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爆判定标准
失爆认定标准
失爆认定标准失爆是指电气设备失去了耐爆性和隔爆性;失爆现象有以下几种:一连接螺栓的失爆现象 1、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螺栓或螺孔滑扣,螺栓折断在螺孔中的; 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弹簧垫圈断裂或无弹性偶尔出现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弹簧垫圈后不为失爆; 3、使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自制的螺栓或螺母; 4、护圈式或沉孔式紧固件紧固后,螺栓头或螺母的上平面超过护圈或沉孔; 5、螺孔与螺栓不匹配的; 6、弹簧垫圈的规格与螺栓不相适应的; 7、设备同一部位螺栓、螺母等规格应一致;钢紧固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尺寸,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如果螺孔深度不够,则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 8、通孔螺栓未外露3-5丝者包括带螺帽; 9、压线板可以不加弹簧垫圈,但两端不一致的;二电缆引入引出装置的失爆现象1、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2、密封圈外径与进出线装置内径差值超过表一规定的;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不得小于10 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不得小于4 mm;表一3、密封圈内径与引出入电缆外径差大于1mm以上;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5、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6、密封圈刀削后凸凹不整齐圆滑,锯齿差大于2 mm以上;7、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8、线嘴压紧没有余量螺旋式进线嘴压紧后应外露1—3丝,倒角、车削槽间距不算;压盘式进线嘴压紧后应外露3—5mm;9、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10、电缆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压扁量超过电缆直径的10%者,用单手扳动喇叭嘴时上下左右晃动;11、在引入引出装置外端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12、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13、空闲进线嘴缺挡板或挡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 mm以上,挡板厚度小于2mm;14、挡板放在密封圈里面或线嘴的金属垫圈放在挡板与密封圈之间;15、进线装置破损不齐全;16、大小密封圈套用的;17、一个进线嘴用多个密封圈的;18、线嘴与密封圈之间没有加装金属垫圈;19、密封圈装反可切削端头朝外三插接装置的失爆现象1、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如反接即为失爆;2、电源电压低于1140V,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3、电源电压高于1140V,插接装置上没有电气联锁装置;4、插销在触头断开的瞬间,外壳隔爆接触面的最大直径差W 和最小有效长度L须符合表二规定;表二四外壳、腔内的失爆现象1、使用未经国家法定的检验单位发证生产的防爆部件;2、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长度超过50mm,凹坑深度超过 5mm的;3、隔爆腔内、外有锈皮脱落;4、锁装置不符合规定,闭锁装置不齐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5、电气闭锁不起作用;6、外壳透明件观察窗破裂、有凹坑,使用非抗机械、热、化学腐蚀的玻璃件;7、腔内随意增加安装电气零部件,造成空腔容积变化的;8、接线柱、绝缘座管烧坏,使两个空腔连通的;9、腔内壁未均匀地涂耐弧漆,而使用涂调和漆、磁漆的; 五防爆面的失爆现象防爆接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须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防锈油等,各结构参数符合出厂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失爆:1、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要符合下述规定,否则为失爆:1平面、圆筒隔爆结构①电气设备静止部分隔爆结合面、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以及隔爆绝缘套管隔爆结合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W和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须分别符合表三的规定,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须不小于25.0mm;表三②操纵杆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之间要符合表四的规定; 表四③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不得大于√6.3,操纵杆的粗糙度不得大于√3.2;2防爆电动机①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磨擦;采用圆筒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0.075mm;②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须大于表三规定的W值的三分之二;3螺纹隔爆结构①螺纹精度须不低于3级,螺距须不小于0.7mm;②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须符合表五的规定;表五2、隔爆面上,在规定长度L及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的最短有效长度Ld范围内,如发现有下列缺陷者为失爆;1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mm的隔爆面超过2个;2偶然产生的机械伤痕,其宽度与深度大于0.5mm,其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小于规定长度的三分之二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可以几段相加;3、隔爆面上不准涂油漆、无意造成油漆痕迹,当场擦掉,不为失爆;4、隔爆面有锈迹,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班痕者为锈蚀,而只留云影,不算锈蚀;隔爆面锈蚀是否为失爆,参照第2条关于砂眼、机械伤痕的有关规定判定云影—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5、