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黄敏兰

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1902年,他发起“史界革命”,推动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梁启超在历史学的各个方面: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中外历史编纂、史学史、人物传记等各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史学革命思想及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百

“现代史林泰斗”。①

年史学基业。梁启超被史学界公认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史界巨灵”、

一、挑起“史界革命”大旗

1902年,梁启超写下了《新史学》一文,公开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从此而开辟了中国现代史学的新天地。梁启超《新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宣言书,宣告了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传统史学的终结。梁启超的“史界革命”堪称是一项开天辟地的创举。

梁启超的“新史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早期的梁启超主要是政治家,其学术活动多以政治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此时梁启超对传统史学主要是进行政治批判而缺乏学术分析,对新史学也未做实质性的学术建设。在《新史学》中,梁启超着重阐述的是政治理论,分析国家与政府的关系、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落后的国民性,探讨西方民族强盛及中国落后的原因。当时梁启超是要以新史学动员民众与专制势力作斗争。所以他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国不可救”这样严重的问题。直到梁启超退出政坛,成为纯粹的学者后,他才全身心地致力于新史学的学术建设,对传统史学的评价也趋于客观。

《新史学》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宣扬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政治理论,另一部分是主张用新史学这一新学术来教育民众的史学理论。不过,这两部分是融为一体的,很难截然分开。例如他论证的“正统”问题,既是指史学上的正统之辨,也指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宣扬民主政治理论,也是他提倡用新史学、新学术来启蒙和教育民众的实践。所以,“史界革命”既是学术革命,也是政治革命的一部分。

《新史学》主要内容如下:

11批判旧史和旧政治。

《新史学》的一多半文字都是用来批判旧史。除第一节《中国之旧史》外,还有后三节《论《论书法》和《论纪年》。在全书的六节中有如此大的比重用于批判,可见激烈的批判正统》、

是《新史学》的一大特点。建立新史学当然首先要批判旧史学,改造旧史学。然而梁启超的目的还是要在批判旧史学的旗帜下批判专制制度和落后的国民性。

梁启超在《新史学》的第一节就以整节的篇幅来激烈地批评中国的旧史。他提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几近全盘否定。他认为中国的旧史学维护专制统治,是愚弄人民的工具,是“霸者的奴隶”。在《新史学》中,梁启超对旧史学的批判主要是政治性的批判。梁启超批评旧史学有“四病”:一、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这四病都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梁启超批判旧史为专制君主的家天下张目,“认历史为朝廷所专有物。”无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仅记载皇帝、官僚等少数人的事迹。在这种史学的影响下,国民落后、愚昧,没有国家思想,也缺乏政治能力,专制政权因此更加发达。在后三节中,他又批判旧史维护君主专制的正统观念。梁启超从当时的政治需要出发过分地苛责传统史学,把造成中国落后、民族衰败这样严重的政治责任都归咎于旧史学和旧史家。认为旧史家有种种罪行:使中国国家思想不能兴起,使我国民群力、群智、群德永不发生,煽动民族奴隶根性等等。一部《新史学》,充满了这类激烈的言辞。从表面上看,梁启超是在批评旧史,而在实际上,他是在批旧史的同时批判腐败、落后的政治体制。

《新史学》的后三节《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都是在批判旧史的旗帜下,既阐发梁启超关于史学的具体主张,又论述政治思想。

“正统”一词是古代社会中各个皇朝对其一脉相承的系统的自称,并具有政权合法性的意思,这是政治上的正统理论。传统史学的正统论是史家在写史时对于应将那个皇朝尊为正统的看法和处理原则。史学史上的正统之辨始于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视蜀、吴为僭伪,不合法;而东晋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则以蜀为正统,以魏为僭伪,“正统”遂成为中国史家争论的一大公案。到了北宋以后,史学的正统之辨在学界大规模兴起。梁启超在《论正统》中,彻底否定了正统之辨的意义。他说:“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梁启超说古代史家对此争论不休,只不过是“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

性而已。”①梁启超借批判旧史学的“正统论”来彻底否认专制专权的合法性,反对君统,拥护民统,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同时主张今后的史学彻底摆脱正统论的束缚。

《论纪年》反对用帝王纪年法,而大力提倡用孔子的生日纪年。其主要的目的仍是政治的,即否认专制政府的合法性。因为古史中的纪年也关系到正统问题。“盖凡史必有纪年,而纪年必藉王者之年号,因不得不以一为主,而以余为闰也。”改变纪年法,具有重要的政治

意义。他说:“纪元既不以帝号,则史家之争正统者,其更无说以自文矣。”②可见,纪元问题

是与正统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新史学》在批判“正统”之后,再讨论纪年问题,是必然的。

“书法”,也就是“史笔”,即古代史家在撰写史书过程中,评价史实、褒贬人物的原则及写作手法。梁启超在《论书法》一节中,主张史学应叙述民族的进化,而不是仅仅记述个人的事

7

4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84史 学 理 论 研 究

迹,或仅褒贬个人的行为。由于古代史学褒贬的主要是皇帝和官僚,因而梁启超认为书法起到了“专奖励一姓之家奴走狗”的作用。梁启超指出,古代的那些专制统治者都是民贼,不必划一鸿沟褒奖一些人而贬低另外的一些人。他提出新史学的书法应当像吉朋的《罗马史》那样,以伟大高尚之理想,褒贬一民族的优劣,分析民族强盛或衰亡的原因,使后起之民族读后有所借鉴。

然而,《论书法》这一节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梁启超在这里是借批评旧的史学方法来批判落后的国民性,并企图纠正那些只追究上层责任的错误认识。因此在论述了“书法”的恶果之后,直接批评当时一些人,即“今之谈国事者”的看法。他说:“今之谈国事者,辄曰恨某枢臣病国,恨某疆臣殃民。推其意,若以为但能屏逐此一二人,而吾国之治即可与欧美最文明国相等者然。”梁启超指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当时全体国民都腐败,仅指责一两个官吏是无济于事的。①梁启超在同年所写的《新民说》中,以同样的口气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在《新史学》、

《新民说》等著作中都大力批判落后的国民性。改造国民,培养新民,是梁启超当时的政治目标,而批判落后的国民性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新史学》以此为重点论题。

21赋予史学强大的政治功能

梁启超大力提倡以新学术为救国的武器,他认为,欧洲的史学反映时代的精神,宣传民族思想,向人民灌输民主思想,从而促进了民族进化和国家发达。他在《新史学》中宣传民族主义思想和民主理论,就是效仿欧洲新史学的榜样。因而,他在《新史学》中赋予史学以极高的地位和极大的作用。梁启超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然则但患其国之无兹学耳,苟其有之,则国民安有不团结,群治安有不进化者。”正因为梁启超认为新史学具有如此大的威力,他把发动史界革命说成是救国的关键大事:“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②把一种学术的地位提得如此之高,作用估计得如此之大,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强烈的政治目的,梁启超关于史学作用的理论才达到如此超乎寻常的地步。

31规定史学对象为民族发展史

史学的对象应该是广泛和多样的,这一点梁启超后来也承认。但在急于以学术救国的《新史学》中,梁启超除了民族的发展史外,对其他社会历史的内容概不关心,而且公开声明凡与民族进化无关的人和事,都不足以列入历史的范围之内。梁启超说:“历史者何,叙人种之发达与其竞争而已。舍人种则无历史。”“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③“群”及“人群”是民族共同体的代名词,是梁启超的一个重要政治理论概念。梁启超的政治理论把民族的、整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争取自由还是权利,都以民族的为

