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及其化合物课件
合集下载
碳和碳的化合物说课稿PPT培训课件
——叶圣陶
谢谢
培养精神 强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课 标 要 求
二、编写体例 、编者的意图
编写体例
各栏目以问题、 填空等形式为学 生提供思维发展、 合作交流的空间
阅 读 资 料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活动与探究 讨论
正文
单元前图、 引言
调 查
家 庭
与小
研实
究验
合学
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
化 生学 活
、
共 同 行
“ 低
动 !
碳
”
三、本单元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
横向联系
金刚石薄膜 人造金刚石
原
装 置
检 验
药理
品
石墨
实验室制法
金刚石
C60
性质
组成、构成
用途
物理 性质
性 质
CO2
化学 性质
用
利
途
化学与环境
温室效应
太阳能 氢能等
弊
可替代的 新能源
碳的氧化物
CO
性质
用途
知 识 结 构
风 力 发 电
收集信息
布置问题
课前准备
引导 促进
教师
教
联系生活实际 艺术欣赏
学案导学
创设情境
课堂活动
构建课堂
学
教 学 建 议
自主
学生
合作
交流
铅笔芯:石墨
玻璃刀:金刚石
碳 的 稳 定 性
我出生于空气这个大家庭里,由于我 密度大,他们把我压在最低层。但我不满 足于现状,于是我的分子偷偷逃了出来, 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开始漂流……
谢谢
培养精神 强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课 标 要 求
二、编写体例 、编者的意图
编写体例
各栏目以问题、 填空等形式为学 生提供思维发展、 合作交流的空间
阅 读 资 料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活动与探究 讨论
正文
单元前图、 引言
调 查
家 庭
与小
研实
究验
合学
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
化 生学 活
、
共 同 行
“ 低
动 !
碳
”
三、本单元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
横向联系
金刚石薄膜 人造金刚石
原
装 置
检 验
药理
品
石墨
实验室制法
金刚石
C60
性质
组成、构成
用途
物理 性质
性 质
CO2
化学 性质
用
利
途
化学与环境
温室效应
太阳能 氢能等
弊
可替代的 新能源
碳的氧化物
CO
性质
用途
知 识 结 构
风 力 发 电
收集信息
布置问题
课前准备
引导 促进
教师
教
联系生活实际 艺术欣赏
学案导学
创设情境
课堂活动
构建课堂
学
教 学 建 议
自主
学生
合作
交流
铅笔芯:石墨
玻璃刀:金刚石
碳 的 稳 定 性
我出生于空气这个大家庭里,由于我 密度大,他们把我压在最低层。但我不满 足于现状,于是我的分子偷偷逃了出来, 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开始漂流……
碳的多样性PPT课件4
[方法导引] 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 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
1、讨论提出假设; 2、探讨实验方案; 3、实验并做好记录。
物质 与酸反 应 与NaOH 反应
与 Ca(OH)2 与CaCl 2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
热稳定 受热难分解 性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装置:
2NaHCO3===Na2CO3+CO2↑+H2O
△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Na2CO3+CO2+H2O = 2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 2NaHCO3===Na2CO3+CO2↑+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NaOH = Na2CO3+H2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气泡既快又多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热稳定 性
无现象
分解产生CO2
物质 与酸反 应
碳酸钠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
碳酸氢钠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CO32-+2H+= CO2↑ + H2O
HCO3-+H+= CO2↑ +H2O
碳酸
碳酸盐
加热;加碱
1、讨论提出假设; 2、探讨实验方案; 3、实验并做好记录。
物质 与酸反 应 与NaOH 反应
与 Ca(OH)2 与CaCl 2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
热稳定 受热难分解 性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装置:
2NaHCO3===Na2CO3+CO2↑+H2O
