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二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能力:培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明确真理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相对的,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懈地追求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超载自我。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案

预习要求: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将知识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将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内容用红笔标注并进行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在自主质疑部分。上谭集中解答。

【重点难点】

真理是客观的

【基础知识自主探究】

(一)、真理是客观的

阅读课本P47正文第一、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

1.什么叫真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

3.如何理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阅读课本P47正文第三、四自然段和P48第一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

1.真理是有条件的,如何理解?

2.真理是具体的,如何理解?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对我们的启示: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什么?

阅读课本P48正文第二自然段——P49第二、三、四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

1.认识具有反复性——为什么?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2.认识具有无限性——为什么?

(1)认识的对象:

(2)认识的主体:

(3)认识的基础:

3、认识的上升性:

4.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对我们的启示:

【知识梳理】

【自主质疑】

第二部分课堂导学案

探究要求: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2、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自主探究能力提升】

1、课堂探究:P47上

(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3)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2、课堂探究:P47下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3、课堂探究:P48

(1)当我们在实践中遭遇失败时,应该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

(2)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是怨天尤人,还是鼓起勇气,再接再厉?

4、想一想:P49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当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之所以强调“更要与真理为友”主要是因为()

A.真理作为正确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B.追求真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真理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真理作为一种正确的世界观,能够穷尽对事物的认识

2.“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3.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曾发生里氏8.0级地震,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5.“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固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7.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8.“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是有条件的

9.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二、非选择题

10.2013年6月20日进行的“神舟”十号太空授课通过媒体全程直播。授课内容主要是使中小学生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现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进行了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了双向互动交流。

有的同学认为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事情,在太空中就能实现,因此真理是可以被修改的。

第三部分课后拓展案

利用周末时间完成《自主学习》P25-27巩固训练及P36主题检测

8号学案参考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