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参见“连接螺栓的失爆”;6、隔爆接合面在设备不带电情况下用手打不开的;7、隔爆结合面使用密封圈,检修后未安装密封圈,密封圈破损、断裂或外露的;8、隔爆结合面法兰厚度小于原设计的85%的;六接地装置的失爆现象接地的目的是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而危及人身和矿井安全;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将带电,会造成人身触电或对地放电产生电弧而引起瓦斯爆炸;凡出现下列现象的与电气设备失爆同等对待:1、电压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未装设保护接地装置;2、多台电气设备串联接地的;3、未用符合要求的钢管钢板制作的接地极;4、接地连线、接地阻值不符合规程要求的;5、外接地螺栓规格不符合下述规定的;1功率大于10KW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12;2功率在5-10KW之间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10;3功率在0.25-5KW之间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8;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6;6、内接地螺栓不符合下列规定的;1导线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内接地螺栓应与连接导线芯线的螺栓直径相同;2导线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内接地螺栓直径应不小于芯线接线螺栓的一半,但至少应等于连接35mm2芯线所用接线螺栓的直径;7、在设备标示的接地位置外加装螺栓接地的,或多处接地点但只接地一处的;8、接地装置部件不齐全的;9、接地极安装不牢固的但放置在水沟内的不受此限、放置在水沟内的未被水淹没的;10、使用电动机底座连接螺栓作为接地装置连接点的;七接线1、电缆不合格接头: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缆破口均称之为不合格接头,是电气安全隐患点,与电气失爆同等对待;1鸡爪子①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的;②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③高压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或不灌注绝缘充填物,或绝缘充填物没有灌到三叉口以上,或绝缘胶裂纹的,或充填物不严密漏出芯线的接头;2羊尾巴电缆的末端未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器元件2m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为羊尾巴;3明接头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或未经审批且安全措施不到位、条件不允许而进行明火操作的均属明接头;4破口①橡套电缆的护套破损、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线网者;②橡套电缆护套破损伤痕深度达到电缆护套厚度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mm,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的;5电缆护套伸入器壁长度小于5mm,大于15mm的;2、隔爆开关接线腔由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控制用小喇叭嘴引出动力线的;八照明灯具1、防爆安全型灯具把卡口改为螺口的,不能提前断电的;2、隔爆型灯具装设的电气联锁装置失灵的;九井下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或电气设备超过其额定容量包括允许超载能力运行的;采用非阻燃性材料如彩条布等制作遮拦等防护设备配件的;十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使用火炉取暖或有烟火的,按照失爆对待;三、失爆的检查方法一连接螺栓的检查1、肉眼观察检查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符合要求;2、单手五指正向旋进超过1/2圈即判定为失爆;二电缆引入引出装置的检查1、肉眼观察或尺量检查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2、在引入引出装置嘴处,顺着电缆方向单手能将电缆推进或拉出接线腔者即判定为失爆;3、压线板以压紧电缆直径的10%为标准,否则即为失爆;三插接装置的检查肉眼观察或尺量检查;四外壳、腔内的检查1、肉眼观察或尺量检查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2、按动闭锁装置按钮、部件试验;五防爆面的检查1、肉眼观察或尺量检查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2、现场开盖试验、检查;六接地装置的检查1、肉眼观察或尺量检查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2、单手用力能拔出接地极即判定为失爆,但设置在水沟内的钢板接地极不受此限;七接线的检查肉眼观察或尺量检查;八照明灯具的检查肉眼观察或试验;四、失爆的原因、危害、防治一原因1、设备安装不规范,安装过程中未对防爆点进行详细检查,未按规程和相关制度、规范安装;2、维护和定期检修不妥,防护层的脱落往往使隔爆面上出现砂泥灰尘,用螺钉紧固的平面对口接合面出现凹坑,使隔爆面间隙增大;3、移动或搬运不当而发生磕碰,使外壳变形或产生严重机械伤痕;4、装配时由于杂质没有及时清除,产生严重的机械划痕;5、隔爆面上产生锈蚀现象,增大粗糙度;6、螺孔深度过浅或螺栓过长,而不能很好的紧固零件;7、未按规程要求制作、安装接地装置;8、在隔爆外壳内随意增加元器件,使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小于规定值,造成故障时电弧经外壳接地短路;二危害设备一旦出现失爆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内部产生故障引发爆炸,将炸坏外壳而引爆壳外爆炸性气体,或者从各部缝隙中喷出的高温气体或火焰引起壳外的爆炸性气体爆炸;三防治1、使用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禁止非防爆电气设备入井;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要求安装,杜绝安装时出现失爆;3、检修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产生机械划痕;4、加强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作好检查督促工作;五、本标准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煤矿电气设备防爆规定执行;附一: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电气绝缘指数对其影响较大;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爬电距离mm、电气间隙mm与额定电压V的关系:。
失爆认定标准..
失爆认定标准失爆是指电气设备失去了耐爆性和隔爆性。
