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心理标准

中国人的心理标准

中国人的心理标准
中国人的心理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概念,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和价值观等。

以下是一些中国人的心理标准:
1. 社会责任感:中国人普遍认为,个人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

这种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并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2. 集体主义:中国人倾向于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后,重视家庭、朋友和组织的需要。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尊重长辈:尊重长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年轻人需要遵循年长者的意见,并在与他们交往时表现出适当的尊敬和谦逊。

4. 谦虚谨慎:中国人注重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成就或能力。

这种态度体现了他们对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认知。

5. 情感内敛:与中国人的情感表达相比,西方人可能更为直接和开放。

然而,中国人通常将情感内敛,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6. 稳定和安全:中国人普遍追求稳定和安全,对于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到不安。

这种心态反映了他们对于稳定和安全的需求,以及对于变化的恐惧。

7. 面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们通常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和他人的看法,以维护自己的面子。

8. 家庭观念: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通常将家庭放在首位,强调家庭的和睦和团结。

9. 礼仪文化:中国有着丰富的礼仪传统,人们通常注重礼节和仪式,以表达尊重和敬意。

10. 忍耐和坚韧:中国人常常表现出坚韧和忍耐的精神,能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冷静和乐观。

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当中,因此才有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非洲人等各种文化群体的划分。

对于各个文化群体来说,其发展历史不尽相同。

虽然历史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只不过是在若干万年以前分化而导致了今天的不同民族与种族,但时至今天,各个文化群体已经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

而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等级制
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并贴上标签,仰视权威者,鄙视非权威者。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并不总是依据事实来判断对错,而是习惯于服从权威者的意志,了解并不忤逆上级的想法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所必须掌握的技巧。

2.构建人际关系网,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强
复杂的人际关系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每个人都被罩在其中,离开它就无法独善其身。

每个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就是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凡事都需要通过“关系”才能够得到解决,正常的渠道反而显得不通畅。

由于人们认为有了足够的社会关系就可以解决一切,彼此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常常忽略了对自己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3.人情先于事理
如果有必要的话,人情可以先于事理,关系可以先于规则。

过于讲究原则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不顾人情会被周围人看成是不通世故。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充满了人情味,但却缺乏客观行事的精神,缺乏个性独立的见解。

