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二章
(二)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保资源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增湿减温差
中国“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改良土壤、减少灾害、 减弱噪音、杀菌恶毒、生物多样、生态平衡、 美化环境、涵养文化
(三)森林是一种文化、旅游、休闲资源
白鹿岛度假村
原
完善的旅游
始
服务设施
林
区 生态旅游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一、什么是植被
1、植被的定义
2、植被的类型
3、我国植被分布概况
森林景观
草原
景观
荒漠 景观
二、森林的重要意义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提供栖息地、食物和衣物 开始,森林对人类的作用发展至今已经变得非常 复杂,除了物质作用外,还有满足人类精神需求 的作用。
(一)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
城市树林:吸烟滞尘:林木对大气
中Hale Waihona Puke 粉尘起阻滞、过滤作用;林木可以降低风速,加速粉尘沉降林木
可以吸附、滞留粉尘;草地吸附粉
尘能力比裸露地面大70倍,而森林比 裸露地面大75倍. 杀灭细菌: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比绿 化区多7倍以上;(据统计细菌含量 百货大楼内400万个,林荫道55万个, 公园1000个,林区50个)原因之一 是有些植物可以分泌强大的抗生素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森林变迁
第二节历史时期的森林变迁洮河林区历史时期森林的变迁,其梗概是,首先从岷县——新城——旧城丘陵、夷平地将林区切成南北两片;然后里外加攻:林线南片森林从东、西、北三面,北片森林从四周迅速后移;林内河谷辟为农田,阳坡沦为牧场。
历史时期白龙江林区森林的变迁,其梗概大致是天然森林由多而少,由广布白龙江流域退缩至偏僻的山区;森林质量则从优变劣,有些退化为零星残败的次生林;人烟稠密之地的森林被农田所代替。
一、战国以前1、洮河林区春秋战国时期,卓尼、临潭属秦地,为诸羌游牧之处。
连当时的诗歌都是描写‚车马田狩之事‛,同关中吟咏‚农桑衣食‛的诗歌大不相同。
由此看来,那时洮河林区都以畜牧射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种植业虽发展很早,还不占主要地位。
在这种经营条件下,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不会丝毫不受影响,但大体可以保持第四纪冰川以后形成的原始状态:无论是森林地带、还是草原地带和荒漠地带一定高度的垂直带上,都有大片森林分布。
只是由于蒙味初辟、记载还不详细、许多地方又地处边睡、罕有亲临其境者一故难以具体描述其分布范围。
从出土文物和文化遗迹考证,在远古,大约在5000多年前,林区腹地岷县——陈旗——石门——新城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在洮河干、支流两岸的山上,凡是森林能够立足的地方,都密布森林。
解放后,在这些地方发掘的大量新石器遗址中都有木炭出土。
因为森林繁多,材木易取,到处盛行板屋。
板屋所在,西起甘南藏区,东至武都,文县。
此风历久不衰,直延至近代。
至今,甘南不少藏民居住的还是木料架成的楼阁。
随着森林的退缩,板屋逐渐由木壁木顶变为土墙板瓦。
2、白龙江林区从出土的大量古文化遗迹判断,古时的白龙江岸,森林蔽日,风景秀媚,野兽横野。
1000万年以前,“武都森林古猿”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7000年前,已有密集的人类活动遗迹。
在两水镇后村的黄土台地上,挖掘出6000年前的寺洼文化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以灰层、灰坑为主,内含大量泥质彩陶、红陶、褐陶及夹砂陶器,还有石器、骨器;遗址北有许多小洞式土坑墓。
第三讲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作业
• 史料:夫山西饒材竹轂纑旄玉石山東多魚 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枏梓薑桂金錫連丹沙犀 瑇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 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棊置此其大較也。 (《史记· 货殖列传》) • 1、勘误 • 2、释文 • 3、揭示的问题
第三讲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一、基本思路
• 由于中国在五六千年前曾有过相当长的温 暖湿润的气候时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面 积广大而丰富的天然植被,包括森林和草 原。以后随着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主 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植被发 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则对各地区的自然 环境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一)原因
• 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变化 • 人类活动及生产工具的革新 • 人口的变化(自然增长与地区迁移)
(二)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
1、华北平原
• 近年来发现河北武安市磁山和河南新郑市裴李岗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粟的遗存和石制农具,说 明距今七八千年前,在今华北平原西缘与太行山 脉、豫西山地的交接处已经有了进入耜耕阶段的 农业,这意味着天然植被开始遭到破坏。 • 本区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最早、 早大、最频繁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 干扰最甚的地区。
二、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
(一)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寒温 带、温带森林地区
• 直至19世纪前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还保持了森林原始状态,今天本区仍为我 国主要森林区之一。
