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力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功-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功-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8da3e9daef5ef7ba0d3cfc.png)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但这 姑娘却 本末倒 置了, 并不是 有了钱 有了权 有了成 就以后 才全力 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工作, 投入了 自己的 全部以 后,才 有了地 位名望 钱财。 你要先投入,才会有收获,当你真正投 入做一 件事后 ,会明 白两件 事:首 先你会 明白, 把一件 事认认 真真做 好,所 获得的 收益远 大于同 时做很 多事; 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事仍未 有回报 ,是因 为他们 从未投 入过。 从“做 了”到 “做” ,正如 “知道 ”到“ 懂得” 的距离 。 3 之前单位有一个姑娘,工作特别拼命, 只要说 起她的 名字, 大家都 会赞不 绝口: 这姑娘 工作拼 命的程 度,连 男人们 都比不 上。 后来
力学课件PPT课件
![力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7137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b.png)
相对论力学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 对论,对经典力学进行了修正 和发展。
现代力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力学不 断涌现出新的分支和领域,如 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生物力
学等。
02
静力学
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概念
三力平衡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力的平衡状态。
当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时,如果这三 个力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则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应力的能力,反映 了材料的刚度特性。
材料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反映了 材料在受力时变形的特性。
材料的疲劳和断裂
疲劳
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逐渐损伤直至断裂的过程。疲劳极限是指材料 在无限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断裂
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突然破裂现象。断裂韧性是指材料抵抗裂纹 扩展的能力。
几何方程
描述物体的形变和应变关系,与物体的几何 性质和物理性质有关。
边界条件
描述物体边界上的受力条件和位移条件,是 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必要条件。
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
解析法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边界元法
通过数学公式和定理求解弹性力学问题,适用于简单形状和边 界条件的物体。
将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通过求解每个单元的平衡方 程组来得到整体解,适用于复杂形状和边界条件的物体。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当两个接触面之间没有相 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 力称为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当两个接触面之间有相对 运动时,产生的阻力称为 动摩擦力。
摩擦角
静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 夹角称为摩擦角。
弹性力学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942860f705cc17552709e1.png)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183e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a.png)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N),简称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02
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总结词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将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01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与作用力成正比。
胡克定律
表示物体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与物体的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
弹性模量
描述物体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间的关系。
泊松比
桥梁和建筑物的设计
利用弹性力学原理,设计桥梁和建筑物,使其能够承受各种外力作用,保持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状态的描述
测力计的原理与使用
测力计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仪器。使用测力计时应先进行零点调整,然后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
力的图示法
通过力的图示法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图示法通常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详细描述
F=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
公式
解释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即受到外力的作用。
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公式
应用
01
02
03
04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外力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解释了物体加速度的产生原因,即受到的力与质量的乘积。
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力学课程优秀课件PPT
![初中物理力学课程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a75b7903d8ce2f006623ac.png)
首大先家是好我^ 们^ 今天的主题
在学习之前 开心一刻 ^.^
• 请问: • 是什么东西 • 让小车运动?
好 现在回归正题
❖ 首先 …… ❖ 据你所知道,什么是力?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力能让
物体运动起来,那么力还能干什 么呢? 只能使之运动吗?
众所周知,橡皮泥是个例外
按压橡皮泥能使橡皮泥变扁 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G g m
或
G mg
G —— 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9.8N/kg
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它所受到重力
大小为9.8 N。 注: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
摩擦力
一、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 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
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 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亮 之间存在互相吸 引的力?
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 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 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G
2. 重力的大小 ——重量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接触 挤压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不光滑
2、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方向总是和物 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作用点
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上
4、摩擦的类型
静止在斜坡上的物体、拿在手中的啤酒
瓶子…… 静摩擦
铅笔写字、黑板擦擦黑板、卷笔刀削铅
在学习之前 开心一刻 ^.^
• 请问: • 是什么东西 • 让小车运动?
好 现在回归正题
❖ 首先 …… ❖ 据你所知道,什么是力?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力能让
物体运动起来,那么力还能干什 么呢? 只能使之运动吗?
