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习得的概念
母语习得论——一种全新的解读语文教学的理念
母语习得论——一种全新的解读语文教学的理念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魏占峰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已经告一段落,这次讨论再一次把语文教学改革的课题更急迫、更严峻地摆在了语文工作者面前。
语文教学改革如何深化,如何突破?笔者以为,必须走出过去经验总结、模式归纳的老路子,深入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尤其是中国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构建科学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心理学、语言学根据是什么。
母语习得论的提出是在这方面作出的尝试。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遵循母语习得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那么究竟什么是母语习得?母语习得应遵循哪些原则?母语习得与语文教学改革的关系是什么?本文将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介绍和回答。
1、母语习得的概念习得(acquisition)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是指儿童获得自己母语的过程,又译作"获得"。
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 LAD),婴儿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口语。
语言学家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语言习得理论。
那么,儿童乃至青少年能否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习得母语书面语及进一步发展母语口语呢?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中小学生学习母语即学习语文有别于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母语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语,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都是在习得母语,这就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
由此看来,母语习得的概念不仅应该包括儿童母语习得,还应该包括中小学生的母语第二次习得。
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做了太多的课文分析,做了太多的各种练习,缺少与生活的联系,缺少真正的语言实践,即缺少母语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mother tongue)。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3、第二语言习得: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也称之为:第二语言习得。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作为外语)来学习目的语。
也称之为:外语习得。
4、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homsky (1965)认为,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是一种“潜在的”而不是一种“明晰的”语言知识。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母语者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由于各种非语言因素,不可能生成上面的句子。
母语者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所生成的语言仅仅是整个话语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实际生成的话语有些可能是不合语法的。
也就是说,这些实际运用的话语并不一定能够反映那种理想的语言能力。
5、corder和selinker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Corder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对语言教学、习得过程研究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意义。
Corder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待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看法和态度。
Selinker关于“中介语”理论假设的提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这在当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跨学科:1.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构成了心理语言学;2. L2习得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3. L2习得与心理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的认知视角;4. L2习得与心理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上述四个学科(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SLA)共同的研究领域。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田式国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有着许多联系和类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掌握外语学习的特点,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很有必要。
一、母语习得理论简介儿童获得母语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以,该过程称为“母语习得”。
母语习得包括获得母语听和说的能力和掌握母语中若干相当复杂程度的句子结构,并较为自由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
母语习得的过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咿呀学语阶段(the babbling stage);独词话语阶段(the holophrastic stage);联词成句阶段(the word-combining stage);语法形成阶段(the grammar stage)。
母语习得理论主要有三种,它们是:行为主义理论;“天性”论;认知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urist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强化”论或刺激——反应论,其代表人物是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和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要观察语言行为就必须找出话语和产生它的环境之间的规律,找出话语和对它作反应的话语之间的规律。
儿童学话要经过模仿——强化——成形三个步骤。
他们模仿周围的语言,对环境和成人的话语作出反应。
如果反应是正确的,成人就给予赞扬或物质鼓励等,这就是强化,即肯定了儿童说话的正确性。
儿童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和鼓励,便会重复说过的话。
这样,就逐步形成习惯,并将其巩固下来。
儿童言语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直到其习惯与成人说话的方式相吻合。
行为主义理论虽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和心理特点,但它解释了一些母语习得的现象,反映了母语习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天性论”(innateness theory)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N. Chomsky)和马克奈尔(D. McNeill)。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是一本由语言学家撰写的重要教育理论著作,本书涵盖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对于如何有效地教授第二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下面我们将通过该书的主要内容来进行介绍。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1.1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区别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因此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有不同于母语习得的特点,这需要教师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2 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学习环境等,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环境来进行教学设计。
