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
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药物质量标准在药物研究与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评价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还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考虑的是药物的活性成分和其含量。
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药效,而其含量则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因此,在制定药物质量标准时,必须明确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并设定相应的标准。
在评价药物质量时,需要对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确保其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除了活性成分和含量外,药物的纯度、稳定性、溶解度、溶出度、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在制定和评价药物质量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药物的制备工艺、贮藏条件、包装材料等因素也会对药物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制定和评价药物质量标准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性质、研究方法、法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在进行药物质量标准制定时,需要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用途确定适当的指标和标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进行药物质量评价时,需要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确保对药物各项指标的准确评价。
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药物化学、药理学、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在进行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时,需要借助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确保研究的全面、准确和可靠。
此外,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药物质量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只有不断加强药物质量标准制定与评价研究,才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药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
新药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药研发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新药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新药的质量研究以及为新药建立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首先,新药的质量研究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疗效非常重要。
由于新药可能具有未知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研究,以确保它们是安全有效的。
通过对新药的成分、组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评估其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同时,质量研究还包括对新药的稳定性、纯度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其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异或降解。
其次,建立新药的质量标准对于监测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
质量标准是规定了新药必须符合的严格要求和指标。
它们包括对新药成分和品质的描述,以及对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规定。
通过建立质量标准,可以确保新药的生产过程遵循一定的规范,并且能够提供一致的药物品质。
此外,质量标准还为新药的监管机构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有助于确保新药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进行新药的质量研究和建立质量标准,需要应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学活性测定、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物理化学分析可以用于确定新药的组成和纯度,生物学活性测定可以评估新药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评估新药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特性。
最后,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可以得出关于新药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结论。
此外,国际性和国家性的药物质量标准制定机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药典标准,用于全球范围内的药物质量控制。
国家药监机构和药品注册机构也负责制定和监督本国新药的质量标准,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综上所述,新药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疗效至关重要。
这需要应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学活性测定、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化学原料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常见问题讨论
原研 EP7.0 标准
USP34
JP15
国内 标准
拟定 标准
方法
系统 适用 性
限度
梯度洗脱 色谱条件
……… 210nm 254nm
梯度线性 洗脱
色谱条件 ……… 210nm 254nm
等度洗脱 HPLC 色谱条件 ……… 210nm检测
等度洗脱 HPLC 色谱条件 210nm检 测
原方法
在对各国药典方法比较的 基础上确定分析方法新方法
理化特性与常数研究
相对密度
溶解度 熔点 吸收系数 比旋度 引湿性 黏度
碘值、皂化值、酸值
凝点
溶解度试验的目的
• 新药:考察物质的溶解性能
•
为药物制剂的剂型选择
•
为提取、精制工艺的溶剂选择
•
为检验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溶剂选择
•
提供参考信息
• 仿制药:考核仿制药品质一致性提供佐证
•
(晶型、微粉粒径、成盐程度、纯度)
0.2分钟
酸破坏 0.2分钟
碱破坏 0.2分钟
峰性质 溶剂峰
2
0.5分钟 0.5分钟 0.5分钟
试剂峰
3
4
5
6 杂质 总量
2.2/0.2% 8.2/0.3% 11.8/0.5%
1.0%
2.2/0.2% 2.2/0.2% 工艺杂质
8.2/11.8% 11.8/1.5%
8.2/0.3%
11.8/1.9%
20
76
• 溴 化 钠 NaBr· 2H2O
20
58
• 重 铬 酸钠 Na2Cr2O7· 2H2O 20
52
