1 0 2
由上例,存在可逆线性变换 x = P y 使得 由上例,存在可逆线性变换
P −1 AP = J A
其中
0 1 0 2 0 0 0 2 1 , J = 0 1 1 P = A 1 −1 −1 0 0 1
(1) ij
A−λi I
A−λi I
A−λi I
其中, p 其中,
( j = 1, 2, ⋯ , k i ) 是矩阵 A 关于特征 ( ni j ) (2) 的一个特征向量, 值 λ i 的一个特征向量, p i j , ⋯ , p i j 则称为 λ i ( ni j ) 广义特征向量,称 根向量。 为 λ i 的 ni j 级根向量。 的广义特征向量 称 p i j
所以原方程组变为
dy −1 d x −1 −1 =P = P A x = P AP y = J A y dt dt

d y3 d y1 d y2 = 2 y1 , = y2 + y3 , = y3 dt dt dt
解得
y1 = c1e , y2 = c2e + c3 t e , y3 = c3e ,
−1 1 0 −4 3 0 A= 1 0 2
解: A 特征值为 λ`1 = 2, λ`2 = λ`3 = 1 ,所以设

代数方法 第四章__高等代数选讲之矩阵

代数方法 第四章__高等代数选讲之矩阵

分析 因为可逆矩阵的定义式是矩阵相乘可交换次序 的等式,所以可将等式进行恒等变形,变成 CD E(或
DC E )的形式,此时有 DC E(或 CD E )。利用 此可证明矩阵乘积可交换的命题。
由 AB A B 得 AB A B O ,即 AB A B E E 于是有 A E B E E 证 因为 A E 与 B E 为 n 阶方阵,则由上式知 A E 可逆 且 B E 为 A E 的逆矩阵,从而有 B E A E E 即 BA A B E E 故
A
k T

k

T
k 1

T T
k 1
A

当 A 可分解为 A T 时,可知 r A 1.
方法4 分块对角矩阵求方幂:对于分块对角矩阵
A1 A AN A1k 有 Ak
A' A, AA' A2 0
2 2 a11 a12 a12n 0 2 2 2 a21 a22 a2 n 0 则有 2 2 2 an1 an 2 ann 0
又 aij R 则有 aij 0, i, j 1,2,n
xy y2 yz
xz 1 1 1 yz 1 1 1 z 2 1 1 1 1,于是 T x2 y 2 z 2 3.
例2.
12
13
14
15
AB 例3、设 A, B 为 n 阶方阵,且 AB A B ,证明: BA.
3
T 例3、设 A 是 n 阶矩阵,满足 AA E,且 A 0 ,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问题讲解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问题讲解

Ax 2 x
1 2 x 0,
则x 0, 与定义矛盾.
12
注记
4. 若λ是矩阵A的r重特征值,对应λ有s个线性 无关的特征向量,则1≤s≤r; 若A为实对称矩阵,则对应特征值λ 恰有r 个线性无 关的特征向量。
5.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是实数,属于不同特 征值的特征向量正交。
13
注记
6. 设 n阶方阵 A aij 的特征值为1, 2 ,, n ,记:
定义:设A是n阶方阵, 是一复数,如果方程 Ax x
存在非零解向量,则称 为方阵A的特征值, 相应的非零解向量x 称为与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 此特征值与特征向量x称为一特征对, P(A )=det(I A)称为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
4
注记
1. 特征向量x 0, 特征值问题是对方阵而 言的. 2. n阶方阵A的特征值,就是使齐次线性方程组
0.2 0.3 0.1 4
G1 = {z:|z – 1| 0.6};G2 = {z:|z – 3| 0.8}; G3 = {z:|z + 1| 1.8};G4 = {z:|z + 4| 0.6}。
G4
G1
G2
G3
注:定理推断A的n个特征值全落在n个盖氏圆
上,但未说明每个圆盘内都有一个特征值。
20
对应的特征值1,2,…,n,满足
|1| > |2| … |n|
(4.1.1)
26
1.基本思想
因为{v1,v2,…,vn}为Cn的一组基,故:
任给x(0) 0,
n
x (0) aivi
所以有:
i 1
n
n
Ak x(0) Ak ( aivi ) ai Akvi