众所周知,橡皮泥是个例外
按压橡皮泥能使橡皮泥变扁 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G g m
或
G mg
G —— 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9.8N/kg
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它所受到重力
大小为9.8 N。 注: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
摩擦力
一、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 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
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 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亮 之间存在互相吸 引的力?
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 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 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G
2. 重力的大小 ——重量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接触 挤压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不光滑
2、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方向总是和物 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作用点
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上
4、摩擦的类型
静止在斜坡上的物体、拿在手中的啤酒
瓶子…… 静摩擦
铅笔写字、黑板擦擦黑板、卷笔刀削铅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学》PPT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6f1217240c844769eaeeca.png)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 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 定律? 从两方面理解其内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自身有总保持原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物 水
h
水
水
h
h1
(2)滑动摩擦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注意:
(1)“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面 而言的运动
7、怎样理解“合力”?
(1)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 作用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 替这几个力,如果这一个力与 那几个力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上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叫 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2)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几个 力合力为零时,这个物体的运 动状态与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相同。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我们说这 几个力是平衡力。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运动的力。
例如: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 箱子相对于车是向后滑动的,所 以箱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向前 的,此时滑动摩擦力是使箱子向 前运动的动力。
(二)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注意: (1)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 物而言,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F总压
非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F浮
N
F总压= F液压+F固压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6564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2.png)
机械运动实例
总结词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的传统应用领域,涉及 各种实际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详细描述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 之一。各种实际机械系统,如汽车、飞机、 机器和机器人等的运动规律,都需要通过理 论力学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研究机械运动, 可以深入理解力矩、动量、动能等力学概念, 以及它们在机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理论力 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物理学
的理解更加深入
我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有所增强
建议
建议增加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 和实验,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应 用价值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希 望能够有更多的解释和练习题
详细描述
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矢量表示法、直角坐标表示法和极坐标表 示法等。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力矩的计算则涉及到转动惯量、角速度和动量矩等概念 。
运动分析方法
总结词
运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详细描述
运动分析方法包括对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分析,通过求解运动微 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力学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 要。
本课程总结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向
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本课程总结
01
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02
引入更多现代技术和方法,更新 教材和教学方法,保持课程的前 沿性
力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力学发展史
《初中力学》PPT课件
![《初中力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026ba2910ef12d2af9e7d8.png)
6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力学的世界,揭开 它的神秘面纱。.7源自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8
手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
9
起重机施加了力,重物受到了力
.
10
结论: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 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
11
2020/9/12
思考:
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 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 有力的作用吗?
.
16
2020/9/12
观看实验现象
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7
2020/9/12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
18
三.力的三要素:
.
19
四.力的示意图:
.
20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 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箭头
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 受压弹簧,弹簧变弯 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形__状__,_____ ___使__物__体__发__生__形__变__。
.
27
3.画出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100N拉木 箱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
F=100N
.
12
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 有力的作用,不接触 的物体也可以用力的 作用!
.
13
一、力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 示。 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是N。
.
14
1N的力 究竟有多大呢?
理论力学9ppt课件
![理论力学9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c9c3822cc58bd63186bded.png)
本章将在两个不同的参考空间中讨论同一物体的运动,并给出物体在这两个 参考空间中的运动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物体相对于甲空间的运动可视为其相对于乙空间的运动和乙空间相对于甲空 间运动的复合运动。
本章介绍复合运动的基本知识。
学习本章的意义:
复合运动是研究刚体复杂运动的重要基础。
.
2
第3章 复合运动
§3.1 绝对运动 相对运动 牵连运动
这种利用动系和定系来分析运动的方法(或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不仅在 工程技术上有广泛应用,而且还是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 础。
.