• 氯 化 钙 CaCl2· 6H2O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2009-07-14 药品安全事件“齐二药”事件:急性肾衰亮菌甲素注射液辅料“丙二醇”实际为“二甘醇”安徽华源“欣弗”事件:急性肝坏死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违规生产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SFDA 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FDA Analytical Procedures and Methods Valid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sation-Quality Q1A R2 Stability Test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Q1B Photostability Test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Q2A Text on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Q2B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Methodology? Q3A R Impurities in New Drug Substances Q3B R Impurities in New Drug Products Revision 2 Q3C Impurities: Residual Solvents ……新药申报资料项目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可不附)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药物研发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药物研发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药物研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其中质量控制与标准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方法和技术,确保药物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标准化则是指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药物的生产和研发进行规范,以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通过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估,可以确保药物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并且不含有有害物质。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和错误操作,确保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最后,在成品药物的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不受损。
同时,标准化对于药物研发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类药物具有一致的质量和效果,避免因为产品质量不一致而导致疗效差异。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研发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它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要想实现药物研发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需要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协同作用,确保药物研发的顺利进行。
在药物研发中,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由于药物研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并不容易,需要考虑到不同药物的特性和疗效。
其次,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以及如何确保其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药物研发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可以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药物疗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化学药物(制剂)
例:复方烟酸缓释片 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
3.1 有关物质 采用了HPLC法,需要对所 采用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仪器 及色谱条件 、 流动相的选择 、波长的选 择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 、样品提取 方法及溶液稳定性 、方法专属性、检测限、 三批供试品的有关物质检查 等内容。所有 的图谱必须附上。
制剂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1、性状 制剂的性状是考察样品的外形和颜色。 如片剂应描述是什么颜色的压制片或包衣片 (包薄膜衣或糖衣),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以 及片子的形状,如异形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 形等);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 描述。硬胶囊剂应描述内容物的颜色、形状等。 注射液一般为澄明液体(水溶液),但也有混悬液 或粘稠性溶液,需注意对颜色的描述,还应考察 贮藏过程中性状是否有变化。
例:复方烟酸缓释片 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
3 检查 3.1 有关物质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烟酸 与洛伐他汀,由于烟酸较稳定,中国药典 二部收载的烟酸原料及烟酸的制剂均无有 关物质检查项,洛伐他汀则较不稳定,在 美国药典24版及中国卫生部部标准(WS045(C-033)-97)中均对洛伐他汀原 料的有关物质进行检查。所以重点对本品 中洛伐他汀的有关物质进行检查。
制剂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3.1含量均匀度 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口服固体制剂、粉雾剂或注射 用无菌粉末等制剂中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以下制剂一般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1)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规格小于10mg(含 10mg)的品种或主药含量小于每片(个)重量5%的品种。 (2)其它制剂,标示量小于2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个重量 2%的品种。复方制剂应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进行含量 均匀度检查。对于药物的有效浓度与毒副反应浓度比较接 近的品种或混匀工艺较困难的品种,每片(个)标示量不大 于25mg者,应进行含量均匀度研究。
化学药品原料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原料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化学药品原料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一、化学式与化学键咱们先来说说化学式啊。
化学式就像是化学物质的一张名片,告诉我们这个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以及它们之间是怎么连接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化学键啦。
化学键呢,就好比是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离子键就像是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原子之间像超强磁铁一样吸在一起。
比如说氯化钠(NaCl),钠原子(Na)最外层有1个电子,它就想把这个电子扔掉,变成带正电的钠离子(Na⁺),而氯原子(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就想再得到1个电子凑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于是钠原子就把自己的电子给了氯原子,这样它们就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像磁铁吸铁屑一样紧紧吸在一起,这就是离子键。
共价键呢,就是原子们共用小钩子连接起来。