4.持中庸立场者往往最受欢迎
在处理人际冲突问题时,越是鲜明地表达自己立场的人越容易得罪人,而那些不明确表态、持摇摆立场的人则总是受到欢迎。

因此,大多数人都愿意持中间立场,中庸之道是被人们承认的处事良方。

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及心理特征分析

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及心理特征分析
情 绪 、 意 志和 人 格上 表 现 出新的 心理 特 点 。
关键词 :中t i t  ̄ ;生存 方式 ;心理特征
中 图分 类 号 :C 9 1 2 . 6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5 4 0 9 ( 2 0 1 3 ) 1 0 - 0 1 1 3 . 0 3
耿 希峰
( 佳 木斯大学 教育科学学 院,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7)
摘 要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当代 中国人 的生存方式发 生了一 系列的转 变,体现 为由静 态生存 到动 态
生存 、由现 实生存到虚拟生存、由制 约生存到选择生存 、由身份生存到能力生存 。在这些转 变中人们 在认识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1 5
作 者 简介 :耿 希峰 ( 1 9 7 2 一) ,男 ,黑龙 江 通河人 ,副教授 ,硕 士 ,从 事发展 与教 育心 理学研 究 。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 N H U A 固
边 疆经 济 与文化 2 0 1 3 年第 1 0期
T h e B o r d e r E c1 0 , 2 0 1 3
主体存在不再具有现实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个体主动性的实现 ,同时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展示主体的 真 实 自我 。 3 . 由制约 生存到选 择生存 长久以来 ,中国人 的生存方式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由于制约致使生存方式单一 ,缺少选择性 。 中国人历来都讲究出生地对一个人的重要价值 ,因为出生地不同就意味着你所经历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 作 为个 体 以后 的生存 方式 似乎 就应该 天经 地义地 与 出生 地人们 的生存 方式相 一致 ,每个 人 似乎 也更 习惯 于 作 出这种 选择 ,这在 一定 程度 上就制 约 了人 们 的生存方 式 。与 出生地 紧密联 系在 一起 的就 是资 源对 人们 生 存方式的制约 ,不同的出生地会提供不同的资源 , 人们会根据资源的不 同采取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经过 长时间的积累与传承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 ,其实质就是一种受资源制约的具有 适应 性 的生存 方式 。地域 与资 源 的制 约往往 是通 过社会 机制 的制约来 实现 ,过去 国家 针对 人们 的 出生地 归 属 问题制 定 了很多 限制 性措施 ,其 中最 突出的就 是户籍 制度 ,通 过这种 制度 其 目的就 是 限制人 们 的随意 流 动 ,把人 们 固定 在 出生地 进行 生产 实践 和发 展 。同时 国家 与地 方也 制定 了多种 政策 限制 资 源 的随意 流 通 , 这种对资源的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多种生产方式的选择 ,进而导致对生存方式 的制约 。当 代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上,很多对人们生存方式造成制约的因素均被打破 , 比如户籍制度的放开 ,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使人们对于生存方式具有 了更多的选择性 。 4 . 由身份生存到能力生存 社会的构成及其运作离不开人的因素 ,社会赋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身份 , 使其扮演不 同的角色,而在 社会互动过程 中不 同角色人的一切表现都要符合 自 身身份的要求 ,身份决定了个体的生存方式。传统的中 国社 会 ,人们 对 于身份 的认 同与追 求表 现 的尤 为突 出 ,因为一旦 获得 了某 种 自己所 希望 的身 份 ,就 意 味着 辈子衣食无忧 ,可以很安逸的生存下去。在人们的思想里 , 农 民的身份不如工人的身份 , 企业单位的身 份不如事业单位的身份 ,群众 的身份不如干部的身份 ,原因在于前者 的身份相 比于后者的身份 , 表现为地 位低 、没有话语权 、缺少体制内的保障。正是这种身份的重要 , 促使人们不懈努力地去追求和改变身份 , 获得身份后满意地消费着身份所带来的利益和保 障,长久发展下来使人们养成 了一种单纯依靠身份而生存 的模 式 ,而 与身份 紧密 联 系在一起 的责 任和义务 变成 了例行 公事 ,在这个 过程 中丧 失掉 了人 的独 立性 、主 动性 和创造 性 。当代 中 国社会 ,伴 随着政 治体制 与经济 体制 的改革 ,人事 制度 与劳 动制 度都 发生 了深 刻 的 变化 ,国家首先从制度层面打破了 “ 铁饭碗” , 粉碎了身份对于人们的保护 ,取而代之的是选拔机制和聘任 机 制 ,通 过选拔 机制让 能者 上 ,庸者 下 ,通过聘 任机制让 能者生存 ,庸者淘 汰 。身份 此 时不再 是一种 保 障 , 而 变 成 了一个 平 台 ,至 于在 这个 平 台上能 否演 好 自己的角色 ,全 凭 自身 积极性 、主动性 和创造 性 的发 挥 , 让 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际能力体现出来 , 进而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人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与心理咨询本土化-精品文档

中国人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与心理咨询本土化-精品文档

中国人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与心理咨询本土化1981 年美国心理学家P?希勒斯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研究本土民众内心的自我经验,即与本土文化有密切关系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导刊》中也强调: “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的历史―――西方的、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学的背景――― 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

”这就提醒我们,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成长过程,心理咨询的理念、方法只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定型的影响才具有它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人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它的基础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国宗法制度。

宗法文化产生于商代后期,其后为西周的统治者借鉴并加以改革,使其内容、体系逐渐完善,最终演化成为被后世推崇的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其后,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的不断改造,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及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奠定了中国人的典型的社会心理特质,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格体现。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在《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一书中,指出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取向的基本特征: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

