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 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春夜洛城闻笛》PPT【优秀课件PPT】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 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 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 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诗句解读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悄悄地飘来声谁音。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即洛阳。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故乡,家乡。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指《折杨柳》, 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 之情。
【句解】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飘出?随着春风 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 《折扬柳》曲,有谁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呢?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 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 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 受。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 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而然地 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字的意味。“散 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 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 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 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此夜 曲中闻折柳”。这句诗修辞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 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 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 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 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 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 忘怀。诗歌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 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 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 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诗句解读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悄悄地飘来声谁音。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即洛阳。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故乡,家乡。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指《折杨柳》, 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 之情。
【句解】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飘出?随着春风 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 《折扬柳》曲,有谁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呢?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 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 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 受。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 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而然地 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字的意味。“散 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 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 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 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此夜 曲中闻折柳”。这句诗修辞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 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 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 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 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 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 忘怀。诗歌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11页)
李白祖籍陇西成 纪(待考证),出 生于西域碎叶城, 4岁再随父迁至剑 南道绵州
“柳”谐“留” 音,故折柳送 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 有名的送别之 地,
读斯
抓意象,明情感
读斯
品词语,悟真情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 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 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 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 的思乡心切。
其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 富,意境奇妙。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 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 《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 乡的深情?
“谁家”,似乎不经意一问
“暗飞”似乎专意飞来 散入春风满洛城
自然清新 变客体为主体。 艺术的夸张
读斯
看注释,明缘由
何不顿生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源自柳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 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 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 触之深,思乡之切。
前两句 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
后两句
因闻笛而思乡
紧扣“闻”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 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读斯
看标题 明大体
具体时间
事件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看作者 明风格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春夜洛城闻笛 课件(共10张PPT)
那些思乡的人怎能逃出这乐曲的忧伤与残光的凄凉编织的网?应该是《折杨 柳》曲吧,让人不禁泪眼婆娑。春天来了又去,大雁去了又来,黄花开了又败, 谁能逃脱时光的流逝?生命的延伸老了自己,老了家人,也老了归乡的心。
初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倾听人们的无奈,初萌的嫩叶,也在为人们的忧伤 而忧伤。只有那一清月,在寂静的天幕中无声微笑,不知疲惫地倾听游子的诉说。 教师总结: “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住描绘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 (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第四章 作品赏析
1.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案:“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 管自吹自听,却无意中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 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 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 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2. 请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案:“散”是均匀、遍布。表现出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无 东无西,无南无北,抒发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诗人:李白
第一章
作者 简介
第二章
写作 背景
第三章
词句 解释
第四章
作品 赏析
第一章 作者简介
【李白】 (701年—762年)
【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 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 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故此乡夜,/曲家乡中/闻 ,
初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倾听人们的无奈,初萌的嫩叶,也在为人们的忧伤 而忧伤。只有那一清月,在寂静的天幕中无声微笑,不知疲惫地倾听游子的诉说。 教师总结: “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住描绘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 (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第四章 作品赏析
1.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案:“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 管自吹自听,却无意中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 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 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 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2. 请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案:“散”是均匀、遍布。表现出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无 东无西,无南无北,抒发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诗人:李白
第一章
作者 简介
第二章
写作 背景
第三章
词句 解释
第四章
作品 赏析
第一章 作者简介
【李白】 (701年—762年)
