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与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科性质: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

3.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1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问题(人类心理与行为是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人类对待环境是主动还是被动、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还是连续、人类心理发展的终点时开放还是有最终目标)2个体发展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根据什么标准划分年龄阶段、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质的特征是什么)

4.教育心理学需要同时解决四个相关问题:教师、学生、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5.皮亚杰(瑞士)儿童认知发展本质: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的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6.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

7.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心理发展阶段的含义(连续性和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交叉性)2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岁到7岁(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刻板性、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性)】

8.心理发展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年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9.心理发展的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3高级心理结构的形成4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5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10.心理发展的原因:1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2从个体发展看来,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是儿童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11.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1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分出两种类型的教学2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3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4认为学习存在着最佳期5阐述认知发展的内化学说。

12.对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重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2强调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的最佳期3对儿童认知发展坚持动态观点

13.弗洛伊德个性的实质: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14.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本我,自我、超我、

15.儿童个性的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16.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早期经验、父母的教育(弗洛伊德)家庭、学校、生理因素(艾里克森)

17.自我意思的含义: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是他们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18.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1区分主体与动作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起点2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是自我意识的萌芽3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

19.自我意识类型:形式(自我认识、体验、调控)内容(生理、社会、心理自我)时间(过去的、现实的、将来的自我)

20.自我概念的含义: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认识。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是对个人才能的简单的抽象的认识,随年龄逐渐复杂化。

21.自我概念的功能:1行为导向2行为的动力3信息加工

22.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外部具体特征—心理词汇具体的特征不绝对的—形容词

23.自我评价:指个体经自我感觉、观察、分析后对自身所作的评价。

24.自我评价能力发展途径:他人评价;分析他人评价;与他人比较;自我活动表现和成果;自我反省。

25.自我评价发展特点:1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和“自律性”发展2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3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将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4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

26.小学儿童自尊感:是个体对自己有价值感、重要感的一种自我体验包括自尊心和尊重感。

27.自尊感结构:一般性自尊【1学术性自尊(阅读、数学、其他学校课程)2社会性自尊(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与父母的关系)3身体自尊(身体能力、身体特征)】

28.自尊感的功能;推动行为、监控行为、矫正行为。

29.自尊感的行为表现:积极的自尊感行为表现;消极的自尊感行为表现。

30.不同自尊感水平的小学儿童的特征:高、中、低自尊感儿童的特征。

31.影响儿童自尊感的因素:儿童与父母的关系

32.如何提高儿童的自尊感:1建立正确的自我2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3取得成绩4掌握应对策略。

33.小学儿童自我理解的发展:1采择观点的研究方法(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2儿童采择观点的发展阶段(社会信息采择观点、自我反省采择观点、相互性采择观点、社会和习俗系统采择观点)

34.广义学习:1主体自身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做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2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3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变化。

35.狭义学习:1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2小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学习3小学生的学习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期限内发展认识能力和培养品德的过程。

36.布卢姆把学习分为: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和心理动作技能等领域的三类教育目标。

37.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率。

38.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1习得率(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2泛化律(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3分化律(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4消退率(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的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5高级条件反射律(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39.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1斯金纳的实验研究2强化(指任何能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过程)正强化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欢迎的事物或奖赏来增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

40.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3学习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4发现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41.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意义学习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事物的表象、符号、概念、命题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建立起一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42.有意义言语学习的过程: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

43.学习方法:接受学习,即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44.动机特征:始动性、导向性、强度、维持性。

45.动机的分类:1生活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