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赋予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生命化课堂实施策略如下: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采用“6S (Study )”教学模式
材料助学
合作互学教师导学
清疑固学材料助学合作互学教师导学清疑固学
……(教学内容设计为2~3个部分,依次循环操作)2~3次
二、实施策略
(一)学生分组
综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级以6~8人为宜,由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磋商,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状况把其指派为某一学科的科代表,即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不同学科的科代表,科代表在所担任的学科的课堂上行使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能。
(二)课堂教学
1、导入激学和目标定学(2分钟以内)
目的: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2)出示目标,明确目标。
操作:
(1)教师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含有新知信息的问题,导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以旧引新、运用图画、音乐、故事、图表、实验等。
(2)出示本节课自主学习目标,并通过学生阅读、思考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明确、明白目标。(经过逐步训练,达到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的目的)
关键点:
(1)教师的导入要恰当、自然,语言要有激情;
(2)自主学习目标要恰当、具体、明确,要有层次性。
2、材料助学
目的:
(1)以“导学稿”为依托,学生经历“先学”的过程,自学相应部分的内容,初步理解、掌握、运用该部分的主要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操作:
(1)下发“导学稿”,学生根据“导学稿”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自学教材,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本
部分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试着做例题并解决书上的问题,完成导学稿上该部分的相关问题。
(2)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书上标记出本部分的知识点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合作互学、教师导学等方式予以解决。
(3)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点拨指导。
关键点:
(1)精心设计导学稿。
“导学稿”的设计要体现“以‘导学稿’为辅助材料,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功能。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规律,把学习过程分为2~3个部分,并设计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观察、发现、研究、讨论、思考的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开放的、发散的、不看书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科学、要到位。
(3)自主学习必须是学生完全自主的行为,要在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互学、导学。
(4)自主学习的效率要高、质量要高。
(5)教师要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主要疑惑和问题,作为交流质疑的重点,为“后教”做好准备。
4、合作互学
目的:
(1)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间互动,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学生质疑的问题和教师质疑的问题。
(2)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操作:
(1)组内互动(由小组科代表负责组织进行)。
第一步: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该部分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实施“兵教兵”策略,帮助他们解决,对于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组间互动或师生互动解决。
(2)组间互动(由科代表或教师负责组织进行)。
对于组内互动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组间互动来完成。
第一步:由某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此环节要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辩论,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拓展。
第二步:对各组解答或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入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点拨、补充、矫正。
(3)师生互动(根据需要随机进行)。
师生间应相互质疑、辩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步总结、提炼、升华。
关键点:
(1)小组合作要有序进行,要有规则。在小组组建时要求各个小组要有个性化的团队名称、团队合作誓词;要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并在实践中逐步修订;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如: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不重复别人说过的问题,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质疑等等。真正做到深入探究、互帮互学。
(2)对于学生在互动时如何合作、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思考、如何通过一个过程获得结论教师在给予恰当的引导。
(3)科代表的作用要充分体现,能充分发挥管理、调控、协调职能,能关注到组内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让每一名同学都参与、都发言,回答问题绝不能仅仅是科代表或者学优生。
(4)教师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时的点拨要及时、到位,语言要准确、精炼。
(5)要建立面向小组的评价方式和评比机制。
小组合作教学中的评价应更多重视对小组的评价,如在生生评价中宜采用“我们小组认为(同意、反对)……”这样的语气,在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某某小组……”这样的语言。对小组进行了评价可以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助于形成凝聚力,有助于缩小“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每节课都要评出“课堂优胜学习小组”并由师生做好记录;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选“课后扰胜学习小组”并由师生做好记录(建议评比表要上墙)。每学期根据记录汇总结果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由学校进行表奖。
5、教师导学(教师纯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目的:
(1)通过教师的随机导学,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2)通过教师的“后教”,解疑释惑,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拓展,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准确、更深入、更系统。
操作:通过材料助学、合作互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有了清晰的了解,讲解更有针对性,此部分学生已知的不重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弄清楚的不讲,学生经过实验能弄懂的不讲,主要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讲思路、讲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点:
(1)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深入、透彻、全面。
(2)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要准确把握,要及时整合课堂出现的各种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
(3)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要予以解决。
(4)教师对知识要进行清晰的归纳和梳理。
6、清疑固学
目的:
(1)及时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及时准确反馈学习效果,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到“课上清”、“课后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操作:
采取当堂训练和课后训练相结合、课堂清疑和课后清疑相结合的措施。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导学稿”上的当堂检测题;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采用多种形式检测达标情况,如组内互批、组间互批、教师面批,课后上交老师批阅等。
(4)布置课后作业。
(5)指导学生整理、积累自己的“错题集”,填写“学后记”。
关键点:
(1)当堂检测题要精心选择,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2)当堂训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量力性(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易适度,数量适量)和典型性(有代表性和层次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当堂训练要做到独立(小组不研讨,教师不指导,不抄袭)、按时完成。
(4)应关注“学困生”。
(5)课后作业的数量要以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为原则,内容应源于教师们平时的积累和精心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层次,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应紧扣课本,对“学优生”可适当增加培养发散思维的训练题。
(6)要做到每周必测、每月必测,命题时易、中、难试题的比例为8:1:1,测试时间不超过45分钟,对不及格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帮扶。
三、实施“6S(Study)”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