【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 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 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故此乡夜,/曲家乡中/闻 ,
《春夜洛城闻笛》优秀课件
声时的震撼和感动。
隐喻
诗中的“闻笛”不仅是听到笛声 ,还隐喻着诗人的思乡之情。通 过闻笛这一动作,表达出诗人对
故乡的深深思念。
用典
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故园 今夜月,千里共婵娟”,借用古 人对明月的赞美,来强化诗人的
思乡之情。
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分析
押韵
诗歌采用严格的押韵方式,每句 的末字都与相邻句子的末字押韵 ,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更加顺口,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李白相关的其他诗歌及评析
自主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代表作品,如《将 进酒》、《庐山谣》等,拓宽学生的诗歌阅 读视野。
深入评析
建议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所学课 程知识,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的评析和思 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可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促进学习交流。
富有节奏感。
平仄
诗中平仄相间,构成了优美的韵律 。平仄的交错使用,使得诗歌在朗 读时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节奏
诗歌的节奏明快,每句诗的字数相 等,构成了均匀的节奏感。这种节 奏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传唱和记忆 。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豪放洒脱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不拘一格。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 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怀古之幽思
解读诗歌里对古代文明的 怀念,以及对盛世不再的 感慨。
艺术手法
分析诗歌中采用的艺术手 法,如象征、隐喻等,以 展现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02
诗歌内容与赏析
诗歌原文呈现
```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诗歌逐句解读
“谁家玉笛暗飞声”
隐喻
诗中的“闻笛”不仅是听到笛声 ,还隐喻着诗人的思乡之情。通 过闻笛这一动作,表达出诗人对
故乡的深深思念。
用典
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故园 今夜月,千里共婵娟”,借用古 人对明月的赞美,来强化诗人的
思乡之情。
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分析
押韵
诗歌采用严格的押韵方式,每句 的末字都与相邻句子的末字押韵 ,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更加顺口,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李白相关的其他诗歌及评析
自主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代表作品,如《将 进酒》、《庐山谣》等,拓宽学生的诗歌阅 读视野。
深入评析
建议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所学课 程知识,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的评析和思 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可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促进学习交流。
富有节奏感。
平仄
诗中平仄相间,构成了优美的韵律 。平仄的交错使用,使得诗歌在朗 读时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节奏
诗歌的节奏明快,每句诗的字数相 等,构成了均匀的节奏感。这种节 奏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传唱和记忆 。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豪放洒脱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不拘一格。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 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怀古之幽思
解读诗歌里对古代文明的 怀念,以及对盛世不再的 感慨。
艺术手法
分析诗歌中采用的艺术手 法,如象征、隐喻等,以 展现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
02
诗歌内容与赏析
诗歌原文呈现
```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诗歌逐句解读
“谁家玉笛暗飞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优质ppt课件
春夜洛 城闻笛
李 白
作
者
简
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
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
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
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
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30卷。
创 作 背 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或二
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时,偶然听
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诗
词
内
春夜洛城闻笛
容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①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③情。
课下注解:①笛子的美称。②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之情。③故乡,家乡。
译 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 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 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思 维 导 图
春夜洛 城闻笛
笛声响起,飘满洛阳 曲中“折柳”,引发乡愁
思乡之情
重
点
赏 析
题解:《春夜洛城闻笛》
本诗题作“春夜洛城闻笛”,表明诗人因闻笛声而感 发。“春夜”点明写作的季节和具体时间;“洛城”表明 诗人是客居异乡。
重
点
赏 析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炼字:“暗”字表明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 听,却不曾想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 ·修辞:夸张。极写笛声传播范围之广,突出笛声的 动人、夜的安静。
李 白
作
者
简
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
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
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
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
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30卷。
创 作 背 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或二
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时,偶然听
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诗
词
内
春夜洛城闻笛
容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①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③情。
课下注解:①笛子的美称。②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之情。③故乡,家乡。
译 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 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 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思 维 导 图
春夜洛 城闻笛
笛声响起,飘满洛阳 曲中“折柳”,引发乡愁
思乡之情
重
点
赏 析
题解:《春夜洛城闻笛》
本诗题作“春夜洛城闻笛”,表明诗人因闻笛声而感 发。“春夜”点明写作的季节和具体时间;“洛城”表明 诗人是客居异乡。
重
点
赏 析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炼字:“暗”字表明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 听,却不曾想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 ·修辞:夸张。极写笛声传播范围之广,突出笛声的 动人、夜的安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优秀PPT课件(共24页)
白居易
李贺 刘禹锡
元稹 韩愈 柳宗元 孟郊 贾岛 韦应物
李商隐 杜牧
韦庄 皮日休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下 册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春夜 洛城闻 笛》优 秀PPT课 件(共 24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三、诵读诗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下 册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春夜 洛城闻 笛》优 秀PPT课 件(共 24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散入东风满洛城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 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 再加上春风助力,于 是在诗人的想像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 听到了。诗人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本来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 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 了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58岁·流放夜郎
35岁·长安献诗 42岁·玄宗召见45岁·赐
金放还
32岁·返回安陆 56岁·入幕永王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下 册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春夜 洛城闻 笛》优 秀PPT课 件(共 24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下 册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春夜 洛城闻 笛》优 秀PPT课 件(共 24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思念故乡的诗 文?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下 册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春夜 洛城闻 笛》优 秀PPT课 件(共 24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3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分析诗歌
前两句(叙事): 客居洛城, 春夜闻笛。 后两句(抒情): 夜闻《折柳》, 触景思乡。
在这首诗中,你品到
了什么呢?