失爆现象有以下几种:(一)连接螺栓的失爆现象1、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螺栓或螺孔滑扣,螺栓折断在螺孔中的。
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弹簧垫圈断裂或无弹性(偶尔出现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弹簧垫圈后不为失爆)。
3、使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自制的螺栓或螺母。
4、护圈式或沉孔式紧固件紧固后,螺栓头或螺母的上平面超过护圈或沉孔。
5、螺孔与螺栓不匹配的。
6、弹簧垫圈的规格与螺栓不相适应的。
7、设备同一部位螺栓、螺母等规格应一致。
钢紧固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尺寸,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如果螺孔深度不够,则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
8、通孔螺栓未外露3-5丝者(包括带螺帽)。
9、压线板可以不加弹簧垫圈,但两端不一致的。
(二)电缆引入引出装置的失爆现象1、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2、密封圈外径与进出线装置内径差值超过表一规定的;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不得小于10 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不得小于4 mm。
表一3、密封圈内径与引出入电缆外径差大于1mm以上。
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5、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6、密封圈刀削后凸凹不整齐圆滑,锯齿差大于2 mm以上。
7、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8、线嘴压紧没有余量(螺旋式进线嘴压紧后应外露1—3丝,倒角、车削槽间距不算;压盘式进线嘴压紧后应外露3—5mm)。
9、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
10、电缆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压扁量超过电缆直径的10%者,用单手扳动喇叭嘴时上下左右晃动。
11、在引入引出装置外端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
12、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
13、空闲进线嘴缺挡板或挡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 mm以上,挡板厚度小于2mm。
防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标准》第一条:“失爆”判定凡发现防爆电气设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判定该台〔件〕设备为“失爆”。
一、防爆外壳壳体1、防爆外壳严重变形〔变形长度超过50mm,凹凸深度超过5mm〕。
2、隔爆外壳有裂纹,焊缝开焊。
3、隔爆外壳内外锈蚀严重〔脱落绣块厚度超过2 mm者〕。
4、隔爆外壳内不经国家法定机构批准增加元件、部件或改变原设计。
5、接线柱、绝缘座、管孔洞缺损使两个隔爆空腔连通。
6、使用无防爆合格证厂生产的防爆部件。
7、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失去闭锁作用。
二、隔爆接合面(一)隔爆面结构参数8、隔爆接合面长度 L 、L1、L'、低于规定值。
9、隔爆接合面间隙W大于规定值。
10、粗糙度超过规定。
11、隔爆接合面发兰厚度小于原设计的85%。
〔二〕螺纹隔爆结构12、螺纹精度低于3级,螺距小于0.7毫米。
13、螺纹最小啮合扣数、拧入深度不符合规定。
〔三〕螺纹紧固隔爆面14、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栓与弹簧垫圈不配套。
15、螺栓松动、弹簧垫圈未压平。
16、螺栓或螺孔滑扣,未采取规定措施。
17、螺栓拧入深度小于螺栓直径〔铁、铜、铝件1.5倍直径〕。
18、同一部位的螺栓共称直径不一致,导致隔爆接合长度参数不合格的。
〔四〕隔爆面损伤19、L〔L1〕=40、25、15时,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2mm的沙眼,每平方厘米超过5个。
20、L〔L1〕=10时,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2 mm的沙眼,每平方厘米超过2个。
21、机械伤痕宽度、深度大于0.5mm,使L〔L1〕小于规定值的三分之二。
22、隔爆面上有高于无伤表面的机械伤痕。
23、隔爆面上的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用手摸有明显感觉。
24、隔爆面上的油漆痕迹,用棉纱擦不掉。
三、电缆引入装置25、空闲进线嘴无档板或档板放在密封圈里。
26、空闲进线嘴档板厚度小于2mm或档板锈蚀现象。
27、空闲进线嘴档板的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mm以上。
28、进线嘴金属圈放在档板与密封圈之间。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3.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距离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7.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大于3.2(Ra值)。
8.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9.结合面上的针孔,在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1.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12.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13.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于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1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统一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鉴定原则(摘要)失爆:就是使用中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凡属下列状况之一者,鉴定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同步凹凸深度超过5㎜者。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联锁作用,防爆面锈蚀。
3、隔爆观测窗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隔爆腔之间隔爆构造破坏、如隔爆性电动机内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状况。