高等代数第四章矩阵知识点复习与相关练习

高等代数第四章矩阵知识点复习与相关练习
4. 设 A ∈ P n×n, 且 A2 = 2A, 证明 E − A, E + A 都可逆,并求 (E − A)−1, (E + A)−1. 5. 设 A2 = A, 但 A ̸= E, 证明 A 不可逆.
6. 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1) r(A) + r(B) − n ≤ r(AB) ≤ min{r(A), r(B)}, r(A + B) ≤ r(A) + r(B); 2) 设 A, B ∈ P n×n, 且 AB = 0, 证明:r(A) + r(B) ≤ n;
()
(
)
对方程 Y C = B, C −初−等−−列−变−换→
E
.
B
Y = BC−1
4.2 相关练习
一. 填空题
1.设 A ∈ P n×m, B ∈ P m×s,则 r(AB) ≤

2
2.对一个 s × n 矩阵 A 作一次初等列变换就相当于在 A 的
边乘上一个相应的
初等矩阵。
3.设 A ∈ P n×n,写出 A 可逆的充要条件:
14. 设 A, B 是 n 级可逆方阵, A 0
=
0A
,
=
.
0 B
B0
k111
15.
设矩阵 A =
1 1
k 1
1 k
1 1
,

r(A) = 3,则 k =
.
111k
16. 设 A 为 3 级方阵,若 |A| = 2, 则 |2A| =
.
17. 设 A 是实对称矩阵,若 A2 = 0, 则 A =
7. 证明:若 A, B 分别为 n × m, m × n 矩阵,则 |λEn − AB| = λn−m|λEm − BA|.

高等代数课件--第四章 矩阵§4.2 矩阵的运算

高等代数课件--第四章 矩阵§4.2 矩阵的运算
A, B为反对称矩阵,则AB不一定反对称; ⑥ A为方阵, 则A+AT为对称矩阵, AAT
为反对称矩阵;A可表示为一个对称矩
阵与一个反对称矩阵之和。
例4 A反对称,B对称.证明: 1)A2对称.2)ABBA对称; AB+BA反对 称. 3)AB反对称的充要条件为 AB=BA. 例5 A为n级实对称矩阵,且A2=0,证明:A=0。
§4.2 矩阵的运算
一、加法
1. 定义
设A=(aij)sn, B=(bij)sn 则矩阵
C = (cij)sn=(aij+bij)sn 称为矩阵A与B的和,记作 C=A+B.
2.性质
1)交换律 2)结合律 3) A+0=A 4) A+(A)=0 A+B=B+A
(A+B)+C=A+(B+C )
3.减法:A B= A+(B)
1. 定义
设A=(aij)sn, kP, 记矩阵
B = (kaij)sn 称B为矩阵A与k的数量乘积,记作 B=kA.
2.性质:
1) (k+l)A=kA + lA 2) k (A+B)= kA + kB 3) k(lA)=(kl)A 4) 1A=A
5) k (AB)= (kA)B= A(kB)
6) 若A是n级方阵,则|kA|=
(AB)k与AkBk 是否相等?如果不等,
又需要添加什么条件?
7) 对于两个n级矩阵A, B,当AB=0时, R(A) + R(B) n 8) 对于n级矩阵A, 当A2=0时,
R(A+E) + R(AE) = n
9) 对于n级矩阵A, 当A2=A时, R(A) + R(AE) = n三、数量乘法(数乘) Nhomakorabea 性质:

第4章矩阵的特征值

第4章矩阵的特征值
山财大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杨素香
12
例4.求三阶方阵
a A a a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1)先求特征根
a a a
( a )3 0
A
得A的特征根
1 2 3 a.
13
山财大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杨素香
1 2 3 a.
21
山财大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杨素香
推论: 设1 , 2 ,
i 1 , i 2 ,
特征向量,则向量组 11 ,12 , ,1t1 ,21 ,22 , 线性无关.
结论: 1) k 为 kA 的特征值. 2)

k

A k的特征值
3) +1 为 A+ I 的特征值.
4) tr ( A) a11 a22
ann 1 2
n
5)
1
A =12
n
, n为其特征值,则
6) 若A可逆,1 , 2 ,
1 1 , , , 1 2 n
为 A 1 的特征值,
A
1 , 2 , , n
A
A

