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王忠义张同军靳红绪等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30期[摘要]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由于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升高,手术中发生SHS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严重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分析了SHS发生的病理基础、原因、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分析了剖宫产术中SHS的易发因素,提出了剖宫产术中防治SHS的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中SHS的发生。
[关键词]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病因;防范[中图分类号] R5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151-03剖宫产术中经常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而发生SHS的原因主要是孕妇在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在仰卧位情况下,下肢及盆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右心房压下降、心排血量随之减少,动脉压下降,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出现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胸闷、气促、心率增快、低血压等症状[1],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
严重的SHS 可导致胎盘早剥、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严重威胁母婴安全。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中SHS的发生率由2%逐渐上升到20%,因此,SHS作为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日益受到手术和麻醉医师的关注。
1 剖宫产术中发生SHS的病理基础1.1 血浆和血容量增加血浆容量自孕6周开始增加,孕20周后加速,孕32~34周达高峰。
妊娠后期体位改变影响血容量,平卧、立位、坐位时,由于股静脉及下肢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大于胶体渗透压,使组织液增加、血液浓缩而血容量减少;而侧卧位时,组织液回入血循环,有效血溶量随之增加。
1.2血液稀释血容量的增加为血浆容量及血细胞增加的总和。
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0例临床研究
35 岁 , 中胎儿 宫 内窘 迫 l .) 其 5例 , 滞产 1 4例 , 头盆 不 称 8 , 例 臀 位 6例 , 力异 常 1 产 4例 , 胎 妊 娠 2 双 8例 , 巨大 儿 9例 等 。 全 组产 妇均 单纯 用 硬 膜外 阻滞 麻 醉 。 器质 性疾 病及 妊 娠 无
并发 症 。出现低 血 压综 合征 1 。其 中 1 出 现胎 硬 膜 外 阻 滞麻 醉是 安 全 且 效 果 比较
好 的方 法 。 是 由于 产妇 对 麻 醉 的 耐受 性 差 、 血 管 抑 制 的 但 心 发生 率较 高 , 易 引起 仰 卧位低 血 压综 合 征 。仰 卧位 低 血压 容
综合 征 ( pn y o niesn rme S S指 妊 娠 晚 期 孕妇 取 s ieh p t sv y do 。H ) u e
【 中图分 类 号】 7 98 R 1 .
【 献标 识码】 C 文
[ 章编 号】 1 7 — 7 1 2 1 0 ( ) 6 — 2 文 6 4 4 2 ( 0 0) 5 b 一1 7 0
( .2 。 出现 血 压 下 降 时 , 术 台左侧 倾 斜 3 。或 向左 推 03 %) 手 0, 移 子 宫 , 加输 液 速 度 , 量 静 注 麻 黄 素 , 分 吸 氧 等 措施 增 少 充 后, 血压 很快 回升 , 利 地完 成 手术 。 顺
新 生 儿 1mi p a 评 分 5分 , i 分 1 nA gr 5m n评 0分 . 儿 娩 出 时 胎
偿使 回心血 量及 心 搏量 无 明显 减 少 . 而避 免 了暴 露性 S 从 HS
发生 。本 文 调查 仰 卧位 低血 压 综合 征发 生 率为 31 %, 合 .7 符 文献 『1 3报道 。 ’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s u r e s i n o r d e r t o r 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S HS.
