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课堂PPT)
中西翻译简史及翻译的标准解读23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Nhomakorabea者。——孔子
中西翻译简史及翻译的标准解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课堂PPT)
三、廷代尔、诺斯、荷兰德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代表人物:
• 廷代尔 • 他翻译的《圣经》成为英国第一部印刷出版的版本,他的译本对后来圣经翻译的语 言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他以后所有英语圣经的基础。
• 托马斯·诺斯 • 他的译作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最重要也是质量最上乘的作品。译作有《希腊罗马 名人比较列传》
• 翻译观:任何富于音乐、和谐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被破坏其全部优美的和谐 感,即“不可译论”。
• 布鲁尼:
• 代表作《佛罗伦萨史》(西方第一部现代史学著作) • 翻译观:不采用逐字翻译,而是用灵活的意译向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
13
二、多雷、阿米欧的翻译贡献(法国)
• 法国文学的丰富离不开翻译家们的贡献。他们不仅是翻译家,也是文学家, 通过直接翻译或者模仿等不同手段引进文学新质。
18
第三节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文学、哲学著作的互译
19
• 17世纪至18世纪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形成期。此期间,战争、启蒙运动、浪 漫主义运动使欧洲各国、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在文学、哲学、人文 科学等方面的互译逐渐成为主流,拉丁文的古典作品翻译和圣经翻译构成近 代300年翻译史的另一条线索。
崇为1717世纪末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世纪末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英国文艺批评之父英国文艺批评之父译作有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伊尼特古今寓言集译作有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伊尼特古今寓言集22一德莱顿蒲柏加尼特等人的翻译活动英国1818世纪英国译坛一改上个世纪自由翻译的译风开始倾向于比较忠实的翻译世纪英国译坛一改上个世纪自由翻译的译风开始倾向于比较忠实的翻译译自其他欧洲国家的译作开始增多
8
三、哲罗姆、奥古斯丁与圣经翻译
• 代表人物:
汉英翻译实践第十讲(《灰尘的旅行》及中外翻译简史)
I. 原文(Source Text)灰尘的旅行(一)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而飘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我们周围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1,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2。
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3在空中飘舞。
大的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用显微镜4也观察不到。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5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疑结成云雾和雨点。
没有灰尘,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灰尘,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6。
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
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1. 这几个“从……到……”是说灰尘的运动方向,还是说其存在之地?2. “有灰尘的行踪”是说灰尘本身不存在了,还留下了踪迹吗?3. 前面以“它”指代灰尘,这里为什么又说“无数的灰尘”?4. “用显微镜”的具体方式是什么?5.“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是说一立方厘米的什么东西?6. 这两个分句的关系如何?III. 译文(Target Text)The Travels of Dust (1)Dust, a tireless traveler on earth1, floats along with the movement of air and can be said to be all-pervasive2.Dust can be found3almost everywhere in the space around us, indoors and outdoors, over cities and the country, plains and mountains, deserts and the sea4. Space truly without dust can only be created in laboratories.In the sunny sky5 dust is invisible; only when sunlight shines into a dark room can one see numberless dust particles6flying in the air. Bigger particles can be seen by the naked eye, but smaller ones may be smaller than germs7, and cannot be observed even through a microscope8.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n dry days there are a few dozen particles of dust in each cubic cm of air over the fields and mountains, more than a thousand over the sea, more than 100,000 in the streets of cities, and much more in residential areas9.So much dust traveling in the air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weather changes. It turns out that10 dust particles are tiny engineers that make clouds and raindrops, helping as they do the moisture to condense into clouds, fog and raindrops. Without them, there would be no white clouds, nor drenchers or drizzles11; without them, the scorching sun12 in summer would shine directly on the earth,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the temperature to come down13. That is the function of dust innature.If we ask where all the dust comes from and what on earth it is, we can get the following series of answers: from tiny bits of rock in mountainous regions, from dry earth in the fields, from salt powder formed by evaporated spray on the sea, from volcanic ashes, or14 from meteoroid in outer space. All this is natural dust.IV. 表达解说(Explanation of Expression)1. 汉译英时,如果“A是B,……”中的“是B”重要性不如后续的分句,往往译为同位语,以显示层次。
