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畅和高效的开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针对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采购效率低下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采购人员往往难以获取到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商品价格,难以做出准确的采购决策,导致采购成本的提高,采购效率的降低。
2. 供应商选择不当导致供应风险由于对供应商的认识不够深入或者对其资质的审查不到位,企业往往会选择到信誉不佳的供应商,从而导致供应风险的增加。
一旦出现供应商延迟交货、质量不合格或者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压力。
3. 采购流程不规范导致管理混乱一些企业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采购人员的行为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采取非正常的采购手段和采购行为,从而导致采购流程混乱,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4. 供应链管理不顺畅导致生产受阻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依赖供应链的畅通运作,但是现实中存在着部分供应链单一供货商的情况,一旦出现供货商延误或者质量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生产链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信息共享和采购管理技术应用企业需要加强内外部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供应链信息体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商品价格,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采购人员的决策能力。
引入先进的采购管理软件和技术,提高采购管理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供应商的评估和管理对供应商的选择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和调查,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更需要综合考察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度、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采购流程和管理体系,明确采购各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规范的采购流程和操作规范,将采购人员的行为纳入到规范之中,确保采购工作的正常运作,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资采购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供应商管理是保证物资采购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商管理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物资采购中存在的供应商管理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供应商选择问题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只关注价格,忽视了供应商的质量、信誉、交货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这种短视做法容易导致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决策,从而影响到物资采购的质量和稳定性。
对策:1.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综合考量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信誉、交货能力等因素,确定供应商的分值和等级,以此为依据进行供应商选择;2.开展供应商考核,定期对供应商的性能和服务进行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及时与绩效不佳的供应商进行沟通和整改;二、供应商交付问题供应商的交货能力直接关系到物资采购的正常进行。
一些供应商在交货上存在不诚信、不稳定的问题。
延迟交货、交付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等,这些问题会导致采购计划的延误,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行。
对策:1.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交货合同,明确交货时间、数量、质量要求等,加强对供应商的约束;2.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和交货情况,做好交货进度的跟踪和监控;3.开展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共享信息,实现供需资源的快速反应和协调,以提高交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供应商质量问题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采购物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些供应商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未能提供符合规定的产品等问题,这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对策:1.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和合格证明,加强对供应商质量工作的监督和检验;2.与供应商进行质量沟通,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及时处理和纠正质量问题;3.开展定期的供应商质量评估和审核,对于质量问题频发的供应商,可以考虑更换合作伙伴。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三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三个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1:供应商风险管理不到位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供应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供应商风险管理不到位。
这可能导致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和供货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背景调查;-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或处罚措施;- 建立供应商管理团队,负责与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问题2:物流和运输效率低下供应链的物流和运输环节对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起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物流和运输效率低下是供应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优化物流路线和运输模式,选择最合适的物流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仓储管理,提高仓储的利用率和效率;- 使用物流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物流和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和自动化。
问题3: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透明度供应链管理需要实时、准确的信息共享和透明度,以便作出准确的决策。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透明度,供应链管理往往面临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方的信息共享和透明度;- 采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和分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供应商风险管理不到位、物流和运输效率低下以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透明度。
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强化意识培养
03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使其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