二、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2.1 语言习得的自然模式理论自然模式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习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通过接触和模仿来习得语言。
2.2 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则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的认知过程,包括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等认知活动。
三、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3.1 交际法交际法注重学习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交际能力,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2 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则注重语法规则的传授和学习者对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翻译能力。
四、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策略4.1 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4.2 课外练习指导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指导学习者进行课外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进行系统概述,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对于语言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第二语言教学工作,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
在《第二语言教学概论》中,作者还深入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
除了上文提及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区别和环境因素外,作者还强调了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
二语习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母语习得理论(Theories of Acquisition of the Maternal Language) 关于儿童对母语,主要就是口语中的听与说的能力之获得的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先天伦”与认知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urist theory)的基础就是“强化”论或刺激--反应论,代表人物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与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就是一种人类行为,要观察语言行为就必须找出话语与产生它的环境之间的规律,找出话语与对它做出反应的话语之间的规律性,以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母语习得理论。
斯金纳在她的代表作《语言行为》一书中认为语言不就是一种思维现象,而就是一种行为。
儿童母语习得要经过模仿--强化--成形三个阶段。
儿童首先模仿自己周围的语言,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反应。
如果反应就是正确的,即说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律,成人就会给予赞扬或以其她方式进行鼓励,以便强化儿童的语言,增加儿童说话的正确性。
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与鼓励,儿童会重复说过的话,逐步养成习惯,并把它巩固下来。
这样,儿童言语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其习惯与成年人的说话方式相吻合。
行为主义理论并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与心理特点。
行为主义者所理解的语言无非就是声音的刺激与反应,而且把语言与思维(思想)等同起来。
布龙菲尔德的公式S(实际刺激)—r(言语反应)……s(言语刺激) R(实际反应)就表明了这一点。
行为主义语言观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反映了母语习得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
它解释了一些母语习得的现象,特别就是“语言时习惯”这一观点就是不容易被否定的。
语言学习的“天性论”(innateness theory)用典型的理性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
代表人物就是乔姆斯基与马克奈尔(D、McNeil)。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于学习语言的、人类独有的能力,即儿童天赋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知识。
语言习得理论
先天论的观点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伦尼伯 格的支持。他在1967年所著的《语言的生物学 基础》一书中,提出了衡量某种行为是否基于 遗传的六项标准: 这种行为在需要之前就出现了; 它的出现不是主观决定的结果; 它的出现不是靠外部原因激发的; 获得这种行为往往有个关键期; 直接教授和训练对这种行为的获得影响很小;
② 相互作用论不是把语言本身看成是先天的
产物,而是在非语言的认知基础上构造出 来的,强调的是认知结构的动态的建构过 程,这一过程也适用于语言的获得。这对 于个体自发能动地获得语言成分、总结归 纳语言规则,创造性地建构话语做了合理 的解释。同时这种建构的能动性不是无限 地发挥,而是和认知发展有相互制约的关 系,因此表现为语言习得中的阶段性和顺 序,这些解释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此外, 先天论还从儿童习得语言的顺序性和 阶段性来强调说明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不是 强化和归纳的结果。另外语言习得关键期的 存在也具备先天的基础,有赖于遗传控制的 生理基础。
先天论并不完全否认后天语言环境的作 用,但把语言环境的作用看得非常小,只是 起着激发LAD工作的作用,是第二性的。
总之先天论把儿童获得语言描绘为积极 主动,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儿童获得的不是 一句、一句的具体话语,而是关于语言的一 系列规则。
⑤ 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 水平(缺乏语言交际环境的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 要比正常儿童推迟一年多)。
2)刺激—反应论的不足:
① 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 也很多难于观察、测量心理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动物 行为,不能只用“刺激-反应”来解释。外因论他们只 承认言语行为,不承认有复杂的符号系统的存在,把 言支配,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等同 于其他行为,甚至等同于动物的行为,将动物的实验 结果简单地推广到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强调刺激与反 应在直接情境中的固定的、机械的联系,否定了人的 语言潜能和言语行为的特殊性,否定大脑加工外部信 息的能动性,把主体当作被动消极的语言训练对象, 这不符合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事实,因而不能解释实 际存在的许多问题。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1、母语:“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幼儿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标语:“目标语”,也称“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3、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指在母语之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可能发生在自然环境,也可能在正规的课堂环境中。
在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第二语言被称为外语。
Ellis (199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4、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5、第二语言习得:人们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或者课堂环境中潜意识地或者有意识地获得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6、中介语:“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是由语言学家塞林克(L.Selinker)于1969年提出来的。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7、偏误:偏误是对正确语言的偏离,也就是离开了轨道。