像氢气(H₂),两个氢原子(H)都想有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但是它们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电子完全给对方,于是就商量好,把各自的一个电子拿出来共用,就像两个人一起握住一个小钩子一样,这样就形成了共价键。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就像一场拔河比赛。
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刚开始的时候,比如说左边反应物这边人多力量大,反应就向生成物那边进行得比较快,就像拔河比赛开始时一方把绳子往自己这边拉得比较多。
但是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这边的人(浓度)越来越少,力量就小了,而生成物那边的人(浓度)越来越多,力量就大了。
最后呢,会达到一种状态,就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了,就像拔河比赛中两队人拉绳子的力量一样大了,这时候绳子就不动了,在化学里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了,这就是化学平衡。
三、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啊,可以把分子想象成一个个小磁针。
就拿水(H₂O)来说,水是极性分子。
氧原子(O)就像小磁针的南极,带负电,而氢原子(H)就像小磁针的北极,带正电。
这是因为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较强,把共用电子对拉向自己,所以氧一端就带负电,氢一端带正电。
范国荣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订演示文稿
通用名:对乙酰氨基酚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
第三十页,共100页。
Cefradine 头孢拉定
先锋6号 先锋霉素 头孢菌素 头孢雷
定 头孢瑞丁 头孢环己烯
Cefrasol Cefro Cefrum Anspor Cephradine Citicef Dicefalin Diufalin Eskacef Medicef Megacef Sefrie Sefril Velosef
6. 确证化学结构或组分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7. 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包括理化性质、纯度检
查、溶出度、含量测定等。 8. 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对照品。 9. 临床研究用的样品及其检验报告书(申请临床时报送)或生产的
样品3-5批及其检验报告书(申请生产时报送) 10. 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 产品包装材料及其选择依据
第二十六页,共100页。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安全有效性 安全性主要表现为药品的毒副作用小;有效性主要
指药物的疗效确定 (二)先进性 (三)针对性
充分考虑药品剂型、生产工艺、流通、使用各个环 节的实际因素 (四)规范性
“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
第二十七页,共100页。
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Q6A Specifications: Test Procedure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New Drug Products: Chemical Substances
化学产品标准规格
Q6B Specifications: Test Procedure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原料药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原料药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药品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新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开发新药;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详细研究;并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一、原料药质量研究原料药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应对该药品进行质量研究;并参照现行版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制订质量标准;一些中国药典附录已有详细规定的常规测定方法;对方法本身可不作验证;但用于申报原料药测定的特殊注意事项应明确标明..1.性状应分别记述药品的外观、嗅、味和一般稳定情况、溶解度以及有关物理常数..1.1外观、色泽、形状、嗅、味..在贮存期内发生的变化应予以研究记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等..1.2溶解度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纯度..表示溶解度的术语应按照药典规定分极易溶解、易溶解、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试验法可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一般用与该药品溶解特性密切相关、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常用溶剂作试验;不必罗列过多..1.3熔点已知结构的化学原料药;熔点是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利用熔点或熔矩数据;可以鉴别和检查该药品的纯杂程度..测定原料药的熔点常用中国药典附录第一法..适于测定熔点的药品应是在熔点以下遇热时晶型不转化;其初熔与全熔易于判断的品种..应详细记录初熔与全熔时的温度;并应在规定范围内..化学药品的熔点范围一般为3℃-4℃;熔矩一般不超过2℃;不宜过宽..对熔融时同时分解的药品;要记录熔融时的现象;如变色;产生气泡等..通常当供试品开始局部液化;毛细管中出现液滴或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至供试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时作为全熔温度..有时固相消失不明显;则以供试品分解并开始膨胀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对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初熔与全熔现象时;可以记录其发生突变如气泡很快上升;颜色明显变深时的温度;作为熔融分解温度..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时同时分解的品种以及一、二类新药的熔点应用DSC热分析法予以说明..如熔点在200℃以上并同时分解的品种;一般不将熔点订入质量标准中..1.4旋光度或比旋度此项是反映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对这类化合物;在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中应作比旋度规定..测定时应注意温度、浓度和溶剂对比旋度的影响;并详细记录测定时的温度、浓度和采用的溶液剂;操作中如有特殊要求应注明;如测定温度和测定波长与药典规定20℃ 589nm不同;则应注明..旋光度还可用于某些制剂的含量测定..1.5吸收系数化合物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物理常数之一..我国创制的药品或只有文献记载;国内外药典未收载的药品一、二类新药的吸收系数E1%1cm;应至少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定;并统计处理结果..测定方法应按药典委员会规定方法进行..用于测定吸收系数的样品应经精制;并提供纯度数据..吸收系数一般列入原料药的性状项下;还可用于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和含量测定..在研制单位测定的基础上;复核审查部门应对供测定样品的纯度和测定数值进行复核..测定方法介绍如下:5.1用五台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参照中国药典附录分光光度法项下的仪器校正检定方法进行全面校正检定;申报资料中应有校正检定结果;所用的天平、砝码、容量仪器、移液管等均应经过校正..在药品性状包括以上各项物理常数研究中应查阅国内外现行版药典及其他参考文献的数值作比较..2.鉴别原料药的鉴别试验;要求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类:2.1化学反应选择功能团专属化学反应..