明确设备的维护周期、内容和标准。
实施设备维护
按照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问题处理
针对设备维护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04
实施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 挑战
提供资源支持
为供应商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资金、设备等,帮助其解决生产 过程中的困难。
激励供应商持续改进
设立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对在质 量、交货期等方面表现 优秀的供应商给予一定 的奖励,激励其持续改 进。
提供改进建议
针对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帮助其找到改进方向 。
鼓励供应商创新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实现供应商与采购方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沟 通效率。
及时反馈问题
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要求其采取相应措施加 以改进。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提供技术培训
针对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 持,帮助其提高生产技能。
提供管理培训
针对供应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的管理培训,帮助其 提高管理水平。
人员培训不足
供应商对员工的培训不足,员工对产品质量的意识不强,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
设备维护问题
设备老化
供应商的设备老化,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导致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设备维护不当
供应商对设备的维护不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精度下降, 影响产品质量。
03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解决措施
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加剧,供应链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包括供应商选择、运输、库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供应链管理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关键问题,如延迟交货、库存过剩、产品质量问题等。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一,延迟交货是供应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延误。
原材料供应商可能面临交通运输问题,制造商可能面临设备故障,物流公司可能面临天气因素。
如何有效地解决延迟交货问题成为供应链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解决延迟交货问题,供应链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其次,建立备用供应商网络。
当主要供应商无法按时供货时,备用供应商可以及时介入,确保生产和交付的稳定性。
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帮助识别延迟风险,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第二,库存过剩是另一个常见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过多的库存会增加存储成本,并增加产品的陈旧风险。
然而,库存过剩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不准确的需求预测、供应商延迟交货、产品质量问题等。
因此,供应链管理者需要寻找解决方案以有效管理库存,并确保库存的合理量。
为解决库存过剩问题,供应链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改进需求预测和计划。
借助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其次,建立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关系。
通过共享销售数据和需求信息,供应商可以更好地调整生产和供货,避免库存积压。
另外,采用精益生产和准时制造等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品和过剩库存的产生。
第三,产品质量问题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不合格的原材料、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供应商的出货差错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然而,产品质量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会增加售后成本,还可能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供应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供应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实际的供应链运作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供应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供应链管理中的常见问题1、信息不对称信息在供应链中的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或不完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可能导致生产计划的延误、库存积压或缺货等情况。
例如,销售部门预测的市场需求未能及时传达给生产部门,导致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库存管理不善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问题。
过高的库存水平会占用大量资金,增加存储成本和风险;而过低的库存水平则可能导致缺货,影响客户满意度和销售业绩。
库存管理不善还可能导致库存周转率低、过期库存等问题。
3、供应商关系不稳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供应链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过于注重价格,忽视了供应商的质量、交货能力和服务水平等因素。
这可能导致供应商频繁更换,合作关系不稳定,影响供应链的可靠性和效率。
4、物流配送问题物流配送环节的延误、损坏、丢失等问题会影响产品的及时交付和客户满意度。
物流成本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不合理的物流规划和运输方式选择可能导致物流费用过高。
5、风险管理不足供应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市场波动、供应商破产等。
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一旦风险发生,可能会对供应链造成严重的冲击。
6、缺乏协同合作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应该协同合作,以实现整体最优。
但在实际情况中,各部门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缺乏全局观念,导致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无法充分发挥。
二、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对策1、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供应链中的各方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资采购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供应商管理作为物资采购中一个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在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供应商选择不当在物资采购中,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供应商会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存在着不够科学和专业的问题。
