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用人之道

合集下载

诸葛亮用人哲学

诸葛亮用人哲学

诸葛亮用人哲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豪杰,若干好多风流,尽在三国中。

个中,三国中的重要人物诸葛亮,经久以来被人们作为聪慧的化身,也留下了专门多的经典故事,如“草船借箭”、“三气周渝”、“激辩群儒”等等,同时他的人才治理思惟对今天的现代职业经理人也有专门好的警示感化。

一、在人才的应用方面诸葛亮终生交战许多,可谓战绩杰出。

他通晓兵法之道,经常用兵如神,但在人才的应用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年夜家深思。

俗语说“疑人不消,用人不疑”,诸葛亮师长教师有时用人也疑人。

如在应用魏延的问题上确实是一个专门典范的例子,魏延曾反刘表而欲亲刘备,而后几转辗,终投于刘备帐下,可诸葛亮认为魏延生成有“反骨”,处处防他,最后诸葛亮去世时还专门计杀了魏延。

一小我的好恶比之于事业的成功,平日明智的引导人总会摒弃小我恩仇,而有效地寻求事业。

诸葛亮在应用魏延的问题上存在必定的成见,这与他当时所处的汗青时代有必定的关系。

事实上,一小我出缺点并弗成怕,重要的是若何要制造一个优胜的情形,尽量发扬“用其长,避其短”,的用人之道,我们且看下面几个用人的经典案例:美国南北斗争时代,林肯的“无缺点”的将军老是败在南边“出缺点”的将军手下,南;军首级李将军手下的每一位将领,几乎每小我都有各自的严峻缺点。

然则李将军认为,这些缺点不碍大年夜局,而他们每小我也都各有所长,李将军所用的恰是他们的特长,使这些长变得有效。

我们来看看拿破仑是若何用人的。

茹当,先于拿破仑而成为革命军将领,曾否决过拿破仑。

但拿破仑摒弃前嫌将其收于麾下,命其批示意大年夜利的法军。

卡尔诺,曾尽力否决拿破仑当“第一在朝官”和皇帝。

只是,几年后他又愿为帝国效力时,拿破仑仍重担其总督,“百日”时代任其为内务大年夜臣。

麦克唐纳,因为“莫罗事宜”受连累,5年后又被起用为军长,后又升元帅。

在人才的应用上过于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有时也会拔苗助长。

诸葛亮因任用马谡驻守街亭而导致街亭掉守后,在人才的应用上,只限于“五虎大将”及其后辈等,而在新人的擢升及选用上却少有建树,专门是在蜀国本土着土偶才的选用上,以至于蜀国的土著人他们进不了高层,对蜀国政权的没法介入到不介入,从心理上产生距离,致使蜀国政权差不多不稳。

诸葛亮的用人制度

诸葛亮的用人制度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常常人 、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为地创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一个没有坚持 真理的勇气的人,一个面对困难畏惧退缩的人,不可能惩恶扬善, 也不可能为了百姓的利益勇往直前。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向对方劝酒,待他醉后再观察他属 、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于何种类型的人。酒后吐真言,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等待他喝醉 的时候。一些人挖空心思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在酒醉之后将 卑鄙无耻的灵魂暴露无遗。看看今天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得意 忘形,甚至肆无忌惮,就像一个醉汉一样失去了清醒的头脑,从而 低估了我党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投其所好,以小恩小惠引诱对方,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希望自己遇到的是清 官、廉官,而非贪官。是富贵不能淫还是见利忘义,往往是判别一 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事实证明,经受不 住金钱诱惑的人,不可能利国利民,反而会危害国家利益、损害政 府威信、伤害百姓感情。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是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看他的志向、志趣。人们是用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对大是大非 问题的看法也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具 备坚定的信仰,才能不怕困难、不惧艰辛,也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你重用,首先就得了解他 的立场、观念和志趣。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要专门考察对方的应变能力。在 、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 社会,“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一个领导者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情 况瞬息万变,一些突发事件对官员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具有能够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担 当重任。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是要考察对方的见识。向对方提出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看 他的见识是否独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些毫无计谋、遇事便 束手无策的官员,即使有心为上级解愁,为百姓排忧,也终究力不 从心,无法左右大局。只有那些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从战术上 处理问题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

三国智慧:诸葛亮的七大知人法则,条条受益无穷,值得收藏

三国智慧:诸葛亮的七大知人法则,条条受益无穷,值得收藏

三国智慧:诸葛亮的七大知人法则,条条受益无穷,值得收藏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的头号智者,不仅谋略过人,在识人用人方面可谓可谓匠心独具、有独到见解。

诸葛亮在著作《知人》一文,言简意赅而又别具一格地阐述了自己的“知人七法”:“夫人之性, 莫难察焉, 善恶既殊, 情貌不一。

有温良而为诈者, 有外恭而内欺者, 有外勇而内怯者, 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 简而言之,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谓面面俱到,让人受益匪浅。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这像是指要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有何特点。

考察一个人,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可〝问之以是非〞,看其对是非曲折的判断,对某事物的看法,观察其志向。

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稜两可的人,很可能是随风摇动、忽东忽西的〝墙头草〞之人,也是最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损害到公利的,因此绝对不可以委以重任。

