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商店买东西教案

合集下载

去超市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去超市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去超市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超市的环境和布局。

2. 引导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

3. 教会幼儿认识货币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1.2 技能目标2.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超市环境介绍1. 介绍超市的入口、出口、收银台等基本设施。

2. 讲解超市的布局,如食品区、日用品区、玩具区等。

2.2 购物流程学习1. 学习如何选取商品,了解商品的价格标签。

2. 学习如何排队等候结账,认识收银台的工作流程。

2.3 货币和数学计算1. 认识各种面值的货币,如人民币、硬币等。

2. 学习简单的数学计算,如加法、减法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1.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观察超市的环境和布局。

2. 引导幼儿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和货币的样式。

3.2 情景模拟法1. 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和售货员交流和购物流程。

3.3 游戏教学法1. 通过购物游戏,让幼儿学会货币的使用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2. 设计有趣的购物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记录1. 记录幼儿在超市参观过程中的观察内容和提问。

2. 记录幼儿在购物游戏中的表现和计算能力。

4.2 情景模拟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和售货员的交流、购物流程的掌握等。

2. 评估幼儿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教学反馈1. 根据观察记录和评估结果,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2. 和家长沟通,分享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1. 制作超市环境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2. 准备货币和商品的模型或图片。

5.2 教学设备1.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第一次买东西教案

第一次买东西教案

第一次买东西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询问价格和描述物品。

2. 学会使用适当的句式和词汇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购物意愿。

3. 学会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4. 增加学生的购物词汇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询问价格和描述物品的句式。

2. 学会使用适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购物意愿。

3. 学会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教学准备:1. 物品图片、物品价格表、购物清单。

2. 包括价格、颜色、尺寸、质量等描述物品的词汇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的图片,并鼓励他们用中文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它们的原因。

2. 引入一些购物相关的生词,如“买、卖、价格、质量、颜色、尺寸”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

Step 2:学习询问价格和描述物品的句式1.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的图片,并示范询问价格的句式:“这个多少钱?”并回答:“这个10块。

”2.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3. 教师出示其他物品的图片,并引导学生使用新学句式询问价格,并回答。

4.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的图片,并示范询问物品的颜色、尺寸或质量的句式:“这个什么颜色?多大?好不好?”并回答。

5.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Step 3:练习购物交流1. 教师发放购物清单,并告诉学生他们将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购物交流。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店员,其他成员扮演顾客。

3. 顾客根据购物清单中的物品,询问店员价格和描述。

4. 店员回答顾客的询问,并尽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回答。

5. 顾客根据店员的回答,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购物意愿,并决定是否购买物品。

Step 4:展示和总结1.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学生来展示他们的购物交流对话。

2.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表达方式,并帮助学生复习重要的词汇表达。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用所学的表达方式参观周围的商店,并进行实际的购物交流。

2. 给学生布置一些买东西的家庭作业,让他们用中文描述他们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去超市买东西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去超市买东西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去超市买东西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去超市买东西【导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其中,去超市买东西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如何选择和购买物品,了解货币的使用,并培养他们的独立与自主意识。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去超市买东西。

【正文】一、主题介绍1.1 活动目标通过去超市买东西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 学会选择所需物品;- 了解货币的使用和价值;- 培养独立和自主意识;- 加强社交能力,如与售货员交流、与同伴合作等。

1.2 活动内容- 购物前准备:组织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如食品区、日用品区等,并教授幼儿如何制定购物清单;- 购物过程:带领幼儿实践购物,引导他们选择物品并理解价格和货币使用;- 结账体验:让幼儿亲自体验在收银台结账的过程,了解购物时货币的流通。

二、课程安排2.1 前期准备在实施活动之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 了解当地超市的布局和规则,并与超市方面进行联系;- 准备购物清单模板,以帮助幼儿制定清单。

2.2 活动进行- 第一课时:介绍超市布局和规则,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情况,并学习制定购物清单;- 第二课时:带领幼儿去超市购物,引导他们选择物品并理解价格和货币使用;- 第三课时:让幼儿亲自体验在收银台结账的过程,加深他们对购物时货币的理解。

