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
互动被视为分析单位。
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贯穿主观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互动论同时是一种微观社会学。
社会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
社会环境不是某种外在的静止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着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
人有内心生活,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自我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
互动过程首先是符号互动的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
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与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布鲁默说:符号互动一词是与人们之间发生的互动的独特性质有关系。
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们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而非单纯对它人的行为作出反应。
这样,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的使用、解释、或对彼此行为的意义的确定为中介的。
这种中介等于是在人们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背景(一)威廉·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詹(1842-1910)认为习惯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大作用,他研究了本能是怎样被习惯所取代的。
所谓习惯是指通过经验学习到的和被经验修正了的行为。
他认为习惯的基础是记忆,通过记忆人类可以将过去发生过的行为从心中唤起。
在记忆的基础上重复这一行为,这就意味着此种行为已不再是无目的的了,这时,本能便消失了。
因此,本能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发展,也有很多会逐渐消失。
詹认为在人类的行为由以生物因素为基础转向以社会因素为基础的过程中,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于“意识”的探讨中,研究了由意识中产生出的“自我”。
“自我”这个概念意味着承认人类可以而且也正在发展着他们对待他们自己的态度和关于他们自己的感觉,意味着承认他们自己也是可以观察的对象,就好比人类观察一个外部的客体。
《2024年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范文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符号互动论被视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视角。
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理论对于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该理论在解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尤其关注了符号的传播和解释过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互动的深层次机制。
本文将详细探讨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及其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源于其对于人类行为的理解。
该理论主张人类是通过使用各种符号进行社会交流和互动的,而这些符号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表征,更是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知的工具。
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都源于对外部世界的解释和理解,而这个过程则离不开我们使用的各种符号。
三、布鲁默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一)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有助于理解人际间的信息交流和个体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
我们日常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符号交流,通过这些符号的传递和解读,我们得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形成彼此间的理解与认同。
(二)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布鲁默的理论为研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社会中,各种符号如语言、图像等通过复杂的交织,构成了一种强大的信息传递机制,不仅维系着社会关系的稳定,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演变。
(三)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而言,布鲁默的理论则更为重要。
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符号如文字、图像、音频等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又取决于接收者的个体经验和认知。
因此,理解受众如何解读和解读这些符号是媒体传播效果的关键。
四、总结与展望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它强调了符号在人类交流和互动中的重要性,揭示了人类社会互动的深层次机制。
在未来的传播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应用,如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符号交流、网络时代的符号传播等。
同时,我们还应关注这一理论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推动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
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
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它探讨的是语言中不同解释符号以及它们与其他语言符号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含义。
它的研究以具有较广泛的应用的言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其中包括形式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翻译学等等。
首先,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着重于探讨解释符号之间的互动关系。
基本上,解释符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状态符号(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它们表示一种静态状态;另一种是关系符号(如词语,介词,行文符号等),它们表示一种动态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词语,它们既可以表示静态的概念,也可以表示动态的关系,在实现语言力量的作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分析的是,一个特定的词语在特定的环境中的含义,以及它与其他词语的关系如何影响它的含义。