(二)华北暖温带林地区
• 本区范围甚广,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河 下游平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 豫中和豫西山地丘凌、华北平原、渭河平 原和山东山地丘陵。孢粉分析、考古发现 及文献资料,都反映进人全新世以来至三 四千年前华北地区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 森林植被。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顺治:禁止官民采用楠木。 康熙:采伐凋残,山穷水尽。 乾隆:贵州某些地区“已伐尽”。
采办方式:中央委托地方,
办法:勘察、采伐、拽泄运、交割、储存 一年采木11280株,15712根,一丈树围: 2000多株。
二、长江流域环境变迁
1、自然环境:树种稀少、水土流失
(唐 18\明清6) 2、社会环境:耗费民财、社会动荡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变总体特征
二、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区域差异及影响
森 林 作 用 及 其 对 环 境 的 意 义
作用: 制造氧气 (光合作用) 净化空气、(银杏、洋槐 、杉树) 过滤尘埃:植物的叶表面粗糙,有茸毛,有的 还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杀灭细菌: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 梧桐等植物 削除噪声、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三北防护林) 调节气候等。 指示:森林本身体内的元素成分: 森林苔藓的重金属、其他的
一、中国境内的古代主要森林分布区
1、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森林
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温带林
3、 华北的暖温带林 4、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
二、历史时期北方地区森林存留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 桑、竹、柏、榆,捕猎 战国: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50% 秦汉: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 板为室屋,关中地区已经有很多 南方的树木。
2、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植被类型也随着不断发展 和变迁。总的趋势是栽培植被的不断扩展和天 然植被的逐渐缩小。
3、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从内蒙古自 治区东北部黑龙江上游呼伦池西畔肇始,由这 里南下,循大兴安岭西侧,过西拉木伦河上游 ,西南行,过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再由六盘山 北趋向西南,至于西藏自治区东部。 (森林草原分界线、农牧交错带的变化) 4、生物生长界线的推移
第二章中国植被的变迁
荒漠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草原组成。
藏区住房
蒙古民族风情
科尔沁草原
蒙古草原
黄土高原地貌
山西陕西之间的黄河
三、中国沙漠地区的扩大
1、塔克拉玛干沙漠 2、河西走廊沙地 3、科尔沁沙地 4、毛乌素沙漠 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6、巴丹吉林沙漠 7、腾格里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黄 山
井冈山
黄山秋韵
庐山
黄山
庐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武夷山色
榕树气根
四川九寨沟
川藏森林
二、草原和荒漠地带的演变
1、草原
科尔沁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川西高原垂直分布带
二、中国主要草原
内蒙古草原面积广阔,约占全国面积的10%,自东
而西依次是呼仑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
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半
第二章 植被分布的变迁
大兴安岭森林
一、森林分布变迁 1、东北地区的森林 长白山森林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
长白山
长白山森林
长白山主峰
长白山之夏
小兴安岭
小 兴 安 岭
小兴安岭
2、华北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
华北阔叶林
华北阔叶林
三北防护林
3、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森林
井 冈 山
6、
漠五绝
7、中国第 四沙漠— 腾格里沙 漠美景
沙漠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塔中油田公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 和神州六号
酒泉基地的“航天母鸡” 雕塑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指挥控制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水库
塔中油田
1、
中国第一大沙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森林植被的变迁从人类文明的出现至今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
以下是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一些重要阶段:
1. 史前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火并进行采集和狩猎。
这导致了森林的破坏和某些植物的灭绝。
2. 古代文明时期:古代文明的兴起,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森林伐木和土地开垦。
这些文明依赖于木材和农业发展,使得大片森林被破坏。
3. 中世纪:中世纪时期,欧洲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扩张,导致森林被用于耕地和畜牧业。
这一时期还发生了大量的伐木活动,以支持建筑和舰队建设。
