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研究进展.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研究进展.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研究进展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癌肿之一,手术切除是胸段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始终存在争议。

日本学者倾向于扩大淋巴结清扫,目前大部分医院将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作为胸食管癌常规清扫部位。

国内学者习惯左胸入路行食管癌手术,相关报道较少。

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解剖学基础左右迷走神经在不同位置发出喉返支:右迷走神经穿出颈血管鞘进入胸部前发出右喉返神经,后者绕右锁骨下动脉第一段返转上行于右侧食管气管沟;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下缘发出左喉返神经,后者绕过主动脉弓后沿左食管气管沟垂直上行[1]。

分组上,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属于106Top组淋巴结,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属于106L组淋巴结[2]。

喉返神经支配声带的运动,术中损伤或淋巴结侵犯喉返神经常引起声音嘶哑。

2 胸段食管癌淋巴引流特点及淋巴结转移规律食管淋巴引流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

食管黏膜下层的淋巴管除横向穿越食管壁引流至附近的淋巴结外,还存在垂直的纵向交通,纵向的淋巴引流量甚至比横向更丰富[3]。

食管癌在气管分叉平面形成不同淋巴引流系统:位于该平面以上者主要向上胸区转移,反之则向下转移。

癌位于该平面者则呈双向转移。

癌堵塞淋巴管可出现不规则转移[4]。

癌细胞还可经黏膜下层侧支淋巴管斜穿肌层与外膜形成远隔主灶的跳跃性淋巴结转移[5]。

因此,食管癌一旦侵及黏膜下层,即可在颈胸腹三野形成广泛乃至跳跃性的淋巴结转移。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其规律性:挂川晖夫[6]总结日本一组三区清扫资料(1226例)表明,胸上段食管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为左气管旁、中上段食管旁;胸中段食管癌贲门右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为中段食管、上纵隔淋巴结;胸下段食管癌以贲门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为胃左、胃小弯及上纵隔淋巴结。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各胸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部位。

3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目前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式主要包括传统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下转第3页)左侧开胸、胸内吻合术左侧开胸、左侧颈部吻合术右侧开胸、右侧颈部吻合术手术方式662245104例数211180.304.4917.31喉返神经损伤(例)发生率(%)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对于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喉返神经损伤是其手术常见的并发症[1]。

我院2005—2012年行食管癌手术101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31例,本文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损伤原因和预防方法,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11例食管癌手术中31例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3.2岁,胸上段食管癌11例,胸中段食管癌20例,且术后病理诊断示:鳞状细胞癌30例,腺癌1例。

TNM 分期(UICC 2009):Ⅰ期8例,Ⅱ期20例,Ⅲ期3例。

1.2手术方法31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中行左侧开胸、胸内吻合术者2例,行左侧开胸、左侧颈部吻合术者11例,右侧开胸、右侧颈部吻合术者18例。

1.3临床表现和处理喉返神经患者31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痰无力、声音嘶哑。

28例饮水呛咳者,痰多黏稠、咳痰不利者9例,呼吸困难者2例。

分别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加强呼吸道护理,给予化痰、营养支持、抗炎等治疗,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或鼻导管吸痰以及气管切开。

2结果术后5例并发肺炎,全组未出现死亡病例。

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07%(31/1011),其中,行左侧开胸、胸内吻合术,左侧开胸、左侧颈部吻合术,右侧开胸、右侧颈部吻合术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30%、4.49%、17.31%。

喉返神经损伤31例中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19例,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11例,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8例。

食管癌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关系3讨论目前,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仍为手术治疗,而区域淋巴结清扫成为食管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在达到根治手术切除目的的同时增加了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2]。

外科主治医师-胸心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食管疾病(二)

外科主治医师-胸心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食管疾病(二)

外科主治医师-胸心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食管疾病(二)[单选题]1.贲门失弛缓症行He11er手术的远期并发症是反流性食管炎,以下附加的抗反流手术方式中,不包括A.贲门肌(江南博哥)层切开成形术B.Nissen手术:将胃底包绕末端食管360。

CBe1sey手术:是包绕240。

的胃前壁部分折叠D∙Toupet手术:270°胃底折叠E.Dor手术:将前壁胃底180。

折叠正确答案:A[单选题]2.与食管癌发病因素无相关性的是A.亚硝胺类化合物及真菌B.环境、气候与季节C.不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D.遗传因素E.Barret食管正确答案:B[单选题]3.下列对食管癌临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早期有咽下食物哽噎感和异物感,胸骨后针刺样疼痛或烧灼感B.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逐渐消瘦及脱水C.持续胸痛或背痛多表示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D.血行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E.侵犯喉返神经,可发生声音嘶哑;侵入气管,形成食管气管屡正确答案:D[单选题]4,以下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食管吞领X线双重对比造影的影像学表现A.食管黏膜皱裳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B.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和管壁僵硬C.小的充盈缺损D.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E.小龛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和管壁僵硬为食管癌食管吞领义线双重对比造影的中、晚期表现。

[单选题]5.关于食管癌的淋巴转移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仅次子血行转移B.上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锁骨上及颈淋巴结C,中下段多转移至气管旁、贲门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D.各段均可向上或向下方的淋巴结转移E.约1/4病例的淋巴结转移呈跳跃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食管癌的转移扩散特点:①直接浸润:肿瘤直接由黏膜经黏膜下肌层侵及肌层、外膜,甚至相邻的组织和器官。

②食管壁内扩散: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网互相交通,癌细胞可沿淋巴管上、下扩散,显微镜下观察扩散的范围大于肉眼所见。

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陈俊强;郑雄伟;朱坤寿;李建成;林宇;潘才住;潘建基【摘要】背景与目的: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少有专门报道。

本研究分析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1131例,对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76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全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3.2%,其中胸上、中及下段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7%、33.0%和16.0%。

单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病变X线长度、pT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只与肿瘤部位、p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

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深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少见;胸上、中及下段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数占该段淋巴结总转移数的比率分别为57.7%、32.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食管癌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多于左颈部。

结论:影响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独立因素是肿瘤部位、p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深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少见。