举例来说,当一个词作为一个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时,它的意思会有所不同。
例如,“她看书”这句话中,“看书”这个词的意思与“她”这个词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会影响到“看书”这个词的含义。
而且,名词解释符号的互动还会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比如一个词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它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变化。
除此之外,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还考虑了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一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影响。
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语言如何指导和影响人类行为。
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语言差异,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表达方式。
此外,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话题,比如语言能力如何发展的,以及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何用来把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群。
因此,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不仅是一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学科,而且它也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的实用技术。
它将为我们了解如何更好地交流提供有用的信息,推动我们形成更加正确的语言使用习惯,从而提高语言技能,在未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
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人类学理论,主要由乔治·莫尔(George Herbert Mead)和哈维尔·赫尔曼(Herbert Blumer)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是通过符号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社会意识
和社会结构的。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人类是通过符号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社会意识的。
这种互动是通过对符号的理解和使用来进行的,而这些符号可以是
语言、手势或文字等。
2.符号互动的过程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人们不仅被
动地接受符号,而且还会对符号进行反应和解释。
3.符号互动的过程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
人们不仅与
自己的内心进行符号互动,而且还与周围的人进行符号互动。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方法包括:
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类的符号互动来研究社会现象。
2.访谈法:通过与人类进行深入的访谈来了解他们对符号互动的看法和理解。
3.参与观察法:通过参与人类的符号互动来了解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
符号互动论
(2)“镜中我”概念的三个因素(阶段)
A.我们对我们的形象在他人面前的想象。
B.我们对别人就这一形象所作的判断或评价 的想象。
一的综合体。
主我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 的冲动,未经社会化的我。客我是经过社 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主我与客我 的互动构成一个呈现于社会经验中的人。
(3)社会 A.形成。在米德看来,社会代表着不同个人之
间的有组织的互动或定型化的互动,是自我 与“他人”互动的产物。
C.由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产生的某种自 我感觉,例如,自豪、屈辱等。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1)提出
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 在于分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 出现的那些行为。而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 境造成的,是个人或群体对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 应。
案例分析:面试中的应聘者印象管理
可从获得性、保护性和非言语印象管理三 方面对应聘者的印象管理行为予以分析。 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称作获得 性印象管理。应聘者的获得性印象管理行 为又可分为他人聚焦型和自我聚焦型两大 类。他人聚焦型印象管理策略一般将目标 指向于印象管理的接收者、评价者,如面 试中的招聘方,通过逢迎、讨好等行为来 获取人际间的彼此吸引。如:抬举他人、 意见遵从等。
B.内容。
社会的内容是由个人和集体互动构成的。这 种互动体现于各种各样的符号,因此社会实 际上是一个由人创造和使用的符号的总和。
《2024年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范文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探讨布鲁默(Herbert Blumer)的“符号互动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本文将首先介绍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其在传播研究中的运用,最后探讨其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强调人们通过符号(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互动和沟通。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解释和定义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这种解释和定义的过程就是互动。
在符号互动论中,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符号互动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1. 媒体传播研究:符号互动论强调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这一观点为媒体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者们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媒体信息如何被编码和解码,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2. 人际传播研究: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符号进行交流和互动。
符号互动论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使人们更加关注交流过程中符号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3. 网络传播研究:在网络传播中,人们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符号进行交流和沟通。
符号互动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探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信息传递。