《西方翻译简史》PPT课件
精选ppt
14
在中世纪
• 有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 “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弃 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精选ppt
15
在文艺复兴时期
• 伊拉斯莫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 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
•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 观点;
四十年的曲折历程,已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 来传统的手工翻译的挑战
精选ppt
12
二、西方译论简介
• 1.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 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 的翻译。
• “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
• “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 原著媲美的翻译。
• 雅克布逊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的三类别;
• 列维的"翻译应为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种作决定 的过程“
• 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文 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文学翻译理论;
• 弗斯、卡特弗德的翻译在于“语言环境对等”的语言学翻 译理论;
• 奈达的"等同的读者反应"和"翻译即交际"的理论。
• 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 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 (accuracy)与不准确(inaccuracy)的问题向 前发展。
精选ppt13罗马来自国时期• 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之说; • 有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
精选ppt
中西翻译翻译史PPT
04
翻译理论
1
西方翻译理论
2
3
重视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形式对应,强调保留源语的语言特征和形式。
形式对应
关注读者反应,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不仅仅是形式对应。
功能对等
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意识,注重文化传承和传播。
文化转向
文言文翻译
重视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强调译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推动社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大航海时代
15-17世纪,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打破了东西方交流的壁垒,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01
02
03
02
近代翻译
近代西方翻译
要点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
这个时期的西方翻译家们致力于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经典翻译成拉丁语和本国语言。
要点一
要点二
宗教翻译
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许多宗教文献被翻译成各种欧洲语言,以传播新教思想。
隋唐宋元明清翻译
隋唐以后,翻译活动更加广泛和丰富,涉及文献、科技、外交等方面。
要点三
古代东西方交流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中国与西方进行了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和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交流。
02
语言转换
西方翻译技巧强调在翻译中实现语言的转换,即将源语言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
中国翻译技巧
意译为主
中国翻译技巧注重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ppt课件
11
第八章 翻译与民族语(上):近代欧洲各国 民族语的形成
第一节 翻译在英语发展中的影响 第二节 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与德语的形成 第三节 翻译与欧洲民族语的发展
第九章 翻译与民族语(下):翻译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典籍翻译等对中国现代汉语的影响 第二节 清末民初林纾等人的翻译与中国的新文化
时期以来对外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我国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我国对当代西方通俗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我国对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翻译
14
第十四章 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 第一节 从西塞罗到泰特勒 第二节 从支谦到钱钟书 第三节 当代西方翻译思想的最新发展
第十五章 翻译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翻译的职 业化趋势 第二节 翻译专业教学与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机器翻译与网络翻译
2
两种不同教学安排:
1. 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 周一章,共15章,加一前言作为 教学目标说明,共16周
2.打乱次序,以第一、二章为纲, 在讲授每一节的内容时,引导学 生自己去阅读后面的相关章节。
3
一、树立中西翻译史整体观
1. 两者的滥觞都与宗教文献翻译有 关
2. 在传播知识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3. 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贡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
33
34
《中西翻译简史》课
教学探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课件
2
两种不同教学安排:
• 1. 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周 一章,共15章,加一前言作为教学 目标说明,共16周 • 2.打乱次序,以第一、二章为纲, 在讲授每一节的内容时,引导学生 自己去阅读后面的相关章节。
学习交流PPT