我
小提示:可以从关键
品
词语的理解、诗人情 感等方面入手。
其
中
关键词句:
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是如何传递出这份情 感的呢?
一、运用了精妙的词语。
暗:给人黯淡之感。 散:遍布,思念无处不在。 满:夸张,被思念笼罩。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王之涣《凉州词》)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笛声 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 而杨柳青青的春色,从来不曾看见。 《折杨柳》为伤春叹别的内容。
•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 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 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 怀念征人为主 。
风 渲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
• 1、春风——富有活力与生机,也渲染 和谐与温馨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 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 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 塞诗中经常提到,”岑参《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 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 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笛——凄切之音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
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 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 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 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忧伤;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 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 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
主旨:借笛中 吹奏的《折杨 柳》曲,表达 诗人对故乡的 浓浓思念之情。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 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 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 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洛 城”表明诗人是客居在外。 这首诗是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 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 之情。
理解诗意
①洛城: 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②折柳:指《折杨柳》歌曲。汉代乐府曲名
《折杨柳》歌辞从梁至唐作者甚多, 内容多写离情之情。 ③玉笛: 精美的笛。 ④暗飞声: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⑤故园: 指故乡,家乡。
“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 “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 之情。 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 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5、“散入春风满洛城”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玉笛 之声的悠远绵长,体现 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 深远。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 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 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 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春夜洛城闻笛ppt优秀课件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
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 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 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 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 “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 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 “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 “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 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杨柳》 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 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 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 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 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 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 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 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 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读诗歌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笛子的美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指《折杨柳》,汉代乐府 故乡,家乡。 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 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 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 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 “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 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 “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 “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 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杨柳》 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 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 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 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 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 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 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 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 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读诗歌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笛子的美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指《折杨柳》,汉代乐府 故乡,家乡。 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优秀ppt课件(26张)
梳理论述思路 4. 所作结论。
都。诗人当时客居洛城,大概正住
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南乡子:词牌名。 学生活动:首先独立自考,然后可以同桌之间或小组间交流。
宿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有感而
8.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译文
发,做成了这首七言绝句。
1、结合课文注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从字、词、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品析。
2、抓住关键字词 “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1、暗字有隐约、悄然之意,,吹笛人不经意间打动了许多听众,与“谁家”相照应。 2、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出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各小组用自己的 诗人当时客居洛城,大概正住宿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有感而发,做成了这首七言绝句。
4、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李白的诗 歌,裴文的剑舞,张旭的草书
5、“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 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 唐”—余光中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
四川峨眉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 “谪zhé仙人”。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结 交朋友。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 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 浪漫的艺术风格,存诗900余首,有《李太 白集 》传世。
赏析: 理解“折柳”含义, 体会诗人情感。
柳
古人以柳表惜别。“柳”是“留”的
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也带有伤离
别的意味
相传在汉代,长安人送客至郊外的灞桥,折岸边的柳枝赠别,
成了一种习俗。所以折柳一词中寓含“惜别怀远”之意。诗中 指《折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书写了离别行旅之苦。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 联系课文说说这首诗 写了一件什么事
背景知识
年轻的岑参第一次远赴西 域,建功边陲的理想鼓舞着他 ,辞别新婚妻子,离开家乡, 奔赴边疆,漫漫征途,好多天 音讯全无。恰逢,入京的使者 ,就请使者捎信回家。
初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笛——凄切之音
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最常 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
古笛曲广为流传的有《折杨 柳》、《关山月》等,皆为思乡 之作。
❖1、春风—— 富有活力与生机,也 渲染和谐与温馨
❖“春风又绿江南岸”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走近作者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曾官嘉州刺史,世称 “岑嘉州” 。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 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 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 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 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 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 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 ,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托故人带封 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 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
路途遥远的样子 泪流纵横的样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探究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 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 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 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 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 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诵诗歌
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
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 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 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 “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 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 “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 “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 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笛子的美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指《折杨柳》,汉代乐府 故乡,家乡。 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
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 《折杨柳》的乐曲,谁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 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 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 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读诗歌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杨柳》 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 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 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 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 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 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春夜洛城闻笛
R·七年级语文下册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