△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Na2CO3+CO2+H2O = 2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 2NaHCO3===Na2CO3+CO2↑+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NaOH = Na2CO3+H2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气泡既快又多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热稳定 性
无现象
分解产生CO2
物质 与酸反 应
碳酸钠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
碳酸氢钠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CO32-+2H+= CO2↑ + H2O
HCO3-+H+= CO2↑ +H2O
碳酸
碳酸盐
加热;加碱
[实用参考]无机化学-碳族元素.ppt
直线形 直线形
C2H2、HCN CO
2019/8/9 4
一、碳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碳族元素的单质 三、氧化物 四、含氧酸及其盐 五、氢化物 六、卤化物和硫化物
2019/8/9 5
一、自然界的分布
C 单质状态:主要是金刚石和石墨。化合
物:煤、石油、天然气、动植物、
石灰石、白云石、CO2等。
Si靠Si-O键联结成各种链状、层状和立体
2019/8/9 15
Pb: 质软、密度大(11.35g·cm-3),纯铅在空气中不稳定 →Pb(OH)2或Pb2(OH)2CO3
C(石墨)→(金刚石)石理墨:转化为金刚石的机
△fGmθ/kJ·mol-1 0
ρ/g·cm-3
2.260
2.9 ⑴ 溶剂说:石墨先溶解 3.515 在溶剂(金属催化剂)
△fHmθ/kJ·mol-1
O
1.897 中成为单个碳原子,然 后在冷却时直接生成金
反应的特点? 吸热、体积减小 刚石。
欲使反应正向进行,采取的措施?⑵ 固相转化说:石墨的
第十四章 碳族元素
§14-1 碳族元素的通性 §14-2 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14-3 无机化合物的水解性
2019/8/9 1
元素符号 C Si Ge Sn
Pb
价电层结构 2s22p2 3s23p2 4s24p2 5s25p2
6s26p2
电负性
2.01 1.96(Ⅳ) 2.33 (Ⅳ) 2.25 1.90 (Ⅳ) 1.80(Ⅱ) 1.87 (Ⅱ)
2019/8/9 9
上图:纳米管在预先做 好阵列的硅晶片上催化 生长的结果。把Si晶片 置于一个充满乙烯容器 内,在特定的晶面上涂上 催化剂,加热后,高纯 的碳管以惊人的速度生 长,其速度可以达到每 小时500英里。
碳及其化合物课件(共45张)
炔烃
芳香烃
含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化合物,分子式通式 为CnH2n-2。
分子结构中具有环状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具有特殊芳香性气味。
烃的衍生物
01
02
03
04
醇类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后的化合物,如乙醇、甲醇等
。
醚类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氧原子取 代后的化合物,如乙醚、甲醚
等。
醛类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 后的化合物,如甲醛、乙醛等
化工领域的应用
有机合成
碳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基 础,可用于生产各种化学 品、塑料和纤维等。
药物制造
许多药物都含有碳元素, 通过合成特定的碳化合物 ,可以生产出治疗各种疾 病的药品。
农药制造
碳化合物也可用于制造各 种农药,以控制农作物病 虫害。
材料领域的应用
金属材料
碳化合物中的石墨可用于制造各 种金属材料,如碳钢和合金钢等
碳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不溶于水 ,可导电和传热。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非金属性较弱, 在常温下不易与其它 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包括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碳酸、碳酸 盐等。
碳具有还原性,能够 还原金属氧化物和其 它含氧化合物。
碳的同位素
碳存在多种同位素,如C、C、C 等,其中最常见的是C。
05
碳化合物应用
燃料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燃料
碳化合物是燃料的主要来 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等,它们在能源生产和生 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燃烧效率
碳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能 够释放大量的热能,为各 种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提 供所需的热量。
污染控制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 们正在寻找更加清洁的燃 料,如生物质能和氢能等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碳的ppt课件
绿色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 行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降