1.宗法文化构筑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严密的关系网,造就了中国人社会心理发展中独有的价值取向特质。

在宗法家族文化的影响下,不同于西方人价值取向体现的独立的精神,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质。

中国人很多时候既不是因为个体在群体即家族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产生认同感,同时也不是个体的完全自觉的选择,而是因为个体处在一个上下尊卑有序的“网”中,迫于这个高低贵贱、男女长幼秩序严密的“网”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归属感,这个“网”即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强调的“差序格局”。

可以说个体在“差序格局”这样严密的体系中基本上丧失了平等的地位,有目的的选择权利也被剥夺,更不用说主动地主张自我的权利。

中国人人格特征

中国人人格特征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凸显“开放性”,中国人更强调“人际关系性”。
“六维说”人格结构较完整地涵盖了“五维说”的内容,同时,新增的第六维度则更加突显了中国人所独有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的关系,但它更多地带有“被动”的意味,即从个人是否具有“待人真诚、热诚、友好、利他性”等特质,来判断他的人际关系好坏。但在中国人眼中,一个在宜人性得分高的人,只是一个“老实”,“诚实”和“高尚”的人,是一个“好人”。但中国老百姓还有一种说法,“老实人吃亏”。中国人将人际关系总有一种“主动”的味道,要看一个人会不会“做人”,懂得不懂得营造关系,能不能灵活地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等。因此,第六个人格维度恰好折射出中国人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独特文化特色。
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如何区分?“大五”学说暴露缺口。
张建新研究员介绍,“五维说”又被习惯地称为“大五人格因素模型”。
“五维说”的始作俑者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由五个维度特征组成的抽象结构,这“五维”特征分别是:“外向性”、“情绪稳定性”、“责任性”、“宜人性”以及“开放性”。每个人都在这个“五维空间”中占据一个相对固定的点,其人格测量值即为该点向五个维度投影所得的坐标值。没有两个人在这个结构空间中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可用测量值(或坐标值)的大小来区分人格的个体差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西方心理学界尝试用“五维说”研究人格,并将其应用于鲜活的生活。可以说,在西方的背景下,他们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因为,他们总结的五维人格特征基本上能够界定西方人的人格。
但是当尝试用它界定中国人的人格时,它却暴露出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国际心理学界越来越多关注的文化特异性问题。
上个世纪晚期,西方心理学家在逐渐摸索区分个体人格差异的过程中,发现了人格的“五维模型说”。它假定,人的行为和人格最终能够由五个基本人格因素加以解释。但跨文化的研究显示,这个理论模型似乎并不能很好地涵盖生活于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行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也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和谐、尊重、忍让和团结,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关系的维护。

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首先,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被视为最密切和重要的关系。

这种家庭观念在中国人的行为中体现为对家人的忠诚、关心和照顾。

中国人普遍认为,家庭是一个温馨、安全和稳定的地方,为个人提供支持和力量。

因此,他们会尽可能地维系和强化家庭关系,并为家庭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

另外,中国人往往在决策和行动时会考虑家庭的意愿和共识,以保持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其次,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反映出尊重和忍让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秩序非常重要。

中国人普遍认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他们注重对他人的权益和自尊心的尊重。

因此,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通常表现出谦逊、有礼貌和谨慎的态度。

此外,中国人普遍具有忍让和包容的品质。

他们往往愿意忍受失败、不满和困难,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避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这种忍让和包容的态度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崇尚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心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出现,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人们普遍更加注重个人权益和自由,更加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幸福。

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心理和行为中不断地体现出来。

中国人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同时,更加强调自我表达和尊重个人权益。

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意愿,并尽可能地争取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