A
的特征值。
22
山财大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杨素香 第五 章 第 一节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n ) ( 1)n 12
n ) n 1
n
所以有tr ( A) a11 a22
令=0,即有 A =(1)n 12
ann 1 2
n,即 A =12
n
n
24
山财大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杨素香
例1.三阶方阵A的特征值为-1,2,3,求
1 1 1 1 1 A1 1 , 4 1 2 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A为反对称矩阵 对n维向量,有ZAZ 0
Ch5 P234 习题4(1)
13.正交矩阵
定义7:P370CH9
1.正交矩阵的充要条件
A
(a
)正交(A是实矩阵)
ij
A为正交阵
A1为正交阵
A为正交阵
A*为正交阵
A1 A
2)A正交,则A的特征值的模为1;
3)A正交,则 A 1; 4) A、B正交,则AB正交.
,A )为准对角阵,则 S
秩A=秩A +秩A
1
2
L
秩AS
4)A=diag(A1,A 2 ,L
,A ) S
B=diag(B ,B 1
2
,L
,B ) S
那么 AB diag( A1B1,L , AS BS )
5)A=diag(A1,A 2 ,L
,A ) S
B=diag(B ,B 12
,L
,B ) S
8) 设A为n m复矩阵,则 秩A=秩A=秩AA=秩AA
9) A,B为n n矩阵,AB=0,则 秩A+秩B n,(P200.18)
10) A为n n矩阵, A2 E,则
秩(A+E)+秩(A-E)=n;(P .3) 203
11) A为n n矩阵, A2 A,则
秩A+秩(A-E)=n;(P .4) 203
1)设 A, B 为n阶矩阵,则
① tr(A B) trA trB
② tr(kA) ktrA
③ trA trA ④ trAB trBA
2)A ~ B 那么 trA trB
3) A为n阶方阵,则A的特征多项式为
则有 E A
n
b n1 n1
L
b1 b0
bn1 trA
4)设 1,L , n, 是A的全部特征值,那么
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特征值,行列式,迹。
11.对称矩阵 1)对称矩阵合同于一对角矩阵 (ch5,th2) (P213)
即 CAC 为对角阵,其中,C可逆。
2)设 A是复对称矩阵,则存在复矩阵 C,使得
CAC
Er 0
0
0
C可逆,秩A=r,(P221,th3)
3)设 A是实对称矩阵,则存在实矩阵 C,使得
14.准对角矩阵
1)A=diag(A1,A2,L
,A )为准对角阵,则 S
A
A1
A2 L
AS
2)A=diag(A1,A2,L ,AS )为准对角阵,则A可逆当且仅当
Ai (i 1, 2,L
,
s)都可逆,且有A
1
=diag(A 1 1
,A
21,L
,A 1 ) S
3)
A=diag(A ,A 1
2
,L
第四章 矩阵 矩阵是研究其余各章的一种重要工具,贯穿高等代数 的始终,内容繁多而零散。
一、内容复习 1.矩阵运算: 加、减、乘、方幂、数乘、转置、共轭、矩阵多项式 交换矩阵等及运算性质。 加法:(P165) 减法(P166)
1)交换律: A B B A
2)结合律: (A B) C A (B C) 3)零元: O A A O A 4)负元: (A) A A (A) O
2)AB=BA
1 2 1
3)当A=
3
4
2 时,求B。
1 2 2
例7.
设A、B分别为n
n和m
m可逆矩阵,求
A 0
0 B

0 B
A
0
.
例8. 若A、B可逆,A B是否可逆?
例9. 设A、B、C都是nn矩阵,ABC=E.
1) A; B;C; AB; BC;CA中哪些可逆?求其逆; 2)BCA E.ACB E.CAB E.BAC ECBA E中哪些式子成立?
7)半正定矩阵
实对称矩阵A半正定
存在可逆阵C,使CAC=
Er 0
0 0

