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参考

合集下载

心脏检查-听诊

心脏检查-听诊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
心尖搏动改变的意义(一)
生理条件下: 矮胖体型、妊娠妇女、小儿、横位心脏心尖搏动向
外上移,可达第4前肋间; 瘦长型心脏呈垂直位,心尖搏动下移可达第6肋间; 仰卧位时,心尖搏动位置略上移; 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位置可左移2~3厘米;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位置可右移1.0~2.5厘米;
有震颤即有杂音 强度与狭窄程度有关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时期
常见疾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区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2-3肋间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触诊
三、心包摩擦感(pericardium friction rub): 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及收缩期和舒张期双 相的粗糙摩擦感。前倾体位、呼气末更明 显,见于急性心包炎。
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震荡(shock):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心音亢进或奔马律、开瓣音等
震颤(thrill) 心包摩擦感
心脏触诊
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 左室肥厚→心尖区抬举性搏动(心尖区徐缓、
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 二、震颤(thrill)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叩诊
心浊音界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叩诊
-附图1
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 示意图

诊断学-心脏检查-视诊、触诊、扣诊

诊断学-心脏检查-视诊、触诊、扣诊

3、正常心相对浊音界
右界 (cm) 2~3 2~3 3~4 肋间 Ⅱ Ⅲ Ⅳ Ⅴ 左界 (cm) 2~3 3.5~4.5 5~6 7~9
正常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4、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 左界:
(P149图)
• 2肋间处:肺动脉段 • 3肋间处:左心耳
• 4、5肋间为左心室
• 右界:
《诊断学》第8版
第三篇第五章第五节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放疗科
• 心脏外形、大小、 重量 • 心率60-100次/分
(每年心跳次数4000万次左右)
• 主要功能是提供压 力,把血液运行至 身体各个部分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心血
一侧胸膜增厚或肺不张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 大量腹水等 严重肺气肿
2.心 尖 搏 动:强度、位置改变
心尖搏动强度变化
心尖搏动增强 运动、激动 发热、贫血、甲亢 左室肥大 心尖搏动减弱
扩心病、急性心肌梗塞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3.心 尖 搏 动:负性心尖搏动
--心尖搏动移位的常见病理因素-因素 心尖搏动移位 常见疾病 心脏因素 左心室增大 右心室增大 双心室增大 右位心
左下 左侧 左下 右侧胸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 扩张型心肌病 先天性右位心
--心尖搏动移位的常见病理因素-因素 心外因素 纵膈移位 横膈移位 心尖搏动移位 常见疾病
患侧 病变对侧 左外侧移位 内下移位

相对浊音界 --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

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饮食、 锻炼等,保持心脏健康,将对心 脏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关注健康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增强对心脏 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早发现疾 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诊断学查体:心脏(视诊、 触诊)
心脏的位置、形态及大小对于对心脏相关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心脏的听诊
四个听诊点
心前区、心尖区、主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
五种心脏音
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分裂心音、杂音、无音 (弱音)
心脏的触诊
随着科技进步,触诊在临床诊断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大。触诊融合多种实体 感受,对于心溢血、心肌萎缩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诊断价值。
心脏听诊的分点位置与音色
1
心前区
第一心音清晰,第二心音较弱,杂音较少
心尖区
2
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清晰,分裂心
音加强
3
Hale Waihona Puke 主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清晰、响亮,有分裂音,无杂音
主动脉瓣区
4
第一心音清晰,第二心音常常有响声较 大的支气管二度音
心脏触诊的使用方法
按压深度
•深 •浅
触诊位置
• 心前区 • 心尖区 • 主肺动脉瓣区 • 主动脉瓣区
心脏常见疾病的查体指标
• 心尖搏击比正常范围大 • 非正常收缩期杂音 • 心音过于清晰或过于低沉或有异常声音 • 心尖扪及心尖搏动范围扩大或左间隙增大
诊断学查体:心脏(视诊、触诊)-结论
视诊、触诊结合
在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的基础上, 心脏的视诊、触诊对于疾病的诊 断及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意生活保健