①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268页。

主,而以个人的为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新史学》的史学理论才如此重视研究民族的进化。梁启超说,历史学只有叙述数千年来各民族和种族的兴衰存亡史,才符合其自身的性质。

为了实践这一理论,梁启超在《新史学》中专门以一节的篇幅叙述世界上各民族的发展史,即《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他把西方强大的民族称为“世界史之正统”、“世界史的人种”,指出,只有世界史的人种才能够称雄世界,使全世界的人都受他们的影响,并助其发达进步。梁启超高度赞扬西方民族的强盛和发达,他详细论述欧美民族从古到今如何扩张、如何进取,如何以先进的文化和强大的武力征服世界,结果成为世界史上的“主人翁”。他说:“今日全地球之土地主权,其百分中之九十分属于白种人。”梁启超羡慕西方的强大,并借史学来大力宣扬西方的强大,一方面是为了激发中国人的自尊心和爱国精神,另一方面是要借鉴世界上强大民族发展的经验,以改造落后的中国。梁启超在这一节中明确指出他重视人种和人群进化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生存竞争形势的严峻:“若在今日,则虽谓人种问题为全世界独一

无二之问题,非过言也。”

①梁启超认为,过去中国进化之所以迟缓,就是因为没有“真史家”向民众叙述民族进化的历史。《新史学》提出,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则必须用史学来教育国民。有些学者因不了解梁启超《新史学》的政治性学术的性质,在谈到这个史学理论时,大多只是简单地介绍梁启超如何论述历史学应研究人类进化,即一般的人类进化。也有学者批评梁启超把一部丰富的历史“变成单纯的民族演化史”。这两种认识都未看到《新史学》的真意。

41主张新史学为国民而作

《新史学》主张今后的新史书要写国民的事迹,为国民而作。这是他的史学观点。另一方面,梁启超借批判旧史来表达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理论,论述了国家与政府(朝廷)的关系。

梁启超在当时的许多政治著作中都强调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可见梁启超对这一理论格外重视。《新史学》中关于史学著述的对象应是国民而不是帝王,以及批判二十四史为帝王家谱的观点都是以主权在民的民主理论为基础的。也可以说,梁启超宣扬这一史学理论的目的是向人民宣传民主政治的理论。

51探讨某些史学理论

尽管《新史学》充满政治色彩,但因它是建立新学术的旗帜,所以也有一定的学术内容。其中关于历史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论述,是较有学术价值的。梁启超主张历史学应广泛吸取多学科的先进方法,提出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逻辑学、天文学等学科的方法可以帮助历史学进行深入研究。

正因为《新史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才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唤起民众、教育民众的政治作用,因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由于《新史学》强烈的政治批判性,对史学

9

4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05史 学 理 论 研 究

的更新起到了开创的作用,成为学术革命的一面大旗。《新史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学术内容,而在于它在社会变革和学术更新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写作《新史学》的同时,梁启超还写了一些外国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小史和中外人物传记,向国民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思想。这也是梁启超“史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著作极大地激发起中国人,尤其是青年的爱国、救国激情。

二、全面的学术建设

1922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此书出版后,风行一时,对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的影响非常之大。随后,梁启超又发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以后分别简称为《研究法》和《补编》)。这两部史学著作标志着“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过渡。《新史学》虽然题名为“新史学”,但是却没有对新史学进行足够的学术建设。在二十年后的这两部著作中,梁启超才比较完整地确立了他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同时,梁启超写下了大量的史学著作,对新史学进行全面的学术建设。

在两部《研究法》中,梁启超的新史学体系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写新史的设想,二是为写新史所探讨的理论和方法。写新史是“新史学”的主要任务,理论和方法是为其服务的。

11提出关于“新史”的宏观构想

梁启超一直想写一部能取代二十四史的新史,也就是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以“供现代中国国民资鉴”。《研究法》详细列举了写新史的重要项目,共有22条。内容涉及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与外族的交往和融合;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阶级关系、法律制度、人口增长和流动;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教育、哲学、文学、美术、音乐、科学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中国文化受外国文化的影响状况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等各个方面。这么多的内容具体如何安排,新的通史采用何种体例等等,梁启超当时可能并没有明确的认识。

梁启超设想,先从各个具体方面研究起,然后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局,写成一部通史,所以他提出研究专门史的设想。“近日所需之史,当分为专门史与普通史之两途。专门史如法制史、文学史、哲学史、美术史……等等;普通史即一般之文化史也。”因为“历史上各部分之真相未明,则全部分之真相亦终不得见。而欲明各部分之真相,非用分工的方法深入其中不可。此决非一般史学家所能办到,而必有待于各学之专门家分担责任。此吾对于专门史前途之希望也。专门史多数成立,则普通史较易致力,斯固然矣。”①

在《补编》中,梁启超提出五种专史的写法:人的专史(即人物传记)、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化下面又有语言、文字、神话、宗教、学术思想、道术、史学史、社会科学史、自然科学史、文学史、美术史等)、地方的专史和断代的专史。

梁启超对人的专史有较详细的研究,在《补编》中论述了人的专史的对象,列举了一百多个历史人物为例。他提出做传的方法,分传与合传各自的做法、年谱和人表的做法等等。对历史传记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梁启超是中国史学界写历史人物传记最多者,他在早期所写的大量传记既宣传了民主、爱国思想,也扩大了中国新史学的领域。

梁启超“新史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撰写一部能反映社会全貌的新的中国通史。他的构想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概括了历史的方方面面。尽管写通史的愿望未能实现,但这些设想无疑启发了此后的历史学家。胡适一年后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也说,中国历史这么长,材料这么多,除了分工合作外,难以完成通史。他列举了许多专史的项目,与梁启超所列的相差无几。何炳松在1929年说,写中国通史规模太大,需要史学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齐思和亦说,专史既出,始可谈到通史。可见,梁启超的主张已在史学界达到了共识。后来在中国史学界掀起了通史热,并由此产生了一批新通史。这是中国新史学的重大成就。

21开创“史学史”新学科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但几千年来却没有专门研究史学之历史的学科。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史学在“学”方面的落后。梁启超最先把“史学史”作为一门专史提出来进行研究。《研究法》一书专门有一章“过去中国之史学界”,实际上是中国史学史的论纲。其后,梁启超在《补编》中,正式提出“史学史”这一名词,并用一节专讲“史学史的做法”,提出了建立“史学史”的主张。梁启超说:“史学,若严格的分类,应是社会科学的一种。但在中国,史学的发达,比其它学问更利害,有如附庸蔚为大国,很有独立做史的资格。中国史学史,最简单也要有一二十万字才能说明个大概,所以很可以独立著作了。”他还提出关于“史学史”的设想:“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梁启超提倡建立中国的史学史,是因为中国史学丰富多彩,极有总结的必要,要建立新史学,必得从认识旧史学、改造旧史学做起。此外,他是要纠正当时史学界偏重史料的片面做法,要以宏观的眼光把握中国的史学,从中发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他指出:“真想治中国史,应该大刀阔斧,跟着从前大史家的作法,用心做出大部的整个的历史来,才可使中国史

学有光明发展的希望。”

①梁启超对旧史的态度前后有明显的改变。在《研究法》中,已全然没有《新史学》中的那种激烈的和过分的批评,而是认为旧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不能轻易抛弃。他赞扬