3
一、树立中西翻译史整体观
1. 两者的滥觞都与宗教文献翻译有 关
2. 在传播知识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3. 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贡
学习交流PPT
14
第十四章 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 第一节 从西塞罗到泰特勒 第二节 从支谦到钱钟书 第三节 当代西方翻译思想的最新发展
第十五章 翻译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翻译的职 业化趋势
第二节 翻译专业教学与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机器翻译与网络翻译
学习交流PPT
15
学习交流PPT
16
社科经典的翻译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严复等人对西方社科名著的翻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对俄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学
的翻译 第四节 新时期对当代西方各种思潮流派著作的翻译
学习交流PPT
13
第十二章 翻译与当代各国的文化交流(上):国外对 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
第一节 概述
分法的提出) 3. 翻译学学科、包括MTI学位点确立和
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学习交流PPT
6
四、《中西翻译简史》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代翻译研究视角下的中西翻译史
第一节 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产 生了翻译
第二节 宗教典籍翻译开启了中西翻译史的 帷幕
第三节 文学翻译丰富、深化了对翻译的认 识
第四节 非文学翻译展现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中西翻译翻译史 ppt课件
中西翻译翻译史
• 阿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16C对文学研究采取新方法、对翻译理论提
出新见解的杰出代表之一。 一、必须尊重原作 二、翻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 三、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风格的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圣经.旧约》 “巴别塔” Babel——巴比伦文 神之 门——古希伯来语 混乱、变乱
• 西方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笔译活动 约公元前250年罗马人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拉丁语译荷 马史诗《奥德萨》,距今约2200多年
中西翻译翻译史
.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翻译”、“口译”一词 异大 均质欧洲语Standard Averrage European Lang (translation源自拉丁语translatio-字面意思to ca the other side )
中西翻译翻译史
• 菲尔蒙.荷兰德Philemon Holland 16世纪英 国最杰出的翻译家 被誉为伊丽莎白时代的 “总翻译家”(translator general),真正 懂得“翻译的秘诀”。
一、翻译必须为现实服务 二、讲究风格
中西翻译翻译史
诗歌翻译
• 乔治.查普曼Georga Chapman 反对过于严 格,也不赞成过于自由。他说:“我鄙视 译者陷入逐词对译的泥坑,丧失本族语的 活的灵魂,用生硬的语言给原作抹黑;同 时,我也憎恨不求简练,使用繁文缛语以 表达原意。”
• 以翻译家阿文蒂诺斯Johannes Aventinus思潮为 背景,意译派提出:德语是 一种有自己规则、必 须得到尊重的独立的语言;德语有自己的语言风 格,这一风格不能因模仿其他语言而受到破坏。 (16C德国翻译思想)
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
一、但丁、布鲁尼的翻译贡献(意大利) • 复兴古典文化离不开翻译。翻译成就了文艺复兴的名与实,而文艺复兴为翻 译提供给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翻译是从希腊语译成 拉丁语,后来才译成意大利语。
• 马尔库斯· 图留斯· 西塞罗
• 罗马帝国初期最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大量希腊文学、政治和哲学著作
• 昆特乌斯· 贺拉斯
• 屋大维时期最著名的抒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翻译和文学批评。
• 马库斯· 法比乌斯· 昆体良
• 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是创作
二、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的翻译贡献 • 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的共同点:
第三节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文学、哲学著作的互译
• 17世纪至18世纪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形成期。此期间,战争、启蒙运动、浪 漫主义运动使欧洲各国、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在文学、哲学、人文 科学等方面的互译逐渐成为主流,拉丁文的古典作品翻译和圣经翻译构成近
代300年翻译史的另一条线索。
一、德莱顿、蒲柏、加尼特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英国在17至19世纪延续了自己的翻译传统,17世纪代表作:《钦定本圣 经》——使用了通俗英语,采用比较自由的翻译,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传 播性、接受性。其翻译活动由国王组织,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组织性喝专业
• 雅克· 阿米欧:
• 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他特地前往威尼斯和罗马搜集并研究古籍手稿,还比较了各 种流传版本。
三、廷代尔、诺斯、荷兰德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英国在16世纪开始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经典译作,包括《圣经》、《希腊罗 马名人比较列传》。 • 本时期由于政治稳定,是英国翻译史上的黄金时期,经典译作大量出现,将 异国文学译介进英国文学的同时,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也促进了本国文学 的发展。
中西方翻译简史和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33页)
