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知识点 分析儒学独尊地位是什么时期被打破的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7.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必修3)
【命题思路】本题涉及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围绕“知道汉代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这一课程标准命题。
【思维路径】 审 题 题 干 公孙弘因为精通《春秋》(儒家经典)而位列三公 排 除 排 除 排 除 正 确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指的是“天下学士” A项 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家经典,而不是汉武帝广泛吸 纳人才 排 B项 “天下学士”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家经典,材料没 有体现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查 分 孔子春秋时期创立儒学,在汉武帝之前儒学已经 析 C项 在民间兴起 公孙弘因《春秋》这一儒家经典而获高位,起到 D项 了社会示范作用,这突出地表明儒学地位有了显 著提高
人”。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力量
的强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④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孟子的 “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恶论”有明显的分歧。
【拓展延伸】材料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创立了儒家学派
对儒家思想加以 总结和改造,使 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战国后期发 展成为诸子百家 中的蔚然大宗
【误区警示】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 本”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 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
“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提示:(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
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 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 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 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必修三)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
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探究1:在贯通明理方面,材料一、二有什么区别?
提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 阳明主张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探究2: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在属性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 提示:否。二者本质相同,他们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2.消极方面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
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 实际之风。
主题 2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
都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
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
1200年)„„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 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 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
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
封建后期的统治,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 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目前的一些学者,则在一定 程度上肯定了理学,如侯外庐、邱汉生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 中这样写道:“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 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
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高二历史知识点:儒家思想的演变.doc
2018年高二历史知识点:儒家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同时杂取百家,与孔孟不完全一致,但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1)西汉初年,统治者一直奉黄老之学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俱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无为而治适应。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原因:黄老政治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1)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
理学两大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2)宋明理学两大流派①程朱理学:对理学的发展起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即程颢、程颐,南宋时的朱熹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朝时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明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②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
思想核心分别是”心即理”和”致良知”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4.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1)”异端”思想家李贽①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②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③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①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中国儒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新人教版必修3
进程
时期
原因
形成及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要求恢复周礼,强调秩序和仁义
完善
——新儒学
西汉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进一步发展
——理学
宋明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批判——
进步思想
明末清初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2)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并且盛行,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魏晋南北朝的儒家理论,却比较滞后。
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一位儒学大家。
除了在无神论方面有所发展外,在哲学本体论上,却无多大进展。
范缜虽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质用观,具有体用论的意义,但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述。
比之先秦两汉的哲学,并没有前进多少。
比之佛道的本体论,落后了一大截。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被打破独尊地位,处于衰落之中,但是儒学的传统并没有中断。
正因为这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以及之后的隋唐儒学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成为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学术地位两汉经学流弊很多,形式繁琐,内容驳杂,及至魏晋,便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学。
对于玄学,一般看作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并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学中的重要地位。
玄学的发展借助于两汉经学,王弼注《周易》,释《论语》,何晏作《论语集解》等等,都是玄学家们为经学玄学化所作的努力。
儒家的主要经典《周易》与《老子》、《庄子》被并称为三玄。
玄学讨论的有无、本末问题,虽然来自老庄,但与《易传》思想关系密切。
儒家思想在魏晋玄学时期有重要发展,它一扫两汉经学的繁琐芜杂,剔除了经学的天人感应说等神秘成分,使抽象思维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魏晋南北朝隋唐虽是儒家文化处于低谷衰落的一个时期,但不代表具体在民族思想方面也毫无建树。
相反,这一时期由于是我国各民族大迁徙和融合的时期,且经常处于群雄割据、汉族与少数民族所建政权鼎立并存的状态,因此,注定了儒家民族思想在这一时期有着巨大的飞跃与提升,值得我们认真的反思与研究。
一、江统及其《徙戎论》江统,字应元,西晋末年人,是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
时,匈奴、鲜卑、氐、羌等族不断内迁,并在归附的名义下,大批进入中原,与当地汉族杂居。
