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外国电影史——精选推荐

外国电影史:先锋派电影运动:电影史上第一批重要的理论家及理论著作诞生在1917~1928年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由于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入侵和一战带来的西方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在欧洲开始了一场抵制外来文化入侵和探索自身文化的运动,这一运动本身并不以叙事功能和商业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主要的流派有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
印象主义是“第一个先锋派”,贯穿整个先锋拍电影运动的始终。
中心人物是德吕克,他创办的《电影杂志》,成为印象主义重要的文化阵地,他的理论著作《上镜头性》和电影创作《西班牙的节日》,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
印象主义作品在叙事上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的诗意状态,印象主义开创了电影艺术新的表现领域。
印象主义的作品主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爱浦斯坦的《忠诚的心》、马塞尔•莱皮埃的《黄金国》、阿贝尔•冈斯的《车轮》、《拿破仑传》。
达达主义:一战后的产物,诞生于法国,以无政府的巴枯宁的政治口号“破坏就是创造”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他们追求所谓“机器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的美”,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
代表作品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
超现实主义电影由达达主义演化而来,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作品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等。
在这部影片中,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惯用模式荡然无存,它以描写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一连串的梦境,从而进入人类潜意识的状态的探索,并试图激起观众的内心冲动,这部影片实践了超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原则,运用即兴式的自动主义创作方法,使平凡的物体获得不平凡的性质,使明显不相关的实物、意念和文字相撞,使实物和具体背景完全割裂。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始末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次实验电影运动,通常认为发端于1910年代,1920年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波及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国家,这个时期的苏联电影学派也被认为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一个重要学派。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先锋派(1920—1925)以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为代表,贯穿先锋派电影运动始终;第二先锋派(1921—1926)以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为代表;第三先锋派(1927—1930)是一个纪录电影学派,影响波及欧洲许多国家。
1920年代末,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再次来袭,以及德国纳粹上台后大肆驱逐德国先锋电影运动代表人物,加上有声电影出现,欧洲先锋派电影逐渐走向终结。
先锋派电影运动,是指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第一次实验电影运动,通常认为发端于1910年代末,1920年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波及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其他欧洲国家。
另外,以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也被认为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先锋派以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为代表,从1917年到1929年贯穿先锋派电影运动始终;第二先锋派以法国超现实主义和德国表现主义为代表;第三先锋派是指阿贝尔托·卡瓦尔康蒂创立的纪录电影流派,他于1926年制作完成的影片《只有几小时》标志着这个流派的正式诞生,后被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为“第三先锋派”(01)。
虽然三个先锋派的影片特点不尽相同,但是作为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相似点,即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不以讲述故事为宗旨,并且由于当时有声电影还没有发明,因而主要探索无声影片的纯视觉表现力和美学特征。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同时孕育了一些电影理论家和创作者。
这场实验电影运动,是继美国格里菲斯打破以往一个镜头表现一个场景、开始在电影时空和节奏以及叙事形式方面有所革新之后,西方电影艺术家对电影视觉表现手段的又一次实验和探索,从而使1920年代电影艺术创作的中心从美国回到了欧洲。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赵红玲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一、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 。 二、先锋派电影兴起的背景。 三、先锋派电影的美学特征。 四、先锋派电影兴起的意义 。
一、先锋派电影的主Leabharlann 流派
1、印象主义。 2、德国表现主义。 3、抽象主义。 4、达达主义。 5 、超现实主义。 6、电影眼睛派。
