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自身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自身的原因
1.长江中游产业优势明显
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中游地处中国的鱼米之乡,农业发达,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特色和优势突出。
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农业增加值3754.69亿元,占全国的9.3%,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5.7%、珠三角城市群的2.0%和京津冀城市群的5.4%。
同事具有颇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和株洲 5 个国家级高新区。
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 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68 家,从业人员 32.88 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 2 个国家级和 1 个省级高新区,10 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领域。
2.长江中游的文化与教育资源优势明显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
2010年,长江中游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三个城市群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60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77.54万人,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
其中,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普通高校 78 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名。
安徽合肥也是全国的科教重镇,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较为密集。
文化底蕴深厚。
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中国的文化重心就在长江流域,长江中游是楚文化区,汇聚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如武汉、长沙、南昌、岳阳、九江、景德镇、安庆、池州、鹰潭等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一体化”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对中部四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更好的研究产业协同效应,在此对长江中游城市中四省在协同发展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12年前,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且增幅差不多,就在2012年各省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各省经济发展增幅明显提高,课件协同发展对各省总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表1可以看到,四省第一产业在协同发展后的增幅都有一定的下降,这很可能由于协同发展后,交通的便利化以及政府的产业一体化使得个省份的从事工业的劳动者进入其他省份的其他产业,同样各省份的第二产业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但各省份第三产业都有着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