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增加,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还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讲座7-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讲座7-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中国人海外旅游高消费全球瞩目 外国人深感震惊
2005年07月08日1043
作者: 邹康
转自: 北京青年报
中国新贵讲名牌,用名牌,吸引全球奢侈品业者的眼球。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在上海举 办了首届“国际顶级时尚品行业峰会”,请来了世界顶级品牌的大人物谈论中国奢侈品市场 的发展前景。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名牌消费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和变化。 女性奢侈品市不断扩张
3、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模式地区差异较大。 4、从全国范围看,旅游消费全年比较平均;但 从各地具体情况看,旅游消费季节性明显,旅 游黄金周、暑期成为全国旅游旺季;周末、节 假日形成小高峰。 5、团队包价旅游仍占主要地位,但是以家庭为 单位的散客旅游、自驾车旅游、和小包价(自 助游)发展迅速,在局部地区有赶超团队旅游 的势头。 6、出境旅游需求旺盛,但处于“压抑-释放” 过程中的特殊消费阶段。
– –
– – –
自我实现、分享家庭快乐、最大化的差异性文化体 验是三个最直接的出游动机。 在未来目的地选择上,最受中国公民偏爱的目的地 分别是: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但现 阶段旅游目的地实际选择上,东南亚仍是首位。 价格是潜在消费者的重要决策因素。 出境旅游的目的将从纯观光向休闲度假发展 现阶段公费旅游仍占较大比重,中国公民出境市场 的消费存在“虚高”的现象。但随着自费旅游的迅 速增加,消费将回归理性水平。
讲座六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 和行为特点
一、中国旅游消费整体情况
1、消费总量大,旅游消费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虽然人均消费水平偏低,但提高迅速。 2、旅游消费城乡差异明显。
– –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约1200美元,一些 地区已经超过8000,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4年全国国内居民出游11亿人次,人均消费 427.5元人民币。其中城镇居民出游率126.6%,人 均消费731.8元;农村居民出游率68.7%,人均消 费210.2元。

社会心理学中国人的特点与民族性格

社会心理学中国人的特点与民族性格

许硠光:“中国缺少自发的非亲属组织,根植于中国人 缺乏追根求源的热情。……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 中国人像‘一盘散沙’。本书的读者会认识到,中国人并 不总是处处都像‘一盘散沙’。在他们所关切的亲属和地 方性组织的内部,他们相互粘附在一起就像最坚硬的 粘土。而一旦对个人的要求超出他们对基本团体忠诚 的限度,中国人就会暴露出‘散沙’的特点。”
或“内耗”的说法最早始于梁启超。 陈独秀更是以深恶痛绝的口吻在《卑之无甚高论》中
写道,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人人怀着狭隘的 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 鲁迅曾通过小说中的“看客”场面生动地描绘过中国人 的冷漠和自私。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国传统社会里一 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 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旦进入群体的较量,两 个中国人对两个洋大人,或两个以上的中国人对两个 以上的洋大人,中国人就吃不住兼顶不过。”
人情、人伦、人缘: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人情是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家族主义的直接体现。 在中国乡土社会,土地是不能迁移的。乡土社会 的聚族而居和家庭生活中的血缘亲情都会导致人 际关系以长期、稳定和和谐为首要目标。为了实 现这些目标,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中加重了情的成 份。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交换行为,或者说人 和人之间建立交换关系尤其是社会性的交换关系 是通过“人情”的。在社会交换中,人情可以说是媒 介,或者说社会性交换是靠人情来维持的。
梁漱溟:“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在母 亲之于儿子,则其情若有儿子而无自己;在儿子之于 母亲,则其情若有母亲而无自己;兄之于弟,弟之于 兄,朋友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讦自己,屈己以从 人的。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力义务,所 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04
中国人的认知心理
权威心理
崇尚权威
中国人普遍尊重权威,对 于有权威地位的人和事往 往给予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
等级观念
在传统文化中,等级观念 强烈,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和尊重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
重视经验
对于有经验的人和事往往 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认为经验是解决问题的重 要依据。
自卑心理
自我贬低
部分中国人存在自卑心理,对自己的 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自我贬低。
攀比心理
追求认可
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部分中 国人会过度努力或迎合他人,以证明 自己的价值。
在与他人比较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不如他人。
逆反心理
反抗权威
在某些情况下,当权威的命令与个人的意愿或价值观相悖时,中 国人会表现出逆反心理。
反传统
部分中国人对传统价值观产生反感或怀疑,追求与主流价值观不同 的生活方式或思想。
反社会
对于社会规则或权威的限制,部分中国人会产生反感或反抗心理, 认为这些规则或限制是不合理的。
THANKS
感谢观看
怀旧心理
强烈的怀旧情结
中国人普遍具有强烈的怀旧情结 ,对过去的经历、文化和传统有 着深厚的情感依恋。这种怀旧情 结在老年人和一些文化保守主义
者中尤为明显。
对过去的珍视
中国人倾向于珍视过去的经验和 记忆,对家族、家乡和过去的传 统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使 得他们对历史和文化传承非常重
视。
怀旧与现代化
社会地位与商品
炫耀型消费者通常会购买名牌商品、高档汽车和其他奢侈品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个人 价值。他们认为这些商品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自尊心。
过度消费
受到炫耀心理的影响,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过度消费,购买超出自己实际需要或经济能力的 商品。这可能会导致负债或其他经济问题。

