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

1.女性内生殖器官的应用解剖特点是什么?

女性内生殖器官是超声检查的主要盆腔脏器,包括子宫、部分阴道、输卵管和卵巢。

(1)子宫:子宫为一中空的厚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子宫可分三部分,上端向上穹突的部分称为宫底,它位于两侧输卵管子宫口的上方;下端狭窄部分为子宫体;子宫颈为与子宫体相接的圆柱形,被阴道分为上下两部。突入阴道内的部分为子宫颈阴道部,约占宫颈的1/3,子宫颈在阴道以上的部分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阴道上部与子宫体相接的狭细部分为子宫峡部,非妊娠期该部分不明显,长约1cm。

子宫的内脏狭小,称子宫腔,可分上、下两部。上部位于子宫底与子宫体内,称为真正的宫腔,呈三角形,底向上,尖朝下。下部在子宫颈内,称子宫颈管。子宫颈管有两个开口,开口于宫腔者为宫颈内口,开口于阴道者为宫颈外口。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子宫与膀胱间形成子宫膀胱凹,子宫与直肠间形成子宫直肠凹。正常子宫被四对韧带固定,多数呈前倾前屈位,也可为中间位或后倾后屈位。

子宫壁由外向内为浆膜层、肌层和粘膜层。浆膜层又称为子宫外膜,为包在子宫表面的腹膜。肌层由纵横交错的子宫平滑肌构成,平均厚约0.8cm。粘膜层又称子宫内膜,分功能层和基底层两层,功能层随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变化。

子宫随年龄的增长和内分泌的影响。其大小、形态、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均有明显的变化。小儿幼稚子宫长约2—3cm,宫体与宫颈之比约为1∶2;成人未产型子宫长约5.5—8cm,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经产妇子宫长约9—9.5cm,宫体与宫颈之比为2∶1;绝经期妇女子宫逐渐萎缩,在60岁后恢复回复到幼稚子宫形态。

(2)输卵管:输卵管为成对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近端与子宫角相通,远端游离,长约12cm。输卵管为卵子与精子相遇场所。输卵管分为4个部分:①间质部:亦称子宫角部,此处管腔甚细,为输卵管子宫壁内部分;③峡部:与间质部相连,管腔略变大;③壶腹部:为管腔最大部分为异位妊娠最好发部位;④伞部:开口于腹腔,呈喇叭状。

(3)卵巢:为一对扁椭圆体,表面凹凸不平,大小随年龄而异。

儿童与老年期卵巢较小;成人期卵巢较大。为了便于记忆,正常成年妇女卵巢体积约为(长×宽×厚×0.523)。育龄妇女排卵前约 5.1±3.1(cm3),排卵后约3.2±1.7(cm3),绝经后约1.3±0.6(cm3),体积高限约为10cm3。卵巢实质由皮质与髓质构成。皮质内含有大小不等数以万计的卵泡,被结缔组织分隔。髓质占中心部,主要由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组成。髓质内无卵泡。卵巢门位于阔韧带背后,其血管与神经由此进入卵巢。卵巢游离于腹腔内,由卵巢系膜附着于阔韧带。卵巢位置变化大。

2.正常子宫、附件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如何?

正常子宫和附件的血管供应主要来自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子宫动脉是骼内动脉前干的重要分支,在腹膜后沿盆腔侧壁向下向前,经过阔韧带的基底部,子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距子宫颈内口水平2cm 处横跨输尿管而达子宫侧缘。子宫动脉内径约0.42±0.06cm。经产妇子宫动脉内径比未产妇大。

使用彩色多普勒在宫旁作二维斜行、纵行扫查,可辨认出子宫动脉。根据彩色多普勒显示的颜色不同,来区分出升支(上支)呈红色,降支(下支)呈蓝色。子宫肌壁内的弓形动脉分布是均匀的,靠近周边要比中央血流显示明显,靠近浆膜层为多。

螺旋动脉在妊娠早期彩色多普勒也能显示,在非妊娠期彩色多普勒较难显示。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或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可以显示。子宫动脉为收缩期单峰,上升支陡直,速度较快,下降支稍缓,舒张期呈持续低速血流。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内膜增殖期子宫动脉阻力大,PI>2.0,RI>0.80,A/B>6.0,黄体期RI为0.84±0.06。

卵巢动脉起于肾动脉水平下方腹主动脉的两侧壁稍偏前,经卵巢悬韧带进入卵巢,在漏斗韧带和卵巢门处可测得血流信号,为低阻血流。超声经阴道探头扫查对卵巢动脉显示率更高。卵巢动脉也随月经周期变化。有优势卵泡的卵巢血流阻力较对侧偏低,血流量相对较多。卵巢排卵后产生黄体血流,为低阻血流,健康妇女RI约0.42,早孕妇女RI约为0.53。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哪几期?各期的声像图表现有哪些?

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声像图可将其分为5期,即增生早期、增生晚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月经期。各期的声像图表现如下:

1.增生早期:又称为卵泡期。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子宫腺上皮细胞分裂增生,破溃的创面逐渐修复,形成新的上皮层,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达0.2cm左右,内膜呈高回声线。

2.增生晚期:月经来潮后12—14天,子宫粘膜腺增多,腺体增大。上皮细胞柱下有糖原颗粒聚集,螺旋动脉增生,结缔组织也增生,在线性高回声周围形成一低回声窄带。

3.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天,又称黄体期。此时已排卵,黄体形成,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可达0.5cm,由于腺体血管的增多,组织细胞的增大,宫腔粘膜呈梭形高回声带。

4.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以后到增生晚期高回声增厚更加明显,约1cm左右,由于血管的扩张充血,结缔组织内液体增多,呈水肿状态,内膜腺体增生分泌粘液使子宫内膜周围产生低回声晕。

5.月经期:由于排卵后未受精,黄体退化,停止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这两种激素浓度下降,导致子宫内膜浅层缺血坏死,内膜萎缩、脱落,子宫出血,使内膜模糊不清。若有血液逐渐积聚在子宫内,可呈不规则低回声区,宫腔回声消失。宫腔内有时可见液性暗区,是由于宫腔内积血。

4.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

目前超声可直观的观察到卵泡的整个发育过程,正常卵巢声像图为椭圆形,周边皮质回声低于中间髓质回声,纵切面上位于充盈膀胱后外侧,横切面位于子宫外上方,因卵巢活动度较大,位置变异大,双侧卵巢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中间髓质因不含卵泡,回声强,周边皮质含卵泡,回声偏低。成熟卵泡呈球形无回声囊,突向卵巢表面,中间可见一强回声点为卵丘。

卵泡的发育一般分为3阶段: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青春期开始卵巢中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各期卵泡,呈蜂窝状无回声区。利用超声可以方便地动态观察卵泡的形态变化,监测排卵。

一般月经周期28—30天,排卵在14天左右。那么就从月经周期的第8天开始,卵巢内即可扫及多数大小约0.3—0.5cm的无回声区,为原始卵泡。月经后第10天再作B超,监测到卵巢内有一较大的无回声区,称为优势卵泡。第13天优势卵泡逐渐长大到直径约1.5—2cm,此时的卵泡即将排卵,应要求患者每天来监测一次,直至增大卵泡(无回声区)突然皱缩或消失,即说明排卵。超声表现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