四、符号互动论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1. 丰富传播学理论:符号互动论为传播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
同时,这一理论也与其他传播学理论相互补充,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传播学理论体系。
2. 指导传播实践:符号互动论强调了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广告、公关、媒体等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例如,在广告中,广告商需要了解受众如何解读广告信息,以便有效地传递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3. 促进跨学科研究:符号互动论不仅在传播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为其他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等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2024年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范文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布鲁默(Herbert Blumer)的“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强调了人类社会互动中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对于传播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解人类如何通过符号进行互动、交流和构建社会现实方面。
本文将探讨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传播学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概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强调了符号和意义在人类社会互动中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人们通过符号来传递和解释信息,从而构建和共享意义。
这一理论提出了以下观点:1. 意义是由个体通过符号解释和互动来构建的;2. 符号在社会互动中起到桥梁作用,帮助人们理解彼此;3. 符号不仅传递信息,还具有象征意义,可以反映文化、价值观和信仰。
三、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的关系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通过符号进行交流和互动,构建和共享意义。
因此,理解符号和意义在传播中的作用是理解人类社会互动的关键。
传播学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媒介中的符号使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以及符号在构建社会现实中的作用等方面,来探讨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应用。
四、布鲁默“符号互动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1. 媒介研究:布鲁默的理论为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分析不同媒介中的符号使用,可以理解媒介如何传递信息和构建现实。
例如,在电视新闻中,记者通过镜头语言、声音和文字等符号来传递信息和构建新闻事件的意义。
2. 跨文化传播:布鲁默的理论有助于理解跨文化传播中的符号和意义。
不同文化中的符号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需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符号和意义。
3. 网络传播:在网络传播中,人们使用各种符号进行交流和互动。
布鲁默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传播中的符号使用、网络社区的构建以及网络文化的形成等方面。
五、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影响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对传播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号互动理论
开始想象和扮演他人
开始以其他人的视觉出发
自我形成的阶段
自我
有组织的 复杂的活动
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担演一个角色 实现他人期望
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形成符号系统
什么是“普遍化的他 人”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之 “普遍化的他人”
个体使对各种他人的解释和意义内在化, 以创造一个“普遍化的他人”,这是由许 多个体的平均期望所逐渐建立起来的。 普遍化的他人成为个体行为的一般指南。 逐渐地,一个个体不仅按一些特殊的人的 期望行事,而且按照“普遍化的他人”的 期望来行事。
符号互动论 有三个必要 的理论前提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动定义
1人们总是依据自己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而行 动。 2意义是在人与人的符号互动过程产生的。 3行动者赋予行动上的意义是可以在互动过 程中加以修正的。
符号互动如何可能(舒茨、米德、加芬克 尔); 符号互动是否可能(韦伯、伽达默尔、卢 曼);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之符号互动的缺陷
① 过于强调主观因素、心理意识,忽视客 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 视内在的规律性。 ② 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 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③ 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 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 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 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托马斯的符号互动理论
国外社会学理论 郭景萍教授
托马斯的符号互动理论
托马斯的符号互动理论 之情境界定
情境定义恰恰居于客观环境(情境)与行为反 应之间,它是人们对情境意义的解释。人 们怎样行动,取决与个人或群体对于所处 的客观环境的解释。 托马斯认为主观因素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 大作用。
“情境”包括三个方 面
西方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论
与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
研究焦点不同
结构功能主义关注社会整体的结 构与功能,而符号互动论关注个 体间的互动过程。
对社会稳定的看法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稳定与和 谐,而符号互动论则认为社会稳 定是通过个体间的互动与协商实 现的。
解释层次差异
结构功能主义从宏观层面解释社 会现象,而符号互动论则从微观 层面分析个体行为与社会关系。
与冲突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关注点相似
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都关注社会不平等和 权力斗争问题。
解释角度不同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冲突,而符号 互动论则关注个体如何通过符号互动来应对和处理 冲突。
对变革的态度