【 Ke y wo r d s 】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 S u p i n e h y p o t e n s i v e s y n d r o me ; E t i o l o g y ; P r e v e n t i o n
Re a s o n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o unt e r me a s ur e s o f s up i ne h y po t e ns i v e s y ndr o me i n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W】 u n J I N Ho n g - x u WA NG F u — c h a o L I U Z h i - y o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A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 Ha r i s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e a c e Ho s p i t a l Af il f i a t e d t o He b e i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He n g s h u i 0 5 3 0 0 0 , C h i n a
【 摘 要】 仰 卧位 低 血压综 合 征 ( S HS ) 是 由于妊 娠 晚期 巨大 的妊 娠 子宫 压 迫下 腔静 脉 , 导致 回心血 量 减 少而 发生 的
临床 综合 征 。随 着剖 宫产 手 术 比例 的升 高 . 手 术 中发 生 S HS的 比例 也 逐渐 增加 , 严重 者会 影 响产 妇 的身 体健 康 甚 至 新生 儿 的生 命安 全 。 本 文 分析 了 S HS发 生 的病 理基 础 、 原 因、 可能 发生 的情 况 , 并 且分 析 了剖 宫产 术 中 S HS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多发生在妊娠后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主动脉远端与髂动脉,使心搏出量减少,特别是麻醉后病人仰卧于手术床上。
可致回心血量受阻,心输出量骤然减少,患者出现烦躁、面色苍白、恶心、血压下降、出汗或一过性意识障碍等。
[1]继而导致胎盘血流量减少及胎儿宫内窘迫。
如不及时处理即可危及生命。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处理确保了手术的安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确立产妇在麻醉成功后平卧于手术床上,以收缩压下降30%,同时伴有眩晕、脉搏快而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可确立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2]1.2 发生率我院子2010年至2011年剖宫产总数为1086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为87例,发生率为 8.0%。
2 护理2.1 心理护理介绍术前注意事项,消除器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2.2 麻醉前询问其妊娠末期卧位习惯,如有习惯侧卧位者提示有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的可能。
妊高症,前置胎盘,巨大儿等极易诱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应做好器械和急救物品准备。
2.3 采取适当的手术体位在麻醉穿刺成功后即取右臀部垫高15—30°,或使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使子宫移向左侧,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分娩后改为仰卧位。
2.4 选择最佳输液部位麻醉前选择上肢静脉为穿刺部位,避免选择下肢,特别是在下肢为输液部位,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手术中产妇上、下肢末梢静脉差异非常明显,当麻醉平面确立时,产妇的下肢静脉压明显高于麻醉前。
[3]2.5 维持有效循环量在麻醉前应用静脉留置针作穿刺,以保证输血输液通畅,并在麻醉结束时输入余额500ml的液体,防止由于应用麻醉前药物后交感神经阻滞,使阻力和容量血管扩张,有效循环量相对减少,从而出现低血压。
2.6 麻醉开始前连接好心电监护系统,尤其是应用麻醉药后应严密观察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以及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足月妊娠产妇在仰卧位时发生仰卧位综合症率极高,而此症是由于产妇平卧位时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流,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的。
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弱,再加上硬膜外麻醉使病人交感神经阻滞,周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使血压下降,加重病人低血压症状。
低血压如不及时纠正,会导致胎儿窘迫或死亡,需经快速补液、吸氧,纠正体位等治疗,现将我院2008年11月以来18例剖腹产产妇术中发生仰卧位综合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2008年11月以来18例剖腹产产妇术中发生仰卧位综合症,年龄22.5~42岁,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症状:心慌、气促、胸闷、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细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最低降到60/35 mm Hg)、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典型病例:患者,女,年龄22~32岁之间,足月妊娠行剖腹产术,术前血压正常,左侧位行硬膜外麻醉分次注射0.5%利多卡因5ml~8ml,改为仰卧位后产妇感头晕、气促、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至9/6Kpa、脉搏细弱、立即大量快速补液,将手术床向左仰斜25度,并向左推移子宫同时给予吸氧,静脉快速输注50%葡萄糖100ml,5%碳酸氢钠100ml,麻黄碱10mg,静脉输液后血压逐渐上升至12/7Kpa,再左斜位下施行剖腹产术,分娩顺利。
2 原因分析剖腹产术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后半期,上半身静脉压略有下降,但下半身的血压上升较非孕时可高出0.38~1.36 kPa,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有关,约有90%的孕妇于平卧位时,下腔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致下腔静脉完全受阻,其中50%的产妇在产程内呈现有明显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即表现有程度不同的低血压、心动过速、晕厥。
