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讲教案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班级2008级3班

姓名冯小丽

学号07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从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来看其改革的积极性和进步性。

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各项改革举措的了解,认识北魏前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民族融合的必然性。

在此过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认识民族平等团结、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所带来的繁盛局面,使同学们认识民族融合交流给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⒈对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的理解。⒉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课型和教学方式与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问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大家初中时学

过的语文课文《木兰诗》,很多同学都会背,谁来告诉我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生

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

师:花木兰生活于孝文帝改革之后的北魏,代父从军抗击北方柔然部落。今天,我

们就来了解一下木兰姐姐所生活的国家的一次著名的改革。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朝代

顺序,默记在脑海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后面就是

隋唐。再看南北朝,南朝有宋(刘)齐(萧)梁陈,北朝有北魏(元)东魏西魏

北齐(高)北周(宇文)。

师:同学们学习历史事件,不仅要知道具体的背景,还要知道大的背景,比如孝文

帝改革,我们就需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投影: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

投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⒉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⒊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⒋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师: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建立魏国,半个多世纪之后,于439年统一北方,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

大家留意到我们专题开始的第一张图片了吗,这是~

投影: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驰骋、追南逐北的场景。“马背上得天下”,是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马背上得天下”不能于“马背上治天下”,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统治区域扩大,社会结构更加多样,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鲜卑文化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危机)。

投影:一、改革的背景

⒈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

⒉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必要性

⒊北魏统治者,特别是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可能性

投影: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问: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

投影: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

师: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政权的稳定,北魏统治者需要做出抉择:是墨守前规任由国家动乱,还是处理矛盾,促进发展。正如我们国家七十年代末面临的情况,是继续封闭、维持低水平的国力和生活,还是打开国门,发展经济。大家希望这个选择是什么~北魏统治者里也有和大家一样聪明的人,以冯太后和孝文帝为代表进行了改革。

投影:严重的政治危机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缓和社会矛盾。

投影: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由祖母冯太

后主持开始了改革。拓跋宏当时只有5岁,所以早期改革的决策者是冯太后。

请阅读课文,思考:均田制的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作用怎么样?

投影:二、改革的内容⒈均田制

⑴背景:①将各族人民迁到京师附近定居,计口授田——均田制雏形。

②由于战争和人口迁移,北魏统治者掌握大量无主土地(前提)。

⑵目的:保证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⑶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⑷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农户、地主、官僚)。

⑸作用:遏制土地兼并,流民定居农耕,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后来均田制度遭到破坏,这是我们以后要讲的内容。颁行均田制,人民的生活得到一些好转,这个时候,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吏的情况怎样?若官吏不法,搜刮民财,人民生活还是很糟糕对不对。

请阅读课文,思考:

1.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整顿吏治?效果如何?

2.颁行俸禄制度能否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投影:二、改革的内容⒉整顿吏治

⑴原因:吏治腐败,影响经济收入,激化阶级矛盾

⑵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⑶影响:吏治改善,缓和阶级、民族矛盾

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

师:490年,孝文帝亲政,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对汉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将改革继续推进。以南征为名,迁都~

请阅读课文,思考:

⒈北魏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

2.迁都的作用是什么?

师:孝文帝以南征为借口迁都,用时两年,反映了当时的改革是有很大阻力的。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一直存在。在北方旧都~

投影:二、改革的内容⒊迁都洛阳

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⑴原因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地理: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⑵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⑶作用:为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投影:洛阳城~九朝古都

师: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为当时南齐的国力较弱,迁都洛阳还便于举兵南下,实现孝文帝南北统一的愿望。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遭到了统治集团内部保守派的反对,太子也牵涉其中。孝文帝打击保守势力,废黜并赐死太子,同时也采取了一些让步措施,为改革的深入发展铺平了道路。

投影:二、改革的内容⒋革除旧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