4.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发展,对森林植被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木材和煤炭的需求增加,导致了更多的森林砍伐。
5. 现代时期:在现代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保护措施。
一些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的变迁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
人类的农业、伐木和工业发展对森林植被造成了破坏,但现代社会也开始重视森林保护,并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森林。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三、南方森林变迁
(一)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损耗 原因:明清时期由于黄河流域可供修建宫殿陵
寝等大中型建筑用的林材用完,官方开始大规 模到南方采办巨型楠木、杉木、柏木等。
二、黄河流域森林变迁
(一)黄河中游地区森林植被变迁 (二)华北平原森林植被变迁
(一)黄河中游地区森林植被变迁
除陕西渭河平原、晋南和豫西外,大部分在战国以前 仍为畜牧区,森林和草原广布。
秦汉时代大量汉民移入本区,设置郡县,发展垦殖,农 牧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 套地区因农业发达而被誉为“新秦中”,于是大片天 然植被为栽培植被所替代。
先秦温暖湿润,利于生长。据先秦史籍研 究表明,全国森林覆盖率49.6%,南方达90%以上。 东北83%以上,一直持续到唐宋以前。
(二)秦汉时期 战国以来,铁农具广泛采用,经济开
发加快,前二世纪冀鲁豫交界已缺乏薪材。 华北平原森林大幅减少,种植桑蚕。
(三)东汉魏晋南北朝
从东汉开始,季风气候退缩,河流缩短,古 城堡消亡,湖泊缩小,森林线上升,西北干旱化 加剧,故东汉丝绸之路南迁。
• 2、旱地作物大量进入南方山地种植,改变了 南方的种植结构。
• 时间:乾嘉垦殖高潮,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
• 地区:豫鄂川陕交界山区,如巴山;赣西山区; 湖南山区;南岭等。
• 后果:直接伤害了南方山地的植被。大量拓荒 垦殖暂缓人口压力,但纵容人口增殖--环境恶 化--再垦殖的恶性循环。
重点复习
1、简述唐宋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森林情况。 2、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3、识图;中国古代森林被破坏图 4、名词解释:皇木采办、乾嘉垦殖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导言(2学时)教学目的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教学内容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转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特点。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编:历史地理概论引⾔: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简史历史地理学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这⾥“历史时期”指新⽯器时代以来⾄当代的⼈类活动的时期,时间⼤约是1万年左右)⼀、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然和⼈⽂两个⽅⾯。
(1)⾃然地理环境的变迁⾃然地理环境是指⼈类社会周围的⾃然界,包括作为⽣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然要素,如⽓候、植被、⽔纹、地貌(河流、湖泊、海岸、沙漠)、⼟壤、⽣物,等等。
(⾃然环境是⼈类赖以⽣存的空间)(2)⼈⽂地理环境的变迁⼈⽂地理环境是指⼈类为求⽣存和发展在地球表⾯上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民族、经济(农业、⼿⼯业、商业)、城市、交通、⽂化,等等。
2、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研究的资料和⽅法,既有历史的,也有地理的,还包括考古的,等等。
因此其科学属性存在争议,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即有此讨论,有三种观点:(1)历史学的分⽀。
往往为历史学出⾝的研究者所主张(2)地理学的分⽀。
往往为地理学出⾝的研究者所主张(3)边缘学科现在⽐较⼀致认为它是地理学的⼀个分⽀。
在地理学中式三级学科,属⼆级学科⼈⽂地理学,受西⽅地理学影响,在历史学中由于传统地理学为史学的⼀部分,故定为⼆级学科。
⾃上世纪末以来,历史地理学向区域综合研究发展。
⽽区域⾃然⼈⽂历史地理的综合研究,必将更能显⽰历史地理学的特点和功能。
⼆、历史地理学产⽣和发展的过程1、传统沿⾰地理(1)成书于公元初的《汉书·地理志》是⼀篇当代地理著作。
但其所记不限西汉⼀朝。
《汉书·地理志》是第⼀部权威性的成熟的地理学著作,其所记不限于西汉⼀朝。
此后正史中的16部地理志⼤多因袭了《汉书·地理志》的记述传统。
(2)此前,《尚书·禹贡》已经是地理学著作,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地理学已有了两千甚⾄四千年的历史了。
2第二章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蜀地 这一时期长江流域森林资源破坏最严重的为蜀地。
秦始皇为修筑阿房宫,在蜀地大量采购木材,史称 “蜀山兀,阿房出”,“兀”意“秃”,就是光秃秃 的意思,意思是说为修筑阿房宫,蜀地山林都被砍光 了,一个“兀”字显示当时蜀地森林的破坏程度。 其他地区
巴、广汉、江南的山林竹木、吴越的竹也有一定程 度的开发利用。
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仍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 当时全国的森林覆盖率在49.6%,南方森林覆盖率高达 90%以上。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当时森林植被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但在今河南、 山东一带,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是“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 地区也是处于“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状态,关中以西的陇西、天 水一带“山多林木”(《汉书·地理志》),这些材料说明到战国时期黄 河中下游地区仍有不少的森林植被。