5
§3.2 变矢量的绝对导数与相对导数
目的:
为了给出绝对与相对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需要在两个相对运动着的参考 空间中考察同一个变矢量的变化率。
为此,本节引入矢量的绝对导数和相对导数的概念,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
第3章 复合运动 9学时
3.1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
3.2 变矢量的绝对导数与相对导数
3.3 点的复合运动的分析解法(不要求)
3.3.1 动点的运动方程
3.3.2 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的解析表达式
3.4 点的复合运动的矢量解法
3.4.1 速度合成定理
3.4.2 加速度合成定理
3.5 刚体的复合运动(不作为重点内容,简单介绍)
系。
变矢量
A
其变化依赖于所选取的参考空间。
定义其中一个空间为定系,另一个空间为动系。
规定:
~A
绝对增量A:
变矢量 A相对定系的增量。
相对增量~A:
定 系
动 系
t 时刻
At
t A tt时刻 t
At At
A Ae
变矢量 A相对动系的增量。
本章介绍复合运动的基本知识。
学习本章的意义:
复合运动是研究刚体复杂运动的重要基础。
.
2
第3章 复合运动
§3.1 绝对运动 相对运动 牵连运动
这种利用动系和定系来分析运动的方法(或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不仅在 工程技术上有广泛应用,而且还是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 础。
.
5
§3.2 变矢量的绝对导数与相对导数
目的:
为了给出绝对与相对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需要在两个相对运动着的参考 空间中考察同一个变矢量的变化率。
为此,本节引入矢量的绝对导数和相对导数的概念,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
第3章 复合运动 9学时
3.1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
3.2 变矢量的绝对导数与相对导数
3.3 点的复合运动的分析解法(不要求)
3.3.1 动点的运动方程
3.3.2 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的解析表达式
3.4 点的复合运动的矢量解法
3.4.1 速度合成定理
3.4.2 加速度合成定理
3.5 刚体的复合运动(不作为重点内容,简单介绍)
系。
变矢量
A
其变化依赖于所选取的参考空间。
定义其中一个空间为定系,另一个空间为动系。
规定:
~A
绝对增量A:
变矢量 A相对定系的增量。
相对增量~A:
定 系
动 系
t 时刻
At
t A tt时刻 t
At At
A Ae
变矢量 A相对动系的增量。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1491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d.png)
角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角动量是物体角速度和转动惯量的乘积,描述了物体旋转状态的物理量。角 动量守恒是转动过程中的重要原理。
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系统总动量不变的基本原理。它适用于理解碰撞和爆炸等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能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系统总能量不变的基本规律。它适用于分析物体运动和 相互转换的能量变化。
物体受力的表现形式
物体受力可以表现为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可以表现为物体的形变、速度变化 和加速度变化。
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可以通过速度差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牛顿三定律的基本概念
牛顿三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它们是牛顿力学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物体运动和工程设计。
弹簧秤和弹簧定标法的原理
弹簧秤和弹簧定标法是测量物体质量和力的常用工具。它们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进行测量,原理简单易于理解。
静力学问题的解法
静力学是研究静止物体受力平衡的学科。解决静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平衡 方程,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相对滑动时产生的阻力。其大小受表面粗糙度和压力的 影响,可以通过公式F=μN计算。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在受力平衡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体现了物体的惯性特性。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它可以用公式F=ma表示, 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原理之一。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 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 作用力。这个定律解释了物体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1759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3.png)
天等领域。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初中物理力学PPT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d9ce3c14791711cc7917f0.png)
上就停下了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运动和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四个要素:同体、 等大、反向、共线。 能漏掉的SB不解释。
运动和力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小于
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当 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等于
________5×10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
运动和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里所谓的阻 碍是指阻碍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的运动。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T
G
.
运动和力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 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_5_×__1_0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 绳3 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等×于103牛;当物体以1.5米 /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___大__于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
一物体在一水平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f=15 N
F=15 N
运动和力 车轮摩擦力分析源自.运动和力.
摩擦力的防止与利用(减小与增大)
减小摩擦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变滚动、 滴加润滑油等。
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 其目的是为了( )
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 A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 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运动和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四个要素:同体、 等大、反向、共线。 能漏掉的SB不解释。
运动和力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小于
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当 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等于
________5×10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
运动和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里所谓的阻 碍是指阻碍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的运动。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T
G
.
运动和力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 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_5_×__1_0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 绳3 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等×于103牛;当物体以1.5米 /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___大__于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
一物体在一水平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f=15 N
F=15 N
运动和力 车轮摩擦力分析源自.运动和力.