1、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 狄吕克团 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 冈斯、哲敏· 杜拉克等一 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 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 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 没有得到制片商们的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 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 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 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象派电影大都被认 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 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 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四、先锋派电影兴起的意义
第五:先锋派电影后期的社会讽刺短片,是先 锋派电影影响中最积极的一面。这类影片最早 是通过一些荒诞可笑镜头去嘲讽一些社会现象, 以后,一些纪录片电影工作者便根据这一特点, 把纪录片以"直接纪事"发展到"社会讽刺"或"社 会批判",从而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思想性。伊 文思的影片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桥》和《对 运动的研究》,最初都是从运动的观点去发掘 电影的表现力的,但是到三十年代,他的《波 里那杰》、《新的土地》已是鲜明的通过直接 纪事的镜头和有意识的镜头联接相结合,而产 生了巨大的社会性和政治性,有力的提高了影 片思想性。
欧洲先锋派电影报告

欧洲先锋派电影观影感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现代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加上好莱坞电影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欧洲电影在艺术上的前进,以及电影家们对电影本体追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20世纪20年代左右是先锋派电影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先锋派电影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德国等,形成了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这里别有包含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各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流派。
下面就分析这几种流派的代表作品。
首先,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力作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也被视为是恐怖片的先驱,而它的艺术精髓就在于将表现主义的哲学含义和对心理意念主题拿捏的准确到位,从而在电影史上引起了不俗的反响。
这部影片就感情色彩来说并不是很强烈,整部影片运用了造型感光照来迎合超现实主义倾向,人物故事都毫无理性可言。
故事情节没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用浓重色彩的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及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片中卡里加里博士就像一名精神病患者,重满了诡异色彩,但影片最后揭示了弗朗西斯冒充卡里加里博士,给观众不小的震撼,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卡里加里博士》中,采用表现主义风格主要是呈现一个疯子眼中扭曲的世界,所以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交流。
影片在场景的叙事方面体现在一些情节中:主角跟着卡里加里走进疯人院的情节,他站在一个庭院的中心,当他环顾四周时,有地板到墙面均分布着如放射线状的黑白相间的色块,而影片中的世界正是主角心中世界的反射。
下面再来说一些对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电影。
像印象主义电影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路易德吕克的《流浪女》、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等,立体主义像费尔南莱谢尔的《机械芭蕾》;达达主义的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的谢尔曼杜拉克《贝克与僧侣》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
三大电影运动

学习笔记之一:影史三大电影运动捕风捉影的猪发布于:2010-06-28 17:14第一次电影运动: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年----1928年)一、法国印象主义派(1917---1928)第一个先锋派中心人物:路易.德吕克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代表人物: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 让.埃普斯坦《忠诚的心》1923主要贡献: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作品题材选择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依据自然景象的瞬息变化的客观事实给艺术家的印象。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视觉表现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剪辑的重要性,内部和外部节奏。
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纯电影美学试验:1、法国立体主义流派: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强调图形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2、抽象主义流派: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5分钟》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试验:曼.雷伊《回到理性》第一部作品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充满幻想,又荒诞的达达主义,共同反理性的艺术主张。
失去了现实性而变为了超现实性的。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达达主义的超现实性美学追求最终导致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