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②《研究

法》对旧史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从学术的角度评价它们的优劣和差异。他对《左传》和《史记》的评价最高,尤其对《史记》倍加推崇。说:“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他总结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在于以下几点:一、既有建立历史哲学的深远目的,又忠于事实。能兼及两者的在古代史学界是少有的。二、博采众多史书体裁,创立纪传体的体例。其中本纪以事系年,书详

1

5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25史 学 理 论 研 究

记政制,表稽牒作谱,世家、列传专写人物。梁启超还指出,《史记》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物为本位,这使它在世界文化史上树立了特殊的地位。“故其书厕诸世界著作之林,其价值乃颇类布尔达克之《英雄传》。”①

对于《史记》以后的正史,梁启超虽然认为它们缺乏创造性,但仍指出其中有良、有差,“价值自固有高下。”总的来说,梁启超认为,作为纪传体的二十四史,有几个长处:一、以人为本位;二、内容丰富;三、纪传体中的书志,专门记载文物制度,与他理想中的新史较为接近。虽然在《研究法》中,仍有时将二十四史说成是“帝王家谱”,但主要是批评其学术上的不足。梁启超认为历史过程是具有连续性的,就象流水一样不中断的。即使分为古代、中世、近世几段,都显勉强,何况以朝代划分历史,更是不合理的。他反对的主要是二十四史强把中国历史分为断代史的体裁。

除了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外,梁启超还分析了其它几种史书的优劣。其中梁启超最欣赏的是纪事本末体。他比较几种体裁后,指出:“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故纪事本末体,于吾侪之理想的新史最为相近,抑亦旧史界进化之极轨也。”②

31建立新史学理论

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应有关于自身的理论。但中国传统史学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史学理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历史学的目的。《补编》指出:“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假如不是有此种目的,则过去的历史如此之多,已经足够了。”予以新意义,就是把过去人们没有发现的意义从新复活,或者把过去人们看错的从新改正。予以新价值,就是把过去的事实从新估价。梁启超说历史事实有一时的价值和永久的价值两种。他主张:“从前有价值,现在无价值的,不要把它轻轻抹杀了。从前无价值,现在有价值的,不要把它轻轻放过了。”③

《研究法》关于史学目的是这样说的:记述人类活动,“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他说:“史家目的,在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而因以增加生活之兴味。……则史之目的,乃为一般人而作,非为某权利阶级或某智识阶级而作。”④梁启超要求史学家们尽量将史书写得生动活泼,把历史中的乐趣带给大多数人。

对史学对象及范围的认识是史学理论的另一重要问题。《新史学》除了民族发展史外,对其他历史的内容概不关心。《研究法》则完全不同。这时的梁启超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史学的范围。“凡活动的事项———人类情感理智意志所产生者,皆活动之相,即皆史的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120—121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125、126页。

范围也。”《新史学》中重要概念是表示民族或种族的“群”、“人种”等,《研究法》中表示历史对象的重要概念是“社会”。“社会”,是人活动的单位,有时也泛指大多数的人。《研究法》中极力主张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活动为研究和著述的对象,并为社会中大多数人服务。梁启超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人以社会为单位生存和活动。“史也者,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

之共业所构成,故其性质非单独的,而社会的也。”①由于治史目的从政治到学术的转变,研

究范围大大拓宽:从政治到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关注,而不仅仅是民族的兴衰。梁启超主张写总体史,即文化史。这文化史就是各种专门史的结合,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1探讨方法论

《研究法》对具体的史学方法阐述最多,例如如何观察历史事件,如何搜集和鉴别史料,尤其是对于史料问题阐述最为全面。因为梁启超本人精于考据学,《研究法》中灌注了他平时的大量研究体会,不仅有严格的分类,还有许多研究心得作为例证。例如梁启超怀疑一般人认为唐高僧玄奘出游日本的日期为贞观三年是不对的,遂翻阅了大量的史籍,进行反复比较和研究,终于发现玄奘出游日期为贞观元年。为了这区区的两年之差,他花费了三天的功夫,采用了五六种研究程序。他将此研究成果和由此带来的兴奋心情告诉读者。原因是:“本篇既以研究法命名,吾窃思宜择一机会,将吾自己研究所历之甘苦,委屈传出,未尝不可

以为学者之一助。”

②《研究法》分析了史料的种类、提出搜集和鉴别史料的各种方法,内容详细而丰富。他所列的辨伪书的十二条标准、证真书的六条标准和辨伪事的七条标准,至今仍有较高使用价值。搜集和鉴别史料的方法本是传统史学的重要部分,只是梁启超从理论上加强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赋予它新的意义。他认为当时史学的进步有两大特征,一是客观资料的整理,对于过去的史料进行鉴别,重新估定其价值,这样才能使史学立于“真”的基础之上。二是主观观念的革新,即历史理论方面的观念变化。《研究法》正是以历史理论和史料鉴别方法这两部分为主要内容。

梁启超的新史学体系,实际是中国传统史学方法与现代西方史学理论的结合物。其中占比重最大的还是传统史学的考据学方法。梁启超明确指出“其所用研究法,纯为前清乾嘉诸老之严格的考据法。”只是他把考据法赋予了新意,看作是“近代科学家所应用之归纳研究

法。”③史学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梁启超在兼容并蓄古今中外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新史学。

此外,梁启超还发明和应用其它新方法。他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历史,开计量史学和文化

地理学之路。(计量史学是现代西方新史学方法,八十年代才引入中国。)梁启超说:“历史统

计学,是用统计学的法则,拿数目字来整理史料,推论史迹。这个名称,是我和我几位朋友们

3

5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107、108页。

45史 学 理 论 研 究

杜撰的。严格的说,应该名为‘史学上之统计的研究法’。……我们确信他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好方法。”①梁启超用这种方法写出《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在史学界产生极大影响。一时间用此种方法研究文化地理者层出不穷。

梁启超大量采用历史比较研究法,他比较中外历史、中外文化的长短、得失,开比较史学的先河。台湾学者黄克武认为,梁启超可能是最早提出西方历史正常发展,中国历史病态发展的人。梁启超最早探讨中国历史长期停滞的原因。1902年他写《新民说》“论进步”(一名论中国群治不进之原因)提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违反一般历史进化的公例,出现“凝滞之现象”,并深入探讨其原因。1912年梁启超在归国演说中指出,读西方历史,觉得变化极大,一代有一代的特色。而“我国则自秦汉以迄清季,史迹若一邱之貉,盖二千年立于不进不退之域矣。”②史学界兴起的关于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停滞的讨论持续几十年之久,与梁启超的理论不无关系。梁启超的开阔视野和多种研究方法对后人有极大的启迪。

在发表《研究法》和《补编》的前后和同时,梁启超还写下大量史学著作,从各个方面进行新史学建设,大大地拓宽了史学研究范围。他研究先秦思想史、中国文化史、民族史、科技史、社会史等,开创了许多新领域。梁启超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开山者。传统史学以政治史为主,文化史则是史学向一个宽阔领域展拓的产物。它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梁启超提出“以文化史代政治史”的主张。③新史学关于写新史的设想中文化的内容居多。他还拟定了撰写文化史的庞大计划,为此写有《中国文化史目录》,有以下条目:朝代篇、种族篇、地理篇、政制篇、政治运用篇、法律篇、军政篇、财政篇、教育篇、交通篇、国际关系篇、饮食篇、服饰篇、宅居篇、考工篇、通商篇、货币篇、农事及田制篇、语言文字篇、宗教礼俗篇、学术思想篇、文学篇、美术篇、音乐篇、载籍篇。真可谓规模宏伟,内容丰富。