%Background and purpose: Lymph node (LN)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of neck rate higher, but there is little bulk reports. This article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 in 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E-SCC) and the clinical role. Methods:A total number of 1 131 TE-SCC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esophagectomy plus three-ifeld lymph node dissection at Fujian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between Jan. 1993 to Dec. 2003, during which, 367patients had pathological metastasis of CLN. Results:The metastatic rate of CLN was 33.2%for the entire group, 43.7%, 33.0%and 16.0%for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E-SCC respectivel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tastatic rate of CLN was relevant with the tumor site,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ed degree, lesion length showed in X-ray, pT stage and the number of CLN (P<0.05). But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tastatic rate of CLN was just relevant with the tumor site, pT stage and the number of CLN (P<0.05). Metastasis of cervical paraesophageal lymph nodes was the most common, and Background and purpose: Lymph node (LN)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of neck rate higher, but there is little bulk reports. This article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 in 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E-SCC) and the clinical role. Methods:A total number of 1 131 TE-SCC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esophagectomy plus three-ifeld lymph node dissection at Fujian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between Jan. 1993 to Dec. 2003, during which, 367 patients had pathological metastasis of CLN. Results:The metastatic rate of CLN was 33.2%for the entire group, 43.7%, 33.0%and 16.0%for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E-SCC respectivel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tastatic rate of CLN was relevant with the tumor site,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ed degree, lesion length showed in X-ray, pT stage and the number of CLN (P<0.05). But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tastatic rate of CLN was just relevant with the tumor site, pT stage and the number of CLN (P<0.05). Metastasis of cervical paraesophageal lymph nodes was the mostcommon, and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next, and metastasis of cervical profound lymph nodes and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were rare.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CLN occupied the sum of the segmental CLN were 57.7%, 32.0%and 10.0%for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E-SCC respectively (P<0.05). Right CLN of each segmental TE-SCC was more than left CLN. Conclusion:Independent factors on CLN in TE-SCC are the tumor site, pT stage and the number of CLN. Metastasis of cervical paraesophageal lymph nodes is the most common, and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next, and metastasis of cervical profound lymph nodes and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are rare.【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5页(P921-925)【关键词】食管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作者】陈俊强;郑雄伟;朱坤寿;李建成;林宇;潘才住;潘建基【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特别是颈部具有较高的转移率(23.4%~49.5%)[1-4]。

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主要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185例,这185例患者都进行了次全切除并二野淋巴结清扫术,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病理学资料.结果在本研究当中的185例患者中,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有27例,主要包括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25例,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4例,2例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均转移.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和食管旁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规律,并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39-01为了探讨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实际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相关信息和资料来源于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185例,主要包括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85例, 患者年龄都在3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岁,患者都实施了食管鳞癌次全切除术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在本研究当中的185例患者当中,包括颈胸腹联合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和胸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3例和122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都进行了专业病理学诊断检查,且都符合食管鳞癌疾病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本研究患者都进行了次全切除并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主要有颈胸腹联合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包括胸腔镜手术)患者63例,胸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情况回顾性研究分,把18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统一整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统计出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患者手术治疗来说,引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姿势, 从患者第五肋床入路,作用在患者隆突下侧病变部位,实现胸膜切口和顶部的有效吻合,作用在患者隆突上侧病变部位,实现颈胸膜三切口和其顶部的有效吻合.后期加强对患者淋巴结的送检和情况检验.2结果2.1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结果研究经过临床手术治疗和情况观察可知,在本研究的185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当中,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例数为27例,出现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例数为25例,出现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例数为4例,出现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均转移的患者有2例.具体数据见下表1.2.2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在本研究当中的185例患者当中,产生临床并发症状的患者有3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主要的并发症状是颈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脓胸、出血、呼吸功能异常以及切口感染等. 2.3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因素研究经过临床情况研究和转移规律分析可知,导致患者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原因比较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六大因素,分别是患者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和食管旁淋巴结.3讨论综上所述,近年来,癌症种类越来越多,在多种癌症当中,胸中段食管鳞癌是比较常见的,导致患者患上该病的原因比较多,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其中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1].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患者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来说,其发生癌症转移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临床上对其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还不明确[2].要想从根本上降低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避免患者病情快速恶化,必须加大对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力度,明确导致其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转移前预防和转移后治疗提供依据[3]. 具体来说,导致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六个,第一大因素是指患者肿瘤实际大小,随着患者肿瘤的不断增大,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越大.第二大因素是指患者肿瘤所在位置,患者肿瘤距离喉返神经越近,产生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越大[4].第三大因素是指患者肿瘤实际浸润深度,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越大[5].第四大因素是指患者实际分化程度,随着分化程度的加深,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越大.第五大因素是指脉管癌栓,针对存在脉管癌栓的患者来说,其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现象的几率较高.第六大因素是指食管旁淋巴结转移,针对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来说,比其他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更高. 总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对于胸中段食管鳞癌、肿瘤较大、低分化及浸润程度较深的患者应重视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6]. 参__________考文献[1]李国威.奥氨平、氯氮平、利培酮及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致体重增加的比例[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0,26(5):25-27. [2]张文山,沈国义.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5):273-276. [3]马可,王祥,肖文光等.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4,1(1):35-40. [4]李振轩,杨弘,胡祎等.CT对胸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价值[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11):667-670. [5]李成林,王雅棣,韩春等.食管癌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4):340-342. [6]杨扬,王启,刘延风等.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7):155-157.。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与分布特征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与分布特征
德州 2 30 ; . 5 0 0 2胸外科 ) (. 1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c T室 , 山东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转移 C T影像分析,探讨其分布特征。方法 对 10 1 例经病理及影像随
诊证 实胸段食管癌转移性淋巴结的位 置、 大小 、 目、 数 形态及强化特征进行分析 。淋 巴结根据美 国胸科协会( ) A 的纵隔淋 巴结分组 标 准及颈腹部淋巴结分组标准分为 1 组 , 5 设定淋 巴结直径 大于 1 为转移 淋巴结 。 结果 .c 0m 10 1 例胸段食管癌 中 , 共观察到 21 3
3 Ls于 5 ~ 0 进行扫描。 .m / 0 , 06 S
1 临床资料 . 1
收稿 日期 :0 1 1— 0 修 回 日期 :0 1 1- 0 21— 11; 2 1— 1 3
作者简介 : 邵元伟 (91 )男 , 18一 , 山东省禹城市人 , 大学本科学历 , 主治 医师 , 从事医学影像诊 断工作。
范围 自 舌骨下至 胃 底层面 , 部分扫描至 L 椎体层面。 3 螺旋扫描模式 , 层厚 6 m, .m 准直 5 m, 0 .m 螺距 1 。 0 . 5 扫描前 2 i 0m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 ,之后 口服 6%泛影葡胺 10m 。1 例增强扫描经右肘静 脉 0 0 L 8 高压注射器注射碘佛醇8~ 0 L 0 10 ,注射速率 2 ~ m . 5
枚 转移性淋 巴结 。 胸段食管癌淋 巴结转移以右下气管旁组 、 主肺动脉窗组 、 隆突下组最多 , 为右上气管旁组 、 其次 右锁骨上组、 左 动 胃 脉旁组及腹腔干旁组 。 中上段食管癌注意观察右上气管旁组及右锁骨上组 , 中下段食管癌 注意观察 胃左动脉旁组及腹腔干旁组。 结

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 期2019 Vol.6 No.237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张广敬,姜美玲,张 康,崔宏伟,刘计宽,张鲁昌(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山东 济宁 272001)【摘要】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并且有随访资料的患者共368 例,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术后转归情况。

结果 368例患者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29例(7.9%)。

病变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长度是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变部位、病理类型与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6%(142/368),主要表现为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

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与淋巴结无转移患者无差别,5年生存率低于隆突下淋巴结无转移患者。

结论 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病变浸润深度、长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适度合理个体化的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可明确患者术后分期、指导术后治疗及判断预后,同时减轻手术的创伤、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清扫术【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37.02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患者转移的常见途径,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隆突下、胃左动脉旁、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1]。