包括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盐类的离子反应等..2.2色谱法包括GC法、HPLC法的保留时间及TLC法的RF值及颜色等..2.3光谱法常用的有红外吸收光谱法;可与药典委员会编的药品红外光谱集标准图谱对照;也可用对照品同时测定;并附该药品的标准红外图谱复印件及测定图谱..测定时应记录仪器型号和测定方法..紫外吸收光谱在鉴别试验中也常用;应规定在指定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必要时;规定最小吸收波长;或规定几个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比值或特定波长处的吸收度;以提高鉴别的专属性..鉴别试验应说明反应原理;特别在研究结构相似的系列药品时;应注意与可能存在的结构相似化合物的区别;并要实验验证..对光学异构体药品的鉴别;应具有专属性..对一些特殊品种用以上三类方法尚不能鉴别确证时;可用其他方法;如用X射线粉末衍射鉴别矿物药等..3.检查检查项目应考虑有效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三方面..药品按既定工艺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可能产生需要控制的杂质;因此要经质量研究;结合实际制订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的杂质控制项目;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原料药品中所含杂质包括工艺杂质、降解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等..3.1一般杂质检查如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等;均按现行版中国药典方法;但要说明用的是第几法;并说明采用方法的原因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及解决办法..操作中注意事项可参照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对一般杂质除订出限度外;试制产品在检验时应配制不同浓度系列的对照液;考察多批数据;确定所含杂质范围..3.2有关物质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原料、中间体、降解物、异构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等..对药品的纯度要求;应基于安全性和GMP两方面的考虑;因此;允许含限定量无害或毒性极低的共存物;但对有毒杂质测定严格控制..毒性杂质的确认主要根据安全性试验的资料或文献资料..当某杂质与已知毒性杂质结构相似;但又无法分离时;亦被认为是毒性杂质;对毒性杂质应搞清结构;并严格控制含量限度..有关物质检查通常采用色谱法;可根据有关物质的性质选用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的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法等;有时也可采用呈色反应等方法..色谱法是作为有关物质检查的首选方法..薄层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但分离效果较差;影响重现性、精密度的因素较多;因此可用作一般有关物质检查..气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查挥发性杂质;残留溶剂等;一些不挥发性物质也可用于衍生化试剂制备成挥发发性衍生物后进行测定..还有纸色谱法、柱色谱法和电泳法等;由于操作时间长;分离效果差;所以采用不多..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性能高;也可采用..各色谱法均应按现行版中国药典附录色谱法的规定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规定进行研究..在用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时;首先应按药典附录要求考察系统适用性试验..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方法考察:以上三种考察方法并可与其他方法作比较;以决定方法的选择..用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时;应优选分离条件;并附代表性的图谱;图谱中应标明各成分的位置;TLC法应有实物照片;注明各斑点的RF值;应有检出限TLC法为最小点样显示量;HPLC法一般为相当峰高三倍于基线噪音时注入的供试品量、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测定溶液稳定性等的研究资料..高效液相色谱法作杂质检查;也可与含量测定同时进行;所用色谱柱首先考察通用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硅胶;及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如分离不好;可选用其他柱;但应附实验数据;说明理由..如经对比;必须用指定牌号的色谱柱或填充剂;则应注明..应采用价廉易得的流动相;如需用少量酸碱调节流动相的pH值;应明确规定pH值及范围..检测器则首选UV-可见光检测器..HPLC 法用于测定杂质含量时;参照现行版药典附录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和可能选择1杂质对照法;2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3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由于不同物质响应因子可能不同;因此;尽可能采用1、2法..气相色谱法的常用固定相为SE系列、OV系列、PEG系列等..担体首选白色并经酸洗后硅烷化担体..如试用不合适时;可选用其他固定相和担体..检测器首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如单凭色谱法检查杂质尚欠充分时;对一、二类新药在研究阶段可用联机技术;如HPLC/UV二极管陈列;HPLC/MS或者说GC/MS对待测定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关物质的限量;如分离出有几个杂质峰或点可考虑定总杂质限度并定单个杂质限度;或定已知杂质限度、未知杂质限度和总杂质限度..计算方法可采用杂质对照品法、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或根据不同杂质采用不同方法..‐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和应限制使用的乙腈、氯仿、甲苯、吡啶等溶剂;则在成品中要作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沸点低的溶剂可用顶空进样;沸点高溶剂可用溶液进样..‐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查..应规定有效晶型;并对无效晶型进行控制;如甲苯咪唑中A晶型的检查..4.含量测定凡用理化方法测定药品含量的称“含量测定”;凡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测定药品效价的;称为“效价测定”..化学原料药品的含量测定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要考虑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与精密度..原料药要求纯度高;限度严格..如果杂质可严格控制;则可着重于测定方法的准确性..一般首选容量分析法..在方法叙述中要强调供试品取样量应满足滴定精度的要求;滴定终点应明确;为了排除因加入试剂对测定的影响;可采用空白试验校正;方法中应有计算用的每1ml滴定液相当待测物的换算因子;也可考虑用仪器方法确定终点..测定方法中应依次准确叙述每一操作步骤;统一采用中国药典用术语;并尽可能采用附录中收载的各种试剂、试液、缓冲液、指示液、滴定液等..如必须另法配制或操作要特别注意时;应在方法中说明..一、二类新药;应列出滴定曲线;指示剂终点变色依据..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一般少用紫外光光度法;必要时;可用对照品同时测定进行比较计算;以减少不同仪器的测定误差;采用吸收系数法时;应给出E值;如此值小于100一般不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用于具有一定挥发性原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一样具有良好的的分离效果..主要用于多组分抗生素原料药和杂质干扰其他测定方法的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所用对照品必须具有纯度高;易于制备和性质稳定等条件..内标物质应选易得并不得对测定产生干扰的化学物质..所用填充剂首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如经试用不合适后;再选取用其他填充剂;流动相首选甲醇-水系统;用少量酸碱调节的流动相;或对流动相中pH敏感的品种;其流动相的pH值必须明确规定..