这种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内心操守,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

只有志向高远、立场坚定、胸怀宽广人,才是可交可用的人。

志向, 指人们在某一方面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 是人们前进的动力。

人无志不立。

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 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问之以是非”, 不仅观其志, 还提供了观志识人的方法。

例如少年周恩来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 通过年少时的远大志向便可知其将来必成大器, 事实已经证明, 正是这一志向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杰出政治家。

可见, 观志识人不失为选人用人的一个基本方法。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向对方提出尖锐问题,看他是否具备分析问题、处理事理的能力。

“变”指的是应变能力。

选人用人不应是本本先生, 更不能是郑人买履中的“郑人”。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是怎样的_孔明是怎么用人的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是怎样的_孔明是怎么用人的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是怎样的_孔明是怎么用人的诸葛亮一直在大家心目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许多人都把诸葛亮比作“智慧的化身”,可见诸葛亮在大家、后人心目中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介绍首先,诸葛亮能够重用人才,大胆的引进众多人才。

诸葛亮善于观察识别他人,能够鉴人有术,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或者敌方阵营的人才,并能够把敌方阵营的人才成功的拉拢过来。

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第一妙招。

其次,诸葛亮能够重视人才,在挑选人才方面,诸葛亮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诸葛亮能看到姜维的忠诚机灵,勤劳勇敢,能看到关羽的英勇无畏、骁勇善战等等,之后诸葛亮便会根据这一系列的人才,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所以,诸葛亮完全的明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原则。

然后,诸葛亮才能更好的提拔这些人才。

诸葛亮在用人上还有一个特点。

诸葛亮对人才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所谓“放水养鱼”,诸葛亮在面对这些人才的时候,能够尊重他们,使他们充分的发挥特长。

但是诸葛亮在用人上还有一些诟病,就像那就话说的:“蜀中无大将”,这边是诸葛亮用人的失败之处,诸葛亮虽然提拔重用了很多人才,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把他们培养起来,并且太过于放养,所以,就出现一些人,放纵法正,最后,落得一个后继无人的惨状。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这些称号都是诸葛亮的才能的展现。

在书法上,有出色的《远涉帖》为代表,另后世能够好好研究;在文学上,诸葛亮是“出师两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可谓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不仅采用议论抒情的方法,更是语言真挚、感情深刻;在政治上,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能够为光复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才能,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军事家,除却良好的战略战术之外,还要有深远的战略目标。

诸葛亮就是这样,首先,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能拿出《隆中对》来向他分析利弊,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当时就对天下的局势分析的很透彻,这样,才能精辟的解释当时的局势,选择合适的道路。

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

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

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是对选人用人很有一套,以下是cnfla小编精心整理的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了解。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诸葛亮主要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了解人,他认为通过问答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志向、操守以及如何应对变化,还可以了解人的见识、智谋和勇怯之情。

通过用酒、财、约会来考察人,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情和这个人是否廉洁、是否守信用。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七种方法揭秘三国时,诸葛亮以精于治国闻名于世,行兵布阵被司马懿称为“天下奇才”。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也有过人之处。

刘备初入蜀时,任命蒋琬为广都长,有一次刘备出外视察,突然来到广都,他见蒋琬“众事不治,时又沉醉,大怒,将加罪戮”。

这时,诸葛亮出面为蒋琬求情,他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劝刘备重用蒋琬,使刘备对蒋琬刮目相看。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刘备兵力不足,“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正在犹疑之际,其僚属杨洪进言“无汉中则无蜀”,劝诸葛亮马上发兵。

诸葛亮见杨洪见识不凡,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杨洪推荐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略,诸葛亮便请刘备任命何祗为广汉太守,“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弥留之际,仍不忘推荐蒋琬和费祎“可任大事”,后来蒋琬和费祎先后担任掌管国家军政的大司马一职,使蜀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稳定。

诸葛亮是如何知人的?在《诸葛亮心书》中,诸葛亮说:夫人之性,莫难察焉,善恶既殊,情貌不一。

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显然,诸葛亮主要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了解人,他认为通过问答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志向、操守以及如何应对变化,还可以了解人的见识、智谋和勇怯之情。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如今还有很多人效仿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如今还有很多人效仿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如今还有很多人效仿文/雪山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如今还有很多人效仿想必大家对诸葛亮都了解得不少吧,在诸葛亮帮助刘备治理蜀国时,曾经处理过很多的政治犯人。

史书中曾经记载过,在蜀汉的七个有名的政治犯中,经过诸葛亮之后的犯人,就有四个。

因此,诸葛亮留给蜀汉同僚的印象有一面是比较冷面对的。

想当年蜀汉在制定法律期间,法正当时认为法律太过于严厉了,当下就给诸葛亮提出了意见。

法正想用刘邦入关时的约法三章来获得民心,希望诸葛亮可以减轻法律中的惩罚力度。

法正认为,法律严厉是好,只怕惩罚太过残酷的话,结果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般好。

诸葛亮面对法正这样的提议,并没有觉得不高兴,回答说现在的形势与当年已经大不一样了,以前的秦朝法律是很严苛的,百姓在那时已经很惨了,继续那样的话百姓真的会反抗起来。