因麻醉后腹肌及子宫附着韧带的松弛而导致妊娠子宫失去支撑而愈加明显,平卧时下段主动脉也有程度不等的压迫,导致子宫胎盘血液灌流量减少,甚至引起突然胎儿窘迫或死亡。
剖宫产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防治护理课件
良好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发生,从而提高 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
促进术后恢复
通过有效的护理,产妇术后恢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缩短恢复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1 2
术前评估
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和 麻醉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术中监测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和处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征兆。
产妇身体状况
产妇身体虚弱、贫血、低蛋白血症 等情况也会增加出现仰卧位低血压 综合症的风险。
02 剖宫产麻醉后仰卧位低血 压综合症的预防
预防的重要性
降低产妇和胎儿风险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头晕、恶心、呕吐 、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母婴安全。预防措施可以 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提高剖宫产手术效果
避免过度治疗
避免因过度输液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导致心肺功 能不全和肺水肿。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肾功能 不全等。
04 剖宫产麻醉后仰卧位低血 压综合症的护理
护理的重要性
保障母婴安全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可能导致产妇和胎儿出现低血压、缺氧等危 险情况,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保障母婴的安全。
仰卧位时,下腔静脉受压更加严重, 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
妊娠影响
妊娠期间子宫增大,下腔静脉受压, 回心血量减少,同时妊娠期间血容量 增加不明显,也容易导致血压下降。
影响因素
麻醉深度
麻醉过深会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
少,引起血压下降。
妊娠时间
妊娠晚期子宫增大更明显,下腔静 脉受压更严重,回心血量减少更多 ,因此更容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 合症。
探讨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探讨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腹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
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20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主要针对麻醉成功后发生时间、对升压药的反应、体位变化和血压下降程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全部20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仅注射3ml麻药未出现麻面者1例,出现麻醉平面后3—10min者15例,出现麻醉平面后10—20min者4例。
结论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患者在麻醉后采取左倾15—30°的体位,可有效降低并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实现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疾病的有效预防。
关键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剖腹产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方式的改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痛苦。
临床医学中,剖腹产手术逐渐代替了困难分娩和社会因素分娩,具有安全和无痛苦特点。
但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患者安全造成影响。
[1]我院对20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疾病的预防措施,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20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2.3± 1.2岁。
根据临床观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多为患者在仰卧状态下硬膜外给药后3—20分钟,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气促、心慌、呕吐、脉搏细弱、血氧饱和度下降、恶心和呼吸困难等。
所有患者均无麻醉药不良反应、脊麻反应和心血管疾患。
1.2 方法20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中,18例在妊娠中晚期出现仰卧不适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术前医护人员应仔细询问患者的卧位习惯,根据患者习惯对术中仰卧位进行调整。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护理课件
诊断标准
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幅度超 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幅度 超过10mmHg。
症状:出现心动过速、恶心呕 吐、胸闷气短等症状。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压: 如麻醉过深、血容量不足等。
02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CHAPTER
术前评估与准备
01
02
03
评估产妇情况