应有“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所订理论板数和分离度数值均指符合检测的最低要求..研究含量测定方法时;应附有①代表性的图谱;显示其专属性;标明各成分的峰及分离度;②测定线性;即用信号或响应对浓度的曲线或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Y载距;回归线性的斜率和方差;附回归曲线;至少用五份浓度测定..质量研究中方法验证;可参照中国药典有关附录..5.其他在质量标准中规定类别、剂量等内容;在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中加以说明..二、原料药质量标准的制订根据质量研究的各项目;并根据试制品连续三批以上的实测具体结果;逐项列入质量标准中..项目及限度的选择应在起草说明中予以说明..1.药品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英文名;其中英文名采用INN名..2.有机药品的结构式..以上两项可参照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第三版1998年10月中有关规定制订..3.分子式与分子量凡组成明确的单一化合物;以及主成分已明确的多组分抗生素;均应列出分子式..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中的元素符合按国际惯例;除C排在首位;H排在第二位外;其他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均应按元素符合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原子数写在该元素符号的右下侧;有结晶水的;将结晶水写在后面;并用圆点隔开..生物碱或有机碱的盐;则将碱基部分放在前;而后面是酸;两者之间用圆点隔开;如有结晶水;则放在最后;也在两者之间用圆点隔开..分子量按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最终数值书写小数点后第二位;前加空格与分子式隔开..混合物或组分不定者;一般不列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有机药品的化学命名;以及含量或效价的限度规定..化学合成药;或检测方法完善可以保证其质量的单一提取物;可以不写明来源;而用化学命名取代;应根据中国化学会编化学命名原则最新版本命名..命名母体的选定应尽可能与CA系统一致..功能团、取代基或母体的命名在化学命名原则中未收载时;可查阅英汉化学化工词汇最新版本..如系动、植物提取物;需要控制原料来源者;或对质量的特殊要求;必须指定来源者;或组分复杂;不完全清楚;且无含量测定方法者;或组分不恒定的混合物等;均要写出符合实际的来源..凡订有含量或效价测定;均应将其限度规定列在来源或化学命名之后..5.性状6.鉴别7.检查8.含量测定以上四项根据质量控制研究的结果;测定试制样品连续三批以上的数据;并根据控制质量需要;逐项列入质量标准并订出适当的限度..项目排列先后;均参照药典;以利规范化..9.类别按药品的主要作用或主要用途划分、列出..10.剂量剂量项下应包括常用的给药方法和成人常用剂量;毒剧药品应规定极量..原料药如有口服制剂;则在原料药项下列出口服剂量;如无口服剂量;原料药项下不列剂量..其他制剂的剂量均在制剂中列出..单方制剂的用量;应以主药的重量单位表示..用片或粒为单位..小儿剂量一般以公斤体重表示;不应写“小儿酌减”字样..用量在0.1g以上的用“g”;用量在0.1g以下的用“mg”;但在同一品种项下不应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示法..抗生素类药品的含量一般以活性部分表示;不以盐表示..11.注意根据临床研究而定的该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2.贮藏叙述对药品包装与贮存的基本要求..应根据药品“性状”下的描述;结合稳定性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包装贮藏条件..应按中国药典中应用的术语表示..13.制剂指研究该原料药所制成的制剂..14.检验用对照品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用的对照品;应用相应的质量要求..用于含量测定的对照品;应严格控制其杂质含量;可用定量方法测定其纯度;必要时用色谱法测定其纯度..三、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对起草的质量标准;要求对每个项目、每个方法、每个限度或判断标准;均应作出说明..说明时应列出有关的研究与实测数据;参考的药典标准与有关文献;和供药效、毒理和临床研究用药的检验数据..稳定性试验中加速和长期稳定性的测试数据;并应考虑分析和生产中的变动因素;以考核标准中所订各项检测方法与限度的可行性。
化学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指导原则
编辑课件
一、性状
制剂的性状是考察样品的外形和颜色,片剂如为 包衣片,应除去包衣后,就片蕊的颜色进行描述。片 子的形状,如异型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也应描述,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 如实记述。胶囊剂应在说明为胶丸或硬胶囊后,对内 容物的颜色形状均应记述。注射液一般应为澄明液体, 但也有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都要详细描述,注射液 的颜色应根据药品颜色色号相应描述,以黄色标准比 色液为基准,浅于1号稀释一倍的为“无色”,介于2号 以下的为“几乎无色”,介于4号以下的为“微黄色”,介 于6号以下的为“淡黄色”,介于8号以下的为“黄色”。
编辑课件
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 a.对于非崩解型药物,宜采用转篮法。
• b.对于崩解型药物,在进行转篮法的整个试验过程中,确 保转篮网孔的通透性尤为重要,对于处方中主药或辅料 (如胶性物质)影响转篮通透性的固体制剂,一般应采用 桨法。
• c.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桨法。
• d.对漂浮于液面的制剂,,一般应选用转篮法。如辅料 堵塞网孔则选用桨法,将供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 中加以规定。采用小杯法时不能使用沉降篮。
崩解时限检查时的记述应包括介质、 崩解具体时间。
编辑课件
崩解时限检查法
片剂类型
检查法
时间限度
普通片
崩解时限
15分钟内
含片
崩解时限
30分钟内
舌下片
崩解时限
5分钟内
口腔贴片
释放度
应符合规定
咀嚼片
/
/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药物的质量标准是衡量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确保 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经过充分的质量研究和严格的质量标 准制定才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药物的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定密不可分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质量研究和严格的 质量标准制定才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推动国际药品质量信息共享提 高监管效率
促进国际药品研发与生产的合 作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上市
加强国际药品监管的交流与合 作共同应对药品安全风险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 挑战:仿制药市场的竞争加剧 机遇:新药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 机遇: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增长
感谢您的观看
符合法规要求
确保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保障公众健康和权益
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升药物质量水平
保证患者用药安 全
提升药品疗效
促进医药行业发 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药物成分的分析
药物成分的定性分析:确定药物中存在的化学成分 药物成分的定量分析:测定药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药物杂质的分析: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测和控制 药物制剂的分析:对药物制剂的成分进行分析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 标准的制定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的重要性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质量标准的制定 质量标准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未来发展