低碳排放。
循环利用
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 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
染。
低碳消费
选择环保、节能、可再生产品 ,减少对高碳产品的消费。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 广力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碳排放,激励企业减少 碳排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鼓励企业采 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
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 候变化挑战。
低碳技术及其应用
碳捕获和储存技术
通过技术手段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捕获下来,并储存到地下或海底 。
坏等。
气候变化的证据
气温记录
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过 去一个世纪的气温上升 速度比过去几千年都快
。
冰川融化
全球各地的冰川正在融 化,尤其是高山地区的
冰川。
海平面上升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 这是由于冰川融化、热
膨胀等原因。
极端气候事件
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干旱、暴风雪等发生的 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在增
加。
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联
CHAPTER 04
碳排放与气候变化
碳排放的影响
全球变暖
碳排放是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升 高的主要原因,进而引起全球
变暖。
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进而 引起海平面上升。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 ,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 率和严重程度。
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碳水化合物PPT课件
葡萄糖多(64:36)稳定性与它们的构象有关。 例如β-D-葡萄糖的两种椅型构象如下:
稳定,两者能量差:25kJ/mol
19
α-D-葡萄糖也有两种椅型构象:
在所有D型己醛糖中,只有葡萄糖能有五个取代 基全在e键上因而很稳定的够象。
20
三、 单糖的反应
官能团:羟基与羰基 1、 氧化反应 (1)被硝酸氧化 在硝酸的氧化下,醛糖的醛基和伯醇基都可以被氧化.例 如,D-葡萄糖在稀硝酸中加热,即生成D-葡萄糖二酸。
葡萄糖在溶液中有α-和β-两种半缩醛结构。 因此与甲醇作用所生成的苷也有α-和β-两种。在糖 苷分子中没有苷羟基。这种环状结构没有变旋光现 象,也不具有羰基的特性。
糖苷的酸性水解:
由 α-D-葡萄糖苷水解得到的,不单是α-D-葡萄糖。而是
α-和 β-两种葡萄糖的混合物.
18
4、 吡喃糖的构象 在D-葡萄糖水溶液中,β-D-葡萄糖含量比α-D-
如:在自然界中只有右旋的葡萄糖存在, 左旋的葡萄糖是没有的。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根据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单糖、低 聚糖和多糖三类.
3
二、 单糖的结构
葡萄糖——存在于葡萄汁和其他果汁中,以及植物的 根、茎、叶等部位。动物血液中也含有葡萄糖。天然 葡萄糖为右旋糖。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天然果糖是左旋 糖,是常见糖中最甜的糖。 核糖、2-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部分。
一、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 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例如,纤维素、淀粉、葡萄糖、果糖、肝糖等等
从化学结构上来看,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 多羟基酮,或者是通过水解能生成多羟基醛(或酮) 的化合物。
稳定,两者能量差:25kJ/mol
19
α-D-葡萄糖也有两种椅型构象:
在所有D型己醛糖中,只有葡萄糖能有五个取代 基全在e键上因而很稳定的够象。
20
三、 单糖的反应
官能团:羟基与羰基 1、 氧化反应 (1)被硝酸氧化 在硝酸的氧化下,醛糖的醛基和伯醇基都可以被氧化.例 如,D-葡萄糖在稀硝酸中加热,即生成D-葡萄糖二酸。
葡萄糖在溶液中有α-和β-两种半缩醛结构。 因此与甲醇作用所生成的苷也有α-和β-两种。在糖 苷分子中没有苷羟基。这种环状结构没有变旋光现 象,也不具有羰基的特性。
糖苷的酸性水解:
由 α-D-葡萄糖苷水解得到的,不单是α-D-葡萄糖。而是
α-和 β-两种葡萄糖的混合物.
18
4、 吡喃糖的构象 在D-葡萄糖水溶液中,β-D-葡萄糖含量比α-D-
如:在自然界中只有右旋的葡萄糖存在, 左旋的葡萄糖是没有的。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根据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单糖、低 聚糖和多糖三类.