有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只注重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供应商的实力、信誉、服务水平等因素,导致选择了一些不合格、不可靠的供应商,进而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 供应商履约问题在实际的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往往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些供应商为了谋取暂时的利益,可能会出现拖延交货、质量不符合要求、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采购方面临着一系列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3. 供应商信息不透明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一些供应商信息不够透明,难以了解到其真实的情况和实力,采购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造成一些风险。
4. 供应商与企业利益不一致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供应商与采购企业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润最大化,降低材料质量、提高物资价格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还可能导致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二、对策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选择机制,从供应商的实力、信誉、服务水平、产品质量、价格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以全面客观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 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资采购是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环节,而供应商管理是保障物资采购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当前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 供应商选择不合理在物资采购中,有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只考虑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交货周期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这样的选择不合理,会导致质量和交货周期等方面的风险。
2. 供应商沟通不畅有些企业在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中存在问题,双方对产品规格、交货时间等方面的沟通不到位,造成了供需双方在采购中产生误解和矛盾。
3.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方式比较滞后,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无法对供应商的信誉和资质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导致了供应链管理风险的加大。
4. 供应商生产环境不达标部分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未能对其生产环境做出充分的评估,导致了供应商生产环境不达标,从而影响了采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供应商交货周期不稳定有些供应商在交货周期上存在不稳定的情况,给企业的生产和库存造成了一定影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资金周转。
二、对策建议3.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资质评估的标准和流程、供应商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等,确保对供应商的可持续管理。
5. 建立供应商合作关系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先选择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将双方的利益联结在一起,提高供应商的交货稳定性,并共同促进生产的协调与发展。
结语供应商管理是企业物资采购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效的供应商管理能够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的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物资采购的顺利进行。
供应商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供应商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供应商的选择、合作和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供应商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供应链延迟、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合作关系的不稳定等。
本文将探讨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一、供应链延迟供应链延迟是供应商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供应商未能按时交付所需的物料或产品,导致生产计划的延迟和客户满意度的下降。
供应链延迟可能由供应商自身的生产问题、物流问题或外部因素等引起。
为了解决供应链延迟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进行评估和监控。
其次,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状况和可能的延迟情况。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制定应对延迟的应急计划,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产品质量问题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一些供应商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如不合格品、假冒伪劣产品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的产品质量下降,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为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其次,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要求。
三、合作关系不稳定供应商管理还面临着合作关系不稳定的问题。
供应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终止合作关系,如价格争议、供应能力不足或合同纠纷等。
这种不稳定的合作关系会给企业的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了改善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基础。
其次,与供应商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合作理念,共同发展和成长。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定期举行合作评估会议,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难题,增强合作的稳定性。
如何解决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解决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供应商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关键任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供应商管理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选错了供应商、难以控制供应商提供的品质、交货期过长、沟通不畅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在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交货验收、供应链协同管理等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一、制定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选择是供应商管理的核心,企业需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首先需要考虑供应商的资质、能力、信誉度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确保所选供应商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其次,需要留意供应商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成本结构和交货周期等,以保证采购成本和交货期达到合理的水平。