由于文化习俗及民族利益诉求的差异,人居内地的少数民族时常与汉族政权发生冲突,如:公元294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上党:公元296年夏,其弟郝度元又起兵反晋;同年八月,氐族首领齐万年又率领氐、羌人民,进围泾阳,并威慑关中。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专题总结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专题总结讲义专题线索传统社会主流思想社会地位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孟子主X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X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地位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中外关联1.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某某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明清之际的某某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某某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一、百家争鸣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荀⼦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孔⼦与⽼⼦(⼀)孔⼦1、⽣平著述:春秋鲁国⼈,“三家⼀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 B、“礼”(“克⼰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神⽽远之”③教育思想: “有教⽆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发扬光⼤,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整理孔⼦⾔⾏为《论语》,尊孔⼦为圣⼈,历世景仰。
(⼆)⽼⼦:1、⽣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盾对⽴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为⽽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产⼒发展和社会⼤变⾰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时代,造成思想和⾔论的空前⾃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批⼈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招揽⼈才(⼆)儒家:孟⼦和荀⼦1、孟⼦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先义后利、舍⽣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成为四书之⼀ B他被称为“亚圣”2、荀⼦①荀⼦的思想:A“天⾏有常”、“制天命⽽⽤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墨家学派的创始⼈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攻③尚贤、尚同尚⼒、节⽤、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业者的利益②战国⼀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与道家2、庄⼦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与《韩⾮⼦》2、韩⾮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014高考历史考点背诵总结(必修三)
新海高中2014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必修三 整理老师:季洪彦
2014高考历史考点背诵总结(必修三)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江苏2013考试说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⑵过程
①孔子(创立)——仁与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②孟子(发展)——仁政、民本思想、性本善;
③荀子(发展)——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法治、天行有常。
⑶影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
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二、汉代儒学
1统一实现政治统一;②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③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⑵提出意义:适应了当时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儒家思想逐渐受到统治者重视,成为封建社
第 1 页 共 23 页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1、孔子与老子——春秋晚期的思想家
⑴孔子及其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政治思想:“仁”与“礼”( 核心思想);中庸思想;德政。
教育方面:①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培养了人才,促进社会发展;②总结出一套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
文化方面: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 《春秋》),继承传播文化。
高二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单元总结
立的建筑物,可见徽州牌坊群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②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涡阳老子庙体 现了道家思想,③不符合题意;包公是我国宋代的一名 官员,其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3】 (2011·广东文综,4分)“虎溪三笑”讲的 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 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 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 是,当时( )
【答案】 C
【例2】 (2011·安徽文综,4分)安徽境内历史遗存 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 C.①②③
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旨 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 力。寺院为佛教文化的产物和象征,①不符合题意;牌 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1.积极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正 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对巩固 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巨 大的作用。
(2)儒学成为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其勤 政爱民和任用贤才的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 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社会仍有很高的价 值。“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 构建,儒家思想至今仍体现其独特的魅力,显示其明显 价值。
(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 文化的象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就是中 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韩国、东南 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对钳制人们思想,阻碍科 学的发展等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为核心,通过教育和思想传播,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儒学的发展历程,从儒学的起源、发展到衰落,全面阐述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儒学的起源儒学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又称孔夫子。
孔子是儒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社会秩序。
孔子的学说主要通过口头传承,后来由他的学生编纂成《论语》等经典著作,成为儒学的重要基石。
二、儒学的发展1.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初步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
孔子的学说成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想,他的弟子们在各地传播儒学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孟子、荀子等。
儒学强调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提倡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2. 秦汉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儒学受到压制,但儒学的思想并未被彻底消灭。
汉代刘邦执政后,儒学重新兴起,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教材,儒学开始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儒学家如司马迁等通过编纂史书和撰写文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学的理论。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分化和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王弼提出了“理气”说,强调理和气的关系;郭象提出了“心即理”说,主张心性即是天理;道家的影响也渗透到了儒学中,形成了新的儒学流派。
这一时期的儒学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学者们对儒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4. 唐宋时期:儒学的复兴与繁荣唐宋时期,儒学再次得到了复兴和繁荣。
唐朝的孔颖达、程颐等儒学家对儒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形成了“二程”学派。
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展了程朱理学,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的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深远。