了解产妇的病史、孕周、 体重、身高以及是否有仰 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家族 史等。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特别 是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在术中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肢 体,预防低体温和低血压的发生。
处理方法
如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应立即 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包括改变体位、 补充血容量等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05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康复指导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过度饮酒和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应尽量避免。
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压
01
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
注意保暖
02
避免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3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有助于预防低血压综
输液管理
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因输 液过多引起循环血量增加,加重低 血压症状。
术后护理与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 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症 状。
疼痛护理
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给 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减轻 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由于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升高,手术中发生SHS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严重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分析了SHS发生的病理基础、原因、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分析了剖宫产术中SHS的易发因素,提出了剖宫产术中防治SHS的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中SHS的发生。
标签: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病因;防范剖宫产术中经常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而发生SHS的原因主要是孕妇在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在仰卧位情况下,下肢及盆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右心房压下降、心排血量随之减少,动脉压下降,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出现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胸闷、气促、心率增快、低血压等症状[1],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
严重的SHS可导致胎盘早剥、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严重威胁母婴安全。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中SHS的发生率由2%逐渐上升到20%,因此,SHS作为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日益受到手术和麻醉医师的关注。
1 剖宫产术中发生SHS的病理基础1.1 血浆和血容量增加血浆容量自孕6周开始增加,孕20周后加速,孕32~34周达高峰。
妊娠后期体位改变影响血容量,平卧、立位、坐位时,由于股静脉及下肢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大于胶体渗透压,使组织液增加、血液浓缩而血容量减少;而侧卧位时,组织液回入血循环,有效血溶量随之增加。
1.2血液稀释血容量的增加为血浆容量及血细胞增加的总和。
血浆容量增加在先、较多,而红细胞增加在后、较少,因而发生血液稀释,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及血液黏稠度的减低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加速。
1.3 组织间液增加主要是由于血液稀释、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所致。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02
延长手术时间:由于 血压下降,手术过程 中可能需要暂停手术, 以恢复血压,从而延
长手术时间。
03
影响手术效果:血压 下降可能导致手术过 程中组织灌注不足,
影响手术效果。
04
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 风险增加,如感染、
血栓等。
4 总结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重要性
血压下降:可能导致产妇头晕、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02
胎儿缺氧:血压下降可能导致胎 儿缺氧,影响胎儿健康
03
产后出血:血压下降可能导致产 后出血,增加产妇风险
04
产后恢复:血压下降可能导致产 后恢复缓慢,影响产妇生活质量
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缺氧:仰卧 位低血压综合征
1 可能导致胎儿缺 氧,影响胎儿健 康
谢谢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 等指标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2
预防和治疗方 法
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对患者 进行全面评估,包 括年龄、体重、血
压、心肺功能等
补液:术中及时补 充液体,保持充足
的血容量
控制血压:术前控 制好患者的血压,
避免过高或过低
药物预防:使用适 当的药物,如血管 扩张剂、抗胆碱能
04 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肥胖、妊娠期高 血压等,增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风险