最后,需要考虑供应商的行业地位、口碑和客户参照等,以确保选错供应商的风险降至最低。
二、签订合理的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份清晰明确并且双方都能接受的合同能够大大减少后续的纠纷。
在签订采购合同时,需要明确产品品质、数量、交付时间、价格及支付方式等内容,同时要包含具体的违规惩罚措施和质量责任规定,以防止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和交期方面不兑现承诺。
三、加强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是业务的关键点之一,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
可以通过定期抽检、现场巡检、定量评估、质量评分等方式,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评估供应商的整体表现。
另外,还需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明确其在产品质量上的职责和义务。
四、加强供应商的交货期管控交货期管理也是供应商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将供应商的交货期加入到自身的制造计划中,确保供应商的交货时间能够和制造计划匹配。
如果发现供应商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货,则需立即协调处理,以避免交货造成的生产计划延误和损失。
五、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商管理涉及到供应链协同,企业需要加强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使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无缝对接、协同运作。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 供应商管理不完善:一些企业在采购供应时只关注价格,忽略了供应商的合规性和信誉度。
这导致了质量问题和不稳定的供货。
2. 采购决策缺乏数据支持:企业在采购物资时可能缺乏相关数据和信息,导致采购不当和浪费成本。
3. 缺少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很多企业缺乏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导致库存积压和无法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4. 缺少供应商的协作和沟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上的问题。
对策:1. 改善供应商管理:企业应该制定有关供应商合规性和信誉度的标准,并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企业可以使用供应商评级体系来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并持续改善。
2. 强化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应该具备分析数据和信息能力,以支持采购决策。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和采用数据分析工具来监测和分析采购情况。
3. 加强供应链管理:企业应该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以监测和控制物资采购和供应。
企业可以加强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协调和沟通,以提高效率和减少库存积压。
4. 促进供应商协作和沟通: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协作和沟通机制,以沟通和协调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企业可通过定期会议和合作谈判等方式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总之,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应该加强采购决策和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商管理和加强供应商的协作和沟通,以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采购这个“冰山”一角的逐渐浮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采购这个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环节,采购的地位日益增高。
因此在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也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最终的采购结果和采购的绩效。
尽管在传统采购中把供应商看作对立的、相抗衡的关系在转变,但是在新型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阻碍采购过程顺利进行和影响采购绩效的问题。
一、供应商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供应商的选择不当采购过程中的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必须有合格的供应商提供各方面的物资。
许多企业还是局限在过去采购的思想中,只有缺少供给时,才灭火式的进行供应商的选择。
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浪费时间和资金,或即使找到了,由于没有时间对供应商进行详细的信息收集与考察导致供应品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
同时尽管有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做了之前的信息收集工作,但却对收集的信息存在局限性,往往只关注那些直接与供应有关的信息指标,如生产率、缺陷率、及时性等类指标,不能在总体上全面的考察供应商的能力,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后期滋生。
2.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准确分类定位,进行分类管理。
企业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缺乏明确的划分和针对性的管理。
由于传统式的供应商关系更多的表现为双方竞争性的关系、对立的关系,因此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企业往往不能区别的看待不同的供应商。
而事实上,我们知道某种供应品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供应商的重要性对企业也是不同的,这样一视同仁的供应商关系一方面会影响重要供应商的不满,打击其积极性,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
3.没有真正站到供应链的角度来衡量供应商的价值大多数企业还固守着供应商是企业的外部供应者,采购只是为企业提供原料的辅助职能,因此站在这种角度思考的这些企业根本不会去考虑供应商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供应商的发展情况对自身的影响。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对策 -回复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对策-回复供应商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采购成本控制、产品质量、供应链协同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面临供应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这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供应商评估、合作合同、沟通协调、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来帮助企业解决供应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一、供应商评估供应商评估是供应商管理的起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具体做法如下:1.明确评估指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制定评估指标,如供应商资质、质量管理能力、交货能力、价格竞争力等。
2.收集供应商信息: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定期收集和整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资质证书等。
二、建立合作合同合作合同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法律约束,对双方权益起到保护作用。
在建立合作合同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明确双方责任: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如按时交货、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等。