研究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可为淋巴结清扫提供临床依据。

我们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3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目的是探讨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清扫的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胸段食管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胸段食管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何中杰【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胸段食管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段食管癌、贲门癌各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胸段食管癌以上纵隔、肺门,隆突下较为多见;贲门癌转移主要以腹腔、贲门周围多见.对患者年龄、肿瘤细胞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长度,分化程度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浸润全层,长度超过5 cm以及细胞分化程度低、位于胸下段的肿瘤和淋巴清扫个数>3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将上述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分化程度,长度,浸润深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具有一定的特点,术前全面合理的检查,根据肿瘤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浸润深度等实际情况制定淋巴结清扫范围.%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horacic esophageal and cardiac cancer,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tastasi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5 patients with thoracic esophageal and cardiac cance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horacic esophageal and cardiac cancer was analyzed.Univa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fluences.Results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above the mediastinum,hilar,carina was more common;cardia cancer metastasis was mainly in the ab-dominalcavity,more common around the card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umor infiltrated the whole layer,the length of more than 5 cm and the degree ofcell differentiation was low,located in the lower thoracic tumor and the number of lymphatic sweeps, the number of tumor depth,length,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other factors >3 wa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length and depth of invasion wer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Conclusion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and cardiac cancer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the length of le-sion and the depth of infiltration.【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3页(P599-601)【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作者】何中杰【作者单位】537000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我国食管癌发病率较高,与食管下段相连的贲门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T1 b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和危险因素

T1 b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和危险因素

T1 b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和危险因素肖俊猛;徐磊;朱正帅;李印;刘先本;张瑞祥;刘士磊;王总飞;孙海波;陈先凯;刘奇【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3【摘要】目的探究T1 b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初治胸段鳞癌、病理分期为T1 b期的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淋巴结转移率,并用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54例(29.8%)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浸润与T1 b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浸润是T1b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页数】3页(P2317-2319)【作者】肖俊猛;徐磊;朱正帅;李印;刘先本;张瑞祥;刘士磊;王总飞;孙海波;陈先凯;刘奇【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郑州 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相关文献】1.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嵇建;郭伟2.PT1-3 N0 M0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J], 朱德奇;李宾;李春霖;王忠民;董成来;王永连;陶义鹏;陈志军;甘绍印;曹克鑫3.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张开上;郑少忠;邱龙;范莹莹;李向楠4.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李强明; 张国庆; 侯志超; 刘天阳; 叶飞; 赵松; 李向楠5.T1b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程诚;郑瑞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选择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目的是为肿瘤能够通过手术获得根治性切除并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在考虑手术指征时,除了考虑肿瘤本身的切除可能性外,更重要的是结合目前外科治疗的现状进行预后判断,对食管癌进行准确术前分期的目的亦在于此。

2009 年新版UICC 食管癌分期将T1 进一步细分为T1a 和T1b ,因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食管癌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在有条件的单位非常适合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 EMR )等局部治疗手段,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够避免手术切除以及消化道重建带来的巨大创伤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鉴于目前的分期手段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上尚有待提高,内镜下局部切除后必须进行仔细的病理检查以确认肿瘤尚未累及黏膜下层,因为食管黏膜下层富含淋巴管,肿瘤一旦侵及此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即可达20%?30% ,本院病例组T1b患者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即达到25% ,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淋巴结清扫方能达到准确分期和根治效果。

此外,新分期将T4 进一步细分为T4a (侵犯胸膜、心包和膈肌,可根治性切除)侵犯和T4b (主动脉、嵴柱和气管等其他邻近结构,无法根治性切除)。

本院研究结果发现T4b 者预后极差,即使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亦难以获得长期生存,而T4a 与T3 病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vs 32% ),这一结果再次提示根治性切除仍是食管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与贲门腺癌不同的是胸段食管在解剖学上缺乏浆膜层,肿瘤一旦浸润至食管表面极易侵犯胸膜。

鉴于目前的手术技巧,T4a 病例根治性切除并无困难,故T3 与T4a 的划分是否合理尚有待大样本结果验证,而对于T4b 病例而言, 有效的术前诱导治疗或许有助于改善手术切除根治性,进而使患者长期生存。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许多实体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就食管癌而言尤为如此。

陈俊强发表的论文-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意义探讨

陈俊强发表的论文-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意义探讨

・330・・论著・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意义探讨陈俊强潘建基陈明强李云英余志廉郑雄伟吴君心陈文娟朱坤寿柳硕岩肖锦榕【摘要】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痈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

方法对首程治疗行颈、胸、腹3个野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21例,标记各部位清扫的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了解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27.9%和7.9%,上纵隔的分别为3l-2%、24.O%和lO.1%,中纵隔的分别为14.3%、29.7%和33.7%,下纵隔的分别为1.3%、4.0%和19.1%,腹部的分别为11.7%、25,I%和55.1%。

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愈高(P<O.05)。

结论胸上段食管痈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七、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最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件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

建议胸上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七界包括颈段食管旁及锁骨t、下界包括隆突下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下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至隆突水平、下界包括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中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病理学;照射野CUlli删siglli丘咖oeof蒯劬erapyformoradcesophageaIa嘣no哪acoo嘣ng协mep枷emofbmphnodeme纽s纽s器a‰r鹤叩ha妒ctonIyC删洲儿n一9谊蟛‘,黝|7v.,沈n蓼,C崩刚彤i,妒9谊昭,HYuI卜帆.sHEzk—l诚n,zHENGX泌ng・协ei.WUJl‘T卜矗n,cHENj瞩knjinon,zHUKul卜sIⅪu.uUshL∞一弦n,朋D五n-r0%嘶口rt脱眦旷删洳如,l0靴I!ogy,凡洳n^毗厄nc谢死脚r舶5p豇以,删溉肌如耐矾,l觇,苫豇,,,,k咖扯3j.00,4,CA打mco哗,础ng口眦JlDr:朋,v肋n谚,西加矗:肿,洳彬@J26.com【A№ct】objec廿豫∽cordiIlgtotllepanem0fthemetastaticlymphnodedigtributi伽硪erin捌io出erapyofe8叩hagealcarcinoma,。

