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共同美”讨论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共同美”讨论概述[摘要] 1977年何其芳的散文《毛泽东之歌》披露了当年毛泽东对“共同美”
的看法,一时关于“共同美”成为讨论的热点。“共同美”讨论的意义不止于“共同美”本身,而且深入到了对“共同人性”的探讨,并且开启了1980年代的“美学热”。
[关键词]“共同美”;论争;“共同人性”
近年来关于“1980年代”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当下的许多问题都被追索到1980年代去寻找起因。发生在1970年代末的“美学热”因其“动因”的性质成为研究“1980年代”美学绕不过的关键。因为美学界、文学界几乎所有在1980年代讨论的问题在“美学热”中都提了出来,并且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美学热”是1980年代美学的“起点”。关于“共同美”的讨论又是这个“起点”的“起点”。
“美学热”开端于对“共同美”问题的讨论,“共同美”即讨论各个阶级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美。这个问题在“文革”及“文革”之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是不会被讨论的,因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阶级性高于人性,人性首先表现为阶级性,因此不同阶级之间“不可能”存在对美的相同看法。但是随着“文革”的结束,国家意识形态开始调整变化,“共同美”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该问题的触发点是:1977年何其芳发表在《人民文学》第9期上纪念毛泽东的一篇散文《毛泽东之歌》,文中披露了当年毛泽东对“共同美”的看法。何其芳在文中回忆:毛泽东在一次与他的谈话中说道,“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1]该文顿时激起了一连串的震荡。从1978年到1982年左右,《文艺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共同美”的讨论文章。
虽然根据何其芳的回忆,毛泽东在1961年就讲过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但讨论各方对“共同美”的看法仍存在分歧。叶茂康的《美有阶级美和共同美之分吗?》从“美是生活”的客观论角度否定了“共同美”的存在。叶茂康指出,美是客观存在的,不因欣赏者的阶级属性不同而有所改变,所以不存在不同阶级的美,自然也不存在和它所对应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共同美”。姜浪萍也认为“美只依附于历史,不依附于阶级” [2],姜浪萍在否定美的阶级性的同时否定了“共同美”。从叶、姜的文章中可以看到美的客观论成为否定“共同美”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一。否定“共同美”存在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美的阶级论,陈东冠在《“共同美”在哪里?——与邱明正同志商榷》和《再论“共同美”在哪里?》两篇文章中指出,美的意识是有阶级性的,不存在超越阶级性的各阶级的“共同美”。
在肯定存在“共同美”的文章中,朱立元、张玉能的《浅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一文强调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克地、锡坤的《美、美感和艺术美,不同阶级也有共同美》一文强调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经过长期磨练形成的“美的概念”在审美活动中的中介作用。该文认为,这种“美的概念”虽然带
有“鲜明的阶级功利色彩”,但是当各阶级的功利性趋同的时候,他们的审美活动就会表现出某种共同性。而且这种“美的概念”是在长期地吸收了历史上诸多关于美的看法和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会具有一些各个阶级之间共同的东西。这些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美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和审美具有绝对的阶级差别的观点,将“共同美”理解成审美主体共同的审美感受,并认为这种审美感受在各阶级之间是可以沟通的。
另一些文章认为,不同阶级之间存在“共同美”的基础不在审美客体,而在关系。洪毅然的《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和共同性》一文从美的产生在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入手,指出“共同美”的产生取决于不同阶级面对同一事物时是否处于相同的关系中,如果关系相同或相似,那么就会感到相同或相似的美,反之则无法产生“共同美”。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钟子翱,他在《论共同美》一文中指出,不应该孤立地从主体或客体的方面去寻找“共同美”存在的基础,而应该从主体和客体之间之所以能够建立审美联系的原因入手来寻找“共同美”存在的依据。这里还要提到张松泉的《共同美问题初探》,文中提到了“阶级性是不同阶级的个性,而人性则是各个阶级的共性……这就是‘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不同阶级之间也有共同美’这一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张松泉在这里把人性看作是各个阶级能够存在“共同美”的基础。另一些文章选择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物质实践”这一观点作为基础来论证“共同美”的存在。这些文章有:李戎的《略论共同美》(《文艺报》1980年第4期);王振复的《从社会实践看共同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朱光潜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等。
经过激烈的论争,肯定“共同美”存在的观点占了上风,但是探讨“共同美”问题的意义并不止于此,更深广的意义在于讨论中触及到了共同人性的问题,这就为后来关于“人道主义”、“人性论”、“主体性”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当把这一事件放置在更大的社会语境中看时,其政治与社会层面的突破性意义便显而易见——它是新时期意识形态转型在美学界的信号,预示着狭隘的阶级论一统天下的局面行将结束。
参考文献
[1]何其芳.毛泽东之歌. [J].人民文学,1977(9):87.
[2]姜浪萍.审美、美感决定论,还是劳动、历史决定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89-92.
(更正启事:本刊2013年4期所刊发李映军先生所写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及融资模式探讨》论文,在其工作单位落款时出现笔误,现更正为重庆银行璧山支行,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