2.3 活动总结- 第四课时:回顾整个购物活动,与幼儿一起总结所学知识和经验;- 第五课时:展示和分享幼儿购物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主动发言和表达。

三、活动评估与反思3.1 学生评估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进行以下评估:- 对物品选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对货币和价格概念的理解;- 社交能力的发展,如与售货员的交流、与同伴的合作等;- 独立和自主意识的培养程度。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基本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购物兴趣,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如纸币和硬币。

2. 学习计算:教授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购物实践: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货币模型、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2. 场地:模拟超市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货币的种类和用途,讲解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实践: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模拟超市中运用所学知识。

4. 总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一道购物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购物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货币和计算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堂互动,了解幼儿对购物场景中数学应用的理解。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购物情境。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领幼儿去超市体验真正的购物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幼儿在超市中的表现,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3. 结合主题,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制作购物清单、计算购物金额等。

八、教学资源1.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货币图片、购物场景图片等,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准备实物货币模型,让幼儿能够亲手触摸和操作。

3. 设计购物清单和计算练习题,供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使用。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货币和计算器时受伤。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基本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学会在超市购物时与他人交流。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学会在超市中寻找所需商品。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人民币的种类及面值。

2. 学习计算: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超市购物:学会在超市中寻找商品,了解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4. 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如询问商品价格、结账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货币和计算。

2. 情景模拟:设置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在超市购物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人民币的真实货币,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超市购物的场景模型,包括商品、货架、收银台等。

3. 准备计算器,用于教学计算。

4.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幼儿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向幼儿介绍货币的种类和用途,让他们了解货币在购物中的作用。

2. 教学货币:展示人民币的真实货币,让幼儿认识各种面值的货币。

3. 学习计算:教授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幼儿学会计算总价。

4. 情景模拟:设置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实际操作。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在超市购物的经验和心得。

6. 总结评价:对幼儿在超市购物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7.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真实的超市购物,记录购物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超市购物场景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货币的认识和计算能力的掌握。

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在家庭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幼儿去超市体验真实的购物过程。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超市购物的过程和方式。

2.通过角色扮演和操作实物,培养幼儿的购物能力和数理智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卡片上有各种超市商品的图片。

2.模拟超市环境的角色扮演和道具。

3.购物车、计算器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的经验,让他们通过描述来表达自己的体验。

教师可以逐一提示幼儿,如购物车、收银台等。

2.学习(20分钟)(1)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超市商品,让幼儿猜测和说出商品的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商品,将商品进行分类,如食品、生活用品等。

(3)教师介绍超市购物的方式和规则,如拿着购物篮或推着购物车、取货和付款等。

3.活动(40分钟)(1)角色扮演:将课堂环境布置成超市的样子,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角色扮演中选择1-2名消费者和1-2名服务员。

(2)操作实物:每个小组根据购物清单,使用真实的商品或模拟商品,在超市环境中进行购物。

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商品放入购物篮或购物车中。

(3)计算总价:购物结束后,消费者将商品拿到服务员处结账,服务员需要将商品的价格累加起来,并使用计算器计算出总价。

(4)支付款项:消费者使用模拟货币或者计算器上的数字输入付款给服务员,并接收找零。

4.总结(10分钟)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购物经历和想法。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超市购物的好处。

四、巩固与拓展:1.家长亲子活动: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一次超市购物,并记录下购物清单和价格。

2.数学游戏:设计一个计算总价的游戏,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通过加法计算出商品的总价。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和操作实物,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体验超市购物过程,并通过计算商品价格和付款,培养了幼儿的购物能力和数理智力。

通过小组合作,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留出更多时间给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去超市买东西教案

去超市买东西教案

去超市买东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市的基本概念和购物流程。

2. 培养学生独立购物的能力和礼貌用语。

3. 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定义和特点2. 购物清单的制定3.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结账、付款等4. 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再见等5. 购物安全常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和礼貌用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购物的能力和购物安全常识。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和礼貌用语,并进行示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购物心得和安全常识,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课后去超市购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超市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购物的重要性。