这种错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它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
8、偏误分析:系统分析学习者偏误,研究来源,揭示学习者中介语体系。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1、母语:“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幼儿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标语:“目标语”,也称“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3、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指在母语之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可能发生在自然环境,也可能在正规的课堂环境中。
在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第二语言被称为外语。
Ellis (199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4、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5、第二语言习得:人们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或者课堂环境中潜意识地或者有意识地获得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6、中介语:“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是由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来的。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7、偏误:偏误是对正确语言的偏离,也就是离开了轨道。
这种错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它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
8、偏误分析:系统分析学习者偏误,研究来源,揭示学习者中介语体系。
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
(一)第一语言1.第一语言和母语(1)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
(2)①母语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
这个意思通常被译作“mother language”。
②母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
这个意思通常被译成“native language”。
③母语还可以解释为“一个语系中作为其他语言共同起源语的语言”,如拉丁语被认为是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所有罗曼语的母语。
这个意思则通常被译成“parent language”。
④我们认为,母语就是指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来的语言,母语具有继承性,它体现了人们世代的语言关系。
一个人出生之后通常是使用并继承了母语,母语通常也就成为他的第一语言。
(3)第一语言和母语的关系①一个人从小接触并获得的第一语言一般都是从父母一辈习得的,他继承了前辈的语言“母语”,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因此,人们通常把第一语言和母语等同起来。
②其实尽管第一语言与母语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二者也有所区别。
区别:第一语言和母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一语言可能是母语,也可能不是母语。
就多数人而言,母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
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习得的第一语言并非母语。
母语失却现象的存在,也有力地说明了第一语言和母语的不同。
在内涵上,第一语言指的是获得语言的顺序,而母语不完全是一个获得语言的顺序问题;在外延上,二者所指称的对象是交叉关系。
第一语言是语言学的概念,而母语则更多地牵涉到民族学问题。
2.第一语言和本族语(1)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照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是指语言习得者自己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民族语。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2)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一个人儿时从父母那里习得本民族语言,这时,他的第一语言和本族语是一致的;但一个人儿时从父母或当地社团那里习得外族语言,这时他的第一语言就不是本族语,出现了第一语言与本族语分离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1、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正在学习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指他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8、外语习得: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除母语外的目的语。
9、语言能力:指是一种反映交际双发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10、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发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的语法运用。
11、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兴盛于60年代。
初衷是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12、母语负迁移:这一假设的实质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问题,主张对比分析的学者认为。
学习者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大都有母语的“口语”。
13、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14、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语言学与心理学有着交叉与重合,构成了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是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他既不属于心理语言学也不属于心理学。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Selinker1972发表的《中介语》,系统地阐述了“中介语”理论假设,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因此,这两人的文章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山之作”,成为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标志。
第二语言习得第1章绪论
获得方式
心理过程 知识类型 储存方式
功能
习得
学习
非正式、类似于儿童习得母 正式的课堂教学学习;课堂的规则
语;自然的交际;关注语言传 学习;关注语言形式
达的意义;可理解输入
下意识、内隐学习
有意识、外显学习
习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 学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是可
❖ 2.社会语言学视角。
❖ 关注社会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比如,Torane在Labov语言语言变异范式的 影响下,提出了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风格 连续体”理论模式(P133),此外还有 Schumann的“文化适应”力量模式和Giles ( [dʒailz] )的“社会身份”理论研究 (P177)。
❖ 3.认知视角。
❖ Anderson提出的“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 (P255);McLaughlin提出的“信息加工模 式” (P269);MacWhinney提出的“竞争 模式” (P276)。
❖ 这些研究不承认在人脑中有一个特殊的语言 习得机制,认为人类语言习得机制和一般的 认知机制没有什么区别。
❖ 二语习得研究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 程以及学习者自身感兴趣,从学习者的语言 偏误、习得顺序、普遍语法与习得机制、学 习者的语言变异、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等方面 进行描写和解释。
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心理学、心理 语言学交叉和重合构成了三重关系:
❖ 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 的语言学视角;
❖ 实证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 1.目的不同。 ❖ 心理学研究语言和语言获得,为的是揭示人
母语习得的主要理论
思
题
考
认知论和先天论有何 异同?