临床表现
1
血压下降:仰卧位时血压下降,坐起或站立时血压恢复正常
2
心率增快:仰卧位时心率增快,坐起或站立时心率恢复正常
3
头晕、头痛:仰卧位时出现头晕、头痛,坐起或站立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4
恶心、呕吐:仰卧位时出现恶心、呕吐,坐起或站立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麻醉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硬膜外 麻醉
结果:血压恢复正 常,手术顺利,母
婴平安
诊断和治疗过程
诊断:根据患 者症状、体征、 病史等综合判
断
治疗:采取药 物治疗、体位 调整、补液等
措施
观察:密切观 察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预防:加强产 前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相
关风险因素
经验教训和启示
预防措施:加强 术前评估,控制 血压,避免过度
下降
03
激素水平:仰卧 位时,激素水平 发生变化,导致
血压下降
04
血液动力学:仰 卧位时,血液动 力学发生改变,
导致血压下降
临床表现
血压下降:仰卧 位时血压下降, 坐起或站立时血 压恢复正常
心率增快:仰卧 位时心率增快, 坐起或站立时心 率恢复正常
头晕、头痛:仰 卧位时出现头晕、 头痛,坐起或站 立时症状缓解
加强术后营养支持, 提高身体抵抗力
05
03
04
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适当调整体位
遵医嘱使用升压药物, 如去甲肾上腺素等
仰卧位低血压综 合征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女 性,35岁,孕38
周,G1P0
手术方式:剖宫产 术
手术过程:仰卧位, 血压下降至
80/50mmHg
处理措施:立即调 整体位,补充血容
02 体位调整:避免长时间仰卧 位,适当调整体位,如侧卧 位、半卧位等
03 补液:术前、术中及术后及 时补充液体,保持充足的血 容量
04 药物预防: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 素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治疗方法
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长 时间仰卧位,适当调整体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通过对腰硬联合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原因分析,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低血压;护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搏加快,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但转向侧卧位后症状立即消失的一组综合征[1]。
随着腰硬联合广泛用于剖宫产手术,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1 临床资料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602例,其中巨大儿11例,双胎9例,前置胎盘9例,妊高症4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4例,发生率约6%。
2 原因分析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由于产妇只能被动地仰卧于手术床上,自动卧位调节血压的能力消失,加上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区的血管扩张,血循环量相对不足,循环代偿能力削弱,同时,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肌肉松弛,是子宫失去腹肌撑托,由此可使整个子宫的重量完全压迫在下腔静脉上,是远端血液淤滞,引起回心血量骤减,心搏出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虚脱休克等症状[2]。
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否则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产妇循环衰竭,心跳骤停而死亡等情况。
因此,巡回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先兆征象时,应及时配合麻醉医师,做好紧急处理。
3 护理3.1 术前访视术前除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外,应询问孕期体位喜好及改变体位后有何不适,尤其是胎儿较大、肥胖产妇、无力型产妇等,是否存在仰卧位低血压,做到心中有数。
还有极少数孕妇子宫严重左旋,适合右侧卧位,如果术前不部了解清楚,术中出现仰卧位低血压时按常规处理,会导致严重后果。
术前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介绍剖宫产手术的优点和安全性,解除思想顾虑。
3.2 硬膜外腔用局麻药之前,应经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扩充血容量。
孕妇硬膜外阻滞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孕妇硬膜外阻滞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分析目的回顾性研究硬膜外麻醉后引发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1986年6月~2010年6月随机抽取剖宫产手术麻醉记录单1 000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
结果38例孕妇发生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3.8%,为麻醉区域血管扩张所致。
结论对麻醉后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要注重预防措施。
标签:孕妇;剖宫产;硬膜外阻滞;仰卧位低血压剖宫产手术多系急诊手术,保证孕妇学流动力学稳定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剖宫产麻醉方法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而全身麻醉仅用于特殊产妇麻醉,本研究用连续硬膜外行剖宫产手术1 000例,发生低血压综合征(SHS)3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86年6月~2010年6月随机抽取剖宫产手术麻醉记录单1 000例,发生SHS 38例,体重88~111 kg,平均(93.61±6.02)kg;年龄25~40岁,平均(31.53±4.99)岁;孕龄37~40周,平均(38.63±1.00)周,麻醉方法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前常规开放输液和监测血压(IN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及尿量。
