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保护甲状旁腺的研究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保护甲状旁腺的研究

王继;刘春庆;冯艳玉;刘建

【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分成2组,实验组30例患者操作开始前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对照组35例未注射纳米碳,实验组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2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8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5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0例。2组患者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纳米碳可使中央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实验组每例显露(2.6±0.8)枚甲状旁腺,误切0枚;对照组每例显露(1.9±0.7)枚甲状旁腺,误切3枚,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实验组有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对照组有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混悬液有利于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但不能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lymphatic tracer on parathyroid glands in the operation of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65 thyroid carcinoma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4,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inject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were inject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in thyroidglands before major proced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ere not inje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22 cases accepted total thyroidectomy of the affected side gland + isthmus thyroidectomy +

subtotal thyroidectomy of the offside gland, and 8 cases of total thyroidectomy.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25 cases accepted total thyroidectomy of the affected side gland + isthmus thyroidectomy + subtotal thyroidectomy of the offside gland,and 10 cases of total thyroidectomy. And all the 65 cases ac-cepted centrallymph nodes dissection. Results After carbon nanoparticles injection, central lymph nodes became black while parathyroid glands did not become black.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2. 6 ± 0. 8) parathyroids each patient, and no parathyroid was cut by mis-take;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1. 9 ± 0. 7) parathyroids each patient, and 3 parathyroids were cut by mistak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 meaningful (P<0. 05). There was no 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 i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1 cases of temporary hypoparathyroidism occu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 cases occu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Carbon nanoparticles is benefit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rathyroid in surgery, and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advertent parathyroidectomy, but it cann’ 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parathyroidism after procedure.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3页(P282-284)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纳米碳;颈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继;刘春庆;冯艳玉;刘建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普外科,北京大兴102600;首都医科大学大

兴医院普外科,北京大兴102600;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普外科,北京大兴102600;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普外科,北京大兴102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甲状腺癌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的切除及合理、彻底的淋巴结清扫[1],近年来,学者一致主张甲状腺切除范围至少包括一侧腺叶,淋巴结清扫范围至少包括患侧中央区(Ⅵ区)淋巴结[2]。规范的甲状腺癌手术能降低肿瘤复发率,但术

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hypoparathyroidism,HPT)发生率明显增加[3],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误切甲状旁腺[4]或者对甲状旁腺血供产生影响。如何避免误切甲状旁腺并保留甲状旁腺血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绝对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利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黑染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而甲状旁腺不染色的原理尝试术中识别、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14 年1 月至10 月于我院手术的患者,其中实验组(甲状腺内注

射纳米碳)30 例,年龄25 ~66 岁,平均年龄44.3 岁;男11 例,女19 例;肿瘤直

径0.5 ~3.5 cm,单侧癌24 例,双侧癌6 例。对照组(甲状腺内未注射纳米碳)为同期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35 例,年龄32 ~75 岁,平均年龄44.9岁;男13

例,女22 例,肿瘤直径0.4 ~4.0 cm,单侧癌25 例,双侧癌10 例。所有病例

均经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术中冰冻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均为乳头状癌或滤泡型乳头状癌。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气管内插管或喉罩全身麻醉,取颈部领式切口,先切开颈部白线。对照组未注射纳米碳混悬液,术中紧贴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上、中、下极血管,尽可能避免干扰甲状旁腺血供。实验组游离部分甲状腺外科包膜(甲状腺前方和外侧包膜)后,显露患侧甲状腺的前面,而侧方及后方暂不游离以减少甲状腺周围淋巴管网的破坏;用1 mL 注射器抽取纳米碳混悬液1 mL(50 mg)(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癌灶周围进行多点注射(一般为4 点或3 点),注射前回抽证实不误入血管,每点注射0.2 mL 左右,注射过程要缓慢,在推注前应在目标组织中潜行一段距离。拔出注射针头时轻压注射点,以免纳米碳溢出。20 min 后待中央区淋巴结黑染后游离其余甲状腺外科包膜,注意保留未染色组织,因为甲状腺周围未染色的脂肪样组织很可能是甲状旁腺组织,同时保留该组织血供,以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对照组共行甲状腺患侧腺叶+ 峡叶+对侧次全切除术25 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0 例,35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8 例;实验组共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次全切除术22 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8 例,均行中

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7 例。

1.3 数据采集

记录每例手术显露甲状旁腺的数目;将2 组患者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查,尤其是中

央区淋巴结,记录甲状旁腺误切数目;术后HPT 的诊断依据:有口唇、四肢麻木、抽搐等临床表现,血钙小于2.0 mmol/L,术后半年如果仍需要补充钙剂认为是永久性HPT。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染色效果