2. 讲解超市概念:介绍超市的定义、特点和购物环境。

3. 制定购物清单:教授如何制定购物清单,培养学生计划购物的习惯。

4. 模拟购物过程: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购物环节,注意礼貌用语。

5. 购物安全讲解:讲解购物安全常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6. 小组讨论:分享购物心得和安全常识,引导学生互相学习。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去超市购物,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实践和课堂分享,评价学生对超市购物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的购物活动,如蔬菜区、零食区、化妆品区等,增加学生的实际体验。

2. 开展超市寻宝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寻找指定的商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邀请超市工作人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超市工作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后实践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观察学生在购物实践中的表现,如购物清单的制定、商品挑选、排队结账等,评估学生的独立购物能力。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购物流程。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认识,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基本布局:货架、收银台、推车等。

2. 货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如1元、5元、10元等。

3.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排队付款、找零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观察超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了解超市的布局和购物流程。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货币的认识和计算。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模拟购物流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超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给幼儿。

2. 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模型,供幼儿学习和实践使用。

3. 准备购物清单和计算器,用于情景模拟。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基本概念,让幼儿观察超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布局和购物流程。

2. 学习货币:向幼儿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额,让幼儿认识和辨别不同面额的货币。

3. 数学计算:设计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货币的计算,如加减法。

4. 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模拟购物流程,使用购物清单和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引导幼儿思考购物的意义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货币认识和数学计算的掌握程度。

2. 记录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实体超市,让他们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加深对超市布局和购物流程的理解。

2.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设计购物清单和进行数学计算,培养幼儿在家庭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购物经验,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 (2)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 (2)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教案名称:我到超市去购物教案年级:中班上学期教案科目:社会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超市是一种购物场所,并且可以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和食物。

2. 引导学生了解购物的过程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15分钟)1. 观看介绍超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超市是什么。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他们自己去过超市购物的经验,如何购物、购买了什么。

二、讲解(15分钟)1. 使用图片和实物模拟超市场景,向学生介绍超市中的各类商品和货架的摆放。

2. 讲解超市购物的一般流程,如进入超市、拿购物篮/推车、选择商品、排队结账等。

三、活动1:超市模拟(30分钟)1. 制作一个小型超市场景,将部分商品摆放在货架上。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扮演顾客和销售员,体验购物过程。

3.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角色扮演对话,模拟顾客询问商品、选择商品、使用购物篮等情境。

四、活动2:设计购物清单(20分钟)1. 指导学生思考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

2. 分发购物清单模板,让学生填写自己要购买的商品和数量。

3. 学生报告自己选购的物品,老师检查清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五、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巩固对购物过程和超市的认识。

2. 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购物经历和感受。

教学资源:1. 视频教学资源:介绍超市的视频。

2. 图片或实物:超市货架的模拟摆放。

3. 购物清单模板。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角色扮演能力,评估学生对购物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检查学生的购物清单是否能准确列出自己要购买的物品和数量。

拓展活动:1. 参观当地的超市,让学生亲自体验购物过程。

2. 设计一个购物任务,让学生进行集体合作,体验团队购物的过程。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教案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教案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教案教案标题: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购物用语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购物技能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购物场景图片、购物清单、购物用语表、购物角色扮演卡片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购物场景,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购物的常见场景和目的。

2. 介绍购物用语表,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购物用语和表达方式。

主体活动:3. 分发购物清单给学生,让他们列出自己需要购买的物品。

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购物团队。

5. 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名购物导购员,其他成员则是购物者。

6. 购物导购员根据购物清单,在购物角色扮演卡片上写下要购买的物品和价格。

7. 购物者与购物导购员进行对话,询问物品的价格、颜色、尺寸等信息,并决定是否购买。

8. 学生轮流扮演购物导购员和购物者的角色,练习购物对话和交流技巧。

9. 教师在每个小组之间进行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活动:10.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购物角色扮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11. 教师总结购物技巧和沟通技巧,强调重要的表达方式和注意事项。

作业:12.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购物场景,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教学扩展:-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市场或超市,实践购物技能。

- 组织购物比赛,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购买指定的物品,并评选最佳购物团队。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购物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购物用语的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 评估学生完成的购物清单和购物对话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 评估学生在日记中对购物场景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购物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超市场景图、商品图片、购物车模型、数字卡片等。