是许多先锋派的最终归宿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 刘易士.布努艾尔《珍珠项链》1929 《一条安达鲁狗》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曼.雷伊《海之星》1929三、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4 受到先锋主义的影响表现主义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影响代表作品罗伯特.维内《卡里加利博士》表现主义造型风格,布景和背景情调一致,人物造型与布景一致,光线阴影,视觉造型为表现主义特征《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现实主义倾向:室内剧:卡尔.梅育《最卑贱的人》编剧《卡里加利博士》编剧之一利用布景,主题和环境发生变化,但还是无情的命运,不用表现主义而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街头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利用布景感兴趣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心理状态。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形式主义理论的美学命题
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材料如何转化成艺术的有机因素?
什么使普通材料变成具有感染力的 审美对象?
作品的艺术性是怎样建构的?
他们认为诗学的目的是寻找使语言 材料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就文学 研究而言,使语言成为艺术品的东 西,就是词与词的序列,词的意义 及其内外形式。
第3讲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1928近10年时间,欧洲电影探索 中的众多流派和学派汇集成一场电影美学 运动。这一运动不以讲述故事和商业谋利 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 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实验和探索。
先锋派电影崛起的原因:
A 来自美国的垄断(叙事电影占领市场) 激发欧洲电影人的竞争意识(民族电影的 觉醒)。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有机和辨证的。剪辑应该在一 个镜头达到“爆裂”点(紧张程度达到极点)时才 进行,应该象内燃机的迸发一样具有强有力的节奏 感。
爱森斯坦认为一组镜头中的每个镜头应当是不完全 的,只应起部分作用而不是起全部作用,两个镜头 (正题和反题)的冲突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爱森斯坦要求观众接受电影时要象接受文学一样灵 活,尤其不能做时间和地点的引申对比。电影应当 包含与主题和隐喻有关的影像,不管是否能在现场 找到。
苏联学派的使命与共产主义集
概
团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诞生
述
密切相关。
苏联电影艺术家将先锋主义与 文艺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创 造性地将革命的思想内容,将 宣传和规劝的形式美学化。
蒙太奇学派与形式主义理论。
MONTAGE 释义
蒙太奇,montage,法语建筑学术语, “装配、构成”之意。苏联电影艺术家引 申为 “镜头、场景、段落组接与安排”。 蒙太奇的内容与完整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05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2

《卡里加里博士》的影响与意义
• 表现主义电影在《卡里加里博士》之后,成为一种风格的形式,并为 人们所接受。表现主义不在仅是疯子的叙事视点,而是作为一种风格 用于创造恐惧和幻想的故事 • 《卡里加里博士》成为以后一系列描写专职暴君影片的先驱,并催生 了关于谋杀、死亡和暴力等影片主题,突出了表现主义的恐怖、幻想 和犯罪等特点,以主观手段创造了充满神秘主义的作品 • 《卡里加里博士》对世界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恐怖片、强盗片和黑色电 影的出现和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印象派电影代表作品
• 谢尔曼· 杜拉克
– 《西班牙的节日》(1919年),在异国情调的背景中两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弄得神魂颠倒、 争风吃醋最后相互残杀致死。 – 《微笑的布德夫人》(1923年),布德夫人厌恶面目狰狞的丈夫,影片突出表现了其 想杀死丈夫的心理过程
• • •
马塞尔· 莱皮埃
– 《黄金国》(1921年)描写了一个为孩子而牺牲自己的西班牙舞女
• 影片《在码头上》,为了表现女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而运用了反角度镜 头,以视点剪辑的方法描绘了她所处的环境以及所造成的恐怖的心理 状态及主观感受
移动摄影
• 冈斯在《拿破仑传》中,将‚轻便式‛摄影机绑在一匹奔跑的马上, 拍摄了在科西嘉岛上追赶拿破仑逃跑的场面;将摄影机放在潜水箱中 从悬崖上抛人海中,以获得拿破仑跳海时的视点
• 茂瑙和杰出的摄影师卡尔〃弗洛恩德共同创造了移动摄影和主观 镜头的叙事方式
– 主观镜头的运用,体现了茂瑙和弗洛恩德以视觉结构进行心理叙事的 电影观念
– 移动摄影创造了长镜头,使影片不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产生丰富的意 蕴,还有效控制了影片的节奏
• ‚由于摄影机实现了的高度灵活性,《最卑贱的人》强有力地 影响了好莱坞运动画面的技巧。‛ ----克拉考尔
世界电影流派详解

代表作品: 罗西利尼 : 新现实主义与战争关系《罗马不设防的城 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欧洲51 年》《意大利万岁》
维斯康蒂: 以《沉沦》获得新现实主义之父的称号。 《大地在波动》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 但后来《受难的人们》《威尼斯之死》则 完全追求唯美主义了。
德.西卡: 与柴伐蒂尼的合作(杰出的剧作家)《偷 自行车的人》最具有代表新现实主义作品。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擦鞋童》 使用非 正式演员的自由风格。
三、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库里肖夫 实验工作室 理论: 库列肖夫效应;电 影模特儿 电影眼睛派 拍摄 即景反对剧本、演 员、摄影棚 蒙太奇理论 、杂 耍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 蒙太奇叙事 剧作理论 《西方先生在俄罗 斯的奇遇 》 《带摄影机的人 》
维尔托夫
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
普多夫金
《母亲》
