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归纳总结+训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短文两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短文两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短文两
篇》
旸谷(yang)宁愿(ning)倘使(tǎng)
一撮灰(cuō) 皓月(hao) 姮娥(Heng)
《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着名文学家。

写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表达了作者不愿苟且偷生,而要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奉献一切的人生追求。

这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祝大家春节愉快!
相关推荐
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知识点:《真正的英雄》
初二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阅历。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基础学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欲()牙龈()雏形()丰硕()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2.解释下列词语贪欲:堕落:冉冉:雏形:丰硕: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回味无穷:二、理解探究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3. 《第一次真好》在支配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三、合作释疑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苦痛?既然苦痛,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3、《第一次真好》中为什么说坚固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4. 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四、课内精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异。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尝?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行磨灭的印象?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岛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突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宠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归纳总结+训练(含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归纳总结+训练(含解析)

短文两篇 陋室铭文学常识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因为诗气豪迈,被称为“诗豪”。

其代表作品有《秋词》《西塞山怀古》等。

基础积累一、积累篇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调.素琴( tiáo ) 案牍.( dú ) 鸿儒.( rú ) 惟吾德馨.( xīn ) 2.【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二、梳理篇 1.一词多义(1) 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2)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名.之者谁(命名)(3) 乱⎩⎪⎨⎪⎧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2.古今异义(1)形⎩⎪⎨⎪⎧古义:形体、躯体。

例:无案牍之劳形.。

今义:形状。

(2)鸿⎩⎪⎨⎪⎧古义:大。

例:谈笑有鸿.儒。

今义:鸿雁,书信。

(3)丝竹⎩⎪⎨⎪⎧古义:奏乐的声音。

例:无丝竹..之乱耳。

今义:丝绸、竹子。

3.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3)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上) 4.特殊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三、写作特色反向立意,巧妙构思作者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即“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的“不陋”。

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既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既紧紧扣住“陋室”,又跳出对“陋室”本身的描写,把笔墨直接引向居室主人。

通过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情景的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最终对“陋室”的“陋”作了彻底否定。

初中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

初中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

初中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15课《短文两篇》《陋室铭》1.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

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3.主题思想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重点字音德馨(xīn)鸿儒(hóng rú)苔痕(tái)案牍(dú)5.重点词义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做动词,出名,著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品德高尚)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亭亭净植(古义:立;今义:栽种)。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菊,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读xiǎn,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做状语,从远处)6.特殊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7.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8.句子翻译:(1)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重点)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难点)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重点)作者名片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

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背景链接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大争论。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

字词学习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遗骸()褶皱()劫难()追溯()两栖()鸟臀目()骨骼()衍射()潮汐()硅()携带()铱()状元成才路jiéháizhě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qī状元成才路túnsù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yǎnxī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ɡé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ɡuīxiéyī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词语解释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解析)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会运用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解析:在细读两文的基础上,抓住两篇文章的结尾段进行归纳。

二、参考答案:《恐龙无处不有》的论证思路:开篇提出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现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

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一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超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在漂移面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一推断最近一次“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一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一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最后得出结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被压扁的沙子》的论证思路;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引出恐龙灭绝的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并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然后分析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通过严密的推理,肯定“撞击说”否定“火山说”,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外最体撞击地球。

解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两篇文章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参考答案:1.补充说明性文字,可以看出作者注重观察、善于发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2.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意在强调此研究的现实意义。

3.使晦涩难懂的化学名词变得浅显,适合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理解。

4.对上文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文所讲的道理,从句子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幽默和思维的活跃。

解析:结合上下文,体会这些补充说明性文字的作用,体会论证语言的严密性。

四、参考答案:板块构造理论。

《短文两篇》知识归纳及练习

《短文两篇》知识归纳及练习

▶要点引导知识点知识点梳理作者、作品简介小思:本名卢玮銮,小思、明川都是她的笔名,是出色的散文家,作品短小精悍。

著有《丰子恺漫画选择》《路上谈》《承教小记》。

本文选自《承教小记》。

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著名散文家与诗人,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等。

著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

本文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

积累词语掌握“收敛、颤动、聒聒、短暂、精致、一丝不苟、固执、卑微”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整体感知概括主题《蝉》一文通过写小小的蝉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主题: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要积极地面对,热情投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贝壳》一文作者由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类生命的卑微以及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得出感悟:人不应该辜负生命,应该让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结构图示抑烦蝉:知知不休外形:坚硬、精致托物把握知蝉:泥里十七年生命蝉鸣叫一夏天珍爱生命贝壳生命:脆弱卑微赞蝉:延续生命好好活着实现好好活着感悟:尽职尽责言志价值扬恕蝉:懂蝉▶自主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杜鹃花还没(零落凋谢),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美精致)。

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3)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结束)了。

3、《贝壳》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

有新意。

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

言少而意浓。

2、《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

16、《短文两篇》复习要点及练习(加粗的内容记诵过关)《爱莲说》一、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说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原文及重点词语翻译水陆草木之 (助词,“的”)花,可(值得)爱(喜爱)者甚(很,非常)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从)李唐来,世人甚(多)爱牡丹;予(我)独(只)爱莲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淤泥而(表转折)不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水波)而(表转折)不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不蔓(名词作动词,生出枝蔓)不枝(长出枝节),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越发清幽。

