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废墟的召唤课文全解 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课文全解语文版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呼声。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墟(xū)璞(pú)廓(kuò)皱(zhòu)莽(mǎng)
瀛(yíng)胄(zhòu)镂(lòu)怅(chàng)嗫嚅(niè rú)
迤逦(yǐ lǐ)绮(qǐ)黛(dài)窸窣(xīsū)蘸(zhàn)
2、形近字
┏缀(zhuì)点缀┏镂(lòu)镂空┏绮(qǐ)绮丽
┣辍(chuò)辍学┗楼(lǒu)楼房┗倚(yǐ)倚靠
┗啜(chuò)啜泣
┏嚅(rú)嗫嚅┏渺(miǎo)渺小
┣儒(rú)儒家┗缈(miǎo)缥缈
┗孺(rú)妇孺
3、多音字
┏(qiāo)静悄悄┏(bó)停泊┏(guān)观看
悄┫泊┫观┫
┗(qiǎo)悄然┗(pō)湖泊┗(guàn)道观
4、词语解释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或线条,也指事物的概括。
【宛如】好像。
【甲胄】盔甲。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欣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观望。
【悄立】默无声息地站立。
【如泣如诉】像哭泣又像倾诉。
【暮色四合】形容天气变黑暗,多指夜幕降临。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而充满正气。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匹夫有责】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迤逦】曲折连绵。
【绮辉】美丽的光辉。
【宛在】宛然还在,好像还在。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5、文学常识真空
(1)宗璞,现代__(性别)作家。
原名___,作品有小说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_____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___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框外____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___,一派____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3)__如酒,__如梦。
那不浓不淡处使想起春日的___,这铺天的___需要多少个藤萝___啊。
【参考答案】
(1)女冯钟璞《红豆》《桃源女儿嫁窝谷》《三生石》《弦上的梦》《总鳍鱼的故事》(2)娇红鲜嫩润泽雨后初晴
(3)浓处淡处紫藤萝霞锦花瓣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
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背景资料
【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史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3、题目解说
【明确】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也是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也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结构分析
(1)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划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通过“我”与年青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5、“废墟的召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怎样一个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明确】用拟人的写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尊重的“废墟”。
“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探究:
(1)融情入景,意旨深远。
析: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中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析:作者描写景物,笔力娴熟,妙手偶得,信手拈来,而又韵味无穷、充满了诗意,如“摸得着的寒意”,“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些表现了作者敏锐、准确的观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且也巧妙地映衬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奥妙变化与波动。
(3)叙议结合,对比鲜明。
析:作者叙写历史,描写景物,中间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这都是有深远的写作用意。
文章前后部分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都有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的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对“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句话的体会?
【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发出改革开放的号召,人们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这句话写出了青年面对时代的变革的迷惘与徘徊,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3、仔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本句从空中鸦噪与之静对比,写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
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下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
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
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一句,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4、如何面对圆明园的废墟?
【明确】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废墟,发出召唤,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因为这是一片耻辱的废墟,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保留这片废墟可以把它当作催人奋进的长鞭,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才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四、课内阅读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
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
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
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
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
我毕竟没有凝固——
1、上文将一组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这样作比有什么效果?
2、上文第一段末句说“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这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吗?”这两问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4、“凝固了的历史”是含蓄语句,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样作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直观感受,又便于作者借此抒情。
2、这里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为下文道出“废墟的召唤”作铺垫。
3、前一句是设问句,后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的反问正好回答了第一句的问题。
4、即历史的见证。
课外拓展
曾经是“万园之园”——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东,海淀镇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与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占地约345公顷。
目前园中西半部沿未开发,主要开放了东部园景,开放面积200多公顷。
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
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
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
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令人感慨万千。
园内还有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图文资料展室;按原貌复制而成的“圆明园”微缩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娱乐处——迷宫。
据说迷宫的游戏规则是:皇上坐在迷宫中心,众宫女从周边打着灯往前跑,谁最先跑到皇上身边谁就能得赏。
现在游人的兴趣则在:从入口进,七拐八绕,终于找到出口。
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万劫不复,所剩的除了残碑伤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永远不灰飞烟尽的自然山水。
这是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