三、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1)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 第一阶段:印象主义电影。 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 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 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 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 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 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这些影片 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
德.桑迪斯: 《罗马十一时》将新现实主义推向另一个高 峰。使用摄影棚和正式演员与非正式演员 混用,与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部分相同。
新现实主义的继承:脱离现实主义
• 费里尼:追求浪漫主义《道路》《卡比利 亚之夜》《八部半》最具个性化的作品。 剪辑空间跳跃。
• 安东尼奥尼:模糊现实,强调主人公的主 观感知。《奇遇》《放大》《红色沙漠》 有非现实超现实的色彩。自然色彩随心理 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达主义 的代表画 作:《带 胡须的 蒙娜丽莎》
代表 雕塑品:
是一 个倒置 过来, 放在展 厅里的 小便池。
❖表现在电影中追求的是:
没有主题,没有情节,而是 稀奇古怪,或者奇异怪诞的 视觉效果。
达达主义的作品:
曼·雷伊的《回到理性》 (1923)
制作者将钉子、钮扣、照片和 带子放在胶片上进行感光,创造出 画面上一堆杂乱物品的轮廓。
益严重,在艺术上停滞不前。
第二,19世纪末在欧洲兴 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日趋流 行,侵入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两个主要特点:
1、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 使电影成为供少数人玩赏的、无功 利目的的艺术(目的在于反对商业 电影) 。
2、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 和手法,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等。
外国电影史
第三章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第三章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 ❖第二节 法国超现实倾向的
各种流派 ❖第三节 德国表现主义和现
实主义倾向的美学追求
先锋派电影:
按电影词典的解释是:不以盈 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 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 摄,大多为短片。
先锋派电影运动:
移动摄影,轻便摄影机的研 制为移动摄影提供了可能。
第二节 法国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文 学艺术流派,也是一次规模较大,影响 深远的文艺运动。
1924年,原属达达主义运动的一批 青年文学艺术家在巴黎聚会,成立超现 实主义研究室,并发表宣言。作为一个 运动,其活动遍及文学、绘画、电影等 许多领域,并蔓延到几乎是整个欧洲大 陆以及美国日本等国。
汉斯·雅诺维支(捷克作家)
《卡里加里博士》( 1919年)
《卡里加里博士》的主要特点是: 表现主义的造型风格。
乔治·萨杜尔对影片艺术风格的评 价,指出:“这部影片的真正导演 不是维内,而是三个‘狂飙社’ 的表现派画家。”
《卡里加里博士》之后,出现的 表现主义影片还有《吸血鬼诺斯 费拉杜》、《三生记》、《泥人 哥连》等,他们同样表现谋杀、 死亡和暴力等,同样突出恐怖、 幻想和犯罪的特色。
2、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力求达到“电影诗” 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 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 “纯粹的情绪”。
3、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 动的非理性的世界。
4、平等表现物和人。认为“物和人一样有 趣”。
先锋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美国电影的强大竞 争力使欧洲电影商业化倾向日
❖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 ❖ (1922)
❖ 泥人连哥
霍华德·劳逊对表现主义电影的评价: “这些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环境一般都是混 乱的。有的影片表现狂人征服社会;有的 表现生性残暴的人强行进行极权统治;有 的表现男男女女听任超自然的摆布;有的 把犯罪和堕落表现为人类社会必然具有的 属性。大部分影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 含蓄的批评。但有些批评只是低声表示不 满,有些则冷嘲热讽地接受现状。更多的 影片是表现痛苦、失望和无可奈何的愤怒, 偶尔也流露出一线希望”。
二、室内剧、街头电影
“室内剧”电影是20年代出现在德国 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室内剧”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 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 舞台剧。出场人物不多,布景较为简单, 注重对话,以观众熟悉的小市民阶层生活 或男女私情为题材。电影编剧卡尔·梅育把 这一概念搬用到电影中来,创立了室内剧 电影。
2、影像上,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 型 ,多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使用特 殊的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较大。
3、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 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 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 情。
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罗伯特·维内、弗里茨·朗、 弗莱德立希·茂瑙 等 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 1919 年) 导演:罗伯特·维内 编剧:卡尔·梅育(出生于奥地利)
代表作是 雷内·克莱 尔的
《幕间休息》 (1924)
影片特点:摒弃了情节和叙事的 逻辑性,采用了散漫无序的结构, 更多表现的是达达主义艺术家的梦 境。后被称作是“荒唐的杰作”。