2. 物品:模拟商品、收银台模型、纸币和硬币等。

3.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模拟超市,让幼儿熟悉超市环境和商品。

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购物的基本流程,包括挑选商品、排队结账等。

3.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购物实践活动,让幼儿运用数字卡片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选择合适的纸币和硬币支付。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真实的购物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购物过程中的加减法运算,并在家庭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判断其对超市购物流程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答环节,了解幼儿对数字认知和加减法运算的应用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签名确认的家庭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小小收银员”活动,让幼儿扮演收银员,为顾客计算总价,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社交能力。

2. 组织“购物心得分享”活动,让幼儿相互讲述购物过程中的趣事,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九、教学调整:根据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如增加购物场景的复杂性,引入更多商品种类和价格,提高加减法运算的难度等。

十、教学建议:1.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参与家庭购物活动,让其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超市:介绍超市的环境,如货架、收银台等。

2. 购物流程:学习购物的基本流程,如挑选商品、排队结账等。

3. 数学概念: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如认识人民币、学习计算价格等。

4. 实践活动:模拟超市购物,让幼儿体验购物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

2. 故事讲解:通过故事讲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数学概念。

3.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让幼儿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交流和分享购物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超市环境的图片,如货架、收银台等。

2. 道具:准备一些玩具商品和人民币道具。

3. 教学材料:准备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 游戏场地:准备一个模拟超市的游戏场地。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和故事讲解,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环境和购物流程。

2. 讲解:讲解货币的基本知识和购物时的数学计算。

3. 实践:分组进行模拟超市购物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

4. 总结: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和经验。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实践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超市环境和购物流程的认知。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对货币知识和数学计算的理解。

3.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七、教学资源1. 超市环境图片:用于展示和介绍超市的各种场景。

2. 玩具商品和人民币道具:用于模拟购物活动。

3. 教学视频:可用于更直观地展示超市购物的流程。

4. 幼儿数学教材:用于辅助教学数学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不要过于复杂。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

幼儿园《去超市买东西》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货币的基本概念,了解货币的用途。

2. 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自信表达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认识货币1. 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种类,如纸币和硬币。

2. 讲解货币的用途,如购买商品、支付费用等。

2.2 学习加减法1.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游戏教学法1. 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学习货币知识和加减法运算。

2. 设置互动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3.2 情境教学法1. 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进行货币交易和计算。

2. 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话题1. 向幼儿介绍超市购物的场景,引发幼儿对货币和购物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货币的用途和加减法的意义。

4.2 讲解货币知识1. 向幼儿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种类和特点。

2. 讲解货币的用途,如购买商品、支付费用等。

4.3 学习加减法1.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1+1、2-1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4.4 超市购物实践1. 设置超市购物情境,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

2. 让幼儿使用货币进行购物,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5.2 操作准确性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如货币识别、加减法计算等。

5.3 情境应用能力观察幼儿在超市购物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货币使用、计算等。

5.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买东西》大班教案

《买东西》大班教案

《买东西》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商品和货币,了解买东西的基本流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礼貌待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认识:玩具、水果、蔬菜、零食等。

2. 货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如1元、5元、10元等。

3. 买东西的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等候、支付货币、收到找零等。

三、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展示各种商品和货币,让幼儿直观地认识。

2. 情境模拟:设置购物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买东西的过程。

3. 游戏教学: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支付和找零。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商品模型、货币图片、购物场景图等。

2. 材料:纸币、硬币、购物篮等。

3. 游戏道具:购物小车、收银台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经历。

2. 认识商品:展示各种商品,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3. 认识货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额,让幼儿认识和区分。

4. 讲解买东西流程:讲解挑选商品、排队等候、支付货币、收到找零等环节。

5. 情境模拟:设置购物场景,让幼儿分组进行购物实践。

6. 游戏教学:组织“小小超市”游戏,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巩固买东西的流程。

7.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总结买东西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情境模拟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商品和货币的认识程度。

2. 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买东西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关注幼儿在实践中的合作态度、礼貌待人及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幼儿去超市或市场体验真实的购物过程。