在梁启超带动下,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界文化史研究和写作蓬勃发展,有多种文化史问世,然而建国后的近三十年中,文化史被否定,史学又恢复了政治史为中心的格局,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建设文化史。

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梁启超早就重视民族史。他在1906年写《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20年写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文章解释“民族”的涵义,指出血缘、语言、信仰为民族成立的条件,并区分“民族”与“种族”、“国民”等概念;梁启超真实地描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他批驳外国学者关于中华民族“西来说”和“南来说”的谬论,歌颂民族融合对中国经济文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梁启超从中得出结论说:“一、中华民族为一极复杂而极巩固之民族。二、此复杂巩固之民族,乃出极大之代价所构成。三、此民族在将来绝不至衰落,而且有更扩大之可能性。”④

梁启超对社会史也有独到的研究。中国本无“社会”这一名词,亦无这一概念。过去既梁启超:《历史统计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69—70页。

②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第7页。

无社会学,也无社会史。社会史是从西方引进的。它研究人们群体生活的历史,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社区、生活习俗为研究对象。社会史比一般历史研究更具体更深入。梁启超是中国较早研究社会史的学者之一。他的《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编)》实际就是一部社会史。该书详述中国社会的婚姻、家族与宗族、姓氏、社会等级、乡治、都市等的演变,对中国社会组织变迁作了较全面的勾勒。梁启超运用西方社会学、民俗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对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都有独到的见解。例如他指出:“欧洲国家积市而成,中国

国家积乡而成。故中国有乡自治而无市自治。”“乡为一国中最高之自治团体。”①这的确抓

住了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梁启超的《太古及三代载纪》、《春秋载纪》、《战国载纪》,都是关于先秦社会史的著作。

科技史:梁启超认为中国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在二三百年前并不逊于西方,只

是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所以他认真研究西方的科学技术史,写了《格致学沿革小考》

(梁启超把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称为“格致学”)。书中叙述了外国上古时期的数学、医学、动物

学,中古时的化学、博物学、地理学;近代的天文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介绍了牛顿、哥白尼、培根、托卜勒等百余名科学家。

梁启超的新史学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了史学理论和历史的每一个方面。

(本文作者黄敏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责任编辑:于沛)

(本文责任校对:杨光明)

① 梁启超:《中国文化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八十六,第52页。

(上接第45页)机制。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一般中国公民,当您置身于北京紫禁城观看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中国历代文物国宝,或是在京杭大运河的古道上漫行历史考察时,您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总之,实地历史考察旅游不仅给我们以历史知识和美学享受,同时还会有陶冶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提高我们的历史使命感等等多元价值功能。特别是实地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广大史学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功能,这方面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谓是不胜枚举。

进行实地历史考察,既能收集资料、裨益治学,又可寻幽访古、陶冶性情,一举而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耶?

(本文作者吴仁安,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管理与建筑工程学院历史学教授)

(本文责任编辑:陈启能)

(本文责任校对:陈 新)5

5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一代学术宗师,但很少有人把他当做一位教育家来研究。从戊戌变法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后发表了《变法通议》、《倡设女学堂启》、《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教育与政治》等十几篇教育论文,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许多方面均有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主张。其晚年又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研究院等多所大学任教和讲学,参与教育实践,因此对近代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也不为过。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 关键词:近代教育; 国民教育; 教育思想. 一、教育之宗旨 梁启超一直强调教育应该有正确的目的。可以说,他是第一位写出教育重要性的教育家。在他的“关于教育的永恒原则”中,文章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有目的,他认为人与动物、植物、文明与野蛮最大的区别在于自觉而有目的性的活动。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人类活动,它不能没有目的,必须是正确的。他认为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目的都是可以接受的,而教育也是有目的的[1]。 梁启超在批判传统教育和外交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并随着时事的变化不断完善教育使命。 在1898年的改革时期,梁启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国和西方的政治人才。他呼吁以政治科学为基础学习西方。他认为过去的“在中国西部,皮毛,只有运行时间的技能,以及法律的管理,所以方言、数学、制造、武器都是建立起来的,而宫廷的政治是腐烂的。”于是他总结道:“今天的学校,当涉及到政治时,这就是艺术的教义。”因为政治更容易学,也更难学;政治的使用范围更广,艺术的使用也更狭窄。为了使他的州政府不能够做艺术,行政人员,振兴艺术,直耳!……它不是政府的权力让它公开,但是统治者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它将永远被其他人使用。 梁启超是教育的目标是“以学为根本”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富裕的西方国家和日本在这方面,他说:“泰西州,第一个重量级的政治学院,也是它的学习。基于公理公法,古希腊和罗马的古代历史被用来作为建国的第一正义。日本的法学院是第一个,而日本的学校在政治上是最重要的。就日本而言,日本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也不是十年就能完全改变的。 在学习如何学习的过程中,梁启超在《南方隐藏历史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形象”为校本,以《公法公理》为补充,以校核世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为了使古代人民统治世界;要利用当前形势,寻求当今世界的治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学者们就知道了当今的制度。他是复古的,他是古老的。古人的系统,今天认为是好的,今天不太好。什么是可行的在今天是不可行的。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梁先生的《新史学》只有薄薄的十来页纸,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却十分深刻,虽然在本人来看其早期的观点有失偏颇,但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中开篇就批判了中国的旧史学。指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并提出了对正统论的批判。中后篇则提及以进化论等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史学进行从书写范例乃至思想内容的大改造。他还在书中极力推崇环境决定论以及西式的英雄史观,文化史观。 我个人对中国的旧史学并没有太多的阅读积累,所以梁先生对旧史学的批判于我而言是一种老前辈的经验之谈,但对比于我所读过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先生对旧史学的评述而言,《新史学》中的批判更加的决绝,而这种对旧史学痛恨的态度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文化运动。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中的“沉重打击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礼教”外,更多的指责它过于偏颇以至于割裂了现代人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的联系,尔后顺水推舟的指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多麽的成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和魂洋才”。 我个人并不认同以明治维新的成功来指责新文化运动对今时今日古典文化传承有所缺失的恶果。民国时代并不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大师,奉行中庸之道的大师们不会看不到事情发展的两面性。而且说到割裂传承,文革犹有甚之。在我看来在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中日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封建专制在根基势力的差别。论时间长久,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诞生于秦朝,而这套制度直至公元五世纪才传入日本。论影响范围,从秦至清帝国的范围有多大,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就有多大。论思想的深度,中国民众从小接受的忠君教育,足以使忠君观念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但日本幕府民众忠于幕府将军吗,各地大名忠于大将军吗,各为其主的武士忠于幕府将军吗。所以新文化运动与明治维新并不能一概而论,在思想上宛如一盘散沙的日本知识阶层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但在中国封建主义深厚的土壤上,若非从根子上铲除这种封建思想文化,那么在中国西方思想中优秀的部分的传播只会举步维艰。 所以我很理解梁先生对旧史学的这种批判的态度。因为若不是决绝的批判,中国史学断不会迈出新的一步。 书中梁先生对西方环境决定论的推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决定文化呢?我们从小的教育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是在原始社会,在人类还没有能力去改造自然的时候,他们赖以生存的采集经济,渔猎经济不是有环境决定的吗? 直至到了现代,我们所谓的经济,无论是虚拟的资本金融游戏还是实体经济,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一定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都是由原材料--原始的农产品或矿产所加工而成,而这些原材料大部分的储量与产出难道不是由自然界所决定的吗。换句话来说,我们现今的经济难道不也是有环境决定的吗。假如某一国度的粮食由于气候而全面歉收,国家的经济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难道不是环境决定论吗? 以上只是个人有感而发,读此书学到了不少但思维发散的很远。可能关注点不同,所思所想竟与史学联系不大。

