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外内部圈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气的热状况
四、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的力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单位:帕斯卡(Pa)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变化值 真正造成大气水平运动的动力是水平梯度力。
第二节 水 圈
水圈(hydrosphere) 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以气态、
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为主。 海洋占97.2%,冰川占2.17%,地下水占0.62%。
海水的运动方式: 波浪、潮汐、洋流、浊流。 波浪:海水作波状起伏的运动。
海水的运动呈波浪状,水质点基本绕某个平 衡位置作圆周运动,只是向前移动很小距离。
潮汐:全球性的海水作周期性的涨落的现象。
浊流:发生在大陆坡的一种高密度流
海洋(或湖泊)中 载有大量悬浮物质 的高密度水下重力 流,多由地表、火 山等因素引发,因 而具有较大的剥蚀、 搬运能力,常形成 冲槽、冲沟、铸模 等,沉积物具鲍马 序列。
一、水的类型 据天然水所处的环境不同分:
海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水
主要的元素:氯、钠、镁、钙、硫、钾等。
主要的盐类: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镁等。
盐度:一千克海水中溶解的全部盐类物质。盐度 介于3‰—37‰之间,以35‰代表海洋的 标准盐,如果明显高于35‰的海洋称为 咸化海,如红海(>40‰),低于35‰ 的为淡化海,如波罗的海(<10‰)。
地震波分类及其性质
地震时产生出两种弹性波: 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纵波, 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横波。
纵波和横波都是在物体内部传播的,因此都叫体波。 还有一种地震波只在地球表面传播,称为表面波。
纵波(P波)
横波(S波)
P波传播快, 可在固体 或液体中 传播。
S波传播慢, 且只能在 固体中传 播。
大气圈的总质量: 51018kg(5万万亿吨)
大气密度: 1.23 10-3g/cm3(海面、150C)
1.恒定组分 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
(0.93%)组成。 2.可变组分
二氧化碳、臭氧和水蒸气,随季节、气象、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不定组分
这部分物质在大气中含量变化非常大,如尘 埃、硫化氢、煤烟、金属粉尘等。它们一是来源 自然界,二是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
•结构构造:简单——复杂 •生物类型:低等到高等 •生活环境:海洋——陆地、空中
–演化不可逆
第三章 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一节 地球内部圈层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球的内圈就是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圈层。 目前所掌握的对地球内圈的直接观测资料是 较少的,因为地球上最深的钻井才12.5km, 因风化剥蚀而出露在地表的岩石,其原来的 形成深度最多也不超过25km,即使是火山喷 溢出来的岩浆,最深也只能带出地下几十到 200 km左右的物质。这些与地球的半径 6371km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何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注意:我们现在讲的都是现阶段的大气组成,而且是低
层大气的组分(90km以下)。高层大气以氮、氧、 氢等的原子、离子为主。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组分 与现今也是不一样的。
二、大气圈的结构
依据:物质组成,大气 温度变化,电荷,大气 运动 自地面向上,依次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 层、暖层及散逸层(对 流层和平流层最重要)
第二章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从地表以上到地球大气的外边界部位。
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它们各自形成一个围绕地表自行封闭的圈层体 系。虽然各个圈层是一个单独的体系,但是它们之 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
第一节 大气圈
一、大气圈的物质组成
2.陆地水 地面流水、地下水 地面流水的方式有: 暂时性、常年性 片流:是指沿着山坡流动的面状暂时性流水。 洪流:是指沿着沟谷流动的暂时性流水。 河流:是指沿着沟谷流动的常年性流水。 水系:主流与支流所构成的流水运行网。
流域:水系所覆盖的区域。
片流—暂时性流水
洪流—暂时性流水
地下水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的水。
第二大湖是北美的苏比利尔湖(淡水 湖),面积8×104km2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俄罗斯的贝加尔 湖,水深1741m。
世界上最高的湖泊是我国西藏高原的 纳木湖,海拔4718m。最低的是死海,海拔 -395m
沼泽:地面低洼湿润,喜湿性植物大量繁殖的地带。
冰川:
发育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上能运动的冰体。
冰川的形成:
地震波从地震的震源激发向四面 八方传播, 到达地表的各个地震台 站后被地震仪所记录下来。根据这些 记录,人们可以推断地震波的传播路 径、速度变化以及介质弹性、温度、 压力和密度等条件的特点,了解地球 的内部构造。
莫霍面
最先由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奇(A. Mohoroviche, 1857 - 1936) 于1909年 发现. 在莫霍面上下,纵波速度从7.0 km/s迅 速增加到8.1 km/s左右;横波速度则从 4.2 km/s增加到4.4km/s左右.莫霍面 出现的深度,大陆平均为33 km, 在大 洋之下平均仅为7km。后来,人们就把 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到古 登堡面之间称为地幔
雪花
雪粒
粒雪
冰川冰
冰川的类型: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发育在中、低纬度高山上的冰川。 特点:规模小,运动慢,分布受地形影响。
大陆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分布在高 纬度和两极, 特点:雪线低,面积大,冰层厚,由中间向四 周流动,流速快。
大气水(自学)
存在于大气圈对流层中的水,以气态 形式存在。主要来自海水蒸发,由于污染 可形成酸雨,可使地面具“温室效应”。
存在于岩石和堆积物的孔隙或裂隙中,以 及地下溶洞和地下河。
地下水在来源:降水、凝结水、岩浆冷凝固结析出水、 古海洋湖泊残留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包气带水 潜水
承压水。
湖泊、沼泽水
湖泊: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 其水量为22.91013m3,占陆地水的0.61%。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西亚的里海(咸 水湖),面积约43×104km2。
第三节 生物圈(自学)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 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一、生物圈的组成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 (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 (Species)
• 生物演化的特点
–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植物→动物 –微观→宏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