确保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整理)化学药品原料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原料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试行)。
化学药品制剂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试行)。
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研究指导原则》(试行【H 】G P H 3 - 1 指导原则编号: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二ΟΟ 四年三月十八日目录一、概述 (2)二、杂质的分类 (2)三、分析方法 (3)(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4)1、有机杂质的分析方法 (4)2、无机杂质的分析方法 (4)(二)、分析方法的验证 (5)(三)、有机杂质的定量方式 (7)四、杂质检测数据的积累 (8)五、杂质限度的制订 (10)(一)、有机杂质的限度确定 (11)1、创新药物 (11)2、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12)3、其它新药 (13)(二)、无机杂质的限度确定 (13)六、临床研究申请与上市生产申请阶段的杂质研究[6][7] (14)七、结语 (15)八、名词解释 (15)九、附件 (15)十、参考文献 (17)十一、起草说明 (17)十二、著者 (19)1一、概述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统称为杂质。
杂质的研究是药品研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括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准确地分辨与测定杂质的含量并综合药学、毒理及临床研究的结果确定杂质的合理限度。
这一研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
由于药品在临床使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除了与药品本身的药理活性有关外,还与药品中的杂质有关。
例如,青霉素等抗生素中的多聚物等高分子杂质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原因。
所以规范地进行杂质的研究,并将杂质控制在一个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将直接关系到上市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国外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药研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目的是为我国的药品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从而提高药品的质量,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由于新药研究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每种药品的具体研究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不能涵盖杂质研究的所有情况,故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研发工作中的共性问题
1.质量研究工作过于简单,不够深入,对制订的质量标准不能给予 有效的支持;
2.质量研究的内容不够全面、且无针对性(未结合制备工艺和稳定 性研究结果),不能全面地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
3.机械地认识质量研究工作,照搬其他品种的模式或硬套指导原则, 不能反映产品的个性化特点;
4.方法学研究工作比较粗糙,很少考虑方法选择地合理性(无不同 方法的对比研究)与所用方法的互补性;
32
五、方法的再验证
(一) 必要性 (二) 原则 (三) 内容 1. 变更原料药的合成工艺(杂质检查方法的专属性、含量测
定方法的专属性和准确度) 2. 变更制剂的处方(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
性、准确度) 3. 改换制剂用原料药的生产单位(杂质检查方法的专属性、
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和准确度) 4. 改变分析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和范围) 5. 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参考变更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和
5 方法的验证工作比较盲目,对哪些试验项目的方法需要验证与验 证内容的重点不十分清楚,往往漏掉重要的验证内容,使审评人 员无法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6.我国新药申报分为申请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两个阶段,研发者大 多仅重视临床前的质量研究工作,而忽视申报生产,以与工业化 生产后因规模与其他变化导致产品质量变化的质量研究工作。
20
1.含量(效价)测定——原料药的主要指标 之一
理化方法测定药物含量——含量测定 生物或酶化学法——效价测定
21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重点内容
1安全性相关:有关物质、异构体、特殊杂质、 有机溶剂残留
2有效性相关:晶型、粒度等
22
化学原料药质量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与分析
浅析化学药品研发中对照品(标准品)有关技术要求
浅析化学药品研发中对照品(标准品)有关技术要求【导读】药物的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订是药物研发的主要内容之一,药品标准物质也是质量标准和质量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药品质量标准的物质基础。
药品标准物质在新药研究中与产品定性、杂质控制及量值溯源密切相关,标准物质的运用贯穿于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中。
一概述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药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即药品标准中使用的具有确定的特性或量值,用于对供试药品赋值、定性、评价测定方法或校准仪器设备的物质,其中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标定和管理国家标准物质”,“申请人在申请新药生产时,应当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制备该药品标准物质的原材料,并报送有关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
但在新药研究中,普遍存在对照品(标准品)的应用超前于中检所制备和标定的情况,鉴于新药研究的连续性以及标准物质在新药研究中涉及量值溯源、产品定性、杂质控制及其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标准物质的制备和标定与药品的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乃至药理毒理学研究中剂量的确定等临床前基础研究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药品对照品(标准品)的研究(制备与标定)也是药品审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对照品来源1 所用对照品(标准品)中检所已经发放提供,且使用方法相同时,应使用中检所提供的现行批号对照品(标准品),并提供其标签和使用说明书,说明其批号,不应使用其他来源者;如使用方法与说明书使用方法不同(如定性对照品用作定量用、效价测定用标准品用作理化测定法定量、UV法或容量法对照品用作色谱法定量等),应采用适当方法重新标定,并提供标定方法和数据;若色谱法含量测定用对照品用作UV法或容量法,定量用对照品用作定性等,则可直接应用,不必重新标定。