对认知论的评价
第一,认知论与行为主义论也是针锋相对的,认知论强调语言 是规则系统,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则支配的内在 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这是与先天论的共同之处。 第二,认知论有不同于先天论的地方:不同意过分强调语言学 习能力的特殊性,不同意语言习得机制的说法,认为只有一种 先天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更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语言 也是通过剌激一反应一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 获得的
小
组
讨 论
行为主义这样解释母 语习得行的通吗?
对行为主义的评价:
不足:
第一,人们平时所听所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是新的,儿童不 可能通过模仿来学会每一句话。 第二,刺激一反应论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 第三,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说出的话语进行强化。 第四,单靠刺激一反应,即使能学到一些语言的外部形式, 也培养不出语言交际能力。
By 孟晓乐&叱干梦华 &索佳丽
行为主义的由来
华生(1878~1958)
巴甫洛夫· 伊凡· 彼德罗 维奇(1849-1936)
B.F.斯金纳 (1904—1990)
儿童母语习得的行为主义理论
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 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
争论
第一,人脑中存在的语言习得机制只是一种假说,是思辨的结果,究竟 有没有LAD很难通过实验来证明。 第二,先天论对环境的作用估计不够。语言体系由社会约定俗成,儿童 离开社会,即使生来就有某种机制,也无从识别和运用其第一语言的语 法规则,如狼孩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一讲 母语习得
第一节第一语言获得语言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当然也是语言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语言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
根据所学习的目标语言的顺序,可以分为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学习等;根据所学习的目标语言是否母语,可以分为母语学习(母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因此母语学习又可分为标准语学习和方言学习)、本国的外族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等;根据所学习的目标语言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又可分为口语学习和书面语学习等;根据学习者是否有语言障碍,可以分为一般语言学习和特殊人的语言学习,如盲、聋、失语症等人的语言康复等。
只有对这些各种各样的语言学习类型进行研究,才能对人类的语言学习能力有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得到语言学习的理论和规律;也只有在这样的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规律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本书主要讨论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关的问题。
本节讨论第一语言学习。
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第一语言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生下来所学习的第一种语言。
由于第一语言多是母语,所以第一语言学习常称为母语学习。
许多学者认为,第一语言是儿童自然而然学会的,所以第一语言学习又称为第一语言获得或第一语言习得。
第一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因此又称为第一语言发展。
比较其他语言学习,第一语言学习是最为成功的语言学习。
儿童的智力比较低下,也没有学习语言的经验,没有正规的语言教师、教材和课堂,但是一般说来,没有语言学习障碍的儿童,大都能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学会用地道的母语进行日常交际。
这种语言学习成绩是任何成年人都无法企及的。
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对儿童学习语言的这种神奇现象非常重视,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关于第一语言获得的理论。
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一)后天环境论后天环境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习惯,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母语习得理论
异
学习主体 学习 理解 的起点 接受能力
学习条件 学习目的 语言输入 语言 学习环境 动力 的情况 习得过程 学习方式
1.相同点:
1)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3)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形式结构
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4)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 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第三,儿童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有限的话
语(通常是不标准的)中掌握了语言完 整的语法知识。他们不但能够理解和造 出他们已经听到过的句子,而且能够造 出以前从未听过的句子。他们所掌握的 与其说是个别的句子毋宁说是一套语法 的规则。
故乔姆斯基对天赋假设的内容作出如下
阐明:人类大脑语言方面的初始结构, 使得儿童仅仅通过来自其家人或朋友的 极少量的讲授就可以获得复杂的语言能 力成为可能。
2)先天论所受到批评:
1 首先这一理论是思辨的产物,无法证明儿童头脑中 是否存在语言习得机制,这只是一种假说。有人说 这是一个天才的假说,人们既无法证明它,也无法 否定它。 2 是否存在着普遍语法,这也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如 果说儿童一生下来头脑中就有普遍语法的范畴和规 则,很难解释儿童后来学习语法要花那么多时间。 很多人接受先天学习语言能力,但不同意有普遍语 法。
刺激—反应论
不足之处:不能通过模仿来学所有句子,不
能解释儿童的创造性。强化不是事事时时都 有,且不可解释交际能力的获得
合理:如“模仿” 是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
第二语言习得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强化” 的作用确实存在,无论是表扬还是纠正错误 都是为了给学生以明确的反馈并加深其印象; 要熟练地运用一种语言,也必须要形成习惯, 当然习惯的形成不可能脱离人的思维活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可见,真正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生活中,通过大量真实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提高语文能力。目前,许多语文教改实验都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开设学生自由阅读课,倡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就是按照母语习得规律进行语文教学的具体尝试。
