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管理高危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提高吸痰质量,减小吸痰风险
1、吸痰压力:
• 成人:100 mmHg ~ 150mmHg • 儿童:80 mmHg ~ 100 mmHg • 婴儿:60 mmHg ~ 80 mmHg 2、根据病人的需要吸痰,尽量减少吸痰次数 3、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 4、严格无菌操作 5、掌握安全的吸痰法
6、气道湿化问题
手指捏感法 固定注气法 专用测气囊压力装置 血压计床旁测定 电子气囊测压装置
2)气囊的压力
气管壁内的 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坏死 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8、感染控制
• 严格无菌操作 • 加强口腔护理 • 热加湿器更换后严格消毒,加水时注意清洁操作,湿 化用水应无菌 • 更换呼吸机管道回路时不需要更换自动加水系统,但 不能在病人间交叉使用 • 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应视为污染物,严禁倒回入热 加湿器中
四、小结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一个治疗过程而非简单的 操作!护理过程是谨慎而细心的过程而非仅仅 是一个单纯的护理工作! 掌握人工气道管理过程中的高危因素后, 应坚持观察患者气道相关状况,加强导管检测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快速处理问题最大程度 地降低人工气道的风险!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高危因素 及防范
主要内容
• 高危因素有哪些 • 高危因素的原因 • 高危因素的防范 • 小结
人工气道是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 段之一。但在其应用管理中仍存在不统一、不 规范之处。因此,人工气道的护理引起了临床 医护人员的关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 预防。
一、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高危因素?
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
• 0.45%氯化钠溶液
–浓缩后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刺激性比生理盐水小。
• 1.25%碳酸氢钠溶液
–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其湿化效果 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 –碱性环境,抑制真菌生长。
5)湿化液的量
• 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份约300-500ml,建立人工气道后,每天丢失量剧增。 • 成人以每天200ml为最低量,确切量应视临床 情况而定。 • 对于机械通气早期而言,宜增加湿化量。 • 美国国家标准湿化量为30mg/L
相关参考文献
[1]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ryngeal injuries from prolonged intubation in adults.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120(1), 25-29 [2]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airways in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hest 1989; 96:178-80 [3] Brilli RJ,Spading KW,Lake MR,et al.The business case for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08,34(11):629— 638. [4]韩秀华,赵青菊,董怀平,等.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湿化气道中应用 的效果观察佣.护理学报,2006,13(2):12—13 [5] 秋平.恒温湿化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及护理册.上海护理,2005,5 (4):44-45
气道 损伤
突发 缺氧
肺 不 张
相关 性肺 炎
二、高危因素的原因分析
1、气道损伤?
• • • • • • 插管过程中用力过猛、动作粗暴 选择的导管过粗,型号不符合 吸痰方法不当或吸痰管过粗,吸痰压力 气囊压力过大、 导管固定不牢在气道内移动 气体加热过程中温度过高
气管插管>7天显著增加上呼吸道及声门损伤的发生率[1]
3、肺不张?
• • • • 气管导管插入过深 导管固定不稳妥,使其进入一侧支气管; 吸痰负压过大 湿化过度,致肺泡表面张力减小
4、相关性肺炎?
• 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 • 侵入性操作、 • 抗生素不合理的应用、 • 无菌操作不严格 • 不良的环境 • 手卫生不规范 应该有针对性地重点防范,从而降低相关性肺炎 的发生率.
2、突发缺氧?