2 申报临床研究时,如中检所尚无供应,为不影响注册进度,可先期与中检所接洽制备和标定,申报时提供标定报告、标签(应标明效价或含量、批号、使用效期)和使用说明书;也可与省所合作标定,申报时提供标准品或对照品研究资料,“说明其来源、理化常数、纯度、含量及其测定方法和数据”;标定有困难时,可使用国外药品管理当局或药典委员会发放的对照品(标准品)或国外制药企业的工作对照品(标准品),进行标准制订和其他基础性研究,但应提供其标签(应标明其含量)和使用说明书,能保证其量值溯源性;也可使用国外试剂公司(如sigma公司等)提供的对照品(标准品),但应提供试剂公司该批对照品(标准品)的检测报告(用作含量测定时,应有确定的含量数据),如为高纯度试剂,提供了国外试剂公司检测报告(用作含量测定时,应有确定的含量数据)时,也可使用,并应能保证其量值溯源性,但申请人应及时与中检所接洽对照品(标准品)的标定事宜,临床研究期间完成此工作。
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与制订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与制订原则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属于药品研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在实际开展药品研发工作的时候需要对药品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备一定可行性的相应质量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进行修订以及完善,从而达到控制药物质量的目的,保证其能够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
1.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对于质量标准来说,其一般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内容组成:一是检测项目,二是分析方法,三是限度。
对于化学药品还有相应制剂来讲,质量标准当中应该纳入的一些常规检查项目,对此需要参考现行的中国药典。
除此之外,目前现行的中国药典,针对一些常规检查项的限度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所以相关研发者也可以对其进行参考。
例如:一般杂质、释放度还有溶出度等。
通常情况下对于有关物质以及残留溶剂,需要考虑给药途径、临床使用情况还有给药剂量等来对限度进行制定,对于具体要求可以详细参阅一下《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等一些先关的技术指导原则。
对于药品质量标准来讲,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药品名称,(英文名、通用名还有汉语名)。
二是化学结构式。
三是分子式。
四是相对分子质量。
五是化学名(对原料药)。
六是含量限度。
七是性状。
八是理化性质(原料药)。
九是鉴别。
十是检查(包括原料药的纯度检查项目还有与剂型相关的一些质量检查项目等)。
十一是含量(效价)测定。
十二是类别。
十三是规格(制剂)。
十四是贮藏。
十五是制剂(原料药)。
十六是有效期等内容。
除此之外,各项目内容都需要有相应的起草说明。
1.药品质量表标准制定原则需要在充分的质量研究这一基础之上,切实结合不同药物还有不同剂型的特性来明确质量标准的相应检测项目、限度还有分析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制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分析方法。
对于质量标准当中所用到的分析方法必须要经过方法学的有效验证,同时还需要符合“准确、灵敏、快速、便捷”这一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重现性以及实用性,并且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原料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之间的关联性。
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
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一直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安全与有效的关键环节,而药物标准则是评价药物质量的基本依据。
本文将探讨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安全与有效的重要手段。
药物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不合格的药物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控制药物的成分和含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药物标准是评价药物质量的基本依据。
药物标准包括药典标准和内部标准两类。
药典标准是由国家相关药典委员会编制的,对药物的质量要求进行规定和标准化。
药典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是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内部标准是药企根据药典标准和自身需求制定的,用于内部质量控制和检验的标准。
药物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是一个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
研究人员通过对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以及药效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确定药物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药物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药理学、药剂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因素。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药物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三、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药物检验、质量分析及相关数据处理等方面。
药物检验是对药物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的过程,包括对药物成分、含量、杂质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常用的药物检验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
药物质量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方法,对药物样品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数据处理则是对药物质量分析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以得到准确的药物质量评价。
近年来,随着化学、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
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是指新开发的化学药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新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新药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对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分类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药品质量标准:包括药品的组成、纯度、稳定性、含量、溶解度、颗粒度等方面的要求。
2. 药品生产标准:包括药品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各项规定和标准,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等。
3. 药品检验标准:包括药品检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各项规定和标准,如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程序等。
4. 药品储存标准:包括药品储存环境、储存条件、储存期限等方面的要求。
二、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原则:新药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 有效性原则:新药品应当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 可靠性原则:新药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一致的质量和疗效。