所以汉朝的约法三章做得很好,但是现在的巴蜀地区在刘璋的管理下法律已经荒废了,老百姓们的人心都很涣散,现在要做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用严峻的法律来要求大家,重新来调理上下级的关系。

可以说,诸葛亮在位期间,是没有人敢随便开玩笑的。

倘若有人把法律当做玩笑,诸葛亮知道了一定会严加惩治。

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很是荒诞,却能获得诸葛亮的重用,这又是问什么呢?小编现在就给大家讲讲。

这个人名叫何祗,他是巴蜀人,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年轻时曾经做过小的官员。

就像上文所说的,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手段是很多的,而且很严。

他不能容许在位的公职人员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嬉戏玩闹,但是这个何祗,周围人都知道他工作时很不认真,特别喜欢和别人开玩笑。

他曾经主管过刑狱的案件,但是他却不思进取,不好好做自己的事情,把很多的案子都死子压了下来。

很快这件事诸葛亮就知道了,将要对他进行严查。

别人听说这件事都认为何祗算是完了,他这样爱和别人开玩笑,一定不会有好的下场。

几乎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看何祗的下场,诸葛亮说将会在第二天对他进行询问,如若事实的确如此,将会严肃处理。

但是何祗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并没有很慌张。

漫谈诸葛亮识人之道

漫谈诸葛亮识人之道

漫谈诸葛亮识人之道诸葛亮在《将苑·知人篇》中,提出了七条识人方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段话的意思是:考察和辨识一个人,一是提出问题向他请教,考察其是非判别能力,来观察他的志向是否远大;二是与他辩论,用言辞反驳考问他,使他理屈词穷,藉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向他咨询计谋,藉此观察他是否有胆有识,具有真才实学;四是告诉他将面临祸患和困境,以观察他是否勇敢坚韧;五是用酒灌醉他,以观察他的真实品性;六是送财物试探利诱他,藉以察看他是否清正廉洁;七是要求他限时完成交办的事情,藉此察看他是否信守承诺。

诸葛亮提出的七种识人方法,主要是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去考察选拔人才。

其实可以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察其言,观其行”,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予以考察。

可以说这是他长期以来识人用人的经验总结,在实践中确实有效,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并非容易。

按照辩证法来说,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莫不如此。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之亦然,不可能不发生变化。

一个人外貌和内在素质、品德、修养,都将会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地位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你看林彪,一代名将,毛泽东钦定的接班人,最后竟然出逃,摔死在内蒙古。

而像彭德怀这样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革命,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开国功臣,只因在庐山会议上公开替老百姓说了几句实话,结果被“充军”二线,流放致死无人顾问,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才予以平反。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多少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长期生死考验的老干部被打倒。

难道像毛泽东这样聪明绝世、博古通今的一代伟人,都不知道这些老干部的经历、为人和品性,对他们都没有进行过考察、辨识,就将他们提到重要岗位,而让四人帮轻易拉下台?当时毛泽东一言九鼎,想保护谁就可以保护谁,从红卫兵到中央文革小组,谁敢不听?即使“四人帮”有权有势,胡作非为,也奈何不得。

曹操、刘备、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曹操、刘备、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曹操、刘备、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曹操的五个用人之道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刘备用人(转帖)三国之主,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代雄豪,他们为了谋求祖国的统一,都极其重视用人,并且,事实上他们也很善于用人。

但人才来源和用人条件,刘备最差。

论出身,刘备虽为皇族后裔,但世数悠远,“少时曾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不甚乐读书。

曹操孙权都出身宦族世家。

孙权自少博览群书,精习经史,“才秀明达,始有知名”(《三国志·吴主传》);曹操二十岁便举孝廉,从文学至兵书,无所不窥,年青时编了一本《兵法提要》,又注《孙武十三篇》。

论基业,刘备起兵下层,白手创业,举兵涿郡时,毫无政治势力和军事地盘可资凭藉;孙权凭借父兄二世余荫,“割据江东,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曹操雄才大略,拥军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

因而曹营和江东人才济济;而刘备则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说:“先主之初微矣,因无袁曹之权籍,屡挫屡奔;而客处荆州,望不隆而士之归者也寡,及分荆据益、蜀所得收罗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但是,尽管刘备得人条件远不如孙曹,最后还是建立了蜀汉政权,拉开了天下三分的历史序幕,刘备自己也成了与孙曹并争天下的一方政治领袖。

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善于物色人才,使用人才,并有一套别具特色的用人思想和政策。

归纳起来,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一、从政治上看,刘备旗帜鲜明,政治针对性强。

刘备出自汉室后裔,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这是孙曹政治上致命的弱点。

在正统观念几成为社会人们普遍政治信仰的封建时代,刘备打出这一旗号,自较孙曹更易取得民心,招揽人才。

刘备常说:“每与曹操反,事乃可成。

”刘备靠这一点起家,也是靠这一点收揽各地区、各阶级的人才。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诸葛亮不仅选择人主与众不同, 在用人方面也颇有见地。