B、黄河中下游地区仍残存部分森林植被 关中地区
秦汉时期还残留有大量的竹林。
汾涑河流域、伊洛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
这些地区森林大部分已经被破坏,但皇家苑囿、 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人工林地。
陇山、六盘山一带
随着农牧区的转换,森林覆盖率也有相应的波动 变化,仍然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2)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
1、先秦时期
(1)全新世中期
我国东部地区森林植被广泛分布。
(2)殷商时代
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地区是商人活动地区,尽管 人类的经济开发对当地的森林植被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总的来说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仍然处于草木茂盛、野 生动物活动频繁的状态。
比如《诗经》中大量提到松舟、桧楫、柏、扶松、乔木、绿竹、 竹杆等林木制品和林木;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人口的南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长江 中下游和东南地区人们对森林的破坏加剧,长江下游平原地区的森 林面积开始大面积缩小,但山地的森林仍然十分茂密。
2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解析
第2章
14
亚热带森林区可分为5种植被区系: ①、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包 括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泾、渭河下游、山西南部汾、涑河 下游、河南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地区、华北平原中南部、 苏北平原等地。 ②、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与 太湖平原区、安徽江淮间丘陵平原、湖北江汉平原、鄂西 山地与陕南秦巴山地。 ③、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与 宁绍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台湾岛北部等地。 ④、南亚热带含热带种属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分布于 四川盆地。 ⑤、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区,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
1、先秦时期
(1)全新世中期
我国东部地区森林植被广泛分布。
(2)殷商时代
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地区是商人活动地区,尽管 人类的经济开发对当地的森林植被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总的来说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仍然处于草木茂盛、野 生动物活动频繁的状态。
比如《诗经》中大量提到松舟、桧楫、柏、扶松、乔木、绿竹、 竹杆等林木制品和林木; 甲骨文卜辞中有桑、竹、栗、柏、榆、栎、柳等林木的记载, 还有捕猎大量麋、鹿、虎、狼、豕的记载。 这些都是殷商时代殷人居住地森林植被茂密的证据。
第2章
21
(2)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
A、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蜀地 这一时期长江流域森林资源破坏最严重的为蜀地。 秦始皇为修筑阿房宫,在蜀地大量采购木材,史称 “蜀山兀,阿房出”,“兀”意“秃”,就是光秃秃 的意思,意思是说为修筑阿房宫,蜀地山林都被砍光 了,一个“兀”字显示当时蜀地森林的破坏程度。 其他地区 巴、广汉、江南的山林竹木、吴越的竹也有一定程 度的开发利用。
第2章
26
4、唐宋时期
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之植被变迁
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之植被变迁我国东北地区,包括现在的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㊁兴安盟㊁哲里木盟及赤峰市(原昭乌达盟)㊂这个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大兴安岭㊁小兴安岭㊁长白山㊁完达山等山地,森林遍布,林木葱郁,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㊂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资料,这一地区森林面积与木材蓄积量均占当时全国的60%左右㊂①由此可见,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丰富与森林工业在我国所占地位的重要,也可见这一地区保护森林资源意义的重大㊂作为东北地区天然植被主体的森林,其类型与分布状况在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化㊂探明这些变化的状况与原因,对于今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均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㊂这是本文撰写的一个主要目的㊂历史时期东北地区植被变迁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天然植被类型的变迁,这主要是由于从中全新世进人晚全新世时全球性气候变化造成的;其二是人工栽培植被的扩大与天然森林㊁草原植被的缩小,这主要是由于晚全新世以来,也就是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王朝建立以来,特别是清代后期弛禁放垦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垦殖活动的迅速扩展造成的㊂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试作论述㊂①转引自‘东北区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之序(二)与‘东北三年来林业发展概况“等文,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㊂一 