诊断学--心脏检查资料

诊断学--心脏检查资料
二.若同时有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以上, 酷似胎儿心音称为胎心律(embryocardia)
三.临床意义
主要由于心肌有严重病变
心肌收缩无力,第一心音的低钝性音调改变而 似第二心音,常见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
S2分裂
一.生理性分裂
二.通常分裂(P2落后于A2)
右室射血延长
完右 肺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S2分裂
生理 儿童与青少年 病理 任何原因引起一侧心室排血量过多或排
血时间延长
心音强度改变-1
一.S1增强:
二尖瓣狭窄 高热、贫血、甲亢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大炮音)
二.S1减弱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P-R间期延长 心肌炎、心肌梗塞、心肌病、心力衰竭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1
1.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3、4、5肋间隆起
见于: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2
1. 心前区隆起
胸骨左缘2肋间隆起,见于: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2. 心前区扁平,见于:
扁平胸
三.鸡胸漏斗胸
听诊体位:平卧位
听诊
听诊体位: 左侧卧位
听诊
听诊体位: 坐位前倾
听诊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早搏、心房纤颤 心音
心音改变 额外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心瓣膜听诊区
心脏各瓣膜在胸壁上的投影点 及其听诊部位
心音
一.S1与S2的鉴别 二.S3:健康儿童及青少年可及 三.S4:病理性,高血压、肥厚性心肌
三.S1强弱不等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PPT46页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PPT46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Hale Waihona Puke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6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要点详解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要点详解

胸部检查(心)(一)视诊① 胸廓畸形(1)扁平胸: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2)桶状胸:多见于慢支。

(3)佝偻病胸:多见于佝偻病儿童,沿胸骨各肋软骨与肋骨交接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即佝偻病串珠。

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斗,即漏斗胸。

(4)胸廓一侧变形:多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

(5)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心病造成的右心室肥大,或儿童因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脏肥大。

②心尖搏动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的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

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侧锁中线内 0.5~1.0cm 处,搏动范围直径约为 2.0~2.5cm (各加 1.5 )。

(1)心尖搏动移位:1)肥胖、妊娠或小儿,膈肌上移,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多位于第4 肋间隙。

瘦长或坐位、站位可使膈肌下降,心脏垂位,达第 6 肋间。

2)解剖位置上:右心略比左心靠前,所以右心室增大向左侧移位,左心室增大向左下侧移位。

3)纵隔和膈肌移位可引起心脏移位。

( 2)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1)强度:强度增加见于甲亢、贫血、高热或左心肥厚的代偿期。

强度减弱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2)范围:增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3)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产生搏动内陷。

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③心前区搏动心前区即心脏在前胸壁的体表投影。

(1)胸骨左缘 3~4 肋间搏动:心脏收缩在此处形成强有力持久的搏动,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肥厚现象,多见于先心病所导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缺损)。

(2)剑突下搏动:右心室收缩期搏动(右心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引起(腹主动脉瘤)。