实验组30 例患者在患侧甲状腺分点注射0.6 ~1.0 mL 纳米碳混悬液,3 min 内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均黑染,3 ~4 min 后甲状腺周围淋巴管网呈丝状黑染显影,10 min 左右甲状腺表面及中央区淋巴结相继显影,20 ~30 min 中央区淋巴结完全黑染显影,甲状旁腺均未黑染(图1)。

2.2 对甲状旁腺的显露与保护

实验组术中共显露甲状旁腺78 枚,每例(2.6 ±0.8)枚;对照组共显露77 枚,每例(1.9 ±0.7)枚,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病理标本中未发现甲状旁腺,对照组共发现3 枚甲状旁腺,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HPT,实验组有1 例暂时性HPT,对照组有2 例HPT,经补钙治疗1 ~2 个月后血钙恢复正常,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1 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后局部结构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5],对人们的健康威胁不断增加,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关于手术方式目前已经形成较一致的观点,即甲状腺切除范围至少包括一侧腺叶,淋巴结切除范围至少包括中央组淋巴结,因为中央组淋巴结是首先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甲状腺全切及常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易损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术后发生暂时性HPT 或永久性HPT 的概率较高。有资料[6]显示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手术后,永久性HPT 的发生率为2% ~33%,而永久性HPT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只能靠终生补充钙和维生素D 来缓解症状,医疗费用高,且长期服

药又可致肾结石、维生素D 中毒等多种疾病。因此,如何预防永久性HPT 的发生是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永久性HPT 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术中无意切除甲状旁

腺(inadvertent parathyroidectomy,IPE)、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以及外科医师

的手术经验。有文献[4]报道甲状腺全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意外切除的比例为9% ~21.6%,因为有22% ~50%的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腺体内。在淋巴结清扫

范围相对固定及外科医生手术经验短期内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术中尽可能多地识别和保留甲状旁腺成为预防术后HPT 的重要手段[7]。术中对甲状旁腺的显

露和保留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要牢记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以及有可能存

在的解剖变异,尽可能保持手术野“无血状态”,正确识别甲状旁腺;避免过度牵

拉甲状腺后被膜;结扎甲状腺下极血管时,尽可能贴近甲状腺下极结扎;不要过分探

查甲状旁腺的血供来源,避免造成静脉回流障碍;手术操作时尽量轻柔,切忌过度

牵拉,使用电刀或者超声刀时应可能远离甲状腺后被膜,以免影响甲状旁腺的血运。

②亚甲蓝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但亚甲蓝颗粒较大、弥散性小,着色效果不明显;

而且亚甲蓝不但能进入毛细淋巴管,也能进入毛细血管,目标组织染色特异性不强;另外亚甲蓝的作用持续时间短;同时亚甲蓝的应用还影响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总之,亚甲蓝示踪效果欠佳,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③通过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认甲状旁腺被误切后重新移植,将剩余甲状旁腺组织切成薄片移植到胸锁乳突肌或椎前间隙内,由于存在血供等多种影响因素,效果还有待证实。④通过核医学技术示踪甲状旁腺。有学者主张术中应用高频超声加放射性核素Tcm99 标记定位来进行甲状旁腺的辨识。放射性核素不仅具有放射性污染,同时需要影像学医师的配合,延长手术时间,准确率不高,且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因此难以在临床推广普及。近年来,纳米碳作为淋巴示踪剂开始应用于临床。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属于第三代淋巴示踪剂,为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其颗粒直径150 nm,具有高度的淋巴

系统趋向性,可迅速“识别”并进入淋巴管,将淋巴管和血管区分开来。用于甲状腺手术时,可使甲状腺及其引流淋巴结黑染显影,邻近甲状旁腺呈负显影状态,其染色具有起效快、安全、有效的特点,此特点使术者在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辨认更加容易。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淋巴引流途径并不相同[8],术前或术中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可以较好地标记出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而不会使甲状旁腺、甲状腺血管以及喉返神经黑染。

本研究发现,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可使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及甲状腺组织黑染,同时甲状旁腺不被黑染。实验组甲状旁腺显露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率也显著降低,这与文献报道相符[9-10]。目前关于纳米碳混

悬液是否能降低HPT发生率尚有争议。刘志飞等[11]认为应用纳米碳对降低HPT 有重要意义;另有研究[10-12]认为纳米碳对于降低HPT 发生率无肯定作用。本研究表明,纳米碳虽然能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但术后HPT 发生率无明显降低。考虑可能的影响因素有:①本组研究样本量少,如果增加样本量,实验组与对照组HPT 发生率可能会有差异,尤其是永久性HPT 的发生率。②应用纳米碳后尽管甲状旁腺容易识别,但对于保留甲状旁腺血运意义不大。未来仍需不断探索、改进手术方式,以期尽可能降低术中对甲状旁腺血运的影响。

总之,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纳米碳可提高甲状腺癌术中甲状旁腺显露数,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但纳米碳能否降低术后HPT 发生率尚有争议。我们认为由于保留了更

多的甲状旁腺,纳米碳对于预防永久性HPT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尚无更好降低HPT 发生率情况下,应用纳米碳染色淋巴结及甲状腺使甲状旁腺负显影的方法简

便可行,有较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殷德涛,王庆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

16(1):7 -9.