气管导管的接头脱落或气囊破裂、充盈不足而发生漏 气。 气管导管移位,甚至脱出; 导管阻塞 痰液黏稠形成痰痂、导管被病人咬扁,分 泌物过多等。 供氧压力不足或氧源故障; 吸痰困难,致吸痰时间过长; 长期仰卧位或鼻饲不当引起食物反流,出现误吸; 湿化过度,引起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致严重缺氧; 病情突然变化,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衰、酸碱平 衡紊乱等情况。
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湿化法 微量泵持续湿化法 输液泵持续湿化法 电热恒温湿化法 温湿交换过滤器(人工鼻)
2.持续气道湿化法
4)湿化液的选择
• • • • • 生理盐水 蒸馏水、灭菌注射用水 0.45%氯化钠 碳酸氢钠溶液 药物湿化液
湿化液
• 蒸馏水 • 生理盐水
灭菌注射用水
–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积在肺泡支
吸入气体的湿化是一个易忽视, 然而很重要的问题。
1)吸入气体湿化的意义
• 人工气道的建立:
• 呼吸道的正常解剖和功能被破坏
• 病人咳嗽反射减弱,自行咳痰能力降低,甚 至不能自行咳痰。 • 易使分泌物堵塞气道,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
2)气道湿化装置
3)气道湿化的方法
1.间断湿化法
wk.baidu.com
间断气道内滴注 雾化吸入法 气道冲洗法
气 道 固 定 的 方 法
ETT的固定:胶布法、绳法、支架法
4、气道的固定
气道固定过紧:鼻粘膜,鼻窦口唇出现红肿
压迫性溃疡
• 气道固定过松:意外脱管
如何选择固定方法?
4、气道的固定
• 气管切开的固定应在病人颈部的侧面打死结,松紧以一 手指的空隙为宜,过紧易压迫颈部,致血液回流不畅和 病人不适 • 黏性较好的胶布固定,通常将导管和牙垫同时固定于口 腔的一侧,防止导管被咬扁,并在每次口腔护理后将导 管移至另一侧,以减少导管对口腔局部的长时间压迫, 而形成口腔溃疡。 • 使用呼吸机,则应采用支架支撑呼吸机接口的管道,防 止压迫气管切开套管,引起气管受压,出现缺血性坏死
最新技术
最小封闭容积(mov):18—21cmH2O
方法:先打满气囊,至颈部听诊无漏气声,再从气囊往外抽 气,每次0.2-0.5ml,至刚出现漏气声,听到漏气 ,再往囊 内补注气体直至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此时气囊对黏膜 的压力最小。
表 1可见,套囊容积与压力, A组 (手捏法)的实际注气量 明显高于 B组 (测压法)的注气量 A组囊内压明显高B组的囊内压
三、高危因素的防范
1、置管时:
• 置管时要做到轻、准,动作轻柔。 • 选择的气管导管粗细合适,并掌握好导管插 入的深度。 • 结束插管前应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采取双 侧胸部听诊法,若双侧呼吸音不对称,提示 导管插入过深,应拔出导管少许,给予及时 纠正。
2、置管留置时间
• • • • 预期保留人工气道<10天,推荐气管插管 预期保留人工气道>21天,推荐气管切开 对不能确定者根据病情演变确定 从气管插管转为气管切开的明确时机并未达成共识, 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决定[2]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的液体入量不 足 ,即使气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中, 呼吸道仍然处于失水状态。
7、防止误吸
• 减少仰卧位时间 • 鼻饲时病人头部抬高30。一45。或取半卧位,给流质 前先抽胃液,观察消化情况,证实无消化不良后再 注入流质,注入的速度要慢,首次剂量为250—300 ml。鼻饲后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30分钟内禁吸 痰,防止因刺激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 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口腔感 染和预防口腔分泌物流入气道。 • 带气囊的人工气道要检查气囊压力
短期内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指南(2006)推荐意见2
3、气囊管理
• 高容、低压气囊 • 最小封闭量(minimal occluding volume technique,MOV) • 气囊压力≤20-25 mmHg(24-30 cmH2O) • 气囊压力的测定
1)气囊的压力测定方法
气囊压力≤20-25 mmHg(24-30 cmH2O)
将听诊器置于患 者气管处,听取 漏气声。向气囊 内缓慢注气直到 经验判断:3-5ml, 听不到漏气声为 止。然后从 0.1ml开始抽出 气体,直到吸气 最小封闭压力(mop):25cmH 2O 时能听到少量漏 气声为止
3)气囊充气量
硬度如:口唇、鼻尖
。
通过触摸指示气囊来估计套囊内压力时经常 会出现估值偏低或偏高的情况[3]。 对套囊内压力用测压表进行测量或者采用最小 封闭压而不能通过触摸指示气囊判断压力。 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气囊压力监测
机械通气指南(2006)推荐意见3
4、气道的固定
• • • • 胶布固定法 寸带固定法 固定器固定法 弹力固定带固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