在《幕间休息》中,现实时空 被克莱尔有意识地剪乱,并以一种 违反逻辑的形式出现。目的是创造 出奇异的视觉效果,引起观众的哄 堂大笑。
《一条安达鲁狗》是西班牙籍导 演布努埃尔的代表作,也是超现实 主义代表作。
影片是他和超现实主义画家萨 尔瓦多·达利共同编剧,表现了一 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 编导试图通过影片对人的潜意识状 态进行探索,从而激起观众的内心 冲动。
片中没有统一的逻辑线索,人物的
行为和动机也没有任何心理依据。一切 行为动作都是出于一种原始的无理性和 冲动。人物的梦境和潜意识状态则是由 一个个令人震惊恐怖和恐惧的可怕事件 和镜头连接起来的。布努艾尔本人也说: “《一条安达鲁狗》是一种杀戮的绝望 而激烈的呼吁”。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 德吕克极其友人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
主张电影要根据人们最初的印象去真实的反 映生活,反对形式主义。
在美学上,印象派电影接受了英国(布莱 顿学派)及瑞典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写实 风格的影响,强调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 和命运,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1、 印象派电影的形成
代表作:
费尔南·莱谢尔 的 《机器的舞 蹈》(1923)
克拉考尔评价说, “他在影片中表 现出来的这种 ‘造型的美’是 属于节奏的,而 不是属于为节奏 所掩盖的物体本 身的。”
其它影片还有:
《对角线音乐》,是一种由螺旋形 和梳齿形的线条组成的抽象的动画片;
《第21号节奏》(汉斯·里希特)是 由黑、灰、白的正方形及长方形的跳 动形象构成;
受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超现实 主义电影创作者认为:理智、道德、 宗教、社会以及生活经验都是对于精 神、对于人的本能需要的强制和束缚, 只有抛弃它们,才能“解放精神”。
而精神错乱和梦幻才是真正的精神活 动,在这两种状态中,人才不再受意 识的控制。超现实主义显然包含着对 生活的不满和嘲弄,特别是对资产阶 级社会的厌恶。
它象征着20年代末青年知识分子对 于社会现实所具有的矛盾情绪和反抗精 神。
乔治·萨杜尔对该片的评 价:“这种无力的愤怒的呼 声所表现的真实情感,使这 部影片具有一种人间悲剧的 气氛” 。
四、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1、内容荒诞、主观色彩浓厚。
2 、只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追求 具有刺激性的反常效果,忽视了从内 容上进行探索。从根本上脱离了大众。
在创作实践上:
印象派电影受印象派绘画的 影响,不注重情节故事,着重创 造氛围,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 中的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新 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2、印象派电影的代表人和代表作
路易·德吕克: 《流浪女》(1920) 《狂热》(1921)
谢尔曼·杜拉克:《 西班牙的节日》 (1918,德吕克剧本)
达达主义的电影还有:
《光和速度的反射》 (1923)﹑《机械照相机》 (1924)等。1925年以后这些 电影都转入超现实电影。
三、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是把文学上 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运用于 电影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 运动的倡导者安德烈·布勒东的 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 性,梦境的真实意义。
先锋派电影在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 意识活动,使内心世界“视觉化”方面所 作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扩大了电 影的表现力和范围。
第三节 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倾向的美学追求
电影词条解释:表现主义电影 是从1919年至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 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 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 派。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 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 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 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
《第一号作品》(华尔特·罗特曼) 是由一些模糊不清的、很像X光检查器 中所看到的形体构成的影片。
二、达达主义的无理性电影实验
达达主义运动是先锋派运动的一个支派。 1916年2月,来自罗马尼亚的诗人特利 斯坦 ·查拉、来自德国的作家胡曳 ·巴尔和 来自阿尔萨斯的画家汉斯 ·阿普创办了一个 “伏尔泰俱乐部”,并且从辞典上随意选用 了“达达”一词作为该社团的名字。并出版 了《 达达 》 特刊,发表《达达宣言》。 这 便是达达一词来源。“达达把怀疑置于行动 和一切事物之上,达达怀疑一切 …… 真正的 达达主义者也反对‘达达’本身”。
达达主义的精神实质:
其创始人之一特利斯坦 ·查拉描述 了达达主义的精神实质时说道:达达 “厌烦这个受尽战争折磨的世界,厌 烦乏味的教条,厌烦因袭的情感,厌 烦卖弄博学,厌烦那种仅仅反映这个 极有限的世界的艺术”。可以说,达 达主义主张否定一切,体现的是精神 上的焦虑和反叛,是一种具有破坏意 义的呐喊。
超现实主义作品:
谢尔曼·杜拉克: 《贝壳与僧侣》 (1927)
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1928 )
斯东·拉韦尔: 《珍珠项链》(1929)
曼·雷伊:
《海之星》(1929年)
《贝壳与僧侣》(1927)描写一个牧师因无法 满足性要求而产生的一系列胡思乱想。
《一条安达鲁狗》 (1928)
《车轮》在表现手法上:
(1)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表现火车车轮风 驰电掣的运动。特别是表现飞快的车轮迫近悬崖, 造成翻车的事故的场面。
( 2)交叉剪辑:影片中风景、人的面孔、机 车制动杆、水蒸气等交替出现,节奏越来越快, 观众的神经愈来愈紧张,画面产生了令人惊心动 魄的视觉效果。
(3)运用主观镜头,以探测西西福的内心世 界。
一、表现主义电影的出现
德国表现主义始于1910年 的慕尼黑,先在绘画中出现。德 国表现主义电影以影片《卡里加 里博士》为诞生,从1919年— —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表现主义电影同样受到先锋派文 艺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