5、变化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拴固定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拴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拴松动、螺拴或螺孔滑扣。
7、隔爆外壳结合面表面粗糙度应不不不大于Ra⒍3um,操纵杆表面粗糙度应不不不大于Ra⒊2um,否则为失爆。
隔爆外壳结合面有锈蚀,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失爆。
8、隔爆外壳结合面有锈蚀,用棉纱擦后,只留云影不留锈蚀,也不为失爆(但是在井上修理防爆电气设备时不容许有云影)9、云影:经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
10隔爆外壳结合面上小针孔,在1cm2范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Φ0﹒5㎜,深度不超过1㎜结合面不为失爆。
11、隔爆外壳结合面,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其伤痕投影长不超过相应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痕距离相加不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2、隔爆外壳结合面上不容许涂有油漆和存在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属于无意导致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1/8不在此限)。
13、隔爆外壳结合面应涂以适量中性凡士林等合格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进行磷化解决(磷化后也可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属失爆。
涂油应在结合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面脱落不大于隔爆外壳结合面宽度1/5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失爆判定标准出自那个标准
失爆判定标准出自那个标准失爆判定标准是指在爆炸物安全生产中,对于失爆事故的判定依据和标准。
失爆事故是指在爆炸物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爆炸物失去控制而爆炸的事件。
失爆判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预防和减少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失爆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科学研究成果,本文将介绍失爆判定标准出自那些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失爆判定标准出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爆炸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对失爆事故的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失爆的定义、失爆的判定标准和失爆事故的处理程序等内容。
根据该条例,失爆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失爆的定义,即爆炸物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去控制而爆炸;二是失爆的判定标准,包括事故现场的情况、爆炸物的性质、爆炸的威力和后果等方面;三是失爆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的追究等。
其次,失爆判定标准还出自行业标准。
爆炸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定。
行业标准对失爆判定标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包括失爆的定义、判定标准、判定方法、判定依据等内容。
行业标准的制定是由专业的爆炸物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家组成的标准制定委员会进行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企业需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确保爆炸物的安全生产。
另外,失爆判定标准还出自科学研究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爆炸物失爆事故的判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科学研究成果为失爆判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包括失爆事故的成因分析、失爆的预测和预警技术等方面。
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能够提高失爆判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爆炸物安全生产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失爆判定标准出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科学研究成果。
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和严格遵守失爆判定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失爆标准三十条
失爆标准三十条1、外壳变形严重,凸凹超出正常情况的10毫米或裂纹开焊的;2、防爆面有油漆、锈蚀严重的;3、防爆面有机械伤痕或砂眼,且程度超过完好标准规定的;4、防爆面紧固螺栓或螺孔滑扣、缺弹簧垫圈、弹簧垫圈缺损以上、弹簧垫圈失去弹性或松动的;5、密封圈有破裂、缺口或割开套在电缆上使用的;6、密封圈与电缆之间有其它包扎物的;7、挡板放在密封圈里边、金属抗圈放在挡板里边或金属抗圈放在密封圈里边的;8、电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用刀削或挫细的;9、螺旋式喇叭咀用手向上紧方向能拧动的;10、电缆编号进入密封圈的;11、闲置孔没有挡板者或挡板不合格的;12、进线装置出现松动的;13、观察孔透明板松动、用普通玻璃或有裂纹破损的;14、隔爆面间隙超过《标准》规定的;15、隔爆腔内随意增加零部件,造成空腔容积变化的;16、接线柱、绝缘座管烧坏,使两个空腔连通的;17、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的;18、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的;19、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的;20、压叠式进线咀用手晃动的;21、螺旋式进线咀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的;22、进线咀缺少金属抗圈的;23、电缆在进线咀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的;24、高压铠装电缆接线盒没有灌绝缘胶、绝缘胶没有灌到三叉口以上,绝缘胶裂纹的;25、接线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缆护套损坏裸露芯线的;26、磁力起动器控制喇叭咀引出动力线的;27、煤电钻电源接插销,负荷接插座的;28、使用电缆、电气设备、小电,电压等级超过规定的;29、电缆护套(铅皮)伸入器壁长度小于5mm,大于15mm;30、电气设备未经检验贴防爆合格证下井,或防爆合格证超期的。