儒学在这一时期成为社会上流行的学问,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 明清时期:儒学的衰落与挑战明清时期,儒学逐渐失去了对社会的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过程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过程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学说奠定基础(老子创立道家思想)(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原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原因: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①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②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原因: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原因:三教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盛行.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1)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原因:①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②“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③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与探索④理学在宋朝兴起的深层次原因: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痹.⑤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思想活跃.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原因:①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②明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原因: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另一方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②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走向腐化,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③思想因素:一方面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们个性,摧残了人们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④社会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故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位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道德、新文化,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结合,成为了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思想要素.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不少国家也有很大影响.。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七单元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必修三)
②_________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儒家经典 ③兴办_____,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入仕,
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太学 ④初步建立了_____________,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地方教育系统
4.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
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探究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 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提示:(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 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2)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3)董仲舒新儒学适应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 纳与强力推行。
【互动探究】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并落实到 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继承 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逐渐形成。 ●秦朝统治者“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家思想受到沉重打 击。 ●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
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 一。
二、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异同
有教无类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吴道子
(四)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三、科技
(一)魏晋南北朝
项目 数学 农学 地理学
成就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小结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二、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到唐朝
三国至隋
达到新的高峰。
唐的文化 三、科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
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四、中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唐朝
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 入黄金时代。
李白、杜甫
(二)书法
时期
发展特点
代表人物
东汉末年
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 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
朝
书体均已完备。
唐朝
创出新风格
王羲之
颜真卿 柳公权
(三)绘画 时期
发展特点
代表人物
魏晋南北朝 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 顾恺之
隋唐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主张“贵儒”“尊 道”。 佛 在中国盛行,吸收 教 儒、道思想,渐趋 本土化。
隋朝 儒学家提 统 出“三教 治 合归儒” 者
奉 行 三 教 并 行 政 策
唐朝 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 兴儒学。
道教最受统治者尊崇
武则天时,佛教有很大发 展,形成不同宗派。
高中历史儒学独尊的地位是何时被打破的专题辅导
儒学独尊的地位是何时被打破的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取得了独尊地位。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也成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那么,儒学独尊的地位何时被打破呢?有的学生认为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依据是: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有的学生认为是在明朝后期,其依据是: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
要理解这一问题,首先要清楚,儒家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处于独尊地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独尊”是惟我,否定或排除其他思想,而“正统”是指统治的主导与主流思想,不排除或不否定利用其它思想。
所以,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被打破是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而儒学的独尊地位被打破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那么儒学的独尊地位为什么会被打破呢?第一,由于玄学的产生,统治阶级把玄学作为新的思想统治工具。
自西汉后期以来,一方面儒学日趋烦琐迂腐,无力解决尖锐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加上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打击,致使儒学独尊的地位发生动摇,地主阶级需要新的精神武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汉末以来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争斗残酷激烈,一部分人地位沉浮不定,得失无常,一般士人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虑,因而思想消沉,趋于虚无淡泊,以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于是,玄学应运而生。
在魏晋时期,玄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工具。
第二,由于道教的革新,佛教的炽盛,宗教成为统治阶级又一重要的精神武器。
1. 道教的革新。
道教原本是在东汉民间兴起的宗教,东晋的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把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
萧梁时,陶洪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使道教变成了与儒、佛并列的一大宗教体系。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地位及原因中国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比较(一)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1)观点一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