Lisfranc损伤

Lisfranc损伤

Lisfranc损伤堑'『工!临床医学2o07年8月第9卷第8期困难,进食误咽,声音嘶哑,增加肺部并发症.文献报道,三野清扫喉返神经损伤率20%~50%[18,2o],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0%~20%_加j.目前无特别的方法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Natsuqoe等[2Jj对5例喉返神经离断患者尝试术中重建喉返神经,取得一定效果.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在食管癌治疗中作用已得到一定认可,但目前的研究多是回顾性分析.参考文献1于频主编.系统解剖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5—296.2余志廉,朱坤寿,柳硕岩,等.胸段食管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1998,25(7):530~532.3李辉主编.现代食管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26.4SiewertJR.Systemiclymphnodesdissectionforesophagealcancer—effec—tiveornot.9DisEsoph,1994:7(1):12~13.5邵冲,叶玉坤,葛孝忠,等.食管癌上,中段与淋巴结转移.中华胸心外科杂志,1994,10(3):245—247.6藤田博正,挂川晖夫,由名秀明.胸部食道癌根治手术3领域lJ= ,,节郭清术.临床外科,1993,48(9):1133.7BunraR,WongJ.ExtentoflymphadenectomyforsqualllOUScell esophagealcarcinoma:Howmuchisnecessary.DisEsoph,1994,7(3): 151—155.8WatanabeH,KatoH,TachimofiY,eta1.Significanceofextendedsystemiclymphnodedissectionforthoracicesophagealcarcinomainjapan.Recent ResultsCancerRes,20130,155:122—133.9LawS,Wong.Two—fielddissectionisenoughforesophagealcancer.Dis Esophagus,2001,14(2):98~103.1O夏李明,陈奇勋,周星明,等.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中国肿瘤,2006,15(11):782~784.11MatsubaraT,UedaM,NagaoN,eta1.Cervicothoracicapproachfortotal mesoesophagealdissectionincancel"ofthethoracicesophagus.JAmCoilll25?Surg,1998,187(3):238245.12PeracchiaA,RaulA,BardiniR,eta1.LymphnodedissectionforcaIlc目ofthethoracicesophagus:howextendeditshouldbe?Analysisofperson—aldataandreviewoftheliterature.DisEsoph,1992,5(2):6978.13NishihiraT,SayamaJ.Lymphflowandlymphnodemetastasisin esophagealcancer.SurgToday,1995,25(4):307—317.14TaNraY,Y asunagaM.Recurrentnervenodalinvolvementisassociated withcervicalnodalmetastasisinthoracicesophagealcarcinoma.JAmCoil Surg,2000,191(3):232—237.15ShiozakiH,Y anoM,Ts@nakaT,eta1.Lymphnodemetastasisalongthe recurrentnervechainisanindicationforcervicallymphnodedissection inthoracicesophagealeanc~.DisEsophagus,2001,14(3—4):191—196.16MiyataM,Y anoM,DokiY,eta1.Aprospectivetrialforavoidingcervical lymphnodedissectionforthoracicesophagealcancers,basedonintra—operativegeneticdiagnosisofmicrometastasisinrecurrentlaryngealnerve chainnodes.JSurgOncol,2OO6,93(6):437—438.17MalassagneB,TiretE,DuprezD,eta1.Prognosticvalueofthoracicrecur- rentnervenodalinvolvementinesophagealsql4ai~OUScellcarcinoma.JAmCoilSurg,1997,185(3):244—249.18TabiraY,Y asunagaM,TankaM,eta1.Si击canceofthree—fieldlym—phadenectomyforcarcinomaofthethoracicesophagusbasedondepthof tumorinfiltration,lymphnodalinvolvementandsurvivalrate.JCardio—vaseSurg(Torino),1999,40(5):737~740.19方文涛,陈文虎,蒋勇,等.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268~271.20FujitaH,SueyoshiS,TanakaT,eta1.Optimallymphadenectomyfor squamouscellcarcinomainthethoracicesophagus:comparingtheshort ——andlong——termoutcomeamongthefourtypesoflymphadenectomy. WorldJSurg,2003,27(5):571—579.21NatsugoeS,OktmmraH,Mamum~oM,eta1Reconstructionofrecur—rentlaryngealnervewithinvolvementbymetastaticnodeinesophageal cancer.AnnThoracSurg,2005,79(6):1886—1889.Lisfranc损伤蒋健Lisfranc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损伤,容易忽视,容易误诊漏诊.一旦误诊漏诊,会造成伤者长期的畸形甚至残疾,及时准确的诊断和伤情判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非常重要.现主要就Lisfranc关节的解剖,生物力学为基础来阐述Lisfranc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背景Lisfranc关节就是跖跗关节,以法国JaqcuesLisfranc(1790—1847)的名字命名.当时有一位士兵在骑马时受伤,前足发生坏疽,为他做截肢手术时发现通过这个关节可以不用截断骨骼,从此,跖跗关节的损伤就被称为Lisfranc损伤,约作者单位:313200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占0.2%….近年来随着CT,MRI等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这一损伤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由于Hsfranc关节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容易同一般的前足扭伤相混淆或被其他严重的合并损伤所掩盖,容易误诊,误诊率约20%L2J.2解剖学及相关生物力学近来提出了Lisfranc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它包括跖骨及其与楔骨和这些骨骼之间的关节,以及关节之间韧带所组成的复合体.Lisfrane韧带位于足底连接于内侧楔骨和第2 跖骨基底之间,第2—5跖骨基底之间有横向的韧带连接,而第1—2跖骨基底之间没有横向的韧带,所以Lisfangc韧带是唯一连接于第1,2跖骨之间的韧带连接,其完整性对于关节的稳定十分重要.第1,2跖骨与内侧楔骨和中间楔骨之间只有关节囊和薄弱的背侧韧带连接,受到暴力时容易损1126?伤].第2跖骨的基底部嵌插于由三块楔骨远端关节面组成的凹陷中,是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因此称第2跖骨是关键点(keystone).1986年,Myeson提出了Lisfanc关节损伤的三柱理念,即第4,5跖骨与骰骨及其间的关节组成了外侧柱,由于它的活动性相对较大,对于创伤后的不稳定的耐受性也较强,第2,3跖骨和中间和外侧楔骨及其中间的关节组成中间柱,它的活动性最小,它的不稳定对于步态的影响较大,第1跖骨与内侧楔骨及其间的关节组成的内侧柱的活动性介于前两者之间_5.3损伤机制损伤原因轻的可以是下楼梯时的扭伤,重的可以是高处堕落伤或交通事故的高能量损伤,损伤机制根据受力部位可简单的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其中间接损伤更为常见.直接损伤是指跖跗关节为直接的受力部位,可以是重物砸伤或交通事故损伤,这种损伤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不良影响.间接损伤的机制比较复杂,前足跖屈的情况下突然承受暴力,暴力沿足的内外两侧纵弓传导,可造成损伤,通常由于胫后肌力量强于胫前肌并且足跖侧韧带强于足背侧韧带,足背侧韧带更容易断裂, 跖骨基底部通常向跖侧移位.4损伤分类好的分类方法应该是简单易行,并且能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目前没有一种分类方法能够做到这些方面. Quenu和Kuss于1909年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根据跖骨的移位方向将损伤分为三类:同侧移位,单独移位和分离移位.现在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Hardcastle于1982年提出的Hardcastle分类系统,它以Quenu和Kuss系统为基础,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A,B,C类骨折_6J.5临床诊断除了询问病史外,应认真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包括:(1)观察足底是否有以Lisfranc关节为中心的瘀斑;(2)中足足背是否有肿胀畸形及压痛;(3)检查者一手固定足跟,另一只手跖屈和背伸跖骨头,观察跖跗关节是否出现疼痛; (4)观察患者仅以患足的足跟着地单足站立时是否会引起疼痛.应对血管神经情况进行评估,因为足背动脉的走行通过第1,2跖骨间隙,在严重脱位时容易损伤.足中部损伤都应该常规进行x线检查,除包括常规的足部正斜位外,还应摄侧位片,有时还需摄对侧足进行对照.许多国外学者提倡在麻醉下摄负重位片和前足内收或外展的应力位片, 来评价关节在应力条件下的稳定性.阅片时应注意前后位片,第1跖骨基底的外侧缘与内侧楔骨的外侧缘排列是否紧密并在一条直线上,第2跖骨基底的内侧缘与中间楔骨的内侧缘排列是否紧密并在一条直线上,第1,2跖骨之间的间隙应该与内侧楔骨和中间楔骨之间的间隙是相当的;斜位片,第4跖骨基底的内侧缘与骰骨的内侧缘排列是否紧密并在一条直线上,第3跖骨的外侧缘与外侧楔骨的外侧缘排列是否紧密并在一条直线上以及关节间隙出现小的撕脱骨片,即斑点症(flecksign),对诊断也有重要价值.6治疗方法Lisfranc损伤的治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多数学者都浙江临床医学2O07年8月筮!鲞箜塑同意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时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但在治疗方法上观点不一.