[2]张仑.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5):51 -53. [3]Alveryd A.Parathyroid glands in thyroid surgery.I.Anatomy of parathyroid glands.II.Postoperative hypoparathyroidismidentifica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s[J].Acta Chir Scand,1968,389:1 -120.

[4]安常明,李正江,唐平章,等.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23):1956 -1959.

[5]Wartofsky L.Increasing world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Increased detection or higher radiation exposure?[J].Hormones,2010,9(2):103 -108.

[6]Kihara M,Miyauchi A,Kontani K,et al.Recoveryofparathyroid function after total thyroidectomy:Long-term follow-up study[J].ANZ J Surg,2005,75(7):532 -536.

[7]Kim YS.Impact of preserving the parathyroid glands on hypocalcemia after total thyroidectomy with neck dissection[J].J Korean Surg Soc,2012,83(2):75 -82.

[8]朱精强,汪洵理,魏涛,等.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9):992 -994. [9]马云海,钱军,曾玉剑,等.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分辨和保护甲状旁腺[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4):68 -70.

[10]申虹,魏伯俊,冯睡,等.纳米碳在甲状腺癌颈部Ⅵ区淋巴清扫中的应用

价值[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10):817 -820.

[11]刘志飞,田兴松.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12]邓维叶,李浩,陈艳峰,等.纳米碳在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10):812 -816.

甲状旁腺术中快速识别技术的进展

甲状旁腺术中快速识别技术的进展 Junyi Wang; Ming Gao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19(046)009 【总页数】5页(P480-484)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 甲状腺切除手术 【作者】Junyi Wang; Ming Gao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Neck Tumor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Tianjin's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Tianjin 300060 China 【正文语种】中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重要并发症。有报道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20%~60%,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达1%~7%[1-2],因此术中对甲状旁腺的有效保留显得尤为重要。术中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是有效保留甲状旁腺的前提,通常医生可以通过术中冰冻活检判别甲状旁腺,但该方法存在旁腺损伤、费用增高、需要相关技术设备支持、等待时间长等不足之处。一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常会根据解剖位置和外观,术中通过肉眼对甲状旁腺进行辨别。但是仅通过经验,将甲状旁腺与其周围的脂肪颗粒、肿大淋巴

结、甲状腺腺外结节以及胸腺等组织区准确区分仍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术中快速原位识别甲状旁腺方面进行了诸多新尝试,笔者将这些技术分为两类,即定位技术和定性技术。定位技术指可以通过该技术在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位置进行提示,如亚甲蓝染色、核素定位、荧光标记等技术。纳米炭负显影技术是通过对非旁腺组织的染色来提高甲状旁腺识别率,广义上讲也属于此类技术;定性技术是指对可疑的甲状旁腺组织进行确证,如冰冻活检、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快速检测等技术。以下对上述技术逐一介绍分析。 1 亚甲蓝染色技术 亚甲蓝又称美蓝(methylene blue,MB)是一种水溶性芳香杂环化合物,进入 体内基本不经代谢,多数经尿排出,少量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将亚甲蓝注入患者体内,甲状腺腺体和淋巴结染为淡蓝色,而甲状旁腺由于血供更为丰富染为深蓝色,根据色差鉴别旁腺组织。亚甲蓝甲状旁腺染色技术国外开展较早,主要用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旁腺增生患者术中病变旁腺的定位,以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此方法最初需要静脉注射大剂量亚甲蓝,而可能引起患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以及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循环系统并发症[3]。为了避免大剂量亚甲蓝所致的不良反应,一些学者也尝试改良这一技术。有报道甲状腺手术中将少量亚甲蓝均匀喷雾于术野,甲状旁腺能更快地将其表面的亚甲蓝吸收,恢复原本的黄色,从识别甲状旁腺[4-5]。此方法敏感性虽较好,但由于染剂分布不均匀导致特异性较差,而且术野严重污染,带来巨大操作困难。有研究报道,术中经甲状腺下动脉注射亚甲蓝,可以减少亚甲蓝用量,且同样达到甲状旁腺染色效果。但甲状腺下动脉穿刺点可能渗漏导致术区污染,如结扎下动脉则可能影响旁腺血供,导致旁腺功能不全[6]。 亚甲蓝染色法虽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的优点,但亚甲蓝也可使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染色,对于功能正常的甲状旁腺,染色后同甲状腺及淋巴结色差较小,辨识