董仲舒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
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
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括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观点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
因此对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
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
(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二)关于宋明理学的不同评价观点一对宋明理学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是“思想史上的浊流”。
该观点主要针对宋明理学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重男轻女、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观念。
观点二有些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新的水平,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期,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发展、大变革。
经济原因: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文化原因:私学出现,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创始人。
“至圣”(春秋时期)①核心思想“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杀戮③主张“克己复礼”④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亚圣(战国时期)①主张“仁政”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性善论荀子(战国时期)主张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②“君舟民水论”③性恶论道家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①把生死看成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
(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非攻、节俭(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影响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1.汉初,吸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经济实力获得恢复和发展。
2.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汉初“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需求。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四单元单元小结说课稿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单元总结专题一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及原因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剧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仍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效劳,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开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展了革新,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根底,因此获得“独尊〞地位。
4.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交融,魏晋时儒学玄学化。
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学化。
5.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成,朱熹集大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
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
王守仁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6.明清:继承和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开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
7.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他声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8.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鞭挞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锋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到王阳明时达到顶峰
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到王阳明时达到顶峰展开全文儒家思想曾经长期作为我国的正统思想,既是官方的政治指导思想,也是民间社会普遍奉行的思想。
我们常常说的文化自信,与儒家思想文化是分不开的。
过去,佛家和道家在官方和民间也有一定影响力,但终归没有像模像样地成为官方思想。
儒家思想的形成,经历数千年的演化,走过几个重要的的发展阶段,我们来简要看看:第一阶段,从西周到战国:儒家思想发端和初步形成体系儒家思想的积淀深厚,经历过漫长的变迁,到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 479年)时代,也就是春秋晚期,算是已基本成为一种独立的学派,成为诸子百家的一员。
早在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时,周公姬旦等政治家就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天、敬宗、保民,以及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等思想,儒家思想开始发端。
周公等人认为,人君能握有天下,是来自上天眷顾。
为了回报上天,人君必须以德治国、以德修身,善待祖宗、保护臣民,德在位在,无德则会被上天抛去。
这个起步很高端,理论基础比较厚实,一开始就把个人命运与祖宗、上天勾连在一起,好理解。
大约过了五百年,先师孔子和他的弟子继承了前人学说,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一开始并不十分系统,也谈不上很精细,但是框架和脉络已经形成。
我们今天见到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这个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不过,这些书并不像今天的学术论文那样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基本是语录体,鸡零狗碎地这一句那一句,有时还会重复,有的还举例子、讲故事。
好在,它们的中心思想是比较突出的,说来说去,说的都是一件事:如何正心?如何处事?如何成才?围绕这三个字,孔子和他的弟子总结出了最核心的内容“仁”。
仁者爱人,爱自己也爱他人。
这样才能成功,才能走得更远。
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忠,一个是恕。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句话看似很好理解,一个人想要成才成功,就要理解别人、支持别人成才成功;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4 年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儒学独尊地位是什么时期被打破的
2014 年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儒学独尊地位是什么时期被打破的
【摘要】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
在这里历史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4 年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儒学独尊地位是什么时期被打破的,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分析一下儒学独尊地位是什么时期被打破的。
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取得了独尊地位。
那么,儒学独尊的地位何时被打破呢? 有的学生认为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依据是: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有的学生认为是在明朝后期,其依据是: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
要理解这一问题,首先要清楚,儒家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处于独尊地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独尊是惟我,否定或排除其他思想,而正统是指统治的主导与主流思想,不排除或不否定利用其它思想。
所以,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被打破是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而儒学的独尊地位被打破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由于玄学的产生,统治阶级把玄学作为新的思想统治工具。
自西汉后期以来,一方面儒学日趋烦琐迂腐,无力解决尖锐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加上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打击,致使儒学独尊的地位发生动摇,地主阶级需要新的精神武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汉末以来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争斗残酷激烈,一部分人地位沉浮不定,得失无常,一般士人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虑,因而思想消沉,趋于虚无淡泊,以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于是,玄学应运而生。
在魏晋时期,玄学成为封建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