冲突理论强调通过革命或改革实现社会变革 ,而符号互动论则强调通过改变个体的符号 互动方式来推动社会变革。
06
符号互动论的贡献、局限及发展趋 势
对社会学研究的贡献
强调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
符号互动论关注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过程,揭示了人际互动的微观机制,为社会学研究提供 了新的视角。
引入符号和意义的概念
符号互动论将符号和意义作为核心概念,深入探讨了人们如何运用符号来传达信息、建立关系和 维持社会秩序,丰富了社会学理论。
社交媒体时代的符号互动变革
网络语言和表情符号
虚拟社交和身份认同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语言和表情符 号成为新的交流符号。这些符号具有 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适应了快 节奏、碎片化的网络交流方式。
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虚拟社交空间 ,人们可以在其中建立社交网络、分 享信息和情感。在这个空间中,个人 形象和身份认同变得尤为重要。人们 通过选择头像、发布动态、点赞评论 等方式进行符号互动,塑造自己的虚 拟形象并寻求他人的认同。
符号互动论_百度百科
编辑本段前提
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些事物包括人在他的世界中所能注意到的一切——物质客体,如树木或椅子;他人,如母亲或商店营业员;人的各种范畴,如朋友或敌人;制度,如一所学校或一个政府;指导性理念,如个人独立或诚实;他人的活动,如他们的命令或请求;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遭遇的各种情境。第二个前提是,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第三个前提是,这些意义是通过人在应付他所遭遇的事物时所进行的释义过程而被把握和修正的。愿扼要地讨论一下这三个基本前提。
link)。可以在今天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主流姿态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两个研究领域具有这样一种共同倾向:把人类行为当作是作用于人的各种因素的产物;他们关注的是行为以及被认为是导致这些行为的因素。这样,心理学家们就用刺激、态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各种心理投入(psychological
inputs)、知觉和认知、以及人格组织的各种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既定形式或案例。类似地,社会学家们也依靠诸如社会地位、身份要求、社会角色、文化规定(cultural
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存在于互动之中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论特征
前提
展开 编辑本段介绍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符号互动论
有意义意义 得以交流。
第二,抽象思想的出现,它使人人能够进入一个纯用 符号操作的世界,能在想象中排演各种角色和情境;
第三,主体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客体,对他 自己的刺激作出反应,与他自己对话,把他 自己当作行动的目标,解释和反思他自己的 行为等;
背景 个人门面
外观 举止方式
2、社会机构外互动
• 指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即相遇。 • 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
相互注意。 • 角色距离: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
存在的差距。用于说明个人在某种角 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 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三、标签理论
• 标签理论亦称标志理论或标定理论。它是一 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 为的理论。
亚当·斯密
大卫·休谟
亚当·弗格森 本能与习惯
二、詹姆斯:多元的自我
• 自我:就是“一个人可以用来称呼他自己的一 切之总和”。
• 自我的分类: (1)物质我(The Material Self) (2)精神我(The Spiritual Self) (3)社会我(The Social Self) (4)抽象我纯粹的我(The Pure Ego)
第二节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 代表人物及思想
• 库利的“镜中我”的思想
•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的思想
•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库利(1864~1929) Cooley,Charles Horton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1887年获 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 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 美国社会学会主席。著有《人性和社会秩 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等。
• 社会结构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共同 行动必须从历史的内容上来理解。
《2024年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范文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布鲁默(Herbert Blumer)的“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项重要思想,对于理解社会交往与传播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一理论以人们通过符号进行的互动作为基础,关注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和其他象征性事物来传达和理解意义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主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与他人进行互动,这些互动是通过符号来完成的。
这些符号可以是语言、文字、行为、表情等,它们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传达意义。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经验、文化背景等对符号进行解读,从而形成特定的意义。
这种意义的形成与传递,正是“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思想。
三、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在传播学领域,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是以符号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发送者通过选择适当的符号来传达信息,而接收者则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来理解信息。
这一过程正是“符号互动论”所强调的互动过程。
其次,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意义的交流。
人们通过语言、行为等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从而形成特定的意义。
这种意义的形成与传递,正是“符号互动论”所关注的重点。
四、应用案例分析以广告传播为例,广告的目的是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并形成特定的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广告设计者需要选择适当的符号来表达广告信息。