社会转型下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行为特点

社会转型下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行为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 统 文 化 崇 尚节 俭 .以节 制 个 人 欲 望 为 美德 。孔 孟 主 张 ” 克 在 市场 经济 条 件 下 ,由于 卖 方 市 场 让位 给 买 方市 场 .消 费 的 时代
己复礼 , 千年来 .中国人 民一 直崇尚勤俭持家的消费观念 . 几 反 感增强 .消费的选择 性提高 .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 完全可 对任何形式的挥霍浪费和超前消费。这种观念反 映到人们的消费
【 键词 】转 型 消 费 心理 与行 为 特 点 非 理性 心理 危 害 关
人们 的消费行为 .主要受各 自的消费动机支配 。消费动机是 貌 ,不 像 西 方 人 那样 张 扬 和 外 露 。表 现 在 购 物 活 动 中 .人 们 往 往 激励消费行为的主观原 因 .是个体 发动和激励消费行为的一种心 用语谨慎 ,措辞温和 、态度持重 ,如果认为对方的言行有不妥之 理状态 .消 费动机可 以通过消费者 的愿望 、兴趣 .理想等形式表 处 .多数人不是像 欧美人那样直截了当地指 出 ,而是尽可能采取
行 为上 就 是 在 花 钱 购物 方 面 较 为慎 重 .有计 划 性 ,重视 积 累 ,
维普资讯
商 业 研 究
. . . . . . . . ・
蠢孽 霉够一

・ ・ ・ ・ ・ ・ ・ ・ ・ ・
社 会 转 型 下 中 人 的 誊 。 行 为 特 点 肖费 理
I§ 毫

_李



石家庄经济学院人 文社科学院
【 摘 要 】本 文通过 对 社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下 转 型 社 会 中 国人 的 消 费心 理 行 为特 点 的 分析 ,得 出 了消 费 中的 非 理 性 心 理 因素 及 其 导 致 的危 害 ,从 而给 人 们 消 费 以 警示 作 用 。

中国人心理解读

中国人心理解读

中国人心理解读
1. 家庭观念: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尊重长辈、照顾家庭成员、维护家庭和谐是许多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2. 面子观念: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名誉和尊严。

中国人往往很在意自己和他人的面子,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会注意言行举止,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

3. 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中国人倾向于重视集体利益,尊重集体决策,并愿意为集体的目标和利益做出贡献。

4. 谦虚和低调:谦虚和低调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中国人通常不喜欢过分张扬自己的成就或财富,而更倾向于保持谦虚和低调的态度。