虽然也有用人不当、处事有误的时候, 但在用人方面的经验仍然值得当今各级领导借鉴。

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 看他的志向、志趣有何特点。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立场、观点。

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人, 决不可委以重任。

因为这种人习惯于见风使舵, 没有定性,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做出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

2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专门考察对方的机变或应变能力。

一看德, 二看才是自古用人的两大铁定法则。

官场上有贪官也有庸官。

贪官害国, 庸官误事。

在诸葛亮看来, 在各种智能因素中, 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像马谡那样的人, 虽也有一些作为,毕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 但若缺乏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 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3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考察对方的见识。

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 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 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 见识是否独特。

古往今来, 官场之上的争斗不可避免, 这种争斗不仅包括小人之间的钩心斗角, 也包括正邪、善恶之间的大冲突、大对决。

那些毫无计谋, 遇事便束手无策的官员, 即使有心为善, 为上级解愁, 为百姓排忧, 也会力不从心, 无法左右大局。

4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考察对方的勇气。

俗话说,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但还有一句话叫做邪不胜正。

缺乏勇气的官员, 别说惩恶扬善, 就连自身也难保, 又怎么坦然面对乡亲父老的期盼眼神呢? 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 常常人为地制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战而胜之。

5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考察对方是否清正廉明。

老百姓都希望自己遇到的是清官、廉官, 而非昏官、贪官。

看人既要看关键时刻, 也要看平时。

有些官员不愿也不敢贪小钱, 是因为在思想深处认为不值得。

这种官员实际上也很危险, 一旦他人贿赂一点“ 大钱”, 就容易被拉下水。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诸葛亮的7个用人之道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诸葛亮的7个用人之道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诸葛亮的7个用人之道诸葛亮的7个用人之道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供我们参考: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

(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来试探、刺激、诱导,来观察其品性气质。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

”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

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

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

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和勇气。

诸葛亮用人之道

诸葛亮用人之道

浅析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桂志伟(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汉语言1101班,3111103128)摘要: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为蜀国的建立和强盛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用人之道,也深受后人推崇。

但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位贤相纵然把“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发挥到极致,最终也无法挽回“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

纵观三国,孔明先生可谓神也,其用人之道得失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关键词:人才观,诸葛亮,得与失“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人们提到诸葛亮,往往评价他帮刘备制定的军事战略《隆中对》是“高才天下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甚至称其为“万古之人所不能及也”。

诸葛亮一生为国事繁忙操劳,忠心耿耿,凭借着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开诚心、布公道”,“庶事精练、物理其本”,以独特而智慧的人才观选拔和重用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使弱蜀在与强魏、盛吴的较量中平分天下,称雄一方。

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总结出的用人之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及有价值的用人策略。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看其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对某事物的看法,观察其志向。

志向高远、立场坚定、胸怀宽广、志同道合的人,就会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奋力拼搏。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就一些争论性话题进行争辩,可以看出一个人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及其心境是否开阔。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就是指通过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看其谋略是否深远、见识是否独特、谋略是否周全深远。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在危难之时一个人所表现的胆识和勇气才是最真实的。

只有敢于面现实、勇闯难关的人,意志坚定、决断敢的人,才是真正有为的勇士。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一个喝醉酒的人,其大脑意识部分被酒精麻醉,所以他就会在无意中把清醒时不肯暴露的秘密说出来。

酒后往往误事或失德的人定力不足,修养不深,若不戒之,恐难担当重任。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解读丨诸葛亮的用人观

解读丨诸葛亮的用人观

解读丨诸葛亮的用人观兰溪诸葛村诸葛亮博采各家学说之长,以儒法道为其治政核心,为刘备事业壮大作出巨大贡献。

在诸多贡献中,诸葛亮独特的用人观被后人称道。

范仲淹评价说:“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

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举贤任能诸葛亮对人才任用有很高的见解。

他把举贤任能提高到关系国家安危的高度来认识。

诸葛亮说:“治国犹如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是以养神治身,举贤求安。

”通过比喻,诸葛亮告诫世人,举贤可以让政权安定,正如养神可以实现身体康健。

诸葛亮在开府治蜀过程中,非常注重贤良之才的选拔重用。

《华阳国志》记载:“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皆德举也。

”诸葛亮事无巨细地操持蜀国要务,锻炼出过人的识人能力。

诸葛亮赏识蒋琬,是基于对蒋琬才华堪当宰相的判断。

蒋琬初任广都长的时候,刘备突然造访广都,看到蒋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非常生气,“将加罪戮”。

对蒋琬能力非常熟悉了解的诸葛亮进言刘备,认为蒋琬是社稷之器,不是“百里之才”,替蒋琬求了情。

刘备因敬重诸葛亮,没有治蒋琬的罪。

等到诸葛亮主事,征召蒋琬做东曹掾,逐渐将蒋琬推向政治前台,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

诸葛亮外出征伐时,蒋琬总是能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武器,被诸葛亮嘉赏。

由此,诸葛亮对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蒋琬)。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被委以重任,为尚书令,被封安阳亭侯。

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众人皆服。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能够协调臣僚,策划军事,很好地发挥了他的作用。