在语文教学中,母语第二次习得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真实的阅读、真实的写作和真实的活动(真实的交际)。真实的阅读是以关注内容为主的阅读,比如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学校图书室或阅览室里的自由阅读。(参见拙文《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6期)真实的写作是以关注内容为主的写作,比如学生的课外练笔、日记和周记等。(参见拙文《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7-8期)真实的活动是指学生自己组织的或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的各种主题的语文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文学社团活动和手抄报等。综上所述,母语习得论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类别的体系,它与语言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其关系可简要概括如下: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身的语文读写活动,发展提高读写能力。其实,习得的含义就有通过使用而获得的意思。习得的本质是实践的。多读才会读,多写才会写,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道理,却是经过了不少曲折才逐步形成共识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曾经是现在在一些地方也仍然是讲析的一统天下,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或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却很少有真正的语言实践,往往几年书读下来,真正算得上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的所占比例极少。现在,满堂灌的课文讲析法逐渐失去市场了,但是另一种作法却大行其道,那就是以大量的练习、大量的检测题代替讲析,而这种主要关注形式的练习和检测并不是真正的语文实践,真正的语言实践是指的与生活紧密相关,与学生思想紧密相关,有真实信息的输入或输出的语言实践,即母语习得。遵循母语习得的实践性原则,我们就要把语文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主动的大量的自由读写,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才会有切实的提高。
2、母语习得的原则
母语习得与母语学习有显著区别,在学生语文学习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哪些语言活动属于母语第二次习得呢?以下是母语第二次习得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1)真实性原则。所谓真实性原则是指在语言活动中习得者主要关注语言的内容,关注语言所传达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这是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区别,因为语言学习主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讲读教学中的课文分析,还是作文教学中指导与评讲,都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形式方面,而忽略了语言所传达信息、情感。因而就出现了在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于课文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的一类抽象的分析,而学生却很少阅读课文,即使阅读课文也是为了回答老师的分析提问,结果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却读得味同嚼蜡。同样,作文教学中也充斥着怎样审题怎样构思怎样开头等形式方面的指导,而很少真正关心学生自己想写些什么,于是学生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母语习得是把注意力放在内容方面,阅读,是为兴趣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体验人生;写作,是为真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写的都是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情感,或者通过写作达到了某一交际实用目的。在这里,既没有繁琐复杂的分析,也没有名目繁多的检测,阅读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母语习得的过程,就是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思维发展,人格情操塑造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阅读和写作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要走"大语文"的道路,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读写实践活动,。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还有一个与习得(acquisition)相对应的概念,那就是学习(learning),有人把它译作"学得"。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首先区别了这两个概念,他认为,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而学习是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学习,与当前我们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习是成人掌握语言的两种不同途径,不过,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学习只起辅助作用。同样,笔者认为在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也有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过去,我们只注重学习这条途径,而完全忽略了习得这条途径。现在,我们可以明确习得不仅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起主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语文学习尖子都有大量阅读,大量写作的经历。它昭示我们,多读多写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习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虽然目前有人认为语文教学中习得和学习两种因素,学习起主要作用,习得只起辅助作用。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母语习得中的自然习得,即在课外学生自己进行的自由读写,没有看到母语习得中还有非自然习得。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围绕一定的主题,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经常性的练笔,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这就是母语的非自然习得。其实,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法也是一种母语习得。因为诵读法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关注,强调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记诵,这些都是习得所具有的特点,当然,这也是一种非自然习得。
、母语习得的概念
习得(acquisition)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是指儿童获得自己母语的过程,又译作"获得"。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婴儿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口语。语言学家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语言习得理论。那么,儿童乃至青少年能否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习得母语书面语及进一步发展母语口语呢?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中小学生学习母语即学习语文有别于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母语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语,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都是在习得母语,这就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由此看来,母语习得的概念不仅应该包括儿童母语习得,还应该包括中小学生的母语第二次习得。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做了太多的课文分析,做了太多的各种练习,缺少与生活的联系,缺少真正的语言实践,即缺少母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