硬膜外阻滞前后仰卧位低血压发生时间见表1。
由表1可知麻醉后10 min 血压、HR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min舒张压下降明显,收缩压及HR尚能代偿。
1.2SHS防治措施剖宫产术前应常规仔细询问孕期体位喜好及改变体位后有何不适,尤其是胎儿较大、双胎、肥胖产妇、无力型产妇;硬膜外阻滞后严密观察INBP和HR,并快速输注聚明胶肽注射液(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H20065010)500 mL扩充血容量;硬膜外腔用局麻药之前,应经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1 000 mL以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可以肌注麻黄素10 mg预防低血压;局麻药注入后,将手术床转向左侧倾斜20°~30°,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一旦发生SHS,采用下列措施:(1)面罩吸氧;(2)加快输液速度,所有剖腹产患者均经上肢静脉输液,以加强上腔静脉回流;(3)静脉注射麻黄素等升压药;(4)力争尽早取出胎儿,缓解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基于剖腹产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研究
基于剖腹产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研究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合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疗效。
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拟行剖宫的76例产妇,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
给予硬膜外麻醉同时,对观察组进行体位护理,而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使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明显降低,可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硬膜外麻醉;剖腹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护理研究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重要的一种手术分娩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儿的成活率。
然而在剖腹产手术前后,孕妇常因多种因素导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使用麻醉药药物使血管收缩而松弛,静脉血液淤滞造成血压下降,这对孕妇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护理作用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干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拟行剖宫患者76例,年龄均在24~29岁,平均年齡25.2岁,身高在156~171cm,平均身高161.2cm,体重在59~70kg,平均体重63kg,其中初次妊娠66例,再次妊娠10例。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多数产妇出现经常腰酸背痛,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腿脚、手指水肿的症状,行动迟缓。
1.2方法1.2.1硬膜外麻醉下剖腹产孕妇在分娩前产生如下征兆:①子宫底降低:孕妇会出现子宫底下降、腹部向前下部凸出现象,此时胎动较前减少,孕妇感觉上腹部较为舒适,呼吸较前畅快,胃口增加,但有尿频及下腹坠感或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阴道分泌物增加;②阴道出现血性分沁物:这是由于子宫颈口扩张,使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毛细管破裂;③腹痛(子宫收缩):孕妇无论在站立还是坐或行走时都会感到腹部一阵一阵地发紧变硬;④破水:由于子宫收缩加强,子宫腔内压力增高,促使羊膜囊破裂,囊内清凉淡黄的羊水流出。
剖腹产患者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剖腹产患者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当今足月妊娠行剖产术的几率越来越高,而在剖宫产过程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患者亦成正比例上升,这样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护理将严重危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预防SHS的经验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正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由于妊娠末期孕妇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突然减少所致的以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心慌、脉弱、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为主要表现,进而可导致胎盘血流量下降及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
剖宫产患者再行椎管内麻醉后由于肌肉、韧带的松弛子宫压迫血管加重,同时由于麻醉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流缓慢,加上手术时孕妇仰卧位更易导致SHS。
2 护理和预防手术前了解患者平素有无SHS的症状、缓解方法,了解B超检查胎儿大小、羊水的多少、子宫的位置、睡觉的姿势,做到心中有数,产妇在手术床上尽量保持原习惯姿势给氧,用约束带固定好防止坠床,连接心电、血氧、血压行连续监测,并记录基础值。
右上肢套管针行外周粗大静脉穿刺若无心、肺功能异常可快速输注300—500ml林格氏液,协助麻醉医师将患者左侧卧位行麻醉穿刺操作成功后,调整多功能手术床左倾30°或用双手在体外将孕妇的子宫和胎儿推向左侧,随着麻醉效果的完善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种不适。
手术医生快速手术取出胎儿后,由于下腔静脉受压解除,回心血量骤增,这时要适当控制液体防止产妇心衰的发生,通过上述的护理和预防大大减少了SHS的发生。
3 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处理手术前要将各种急救器械和血管活性药物准备到位,要时刻有为产妇、新生儿复苏的准备,轻微的SHS经快速加压输液、调控麻醉平面均能迅速缓解。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紫绀等则除了快速输液、调整麻醉平面、手术床左倾以外,要面罩正压给氧辅助呼吸,麻黄素15mg静滴升压,另一班人同时对新生儿进行复苏。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病例介绍