诸葛亮治蜀,以人才治,实现大治。

诸葛亮挖掘、发现、推荐了一大批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才。

名将向宠治军有方,得到诸葛亮的赏识。

诸葛亮在北伐前,上书刘禅:“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重论举宠(向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也。

诸葛亮识人用人“七观法”

诸葛亮识人用人“七观法”

诸葛亮识人用人“七观法”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星闪耀,英雄的传奇,智者的比拼,都使“三国”这段历史充满了智慧与传奇。

而“三国”对人才的争夺尤其激烈,无论是唯才是举、求贤若渴的曹操,还是肝胆相照、竭诚待人的刘备,或者升堂拜母、托以兄弟之情的孙权,他们选人、识人、用人,都有独到之处,都选拔和笼络了一批忠良死节之臣和能征善战之将,共同谱写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诸葛亮对识人用人提出了七条标准,后人称为“七观法”,主要内容是:“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辞辩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智;期之以事以观其信;临之以利以观其廉;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告之以祸以观其勇。

”这七个方面,既要求德,更注重才,德才兼备,全面考察,比曹操的“唯才是举”要科学得多。

细读之下,颇多教益,遂将所感所悟记下,以娱心志。

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这里的“志”即志向、志趣,这句话的意思是:向对方提出是非不同的问题,通过与之交谈,观察对方是否志向远大,能否明辨是非,有无宽广的胸怀。

有无远大志向,这是我们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时首先所要考察的。

胸无大志,猥劣之人,断不能成就大事,也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曹操在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对袁绍其人有一段精彩的评价,说他“干大事吝惜身子,见小利却拼上性命,算不得英雄”,可见袁绍在曹操心目中是个见识短浅,胸无大志的人,终为曹操所灭。

而志趣不同,也难于共事,所谓“异己难与同谋”,如南唐后主李煜,虽然聪明有才,文彩风流,而其志却不在安邦治国,只在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结果弄得家国破碎,囚禁至死。

诸葛亮的第二句话是“穷之辞辩以观其变”,这个“变”即应变、变化,意思是向对方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并追根问底,考其细节,考察其有无灵活应变的能力,有无见微知著的水平。

赤壁之战,完美地展示了诸葛亮天才的外交才能和应变能力。

当时曹操陈百万雄兵于长江北岸,气势汹汹;刘备新败于长坂,无力抗衡;而孙权朝野一片投降声音。

古代用人之道_三月风

古代用人之道_三月风

古代用人之道_三月风古代用人之道------要知人善用。

1、曹操的五个用人之道: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2、诸葛亮的用人之道诸葛亮当权期间,反刘备依靠大族的政策,开始实行法治,大力打击益洲派的豪强;由于川中战乱没中原那严重,加上刘焉父子纵容大族,所以豪强势力还是十分强大,收益不错但是为后来的李严不供粮草埋下伏笔。

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董允等,诸葛亮的识人方面,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

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

由于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无奈后来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3、刘邦的用人之道《史记高祖本纪》载,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刘邦在用人方面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在谋略方面,他比不上张良、陈平;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韩信、彭越;在治理国家上,他不及萧何。

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之道,其精妙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刘邦的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二:不拘一格三:不计前嫌四:坦诚相待五:用人不疑六:论功行赏4、刘备的用人之道:知人善任。

诸葛亮用人哲学

诸葛亮用人哲学

诸葛亮用人哲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几多风流,尽在三国中。

其中,三国中的要紧人物诸葛亮,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聪慧的化身,也留下了专门多的经典故事,如“草船借箭”、“三气周渝”、“舌战群儒”等等,同时他的人才治理思想对今天的现代职业经理人也有专门好的警示作用。

一、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诸葛亮一生征战许多,可谓战绩卓著。

他通晓兵法之道,经常用兵如神,但在人才的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大伙儿深思。

俗语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诸葛亮先生有时用人也疑人。

如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确实是一个专门典型的例子,魏延曾反刘表而欲亲刘备,而后几转辗,终投于刘备帐下,可诸葛亮认为魏延天生有“反骨”,处处防他,最后诸葛亮去世时还专门计杀了魏延。

一个人的好恶比之于事业的成功,通常明智的领导人总会摒弃个人恩怨,而有效地追求事业。

诸葛亮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关系。

事实上,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要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量发扬“用其长,避其短”,的用人之道,我们且看下面几个用人的经典案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的“无缺点”的将军总是败在南方“有缺点”的将军手下,南;军首领李将军手下的每一位将领,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严峻缺点。

然而李将军认为,这些缺点不碍大局,而他们每个人也都各有所长,李将军所用的正是他们的特长,使这些长变得有效。

我们来看看拿破仑是如何用人的。

茹当,先于拿破仑而成为革命军将领,曾反对过拿破仑。

但拿破仑摒弃前嫌将其收于麾下,命其指挥意大利的法军。

卡尔诺,曾尽力反对拿破仑当“第一执政官”和皇帝。

只是,几年后他又愿为帝国效力时,拿破仑仍重任其总督,“百日”时期任其为内务大臣。

麦克唐纳,由于“莫罗事件”受株连,5年后又被起用为军长,后又升元帅。

在人才的使用上过于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有时也会适得其反。

诸葛亮因任用马谡驻守街亭而导致街亭失守后,在人才的使用上,只限于“五虎上将”及其子弟等,而在新人的擢升及选用上却少有建树,专门是在蜀国本土人才的选用上,以至于蜀国的土著人他们进不了高层,对蜀国政权的没法参与到不参与,从心理上产生距离,致使蜀国政权根基不稳。