天然植被类型的变化论及天然植被类型的变化,显然与气候的变迁有关㊂现今举世科学界已公认,全新世中期,也即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为冰后期之气候最适宜期,我国一些历史气候学家则直呼为 仰韶温暖期 ㊂①㊂据竺可桢的研究,从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墟时期,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气温要比现在高出2ħ,冬季一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3 5ħ㊂②还有一些历史气候学家进一步具体地指出:仰韶温暖时期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今高出3ħ以上,冬季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较今高出5ħ以上;辽宁南部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3ħ左右㊂他们还认为,仰韶温暖时期我国气候带也相应地比现在偏北,亚热带北部界线向北曾到达华北平原北部京津一带㊂③由此也可看出,东北地区当时气候带也与现在有所不同㊂而气候状况的不同必然导致仰韶温暖时期,即全新世中期之自然植被状况与现代有所不同㊂关于现代东北地区天然植被分布状况,‘中国植被“一书④中有翔实的论述㊂根据所列资料,东北各地现代自然植被有如下述:大兴安岭山地北段,为寒温带落叶针叶林,主要为落叶松林,间有山地樟子松林与云杉林㊂小兴安岭与完达山地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为红松与落叶栎林(蒙古栎)㊂三江平原,也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但有大片苔草沼泽㊂长白山,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有红松㊁冷杉等树种㊂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有落叶栎林(蒙古栎)和落叶杂木林(槭㊁椴㊁榆等),兼有云杉㊁红松等树种㊂502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之植被变迁 / ①②③④段万倜等:‘我国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1978年)“,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㊂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㊂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载‘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㊂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植被“㊂602/历史地理学的传承与开拓大兴安岭山地南段,为温带森林草原,主要有桦林㊁栎林与羊茅㊁羊草草原㊂辽西与赤峰市南部丘陵㊁山地,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以栎林为主;兼有落叶灌草丛㊁灌丛㊂松嫩平原,为温带草甸草原㊁典型草原㊂呼伦贝尔草原,为温带典型草原㊂关于全新世中期东北地区之天然植被分布状况,拙作‘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①在引述了一些孢粉分析资料后曾做出如下分析㊂(1)大兴安岭山地北段㊂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北端呼玛县兴隆乡的一处孢粉组合中,发现全新世中期是一落叶阔叶树桤树与针叶树松树花粉的优势带,表明当时这一地区的植被与现代我国温带中南部地区的针阔叶混交林相类似,而不是如今之寒温带落叶针叶林㊂(2)三江平原㊂据对宝清县853农场㊁本德北及集贤县东291农场等处剖面取样进行的孢粉分析,全新世中期那一带之植被是在较今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生成之阔叶林,其树种成分主要是桤木㊁栎㊁榆㊁椴等喜暖阔叶树㊂又据对这一平原北部之勤得利㊁萝北县水城子等处剖面之孢粉分析,中全新世也是阔叶树花粉占优势,其中以栎㊁榆之花粉含量最高㊂因此,其植被应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㊂而目前这种阔叶林分布在辽宁一带㊂此外,对宝清县雁窝岛所作的孢粉分析,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㊂(3)小兴安岭地区㊂据对伊春市郊及红星林场等处沼泽取样进行的孢粉分析,中全新世时阔叶树种(包括榆㊁栎㊁椴等属)花粉含量达到高峰,松属花粉含量也较高㊂因而斯时这一地区之植被应为暖温带之针阔叶混交林㊂(4)松嫩平原㊂据吉林省榆树县光明乡等处孢粉分析资料,中全新世当地主要生长以栎㊁榆为主的暖温带阔叶林㊂(5)长白山区㊂据吉林省敦化县黄泥河镇㊁安图县亮兵台㊁抚松县①‘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载‘林史文集“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版㊂。
2+人类历史时期森林的变迁
2人类历史时期森林的变迁森林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人类出现前,它的变迁取决于自然条件。
但自有人类以后,人对自然的干预日益增大,他们通过毁林破坏(或毁灭)引起的生态性灾难又成为人类发展森林的动力。
人类迫切希望恢复生态平衡的实践活动,除了要以现代生物学、林学成就作为科学依据外,还应借鉴森林变迁的历史。
鉴于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到西自然分异甚大,加上各地区森林的破坏时间殊异,难于以时间系列为经线去挂连各区加以叙述,所以采用了划分5个区域,6个历史阶段的处理方法。
5个区是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阴山山系、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丘陵区、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6个阶段是春秋战国前、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中华民国,而重点则在明、清以后。