2.制定奖惩机制:根据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供应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3.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考虑到供应商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无法按时交货、质量问题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三、加强沟通协调沟通是供应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企业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以下是一些沟通协调的建议:1.定期会议:定期召开供应商会议,及时了解供应商的问题和需求,共同解决存在的困难。
2.沟通渠道畅通:建立供应商沟通渠道,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如电话、邮件、视频会议等,方便及时交流。
3.及时反馈信息: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服务存在问题时,及时反馈给供应商,沟通解决方案,避免问题发展扩大化。
四、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解决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持续改进的方法:1.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供应商的评价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方式,不断提升供应商管理的水平。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资采购是企业运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供应商管理是物资采购中一个极其关键的部分。
好的供应商管理可以保证物资采购的顺利进行,而不良的供应商管理则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本文将对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供应商质量不稳定企业通常会选择多家供应商进行合作,以保证物资的稳定供应。
有些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导致所供应的物资存在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2. 供应商交付延迟供应商交付延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在物资供应链较长的情况下。
不及时的物资交付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计划受阻,甚至造成生产线的停滞。
3. 供应商服务不到位除了提供物资以外,供应商的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供应商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甚至存在态度恶劣的情况。
4.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企业在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时,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透明的供应商评估标准、以及供应商审查制度,导致了供应商管理的不规范和不透明。
二、对策提出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质量评估体系,对所选取的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
通过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物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筛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强化供应商合作协议在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应该强调交货时间、交付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条款。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处理方式,提高供应商履约意识,减少交付延迟的情况发生。
3. 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机制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机制,对供应商的交付及时性、服务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按照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奖惩处理,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三、对策实施在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交付时间表,并在合同中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资采购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供应商管理是物资采购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供应商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采购成本、物资品质和交付效率。
在物资采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供应商管理相关的问题,例如供应商信用不良、供应商交付延迟、物资品质不稳定等,这些问题都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保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存在的问题1. 供应商信用不良在物资采购中,有些供应商由于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导致其信用不良。
这样的供应商存在较大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2. 供应商交付延迟有些供应商存在交付延迟的问题,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得到所需的物资,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和客户交付。
3. 物资品质不稳定一些供应商的生产工艺不稳定,导致他们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这往往会给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较大影响。
4.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跟踪,导致供应商在生产和交付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 供应商关系不稳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二、解决对策1. 供应商信用评估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加强供应商的信用评估工作,了解其经营状况、资金情况和往来记录,从而避免与信用不良的供应商合作。
2.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选择、管理、评价和退出的相关规定,从而确保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 严格的交付管理对于交付延迟的供应商,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交付管理机制,要求其提供详细的交付计划并进行跟踪监督,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交付所需的物资。
4. 品质管理考察对于物资品质不稳定的供应商,企业需要加强对其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的考察,确保其所提供的物资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
5. 加强供应商沟通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经营情况和市场变化,保持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关系,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三:供应商沟通协作不顺畅
沟通协作障碍。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协作存在障碍,信息传递不畅、合作不紧密。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信任缺失等原因导 致的。这种沟通协作障碍会影响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妨碍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CHAPTER 03