诸葛亮用人之道

诸葛亮用人之道

诸葛亮用人之道诸葛亮用人,在《知人>>篇中,他叙述了知人的难度和用人的眼力,最终提出了七条用人之道: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即考察一个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即提出尖锐的问题诘难他,看他的观点能否随机应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即询问他的计谋、策略,看他的见识如何。

四: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即告诉他艰难、祸乱,看他的克服勇气。

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即以美酒试他的品行。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即以金钱之利看他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托付他办事看他的信用如何。

诸葛亮一生谨慎,对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方面进行考察,选拔了不少人才,他的用人之道,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诸葛亮用人原则论诸葛亮的用人诸葛亮对人材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夫治国者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这道,务在举贤。

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这是诸葛亮讲“举贤”对于治国的重要。

“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

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

”。

(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这是诸葛亮讲“贤才”对国家的重要程度。

“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

”。

(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这是诸葛亮讲要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材。

这里试对诸葛亮的用人特点和用人原则加以总结。

诸葛亮用人的第一个特点和原则,就是用“德才皆备”的眼光来衡量人材。

在封建社会下,“忠”、“孝”一直被奉为“德”中之最。

对一个国家和政权来说,忠诚则又是首要之“德”。

诸葛亮称赞蒋琬道:“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见《蒋琬传》);他赞董和“有忠于国”。

(见《董和传》);他赞陈震“忠纯之性,老而益笃”。

(见《陈震传》);赞杨洪“忠清款亮,忧公如家”(见《杨洪传》)。

赞王平“忠勇而严整”(见《王平传》);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见《姜维传》)。

诸葛亮的七条“知人之道”,至今也不过时

诸葛亮的七条“知人之道”,至今也不过时

诸葛亮的七条“知人之道”,至今也不过时诸葛亮治蜀,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他一改东汉“亲小人,远贤臣”,刘璋选士不注重贤能的弊端,“任人唯贤"。

他说,选用正直的人,废弃邪曲的人,其国才能安定。

又说:“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

为人择官(即“任人唯亲')者乱,为官择人者治。

”认为选用贤能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因此,他把德才兼备的人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作用。

01、七条“知人之道”为了有效地考察、识别和使用人才,诸葛亮提出了七条“知人之道”:(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他提出答案不同的问题,观察他的志向;(二)“穷力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向他提出尖锐的难题,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请他出谋划策,观察他的见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就是告诉他存在艰难危险,观察他的勇敢精神;(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同他开怀畅饮,观察他的品性和醉酒后所显示的本色;(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他有利可图,观察他是否廉洁;(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托他办事,观察他是否守信用。

这种对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方面进行了解、考察的办法,也是七条用人的标准。

如绥南中郎将张翼,因讨伐叛乱者南夷豪帅刘胄不力,被诸葛亮撤职,部下劝他马上离职回成都去就罪,他认为不合适,说:“不能这样,由于蛮夷蠢动,我讨伐不力,工作不称职,才被征还,可是代替我的人还未来到,我正在战场上,应当运粮积谷,为灭贼储备物资,哪能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呢?”继续统摄军队,毫不懈怠,直到代替他的马忠来到时,他才出发回成都。

马忠依靠张翼打下的基础,很快平定了刘胄的叛乱。

对于张冀以大局为重,“志存公家”,诸葛亮了解之后十分满意,北伐时以他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

02、杜绝官场“五害”在对官吏的考核方面,诸葛亮也很重视。

诸葛亮考核官吏的标准之一,是“务知人之所苦”,即以官吏对老百姓的态度,是否注意民间疾苦为考查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启示现代人力资源理诸葛亮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他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管理艺术给我们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很大的启示,下面就从他的权臣之路和选人用人特点分析他的用人哲学和用人艺术,力求对我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

一、权臣之路任何一个领导人的选人、用人策略都受制于自身认识、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对诸葛亮来说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先从五个方面来重新审视诸葛亮的权臣之路,以次探究诸葛亮的选人、用人之道。

1、痴心要行隆中对。

历史上,人们对有没有隆中对存在争议。

但是,即使没有《三国志》中记载的那一段相当缜密的战略方案,至少在刘备驻扎樊口期间,诸葛亮应该与刘备探讨过这一方案的雏形,而且这一方案逐步成熟完善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对一个当时手上兵少将寡、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这个愿景太遥远了,也太不现实了。

毕竟刘备已经46岁了,荆州是刘表的,而益州,刘备还没有去过。

由于张松、法正的出现,刘备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获得了益州这一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具备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条件,这也印证检验了诸葛亮当年所作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