多数不主张保守的外固定.首先软组织损伤的评估很重要,一般需要抬高患肢,冷敷等手段减轻组织水肿,如果高度怀疑骨筋膜室综合征,应行筋膜切开术.根据脱位方向及时准确地手法复位很关键,复位可以缓解皮肤等软组织被脱位骨骼的顶压,减轻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与水肿,为进一步积极的手术治疗创造条件.闭合复位有时会因为软组织嵌压,或严重的粉碎骨折而失败,这时就要考虑进行切开复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拇指翘起症(toe—upsign),是指在复位时发现第1跖骨向足背侧翘起,而不能复位的情况,对于判断胫前肌肌腱嵌压很有价值.手术时机的选择,最好是伤后12~24h,如果在上述时间内没有手术,由于软组织的水肿,手术一般要在伤后7~lOd左右进行.在治疗上的区别无非是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固定材料采用克氏针或螺钉.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通常用于比较简单的Lisfranc损伤或外侧柱的固定,Har&amp;astle等处理A型骨折的方法是将第一根克氏针在内侧由第1跖骨穿向内侧楔骨,第二根由第5跖骨穿向骰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对患足的软组织干预比较小,缺点是钉道感染,固定不牢,复位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切实和最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趋势所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了这种方法.切口选择一般是足背第1,2跖骨之间和第3,4跖骨之间的双切口,但要注意两个切口之间皮瓣的宽窄,并且避免损伤足背动脉.内侧柱和中间柱的固定一般选折螺钉固定,外侧柱可以选折克氏针固定.一般可以选折AO3.5mm或4.0rnm螺钉进行固定,但3.5mm螺钉的断钉率较高,空心钉的折断率较高,通常不被使用.内植物的植入方向一般选择由第1,2跖骨干分别向内侧楔骨和中间楔骨.钻孔时由于骨块之间存在微动,钻头容易折断,所以有时复位满意后,一般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不稳定骨块,再行钻孔,比较安全.对于没有骨折的单纯韧带损伤,可以考虑做关节I期融合手术,手术范围包括内侧柱和中间柱,外侧柱可以只以克氏针固定.术中要注意关节软骨面的处理,有时需要植骨.术后应用石膏或支具保护,在8~12周内避免负重,固定第4,5跖骨的克氏针可在6~8周时拆除,固定其它跖骨的内固定物一般要保留3~4个月.7合并症与预后早期的合并症包括皮肤坏死,血管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常见的是创伤性关节炎,其它的还有骨折不愈合,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萎缩综合征等_2].局部创伤的程度,诊断是否及时和脱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直接损伤比间接损伤预后要差.也有的学者提出单纯脱位的预后要比骨折合并脱位的预后差,可能与骨折的愈合能力要强于韧带和骨骼接合部损伤的愈合能力有关[8,10].参考文献1VuoriJP,AroHT.Lisfranejointinjuries:traumamechanismsandassoci一'atedinjuries.JTrauma,1993,35:40~45.2EnglanoffG,nnsUnD,HutsonHR.Lisfrancfracture—dislocation:afre—quentlymisseddiagnosisintheemergencydepartment.ArmEmergMed,堑堕堕年8月第9卷第8期l995,26:229—233.3MantasJP,BunksliT.Lisfrancinjuriesintheathlete.ClinSportsNed】994.13:719—730.4HeckmanJD.Fracturesanddislocations0fthefoot.In:ltockwoodCA. GreenDP,Bucho/z/tD,eds./tock~coodandGreen'sFracturesinadults.V0l2.3dedPhiladelphia:Lippincott,1991.2140~2151.5klyersonM,F/sher1t,BurgessA,eta1.Fracturedislocadons0fthetar—sometatarsaljoints.endresultscorrelaledwithpathologyandtreatment. FootAnldl~,1986,6:225~242.6SmithT.Dislocations.InMcGlamryE,BanksA,DowneyM(eds). ComprehensiveTextbookofFootSurgery.V oI2.Ed2.Baltimore. WilliamsandWilkir】s,199.1472~1521.7Ash~orth砌,DaviesMB,WilliarnsonDM.IrreducibleLisfranc'siniurv: 11ae'toeup'sign.I.jury,1997,28(4):321322.8Felder-JohnsonKL,l~lurdochDP,l~IcGanityP. "sfancfacture—dis1o.cation.Aliteraturereviewandcasepresentation0ftarsometataridioinIin. juries.nPodiatrl~IedSurg,1995,12:565602.9PreidlerKW,BrossmannJ,DaenenB,eta1.MRimaging0fthetar.sometatarsaljointanalysis0finjuriesin11patients.AmJRadiol,1996, 167:1217~1222.10KuoRS,TejwaniNC,DiCiovanniCW,eta1.Outcomeafteropenreduc. tionandinternalfixationofLisfrancjointinjuries.JBoneJointSurg,82一A(11):1609~1618.腰椎问盘髓核退变楼才俊综述章银灿审校腰椎间盘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单元,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三部分组成,由于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腰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其中髓核的退变较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更明显,主要表现为水分含量的降低,蛋白多糖浓度的下降和成分的改变,其生物力学特性也随之发生改变,引起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像学上也出现相应的表现.如何正确地认识髓核的退变,关系到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估计.1髓核退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正常髓核位于椎间盘中央偏后,横段面上占椎间盘面积的5o%~6o%,呈胶冻状,触之有弹性.髓核被纤维环和上下软骨终板固定,儿童时髓核和纤维环界限清楚.随年龄的增加,髓核变得坚硬而发白,蛋白多糖和水分含量减少,胶原增粗,髓核与内层纤维环分界不清.髓核内有脊索细胞和软骨样细胞二种类型,胚胎22周前脊索细胞占优势, 26周以后至成人以软骨样细胞为主,随着退变增加,髓核功能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坏死细胞比例增加,从胎儿的2%到成人的50%以上.Moore等_lj认为髓核退变起始于人生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后,髓核水化程度明显下降,髓核皱缩,内层纤维环出现裂隙,并伸人髓核,随后髓核出现裂隙甚至碎片.Thompson等_2j将髓核退变病理分为5级:l 级:蓝白色胶冻样髓核肿胀,纤维环尚完整;2级:纤维带伸人髓核,纤维环板层间软骨样物质出现;3级:髓核纤维组织增多,纤维环板层间软骨样物质增多;4级:髓核出现与终板平行的水平状裂隙,纤维环局部塌陷;5级:裂隙扩展至整个髓核和纤维环.Hansen等_3_3发现狗腰椎间盘髓核退变有两种不同病理类型:~型表现为髓核和内层纤维环进行性胶原化和钙化,常发生椎问盘突出症;另一型表现为髓核缓慢胶原化,至成年时仍保持黏液样外观,常单纯发生椎间盘退变及纤维环肿胀,很少发生椎间盘突出症.Lowell等_4建立作者单位:311800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了狗急性椎间盘髓核退变模型,分为六个类型:l型:髓核半透明,灰白色,与纤维环分界清楚;2型:髓核失去半透明外观,变为无色泽,纤维环撕裂,髓核邻近裂隙处皱缩;3型:髓核区变暗,内层纤维环内折,在髓核上形成缺口,椎间高度常有降低;4型:髓核区灰暗,且有明显纤维层与内层纤维环相连,椎间盘常变窄,向后膨出;5型:髓核被混乱的纤维或颗粒组织所代替,灰暗,有不规则腔隙;6型:髓核组织钙化白垩化,与纤维环分界清楚.2髓核退变的生化改变髓核由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外基质主要为水,蛋白多糖,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蛋白多糖(PG)是由许多共价键连于核心蛋白的糖胺多糖(GAG)所组成的大分子家族. PG有两大亚群,为小分子非聚合PG和大分子聚合PG,有许多GAG链与核心蛋白相连,连接蛋白稳定.GAG成分主要有硫酸软骨素(cs),硫酸角质素(KS)和透明质酸(HA)等.与关节软骨PG相比,髓核的cs链较短,I(S链较长,仅小部分以多聚体形式出现.PG具有固定负电荷密度,对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可维持髓核中的水分含量.PC,水化后以凝胶状态填充在胶原纤维的网眼中,其分子体积可压缩至疏松状态的2o%.产生一种抗压强度,使髓核具有膨胀性与弹性,维持髓核在压力作用下不被压缩,在承受外力时有吸收震荡作用,是髓核负重载荷的基础.椎间盘细胞有合成PG 的能力.髓核是全身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除主要依靠软骨终板的渗透作用,许多因素可影响髓核的营养代谢,首先是年龄因素,从小儿至成人的生长过程中椎间盘体积增大,外周血管数量进行性减少和软骨终板逐渐钙化,阻止了髓核营养物质的进入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同时乳酸含量也增加,pH值降低,因而影响了髓核细胞的代谢和基质的生物合成.其次,强制性体育活动,制动,振动或脊柱变形等均会引起椎间盘负荷增大, 通过间接改变髓核的营养状况而加速退变;吸烟,血管性疾病和糖尿病也可降低髓核的血供而加速退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在PG含量及cS,KS成分的改变【J.。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s t a g e s o f f e m o r a l h e a d o s t e o n e c r o s i s —a n MR I c o n t r o l l e d s t u d y [ J ] .I n t
O a h o p , 2 0 0 2 , 2 6 ( 1 ) : 3 1— 3 5
关键词 食 管癌 三野根治术 淋 巴结 转 移
7 李慧英 , 王 义 生 .淫 羊 藿 对 激 素 性 股 骨 头 坏 死 大 鼠 血 液 流 变 学 及 骨密度的影响[ J ] .中 华 实 验 外科 杂 志 , 2 0 1 2 , 2 9 ( 7 ) : 1 2 2 6—1 2 2 8
8 李慧英 , 孟 东 方 .淫 羊藿 提 取液 对 激 素 性 股 骨 头 坏 死 的作 用 [ J ] .
杨 扬 王 启 刘 延 风 许 瑞 彬