▪ 4:05 测平面T8,硬膜外腔回抽无回血、无脑脊液,硬膜外腔注入 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5 ml。
▪ 4:10 产妇睡觉,手术顺利进行。BP 120/80 mmHg,HR 92次/ 分,SPO2 98%。
▪ 4:50 手术结束,产妇无不适,硬膜外自控镇痛,安返病房。BP 110/75 mmHg,HR 90次/分,SPO2 99%。
病例介绍
▪ 手术共入量1100 ml(林格氏液600 ml,羟乙基淀粉酶液500 ml),出量300 ml(出血200 ml,尿量100 ml)。
心脏骤停原因
▪ 该产妇出现心脏骤停,排除全脊髓麻醉,主要考虑是由仰卧位低 血压综合征(SHS)导致的心跳骤停。
▪ SHS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腰麻过程中特别容易出 现,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胸闷、出冷汗、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等。
病例介绍
▪ 3:55 产妇心悸、胸闷、头胀痛缓解。BP 140/90 mmHg,HR 113次/分,SPO2 99%。手术开始。
▪ 4:02 取出一活男婴,Apgar评分1 min、5 min、10 min均为10 分。手术医师诉肌肉稍紧,产妇诉腹部稍胀痛。产妇BP 142/90 mmHg,HR 109次/分,SPO2 99%。测平面T8,给予米达唑仑3 mg、舒芬太尼10 µg静脉注射。
心脏骤停原因
▪ SHS的发生可能是因为在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位于脊柱右 侧的下腔静脉甚至腹主动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再加上施行麻醉 后,腹壁肌肉松弛,腹肌的支持力减弱,加剧了子宫对下腔静脉 和/或腹主动脉的机械性压迫。
▪ 而且,麻醉阻滞了腰部以下的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使腹部和 下肢静脉扩张,血容量增加,血液贮存于腹部和下肢, HR 0次/分,SPO2未显示,BP测不出。立即胸外心脏按压,面罩 加压给氧,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
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机制及处理
行椎管内麻醉后:
腹肌对巨大子宫的衬托作用消失,在平仰卧位下,巨大子宫足以完全压扁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 所以特别容易发生血压骤降,在奇静脉转流良好的产妇尚可以取得代偿;如果产妇的奇静脉代 偿性转流性差时,产妇就可以陷入严重休克状态。所以,临床上强调,产妇在椎管内麻醉后, 必须取做右侧垫高20度的卧位,以使下腔静脉离开巨大子宫的压迫。
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
妊娠子宫,尤其在妊娠晚期时,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右旋;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收 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位于脊柱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的右侧上行。
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后,血压往往骤降,系腔静脉回心血量骤减所致,血压很低时甚至压迫 了主动脉。
SHS的预防及处理:
1、剖宫产术前应常规仔细询问孕期体位喜好及改变体位后有何不适,尤其是胎儿较大、双胎、 肥胖产妇、无力型产妇。
2、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应经上肢静脉快速补液预扩容。 3、局麻药注入后,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20°~30°,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4、一旦发生SHS,采用下列措施:①面罩吸氧;②加快输液速度,如果系下肢输液者,立
下腔静脉被巨大子宫压迫段的远端血流,可以通过奇静脉,经上腔静脉回流入心脏,从而取得 了静脉回心血量的部分代偿,血压下降可以不明显。但是,奇静脉的解剖畸形较多(一般无法 预测),因此,对奇静脉回流代偿不好的病人,血压骤降往往特别明显,显然增加了危险程度。
奇静脉侧支循环通路
如下图所示:
(左图)平时,妊娠后期的孕妇,在取仰卧时,整个巨大子宫压在脊柱前的下腔静脉(图中示 蓝色,在右侧)和腹主动脉(图中示红色,在左侧),孕妇不能适应这种回心血量减少的干扰, 必然自动改为侧卧位。
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0例临床研究
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0例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预防。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10例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结果:315例手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0例(3.17%),双胎妊娠4例(1.27%),巨大儿3例(0.95%),羊水过多1例(0.32%),合并有心功能不全1例(0.32%),胎盘早剥1例(0.32%)。
结论:孕妇转为侧卧位后,低血压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对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综合征应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和处理。
标签: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硬膜外阻滞;预防剖宫产术广泛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安全且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产妇对麻醉的耐受性差、心血管抑制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指妊娠晚期孕妇取仰卧位时出现呼吸急促、脉率增快、恶心、头昏、呕吐、胸闷、出冷汗,收缩压下降到20mmHg,及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1],本文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10例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行剖宫产术315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中择期剖宫产218例,急诊剖宫产97例。