5. 尊重权威:尊重权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辈、老师、领导等在中国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尊重和权威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特点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特征。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也在不断演变和多元化。

理解中国人的心理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

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行为“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

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众心理的产生往往与人们的情境特征、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及历史性有关。

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人们所表现的从众程度也是有所差异的。

从众心里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人普遍存在从众随大流的心理,缺乏主见。

我想这是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同时教育中谦虚这类传统思想使中国人养成了凡是不强出头,随大流的行为标准。

但从众心理不仅仅是中国人有,外国人同样也存在。

记得1979年法国导演甫纽推出的一部轰动一时的剧情片“火鸟”。

主角伊弗.蒙棠饰演一个无所畏惧的检察官,为侦察一起政治谋杀案追踪到政府最高层。

最后,该检察官却在对涉案政要提出起诉的前夕遭人谋刺。

该片的高潮之一,在于故事情节中安排了检察官走访心理学家研究犯罪心理的一幕,即心理学调查研究证明,只要有“权威”作后盾,则多数人会不顾道德良心地向无辜者施加毒手。

该片穿插的这一幕,实际上是六十年代初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米尔葛兰教授进行的一场实验(该实验后人称为“米尔葛兰实验”)。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权威”对个人的影响,或说在“权威”的庇护之下,寻常人的行为可能“越轨”到何等极限。

实验的安排大体如下:在身着白制服的“权威”的指导下,一些自愿报名、但却毫不知情的实验参与者,允许采用逐步加强的电流去处罚另一些回答错误问题的参与者。

这些接受电流惩罚的参与者,实际上是经米尔葛兰教授预先安排、却假装不知情、又不肯用心合作的参与者。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人际关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以及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人民的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模式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等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本文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系统分析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如集体主义精神、谦虚谨慎、忍耐坚韧等,并进一步研究这些特点如何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

文章还将关注中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变革过程,探讨其中的规则、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为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深受其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风貌。

在理解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主义精神: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个人的价值往往通过其对集体的贡献来衡量。

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人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他们倾向于避免直接冲突,而是通过沟通、妥协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体现。

面子观念: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到个人的尊严和荣誉。

中国人通常会尽力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在公共场合丢脸。

这种面子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交策略。

忍耐和坚韧: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坚韧。

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这种忍耐和坚韧的精神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尊重权威和传统:中国文化强调尊重权威和传统,认为这些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因此,中国人在对待长辈、领导或传统习俗时,通常会表现出高度的尊重和顺从。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体现了其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第二讲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第二讲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第二讲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受到了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集体主义,这在中国人的个人发展和人格结构中起了关键作用。

此外,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心理特征也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可以总结为五个主要方面:社会性、家族意识、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整体观念。

首先,中国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中国是一个伦理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重视社会和谐与稳定。

因此,中国人通常更注重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更倾向于以集体为中心的决策和行动。

他们习惯于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注重人际关系的维系。

此外,中国人也更容易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

其次,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家族意识。

家庭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个人幸福和身份的重要依托。

中国人通常会考虑家庭的利益和声誉,尊敬长辈,关心和照顾家庭成员。

此外,中国人更重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如忍让、勤俭和尊重。

第三,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表现出一种谦虚、内向、保守的特点。

中国人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更注重他人的评价和期望。

他们常常在集体中寻求认同感,并以集体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

这使得中国人在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经常显得含蓄和间接。

第四,道德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人对道德准则的遵守和维护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

中国人注重公平和正义,尊重老师和长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这种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有关。

最后,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在人格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人更注重整体和谐而非个体的独立。

他们倾向于看待问题的整体,并更注重区别于西方文化中的逻辑和分析。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审美观念中。

总之,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受到了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影响。