甲状旁腺术中辨认的研究

甲状旁腺术中辨认的研究 在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准确辨认甲状旁腺是保护甲状旁腺、避免误切的关键。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利用亚甲蓝、抗甲状旁腺抗体BB5-G1耦合Cibacron Blue、5-ALA、99Tcm-MIBI联合γ探头特异性地标记甲状旁腺,另一种思路是用纳米碳等淋巴示踪剂标记出甲状腺的引流淋巴结,从而负染色地标记出甲状旁腺。本文对这些方法分类叙述。 标签: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保护 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误切、损伤甲状旁腺血供是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术中对甲状旁腺的准确辨认是保护甲状旁腺的关键。由于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多变以及形态上与脂肪、淋巴等的高相似性,术中直视下准确区分甲状旁腺难度较高。临床急需一种有效的方法于术中鉴别甲状旁腺。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现分别叙述如下。 1甲状旁腺的直接标记 1.1亚甲蓝标记1971年Dudley[1]等首次采用静脉注射亚甲蓝标记甲状旁腺,之后该法便被尝试应用于甲状旁腺手术中帮助确定异常甲状旁腺。2009年郭卫东[2]等对收治的36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于双侧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由甲状腺下动脉注射亚甲蓝染色正常甲状旁腺的方法定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被染成深蓝色结节,周围淋巴组织和双侧甲状腺下极被染成淡蓝色。染色成功率为80.56%。患者术后均无甲状腺功能减退。 1.2 BB5-G1结合Cibacron Blue标记BB5-G1是一种鼠源性对人类甲状旁腺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Cibacron Blue是一种常用于酶和多聚体层析法纯化的蓝染料。1996 Raymund [3]等将二者耦合后注射入移植有人甲状旁腺组织的小鼠体内并于24 h用肉眼观察到深染人甲状旁腺组织。1998年,Raymund [4]等证明了静脉注射BB5-G1结合Cibacron Blue染色标记人甲状旁腺效果优于单纯使用Cibacron Blue或放射性标记的BB5-G1。此法优点在于利用单克隆抗体对甲状旁腺组织的特异性结合,定位准确,但无进一步临床应用的报道。 1.3 5-ALA标记5-ALA是体内合成血红素的前体物质,它在人体线粒体中产生中间代谢产物PpⅨ,甲状旁腺细胞中含有的线粒体多于周围组织细胞,故口服5-ALA后PpⅨ能在甲状旁腺中大量聚集,PpⅨ能在380~440 nm波长激发光下显示红色荧光(635 nm),故可用于术中标记甲状旁腺。Johannes [5]于2001年应用该法成功标记兔甲状旁腺。2011年Takeshi [6]等报道于术中应用5-ALA 标记正常甲状旁腺,术中使用波长405nm激发光照射术野,甲状旁腺发红色荧光而周围组织不发光。 1.4 99Tcm-MIBI联合γ-探测仪此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旁腺瘤定位。2000年Alan [7]等应用此法于术中定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术中正常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保护甲状旁腺的研究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保护甲状旁腺的研究 王继;刘春庆;冯艳玉;刘建 【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分成2组,实验组30例患者操作开始前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对照组35例未注射纳米碳,实验组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2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8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5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0例。2组患者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纳米碳可使中央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实验组每例显露(2.6±0.8)枚甲状旁腺,误切0枚;对照组每例显露(1.9±0.7)枚甲状旁腺,误切3枚,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实验组有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对照组有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混悬液有利于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但不能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lymphatic tracer on parathyroid glands in the operation of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65 thyroid carcinoma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4,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inject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were inject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in thyroidglands before major proced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ere not inje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22 cases accepted total thyroidectomy of the affected side gland + isthmus thyroidectomy +

甲状腺手术心得

1.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被膜技术,无论是梯次游离上级,也就是"脱帽法"(上旁腺),还是处理下极、外侧(下旁腺)、背侧以及Berry韧带,背膜技术都是 最基本的,也是最实用的。因为医保还有各种原因,至今,我们还没有办法实现通过纳米碳负显影来帮助原位保留甲状旁腺,但是,通过这种精细的解剖及识别,绝对可以原位留住绝大多数的甲状旁腺,对于实在无法原位留下的,我们还可以选择自体移植。 2.既然说到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就不得不说"1+x+1"原则。我们都知道,甲状旁腺并非都是“友好的”,有些甚至是“顽劣甚至恶劣的”,"友好的"指的是B型(非紧密型),这种甲状旁腺与甲状腺之间有自然间隙,原位保留相对容易,而"顽劣甚至恶劣的"自然就是指A型(紧密型),即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比较紧密,甚至完全嵌入甲状腺内,原位保留相对困难。既往,我对"1+x+1"原则充满了怀疑甚至否定,认为除了那种机械损伤严重或者完全失去血供需要移植外,其余情况尽可能保留,让其重新建立血供肯定会比自体移植来的"靠谱",等到自己真正去主刀关注自己"作品"的时候,有三件事让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a,一部分患者,术中明明感觉所有旁腺都很明确,也做了原位保留,血供术中感觉还可以,术后第1天或者第2天,PTH竟然下降的很明显(<3),个别患者甚至持续到2周左右;b,好几例尝试了做自体移植的患者(有些甚至移植了2枚,而且剩下的旁腺还不是很明确),术后PTH竟然正常;c,第3点也是血的教训,一次"二进宫(术后6小时切口内出血)"的机会,清理完血肿后发现,原本术中觉得保留很不错的上旁腺,竟然已经完全"黑了",这说明术中的观感并不可靠,当然也可能是术后切口内血肿压迫所致。所以,在2019年的后半年,我开始实施"1+x+1"原则,而确实也没出现过一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分析