有可逆阵B,使A=BB;
A的一切主子式都不小于零;
A的一切主子阵都半正定;
对任意n m实矩阵C,都有CAC为半正定矩阵;
A的特征值i 0,i 1, 2,L , n.
12.反对称矩阵 (P200 ,习题12)
4)P,Q可逆,则秩A=秩PA=秩AQ=秩PAQ,(th4)
5)雪尔佛斯特(Sylvester)不等式
设A, B分别为s n,n m矩阵,则秩AB 秩A+秩B-n;
Ch4 补充题10
6)佛罗别尼斯(Frobenius)不等式
秩(ABC) 秩AB 秩BC 秩B
7) 设A为n m实矩阵,则 秩A=秩A=秩AA=秩AA
1)初等矩阵都可逆:
P
i,
j 1
P
i,
j,
P i(c)1
P
i(
1 c
)
,
P
i,
j
k
1
P
i,
j
k
2)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7.矩阵的等价(第一种等价关系)
定义11:P189
定理5:利用等价化矩阵为标准形
PAQ
Er 0
0
0
,
或者
A
P
Er 0
0 0
Q
8.分块矩阵(注意分法)
1)分块矩阵的运算;加法,乘法,数乘
trA 1 L n A 12 L n
15.关于矩阵的秩的结论
1)秩A=秩A=秩A=秩(kA),k 0;
2)秩(kA+lB) 秩A 秩B, k,l为任意常数
特别的:秩(A B) 秩A 秩B,
3)秩AB min{秩A,秩B},
秩(A A 1
2
L
As) min{秩A1,秩A2,L
,秩A }; s
2)混乘结合律1:(kl) A k(lA)
混乘结合律2: k(AB) (kA)B A(kB)
3)因子1 1A A
方幂:(P172) 1) An Am Anm 2) ( An )m Anm 3) An A n
转置:(P173) 1)线性性:(kA lB) kA lB
2)对合性: ( A) A
1 0 0
例2.设
A
1
1
0
0 1 1
求所有3阶方阵B,使得AB
和BA的逆矩阵相等。 即 (AB)1 (BA)1
1 2 1
例3.矩阵
A
3
4
2
1 2 2
已知B与A满足关系式:AB A B.求B
例4.
1)把矩阵
a
0
0
a1
表成形为
1 0
x
1

1
x
0
1
的矩阵的乘积; P204补充题8
2)方阵A为幂零矩阵 A的特征值全为0.
3)若 Ak 0 那么
① aE A, aE A 都可逆,其中 a 0
② (E A)1 E A L Ak1 Ch4 习题19
4)n级矩阵A为幂零矩阵 对任意自然数 k都有 trAk 0
17.矩阵的迹 定义:P297 ch7
trA a11 a22 L ann ,
16.分块矩阵的秩
1) 秩(A,B)=秩(B,A)
2)
秩(A,B)=秩( A) B
3)
秩( A 0
0 )=秩A+秩B B
4) 秩(0 A )=秩AB+n
B En
5) 秩( B BC)=秩B+秩ABC
AB 0
17.矩阵的分解
P 204
.11,12,
P394
.14
二.典型例题 例1.求出满足 A2 E 的一切二阶方阵A.
6)正定矩阵
定义5:P227CH5
实对称矩阵A正定
有可逆阵C,使CAC=E; 有可逆阵C,使A=CC;
A的一切主子式都大于零; A的一切顺序主子式都大于零; A的一切主子阵都是正定矩阵;
对任意n m实矩阵,且秩C=m,都有CAC是正定的;
存在正定矩阵B,使A=B2 ;
对任意实可逆阵T,TAT正定; A的特征值都大于0
哪些不一定成立?
例10. 设Ak =0,E为单位阵:
1)证明:(E A)1 E A A2 L Ak1;
2)问E A可逆吗? 注:幂零矩阵的特征值为零 例11. 设A3 E,B A2 2A 2E,求B1。
例12. 设方阵A满足:aA2 bA cE 0,c 0,
证明:A是可逆方阵,并求其逆。
2)分块(广义)初等矩阵:
0
Em
En 0
,
P 0
0 Em
,
Em 0
0 P
,
Em 0
0 En
,
Em P
0
En
3)分块矩阵的应用。
参看CH4,第七节
9.矩阵的合同(第二种等价关系) 定义2:P209 CH5
10.矩阵的相似(第三种等价关系) 定义3:P288 CH7
例18. 设A是对合矩阵,则A也是对合矩阵。
例19. 设A是幂等矩阵(A2=A),B也是幂等矩阵,
则A+B是幂等矩阵 AB+BA=0
3°(kA)1
1 k
A1
4° ( A1)1 A
3) 定理4:P.Q 为可逆矩阵 那么,秩B 秩PB 秩BQ
4)逆矩阵的求法 1°公式法: A1 1 A
A
行初等变换
2°初等变换法;(P192 例)(A | E) (E | A-1)
3°分块矩阵求逆 (P194 例1)
5.伴随矩阵
定义9:P178
1)AA AA A E; 2) A A n1 n 2; (P202 习题26)
3)( A) A n2 A; n 2 (P203 补充题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