例如,通过颜色、形状、文字等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通过特定的视觉效果来传达产品或品牌的特性。
而受众则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来理解广告信息并形成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这一过程正是“符号互动论”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
五、结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思考方式。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通过符号进行互动和交流,形成特定的意义。
这种意义的形成与传递是社会交往的核心过程之一。
名词解释 符号互动论
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指一种概念理论,它特别关注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行为,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和心理上的分析。
同时,它也考虑到文化背景和交流方式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是运用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原理来研究行为的活动。
符号互动论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互动是由许多有意识的符号行为组成的,而这些符号行为又是由不同形式的信息传递构成的,比如语言、手势、表情等等,通过这些信息,人们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感受和体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符号互动论认为,只有通过传递和交流这种信息的过程,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互动,其中包括理解对话双方的观点,建立和保持真实的情感联系,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隐形社会架构”。
符号互动论的符号行为是一种反作用力,它把受话者和发话者的行为特征联系在一起,如何受话者回应发话者,从而建立这种反作用力。
这种反作用力可以帮助人们以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符号互动论认为,只有通过了解社会环境中的符号行为,以及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人们才能发展一种更有效的社会交流技巧。
符号互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交流,以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来开展有效的社会交流。
它也能够更加真实地描述和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交流中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影响。
此外,它还有助于我们在涉及文化解释和传播的情况下更好地进行交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使人们更容易成功地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符号互动论》是一个多学科的理论,它不仅计划和描述了社会的符号行为,还考虑了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方式。
通过学习符号互动论,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社会互动,从而更好地构建一种关系,有助于我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更好地把握别人的观点。
符号互动理论
库利 ---镜中我
• 内容:指的是个人的自我观念 是与其产生互动的其他人对于 他的态度的反应。他人对于个 人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个人 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 • 镜中我的三个组成部分: 1.想象自己怎样显现于他人面前 2.想象别人对这样显现做如何的 判断 3.形成某种自我感觉
例子:
老师上课 • 内容: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课做充分的准 备,幻灯片、资料等等,在课上与同学进 行互动,为同学们讲解,然后看同学们是 否理解,下课后觉得教会了同学们知识。
• •
最值得注意的是: 儿童青少年的相关社会学理论在具体运用的 时候,应该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特殊阶段, 特殊情况,分对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 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青少年社 会工作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服务于广大 儿童青少年。
•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 的一种理论。在青少年网络犯罪率逐年增 高的形势下,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青少年 网络犯罪,以全新的视角探析青少年网络犯 罪的诱因,对于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网络犯罪,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有着重要意义。
例子:
对笑的理解 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旁边有乘客 笑,我们会理解为赞许,如果我们在车上 说错了话,这是旁边乘客的笑我们会理解 为讽刺。
米德 ---符号互动论
• 核心概念:自我。米德认为自我是行动的有机体, 而不单单是接受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被动的 容器”。并且,自我是逐步发展的,是在社会经验 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 自我产生的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 (2)扮演 阶段(3)游戏阶段 • 米德认为—人类个体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省、 反思、自我控制。这种活动之所以能存在,正是因 为人们参加到了互动中来,并且掌握了互动中产生 的语言等交往工具。由于掌握了语言符号,一个人 才有思想,才能从他人的立场看自己,才有了自我 意识,人们运用他们学到的符号来选择某种行为从 而控制自己的活动。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布鲁姆(Herbert Blumer,1923 年---)
符号互动旳另一种代表哈伯特.布鲁姆。他1923年生于 美国旳圣路易斯,曾在密苏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 过,是米德旳学生。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伯克利 加州大学工作。其代表作是《符号互动论:观点与措 施》。布鲁姆不但使库利——米德一系列旳微观社会 学取得了“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而且对整个这一 学派旳理论和措施作了系统旳概括和充分旳解释。
⑤个体旳行为受他本身对情境旳定义旳影响 。人
对情境旳定义,体现在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 ,并
赋予各种事件和物体以各种意义,而这个解 释过
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在个体面对面旳互动中有待于协商旳中心 对象
3、符号互动论旳发展