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方法:实 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数量为50例来本院治疗的甲状 旁腺患者,平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米碳负显影检 测法,观察组采用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比患者在术前与在手术后的血钙与血磷以 及PTH值等。结果:两组良性患者的术前情况基本相同,术前、术后指标对比, 差异不显著即(P>0.05),两组恶性患者的术后血磷与PTH值对比差异明显即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甲状旁腺疾病时,在手术应用免 疫层析检测方法能够实时PTH检测,避免误切或误伤甲状旁腺,降低患者在手术 之后低钙血症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免疫层析;甲状旁腺手术 甲状旁腺的体积小,位置又相对隐秘,并且变异又多,使得临床治疗具有一 定的难度。所以在临床治疗甲状旁腺疾病时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与保护则直接影 响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1-2]。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免疫层析法的术中快速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ioid hormone,PTH)检测,对甲状旁腺组织的受损情况给 予鉴别,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实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数量为50例来本院治疗 的甲状旁腺患者,平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良性患者15例,恶性患者10例,女性12例,男性13例,患者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52岁,平均年龄(43.2±2.6)岁;相应的观察组良性患者16例,恶性患者9例,女性11例,男性14例,患者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50岁,平均年龄(41.15±2.6)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显著即(P>0.05),无统 计学意义。 1.2检测方法 对照组检测方法:对患者采用纳米碳示踪剂负显影法。 观察组检测方法:对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检测 方法:术中主要是对患者的下旁腺进行鉴别,应用22#针头对疑似甲状旁腺组织 进行反复的穿刺,注意每个患者只能选取一侧的旁腺组织,把有待检测的病理组 织加入缓冲溶液中,取上清液加入样孔中静置10分钟,将测试卡放入机器卡中,读取测试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士s)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及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良性患者在术前与术后的指标水平 两组良性患者的术前情况基本相同,术前、术后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即 (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治疗甲状旁腺疾病时要对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会误切患者的甲状 旁腺,造成病人的永久性或者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弱,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

【课题申报】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创新技术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创新技术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创新技术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甲状腺癌是指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更是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目前主要有全切除和保留性手术两种选择。然而,传统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术后低钙血症、嗜睡综合症等。因此,开展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创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二、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旨在探索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创新技术,并比较其在术后低钙血症、声音变粗、创伤大小等方面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针对传统手术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先进的器械和技术,探索甲状腺癌手术的创新方法。例如,利用微创手术、纳米机器人等技术,实现甲状腺癌的精确定位和精确切除,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 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通过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全方面措施,减少术后低钙血症、声音变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将

国内外先进的预防与处理技术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临床效果的评价与比较: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比较创新技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在术后低钙血症、声音变粗、创伤大小等方面的效果差异。借助统计学方法,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并为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课题将采用实验室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 1. 实验室实验: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包括对新型器械的设计与优化、仿生模型的建立和手术操作的熟练度训练等实验内容。 2. 动物模型实验:选择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和评价创新技术在切除肿瘤、保护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动物体内甲状腺全切除和保留性手术的影响,评估和比较其在保护甲状腺功能和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 3. 临床试验: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比较创新技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通过统计学分析和数据挖掘,评估并总结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四、预期成果和影响

(完整版)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的术中识别和保护是减少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 的病例越来越多,使得甲状旁腺的术中识别和保护尤为重要。回顾分析2013年3月一 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7例甲状腺患者,探讨如何在手术中对甲状旁腺进行有效的识别和保护。 1 资料和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107例患者,女性83例,男性24例,年龄24〜75岁,经术前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检查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前血钙均在正常值范围 2 • 0 —2. 5 mmol /L, 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VI区淋巴结清扫术。VI区淋巴结清扫时,喉前、气管前淋巴结常 规切除,单侧甲状腺癌行患侧气管旁淋巴结切除,双侧甲癌行双侧气管旁淋巴结切除。术 后病理结果:乳头状癌102例,髓样癌5例;单侧甲状腺癌72例,双侧甲状腺癌35例; 单灶性甲状腺癌67例,多灶性甲状腺癌40例,原发灶大小0 . 3〜4 . 0 on ; VI区淋巴结转移率47 . 7% (51 /107)。按照AJCC甲状腺癌TNM分期标准(第七版,2010年)均为I〜川期。 1 . 2甲状旁腺外观识别标准 甲状旁腺的典型外观是:橙黄色的扁卵圆形小体,长径0. 3〜0. 8 cm,表面可见血管纹 路。离体甲状旁腺和活体甲状旁腺相比,由于血运中断,外观上会显得颜色稍暗(见封三, 图1、2)。 1 . 3甲状旁腺保护方法 1 . 3. 1上旁腺保护 在游离甲状腺上极时避免结扎血管主干,紧贴被膜逐一切断向前方的各分支,注意保留 甲状腺上动脉的后支,在喉返神经入喉点外上方 1 on处寻找上旁腺,尽量确保原位保留。 1 . 3 . 2下旁腺保护