要 目的
探 讨 胸 段 食 管 癌 喉 返 神 经 旁 淋 巴结 转 移 对 颈 淋 巴结 转 移 的 预 测 价 值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0年 1月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1 3年 8月 因胸 段 食 管 癌 接 受 三 野 根 治 术 的 6 4例 患 者 临 床 病 理 资 料 及 随 访 结 果 。 结 果 食 管 癌 位 于胸 上 段 时 , 无 论 喉 返 神 经
旁 淋 巴 结有 无 转 移 , 颈 部 淋 巴结 转 移 率 均 类 似 ( P> 0 . 0 5 ) 。 食 管 癌 位 于胸 中 段 、 胸下段 时, 当喉 返 神 经 旁 淋 巴 结 有 转 移 时 , 颈 部 淋 巴结 转 移 率 较 高 , 当 喉 返 神 经 旁 淋 巴结 无 转 移 时 , 则 颈 部 淋 巴结 转 移 率 较 低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喉 返 神 经 旁 淋 巴

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相关因素

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相关因素
跳跃性的特 点。诸 多因素影响淋 巴结清 扫的范围和数量 , 继而影响后续治疗和预后。术 前 了解肿 瘤的浸润深度 和分 化程度 , 较准确 的临床分期和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对淋 巴结清扫至关重要。 关键词 : 管癌 ; 食 淋巴结清扫 ; 相关 因素
摘要 : 食管癌 是一种常见的肿瘤 , 有癌灶 多点起源 , 巴结 转移呈 区域 性、 向性、 续性 、 具 淋 双 连
浸润深但由于主动脉弓及左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遮度与淋巴结转移强度显著性相关随着浸润深度增无气挡法对双侧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管及支气管加易有血管淋巴管的浸润患者易发生颈胸腹部的旁及双侧喉返神经旁这些胸段食管癌高发淋巴结转故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增加
医学 综 述 20 0 8年 1 第 1 2月 4卷 第 2 4期
1 肿 瘤 的基本 特征
11 肿瘤 的部位 胸段 食管癌 以中段肿瘤发病率 . 最 高 。胸 上 段 肿 瘤 淋 巴结 转 移 多见 于上 纵 隔 , 易 且 发生喉返神经旁淋 巴结转移 , 中段 淋 巴结转移多 胸 见 于 中纵 隔 , 下 段 淋 巴 结转 移 多 见 于 下 纵 隔 和 上 胸 腹部 , 胸上 段 食 管 癌 向颈 部 淋 巴结 转 移 的 转 移 度 大 于胸中段和胸下段 , J但考虑到颈胸腹淋 巴结链 , 各 段 的转 移 度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12 肿 瘤 的 长 度 王 旭 广 等 对 胸 段 食 管 癌 术 后 . 淋巴结转移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认为肿瘤长度与淋 巴 结转移 呈 正相 关 , 安 丰 山等 利 用 L g t 但 oii sc回归 分 析表 明 , 瘤 长 度 并 不 影 响 淋 巴 结 转 移 。 王 永 岗 肿 等 _在 浸润 深度相 同的情 况 下 比较 肿 瘤 长 度对 淋 巴 4

胸段食管癌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和意义

胸段食管癌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和意义

胸段食管癌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和意义发表时间:2017-09-13T13:40:50.8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作者:戚永超李健景启明[导读] 食管癌是侵袭性很强的肿瘤,且其恶性程度很高,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预后由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决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在评估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由此确定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方法:本文研究了我院134名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对各组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左侧喉返神经链的转移率为15.6%,右侧为20.9%,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为34.3%。

