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变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探讨其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比较分析图片和资料,掌握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并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②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次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

②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对西方所传入的东西,必须结合中国实情: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给予否定。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特点、原因

难点: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导入】社会生活的变迁是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思想变化而变化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键是从这一系列变化中探讨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我们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晚清和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讲授新课】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不平衡性

展示材料:“当上海女子已经开始整烫头发、足着高跟鞋的时候,河北三河县妇女头上还戴着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还缠着一双‘三寸金莲’;当北平的贵族妇女已经着贴身旗袍时,在甘肃还有三十年前上海时兴过的大镶滚袖衣。”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这种社会生活的变迁的特点,并简单地让学生分析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

2.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引导学生从分析服装的变化得出另一特点。

三、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政治:政府政策的推动

经济:经济的发展

思想:思想启蒙的影响

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从社会习俗变化的各个方面中选择服饰的变化作为一条主纵线,联系古今中外,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并且从中总结规律。分别从唐、宋、明清、晚清服饰的变化,简单复习唐、宋、明清、晚清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另外以20世纪社会习俗变迁作为一条横线,辅以有关材料,引导学生利用总结出的规律分析20世纪初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横纵交织,最后总结出整个近代社会生习俗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有辫子拖拉着,便觉得种种不方便。要是到机器房或火车、轮船上,一不留神,辫子被机器绕住,登时就许没命。

材料二:晚清的革命党人把长辫视为清人的标志,以去辫为革命反满之标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材料三:五族共和(辛亥革命)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现在要紧的是,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

材料四:“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布市,削减大半。”

让学生把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整合得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展示17世纪和19世纪欧洲服饰的变化,分析西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并与近代中国进行比较。

四、小结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社会生活变迁,促使近代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另外引导学生了解,高考在选择题和主观题方面都会考查到这一专题的内容。若是选择题,多考查史实方面的内容,例如给出相关史实,要学生判断其存在的时期;或者给出一定的时期,让学生判断此时期出现的相关史实。若是主观题,多考查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特点。最后出示相应类型的高考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考的题型。

例6(2009年广东高考)“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C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例7(2010年上海高考)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B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

例8(2007年广东高考)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请回答:(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化:出现反礼教的思想。

五、课后探究

西方文化的进入,到底是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还是一种文化侵略?让学生课后分析这两种观点的合理和不足之处,思考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