2018杨浦区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 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018年3月 考生注意: 1.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 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君主开明 B .政治统一 C .思想繁荣 D .社会转型 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 A .政事堂 B .门下省 C .礼部 D .市舶司 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 A .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 B .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 C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 D .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 王国 封地 “父业子承”

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佛郎机夷”当指 A.葡萄牙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 A.史才B.史学C.史德D.史识 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狄德罗 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 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 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 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 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 10.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 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 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对梁启超的印象与看法

对梁启超的印象与看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读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而又美丽的晚清中国,好像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朝气蓬勃可谓是经历丰富,充满传奇。 晚清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剧变的中国,梁启超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好说他生不逢时,亦不好说他生逢其时。我认为的少年正向我走来…… 在中国近代社会,梁启超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他从广东新会一直走到北京,从公车上书到护国运动,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都有他的身影。从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到晚年讲学著书,梁启超的一生梁启超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恰恰是由于这个时代需要像他这样的人物出现,历史从来都是残酷的,它不容你有任何选择,便裹挟着滚滚的洪流匆匆而过。无论是时势造英雄,抑或英雄造时势,历史人物从来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摇旗呐鼓,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历史的进程就在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发生改变。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物,青年时代协助其老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谁能想到这次考生的聚会,竟引发了后来的百日维新,从此维新派从幕后走到台前,登上了历史舞台。 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很难说得清楚。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就是缘于一次偶然的小事:陈胜、吴广等数百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只好发动兵变。但细细思量,在这起事件的背后,其实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秦国的残暴统治必然导致人民的不满,这次起义迅速得到各地的响应,反秦起义如星火燎原。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生:戊戌运动、勤王之役、辛亥革命、倒袁运动、护国运动……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单纯发生的,而是一个事件一个事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历史的洪流中,梁启超无法置身事外,他积极投身于历史潮流之中。梁启超学贯中西,他想用自己的方法为中国探索出一条富强、民主、自由之路,他不遗余力的做着启发民智的工作,并在文学界引发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这一系列的行为对于改变当时的文学风气大有裨益。 纵观梁启超的一生,在政治上总体上是失败的,这可能是由于当时中国严酷的政治环境,也可能因为他被人诟病的“善变”;学问上,他的著述对后来的学术研究,作出的贡献是极大的。

梁启超的新史学

梁启超的“新史学” 1、建立的原因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待治之今日,学子精力能有几者?中国历史可不读耶?然则此数万卷者,以之覆瓿,以之当薪,举凡数千年来我祖宗活动之迹足征于文献者,认为一无价值,而永屏诸人类文化产物之圈外,非惟吾侪为人子孙者所不忍,抑亦全人类所不许也。既不可不读,而又不可读,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 可见,梁启超对旧史学非常不满,因此就要建立新史学。那么不满在哪儿呢?2、对旧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确实没有接触过对史学的批判。我们提到历史、史书,就觉得以前的史书很多,记载的东西也很多。如果问以前的史学有什么弊病吗?就会觉得,弊病?什么弊病?不知道。那看到梁启超的文章,他对旧史学就进行了特别犀利的批判,所以我觉得特别新鲜,感触也特别大。 ?“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 ?“四病二弊三恶果” ?“四弊”指: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十四史也只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可见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史学应当是全体国民的历史。 “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 史学家记载历史,你只记载这个朝廷的历史,记载这一朝代是怎么建立的的,怎么发展的,怎么灭亡的。你记载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吗?是国民的历史吗?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吗?你不记载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却记载帝王的、朝廷的历史!朝廷和国家一样吗?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人就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为国家而死,可是我绝不甘心为政府而死。”这两个意思应该差不多吧。 “死节之所以可贵者,在死国,非在死君也。” 国家只有一个,政府可以有很多,政府只是人民选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一个机构。 “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记载历史不记载我们国民的历史,就激发不了学子的爱国、爱民族之心。记载某个帝王的朝廷的历史,培养的只是屈服在封

浅谈梁启超的新史学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在西学影响下,本着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宣传进化论,批判旧史学,对传统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倡导“新史学”并以“新史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史学的变革。“新史学”所论述的史学问题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世界史学史上完全有理由占有一席之地。像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广至深,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新史学虽有一些片面性影响,但其所倡导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四病二弊民史影响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梁启超纵观中外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状,联系中外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状,联系中外史学之差异,乃大声疾呼:“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文章主旨在于批判"旧史学",倡导”新史学”,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力于此优胜略败之世界。”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良主语者,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等等。在民族危难,国人哀婉之际,,那些站在历史潮流前头、面对民族危机的人们,都在选择民族自强之途。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世的。 一新史学的历史影响 新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从古代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的过程中,新史学占有重要地位。五四时期的史学,正是沿着20世纪出的思想主张,与梁启超提出“除心奴”以求真自由的观念以及新民智、新民德的新民理想,有一定的前后继承关系。五四以后兴起的疑古史学,主要是对中国旧史学较为深层次的批判,受新史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较新史学和旧史学可以得出几点认识:(1)在内容上,旧史学多偏于政治方面。质言之,就是旧史学眼光,注重朝廷一方面,新史学则注重全部民生。观察点不同,而其作用自迥异也。(2)在历史观上,旧史学主张循环说,新史学则主张进化说。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者,是教人了解现代社会之所以为如此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是由百千万年进化而成。因为要认识现代社会,所以非研究现代历史不为功。研究过去,应用现在,所以期未来之效果。(3)在时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有史时代,以及有史时代中某个时期。新史学眼光,是向有史以前时代去推求,而步步向以后时代去推究。故新史学不能单恃书本,必须借助语言学文字学,而于考古学、人类学尤为且要。(4)在空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一部,新史学眼光则扩充范围及全部。旧史学所研究之空间范围小,新史学所研究之范围大。(5)在历史的构成上,旧史学以特殊史迹为个人所造成,新史学谓一切史迹,为人类公共合作而成。(6)在价值论上,旧史学往往囿于成见,偏于一种目的,不能恪尽天职。新史学家居于科学地位,不偏不倚,以阐明正义公道,期人类共趋于太平之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贡献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喉舌论”的提出。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原文是这样的: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之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梁启超进一步认为,中国应该像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那样。大力兴办各类型的报纸:“言政务者可阅官报,言地理者可阅地学报.言兵事者可阅水路军报,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言商政者可阅商会报.言医学者可阅医报,言工务者可阅工程报.言格致者可阅各种天算声光化电专门名家之报。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体繁者证以图。事臣责者列为表,朝登一纸,夕布万邦.是故任事者无阂隔蒙昧之忧.言学者得观善濯磨之益。犹恐文义太不能尽人而解,故有妇女报,有孩孺报,其出报也,或季报,或月报,或半月报,或旬报,或七日报,或五日报,或三E1报,或两日报,或每日报,或半日报”这样“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因此.在当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喉舌论”.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2.第四种族。粱启超主张提高报纸的社会地位.它十分赞赏西方报纸为“第四种族”的观点。他曾经说:“清议报事业虽小。而报馆之事业则非小。英国前大臣波尔克,尝在下议院指报馆、记事之席而叹日:‘此殆于贵族、教会、平民三大种族之外。而更为一绝大势力之第四种族也。” 由此,梁启超指出,报馆应该代表国民发表公议.也就是说报馆要代表国民来监督政府。 梁启超所说的“第四种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四权力”.它的原意就是梁启超所讲的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197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图瓦特(Dotter Stewart)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新闻自由条款的作用就是直接保障新闻业.他提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个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这就是著名的第四权力理论。 这个理论显然是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地位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新闻自由的一个保障。3.新闻的“两功能”、“四原则”。另外,在梁启超到了El本以后.解读了更多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使他的思想体系飞跃而形成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报馆两大天职说和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是国民的雇佣,而报馆是国民的代言人。所以报馆可以像“父兄之视子弟”那样来监督政府。这是报馆的一大天职。另外,他还认为.报馆应当发扬“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也就是发挥向导国民的天职。这比以前认为报纸是替皇帝“宣德达情”的主张.大大前进了一步。 梁启超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一是宗旨定而高——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是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这四条原则的论述.说明他对报纸的社会职责和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二、梁启超对新闻学的贡献