Blumer是Mead旳学生,其代表作为《符 号互动论:观点与措施》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认同形成 旳主要机制。人际符号互动 主要经过自然语言进行。人 经过语言认识自我、别人和 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旳内化,实际上内化旳过程就 是人旳“自我互动”过程,社会旳内化过程,伴 伴随个体旳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旳,并 不是对外界刺激旳机械反应。个体在互动中逐渐 学会在社会允许旳程度内行动,但是在这个程度 内,个体能够按照自己旳目旳处世行事。
在措施论上,布鲁姆批评了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占统治 地位旳主流措施论。他以为到达对经验世界旳精确认识, “不能靠建立和解释骗人旳理论,不能靠设计精致旳模式, 不能靠追赶自然科学旳先进程序,不能靠采用最新数学或 统计学方案或发明新旳概念,也不能靠发展精密旳定量技 术或坚持某种调查统计旳准则”。布鲁姆以为经验性旳社 会是由人类以及他们在生活进程中旳日常活动构成旳。对 这种活动旳认识,只有经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到一种群体 中去才干取得。所以,布鲁姆提倡使用生活史、自传、个 案研究、日志、信件、非构造性访问和参加观察等措施。
符号互动论
感谢观看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 自我、他人和社会。
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 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 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轻视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决定论,提出行动者的认识、行动和互动 构成社会的理论命题。其思想奠基人米德试图探索个体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发展用社会行动解释个体意识的 社会心理学。米德吸收了实用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经验关联性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客观的意识研究方法,提出根据 个体的行动、特别是能被他人观察到的行动来研究个体经验的广义的行为主义方法,并将理解个体的行为与经验 置于整体的社会背景之中,发展出“社会行为主义”方法。米德之后,布鲁默系统提出了以“符号互动”为基础 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其核心仍然是意义、自我等情境知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
在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是基本的概念。
前提
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 物采取行动。这些事物包括人在他的世界中所能注意到的一切——物质客体,如树木或椅子;他人,如母亲或商 店营业员;人的各种范畴,如朋友或敌人;制度,如一所学校或一个政府;指导性理念,如个人独立或诚实;他 人的活动,如他们的命令或请求;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遭遇的各种情境。第二个前提是,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于 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第三个前提是,这些意义是通过人在应付他所遭遇的事物时所进行的释义过程而被把握和 修正的。愿扼要地讨论一下这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个前提——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 采取行动,很少会有学者对这一点产生异议。但奇怪的是,这一简单的观点实际上在当代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的 所有思想和工作中都受到了忽视或贬低。人们或者把事物的意义视作理所当然而把它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弃之一 边;或者认为它仅是行为及其诱因之间的中性环节(neutral link)。可以在今天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主流姿态 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两个研究领域具有这样一种共同倾向:把人类行为当作是作用于人的各种因素的产物; 他们的是行为以及被认为是导致这些行为的因素。这样,心理学家们就用刺激、态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 各种心理投入(psychological inputs)、知觉和认知、以及人格组织的各种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既定 形式或案例。类似地,社会学家们也依靠诸如社会地位、身份要求、社会角色、文化规定(cultural prescriptions)、规范和价值、社会压力、群体归属这些因素来作出解释。在这两种典型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解 释中,事物对于正在行动的人所具有的意义,或者被忽略,或者被用来解释他们行为的各种因素所吞没了。
《符号互动论》课件
3、前假设
•
人类社会由具有自我的个体所构成 • 个体行为是根据对情境中的因素进行 解释和定义后形成的 • 群体或团体行为是由个体行为所构成
1、贡献
§布鲁默将米德的思想系统化为社会学理论 §比宏观理论更精确、细致 §方法论——主张的对经验世界的观察有利于指导人们对 社会现实的 观察、研究
2、局限性
§否定了社会结构的作用 §只关注个人及小群体,对于研究大规模的、宏观的社会 现象指导意义不大
第三: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自我解释的过程中得到修正
社会互动模式
刺激 解释 反应
布鲁默认为人类的互动是以使用、解释 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 介的。即人们并不是直接对对方的行动做出 回应,而是解释并定义彼此的行为,并在赋 予行为一定的意义的基础上做出回应。
互动结构与情境定义
1、互动结构
布鲁默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是由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来 决定的,相反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是在人们的互动中才得以构 建而成的(当时流行的社会学观点与布鲁默的观点不同之处)。
2、情境定义
人们在自觉地行动之前都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通过考 虑情境中的一些因素(eg:时间、地点、人物、角色关系)并 去解释他们,赋予这一情境一定的意义,而后才做出行动。 任何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 出其意义。 在未定的情境中,群体行动会受阻。
2、代表人物
米德 库利 托马斯 布鲁默 库恩
一、理论背景Βιβλιοθήκη 代表人物3、重要概念♦ 符号:任何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是符号(语言、文字、场景等) ♦ 社会互动:人们影响或者回应他人的过程
一切社会互动都是一种符号。 例如:博饼——中秋活动、月饼文化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例子
符号互动论的例子《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研究行为学的理论,它强调行为是通过沟通和交流建立起来的,因此在行为中尤其是语言行为中,符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们用来理解世界的工具。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模糊多元的行为学概念,它提出传播的行为是通过人们互动的符号来实现的,这些符号可以包括言语、肢体语言、咯咯笑、面部表情、非语言的象征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符号进行有效的沟通。