纳米碳在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广泛应用

纳米碳在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广泛应用 纳米碳活性混悬液具有高度的淋巴趋向性,可将淋巴结均染成黑色,便于术中区分,现阶段 已被更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本文就纳米碳材料的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临床手术应用情况做一 综述。 1 纳米碳作为淋巴示踪剂的原理 纳米碳是一种黑色混悬液,它由普通活性碳经过技术处理制成直径为21mm的光滑碳颗粒, 再添加助悬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生理盐水后最终制成。纳米碳以平均直径150nm的团粒形式存在于其混悬液中。纳米碳具有高度的淋巴倾向性,注射到肿瘤局部组织后,可被巨噬细胞 吞噬。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为30-50nm,基底膜发育较完全,纳米碳极少进入血管。而 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达100-500nm,呈叠瓦状排列,且基底膜发育不完全,纳米碳迅速经 淋巴管集聚于淋巴结,使淋巴结染成黑色,从而达到区域淋巴结示踪的目的。 2 纳米碳在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2.1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对淋巴结转移者行淋巴结清扫时,甲状旁腺误伤、误切、血供受损致术 后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各种甲状腺手术中最高的。有报道达1%-32%。 所以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标记黑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而甲状旁腺不被黑染,且 与周围黑染组织对比明显,可以更加准确地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 手术中在甲状腺病症灶周围取4点将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注射入甲状腺内,每点注射0.1-0.2ml,注射时回抽证实确实不误入血管,20 min后淋巴结均被黑染,而在术中通过临床经验肉眼辨 认甲状旁腺均未黑染,仍保持原有的黄褐色或红褐色,然后切取术中黑染淋巴结做快速冰冻 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再具体行手术方式。 2.2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前哨淋巴结(SLN)是最早接受肿瘤淋巴引流的淋巴结,也是最早发生转移的淋巴结,检测 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可决定合理的淋巴清扫范围,提高肿瘤根治的手术效果,同时避免盲 目广泛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少术后并发症。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淋巴结处理问题仍是当 今的临床难点所在。 手术中将纳米碳混悬液注射于宫体浆膜下,注射点选择宫底部两侧、前壁中点及后壁中点, 4点分别注射0.2ml,注射后即刻打开后腹膜,暴露盆腔淋巴引流区域,沿染色的淋巴管走向 进行解剖,寻找最先染色的淋巴结,即SLN[1]。详细记录下SLN的数目和位置,切取后送检,随后再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方式。 2.3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首选是外科手术治疗。据报道在施行癌肿根治切 除病例中,伴淋巴结转移者可高达45.3%[2],而手术中尽量清除转移淋巴结对判断预后、指导 术后辅助治疗和预防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中开腹暴露病灶后,在癌肿周围选择4-6点,用1ml针头穿刺,在浆膜下潜行一段距离 后再推药,每点注射0.1-0.2ml,推注速度宜慢,为防药液渗漏取出针头时用纱布轻压穿刺点。纳米碳注入15min后淋巴结相继显影,所有显影淋巴结均呈黑色点状,清晰易被辨认,根据 显影清除黑染的淋巴结及决定手术的切除范围。 2.4在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转移清扫中的应用效果