程美宝:走出梁启超的史学片想い

程美宝:地方史、地方性、地方性知识---走出梁启超的 新史学片想 群体之历史:谁的历史? 这次会议以纪念梁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为出发点,鼓动与会者思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这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在史学门槛上尚未站稳的学徒,在不断练习这门技艺的过程中,我不一定有思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如此宏旨的胸怀,只是经常会碰到“我自己希望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问题”的疑惑。虽然在学术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不时会出现一些先行者,为我们释疑解惑,但新的疑惑总会不断地从已有的成论中产生出来。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梁启超的《新史学》,无疑是二十世纪最具前瞻性的史学宣言。正如是次会议组织者所言,中国二十世纪史学的诸多命题,大多能从梁文中找到端倪。为了参加这次会议,我再三阅读《新史学》一文,看看有什么牙慧可拾,其中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以下谈到中国传统史学四大弊病之一的这段话: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虽泰西良史,亦岂能不置重于人物哉?虽然,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之心,油然生焉。今史家多于鲫鱼,而未闻有一人之眼光,能见及此者,此我国民之群力群智群德所以永不发生,而群体终不成立也。[1] 梁启超这番史学主张背后几个主要的政治概念——“国家”、“国民”、“群”和“社会”——的形成与衍化,王汎森已经有相当细致的论述。[2]梁启超对旧史家只写帝王将相而不写国民历史的责备,久为大家熟悉,到今天已是谁也不会反对的史学观点。20世纪上半期以来,具有“新史学”意识的史学家、以中国为实验场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是政治家、革命家如毛泽东者,都曾经身体力行地调查研究基层民众的生活和历史。解放后,在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史学界特别关注被标签为“起义”或“反抗”的历史事件,并以农民起义和农民反抗斗争为主线,去写所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这类历史叙述虽然实际上未出“舍英雄几无历史”的套路,但在某些课题(如三元里、义和团)的研究所进行的访问调查中,毕竟记录和保存了不少平民的口述史料。不管其背后政治议程如何,这些调查报告直到今天还是不可多得的。进入80年代,中国史学界积极介绍西方60年代以来的新史学潮流,提倡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促使了有关“民间文化”和“边缘群体”(如乞丐、流氓)的研究大量出现。可以说,梁启超在1902年开风气之先的大声疾呼,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已得到不同背景和学术关怀的史家的积极回应和实践。 在几乎毫不犹疑地认同这种史观的前提下,我读着梁启超“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这句话,马上想到的是,我们今天所做的“群体的历史”,往往会陷入“知有群体而不知有个人”的陷井。我这里说的“个人”,当然是在偷换概念,梁所讲的“个人”是“帝王将相”,我关心的“个人”,是组成所谓“群体”的一个个人。换句话说,我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在我们研究和论述的过程中,一方面有一个整全的、社会学的眼界,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搅和成无名无姓的群体甚至一堆堆电脑数据。

梁启超之教育方式浅谈

父亲 —浅谈梁启超之家庭教育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从公车上书到维新变法,梁启超先生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政坛,其与时俱进,远见卓识的身影早已深入人心。然,培养出“一门三院士”的他,同时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其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在生活上,先生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孩子。思成车祸的那次,他真是急坏了,守在身旁,呼唤着:“思成,你醒醒,大夫一会儿就到,你不会有事的。不要紧,别害怕。”可是他心里却念叨着:医生怎么还不来?医生快来吧!只要让我孩子活下来,哪怕落下残疾我也认了。有这样悉心照顾的父亲,孩子怎么可能会有事。另外,关于思成和徽因的婚礼,先生对他们的婚事事无巨细,一一操心。他觉得孩子们在国外,可以从美国到加拿大,按西方风俗,在教堂举行仪式,婚后赴欧洲旅游,同时考察国外建筑,然后回国举行国内婚礼。他对孩子的爱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意识,虽然操办一切,却始终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这是相当难得的,至少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其开明程度也是很多家长难以企及的。还有,我们知道在思成和徽因赴美读书期间,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因政而亡,先生的信中溢满温情,足以让孩子重燃希望。他告诫思成:“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要靠你,你要自己镇定着,才能安慰她。……林叔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她要鼓起勇气,发挥她的天才,完成学业,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叔的孩子……”先生之关怀备至,从儿媳身上可见一斑。 在精神上,先生循循善诱地引导着孩子。徽因和思成毕业在即,国内社会却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两人不知所向时,先生以他的博大和通达排解了孩子们的苦恼:“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一面不可骄傲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而于社会总有多少贡献……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若何,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贡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先生可谓精神向导,随缘又不放任,自律又不苛求。 在学业上,他高标准地要求孩子,为了弥补孩子国学根底不足,他每个假期专门为子女授课,为他们讲:“国学源流”,讲“前清一代学术”,讲《孟子》、《墨子》等。思成生病住院疗伤期间,还为其安排了学习计划,“吾欲汝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可益神志,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荀子》颇有训诂难通者,宜读王先谦《荀子集解》。”梁思成后来回忆道:“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对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 先生为孩子们的成材提供可能的一切条件。1912年流亡日本多年刚刚回国的梁启超,就为远在加拿大的大女儿梁思顺买《东坡集》《韩柳合集》等。为使二儿子梁思永在考古学研究上有所进步,梁启超亲自为他联系自费参加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的考古发掘,甚至还和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联系,让梁思永自费参加其在西北的考古活动。为了让梁思成和徽因在建筑学上大展宏图,他特意花巨资安排他们到欧洲度蜜月,细心考察欧洲建筑艺术。 梁启超,这位合格的父亲,以他无所不在的思想情感力量,潜移默化地引领者梁家下一代的人生道路。在风雨如晦,时局维艰,学术研究难以为继的情势下,梁家后代却薪尽火传,成为不同学科的顶尖人物。 是的,一位伟大的父亲。