符号互动论提出,人们通过使用符号来沟通和交流,可以明确其对对方的期望,理解对方的想法,增加双方的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改变人际关系的性质。
根据符号互动论,社会活动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沟通来达到共谋共赢的目的,并且在过程中,符号的使用也是有效的。
例如,在商务活动中,销售人员需要利用符号来展示出不同的产品,以便让顾客对产品信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政治活动中,政治家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来展示不同的政策,以便让民众对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在文学艺术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学作品更加丰满。
符号互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行为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整个社会活动都是通过符号来实现的,因此,符号对于人类行为习惯和社会变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化理论中,人类进步的关键也是通过新符号的发现,从而使人类在竞争中产生优势;此外,符号也可以让人们进行有效的调节,例如在职场中,上司可以利用符号来促进下属的工作效率,而下属也可以通过符号来表达对工作的感受,从而让工作变得更加有趣。
符号互动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它可以让人们在进行沟通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符号来展示出不同的运作角色,这些符号可以使人们对于对方的期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感知,从而让人们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了解彼此。
本文介绍了符号互动论,它是一种模糊多元的行为学概念,认为社会活动都是通过符号来实现的。
符号在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人们在进行沟通时理解彼此更好,也可以使人们进行有效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本能定义与社会定义之间的矛盾:个人的定义强 调享乐,社会的定义强调社会功利。
三、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1931) ,出生于美国马萨 诸塞州南哈德利,就读于哈佛大 学,在W.詹姆斯指导下从事研究, 并于1894年和J.杜威同时进入芝 加哥大学,期间,米德受到机能 主义运动和早行为主义理论的影 响,从而涉足社会科学领域,研 究自我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 自我理论家之一。米德生前从未 出版过著作,他的经典性著作 《心灵、自我和社会》是由他的 学生根据他的讲稿汇编而成,并 于1934年他去世后出版的。
第一节 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背景
• 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 • 詹姆斯:多元的自我 • 鲍德温:自我发展的三阶段论 • 杜威:社会互动思想
一、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
主张研究现实生活,主张考察日常生活经 验并从中归纳出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 找到有用的知识。他们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 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 的东西。
关于“社会我”( The Social Self ):
• 第一,它承认“自我”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来 源于经验的;在社会我中,自我来自他人的 经验,是他人给予的。 • 第二,詹姆斯将社会我看成是人们之间社会 关系的派生物,因而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社会 关系来认识自我的多重特性,也可 以将这多方面的自我看成是异质性 社会的产物。 • 第三,詹姆斯人类本能地追求得到 社会上他人的承认,他们总是据此 来衡量自我的价值。
主要著作:
• • • • • • •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 《避难所》 《邂逅》 《公共场所行为》 《污记》 《互动仪式》 《框架分析》 《交谈方式》
1、社会机构内互动
• 社会机构内发生的互动是人们在社 会机构这个舞台上的表演。
——戏剧论(Dramturgy)
• 印象管理
背景
前台
个人门面 舞台
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即某种社会
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
给它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 初次越轨和再次越轨
本章小结: • 符号互动理论的积极方面:
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2、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
的过程,强调每个个人区别于他人
的特殊条件
3、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考察
符号互动理论的消极方面:
1、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 忽视了客观实际
符号互动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背景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 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 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 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 从这种互动中寻找。互动论研究人们面对面的相 互交往与作用,以及引起或改变这些 活动与过程的主观反应。它贯穿主观 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 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 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 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亚当·斯密
大卫·休谟
亚当·弗格森 本能与习惯
二、詹姆斯:多元的自我
• 自我:就是“一个人可以用来称呼他自己的一 切之总和”。 • 自我的分类:
(1)物质我(The Material Self)
(2)精神我(The Spiritual Self)
(3)社会我(The Social Self)
(4)抽象我纯粹的我(The Pure Ego)
1、“镜中我”的定义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 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 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 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 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 ‘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人性与社会秩序》
2、“镜中我”的三阶段
(1)感觉阶段:对别人眼里我们的 形象的想象 (2)解释或定义阶段:对他对这一 形象的判断的想象 (3)自我反应阶段:基于上述想象 而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外观
举止方式
后台
2、社会机构外互动