失爆标准三十条。
“失爆”的判定标准
“失爆”的判定标准第1条:“失爆”即防爆电气失去防爆性能的简称。
判定设备、设施是否失爆,以《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汇编》、《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判定“失爆”和“不完好”。
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必须有永久性的防爆标志(Exdi)、煤安标志(MA)、产品“铭牌”,无“防爆标志”、“煤安标志”为失爆,无“铭牌”为不完好。
第2条:隔爆外壳的壳体:1)凡是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应有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
2)隔爆壳变形长度超过50mm,凸凹深度超过5 mm为失爆。
3)隔爆外壳开焊为失爆,锈蚀严重、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皮脱落较多为不完好。
4)穿越隔爆腔的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为失爆。
5)隔爆外壳上的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包覆的不燃性材料制成,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2mm。
当外壳净容积不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6mm,当外壳净容积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9.5mm。
否则为失爆。
观察窗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1mm为不完好,否则为失爆。
第3条:防爆面:1)隔爆接合面间隙和宽度不得小于表1、表2的规定,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25毫米,否则为失爆。
伤隔爆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表2规定值的2/3,为失爆。
3)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得小于25 mm,间隙不得大于0.5 mm,否则为失爆。
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且隔爆面间隙大于或结合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规定值为失爆,否则为不完好。
4)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μm,操纵杆的粗糙度应不大于3.2μm,否则为失爆。
5)隔爆面有锈迹,用棉纱擦后,有“云影”为不完好,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失爆。
(云影: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
6)隔爆面局部存在直径大于0.5mm,深度大于1mm的砂眼,在1cm2范围内超过5个为失爆。
7)隔爆面上不得有油漆和硬杂物,否则为失爆。
电气设备失爆标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3.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距离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7.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大于3.2(Ra值)。
8.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9.结合面上的针孔,在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1.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12.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13.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于不小于螺纹直径的 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1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一、外壳破损1.1 设备外壳应无裂纹、变形、严重磨损、掉落、缺失等现象。
1.2 外壳结构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要求,不得存在可能导致失爆的缺陷。
二、零部件缺失2.1 设备零部件应齐全、完好,无损坏、缺失等现象。
2.2 对于关键部件,如接线端子、螺栓、螺母等,应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三、设备不完好3.1 设备应保持完好状态,无严重锈蚀、腐蚀、损伤等现象。
3.2 设备内部应清洁、干燥,无灰尘、杂物等积聚。
四、电缆破损4.1 电缆应无破损、老化、短路等现象,护套应完好无损。
4.2 电缆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五、保护失效5.1 设备应配备有效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5.2 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不得出现误动作或失效现象。
六、接线不良6.1 设备接线应规范、整洁,无裸露、松动、短路等现象。
6.2 接线端子应紧固,无氧化、松动等现象。
七、标志模糊7.1 设备应有清晰的铭牌和安全警示标志,无模糊、缺失等现象。
7.2 设备操作说明和安全警示标识应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八、运行异常8.1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无异常声响、振动、发热等现象。
8.2 设备应能正常启动、停止和切换,操作应灵活可靠。
九、安全距离不足9.1 高压电气设备之间和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要求。
9.2 安全距离内不得存在障碍物、金属导体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品。
十、防护不到位10.1 设备应配备有效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栏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10.2 防护装置应完好有效,不得出现损坏、缺失等现象。
失爆判定标准
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判定标准是指在爆炸事故中,判断是否存在失爆现象的依据和准则。