史学论文: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

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比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早十年。梁启超的史学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史学,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之一, 同时是西方资产阶级历史理论最早的传播者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奠基人。纵观梁启超先生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对史学研究有特别的偏爱,尤其在史学方法论和史料学等方面梁启超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都展现出了对封建史学批判的思想。在戊戌维新期间他就曾大声疾呼“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他把史学与救国联结在一起。这是梁启超先生新史学的一大特点。 一、史学史:梁启超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作为一个成长于传统封建士大夫家族的文人,梁启超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他建立的新史学正是在对封建史学的反思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因为“新”史学就是向传统旧史学的挑战和解构。后世的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内容,相当重要部分的内容与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史学理论的正统论、春秋笔法、史例史体等,都与经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到了近代,特别是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加之新史学思潮和西方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学科的出现对旧中国的影响,促使他举起史学革命的大旗,把传统经学放在审判的地位上。可以说,他在努力摧毁经史之学,即对涉及古代史学思想的经学进行全面解剖,是一次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在梁启超先生1901年到1902年写的两篇文章《中国史绪论》和《新史学》中,他尖锐地指出了传统史学的弊病。他认为史学根本的弊病是封建政治,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新史学的建构,从而初步构筑起其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些主张成为他日后治史的方针。随后,1902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传统史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指出封建史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的对象狭窄,只有君史而忽略了大众史。他说:“质而言之, 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 总不离贵族性, 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知识阶级。故其效果, 亦一如其所期, 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随即他又指出所谓旧史学有二病、四弊,认为这是中国旧史学最突出的问题。第一,即“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反对封建王朝的历史,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应建立国民的历史,应将过去“‘皇帝的教科书’变为‘国民资治通鉴’和‘人类资治通鉴’。即‘质言之, 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而已”。在他看来《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界的巨著,可是内容和体系安排上也是分周记、秦记、汉记,并没有对传统的封建王朝史的编纂体例有所突破,此外历史家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在考量其对封建王朝利害的基础上做出的。同时,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过去所谓的正统无一不是君统。过去的年号纪年也是非常不科学的,过去皇帝为了彰显权利所用年号无数,说年号不能明示距今有多少年。他认为在中国最为科学的纪年应该用与西方耶稣纪年相似的孔子生年纪年。第二,中国应该建立大众史,而非单一的个人史,中国过去写的都是个人的历史,这就难免会一叶障目,难以看清历史的全貌。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黄敏兰 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1902年,他发起“史界革命”,推动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梁启超在历史学的各个方面: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中外历史编纂、史学史、人物传记等各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史学革命思想及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百 “现代史林泰斗”。① 年史学基业。梁启超被史学界公认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史界巨灵”、 一、挑起“史界革命”大旗 1902年,梁启超写下了《新史学》一文,公开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从此而开辟了中国现代史学的新天地。梁启超《新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宣言书,宣告了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传统史学的终结。梁启超的“史界革命”堪称是一项开天辟地的创举。 梁启超的“新史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早期的梁启超主要是政治家,其学术活动多以政治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此时梁启超对传统史学主要是进行政治批判而缺乏学术分析,对新史学也未做实质性的学术建设。在《新史学》中,梁启超着重阐述的是政治理论,分析国家与政府的关系、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落后的国民性,探讨西方民族强盛及中国落后的原因。当时梁启超是要以新史学动员民众与专制势力作斗争。所以他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国不可救”这样严重的问题。直到梁启超退出政坛,成为纯粹的学者后,他才全身心地致力于新史学的学术建设,对传统史学的评价也趋于客观。 《新史学》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宣扬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政治理论,另一部分是主张用新史学这一新学术来教育民众的史学理论。不过,这两部分是融为一体的,很难截然分开。例如他论证的“正统”问题,既是指史学上的正统之辨,也指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宣扬民主政治理论,也是他提倡用新史学、新学术来启蒙和教育民众的实践。所以,“史界革命”既是学术革命,也是政治革命的一部分。 《新史学》主要内容如下: 11批判旧史和旧政治。 《新史学》的一多半文字都是用来批判旧史。除第一节《中国之旧史》外,还有后三节《论《论书法》和《论纪年》。在全书的六节中有如此大的比重用于批判,可见激烈的批判正统》、

梁启超的史学革命和史学研究方法

梁启超的史学革命和史学研究方法 葛喜生·鉴古野叟 梁启超先生不愧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革命的宣传家、发起人。他早在1901年9月就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指出“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第161页)既道出了旧史学的局限,又道出了新史学要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全体国民,研究这一群体的经历以及原因结果。次年2月,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史学》,展开批判旧史学,他说“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同上书,第176-177页)接着他分析了旧史学“四蔽”及由“四蔽”所生之“二病”。 蔽之一:“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已,舍此则非所闻也。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绝后之一大相斫书也。虽以司马温公之贤,其作《通鉴》,亦不过以备君王之浏览。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同上书,第177页) 蔽之二:“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今史家多于鲫鱼,而未闻有一人之眼光,能见及此者。”(同上书,第177-178页) 蔽之三:“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凡著书贵宗旨,作史者将为若干之陈死人作纪念碑耶?……故泰西之史,愈近世则记载愈详。中国不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推病根所从起,实由认历史为朝廷所专有物,舍朝廷外无可记载故也。不然,则虽有忌讳于朝廷,而民间之事,其可纪者不亦多多乎?何并此而无也?……语曰: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夫陆沉我国民之罪,史家

历史研究-浅论梁启超历史研究的“客观研究法”

历史研究-浅论梁启超历史研究的“客观研究法” 论文关键词:历史事实史料客观研究法个性特征普遍规律论文摘要:梁启超历史研究的“客观研究法”实质上就是以历史客观李实为墓石,以真实史料为中介,在认识上反复深化,从而揭示出历史事实的个性特征与普遍规律,并为现实生活提供“资鉴”的方法。 梁启超说:“历史者,叙人群进化之现象合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就是说历史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历史进化的规律,从而为现实生活提供“资鉴”。正因为如此,梁启超提供出历史研究必须客观,要使用“客观研究法”。客观研究法是梁启超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也最明快、最有说服力地体现了他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倾向。虽然梁启超的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 (补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方法的精华却早已融人后来的历史研究之中。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重温他的历史研究的客观求真方法,仍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不仅是重新认识作为历史人物的梁启超的需要,而且客观、公正地研究历史也仍然是历史研究的基本立足点。 一、历史事实之客观性与整体性 历史的客观性表现在它的事实性、整体性。历史的真实一方面是事实之真,另一方面则是本质的真实。事实之真是从单个事实本身来说的,而本质之真则是从历史事实之间联系的角度和整体角度来说的。自然界不用说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社会历史现象也是客观的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是客观的,是过去、现在发生过的事实。历史不是简单的各民族、人群或各个人的孤立活动史,或其活动的叠加史,而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间的民族、人群或个人通过其文明的创造活动创造出来的、其间存在着相互的差异、联系和影响,并由于差异而相互补充,由于联系而相互作用,由于作用而相互影响,进而共同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必然性的人类社会历史整体。 历史的整体性以历史事件的互相联系和影响为纽带而表现出来。历史的整体性与梁启超关于全民进化的历史观点相互说明而关联。梁启超说,历史事件的发生、各民族的活动,都有环环相扣的关系,“史之为态,若激水然,一波才动万波随。;人类的历史活动息息相关,“如牵发而动全身,如铜山西崩而洛钟东应”。不独各国的历史是“整个的”,而且全人类的历史也是“整个的”,世界历史则是各国人民在创造文化、文明过程的总和。历史事件如果离开了人类历史的整体,就不成其为历史事件。“事实之偶发的、孤立的、断灭的皆于纵的方面,最少为前事之一部分之果,必于其横的方面最少亦与他事实有若干之联带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为前事之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历史好像一条长链,环环相接,继续不断,坏了一环,便不能活动了。 不独历史事件不能分割看,就是人类在历史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志等也不能分割看,而应当当作一个整体看,不仅把思想意志当作一整体看,而且要把历史客观事实与历史思想意志当作一个整体看: “史绩有以千年或数百年为起讫者,其绩每度之发生,恒在有意识若无意识之间,并不见其有何等公共之一贯目的。及综若干年之波澜起伏而观之,则俨然若有所谓民族意力在其背后。治史者遇此等事,宜将千百年间若断若续之迹,认真筋摇脉注之一全案,不容枝枝节节求也。 梁启超说,数百年或数千年的史实是一个整体,其间各时代发生的史实是