2.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设计购物清单,实践家庭购物。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分享他们在购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案1. 难点: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货币支付和找零有困难。

中班买东西的教案

中班买东西的教案

中班买东西的教案教案标题:中班买东西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学会购物的基本技能,包括购买物品、支付和找零。

2.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如与他人交流、表达需求和感谢。

3.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包括数数、排序和比较。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一个小型的商店角色扮演区域,准备一些玩具和日常用品,如水果、蔬菜、玩具动物等。

2. 引导学生进入商店角色扮演区域,介绍商店的概念,并鼓励他们观察和描述角色扮演区域中的物品。

活动一:选择商品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购物清单,清单上列出了他们需要购买的物品。

2. 引导学生根据清单上的物品,自由选择并收集相应的商品。

3. 鼓励学生在选择商品时观察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和大小。

活动二:购买商品1. 引导学生将选择好的商品放在购物篮中,然后排队等待结账。

2. 角色扮演商店员工的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购物的流程,包括询问商品价格、计算总金额等。

3. 学生使用玩具货币进行支付,并与教师交流购物的过程。

活动三:找零1. 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货币支付购物款项。

2. 角色扮演商店员工的教师,模拟找零的过程,与学生交流并教授找零的方法。

3. 鼓励学生自主计算找零的金额,并将找零的货币交给顾客。

活动四: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回到教室,共同讨论他们在购物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购物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购物活动的重点,并强调购物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意识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进行购物角色扮演活动,巩固所学的购物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超市或市场,让他们亲身体验真实的购物环境。

3. 在购物活动中引入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如比较价格、计算折扣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选择商品的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展示。

2. 记录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包括自主性、合作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交技能,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去超市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去超市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

去超市买东西的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社交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选择和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4.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环境:货架、收银台、推车等。

2. 购物的基本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结账等。

3. 商品的分类:食品、玩具、日用品等。

4. 货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找零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参观超市,观察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

2. 实践法:让幼儿参与购物过程,亲身体验购物的乐趣。

3. 游戏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购物的情境。

4. 讨论法:引导幼儿讨论购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超市环境图片:展示超市的货架、收银台等。

2. 商品图片:展示各种商品的图片。

3. 货币图片:展示人民币的基本面额。

4. 购物清单:列出需要购买的商品。

5. 购物推车:准备一个模拟的购物推车。

1. 引入课题: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2. 讲解货币的认识: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额,让幼儿学会找零。

3. 发放购物清单: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购物清单,让他们了解需要购买的商品。

4. 实践购物:带领幼儿到超市,让他们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超市,让幼儿观察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

2.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购物的情境。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购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社交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购物过程的理解和体验。

3. 评估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超市环境图片和商品图片:用于教学展示和幼儿观察。

2. 货币图片:用于教学货币的认识。

3. 购物清单:用于实践购物活动。

4. 购物推车:用于模拟购物活动。

《买东西》大班教案

《买东西》大班教案

《买东西》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名称、特征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人民币的种类、特征和面值。

2. 购物场景:超市、商店的布局及购物流程。

3. 数学知识:加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创设购物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践活动。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法: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货币图片、购物场景图、商品图片、计算器等。

2. 材料:纸币、硬币、购物清单、购物车等。

3.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货币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货币。

2. 创设情境:布置购物场景,让幼儿模拟购物过程。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进行购物实践活动。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购物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幼儿的理财观念。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购物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认识货币:通过观察货币图片,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种类、特征和面值。

2. 学习购物:讲解购物流程,让幼儿掌握购物的基本步骤。

3. 数学应用:教授加减法在购物中的实际应用,如计算总价、找零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2. 实践操作:评估幼儿在购物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选择商品、计算价格、找零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幼儿和家长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开展货币知识竞答活动,增加幼儿对货币的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超市或商店,实地了解购物流程。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指导幼儿购物。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买东西教案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买东西教案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买东西教案的报告,600字
买东西教案:
一、宗旨: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认识商品的种类,理解
购物的过程以及花费金钱的原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准备材料:准备小玩具、零食、文具等少量商品作为孩子买卖的物品。