集体主义、家族意识、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整体观念是中国人的主要人格特征。

理解和尊重这些特点对于与中国人合作和相处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第二讲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2、用行为来表达过失,使对方获得心理 上的平衡。
主 讲 人 : 汪 火 根
西方人习惯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过失,经常 会使用道歉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个经常用语 言道歉的人,会被人视为缺乏诚意。最好的办法就 是采取实际的行动来补偿。 比如,得罪自己的上司,不但要在公开场合道 歉,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同样,上司伤害了你, 更不会用语言道歉,而是会采取实际的行动,比如 给你奖励、提升。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第一讲 概论
韩信的一生折射出中国人心理 和行为上的哪些特征? 忍让 讲究人际关系:儒家的“仁” 缺乏诚信:
主 讲 人 : 汪 火 根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第一讲 概论
2、郭子仪的一生
郭子仪,山西汾阳人。因平定“安史 之乱”而永垂史册。后来的吐蕃入侵、 藩镇作乱,都全仗郭老东征西讨。唐肃 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都靠他撑门面, 功勋卓著,出将入相,虽屡屡被人告发 谋逆却得以安享天年,一直活到85岁。
中国人的心理分析
第一讲 概论
二 、从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看中 国人的心理
1、韩信的一生
主 讲 人 : 汪 火 根
韩信,江苏淮阴人,西汉时期著名 的军事家。刘邦能够最后夺得天下,文 依萧何,武靠韩信。韩信的人生经历如 下:跨下之辱——跟随项羽——投奔刘 邦——萧何推荐——功勋卓著——功成 身死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新概论
4、变通
中国文化能够延续几千年,与它的 变通有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 则久”。变通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地适 应环境。 请看下面的这些例子:

中华民族性格缺陷的心理分析——口欲期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性格缺陷的心理分析——口欲期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性格缺陷的心理分析——口欲期的中国人作者:朱建军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是一种病态的“口欲期固结”。

正常的人都要经过一些心理发展的阶段。

人在一岁前是所谓的“口欲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

由于他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他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

他吃奶是用口,得到快感也是靠用口吮吸乳头。

在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他用口哭叫以得到照顾。

在他愤怒的时候,他可以用口咬母亲的乳头。

他能抓到什么东西也都往嘴里塞,因为这是他唯一的认识手段。

口欲期的儿童仰食于人,所以不可避免有一种焦虑。

如果在这个时期他得到了适当的照顾,这个焦虑就会削弱,他会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感。

虽然他说不出来什么,但是这种内在的信任感将使他生活幸福。

如果在这个时期他得不到适当的照顾,则他内心的焦虑就不会被削弱,他对别人会有一种基本的不信任。

这个影响会一直延续,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影响会延续到他的一生。

精神分析学称此现象为“口欲期固结”。

口欲期固结的人会有一些表现,他们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心理上却还带有口欲期儿童的心态。

口欲期的人一般会对吃比较有兴趣,或者喜欢嘴里含着什么东西——当然不大可能是奶嘴,但是会是一些类似奶嘴的东西,比如烟。

口欲期固结的人对待异性伴侣的态度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依赖着又时常抱怨。

不同的口欲期固结者有不同的表现。

有一种是如同饥饿的雏鸟,终日张着嘴等待食物。

这种人是在口欲期得到的爱和关怀太少,而心理上又非常弱小。

在成年后,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没有追求人生的勇气,没有胆量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表现自己的可怜,向别人乞讨一点爱和关心。

在工作中,他是一个懒人,混日子不求进取;在恋爱中,他是一个依赖者,只会可怜巴巴地求对方不要离开。

还有一种是牙尖嘴利、言语刻薄。

就像小时候咬妈妈的乳头一样,他一生都用嘴来攻击别人,发泄自己的愤怒。

中国人心理标准

中国人心理标准

中国人心理标准中国人心理标准是指中国人在心理方面普遍具备的特征和价值观。

由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在心理方面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集体主义:中国人普遍认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团队合作和亲情关系。

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很强,在行为上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

二、孝道观念:中国人普遍重视对家庭的关怀和尊敬,尤其是对父母的孝顺。

孝道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和道德规范,深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中。