3
二、 单糖的结构
葡萄糖——存在于葡萄汁和其他果汁中,以及植物的 根、茎、叶等部位。动物血液中也含有葡萄糖。天然 葡萄糖为右旋糖。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天然果糖是左旋 糖,是常见糖中最甜的糖。 核糖、2-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部分。
一、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 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例如,纤维素、淀粉、葡萄糖、果糖、肝糖等等
从化学结构上来看,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 多羟基酮,或者是通过水解能生成多羟基醛(或酮) 的化合物。
碳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45张PPT)
[答案:(1)可燃性、还原性、双原子分子、 气体、难溶于水等(2)都是化合物、都能 发生复分解反应、都能跟某些盐反应、都 含有氢元素等(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 酸反应、水溶液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开放性试题,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均 给分)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存在:空气中,体积比0.3%
60g
6、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人、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尸体被分解; 灰烬中的碳酸盐进 入土壤。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
7、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 象; 见上面习题。
(提示:H2+CuO=Cu+H2O)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水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的 CO2和水蒸气,如用下列装置证明水煤气中含 有CO和H2
请说出各装置的作用
CO、CO2比较
一氧化碳 碳化合价 溶解性 密度与空气比 可燃性 二氧化碳
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毒性 主要用途
CO、CO2相关问题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 干冰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制汽水 光合作用 化工原料
你学过CO2哪些化学性质?
1. 烧杯现象_____,说明CO2具有____和____性质 2. 证明与水反应,所放的试剂____,现象___,方程式___
CO
O2 O2 CuO C O2 CuO Fe2O3 H2 O NaOH H+
H2CO3
C
CO2
O2
Na2CO3 NaHCO3
H+
Ca(OH)2
CH4 C2H5OH
CaCO3
碳水化合物PPT课件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淀粉(糖类) 其他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等) 葡萄糖
1.酵解(无氧) 2.醛酸途径(生成葡糖醛酸) 3.磷酸己糖旁路 4.三羧酸循环 (有氧)
三羧酸循环在有氧代谢后,产生水(H2O)、 二氧化碳(CO2)、能量(ATP)。
肝糖原、 肌糖原 储藏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5).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 a) 糖原: • 当血液中糖浓度过高时,机体可把葡萄糖合成为多糖, 由肝脏合成糖原。糖原在肝脏和肌肉中储存,是糖的储 存形式。糖原储存在肝脏为肝糖原,糖原存在肌肉中为 肌糖原。 • 在肝脏中有丰富的酶,能够起到调节血糖水平。 • 肌肉中没有这类酶,肌糖原只能提供肌肉组织本身氧化 供能的需要。 • b) 糖的异生作用: 指从非糖类物质(如蛋白质或脂肪)生成葡萄糖或 糖原的过程,以补充没有糖或不足时对能量的补充。
路失去动态平衡,来源多,消耗少,收入 大于支出造成。而病因包括多种基因参与 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者代谢综合征。
外,还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主要的营养 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 它们不能直接为人体所利用,而是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分 解,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再透过消化道粘膜的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再供人体组织利用这样一 种分解过程,被叫作消化。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胃液、胰液、肠 液) 。 消化液中包含各 种消化酶,分别 对蛋白质、脂肪 和糖类等物质进 行化学分解,成为 可被吸收的小分子 物质。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 消化液的成分
唾 液 日分泌量 1~1.5升 pH 水 固体物 有机物 蛋白质 无机盐 包含酶 6.35~6.85 99.4% 0.6% 0.32% 0.30% 0.28% 淀粉酶 胃 液 2~3升 99.4% 0.6% 0.41% 0.38% 0.14% 胃蛋白酶 胰 液 0.5~0.8升 98.4% 1.6% 0.6% / 1.0% 胰蛋白酶、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糜蛋白酶、 肽酶 肠 液 1~3升 7.1~7.6 98.4% 1.6% 0.6% / 1.0% 肠淀粉酶、 肠肽酶、 肠脂肪酶、 二糖酶
碳的多样性PPT教学课件
练习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交流 * 研 讨
1、N如aH何C鉴O3别?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是Na2CO3还是 2、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
3、Na2CO3 和 NaHC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碳酸盐
碳酸
碳酸氢盐
加热或加碱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 阅读P63-65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干 冰 晶 体 结 构
非晶态又称玻璃态
玻璃结构示意图
B M
O
Si
晶体的原子呈周期性排列 非晶体的原子不呈周期性排列
宏观晶体的形貌
立方
1.从外形看,晶体与非晶体有何不同? 2.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有何特点?