三、活动安排:
1.在开始本次活动前,先说明买卖的原则:我们要学习如
何科学购物,让活动更加有意义。

2.教师将少量的商品摆放在一起,教师仔细介绍每一个商
品的特点,让孩子对该商品有所了解。

3.教师将孩子分成小组,每组3-4人,每组都有一个“买家”,“买家”要经过讨价还价,用有限的钱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4.当孩子购买好商品后,教师应做好财务管理,统计孩子
每人在本次活动中花费的金钱。

四、活动体会:当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孩子进行反思活动,要求孩子表达出他们活动中的心得体会,鼓励孩子讲出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

五、结束语:本次活动让孩子体会到了一种购物的快乐,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了节约资源和科学购物的道理。

期待孩子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继续贯彻这样的思想,节约资源、做一个负责任的小消费者。

小班去买东西教案

小班去买东西教案

小班去买东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学习购物时使用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

3.培养小班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4.锻炼小班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购物场景的图片或实物。

2.商品的图片或实物。

3.购物清单。

4.小班学生的角色扮演道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们展示一张购物场景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们讨论图片中的场景,并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在这个地方可以做什么?”等,旨在激发学生们对购物的兴趣。

2.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商品的图片或实物,边展示边说出商品的名称,然后让学生们跟读。

接着,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的对比,教授常见的形容词,如“大、小、长、短、高、低”等,以及表示价格的词汇,如“贵、便宜、打折、特价”等。

3.购物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分发购物清单给学生们,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购物者的角色。

教师扮演店员的角色,引导学生们进行购物交流。

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询问商品的价格、尺寸、颜色等信息,并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一些提示和指导。

4.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回顾刚才的角色扮演活动,总结学生们在购物过程中使用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购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如“我们在购物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商品?”、“我们应该如何与店员进行交流?”等,以促进学生们对购物的思考和理解。

5.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购物的视频,让学生们观看并讨论视频中的情节和对话,以进一步加深对购物的理解。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回家观察并记录家庭购物的过程,写一篇简短的购物日记,并在下节课上分享给大家。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小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基本的购物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教案》去商店买东西一.教学对象* 越南二年级的大学生(上大学才开始学汉语的)二.学生数量* 一个班25 个学生三.教学课时* 两节课(90 分钟)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基础汉语40 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册‘ 112 页')第十一课《去商店买东西》。

* 重点句型:(这堂课先讲五种句型,另外三种下堂课继续)+ , 但是, : 这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

+ 去,, 买, : 去商店买东西。

+ 要,, : 我要买一件衬衣/ 我要黑色的运动鞋。

+ 要不要/ 要吗: 你要不要买皮鞋?/ 你要买皮鞋吗?→ 我不要买皮鞋。

/ 我要买运动鞋。

+ , 还是, : 你要买运动鞋还是皮鞋?* 新生词:对面、超市、太、但是、少、用、水果、非常、好吃、便宜、售货员、认识、一些、简单、瓶、啤酒、斤、公斤、苹果、支、等、书店、报纸、杂志、中文、英文、日文。

* 补充生词:要、件、衬衣、颜色、红、白、黄、蓝、绿、还是、给、号、试、合适、别的、双、鞋子、皮鞋、黑、穿、换、等、不错、找(钱)、欢迎、下、次。

* 新单词不是很多,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经常用的一些东西及颜色。

本科想利用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东西及颜色来说说他们去商店买东西的场景。

运用日常生活用的一些词语,新单词,跟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也比较容易说的,这样对他们也很有感兴趣,吸引、激发学生参加学习的精神。

五.学情分析* 该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应用单词造句,表达自己去商店买东西的场景,学会造句及应用在实际情况。

让学生按照句型使用生词来造句,上板上写出自己造出来的句子,可以灵动替换一些新生词,替换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如:+ 我要买衬衣/ 鞋子/ 书,+ 我喜欢蓝色的/ 绿色的/ 白色的/ 红色的,+ 我要一本书/ 我买一双鞋/ 我拿一块钱,除了在课堂上能使用这些新生词及句型,学生回家也会怎么运用。