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外翻译学者都曾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过流派划分,以期把握其发展 的内在规律。一种方法是将西方翻译理论划分为四个基本学派:即语 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理论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文学派主要关 注原文的文学特征,重原文而忽略读者,注重“语义结构、内容选择 和组织的方式”,“详细分析修辞手法,权衡和比较修辞价值”。该 学派提出了“到底是让信息适应人,还是让人适应信息”的问题,并 针对直译和意译展开辩论。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 支,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以及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强 调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主要是在表面层次的),并试图制定对等转 换的规则,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交际理论学派力 图从信息源、信息和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问题,认为应 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交流而非语言对等,其代表人物 包括德国莱比希学派的卡德和纽伯特等。社会符号学派以皮尔斯的符 号学为理论基石,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与其他符码的关系” 以及符号、所指和解释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译者关注文字以 外的更多信息,认为许多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所以译 者应该注意文字所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 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传统翻译学阶段成就了众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其中英国翻译理论家 亚历山大·佛雷泽·泰特勒(1747—1814年)的学术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他的翻译理论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在英国和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泰特 勒在该书中首先对“优秀的翻译”作出了定义,然后提出了翻译的三大 原则:即复写原作思想,风格手法与原作同一,具备原作的通顺。这 对后来有关“忠实”和“自由”(即“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中国翻译简史》PPT课件.ppt
❖ 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已是 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
❖ 在其后的元代,但译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 论方面无从谈起,停滞状态。
明清时代
❖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一 片衰落的局面。佛经译者只有智光等一、二 人,译了几部经书。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直 至清朝“新学”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徐光启、 林纾、严复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 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 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 理》、《测量法义》等书。
符秦时代
❖ 释道安 ❖ 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 不懂梵文,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Leabharlann 。❖ 鸠摩罗什 ❖ 主张意译,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
《法华经》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 石。
❖ 真谛 ❖ 到中国来翻译佛经。,《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翻译高潮迭起,
翻译家难以计数, 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 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一、汉代-符秦时期 ❖ 二、隋-唐-宋时期 ❖ 三、明清时期 ❖ 四、五四时期 ❖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汉代-符秦时期
❖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家交往
❖
语际翻译活动 西汉佛经翻译
❖ 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 ❖ 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 ❖ 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 (课堂PPT)
14
第十四章 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 第一节 从西塞罗到泰特勒 第二节 从支谦到钱钟书 第三节 当代西方翻译思想的最新发展
第十五章 翻译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翻译的职 业化趋势 第二节 翻译专业教学与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机器翻译与网络翻译
9
第五章 翻译与宗教(下):《圣 经》的中译
第一节 早期传教士的圣经翻译 第二节 译名之争 第三节 “和合本”《圣经》 第四节 《圣经》的现代译本
10
第六章 翻译与知识传播(上):西方的科技 翻译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翻译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文献翻译
第七章 翻译与知识传播(下):我国 的科技文献翻译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31Fra bibliotek233
34
运动 第三节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12
第十章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上):欧洲各国对古 希腊典籍的翻译
第一节 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典籍的拉丁语翻译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罗马典籍的翻译 第三节 文艺复兴后欧洲各国文学、哲学著作的互译 第十一章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下):我国对西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
11
第八章 翻译与民族语(上):近代欧洲各国 民族语的形成
第一节 翻译在英语发展中的影响 第二节 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与德语的形成 第三节 翻译与欧洲民族语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罗马典籍的翻译
10
• 时代背景
• 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口号,掀起了 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发展高潮。人文思想萌芽,它主张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基督教 禁欲主义和对人性的压抑,要求自由地表达自我,封建蒙昧思想遭到否定。
• 本时期翻译的两个特征:
第十章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上): 欧洲各国对古希腊典籍的翻译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