晶体与非晶体比较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 粒子在三维空间呈
体外形)
水晶石
3.晶体形成的途径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
华).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1.石墨(C)和蓝宝石(Al2O3·SiO2)是常见的 晶体,其中石墨的结构呈层状,在与层垂直方 向的导电率为与层平行方向上导电率的 1/10000;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是不 同的.
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 粒子排列相对无序 体 多面体外形)
说明:
(1)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 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 排列的宏观表象。
在一定条件下晶体能自动地呈现具 有一定对称性的多面体的外形 (晶体的形貌)。
非晶体不能呈现多面体的外形。
(2)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 率适当。
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 化的实例?
交流 * 研 讨
1、N如aH何C鉴O3别?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是Na2CO3还是 2、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
3、Na2CO3 和 NaHC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碳酸盐
碳酸
碳酸氢盐
加热或加碱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 阅读P63-65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干 冰 晶 体 结 构
非晶态又称玻璃态
玻璃结构示意图
B M
O
Si
晶体的原子呈周期性排列 非晶体的原子不呈周期性排列
宏观晶体的形貌
立方
1.从外形看,晶体与非晶体有何不同? 2.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有何特点?
晶体与非晶体比较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 粒子在三维空间呈
体外形)
水晶石
3.晶体形成的途径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
华).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1.石墨(C)和蓝宝石(Al2O3·SiO2)是常见的 晶体,其中石墨的结构呈层状,在与层垂直方 向的导电率为与层平行方向上导电率的 1/10000;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是不 同的.
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 粒子排列相对无序 体 多面体外形)
说明:
(1)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 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 排列的宏观表象。
在一定条件下晶体能自动地呈现具 有一定对称性的多面体的外形 (晶体的形貌)。
非晶体不能呈现多面体的外形。
(2)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 率适当。
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 化的实例?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9讲+碳、硅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
现象
①
Ca(OH)2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2H5OH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1
2
返回目录
第9讲
碳、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
K2C2O4混合溶液。已知原料配比为 n (H2C2O4)∶ n (K2CO3)=1.5∶1,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3H2C2O4+2K2CO3
2KHC2O4+K2C2O4+2H2O+2CO2↑
1
2
。
返回目录
第9讲
碳、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2 硅及其化合物
1. 硅单质
(1)硅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强,正确;C项,草酸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应写成分子式,错
误;D项,草酸分子中含两个羧基,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含两个酯基的酯类物
质,正确。
1
2
返回目录
第9讲
碳、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命题拓展
[2022 全国 乙改编 ]向 草酸 (H2C2O4) 溶液中加入适量 K2CO3 固 体,制得 KHC2O4 和
知道无机
T7;2023江苏,T1、T17;2023海南,T3;2023重
非金属材
庆,T16;2022全国乙,T27;2022湖北,T7;2022山
料等常见
材料类
型,
碳及其
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12
[答案:(1)可燃性、还原性、双原子分子、气体、 难溶于水等(2)都是化合物、都能发生复分解反 应、都能跟某些盐反应、都含有氢元素等(3)与 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水溶液可使酸碱指 示剂变色等(开放性试题,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 案均给分)
学习交流PPT
13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C60
化学性质相同
•区别 物理性质不同
构成微粒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 的原因 碳原子空间排列不同
学习交流PPT
4
碳单质
物 颜色
理 状态
性 质
光泽
硬度
导电性
熔点
主要用途
金刚石
无色
天然存在
的最硬物
大
质
无导电性
高 钻石、钻头
石墨
深灰色
小 有导电性
高 电极、铅笔芯等
学习交流PPT
5
碳单质化学性质
应用
稳定性
碳和碳的化合物
学习交流PPT
1
基本要求:
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