可以去商店买东西而不要发愁。

六.教学目标* 能理解、听懂、看懂新生词。

* 掌握课文里的些句型。

* 能使用新生词进行造句。

* 能使用生词造句或段会话,跟别的同学进行会话,锻炼口语。

* 能描述自己的一次去商店买东西。

七.教具准备* 应用教学的一些技能进行教学。

包括:+ 掌握教师教态:- 面部表情- 手势+ 板书技能:- 书写- 绘画+ 演示技能:- 随手教具的演示- 实物、标本的演示运用课堂上的一些实物如:衬衣、鞋子、本子、书、笔等及颜色:蓝色、红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 运用“简笔画”教学展示,教师自己画出的图或也可以叫那个会画画儿的学号是那个上来画,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

*展示PPT商店、超市里的东西,让学生看着说话。

八.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老师的导入-同学们今天早上在家干什么呢?有没有人去超市或商店买东西的?买什么的了?(肯定会有学生回答是已去买东西,也许是市场、商店货超市等)。

-(比如学生说去商店买东西)你觉得这个商店怎么样?大不大?东西多不多?2)学生活动-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说今天早上他去商店买东西的情况,可以描述一下商店的实景。

-请别的同学也讲一下自己是否也去了商店还是超市还是市场?买到了什么?这里怎么样等。

(二)、解释生词1)随手拿、实物、PPT图片展示*解释新生词的方法:+ 老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的一些东西,是新生词提到的词语,如:英文书、中文书、衬衣、鞋子、皮鞋等和所有的颜色。

+ 老师要拿一些简单的实物来展示给学生看,亲眼看见比较容易记得,利于学生的记忆力,如:报纸、杂志、日文书等。

+ 除了课堂上能运用的一些东西和老师亲手带来的东西外,对于在课堂上和老师不能带来的东西,老师还要通过PPT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这样回个学生更大的学习吸引力。

*解释新生词的顺序:+ 请学生把书翻到112 页,生词部分,先给学生几分钟看生词。

+ 学生跟老师读一遍生词。

先听老师介绍每一个生词的词义及词性。

(解释到那个生词,如果能有随手可拿到的东西就拿,如果没有的话就展示PPT只给学生看)+ 解释完之后,让学生跟老师再读一遍。

+ 老师说生词的词义(越南语),学生读汉语。

+ 再倒过来,老师说汉语,学生说越南语(生词的意义)。

+接着,老师拿上东西,或指PPT上的图片,学生要说出来它的汉语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替换看图介绍生词*一对一对学生互相问生词的词义。

*请几位学生轮流上黑板指图片或可以拿实物,然后问别的同学,它的汉语意义是什么。

(三)、课文内容展示1)分小组*把全班25个学生分成 5 个小组。

*按小组单位安排座位,坐对称的位置。

-请学生把书翻到113 页,课文部分,学生也要先看一次,有没有困难。

-全班同学先跟着老师读课文。

-老师先解释一下几个语法点,不翻译,让学生自己来翻译成越南语。

每个学生翻译一小段。

-一些语法重点,如:+ 那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

+ 有不少吃的东西,也有很多用的东西。

+ 学会应用量词:两瓶啤酒/ 一斤苹果/一支铅笔。

+ 那个书店旁边有/里边有什么,,*叫几个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一些语法点的句型,进行造句。

运用曾经学过的生词和今天学会的生词进行造句,上黑板写出自己造出来的句子→ 老师帮学生改正。

2)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背一段课文,然后翻译成越南语。

*模仿着刚才老师讲的一样,用课堂上的实物及PPT图片描述一下那段课文讲的是什么。

*等五个组都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让每个小组轮流替换帮另小组拿东西或指图片。

比如:第一小组说“哪个超市里有中文书、杂志、报纸, ” ,那么第二组就要拿起来中文书、报纸、杂志, 。

(四)、句型模仿*请把书翻到117,句型部分,先看一下这里边的五种句型,让学生掌握每种句型的用法,然后才转头回来学“对话部分” ,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学,可以灵动运用而不是硬板这书里的内- 这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