《新史学》

《新史学》 百科名片 梁启超 "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者也"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 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 志。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结识康有为,研究新学,宣传变法。戊戌政变后,政治上日趋保守。1918年起脱离政界,此后专事讲学与著述。史学是其所长,在中国近代史学发展上有一定的影响。 梁启超个人经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继上年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之后,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长文《新史学》。前者着眼于撰写"中国史"的具体构想; 后者着眼于从理论上批判"旧史"。作者自称"新史氏",倡言"史界革命",意在创立"新史学"。这两篇文章,后来分别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三册和第四册。[编辑本段] 《新史学》 《新史学》分节 《新史学》全文凡6节,其次第是: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 其关于《中国史叙论》 它与《中国史叙论》在节目上多有异同,然其基本思想前后连贯,二文在内容上互相补充,故宜结合起来考察,益可见作者倡导"新史学"的旨趣所在。梁启超对西学有广泛的涉猎,他在这两篇文章中,运用西方学者的历史哲学(主要是近代进化论思想)和史学方法论,提出并阐述了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 关于历史撰述的性质和范围

作者在两文中都论到史学的"界说",而历史撰述的性质和范围则是"界说"中居于首要地位的问题。作者指出:"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他说的"历史",按其意,当是历史撰述,亦即史家撰述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历史撰述是"叙述进化之现象",这实际上是指出了"新史学"之历史撰述的性质。以此为前提,作者给历史学确定了一个内涵,就是:"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化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质而言之,历史学当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考察和叙述种种进化现象,这就是"新史学"的本质。作者认为,"历史之真象"即运动规律"如一螺线"。这里说的"历史",是指客观历史过程。他的这个认识,把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朴素进化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梁启超之言历史进化和历史真象,并未超出他的老师康有为所谓据乱、升平、太平与世渐之说,即局限于庸俗进化论的范围。关于历史撰述的范围,梁启超说:"历史〔撰述〕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作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进化的现象,都"属于历史之范围",但通常历史撰述所记常限于人类,这是因为:"人也者,进化之极则也,其变化千形万状而不穷者也。"指出了人类进化在"凡百事物"进化中是最为复杂的特点。这样,梁启超就注意到历史研究有"广义"、"狭义"之分:"言历史之广义,则非包万有而并载之不能完成;至语其狭义,则惟以人类为之界。"这种划分,在理论上是重要的。梁启超进而又指出:就"狭义"的历史来说,也不是都可以写入历史撰述的。他认为:"欲求进化之迹,必于人群","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因此,"历史〔撰述〕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入历史〔撰述〕之范围也。"从中国史学之历史观的发展来看,从尊天命到重人事,是一大进步;从重视个人的作用到重视人群的作用,是又一大进步。但梁启超强调"人群进化之现象",并没看重"人群"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分配关系对于这种"进化"的作用,这是他的局限性。 关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的社会作用 梁启超认为,历史研究的目的,是要寻求一种理性的认识;但是这种理性认识的获得则必须是"客体"和"主体"的结合;而只有获得了这种理性认识,史学才具有了它应有的社会作用。他指出:"历史〔撰述〕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所谓"公理公例",就是下面他说的历史哲学。梁启超认为,史学是由"客体"和"主体"结合而成的。所谓客体,"则过去、现在之事实是也";所谓主体,"则作史、读史者心识中所怀之哲理是也"。他进而阐述说:"有客观而无主观,则其史有魄无魂,谓之非史焉可也(偏于主观而略于客观者,则虽有佳书亦不过为一家言,不得谓之为史)。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历史〔撰述〕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矣。"梁启超从历史研究和撰述之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着眼,提出历史哲学是为良史的前提,这在史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上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历史哲学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对从认识"局部之史"到认识"全体之史"、从认识史学本身到认识"史学与他学之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而尤为重要的是,还在于它的社会作用,即:"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这一时代是学术古今变迁,中西文化开始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新史学在此时代应运而生,而每一个学科的成立都要求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梁氏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自它以后,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著述层出不穷,可见梁氏此书对于近代新史学的深远影响。 史学是梁启超学术的中心,林志均在《饮冰室合集》序中说到:“知任公者,则知其为学虽数变,而固有其坚密自守在,即百变不离史是已。”梁启超史学著述颇丰,包括《戊戌政变记》、《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李鸿章传》、《王安石传》、《辛稼轩先生年谱》等,以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晚清学术概论》两部学术史名著,而史学的导论性著作,即这部《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据陈引驰先生为其作的序中而言:“《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的讲义,时在一九二一年,次年商务印书馆印行出版。这部说是梁氏史学的绪论性文字,原拟作为《中国文化史》的导引:一九二一年底在《改造》上陆续刊出时,在《中国文化史纲》题下标作‘篇首《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年初版也以‘《中国文化史稿》第一编’为副题,今《自序》中所称‘〈史稿〉’即指此而言。因此,它可以说是梁启超史学观的集中展现。”《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序》从中可窥见此书产生之源流。 全书分为六章,并自序和附编,自序简言其著书之原因极其历程,第一章写史之意义及其范围,第二章写过去之中国史学界,第三章写史之改造,第四章说史料,第五章写史料搜集与鉴别,第六章写史迹之论次,附编写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就如梁启超在序言中所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文化学术的变迁也成为一种必然,“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随之产生的新史学的任务,就如梁启超在本书序言中所论述到的那样:“近今史学之进步有两特征,其一,为客观的资料之整理;其二,为主观的观念之革新。”这本书以下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两个中心问题所展开的论述。前三章讲治史的主观观念,后三章讲史料的整理。 近现代史学的主观观念,都逃不出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的两种形式,一是受近代工业社会影响的科学研究式的治史方法,一是治史学的学者多逃不出民族性这一特点。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之大变迁,中西文化交流、冲突、摩擦的时代,身处这一时代的历史学者,尤其是象梁启超这样有一定政治社会背景的历史学者,政治生涯其治学是有影响的,这一点他自己在书中也承认了,如他所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09页)。因此,梁启超对于史之意义的论述并没有逃脱这个圈子,他在第一章史之意义及其范围中论述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庚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页)由此观之,梁启超这部书,只是就一民族的文化史的范围之内来整理探求民族之过去,以为现在、未来借鉴。因此,没有逃出民族性既是其不足之处,也是中国新史学建立的必要,实现汤因比所说的现代史学方式解构的后现代史学,都是在此过程之后。中国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