孕周37~41周,全组均为初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6.7±3.5)岁,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5例,滞产14例,头盆不称8例,臀位6例,产力异常14例,双胎妊娠28例,巨大儿9例等。
全组产妇均单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
无器质性疾病及妊娠并发症。
出现低血压综合征10例。
其中1例出现胎盘早剥,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分,5 min评分10分,胎儿娩出时整个胎盘剥离面约3.0 cm×4.0 cm。
1.2诊断标准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①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的诱导期低血压容易发生;②收缩压下降20mmHg;③伴自觉症状如头昏、呕吐、胸闷等;④用药效果不佳,左侧卧位时,血压得到迅速回升,症状减轻或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腹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观察和预防方法。
方法对本院136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病例,就麻醉成功后发生时间、血压下降程度、对升压药的反应、体位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分析。
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SHS)的发生。
【关键词】剖腹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方式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困难分娩及社会因素分娩被安全无痛苦的剖腹产所代替,但术中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可危及母子安全。
SHS是足月妊娠孕妇仰卧3~7 min 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髂总静脉等致回心血量骤然减少,心搏出量下降,患者出现心慌、气促、胸闷、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细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故又称体位性休克,当产妇转为左侧卧位后,上述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
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与相应的对症处理,能明显降低SHS的发生。
现将笔者所遇到的136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近3年来本院行剖腹产术患者共有3092例,其中有136例发生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年龄22~45岁,此综合征多出现于仰卧位状态下硬膜外给药后3~20 min,出现如心慌、气促、胸闷、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细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其中有38例在妊娠中晚期即有仰卧位不适现象,因此,术前询患者卧位习惯,对预防本综合征发生是很重要的,常规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快速静脉滴注平衡液500~1000ml,同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或用立体三角形软垫将右臂抬高15°~30°,麻醉后严密观察产妇有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打呵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出冷汗、脉搏细
速、血压下降等先兆现象。
其中3例当注入2%利多卡因5 ml,穿刺点为L1~2,向上置管3 cm,麻醉平面达T6-L1,此时血压骤降至70/40 mm Hg,脉
搏增至145次/min,并诉胸闷,呼吸困难,经纯氧辅助呼吸,给麻黄素10 mg静脉推注或(和)25%葡萄糖静脉推注等抢救措施,孕妇、新生儿均安全无恙,本病例术前无心血管疾患,也无麻醉药不良反应,无脊麻表现。
本组136例仰卧位低血压再现的时间和症状,见表1。
2 讨论
2.1 低血压和侧支循环妊娠子宫压迫下静脉,并不全有临床症状,大约有95%的孕产妇借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以及下半身备注通过固有侧支循环,即经腰升静脉、脊柱周围静脉等,最后由奇静脉回心,由此获得代偿。
患者血压、心率仍保持于一定水平而无临床症状,但约有5%的产妇因缺乏固有侧支循环及增加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临床表现多为血压下降、惊动过速、眩晕、出汗、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和肤色苍白等,甚至影响胎盘的备注灌注,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改变体位,解除下腔静脉压迫,合理给氧,提高母体动脉血氧分压,少量升压药,血压即可回升。
2.2 体位转换与血液动力变化孕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与盆腔左侧有乙状结肠占据有关。
而下腔静脉位于脊柱的右侧,血管壁薄,管腔大,故下腔静脉易受妊娠子宫的压迫。
产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后,腹壁肌肉及子宫附属韧带松弛,仰卧后子宫失去支撑,充满羊水和胎儿的子宫压向腹后壁而使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受压,使下肢及盆腔内静脉回流受影响,血管造影证实,大约有90%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仰卧位时下腔静脉被子宫所压迫,甚至完全阻塞,而进一步导致SHS的发生。
麻醉成功后迅速协助产妇取仰卧位,同时将手术订左倾15°~30°或用立体三角形软垫将右臀抬高15°~30°,使胎儿移至腹腔左侧,羊水亦因重力关系流至左侧,减轻对下腔静脉及髂总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解脱子宫对下腔静脉或主动脉压迫的最有效措施。
2.3 体会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早已众所周知。
预防是基础,关键是能否做出及时的诊断并迅速处理。
术前详细询问既往卧位习惯对预防和处理本综合征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临床麻醉学教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