三、面子文化:中国人普遍注重面子,即保持自己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不愿意被别人看低或伤害自己的自尊心。

面子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四、谦虚与内敛:中国人普遍倾向于保持谦虚和低调,不太善于表达个人的优点和成就。

内敛和节制的行为风格是中国人常见的特征之一。

五、对教育的重视:中国人普遍认为教育是获取成功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努力学习和取得优异成绩被视为一种值得追求的目标。

当然,这只是对中国人心理方面的一些普遍特征进行的概括,每个人的心理和价值观会受到个人经历和背景的影响,因此并不能将其作为所有中国人的心理标准。

另外一些中国人心理标准包括:六、尊重权威:中国文化中存在着对权威和长者的尊重,中国人普遍尊重权威和遵守社会规范。

这种心理特点也反映在家庭、教育和工作环境中,尊重长辈和上级的意见和决定是常见的行为。

七、忍耐和忍受困难:中国人普遍具有忍耐困难和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

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中国人通常会选择忍耐和承担,不会轻易表露出情绪和不满。

八、保守和谨慎:中国人普遍在行为上较为保守和谨慎,注重稳定和安全。

中国人往往更愿意选择传统和熟悉的事物,对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接受度较低。

九、面向未来:中国人普遍具有面向未来的心态,注重计划和目标的设定。

中国人常常会为了长远的目标而付出努力,强调未来的回报和成果。

总之,中国人的心理标准是多样的,受到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由身份生存到能力生存
身份生存:身份的保护 能力生存:能力的发挥
当代生存方式下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认识上的单一与多元
单一:生存目标单一,重物质轻精神 多元:实现手段多元,重结果轻过程


情绪上的压力、焦虑与享乐、放纵
压力、焦虑:积极应对的结果 享乐、放纵:消极应对的产物
当代生存方式下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及心理特征分析
耿希峰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由静态生存到动态生存
静态生存:长期居于一地 动态生存:短期流动多地


由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现实生存:物质化的现实性 虚拟生存:符号化的虚拟性
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由制约生存到选择生存
制约生存:资源的单一与机制的限制 选择生存:资源的优化与机制的放开



意志上的坚持与放弃
坚持:目标坚定,勇于面对,敢于实践 放弃:理想丧失,悲观回避,消极抱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格上的完整、坚守与异化、沦丧
完整、坚守:人格和谐统一 异化、沦丧:人格冲突解体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荣心强
充大款
很牛气
思考:面对爱面子的顾客,你应该如何应对?
重人情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爱多疑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爱多疑的顾客的心里特点:
对销售员存在戒心 客户深思熟虑 曾上当受骗
思考:面对多疑的顾客,你应该如何应对?
情境分析:如何回答顾客的疑问?
这车的动力性能真的那么好吗?
顾客心里动机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说的太好了, 我简直不敢 相信,表示 怀疑
能有这样的 车太棒了, 可是还是有 些疑虑
我不是很相信
从众心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汽车消费上中国人的从众心理表现
爱吉利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和为贵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重血缘
案例
夫妻两人进店,男方比较看好 BYD,销售人员建议他们买 BYD不如买飞度或雅绅特,说 起飞度时男方很愿意搭话,也 问了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对 销售顾问很信任。聊天中销售 顾问了解到他们的购车预算是 5-8万之间,男方在认定飞度 的时候,销售顾问又用其他车 型和飞度做了个对比,飞度的 价格相对便宜,每年油耗及养 护费用很小。男方在犹豫?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讲 含 蓄
爱重 面人 子情
爱从 多众 疑 宗
讲含蓄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含蓄的顾客的特点:
保持沉默 神经质 说话缓慢小心 很怕与销售员接触
思考:面对性格含蓄的顾客,你应该如何应对?
爱面子 爱面子的顾客的心里特点: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讨论:这种情况 下,你可以怎样 做才能快速的拿 到订单!
认正宗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