这肯定会增加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度,也会进一步激起诸葛亮自命不凡的虚荣心。

后来刘备东征,大部分人都反对,而诸葛亮却选择了沉默。

王大健先生对于刘备东征诸葛亮的态度给出了一种新解释,认为诸葛亮是不想阻谏,因为在他的战略规划里,荆州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但很遗憾,这次东征,刘备还是没有带上他。

正是在军事上的压抑,他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先把内政工作做好再说,也就是说,先检验一下自己的“管仲之梦”。

应该说,诸葛亮在内政上秉承法家思想,力求法度严明,鼓励农耕养殖,蜀国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出现了很大好转。

2、出头要等刘备死。

刘备虽然一生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与他看人很准十分不开的。

或许是他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指挥作战能力,在诸葛亮出山后,直至刘备去世,刘备就没有让诸葛亮直接指挥过军队。

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一直扮演着外交大臣、参谋、赋税官员等角色,应该说这离诸葛亮的人生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他要想实现“乐毅之梦”,看样子只能等刘备去世之后,毕竟,他比刘备年轻整整20岁。

诸葛亮应该感到幸运,刘备去世的前后几年里,关羽、法正、张飞、马超等一批权臣都相继去世,这为诸葛亮成为头号辅命大臣创造了条件。

章太炎提出了是诸葛亮的不作为害死关羽的观点,这不是没有道理。

这种不作为再次发生到刘备身上,是不是也有可能呢?再从诸葛亮谋求“管乐之梦”理想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有没有其它的动机。

如果刘备胜了,夺回荆州,那么隆中对的战略方案还是可以继续实施的;如果刘备败了,必定会抱恨而终,诸葛亮登上权力顶峰的时间会大大提前。

所以说,不管刘备胜负如何,诸葛亮都是一个受益者,那为什么还要死死阻谏呢?静观其变是他最好的选择。

读到这,会有人很愤怒,因为我怀疑了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政权的忠心。

其实不必生气,诸葛亮兴复汉室只是一个口号,他真正的出山动机是实现自己“管乐之梦”的人生理想。

他不修史书,至少他所做的不利于自己形象的事情只能凭后人去推测,而不会留下文字证据。

3、强龙要压地头蛇。

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听从了法正的建议,人才使用上倾向于本地化,所以许靖、刘巴、黄权、吴壹、廖立、彭羕等人得到重用,但是这部分人对诸葛亮没有什么个人感情,甚至还有警惕之处。

有人撰文,蜀汉政权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派系:一是东州派系,也有人称为原从派系,包括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糜竺等,当诸葛亮掌权时,这批人大部分都已经去世了;二是荆州派系,因为荆州是刘备的发家地,也是诸葛亮的生长地,该派系人多势众,与诸葛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巴蜀派系,法正、李严(虽然籍贯是荆州南阳)、黄权等人是其代表人物,该派系与地方联系紧密,后备力量非常强大;四是归降派系,以马超、马岱、王平、姜维等为代表人物,这部分人没有根基,只能归顺权力最大的其它派系。

刘备在攻占益州之后,巴蜀派系势力最大,诸葛亮的地位还是比较有限的。

总体上,这一时期东州、荆州和巴蜀三派力量分布相对比较均衡。

但是,刘备去世前后,东州派系的关羽、张飞相继被害,巴蜀派系的几位重要人物也都去世了,如法正、许靖、刘巴等,黄权又投靠了魏国,荆州派系便一派独大,原先平衡的格局被打破了。

诸葛亮成为头号辅命大臣之后,成立了丞相府,兼任了唯一的省长职务(益州牧),权力已经非常大了,这时他进一步加强了对本地豪强和官僚势力的洗牌行动,荆州派系迅速壮大。

首先,他便除掉了廖立、彭羕两个重要人物。

因为诸葛亮成立了丞相府,群臣就不用天天到刘禅那里上朝了,因此丞相府的用人显得非常关键。

蒋琬、费祎、郭攸之、杨仪、董允等后诸葛亮时代的权臣都有过丞相府的职业生涯经历,而这些人的主体是荆州人士。

在用人策略上,诸葛亮首选荆州派系,次选东州派系和归降派系,压制巴蜀派系。

随着北伐的深入,李严为首的巴蜀派系再次受到重创,李严本人也遭流放。

至此,巴蜀派系基本退出蜀汉政权的核心圈子,荆州派系一支独秀。

不过在后诸葛亮时代,巴蜀派系又逐步抬头,那时候的派别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

4文臣要抓司令部。

刘备留给诸葛亮的任务是总理国事,但不包括军事,并留下李严牵制诸葛亮,应该说,诸葛亮和李严的分工是很明显的,刘备至死都没有要诸葛亮染指军队的意图。

但这是与诸葛亮“管乐之梦”格格不入的,诸葛亮专权的必然结果就是要控制军队。

而诸葛亮要控制军队,他首要的武器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制造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而把李严、魏延等人的部队纳入帐下,进而取得全部的军事指挥权。

通过平定南中的战争,诸葛亮牛刀小试,自信心自然不断增强。

一年多以后,即227年,诸葛亮便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出师表》,开始了连续五次的北伐战争。