摩擦力的防止与利用(减小与增大)
减小摩擦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变滚动、 滴加润滑油等。
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 其目的是为了( )
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 A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 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
初中物理力学课程PPT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课程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dd78531711cc7931b716f0.png)
推理想象
表面材料 毛巾
粗布条 木板
光滑表面
阻力大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阻力为零
.
滑行距离 最短 较长
长 无限长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长 。
推 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 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 生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观点: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 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 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 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的性质,我们把这 种性质叫做惯性。
段把力的三要素表 示出来就叫力的示 意图。
.
牛顿第一定律
莎士比亚的观点:
物体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
.
而伽利略则认为:
运动物体不需 要力来维持, 运动之所以会 停下是因为阻
力。
.
两种观点 谁对谁错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 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 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伽 利 略: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 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 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还有很多如:车未停稳. 、禁止下车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跳,
总是落回原地
表面材料 毛巾
粗布条 木板
光滑表面
阻力大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阻力为零
.
滑行距离 最短 较长
长 无限长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长 。
推 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 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 生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观点: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 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 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 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的性质,我们把这 种性质叫做惯性。
段把力的三要素表 示出来就叫力的示 意图。
.
牛顿第一定律
莎士比亚的观点:
物体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
.
而伽利略则认为:
运动物体不需 要力来维持, 运动之所以会 停下是因为阻
力。
.
两种观点 谁对谁错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 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 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伽 利 略: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 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 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还有很多如:车未停稳. 、禁止下车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跳,
总是落回原地
力学教学课件ppt
![力学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ee49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5.png)
04
力学实验与实验设备
力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与目的
验证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力学理论或 定律。
研究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力学现象或材 料的力学性能。
综合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综合运用多种力学理 论或技术。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力学试验机
振动测试系统
用于测试材料或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用于测试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其对外部激励的 响应。
1. 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等。
详细描述
2. 应用:利用动力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车辆行驶 时的阻力、火箭升空所需的推力等。
03
力学应用
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和变形规律。 •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力和运动规律。 •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弹性范围内的变形和应力关系。 • 材料力学 • 材料强度: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屈服条件。 • 材料刚度: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弹性模量。 • 材料稳定性: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失稳条件和稳定性问题。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 流体力学 • 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和平衡规律。 • 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速度和应力关系。 • 流体阻力和压强:研究流体在运动中遇到的阻力和压强分布规律。 • 液压传动 •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提供液压系统动力输出的设备。 • 液压阀和液压缸:控制液压系统流量和压力的设备。 • 液压系统的维护和调试: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措施。
力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性
总结词
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扮演 重要角色。
力学实验课课件-拱桥PPT共68页
![力学实验课课件-拱桥PPT共68页](https://img.taocdn.com/s3/m/1da83e33102de2bd97058879.png)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力学实验课课件-拱桥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力学实验课课件-拱桥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020/4/3
思考: 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 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 有力的作用吗?
12
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 有力的作用,不接触 的物体也可以用力的 作用!
13
一、力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 示。 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是N。
14
1N的力 究竟有多大呢?
15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21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一个同学穿上 旱冰鞋推墙,观 察发生的现象。
22
2020/4/3
23
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铁块分别 放在两个相同的小车上,将两 个小车离开一定距离放手,观 察现象。
24
25
小 结: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00
28
作业: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
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
运动
29
2020/4/3
2.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 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的。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 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6
2020/4/3
练习:
1. 手击排球,施力物体是 ____手___,受力物体是 __排__球_______,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___力_的__作__用___ _是__相__互__的____。 2. 下列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6
2020/4/3
观看实验现象
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
2020/4/3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18
三.力的三要素:
19
四.力的示意图:
20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 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 受压弹簧,弹簧变弯 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形__状__,_____ ___使__物__体__发__生__形__变__。
27
3.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100N拉木 箱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
F=100N
30
2020/4/3
31
力
田燊彤 2015.9.18
1
力是看不到的 但它却处处存在
2
很多体育项 目都蕴含了 大量的力学 知识。
3
4
5
6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力学的世界,揭开 它的神秘面纱。
7
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8
手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9
起重机施加了力,重物受到了力
10
结论: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 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