• 指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即相遇。
• 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 相互注意。
• 角色距离: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 存在的差距。用于说明个人在某种角 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 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三、标签理论
• 标签理论亦称标志理论或标定理论。它是一 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 为的理论。 • 代表人物:勒默特、贝克尔 • 理论观点:所谓社会问题或越轨行
2、关于情境定义:
• “任何一个自我决定的行动,在其开始以前,都有一 个考察和深思熟虑的阶段,我们可以把这称为‘情境 定义’”。 • 情境定义居于客观环境(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它 是人们的主观经验因素。 • 情境定义是所有“自我决定的”行为之先导,所有这 类行为都依赖于它,个人的人格和“人生观”都产生 于它。
相对稳定的结构,有意义的对话是不可能的。
2、自我与社会
• 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主观解释,自 我的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 自我存在于自我观察、反省的活动之中。而这 种活动之所以可能,是由于有了最重要的符号 系统——语言。 • 主体我(I)也称作“自然我”, 它是人的一处本能的冲动,未经社 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 • 客体我(me)亦称“社会我”, “客体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 社会化的结果。
• 符号互动论的方法就是尽力把经验 世界作为注意的中心,尽力从经验 中、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来了解社 会现象。
二、戈夫曼的戏剧分析
戈夫曼( Goffman,Erving 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 论的倡导人。1945年毕业于多 伦多大学,1953年在芝加哥大 学获博士学位。1981~1982年 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他以 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 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 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 了大量研究。
共同行动(Joint-action):
• 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采取的行动。在共同行 动中,处于不同地位上的人通过各自的解释、 定义而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持 续不断的过程。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定义有 共同认识时就会出现固定模式 的行动。
• 社会结构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共同
行动必须从历史的内容上来理解。
1、人类互动的实质:符号的互动
• 米德的基本思想是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不断 的对话与交往,而人类交往则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 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的行动实现的。 • 只有当“动作”或“手势”伴随有一种引起确定反应的 意向,并且该“动作”不但能
引起对方的某种反应,而且也引起自
己相同的反应时,“有意义的”对话
1、关于情境:
• 情境是个人或群体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一 组价值观与态度,人们的活动就是依据它进 行的,人们对活动结果的评价也是以它为依 据的。 • 情境包括三个方面: (1)个人或社会进行活动的客观条件 (2)个人或群体的先存态度 (3)情境定义 • 态度:指社会组织成员的主观的品质。 • 价值:社会生活的客观文化要素。
才出现。动作被赋予了意义,手势就 变成为符号(symbol),符号的互动
正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
有意义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一,语言使社会行动的参与者理解意义,并使意义
得以交流。
第二,抽象思想的出现,它使人人能够进入一个纯用 符号操作的世界,能在想象中排演各种角色和情境; 第三,主体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客体,对他 自己的刺激作出反应,与他自己对话,把他 自己当作行动的目标,解释和反思他自己的 行为等; 第四,互动的社会制度的形成,没有这种
儿童的自我的形成发展过程:
• 嬉戏阶段: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立 场看等世界。——自我与他人的互动
• 群体游戏阶段:参加到有组织的、复杂的活动
中来,他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
角色,还要了解他人的角色,也就是
说个人的行为要符合某一些规则,使
自己的行为适应整体的行为。
——自我与“普遍化他人”的互动
• 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最典 型特征就是符号互动。 • 客体的意义是由符号互动赋予的。所谓客体就是 能够对之进行处理的事物,通过符号 互动,客体才被创造、被肯定或否定。 • 客体分类:物质客体 社会客体
抽象客体
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
• 第一,人类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 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 • 第二,人们赋予事物的这种意义产生于人们 的互动之中,即人们的态度、观念总是受到 他人的影响,一个人对于某事物的 定义总能从他人的定义中找到根源。 • 第三,事物的这些意义不是一成不 变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 以修正的。
人类独一无二的特性在于他们具有思想 的能力,思想产生于人类调整自己适应环 境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勾勒 出可能采取的行为方式,设想某种行为方 式的后果,区分出那些不能与环境相协调 的行为并计划消除此类行为,以及寻找出 能实现协调目标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 代表人物及思想
• 库利的“镜中我”的思想 •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三、鲍德温:自我发展的三阶段论
• 整个自我均起源于社会。
• 人格是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产物。
• 儿童的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
1、投射阶段
2、主观阶段
3、射出阶段
四、杜威:社会互动思想
• 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人类调整自己 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 将思维当作工具来说明“互动”在解释人类行 为时的重要性。
的思想 •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库利(1864~1929) Cooley,Charles Horton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1887年获 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 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