解决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的 措施
措施一:加强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措施二:改进供应商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定期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质量 检验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可靠。
强化过程控制
要求供应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 量要求,降低产品缺陷率和返工
率。
定期审计与巡查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质量审计和 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确保供应商始终保持良好的质
通过本次汇报的总结,我们 希望能够为企业的供应商质 量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助力企业提升供应商质量水 平,实现更高效的供应链管 理。
未来工作展望与建议
深化供应商合作:在 未来的工作中,我们 将继续深化与供应商 的合作,推动建立更 紧密的合作关系,以 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 。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 系:我们将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 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 监督和抽查,确保产 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 提升。
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 及解决措施
汇报人: 2023-11-23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供应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解决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的措施 • 成功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引言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产品质量
优质的供应商能够提供稳定、可 靠的产品质量,确保企业生产出 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资采购在各大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供应商管理作为物资采购的重要一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供应商的信用不好、供应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来看看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供应商信用不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供应商可能存在恶意拖欠货款的情况,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一些供应商可能会违约交货,导致企业产生生产停滞、客户投诉等一系列问题。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供应商质量不稳定、交期不准时等问题。
由于供应商的规模、实力参差不齐,一些供应商并不能提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可靠的交货期,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对于供应商信用不好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信用评价机制。
通过对供应商的资信状况、交易记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付款方式等措施,以规范供应商的行为,减少信用风险。
对于供应商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
通过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交期可控。
对于供应商实力参差不齐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机制。
通过对供应商的实力、信誉、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交货期可靠。
除了以上的对策之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供应商加强合作,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企业还可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搭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商的全面监管和管理,以提高供应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在深入探讨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时,我们深入挖掘了一系列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些内容在之前的文档中并未充分展开。
现在,我将详细阐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更为周全的应对策略。
一、问题深化1. 供应商质量意识不强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质量培训,但是一些供应商的质量意识仍然不足。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而且还因为他们在日常生产中的习惯和操作模式未能与时俱进。
对策:持续的质量意识提升。
我们需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这包括对质量管理理念的讲解、案例分享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的传授。
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质量论坛和研讨会,让供应商之间交流质量管理的心得,以此激发他们的质量改进动力。
2.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尤其是在供应链的某些环节,如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等,缺乏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
对策:协助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们可以与供应商合作,帮助他们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如ISO 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们将提供专业顾问服务,从流程优化、文件管理到内部审核等方面,全方位地辅导供应商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
3. 供应商生产过程监控不足在一些供应商的生产现场,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导致质量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
这通常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质量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对策:强化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我们可以建议供应商增加质量检测设备和人员,以便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 供应商售后服务不到位供应商在产品交付后的售后服务常常不够周到,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对我们的生产造成影响。
对策:完善售后服务协议。
我们将与供应商协商,制定详尽的售后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响应时间和问题解决流程等。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定期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评估,以确保服务质量。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管理是很关键的一环,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交付等一系列过程中,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增加,甚至影响到项目整体成本和质量。