2、知道活性碳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5、知道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6、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7、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
象;
学习交流PPT
2
知识体系
元
碳素
化
及合
其物
化
相 关
合实
物验
碳单质 碳的化合物 物质间转化
碳的氧化物 碳酸盐
CO2性质实验、制备CO2 C、CO还原CuO
CO32-检验
化学与生活 光合作用、煤气中毒、温室效应、 灭火等
学习交流PPT
3
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
碳单质
•联系 都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金刚石
C 石墨
学习交流PPT
9
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纳 米碳管等;生活生产中还有木炭、焦炭、 活性炭和炭黑等无定形碳。
木炭也有一定的吸附性,是一种生 活用品。焦炭由煤转化而来,可用于炼 钢。活性炭用作吸附剂用于净化水和防 毒面具。炭黑用作橡胶添加剂和油墨、 墨水等。
学习交流PPT
10
相关中考题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
x气体 y溶液 z试剂
A O2 B CO2 C CO
③在C实验中,蓝色石蕊试纸变__色,这一 实验结果说明___
④通过以上实验是否能达到验证目的,请 说明原因______
学习交流PPT
17
CO2与碱溶液的反应
• 检验CO2 CO2+Ca(OH)2=CaCO3 +H2O
• 吸收CO2 CO2+2NaOH=Na2CO3+H2O
学习交流PPT
18
【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 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⑴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⑵如何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足够多的空气
⑶计算:
足够大的接触面
9克的碳单质在30克的氧气中燃烧,求反应后的气
体是何气体,质量为多学少习交流?PPT
8
3、还原性
• 装置与操作 反应装置与制取O2相似
• 现象与方程式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2CuO = 2Cu+高C温O2 (置换)
。
乙
,
㎡
学习交流PPT
19
气球问题
①小明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 鼓起来,如图1所示,你推测锥形瓶和滴管中的 物质分别为____
②小芳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 球鼓起来,如图2所示,你推测物质分别是_____
图1
图2
学习交流PPT
20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 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学习交流PPT
15
不燃烧
CO2
N2
不支持 燃烧
可燃
单质:C、H2 化合物:CO、
CH4
能支持
燃烧
O2
如何证明CO2与水反应?课本采用了几个 实验? 每步实验的目的?
学习交流PPT
16
巩固练习:
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碳酸具有酸 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
回答:①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显__色
②当加水后,蓝色石蕊试纸显__色,此实 验作用___
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A )
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
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
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
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A.硬度大
C)B.不能导电
条件)
可燃性
C
生活实际 相关计算
应用
装置、操作
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
反应、类型、拓展
应相关概念
学习交流PPT
6
1、稳定性的应用
• 古人字画 •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风吹日晒
学习交流PPT
7
2、可燃性
• 条件不同,产物点不燃同
点燃
2C+O2=2CO
C+O2=CO2
• 应用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学习交流PPT
21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 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 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液体如喷 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 是
存在:空气中,体积比0.3%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
干冰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制汽水
光合作用
化工原料
学习交流PPT
14
你学过CO2哪些化学性质?
1. 烧杯现象_____,说明CO2具有____和____性质 2. 证明与水反应,所放的试剂____,现象___,方程式___ 3. 检验CO2,所放的试剂____,现象____,方程式______
学习交流PPT
11
图A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两个圆 分别代表金刚石和石墨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 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 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请你在空格内 填写与图B、图C中(1)、(2)、(3)区域对应的适 当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 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
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
一起参与。
饱和 石灰水
浓NaOH 溶液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的实验
现象是
,
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甲
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
乙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