内蒙古地区全新世前的植物分布和植物成分是在晚第三纪气候变迁的基础上,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内发生大规模剧烈演替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内蒙古西部旱化加强,气候带进一步分化,植物区系相互渗透的形势下形成的。
显然,冷暖气候交替的结果,使内蒙古的森林植物成分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干湿气候的更迭则造成森林界线的自然迁移。
尽管新第三纪时,草原植物已经出现,早、中更新世时,内蒙古一度出现湿润,森林向北、向西迥流。
晚更新世则转为干燥,草原扩大,森林向南、向东退却,全新世开始时湿润有所回潮,但后来一直向干燥的方向缓慢发展,从而形成草原逐渐扩大,森林缓慢缩小的趋势和二者在地理上的分布格局。
根据孢粉资料旧】、出土文物和古文记载判断,人类历史出现前,贺兰山地、阴山山系、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和大兴安岭山地都被以针叶树为主的原始森林所覆盖。
在这些原始森林的周围镶嵌着宽窄不等的森林草原、由主轴东——西向的山脉(阴山)向北、由主轴近南——北向的山脉(贺兰山、大兴安岭)向西,过渡到典型草原或荒漠草原,这就是人类大发展以前森林存在的背景。
虽然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阴山南侧‘66】[673和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刚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区活动,但因当时人口稀少且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向自然索取量甚少,部族之战虽有但不频繁,所以对森林无显著破坏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历史时期我国现有的植被带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历史时期的变化幅度相对于地质时期不是太大。
第一节古代中国境内的森林植被变迁
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发掘证明,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黄河流域森林植被的生长。
研究表明,西周时候,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地区草木茂盛,禽兽逼人。
到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比较丰富,黄河中游在秦汉时期,有松、柏、桑、榆、竹林、梅、杉、檀、棕、楠、豫章等树种,还有秦岭和崤山的楠、棕,关中的豫章等热带品种。
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仍为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开发的强度加大,植被被开垦为农田,采伐规模也大幅度增加。
当时森林覆盖率在32﹪左右,伊洛河流域山地已经无巨大松林生长。
宋代渭水北岸专门设立了采伐森林的采造务。
华北平原森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无森林,在山区仍有一些。
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丧失,主要有二个原因:
一方面是近5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黄河流域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气候总的看来势相干冷演变,森林资源受影响,生存保护困难。
黄河流域的森林兴衰正好与黄河文明的兴衰同步,换河流域植被对文明的发展起着作用,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二、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
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成为龙兴禁地,所以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汇总上游地区的楠木、柏木便成为明清两朝重大营造采办的主要对象。
唐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木材采伐过渡,到明清将采伐目光瞄准了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
其宫殿、陵寝等都用南方地区采办的皇木,主要是笔直的楠木和杉木,地方主要在湖广西部、四川、贵州地区,尤其是其中的四川马湖府、遵义府、贵州铜仁府、黎平府、镇远府、湖广的辰州府、永顺府、保靖司等地。
由于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虽然南方地区歌声仍有楠木,但现在多为庭院风景区林。
三、近3000年来南方山地垦殖与森林资源的损耗
清中叶以来,中国南方丘陵和低山地区出现了一次规模十分大的山地垦殖运动。
清代的人口总量在增长,造成耕地缺乏,人地比率缩小。
鄂川陕交界地区的巴山,早期是由棚民开发的。
山区垦殖是以南方丘陵山区为主,主要种植16世纪传入的玉米和17世纪传入的红薯、马铃薯。
为了种植高产旱地作物,进一步破坏山地、森林,使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普遍下降。
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
从太平天国、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间,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鸭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逐年减低。
近150年以来,闯关东的人破坏了鸭绿江流域一代的植被,政府也支持这种行为。
造成周边地区森林大量被毁。
20世纪后50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十分快,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尤大。
尤其是50年代末的
大炼钢铁,是森林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集中砍伐。
近20年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走入正轨,森林资源有所恢复。
第二节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分布演变
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的天然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分成森林、草原、荒漠地带。