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转移清 扫中的应用效果 许伟伟 【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转移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清扫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淋巴结清扫,实验组患者在纳米碳示踪显影后再进行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甲状旁腺误切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淋巴结转移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甲状旁腺素及血钙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甲状旁腺素及血钙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清扫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提高淋巴结清扫效率,降低对甲状旁腺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8(022)019 【总页数】4页(P29-31,35) 【关键词】纳米碳示踪剂;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全切术;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 【作者】许伟伟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肝胆普通外科,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甲状腺髓样癌是指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甲状腺的癌变,主要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块、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1-2]。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占甲状腺癌 的1%~2%, 其首选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联合淋巴结清扫[3]。纳米碳是新型的抗肿瘤辅助用药,主要用于癌症区域引流淋 巴结的示踪,在胃癌、乳腺癌等手术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4]。本研究探讨纳米碳 示踪剂在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进行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的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 年龄22~62岁,平均(36.23±2.15)岁; 实验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1~ 61岁,平均(35.96±2.6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 经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测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 ② 临床资料齐全; ③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该调研; ④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精神障碍者; ② 既往甲状腺手术史者; ③ 对纳米示踪剂 过敏者; ④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⑤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⑥ 颈部淋巴结转移。 1.2 方法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 高小康;诸林海;张凤霞;杜稼苓;周岐旺;陈洁静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年(卷),期】2018(021)002 【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ano-carbon in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thyroid cancer.Methods:46 patients with thyriod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lymph nodes,lymph node positivity and parathyroid function were compared after surgery.Results:Compare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lymph node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lymph node positivity (P>0.05).what's more,patients with low blood calcium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fter surgery (P<0.05).The difference of sever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Nano-carbon increases the lymph node identification rate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parathyriod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ectomy.%目的:探讨纳米碳对甲状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清扫的淋巴结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发生血钙及PTH降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临床症状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 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纳米碳示踪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手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一年内收治的2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基础手术方法),实验组(术前使用纳米碳示踪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甲状腺素水平以及血钙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甲状旁腺误切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误切率较低,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血钙、甲状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纳米碳示踪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能提高淋巴结清除率和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 【关键字】纳米碳示踪;甲状腺;淋巴结 甲状腺恶性肿瘤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办法,清扫淋巴结,但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进行淋巴结切除时存在弊端,有可能造成患者甲状旁腺组织损伤,降低手术质量[1]。而纳米碳示踪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质量,最大限度的切除患者病变组织,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在我院入院治疗的22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为30至72岁,平均年龄为48.22 ±4.16岁;实验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段为30至70岁,平均年龄为48.20±4.12岁;两组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切除术,将对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并将患者的侧腺叶进行手术切除。实验组则在患者手术前采用以纳米碳示踪剂,将患者的甲状腺暴露,然后在甲状腺组织上选取4个点,分别抽取1毫升的纳米碳悬混液在患者肿瘤上、下、左、右级4个点位进行推注,为了避免纳米碳悬混液进入患者的血管,在注射前就需要慢慢的将注射器回抽,在悬混液注射完后要立即用纱布对注射部位进行按压,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注射的药物外泄,影响注射效果。注射10分钟后就要进行染色追踪,然后按照对照组的步骤进行下一步操作。 1.2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以及转移淋巴结的切除个数,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在两组患者术后抽取血液进行血钙(Ca)、甲状腺素(PTH)水平检测,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3.0 对本次两组甲状腺癌患者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及χ2 检验,而计量资料采用t和“”表示,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血钙及甲状腺素水平比较 手术后实验组的Ca及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Ca、PTH水平() 组别例数PTH( ng /L)Ca( mmol /L) 实验组1149.12±9.84 4.26±0.09

纳米碳甲状旁腺淋巴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

纳米碳甲状旁腺淋巴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 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在术中向患侧甲状腺注入纳米碳混悬液,15 min后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不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和血钙水平及术后病理检查时两组切除组织中甲状旁腺组织的检出数量。结果实验组术后血钙、血清iPTH降低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血钙、血清iPTH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6.45%)患者切除组织中病理检查发现甲状旁腺组织,少于对照组8例(25.81%)(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淋巴负显影技术能降低手术中损伤和误切甲状旁腺的几率,能明显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关键词纳米碳淋巴负显影技术;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甲状腺癌;甲状旁腺 甲状腺癌是近30年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同时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同样呈快速上升趋势[1-3]。手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癌最主要的方法,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减低一直是困扰很多外科医生的一个棘手难题。国内外均有研究指出甲状腺癌术中甲状旁腺的误切率是较高的,有研究报道误切率甚至可达30%[4-6]。近年来,纳米碳混悬液和纳米碳甲状旁腺淋巴负显影技术的出现为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纳米碳混悬液为淋巴示踪剂,具有淋巴系统趋向性,术中注射到恶性肿瘤周缘组织中,迅速进入淋巴管,聚集滞留到淋巴结,使淋巴结和淋巴管染成黑色,实现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活体染色[7]。由于甲状旁腺不接纳甲状腺的淋巴回流,因此在甲状腺注射纳米碳后,甲状腺、颈部淋巴管及淋巴结都会被黑染,而甲状旁腺不会被黑染,使之与黑染的甲状腺及淋巴结容易区分而被保护。本实验通过对比同一医疗组在使用和不使用纳米碳甲状旁腺淋巴负显影技术的情况下手术治疗的两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情况,探讨在实际应用中纳米碳甲状旁腺淋巴负显影技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医疗组治疗的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纳入标准:①术前经影像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而手术切除范围均为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近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②术前未经过任何抗肿瘤治疗或甲状腺部位的有创性检查和治疗,术前血清iPTH和血钙水平正常;③病检为甲状腺微小癌、肿瘤长径>3 cm和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均不纳入。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中男6例,女25例,年龄30~71岁。对照组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碳整群选取该院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成甲(应用了纳米碳)、乙(未应用纳米碳)两组各47例,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钙与PT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出现低钙症状、PTH暂时性减低与PTH永久性减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且甲组患者平均甲状旁腺数(2.85±0.79)枚,误切率为0%,同乙组的(2.05±0.72)枚、8.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甲状腺癌手术中,合理应用纳米碳,可明显减少患者低钙与HPT情况的发生率,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nanocarbon in the thyroid cancer operation and protection effect on epithelial body. Methods 9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opera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he group A (applied nanocarbon)and the group B (did not apply nanocarbon)with 47 cases in each,the ope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lood calcium and PTH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 after operation,P<0.05,the incidence rates of symptomatic hypocalcemia,PTH temporary reduction and PTH permanent reduction in the group A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P<0.05,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epithelial body number and mal-cut rate between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were obvious [(2.85±0.79)vs (2.05±0.72)],(0% vs 8.51%),P<0.05. Conclusion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nanocarbon in the thyroid cancer operation in clinic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low calcium and HPT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mal-cut rate of epithelial body with the obvious effect,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Thyroid cancer;Nanocarbon;Epithelial body protection 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具体探讨纳米碳在术中的应用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58例,女36例,年龄均在20~60岁间,平均年龄为(40.3±3.2)岁;肿瘤直径均在0.5~3.6 cm间,平均直径为(2.2±0.4)cm;双侧癌14例,单侧癌8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为首次行甲状腺手术;术前经体检、CT与超声检查并经术前穿刺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术中冷冻证实为髓样癌或分化型甲状腺癌,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该研究,且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患者术后