影响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有:①肿瘤的部位,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胸上段58.8%、胸中段40.0%、胸下段14.3%分(P<0.01);②肿瘤的分化程度,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低分化57.1%、中分化36.0%、高分化21.4%(P<0.05);③肿瘤的浸润深度,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T4为53.6%、T3为42.6%、T2为16.1%、T1为的7.14%。

有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没有者低(30.4% VS 56.8%,P<0.05)。

结论:为了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肿瘤复发,应清扫胸段食管癌患者的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

【关键词】食管癌;喉返神经;淋巴结切除术;转移【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212-02食管癌是侵袭性很强的肿瘤,且其恶性程度很高,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预后由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决定。

食管癌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存在着向下、向上和跳跃转移几种。

通常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容易出现转移,然而此处的淋巴结又相对难清扫。

因此,评估胸段食管癌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判断此种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确定合理有效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显得尤为重要。

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Z HE NG Z he
E
-
g
ro n
g

G U O Q ix i a

g
Co
r re s
po
n
d in g
a u
t h o r :X U J ia n h u a


m a
ih x
u
jh 6 3 1 @
s
16 3
c o m
D e p a r tm
n a
e n
t o f O n c o lo g y T h e S e
e
u e n c e
o n
a
p a t ie
l
m a
n
n o s is
d to d e te
n ts w
in
t h e o p t im
rw e n n
l
e x te n
t
f
re
g io
n a
l ly m p h
n o
de
e x c i s io n
M
th
o
d
s :T
h e c li n ic
c
t e r ia ls

检 测 喉 返 神 经 淋 巴 结 有助 于 指
导 食 管 癌 患 者 是 否 行 颈 淋 巴 清扫 术 关键词
食 管肿 瘤
r
喉 返 神经 旁
a r a
-
淋 巴 清扫 术
Cha
Th
r a c
te
is t ic
s o
n
s o a

f P ge
a
r e c u r r e n

规范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

规范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

高 了家 属 的预 防保 健知识 , 可 见健康 教育 对提 高全 民族 的身体 素 质 和 文化 素质 意义重 大 , 值 得各 界人 士探入 学 习 。
规 范 喉 返神 经 链 淋 巴结清 扫 在 胸 段 食 管 癌 手术 中的 意义
梁永钦 刘庆丰 吴斌斌 ( 福建省安 溪县 医院肿 瘤外科 福 建 安溪 3 6 2 4 0 0 )
对糖 尿病合 并脑 梗死 患者进 行健 康教 育 , 使 患者 对糖 尿病 和 脑
梗死 两病 的症 状 、 体征、 临床 检 验 、 治疗 、 康复、 预 防有一 定 了 解 , 消 除患 者对 疾病 的恐惧 心理 , 使 患者增 强信 心 , 积极 配合 医 生 的治疗 , 对继 续控 制糖 尿病 发展 , 预防脑 梗死 的发 生有 重要意 义 。同 时也 提
2 . 3对 于言语 障碍 者 , 多 和患 者对语 , 刺激 语言 中枢 的恢 复 。
3 出院后 的健康 教 育
糖 尿 病病 人 本人 有全 身 乏力 , 情 绪低 落 及 精神 抑郁 , 合 并 脑梗 死后 肢体 活动 障碍 , 语 言不 清 。对此 突来 的变化 , 心情 更加 焦 虑 , 不 利于 治疗 , 这时要 求 医务人 员 主 动热 情 与 病人 交 流 , 对 其进 行 心 理
2 0 1 4年 第 2 期
浅 谈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健 康 教 育
古 丽旦 ・ 热 合 木
( 新 疆伊 犁州察布察 尔县妇幼保健 院
【 中 图分类 号 】 R 5 8 7 . 1 【 文献标 识码 】 B
今年 来 , 糖 尿病 的发 病率呈 上升 趋势 , 且易 合并 多种 疾病 , 其中 合并 脑梗 死病 者多见 。对 糖尿 病合 并脑 梗死 患者进 行健 康教 育 , 既 可 以使 患者 了解健 康 的生活 知 识 , 减 轻心 理 负 担 , 又有 利 于 患者 的 早 日康 复 。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冯帅兵;杨洋;朱登彦;齐宇;李向楠;张庆怡;陈彦理;赵松【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05【摘要】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01—2016-12间实施的628例食管癌切除术且病理处于ⅠA~ⅣA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28~82岁;男394例,女234例.经右胸开放手术165例,胸腔镜手术463例.所有手术均采用UICC指南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淋巴结转移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以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χ2=11.135,P=0.001)、吸烟(χ2=10.325,P=0.008)、饮酒(χ2=7.137,P=0.001)、pT分期(χ2=75.733,P=0.001)、G分期(χ2=60.261,P=0.001)和脉管浸润(χ2=35.092,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病理肿瘤T分期增加、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检验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566),表明在预测和观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73(95%CI:0.734-0.812).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病理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是否存在脉管浸润密切相关.从而可以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以帮助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总页数】5页(P1-5)【作者】冯帅兵;杨洋;朱登彦;齐宇;李向楠;张庆怡;陈彦理;赵松【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 45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1【相关文献】1.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嵇建;郭伟2.PT1-3 N0 M0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J], 朱德奇;李宾;李春霖;王忠民;董成来;王永连;陶义鹏;陈志军;甘绍印;曹克鑫3.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张开上;郑少忠;邱龙;范莹莹;李向楠4.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李强明; 张国庆; 侯志超; 刘天阳; 叶飞; 赵松; 李向楠5.T1b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程诚;郑瑞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地位及作用

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地位及作用
左胸入路由于主动脉弓和左锁骨下动脉 遮挡,对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清扫不便, 尤其不能清扫到右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的区别
右胸无主动脉弓的遮挡,因此(气管食 管沟)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
双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肿大是选择右胸 入路的指征
三野清扫
由此可见,目前真正能预防及减少气管 食管沟淋巴结复发与转移的手段是实行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对胸中段食管癌术后T3-4N0-3的患者给予 瘤床及2区、4区、5区、7区淋巴引流区 域基础上扩大放疗靶区至气管食管沟淋 瘤床及4区、5区、7区及胃左淋巴引流区 域照射基础上增加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区 域
选择性对部分术后N1患者仅给予预防性 小野照射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区域,而对 已清扫区域不再照射
20多年实践和经验证明三野淋巴结清扫 术能明显减少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的复发 与转移、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至 50%左右
目前该术式已成为日本手术治疗胸段食 管癌的标准术式
国内现状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医院还是采用传统的 手术方式:实行食管切除加胸腹二野淋 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
隆突以下部位的病变,多采用左后外侧 开胸径路,胸内食管部分切除,主动脉 弓上吻合
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地位及作用
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殷海涛
气管食管沟的解剖学概念
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 目前无明确定义可望文生义 ➢ 属影像学术语 ➢ 内走行喉返神经
胸部淋巴结分区 部分隶属于1、2、4、3P区
气管食管沟淋巴结CT诊断
有观点认为短径>5mm可 诊断
亦有观点认为出现结节即 可诊断(发现即转移)
右侧较左侧高转移的原因
胸外科医师倾向于左侧胸路手术, 势必造成左 侧淋巴通路阻断, 而由右侧淋巴管承担主要的 淋巴回流作用, 造成右侧TGLN 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作者:夏李明,陈奇勋,周星明,严福来【摘要】[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5年10月胸段食管癌现代二野淋巴清扫术101例的资料,分析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2.67%,转移度18.21%。