·鉴别方法1)患者深吸气后,搏动增强是右心室造成,若减弱则是腹主动脉造成。

(深吸气后,肺内负压,抽吸肺动脉血液,引起腔静脉回心血量增高,右心输出量增高)。

2)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腹主动脉搏动冲击手指掌面。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
2 力度:均匀,尽可能轻叩 3 顺序: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内容
心脏叩 诊
1. 叩诊左界
从心尖搏动点所在的肋间开始 由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从外向内叩,确定心界 按肋间隙顺序向上叩,直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思考题
➢见《实习指导》 ➢下一次实习课提问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熟练及背诵
下发体检内容及顺序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参考书目
《诊断学》实习指导 《诊断学》第6版 《体检录像》西安版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血管视诊
1.颈部血管 2.肝颈静脉回流征 3.毛细血管搏动征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血管触诊
一般选用桡动脉 内容:
脉率、脉律、血管紧张度、脉搏强弱 注意有无水冲脉、交替脉、奇脉等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血管听诊
注意有无枪击音、杜勒氏二重杂音等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血压测量
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一般为右上肢 血压计零点与被检查的手臂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一般应连测2~3次,至少应重复1次,取其最低值记录 重复测量时
应先使血压计的水银柱平面降回零点 间隔片刻后再进行测量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作业
实习报告
按病历编写格式记录检查结果 下一次实习课时交
0.5-1.0cm处 搏动范围直径2-2.5cm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心脏触诊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左手中 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从外向内 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 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 准确。
叩诊方法
(二)叩诊顺序
• 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
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 肋间。 • 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 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 叩诊,直至第2 肋间。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 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于扩张型心肌 病、克山病等。
•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 大时,胸骨左缘第3 肋间心浊音界增大,使心腰 消失。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 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部丰满或膨 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 二尖瓣型心。
• 第三心音(third heart sound,S3): • *机制:多认为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的血流自心房冲击室壁,使心室
壁、腱索和乳头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 *时期: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之末,距第二心音后约
0.12~0.18s • *特点:是轻而低调,持续时间短(0.04s),局限于心尖部或其内
• 右界 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 静脉,第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五)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脏以外因素: – ①心界移向健侧:大量胸水,气胸 – ②心界移向患侧:胸膜粘连,肥厚,肺不张 – ③心脏横位 心界向左大:大量腹水,巨大肿物
–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 义
靴型心和梨型心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 义

诊断学心脏检查视、触、叩、听方法讲解

诊断学心脏检查视、触、叩、听方法讲解

心尖搏动的改变 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改变
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生理条件:体位改变的影响 体型不同的影响
病理条件:
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向左移位
胸部疾病 腹部疾病
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生理条件:胸壁厚与薄
肋间宽与窄 运动、激动
病理条件:
增强:左室肥大、甲亢、发热等 减弱:心肌病变等
常见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震颤(触诊)与杂音(听诊)
1.产生机制相同 2.有震颤一定可听到杂音
听到杂音不一定能触到震颤
震颤的临床意义:
为器质性心血管病特征性体征之一 不同类型的病变,震颤部位及时相不同
(三)心包摩擦感
产生机制:急性心包炎时,心包 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 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 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心外因素:胸壁厚度、肺含气量多少等。
第一心音增强(举例)
二尖瓣狭窄→左心室充盈↓→收缩时间↓


二尖瓣位置低 左室内压迅速上升
(心室开始收缩时) 二尖瓣关闭速度加快


二尖瓣膜关闭振动幅度大
第一瓣关闭不全
左心室舒张期
瓣膜损害
过度充盈
闭合不严
↓ 心室收缩前
二尖瓣位置较高
(三)听诊内容
• 心率 • 心律 • 心音 • 额外心音 • 杂音 • 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正常成人心率范围60~100次/分 成人心率 > 100次/分,称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 < 60次/分,称心动过缓
2.心律 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青年和儿童可出现窦性心律不齐 (心律随呼吸改变)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心脏的听诊技巧
1 区域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听 诊位置分别在心脏的 apex 和 base。
2 疑点
3 结果
细心地根据患者的病史、 症状和状况,应将特定 的听音区域与明显的诊 断考虑相结合。
音调不同常常是重要的 心血管病的诊断标志, 包括心脏杂音、瓣膜异 常和心肌病变。
心脏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准确性
ECG
在进行检查前,需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过敏史或药物 不良反应。检查局限性包括检查时间限制、以及没有检测出小心脏病变的危 险。
心脏诊断学查体的临床应用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可帮助发现 心血管风险因素,使治疗更加 有效。
准确诊断
临床检查是基本的心脏检查方 法,让医生可以精确确定心血 管病的类型和程度。
生活指导
为心脏健康制定长期计划,包 括锻炼、膳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可有效减少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瓣膜疾病
症状包括无力感、疲劳、心率异常等。心脏 瓣膜不正常,使心脏血液循环变得困难,需 要对症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症状包括胸闷、不适感和疲乏等。冠脉血管 逐渐变窄,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机会 增加。
心力衰竭
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浮肿和睡眠困难 等。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进行常规治 疗。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它可以诊断心律失常、心肌 缺血和心肌受损等情况。但 它不能确定心脏结构。
ECH O
通过声波检测器,医生可以 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诊 断许多心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如瓣膜异 常和心肌病变。
腔镜
这是一种用于评估心动过速 症状的方法。将导管插入心 脏,确定刺激在心脏哪些区 域引发高速心率。