• 17世纪到19世纪是西方文化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各国自身的发展、各种 文化运动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通过翻译,西方各国互相学习,在 丰富自身的同时影响着他人。
• 从整个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趋势来看,圣经翻译逐渐退潮,古典作品的翻译也 开始退潮,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等成为翻译关注的焦点,其根本原因在于 人们的阅读兴趣发生了变化。
• 1、翻译的对象是古典作品和宗教作品。 • 2、这一时期的主流仍然是从拉丁文到各个民族语言的翻译,但各民族之间也开始了翻
译的交流。
11
一、但丁、布鲁尼的翻译贡献(意大利)
• 复兴古典文化离不开翻译。翻译成就了文艺复兴的名与实,而文艺复兴为翻 译提供给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翻译是从希腊语译成 拉丁语,后来才译成意大利语。
•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 • 罗马帝国初期最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大量希腊文学、政治和哲学著作
• 昆特乌斯·贺拉斯 • 屋大维时期最著名的抒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翻译和文学批评。
• 马库斯·法比乌斯·昆体良
• 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是创作
6
二、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 体良的翻译贡献
8
三、哲罗姆、奥古斯丁与圣经翻译
• 代表人物:
• 哲罗姆:
•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译者。认为正确的翻译要靠丰富的知识,靠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而不 是靠“上帝的感召”。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文本的类型:翻译《圣经》不宜采用意译, 而用直译,翻译文学更多地采用意译。
• 奥古斯丁:
• 最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他尤其强调翻 译《圣经》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
• 罗马帝国时期:
• 对象多为哲学和宗教,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圣经翻译传统,这一时期的翻译思想后来成为 整个西方翻译思想史的源头,罗马人也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发明者。
4
一、古罗马早期对希腊典籍的翻译
• 翻译活动关注重点:希腊戏剧 • 翻译特点:对源文本进行极度自由的改编,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生产精确的译
• 雅克·阿米欧:
• 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他特地前往威尼斯和罗马搜集并研究古籍手稿,还比较了各种流传版 本。
15
三、廷代尔、诺斯、荷兰德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英国在16世纪开始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经典译作,包括《圣经》、《希腊罗 马名人比较列传》。
• 本时期由于政治稳定,是英国翻译史上的黄金时期,经典译作大量出现,将 异国文学译介进英国文学的同时,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也促进了本国文学 的发展。
• 法国本时期翻译特点:
• 随着民族语古法语的逐渐成熟,从希腊语、拉丁语及阿拉伯语翻译成古法语的作品逐 渐增多;
• 翻译题材多样; • 古法语和其他民族语也有部分翻译交流。
14
二、多雷、阿米欧的翻译贡献(法国)
• 代表人物:
• 艾蒂安·多雷 • 翻译选材内容十分广泛,提出“翻译五原则”,也因翻译亵渎了灵魂不朽的信念,被 判死刑。“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殉道者”
• 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的共同点:
• 1、他们翻译的对象都以政治和哲学文献为主; • 2、他们都生活在帝国的强盛期,对演说术、修辞、法律特别感兴趣,翻译显然满足了
他们涉足政治生活的需要; • 3、他们对翻译的主张都强调翻译的效果,以便打动读者,这一主张与他们的知识背
景——演说术——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说,他们的翻译实践和主张都与现实政治保持 着积极的互动关系。
2
第一节
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典籍的拉丁语翻译
3
• 古罗马文化特点:
• 实用科学发达;人文科学薄弱
• 因此,古罗马早期的翻译活动,最先也是最多翻译过来的事古希腊的人文典 籍。古罗马对希腊典籍的翻译活动一直持续到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分 为两个大的阶段:
• 罗马共和时期:
• 对象多侧重戏剧和史诗,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文化翻译传统
7
三、哲罗姆、奥古斯丁与圣经翻译
• 从公元2世纪至3世纪,罗马帝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方面前所未有的危机。为 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罗马帝国皇帝颁布《米兰赦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 法宗教。帝国的政治和宗教状况深深地影响了帝国早期的翻译活动,翻译对 象以政治和哲学为主,到后来,圣经翻译成为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事件。
• 翻译特点:
• 翻译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医学、农学、占星术等等。 • 翻译主体多元:教会僧侣、传教士——宗教类文本;术士及其他人文主义者——占星
术、数学、哲学;诗人——文学、诗。
12
一、但丁、布鲁尼的翻译贡献(意大利)
• 代表人物:
• 但丁: • 代表作《神曲》(借鉴《奥德赛》和《荷马史诗》)
• 翻译观:任何富于音乐、和谐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被破坏其全部优美的和谐 感,即“不可译论”。
• 布鲁尼:
• 代表作《佛罗伦萨史》(西方第一部现代史学著作) • 翻译观:不采用逐字翻译,而是用灵活的意译向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
13
二、多雷、阿米欧的翻译贡献(法国)
• 法国文学的丰富离不开翻译家们的贡献。他们不仅是翻译家,也是文学家, 通过直接翻译或者模仿等不同手段引进文学新质。
本供学术研究,而是为了表演和娱乐。 • 代表人物:
•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被誉为“罗马诗歌之父” • 奈乌斯·涅维乌斯:使罗马戏剧民族化 • 昆图斯·恩尼乌斯:建立了古罗马悲剧,“罗马文学之父”。
• 这三位为罗马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5
二、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 体良的翻译贡献
• 公元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时期正式拉开帷幕。在屋大维及其后继者的统治 下,罗马帝国经历了长达200年左右的和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