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喜看稻菽千重浪(参考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析探究,引导写作。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3、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了解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

难点:通过分析探究,引导写作。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位朴实又伟大的人物吧。

二、走近人物

1.袁隆平(1930-),本科学历,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2.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3.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

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1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1976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三、走近文本

(一)整体把握:自主阅读,回答问题

1.正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2、把握主体内容,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哪些方面的品质?并请结合文本四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

明确: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

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

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寻梦者。(二)人物通讯需要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才能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本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呢?(不必求全)

概括典型事例一般方法(要素归纳法: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事(不必面面俱到,抓住核心要素即可)

典型事例1:袁隆平1960年7月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时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准备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下定决心要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战胜饥饿。

明确:表现袁隆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典型事例2:袁隆平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他不盲从权威,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明确:显示了袁隆平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典型事例3:1964年7月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明确:展示了袁隆平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典型事例4:1992年针对杂交稻是“三不稻”的贬斥文章,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典型事例5:1993年以过人的胆识力排众议,主张对玉米稻大面积推广要持慎重态度。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典型事例6: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中,袁隆平说到自己的梦。(两个心愿)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是一位有理想,有不息奋斗精神的科学家。

(三)贯穿这篇通讯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1、时间线索。

2、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四)课文有多处细节描写,请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细节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标注课文页码、自然段)

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精彩的细节描写充分地表现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对科学热爱与专注。

(五)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1)导语——小标题(布局谋篇精细、巧妙)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导语:“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有重大意义。”接着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而导语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导语点明人物、时间、事件,及人物的工作成果、意义。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工作态度、方法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

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道德操守、准则

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个人理想、志向

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