心脏诊断学查体--(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心脏诊断学查体--(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区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
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触诊
1、方法 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 置于胸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 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 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 指指腹触诊。
触诊
2、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隆起 (2)震颤(thrill) (3)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三. 心脏叩诊
心房颤动) ▪ 4.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 心血管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心功能不全、风心病等)
➢教学内容
一.心脏视诊(inspection) 二.心脏触诊(palpation) 三.心脏叩诊(percussion) 四.心脏听诊(auscultation)
▪ 掌握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视诊
▪ 病理性因素
①心脏本身的因素 ▪ *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见于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 ▪ *右心室增大: 向左甚至略向上移位,见于二
尖瓣狭窄 ▪ *左、右心室均增大:向左下移位,但心脏浊
音界向两侧扩大。 ▪ *先天性右位心:位于右侧相应位置
视诊
②心脏以外的因素
▪ *纵隔移位 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 动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膜粘连、 肥厚或肺不张 。
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 胸壁 注意:部位、时期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①先天性心血管病 ②狭窄性瓣膜病 ③严重关闭不全-房室瓣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R2
L2 L3张期 收缩期
病变 AS
PS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MS 重度MI
▪ *心脏以外的因素 如肺气肿,胸腔积液、积气 3.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se)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
✓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 汞柱升高20~30mmHg 后缓慢 放气,听到的第一次声响时的汞 柱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的汞 柱值为舒张压
✓ 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下缘 在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置 于肘窝处肱动脉上
12 34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一般为右上肢 间隔片刻后再进行测量
血压计零点与被检查的手臂放 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04 视、触、叩、 听 四种 体 检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心脏视诊
方法 胸廓的切线位平视 胸部正位观察
心脏视诊
一.心前区是否隆起 二.心尖搏动最强的位置、范围 三.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搏动
内容
心脏视诊
正常心尖搏动 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处 搏动范围直径2-2.5cm
内容
方法
内容
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反时相。
01
一.颈部血管 二.肝颈静脉回流征 三.毛细血管搏动征
02
血管视诊
01
一般选用桡动脉
02
血管触诊
内容:
脉率、脉律、血管紧张 度、脉搏强弱
注意有无水冲脉、交替 脉、奇脉等
注意有无枪击音、杜勒氏二重 杂音等
01
02 血管听诊
✓ 病人安静5~10分钟 仰卧或坐位,上肢裸露,肘部与 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 外展
03
《体检录像》 西安版
THANKS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心脏叩诊
右界(cm) 肋 间
2-3
2-3


