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的解剖与生理及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的解剖与生理及临床表现

1.结肠解剖

结肠起自盲肠上端,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为直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4部分。长1.5m。

盲肠、横结肠以及乙状结肠全部位于腹腔内,并具有系膜,活动度大。而升结肠和降结肠属腹膜间位器官,仅前部和两侧肠壁有腹膜覆盖,后壁则在腹膜外,较为固定,一旦穿孔,容易引发腹膜后间隙的感染。乙状结肠的长度、弯曲和位置的个体差异较大。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的长度、弯曲和位置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肠带在乙状结肠逐渐变宽,乙状结肠是憩室、恶性肿瘤的多发部位。

其有很大的伸展度,因此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可能发生乙状结肠扭转结圈,极难通过,需旋转镜身、改变体位,或加手法推扳,方能使肠镜通过。

2.结肠的解剖特点:

•①结肠带:为肠壁纵肌纤维形成的3条狭窄的纵行带。结肠带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从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

•②结肠袋: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肠短六分之一,因而结肠壁缩成了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

•③肠脂垂:由肠壁粘膜下的脂肪组织集聚而成。在结肠壁上,尤其是在结肠带附近有多数肠脂垂,在乙状结肠较多并有蒂。肠脂垂的外面为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过多,可发生扭转,甚或陷入肠内,引起肠套叠.

3.结肠的血液供应

肠系膜上动脉→右半结肠

肠系膜下动脉→左半结肠

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别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

肠系膜下V →脾V

↘门静脉

系膜上V ↗

4.结肠的淋巴分布

•结肠淋巴组织以回盲部最多,乙状结肠次之,肝区和脾区较少,降结肠最少。

•结肠淋巴结分成四组:①结肠上淋巴结,肠壁肠脂垂内;②结肠旁淋巴结,边缘动脉附近及动脉与肠壁之间③中间淋巴结。结肠动脉周围。④中央淋巴结。肠系膜上下动脉周围。

•结肠淋巴不仅流向结肠动脉根部的淋巴结,而且与邻近动脉弓附近的淋巴结沟通,因此在结肠癌根治手术时,应将该部位结肠动脉所供应的整段肠管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5.结肠的神经

结肠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肠神经系统有独立性,但接受中枢神经支配。

副交感神经纤维迷走神经

右半结肠

交感神经纤维肠系膜上静脉丛

副交感神经纤维盆神经

左半结肠

交感神经纤维肠系膜下神经丛

6.结肠壁结构

由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1)粘膜:表面无绒毛和环形皱襞.由吸收细胞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组成.

固有层:含大量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为单管状腺,开口在粘膜表面.结肠上皮脱落后由肠腺来补充。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无肠腺.

(3)肌层: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纵肌在局部增厚形成结肠带.可见几条结肠带

(4)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7.结肠的运动

结肠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缓,这些特点对于结肠作为粪便暂时的贮存所是适合的。(钡餐后4小时达肝区,6小时达脾区,24小时完全排出。)

结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空腹时多见的袋状往返运动,这种运动不能向前推进食物残渣;

•二是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药物刺激时所发生的分节推进运动以及多袋推进运动,这两种运动均可推动食物残渣向前运动;

•另外,还有结肠的蠕动,它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可以使肠内容物缓缓向前推进。

•结肠还会发生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团蠕动可使一部分肠内容物由横结肠推移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由胃—结肠反射所致。

8.结肠功能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细菌消化作用.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时,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h.维生素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9.结肠的临床表现

(1)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块及进行性贫血。腹块的位置取决于癌所在的部位,如盲肠癌位

于右下腹,升结肠癌位于右腹部,结肠肝曲癌在右上腹,横结肠癌在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等。在晚期可有肠穿孔,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

(2)左侧结肠癌:由于乙状结肠肠腔最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而且粪便在左侧结肠已经形成固体,因此容易形成狭窄。常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肠梗阻,患者大多有顽固性遍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大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肠型明显。癌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梗阻近端的肠管可因持久的显着肿胀、缺血和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此外,尚可发生肠道大量出血及腹腔内脓肿形成。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晚期有肝肿大、黄疸、腹水、浮肿、左锁骨上淋巴节肿大以及其他器官转移的特有症状,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癌感染可引起畏寒、发热,穿孔可引起弥漫或局限性腹膜炎,侵及泌尿系统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症状。晚期可以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左锁骨上淋巴节肿大以及其他器官转移的特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