- 我去商店买东西。

→ 让学生用课文里的生词来造句,举几个例子,上黑板写出来,老师帮学生改正。

- 我要买一件衬衣。

/ 我要黑色的运动鞋。

- 你要不要买皮鞋?/ 你要买皮鞋吗?我不要买皮鞋。

我要买运动鞋。

→ 讲“ 要”的肯定式、否定式和疑问式,是怎么用的。

老师现提出几个例子,然后学生自己来造句,每个人都要举几个例子,继续让几个学生上黑板写出来。

→ 这次,不是老师帮学生改正,而是让别的同学来帮他们改过来,然后老师才帮他们改并解释。

(五)、对话练习* 在学生已掌握举行之后,进行对话。

按照小组来设计对话,每小组都有三个人物:售货员、皮尔和杰克,小组里可以轮流替换位置进行对话。

* 他们对话完毕后,小组继续互相提问,如:+ 皮尔要买什么?什么颜色的?+ 售货员怎么介绍?(有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杰克要买什么?要什么样的鞋?+ 多少钱?,* 学生可以主动用别的词语来替换,名词替换名词,动词替换动词,形容词替换形容词等。

不一定全都要按照课文里的内容。

(六)、课堂练习* 请学生翻到118 页,在课堂上做好这些部分:+ (一)内容理解:A,根据课文内容贩毒案句子的对错。

B,根据会话填写下列表格。

+ (三)请用“还是”完成下面练习:A ,根据列句进行会话。

→ 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至少一个句子。

(七)、作业安排* 学生回家要完成:+ (二)读读写写部分+ (三)请用“还是”完成下面练习B ,用“还是”或“或者”填空。

+ (四)模仿例子看图说话(本教案设置所使用的教学技能在每个步骤一提到并解释使用方法)第十一课去商店买东西生词1.对面(名)2.超市(名)3.太(副)4.但是(连)5.少(形)6.用(动)7.水果(名)8.非常(副)9.好吃(形)10.便宜(形)11.售货员(名)12.认识(动)13. 一些(量)14.简单(形)15.瓶(量)16.啤酒(名)17.斤(量)18.公斤(量)19.苹果(名)20.支(量)21.等(助)22.书店(名)23.报纸(名)24.杂志(名)25.中文(名)26.英文(名)27.日文(名)课文我们学校对面有一个超市。

那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

有不少吃的东西,还有很多用的东西。

我每天都去超市买东西。

那里的水果和面包非常好吃,也很便宜。

超市的售货员都认识我。

她们常常教我一些简单的汉语:“两瓶啤酒”、“一斤苹果”、“一支铅笔”等等。

我每天学习很多生词。

超市旁边有一个书店。

书店里有很多新书,还有报纸和杂志。

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都有。

那个书店很小,但是买书的人非常多。

我也常常在那儿买英文报和汉语书。

生词1.要(动、助动)15.别的(代)2.件(量)16.双(量)3.衬衣(名)17.鞋子(名)4.颜色(名)18.皮鞋(名)5.红(形)19.里八、、(形)6.白(形)20.穿(动)7.黄(形)21.换(动)8.蓝(形)22.等(动)9.绿(形)23.不错(形)10.还是(连)24.找(钱)(动)11.给(动)25.欢迎(动)12.号(名)26.下(名)13.试(动)27.次(量)会话(杰克和皮尔在商店里) 售货员:你们要买什么? 皮尔:我们要买一件衬衣。

售货员:要什么颜色的? 皮尔:你们有什么颜色的?售货员: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绿的都有。

你要哪一件?要这件, 还是要那件?皮尔:给我那件蓝的,我看看。

售货员:这件是大号的,请你试试。

皮尔:不大不小,很合适。

多少钱? 售货员:八十五快。

你们还要别的东西吗? 杰克:我要买一双鞋子。

售货员:运动鞋还是皮鞋?杰克:我要黑色的运动鞋,你们有没有? 售货员:有。

您穿多大的? 杰克:我穿45号的。

售货员:好的,请等一等。

这双怎么样? 杰克:不错,很合适。

多少钱? 售货员:一百五十块一双。

杰克:不太贵。

售货员:衬衣和鞋子一共两百三十五元 杰克、皮尔:给您三百块。

14.合适(形)售货员:找你们六十五块。

杰克、皮尔:好,谢谢,再见!售货员: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