3.5-4.5
左界(cm)
No 2-3 Image
3-4
Ⅳ 5-6
Ⅴ 7-9
病人体位
听诊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右界 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 腔静脉,第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11 2020/3/27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12 2020/3/27
(五)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脏以外因素: ▪ ①心界移向健侧:大量胸水,气胸 ▪ ②心界移向患侧:胸膜粘连,肥厚,肺不张 ▪ ③心脏横位 心界向左大:大量腹水,巨大肿物
(一)叩诊方法
采用间接叩诊法,受检查者一般平卧位,以左手中指 作为叩诊板指,板指与肋间平行放置,如某种原 因手指受检者取坐位时板指可与肋间垂直,必要 时分别进行坐、卧位叩诊,并注意两种体位时心 浊音界的不同改变。
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左手中 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从外向内 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 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 准确。
第五节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1
三. 心脏叩诊
▪ 1.目的:确定心界大小和形状 ▪ 2.方法:体位、板指 ▪ 3.顺序 ▪ 4.正常心浊音界 ▪ 5.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 6.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
2 2020/3/27
3 2020/3/27
4 2020/3/27
⑵ 异常:
①心动过速
成人: >100次/ min 婴幼儿: >150次/ min
②心动过缓:<60 次/ min
27 2020/3/27
28 2020/3/27
2.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人:心率基本规则。 ▪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部分青年 人可出现随
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 ▪ 期前收缩(premature beat):是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
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 二联律 :连续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
联律。 ▪ 三联律:连续每二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则称
为三联律。
29 2020/3/27
30 2020/3/2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 ① 听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
14 2020/3/27
15 2020/3/27
16 2020/3/27
17 2020/3/27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 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于扩张型心肌 病、克山病等。
▪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 大时,胸骨左缘第3 肋间心浊音界增大,使心 腰消失。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 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部丰满或 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 称二尖瓣型心。
(extra cardiac sound)
5.杂音(cardiac murmurs) 6.心包摩擦音
(pericardial friction sound)
二个率/律 四个音
26 2020/3/27
❖1.心率:心搏次数/min。
⑴ 正常
成人:60-100次/ min, 3岁 :>100次/ min
24 2020/3/27
(二)听诊顺序
▪ 可以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 先听心尖区再听肺动脉瓣区,然后为主动 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 尖瓣区
▪ 3、听诊内容 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 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25 2020/3/27
(三)听诊内容
1.心率 (heart rate) 2.心律(cardiac rhythm) 3.心音(heart sound) 4.额外心音
5 2020/3/27
叩诊方法
6 2020/3/27
(二)叩诊顺序
▪ 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
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 肋间。 ▪ 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 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 叩诊,直至第2 肋间。
7 2020/3/27
8 2020/3/27
18 2020/3/27
19 2020/3/27
靴型心和梨型心
20 2020/3/27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1、 2肋间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 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增大,其相对浊 音界和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同时心浊 音界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心浊音界 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增 宽,为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
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 绌(pulse deficit) ▪ ②临床意义: 见于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 冠心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1 2020/3/27
3.心音:4个(S1、S2、S3、S4)
⑴ 4个心音产生机制及标志意义 ⑵ S1和S2鉴别
32 2020/3/27
⑴ 4个心音产生机制及标志意义 ▪ 第一心音(first heart sound,S1): ▪ *机制:多认为是瓣膜起源学说。是由于瓣膜关
21 2020/3/27
心包积液
22 2020/3/27
四.心脏听诊
(一) 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 听诊顺序 (三) 听诊内容
23 2020/3/27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1.定义: 2.听诊区:(5个) ①二尖瓣区/M:心尖 ②肺A瓣区/P:L2 ③主A瓣区/A:R2 ④主A瓣第二区
/E/A2:L3 ⑤三尖瓣区/T:L4.5
▪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13 2020/3/27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心脏本身因素 ▪ 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
靴型心/主A型心,AI和高心病 ▪ 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时仅绝对浊音界增大,而
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时,叩诊心界 向左右两侧增大,由于同时有心脏顺时钟转位, 因此向左增大较显著,但虽向左却不向下增大; 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三)正常心脏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2~3
2~3

3.5~4.5
3~4

5~6Biblioteka Ⅴ7~9左锁骨中线距胸骨正中线8-10cm
9 2020/3/27
10 2020/3/27
(四)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心脏左界第2、 3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3肋间 为左心耳,第4、5肋间为左心室, 其中血管与心脏交接处向中内凹陷, 称心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