4. 经济性原则:新药品应当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药品注册等。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以及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因素。
三、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新药品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或者无效果。
而且,如果新药品没有经过充分的临床试验和注册,也可能会存在未知的风险和副作用。
同时,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药品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化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化学药新药质量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5
2.关于晶型问题
晶型是指结晶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多晶型物质晶格内部分子间力的差异可能引起药物各种理化性质的变 化,主要对熔点、溶解度及溶出速率、稳定性、有效性的影响 在不同条件下,各晶型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转化
原料药晶型研究 全新药物 仿制已上市的药品
制剂晶型研究 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固体制剂应注意晶型的一致性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2
一、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
➢ 创新药物质量研究基本步骤 ➢ 质量标准建立的基本过程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3
创新药物质量研究基本步骤
文献调研 掌握待研药物结构特点、理化常数,寻找 类似结构药物在国内外药典收载情况和文献中分析方 法等资料
掌握合成工艺过程 获得中间体和溶剂信息
设计理化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4
质量标准建立的基本过程
确定质量研究的内容 进行方法学研究 确定质量标准的项目及限度 制订及修订质量标准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5
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 名称 • 性状 • 鉴别 • 检查 • 含量测定 • 贮藏
2. 性状
(一)外观与嗅味
(二)理化常数
.溶解度
.熔点
.比旋度
.晶型
.吸收系数 .相对密度
.馏程
.凝点
.折光率
.粘度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7
• 曾经发现过国内几家研究机构在仿制原研 于日本的一个头孢类药物,国内的仿制原料 均与日本药典上该品种项下的熔点不一致, 有点差别,这几家研究机构均认为是日本药 典里有问题,最后发现是原料中混有没有紫 外吸收的中间反应物.这件事可以看出,如果 发现仿制药的理化常数与原研或报道的不 完全一致时,虽然有时仅有一点差别,但不能 忽视.
• 有效性 纯度要求 杂质检查 均一性 均匀性、溶出度、释放度、装量差异、 杂质检查方法的基本要求 要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专属性、灵敏性、试验条件的最佳化,对于色谱法 还要研究其分离能力
•杂质检查及其限度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
一般杂质:尽可能多做几项; 特殊杂质:选择1-2项进行; 毒性较大的杂质:严格控制 2.合理性 在新药质量标准的研究阶段,检查项目应尽量多做;但在质量标准的制定阶 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检查项目及限度。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3
三、质量研究及标准制订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 质量研究用样品及对照品 ➢ 关于晶型问题 ➢ 手性药物的质量研究 ➢ 有关物质的检查 ➢ 残留溶剂的检查 ➢ 溶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要注意的问题 ➢ 方法转移的问题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4
1.质量研究用样品及对照品
新药的药学评价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订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
第二部分 药学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
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2
5. 含量测定
常用的法定方法 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其他
选择含量测定法的基本原则
1.原料药 容量、重量、紫外、凯氏定氮、色谱法等。 2.制剂 色谱(HPLC>GC、TLC)、UV,少用容量法。 3.酶类、抗生素类等 4.计算分光光度法
对于新药研制,其含量测定应选用原理不同的两种方法 进行对照性测定
质量研究用样品
采用试制的多批(至少三批)样品进行,其工艺和质量应稳定 测定理化常数的样品:精制品
质量研究用对照品
所用对照品中检所已经发放提供,且使用方法相同时,应 使用中检所提供的现行批号对照品
新的对照品应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并制订质量标准,说 明其来源、理化常数、纯度、含量及其测定方法和数据,对照品 纯度最好不要只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有条件的话应该再建一个 通用检测器的方法 如ELSD,来验证面积归一化法的可靠性
对于药物制剂的鉴别,通常是把主药提取出来后进行鉴别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0
• 制剂的红外鉴别,现在国外药典里该项目比 较多见,实际制定标准时,也可以更多的考虑 增加该项目,因为红外光谱的专属性很强,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11
4. 检查
• 检查项目 安全性 热源检查、内毒素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试验、升压或降压物质检查
晶型检查 目的:控制有效晶型的含量、减少低效无效晶型的产生、保证批与批
之间样品晶型的一致性、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熔点、IR、DSC、粉末X-射线衍射准制定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6
1. 名称
• 通用名: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载入国家正式药品标准中的药品法定名称。 • 化学名:根据IUPAC命名原则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 • 商品名:生产厂家在申请生产新药时注册的商品名称。 • 专利名: • 别名、曾用名: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8
• 很多时候,性状的研究中忽视了平衡溶解度, 及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前者提供了该药物 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溶解度,后者是在不同 的PH条件下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情况,这两参 数对于体内药物吸收,及体外溶出度的设计 都有参考价值,这些参数提供后,也有助于审 评专家对该药物有更深的了解.
化学药物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9
3. 鉴别
• 用可靠的理化方法来证明已知药物的真伪,而不是对未知药物进行定性分析。 • 可选用的方法
.化学法 官能团鉴别 .仪器分析法:紫外 液相 红外
• 鉴别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方法具专属性、灵敏性,
• 2 化学法与仪器法相结合。每种药品一般选用2~4种方法进行鉴别试验 3 尽可能采用药典中收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