这其中又要探究几个问题,一是诸葛亮怎样剪除李严、魏延这两个最大的政治和军事军事竞争对手,二是如何培养军事人才。

第一个问题,在此再详细介绍一下李严的情况。

李严是第二号辅命大臣,统领军事,其本人驻扎永安,职位是中都护,相当于总司令。

但是,他这个职务只是名义上的,还无法直接管辖魏延的部队以及其它地方部队,这说明刘备并没有给诸葛亮足够的权力制衡力量。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进兵汉中,诸葛亮再一次通过“奉天子”的手段把李严及其2万人马调到汉中前线,剥夺了李严的军事指挥权。

次年,便找了个督运粮草不利的理由将李严流放到梓潼郡。

至此,诸葛亮权力达到顶峰,刘备托孤框架和攻防战略彻底失败。

第二个问题,诸葛亮非常注意培养能够与李严、魏延相抗衡的军事将领,进一步削弱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在这方面,他试图通过让马谡走出参谋部直接指挥作战的方式培养马谡,但失败了。

后来他选择了姜维,并培养了马岱、王平、邓芝、廖化等人。

同时,诸葛亮还在军队中大量使用文职官员,杨仪、向朗等人在诸葛亮的北伐班子中占有重要地位。

5、权臣架空董事长。

历史在鞭挞曹操摆弄权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却把诸葛亮同样的行为看作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矛盾不能不说这是历史学家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

前文讲过,诸葛亮当年就成立了丞相府,还兼任了唯一的省长职务(益州牧),这种迫不及待的架势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照现代公司发展理论,诸葛亮的思路倒是非常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经营是CEO(诸葛亮)的事,董事长刘禅只用管“大事”,实现所有人和经营者的分离。

然而,诸葛亮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多半不是。

现在分析一下《出师表》。

首先态度不端,摆出一副大人教育小孩的架势出来,完全不是臣子建言献策的口气,“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诸葛亮造舆论造出来的。

其次,北伐的理由仅仅是政治理由,而经济理由“益州疲弊”的要求是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而不是马上北伐,所以说北伐的理由并不充分。

第三,诸葛亮把当时形势说成“危急存亡之秋”,其实形势没那么严重,魏国根本就没有南下消灭蜀国的战争准备。

第四,不忘推介荆州派人士,其口气其实不能称为推介,用告诫、示威、吓唬可能更贴切。

第五,居功自傲,向刘禅说明能够三分天下,完全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在起作用,从而把自己塑造成股肱之臣的光辉形象。

第六,蜀国那么多重要文献、史料都不复存在,按照封建社会标准能够美化诸葛亮形象的《出师表》和“三顾茅庐”的私人谈话——隆中对怎么就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呢?这不能不让笔者认为其完整流传下来是基于诸葛亮追求美名的内心需求和刻意为之。

在北伐战争中,诸葛亮不顾“益州疲弊”这一国力空虚的显示,屡次穷兵黩武,给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诸葛亮选人、用人特点归纳分析根据诸葛亮的权臣之路,诸葛亮选人、用人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唯派是举。

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是将主要权力放在外籍人士手中,而长期发展下来,他们发现,领导人员本地化才是真正的归宿,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那么,诸葛亮是怎样对待本地化呢?选人方面,籍贯显得非常重要,说“唯派是举”虽然有点过头,但也基本属实。

据有人考证,诸葛亮提拔启用过七十多位干部,其中二十八位都是荆楚人士,而且都是重要官职。

蜀汉政权的三代权臣诸葛亮、蒋琬、费祎都是荆楚人士,军界的权臣姜维、王平则都是来自魏国的降将。

诸葛亮基本按照荆楚、归降、东州、益州四个从高到底档次任用官员。

前文讲过,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与他面临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刘备为什么就没有采取这种门户之见呢?刘备时期各个派别的人士不也相处得不错吗?那么,是不是诸葛亮有一种狭隘的地域主义观念呢?“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基本是中国从古到今用人制度的一个不上台面的主流思想或者说是潜规则,因为本地的和尚往往在利益关系和社会背景上非常复杂,任用他们经常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

不过,诸葛亮为了打击蜀中豪强,唯一的用人策略难道就是用“外来的和尚”吗?事实上,中国还有两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说,人才发现能力和机制历来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点。

门户之见显然是不利于人才发现的,这与曹操“唯才是举”、刘备的“既来之,则安之”的选人政策形成了有力对比,也为蜀国后继无人埋下了隐患。

应该说,蜀中不是没有大将,也不是没有良将,马忠、李恢、张翼等人是非常出色的将领,但始终不能进入诸葛亮北伐大军的主力阵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门户之见的结果是,蜀中人才得不到重用,荆州人才非常有限,诸葛亮就只能非常重视降将,例如姜维、马岱、王平等人。

2、唯喏是举。

用人方面,注重执行力超过创造力,笔者总结为“唯喏是举”,也就是说重用那些比较听话的,主见较多的不予重用。

诸葛亮事必躬亲,看起来鞠躬尽瘁,其实这是对下属不放心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用人传统一向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另外,如果一个领导者对下属不放心的话,一定要事必躬亲吗?也许诸葛亮应该向司马昭学习一下,司马昭不放心钟会、邓艾,就任用卫瓘作为监军,既有合理授权又有监督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