一、中国境内主要森林植被带变迁
(一)中国古代天然森林地带
1、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森林
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温带林
包括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三江平原。
3、华北的暖温带林
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河下游平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豫中和豫西山地丘陵、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及山东丘陵等地。
4、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
包括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霍山、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山地丘陵、浙闽山地丘陵、南岭山地、两广山地丘陵北部、长江中下游平源(以上概括为华中)以及云南高原的北部、中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以上概括为西南)等地,是我国古代森林面积最大的一区。
(1)长江中下游平原
(2)秦岭山地
(3)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
(4)浙闽山地丘陵
(5)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
(6)云南高原的中部和北部
(7)青藏高原东南部
5、华南、滇南的热带林
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山地丘陵的中部和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及云贵高原南部等地。
(二)草原地带
位于森林带以西,包括两种类型。
1、北部的温带草原
包括大兴安岭的南段、呼伦贝尔高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以及黄土高原的西北部。
在整个温带草原中,天然植被又随着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内部差异。
2、青藏高原的草甸和草原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中部和南部,包括羌圹高原的中部和南部、通天河源、黄河源以及帕米尔等地区,天然植被主要是草甸和草原。
(三)荒漠地带
我国西北内陆,高山环绕,气候干燥,历史时期的天然植被以荒漠为主。
荒漠地带的北部,包括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荒漠分布极广,历代多有记载。
二、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变迁趋势及其原因
(一)在地带性总体格局不变的条件下,植被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域性变化。
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历史时期植被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十分明显,即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际,呈现森林—草原—荒漠依次过渡的景观,从北至南,森林依次演变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在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各地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特别是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植被类型也随着不断发展和变迁。
总的趋势是栽培植被的不断扩展和天然植被的逐渐缩小。
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上游呼伦池西畔肇始,由这里南下,循大兴安岭西侧,过西拉木伦河上游,西南行,过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再由六盘山北趋向西南,至于西藏自治区东部。
(二)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
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气候曾经发生过多次波动,随之气候位置也出现相应的南北摆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动植物分布界线和农作物的种植制度。
1、距今8000年——3000年间各地气温普遍比现在高2—3℃。
2、最温暖时期亚热带北界曾经达到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在寒冷时期北界南移至长江以南。
3、历史时期以来许多喜温热的野生动物分布界限发生了巨大变迁。
研究的13种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如亚洲象、犀牛、貘、獐、圣
水牛、貉、竹鼠、花面狸、大熊猫、孔雀、厚美带蚌、黄蚬、巴氏丽蚌,其分布的北界都曾经达到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后分布北界逐渐南移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三)历史时期植被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时期我国森林颁布的变迁是巨大的,森林变迁的原因与自然条件,与气候条件关系特别密切。
同时,在历史时期,人类的活动对森林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历代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森林利用中的滥砍滥伐、农业开发中的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等对历史时期森林资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迁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经过多次反复的。
思考题:试分析历史时期中国天然植被变迁的趋势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