纳米炭混悬液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的 应用

纳米炭混悬液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俞春亮霍红军李泽群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研究纳米炭混悬液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采取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手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对照组在手术中未应用纳米碳混悬液。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一过性低钙血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误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一过性低钙血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8/42),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6.0±2.0)枚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2±1.7)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液对减少甲状旁腺误切、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纳米炭混悬液;腔镜甲状腺癌手术;甲状腺旁腺 DOI:10.14163/ki.11-5547/r.2020.07.007 Application of nano-carbon suspension in the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hyroid cancer ; YU Chun-liang, HUO Hong-jun, LI Ze-qun. 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Shenzhen 5181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ano-carbon suspension on parathyroid gland in the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hyroid cancer. Methods ; A total of 82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approach for endoscopic thyroid cancer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no-carbon suspension during oper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treated with nano-carbon suspension during operation.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s in the central area,occurrence of transient hypocalcemia, temporary hypoparathyroidism, 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 and parathyroidectomy by mistak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transient hypocalcemia and temporary hypoparathyroidism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 in both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arathyroidectomy by mistake 2.5%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剂的应用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剂的应用 现阶段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仍是外科手术,手术中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及甲状旁腺的保护至关重要。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评估有利于术中彻底的切除;通过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可以避免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这对于甲状腺外科手术来说至关重要。淋巴示踪剂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甲状腺癌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更合理,并且有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本文根据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纳米碳 人体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80%~85%。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1]。目前甲状腺癌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但是手术及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极易损伤甲状旁腺,引起相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如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因此在手术中注意甲状旁腺的保护并进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尤为重要。纳米碳是新型的淋巴组织示踪剂中常见的一种,在肿瘤手术中主要用来示踪淋巴组织[3]。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利用纳米碳示踪淋巴组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纳米碳示踪的原理及其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纳米碳示踪淋巴组织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 1.1 常用淋巴示踪剂的优势及缺点 将淋巴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后,示踪剂可以聚集于淋巴组织,对淋巴组织起到标记及定位作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现在常用的淋巴示踪剂有三类:核素类、亚甲蓝类和纳米碳类[4]。 核素类淋巴示踪剂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但是使用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及特殊仪器,而且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一般不推荐使用。 亚甲蓝作为传统的淋巴示踪剂,有较强的淋巴系统趋向性,吸收快,不直接进入毛细血管,曾一度在临床手术中被广泛使用,但是亚甲蓝可通过渗透作用扩散到毛细血管及周围软组织,使淋巴结检出率降低,亚甲蓝还可使甲状旁腺蓝染,造成甲状旁腺的误切,引起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另外亚甲蓝为水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在淋巴组织中运输快,存在时间短,不利于前哨淋巴结的定位[5]。 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具有诸多优点:很强的趋向于淋巴组织的特性;示踪淋巴组织的速度快;淋巴组织被染黑的效率高;在淋巴组织中运行缓慢,持续时间长;染色区域具有较强的色彩对比度,因此在恶性肿瘤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组织的示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