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17.8%,转移度为14.05%;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4.8%,转移度为21.75%。

多因素分析提示病变位于上段、腹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均是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论]病变位于食管上段、腹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为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胸段食管癌手术应常规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对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病例强调术后综合治疗。

【关键词】食管肿瘤喉返神经淋巴结切除术外科疗法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在国内外已引起充分重视。

研究表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常见转移部位,但对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不十分明确。

本文总结近三年来开展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分析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2月~2005年10月本科行胸段食管癌二野淋巴清扫术101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17例。

年龄31岁~76岁,平均年龄58.94岁。

术前胃镜检查并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食管鳞癌,常规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及外科禁忌证,胸部CT评估病变可切除性。

1.2 方法手术取左侧卧位右胸第四肋间或第五肋床入路。

隆突以下病变行胸腹两切口胸膜顶吻合;隆突以上病变则行颈胸腹三切口颈部吻合。

淋巴结由手术医师分组并送检。

病例资料见表1。

1.3 统计学分析转移率指淋巴结转移病例数与总病例数之比。

转移度指转移淋巴结数与清扫淋巴结数之比。

数据处理由SPSS13.0软件包完成。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将性别、年龄、术式、病变位置、病变长度、T分期、分化程度、腹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右(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纳入回归方程。

2 结果 22人次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1.78%(22/101),3人次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分别是颈部吻合口瘘7例,声音嘶哑、肺部感染各4例,胸部吻合口瘘、脓胸、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各2例,胸胃瘘、胰瘘、呼吸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各1例。

声音嘶哑发生率3.96%(4/101)。

围手术期死亡率1.98%(2/101),分别死于心肌梗死和呼吸功能衰竭。

33例发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其中8例仅有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15例仅有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另10例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2.67%(33/101)。

共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527枚,人均5.22枚;其中96枚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转移度18.21%(96/527)。

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18例,转移率为17.8%(18/101)。

共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242枚,34枚证实转移,转移度为14.05%(34/242)。

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25例,转移率为24.8%(25/101)。

转移度为21.75%(62/285)。

101例中61例伴淋巴结转移,其中7例仅有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分别是上段病变4例、中下段病变3例。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式、病变位置、腹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为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病变位置、腹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为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术式和位置(r=0.640,P<0.01),食管旁淋巴结和隆突下淋巴结(r=0.462,P<0.01)存在显著性相关。

因此,在多因素分析中将病变位置、腹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纳入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回归方程;将年龄、病变位置、隆突下淋巴结、腹部淋巴结、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纳入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回归方程,以P<0.20为标准,经过逐步法回归,发现病变位置(病变位于上段)、腹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为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共同的危险因素,见表2、表3。

百事通 3 讨论 3.1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常见转移部位。

Matsubara T等[1]报道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浅表性病变(superficial cancer)为25%,非浅表性病变(non?鄄superficial cancer)为57%。

何金涛等[2]报道食管癌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1.09%。

本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2.67%,其中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17.8%,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4.8%,仅次于腹部淋巴结(34.7%)。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0.4%(61/101),如排除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因素,则淋巴结转移率降为53.5%(54/101)。

因此,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TNM分期,并可降低食管癌术后上纵隔肿瘤复发率。

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可能。

Nishihira等[3]指出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与颈淋巴结间存在淋巴引流。

Tabira Y等[4]报道一组三区清扫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组为44%,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未转移组为11%。

本组2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者,术后3个月内即发现颈淋巴结转移。

因此,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提示更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

对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我们建议行包括颈部的术后辅助放疗。

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易引起喉返神经损伤。

Masarnichi B等[5]报道一组三区清扫病例声带麻痹(vocal cord paralysis)发生率达41.5%,本组声嘶发生率为3.96%,其中淋巴结侵犯直接切断神经2例,术中误伤2例。

喉返神经损伤常引起术后排痰困难,声带麻痹患者易误咽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应尽量避免。

我们在术中循主动脉弓寻找左喉返神经,循右锁骨下动脉寻找右喉返神经,在直视下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效果满意。

采用第四肋间、剪断第五后肋入路,可提供良好暴露。

3.2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我们尝试分析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试图找出其规律。

多因素分析表明胸上段病变、腹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为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说明同为上纵隔淋巴结,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具有类似转移规律。

韩企夏等[6]指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向近端趋势大于向远端趋势:上胸段食管癌主要转移至上纵隔及颈淋巴结,中、下胸段食管癌转移到颈、纵隔、腹腔淋巴结。

胡杨等[7]研究发现病变位置是影响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本组胸上段食管癌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同为41.7%,胸中下段病变则分别为14.6%、22.47%,支持上述结论,说明胸上段食管癌更易发生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淋巴管网丰富,食管黏膜深层和黏膜下层内有丰富的淋巴管网相沟通,纵向联系多于横向联系,并有大量的侧支穿肌层与外膜淋巴管相通,外膜淋巴管也可有一段纵向运行[8]。

本组中腹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为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表明一旦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即可能在整个食管淋巴管网形成转移,说明胸段食管癌系统性清扫胸腹野淋巴结的重要性。

本组中存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孤立转移情况,符合食管癌淋巴引流可形成跳跃性转移的特点[9]。

食管癌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更提示预后不良[10]。

方文涛等[11]报道胸腹二野清扫结合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胸段食管癌疗效。

我们认为对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病例应强调包括术后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以期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1] Mateubara T, Ueda M, Negao N. Cervicothoracic approach for total mesosophageal dissection in cancer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J]. J Am Coll Surg,1998,187(3):238-245.[2] 何金涛,陈利华,任光国,等. 食管癌术中左喉返神经淋巴结切除及临床意义[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3,26(3):235-237.[3] Nishihira T, Sayama J, Tsubura A, et al. Lymph flow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sophagealcancer[J]. Surg Today, 1995, 25(4):307-317.[4] Tabira Y, Yasunaga M, Tanaka M, et al. Recurrent nerve nodal involv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nodal metastasis in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J]. J Am Coll Surg, 2000, 191(3):232-237.[5] Baba M, Aikou T, Yoshinaka H, et al. Long?鄄term results of subtotal esophagectomy with three?鄄field lymphadenectomy for carcinoma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J]. Ann Surg, 1994, 219(3):310-316.[6] 韩企夏, 飞, 缪珑笙, 等. 胸段食管癌100例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性[J]. 中国癌症杂志,2001,11(5):423-424.[7] 胡杨, 李勇, 解晨昊, 等. 食管癌手术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12(5):329-331.[8] 卫功铨. 食管外科手术技巧[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76.[9] Tadashi N, Otsuo T, Tsutoma S,et al. Patters of lymphatic spread in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J]. Cancer, 1994, 74 (1): 4-11.[10] Malassagne B, Tiret E, Duprez D,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thoracic recurrent nerve nodal involvement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J Am Coll Surg, 1997,185(3):244-249.[11] 方文涛, 陈文虎, 蒋勇, 等. 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5):268-271.百事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