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态),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二)DIC的发病机制

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系统:

如: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等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血调控失调:

如:损伤的VEC释放TF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VEC的抗凝作用降低产生tPA减少,PAI-1增多,纤溶活性降低

NO、PGI2、ADP酶产生减少,抑制PLT粘附,聚集的功能降低

胶原暴露,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3.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RBC破坏,释放大量ADP,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WBC破坏释放TF样物质,WBC受刺激表达TF

PLT激活、粘附、聚集,促进凝血

4.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蛇毒激活FⅤ,FⅩ等,促进DIC发生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损伤VEC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

严重感染引起DIC的发病机制

1 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TF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TM、HS的

表达明显减少

2 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释放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

3 白细胞激活可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4 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PAI-1产生增多。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清除纤溶酶,FDP,内毒素等

坏死组织,细菌等“封闭”其功能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1蛋白C、AT-Ⅲ、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2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3肝细胞坏死,释放TF (三)血液的高凝状态

孕妇3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物质降低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肝素抗凝活性减弱

(四)微循环障碍

1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 2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慢,出现涡流

3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溶功能受损

(五)不适当的应用纤溶抑制剂(如:6—氨基乙酸)

三、DIC的分期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出血

如:瘀斑、紫癜、呕血,黑便、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

机制: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纤溶系统激活

3、FDP形成

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功能为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

FDP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血试验

鱼精蛋白与FDP结合,使原本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DIC患者“3P”试验阳性。

D-二聚体检查

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二)器官功能障碍

累及肾上腺皮质出血性坏死沃——弗综合征垂体席——汉综合征

(三)休克

急性DIC时常伴有休克。DIC和休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情况下,DIC导致休克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微血管内大量血栓形成,栓塞微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②广泛出血可使血容量减少;③受累心肌损

伤,心输出量减少;④Ⅻ激活、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和纤溶系统,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使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⑤FDP的某些成分可增强组胺、激肽的作用,促进微血管舒张。

休克导致DIC的因素:

血液高凝状态,血流未变;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因子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血细胞破坏

(四)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其特征: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防治原发病

2、改善微循环(早期)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凝治疗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