以下是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缺乏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流程很多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而是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感觉决策,容易造成选择失误,影响整个采购过程。
另外,缺乏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流程,可能会降低选择效率,延误采购进度。
对策:建立供应商选择过程和返回的考核标准,并通过市场调研、招标等方式选择供应商,确保选出的供应商符合组织采购目标和要求。
可以通过向候选供应商发放问卷,进行面试和试用等方式综合考核其性价比、服务水平、质量控制能力等因素,切实保证供应商的选择精准、公正和合理。
问题2:缺乏供应商管理策略一旦完成供应商筛选和选择,采购部门或项目团队常常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不能监控供应商交付和提供的商品/服务质量,从而难以促进合作关系稳定和优化。
有时,缺乏保持供应商间正常沟通和信息开放,这也会影响采购进展和项目整体成里。
对策:采购部门多与供应商保持沟通,主动了解其供应能力、技术和设备等,及时检查货物/服务数量和质量,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奖惩机制,保持供应商间的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问题3:没有给予供应商反馈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反馈制度,就算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或不符合需求,也往往没有任何措施或反馈。
这样容易导致供应商的失去信心,降低服务质量等问题。
对策:利用评估工具,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供应商服务质量、交货、准时交付能力、质量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对于供应商的问题,需要及时跟进,及时通报供应商的不足,督促其改进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为了更好地鼓励供应商改进和发展,可以通过向他们发放奖状、加工作绩效、提供更多的配合资源等方式,促进其成长发展。
供应商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审计和信用管理,在采购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计和信用管理,而是简单地根据商业网站上公布的信息进行决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供应商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供应商质量不稳定、交货不及时、信用风险、成本控制不力以及合作关系维护等方面存在挑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
供应商质量不稳定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些供应商可能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波动,导致企业无法稳定地获取优质的物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供应商交货不及时也是一大困扰。
有时候供应商会由于各种原因延迟交货,给企业的生产计划造成困扰。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交货时间条款,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物资按时到货。
供应商信用风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有些供应商可能存在资金链断裂、债务问题等风险,给企业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途径获取供应商的信用信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风险事件。
供应商的成本控制也是企业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有些供应商可能存在恶意哄抬价格等问题,导致企业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有效控制成本,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采购政策和谈判策略,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协商获得合理的价格。
保持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也至关重要。
供应商是企业的合作伙伴,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长期合作。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和协调,保持供应商与企业的良好关系。
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问题需要多方面综合应对,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才能确保企业的采购运作顺利进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供应商质量不稳定问题及对策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质量不稳定经常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可能会导致产品使用安全问题,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年终总结供应商指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是制造商、批发商或产品的零售商,也可以是服务或信息的提供者,本文所讨论的供应商泛指原材料类供应商。
为什么供应商管理成为组织日益关注的重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稳定的材料供应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生产线,不可能有稳定的产品产出。
对于高科技、工艺复杂的微电子行业,材料质量尤为重要,比如:晶圆代工厂生产线有几百种原材料,任何一种材料发生异常,要从众多可能的因素中排查出真正的原因是一项工作量极大、需要付出极高非生产性成本的活动,而且不稳定的生产线也会造成客户的不信任,降低客户满意度。
因此,做好供应商管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持续改善,使之提供稳定的材料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供应商管理活动是一项动态的PDCA循环过程,其中的每一个子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如何进行供应商管理过程供应商开发,即选择最好的候选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目的是得到一个能够在指定时间以合理的价格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的供方。
在得到采购或工程部门的若干个提名之后(该提名的供应商是通过初步评估符合要求的),组织的供应商管理部门从实物质量和质量系统两个角度来认证该供应商的符合性,这里的实物认证及质量系统认证的次序按实际情况可以颠倒或并列进行。
实物质量认证过程主要是通过试生产来进行,各个行业的具体要求会有较大的差异这里不多介绍。
而供应商质量系统认证方面基本每个行业具有共通性,如何选用合适的质量体系认证方式及认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是此环节的关键。
2.1 供应商质量系统认证的重要性因为每个组织是否能有效运行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质量系统,所以它对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供应商质量系统的认证、组织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评估供应商是否建立了适当的质量系统并且它是否有效运行着,(2)对认证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提出改善要求,使之持续改善,达到共赢;(3)组织对供方的质量系统认证也是降低组织内部生产成本的一种方式,因为可以把供方的质量系统看作是对组织系统的延伸进行管理,通过不断改善使供方建立完善的系统可以减少或略去对供应商已经验证了的产品进行检验的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供方被证实已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并运行着,那我们进料检验要求的项目可以做相应的调整以降低成本。
2.1.1 供应商质量系统认证的两种方式供应商质量系统认证可采用调查表提问或现场审核方式进行。