失爆是指爆炸物未能按照设计意图发生爆炸,或者在爆炸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爆炸效果。
为了防止失爆事故的发生,科学制定失爆判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失爆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爆炸物的性质、设计参数、环境条件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爆炸物的性质是判定失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爆炸物具有不同的性质,有些爆炸物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失爆,而有些则相对稳定。
因此,失爆判定标准需要根据爆炸物的特性来确定。
比如,对于易失爆的高能炸药,可以设定较为严格的判定标准,以确保安全性能。
其次,设计参数是判定失爆的重要依据。
爆炸物的设计参数包括爆炸物的成分、比例、密度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爆炸物的爆炸特性,因此,失爆判定标准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参数的影响。
比如,当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相差较大时,可以判定为失爆。
再次,环境条件也是判定失爆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
这些条件会对爆炸物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失爆。
因此,在制定失爆判定标准时,需要考虑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另外,失爆判定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实验数据和经验。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经验总结,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特点,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失爆判定标准。
实验数据和经验可以辅助判定标准的制定,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失爆判定标准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评估和验证。
评估和验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比如实验验证、理论计算、模拟仿真等。
通过不断的评估和验证,可以不断修正和完善失爆判定标准,提高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总之,失爆判定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各种信息和数据,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判定标准。
只有制定出准确可靠的失爆判定标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失爆判别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摘要)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臵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3.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4.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7.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8.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9.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1.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12.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13.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爆判定标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什么情况下判定为失爆呢?
1、设备外壳
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八)、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如
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2、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
喇叭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1mm以上。
(二)、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
(三)、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跟电缆。
(四)、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五)、密封圈部分破坏。
(六)、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氏硬度45o-55o的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七)、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八)、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他包扎物。
3、隔爆型插接装置
有下列情况之一属于失爆:
(一)、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接插销,如接反即为失爆。
(二)、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装置,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缺电气联锁装置的。
4、电缆
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井下供电使用延燃橡套电缆。
(二)、电缆接头没冷补,用胶带裹缠。
(三)、电缆受损严重、破皮外露芯线。
(四)、超负荷运行,电缆严重发热(≥40oC)。
5、井下供电应做到
(一)、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二)、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三)、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四)、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