调查表审核受到审核发现及审核证据获得的限制,只能从中了解供方是否有建立基本的制度要求,无法获得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性评估数据,有其局限性,而且在实际的运作中我们通常会发现,部分调查表提问方式所获取的信息有限,且通常与实际情况会有差距。
以下案例就是发生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反面教材。
供应商A提供了第三方认证的IS09001证书,而且自评的调查表显示该供应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但在现场审核该供应商工厂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有很多重大缺失,根本无法满足组织的要求,甚至部分的程序文件都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同时供应商也未能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执行,因为这些程序文件并不适用供应商的实际系统运行,而仅仅是为了完成认证过程而准备的“摆设”。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只有通过对供应商的现场审核,才能准确地判断该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因此,建议对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特别是质量风险较高(进料检验合格率低或在线异常率高)和中小规模的供应商,采用现场审核的评估方式。
2.1.2 供应商现场审核的评分法如何对同类供应商进行管理体系的横向比较,如何评价供应商体系管理水平的变化状况,对供应商现场审核结果进行评分就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好方法。
该方法可以较量化地反映受审核供应商在同类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并且可以与其以往审核结果相比较,以确定该供应商的管理体系是进步还是退步。
组织可以设计一张现场审核评价表,明确要评价的项目,并根据组织的关注点,确定各项目的权重,并确立不合格项的分类方式及各自对应的单项得分。
对于审核得分小于60分的,表明审核不通过,即供应商的质量系统存在较大缺陷,不能保证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组织判断需要放弃。
但若此供应商是组织的合作伙伴,其价格、交付很有优势或者是单一供应商等情况,组织无法立即放弃该供应商时,组织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非生产性成本来辅导推动该供应商改善质量系统,使之达到组织要求,同时要立即启动第二供应商开发流程,以防断料风险。
2.1.3 供应商选择方式的进一步完善随着IS09001在各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很多组织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都已建立了类似的实物质量认证和体系认证的方式,可一旦供应商成为组织的合格供应商并开始批量采购其货物时,原材料却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材料质量很不稳定。
正式的批量供货能力并不如新供应商选择阶段大家所认知的那样。
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应对呢?实物认证合格,仅代表供应商的样品合格。
体系审核通过,仅代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能基本满足组织的需要。
但以上两种认证方式,都不能表示供应商后期供应的材料质量能长期稳定。
笔者工作中就曾遇到过一件因供应商重大的工艺变更而造成材料品质变动,从而造成组织生产出的大批量产品报废的事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组织借鉴TSl6949的PPAP管理方式,即在完成样品认证后,要求供应商递交PPAP文件包,组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可以反映供应商长期供货能力的项目,比如:所供应材料的在线良率、初始工程能力CPK研究报告、生产控制计划、FMEA等等,以便评估所供材料是否已具备或将具备长期稳定供货的能力,对于在线良率低、CPK低、控制方法不完善的材料,建议暂时不要考虑批量采购。
除了在导入新材料时要求供应商递交PPAP外,还需要求供应商完善其更改管理制度,如有重大变更涉及组织的产品,必须通知组织并递交更改报告。
更改报告要包括更改计划、更改涉及的产品、更改验证计划和验证结果、更改的风险评估等等,以便组织做进一步分析,并判断是否同意其更改。
重大更改时,供应商必须同时重新递交PPAP文件包给组织,组织要仔细评审供应商递交的资料,认真评估更改可能对组织所生产产品的影响。
2.2 如何有效地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不仅是组织自身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体系标准及客户的要求。
国际质量体系标准TSl6949条款要求组织对供方的质量、交付、服务方面进行监控l TRW Automotive的《全球供应商质量手册》也简明地指出,供应商有责任保证对自己售出的应用在其客户产品中的材料、过程、供应、零件、服务进行持续改进,且须建立与此相关的规程,《手册》也要求组织建立一个系统,对其供应商的质量及交付表现进行跟踪。
过程中的C、D环节,即绩效评估及改善提高是核心部分,是该循环能延续的关键,也是目前各企业最难有效执行的部分。
然而,在对其他组织的审核中,我们发现较多组织对其供方的绩效评估的目的是因为体系认证或客户有要求,应付认证公司或客户审核而执行,评估活动只是形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么应该如何才能使绩效评估即改善提高起到实际作用呢?从实际经验出发,笔者认为,建立完整的供应商绩效评估系统是有效而直接的方法之一。
2.2.1 如何建立绩效评估系统评估活动要产生良好的效果,组织需要建立并实施一种可操作的评估方式,通过这种评估方式的执行使评估活动成为组织的一个功能而不是形式,为提高组织的利润率做出贡献。
上述过程可以落实到一个供应商绩效评估系统,而其核心即为量化绩效信息共享数据库,那么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数据库呢?一个完整的供应商绩效评估系统的信息应包含以下几个特性:持续性、全面性及互动性。
持续性是指供方绩效评估是组织与供方持续沟通累积的过程,而不只是到年终时统计一下各项指标再出一份报告即可,需要组织按一定的频次对供方绩效进行汇总报告,频次可以是一年一次或两次,甚至一个月一次,组织可根据供应商性质选择合适的频次。
信息需要及时更新进系统。
全面性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质量信息,交付信息、价格信息及服务信息,组织可根据产品的性质对每个模块进行细化分类及权重分配。
同时,一个有效的数据库还需要包含评估的各个项目的详细信息,对问题的明确清晰描述以及每个项目具体的量化指标,从而避免概括性评价的不确定性。
通过有计划的数据采集并实现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数据库可以使评估活动的每一个项目的打分被快速地查询到,且对应出具体的得分依据。
以下列举了电子产业链两家不同组织对其供应商绩效评估分值构成案例供参考:(1)某汽车企业供应商:质量34%(质量系统得分13%+实物质量21%)+服务18%(持续改进12%十对客户要求的反应6%)+交付18%(准时交付率)+价格18%+技术12%(新品开发能力)。
在这个案例中,因为组织对供方的新品开发能力有特殊的需求,因此评估的项目中特别强调了对供方新品开发能力的定量要求,服务方面的考量除了客户要求的配合度外,对供方采取的持续改进活动也做了定量要求。
(2)某半导体代工厂:质量40%(进料合格率15%+COA5%+使用情况10%+引起客户损失的异常)+服务lO%(对客户要求的反应)+交付(准时交付率)20%+价格10%。
该组织对供方的质量评估内容没有直接对供方的质量系统的定量要求,因为从供方实际表现出的实物质量能力、服务、交付等各细节本身就是对供方质量系统的一个侧面反馈。
因此,对于供方质量系统的有效定量评估存在一定困难时,可以略去对质量系统的直接评估。
互动性即供需双方都需要参与到评估活动中。
具体将在下面作详细阐述。
2.2.2 供应商参与到对供方绩效评估活动中对供应商绩效评估的要求,组织必须在一开始就传递给供应商,同时要求供应商参与到评估活动中,因为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估需要让供应商充分了解客户所期望的是什么,并且知道客户是如何对他们进行评估的(评分标准),让供应商及时地获得数据库中更新的信息,供方就能针对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以避免向更严重的方面变化。
在前述的供方量化绩效信息共享数据库平台上实现与供应商共同执行绩效评估,可以避免以下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1)单方面在做此类的评估,评估的结果也没有反馈给供应商,双方没有产生互动,没有沟通彼此的需求,就使得评估变得毫无意义;(2)信息不够透明,对最终评估结果中部分被扣分问题的责任归属存在争议。
因为出现问题的一方不总是供应商,对问题改善没有好处。
为此,供应商绩效评估结果一定要反馈给供应商,同时,为了更客观地反馈供应商的绩效,量化指标的评分要点设计也非常重要。
2.2.3 对供应商绩效评估中各要素的评分要点对供应商的评估要素不外乎在质量、价格、服务和交付四个方面,这里先简要叙述价格、服务及交付评分要点,再针对质量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价格即成本,是各要素中最为敏感的,除了提供的产品本身的价格外,以下几个方面也是组织需要考量的:供应商责任缺陷成本、加强检验增加的质量成本以及在为提升供方质量系统能力付出的额外资源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