益:越发,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洁净)植(竖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焉(语气词)。

予谓(认为)菊,花之(助词,的)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同上)富贵者也;莲,花之(同上)君子者也。

噫(叹词,相当于“唉”)!菊之爱(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陶后鲜(少)有闻(听说);莲之(同上)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同上)爱,宜(应当)乎众(多)矣!三、重点句子翻译1、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翻译: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2、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

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娇媚。

它的茎梗里面通透,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它笔直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3、原文: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短文两篇》知识点梳理

《短文两篇》知识点梳理

《短文两篇》知识点梳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基础知识1.字音陋室( lòu ) 德馨( Xīn ) 苔痕( tái ) 鸿儒( rú) 案牍( dú)2.一词多义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有名)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词,名字)香远益清( 远播)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远远地)3.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乱)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出枝蔓;长出枝节)香远益深(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惟吾德馨(名词作动词,指居室主人德行美好)4.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何陋”是“有”的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判断动词)5.课文主旨作者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围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6.课文结构二、问题整理1.内容理解《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生活愿望,流露出作者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本文先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陋室不陋。

陋室因主人“德馨”这是陋室生辉的光点所在。

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接着四句描写陋室特点,(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表明惟吾德馨衬托陋室不陋。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大道之行也》、《核舟记》复习知识点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大道之行也》、《核舟记》复习知识点

《陋室铭》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往来无白丁阅.金经:无丝竹..之劳形:..之乱耳:无案牍二、翻译下面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用课文原名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四、内容理解1、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何看法?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诗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爱莲说》一、解释加点词语1、可爱者甚蕃..来:.....: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自李唐4、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不蔓.不枝.: 7、亭亭净植.: 10、宜.乎众矣: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陶后鲜.有闻:二、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理解文意1.作品写莲的同时,还写了菊与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再找出作者没有写到的莲的其他品质吗?四、根据提示用原文句子填空1、《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核舟记》一、写出下列字的意思2.罔.不因势象.形( )( )3.尝贻..余核舟一(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10.中峨冠..而多髯.者( )( )( )11.如有所语.( )12.其.两膝相比.者( )( )13.佛印绝类..弥勒( ) 14.矫.首昂视( )15.神情与苏、黄不属..( ) 16.珠可历历..数也( ) 17.其人视.端容.寂( )( )18.若.听茶声然.( ) 19.其船背稍夷.( )20.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1.长曾.不盈.寸( )( ) 二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明有奇巧人( ) ④有: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⑦可:高可二黍许( )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大道之行也》一. 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明方法(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明方法(解析版)

0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群文阅读说明方法种类多, 各显神通作用大本课的两篇短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第2段)、列数字(《恐龙无处不有》第14段)、作比较(《被压扁的沙子》第7段)等。

这些说明方法,起到了形象、生动、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特征的作用。

【考点解读】辨别说明方法,特别是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如下:1、第X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指出第X段(句) 运用的说明方法, 并说说其作用?【技法点拨】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以便读者理解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一目了然打比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使说明通俗易懂列数字——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 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真题演练】(一)《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冯小宝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答案《短文两篇》课后练习: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冉冉 ( ) 丰硕( ) 姊妹 ( )沉甸甸( )2、贪ln( ) 点zhu( ) f小鸡( ) ch形( ) 污zhu(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3、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 )4、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 )5、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6、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 )7、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8、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

()三、填空简答。

9、《行道树》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述,书写了--------的襟怀,赞美了-----。

10、《第一次真好》详写了第一次看见结果的柚子树和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时的感受,告诉我们--------。

11、《行道树》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1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13、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训练二一、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1、固执( ) 贪婪( ) 污浊( )2、珍重( ) 稀疏( ) 装饰( )3、不见天日( ) 不可磨天( )二、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作用。

4、这景色不见得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5、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6、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精品资料免费奉送!(1)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

庄稼收割了,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

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

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伏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短文两篇》知识点梳理一、作者XXX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二、译文自古以来,山川景色的美丽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高耸入云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流,两岸色彩斑斓的石壁相映生辉,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在。

清晨的薄雾即将消散,XXX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是人间的仙境。

自南朝的XXX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了。

三、重点词语1.四时俱备:四季都有。

2.XXX将歇:雾即将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4.欲界之仙都:指人间是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5.自XXX以来:指南朝宋山水诗人XXX。

6.未复有能与奇者: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样奇丽的景色了。

7.五色交辉:色彩交相辉映。

四、课文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XXX 共谈。

”2.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出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昔日欲颓,沉鳞竞跃。

”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XXX将歇,猿鸟乱鸣;昔日欲颓,沉鳞竞跃。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五、课文内容探究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用“美”字来概括它的特点,这个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这个字所在的句子统领全文。

3.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了四季和晨昏的景物。

4.文中写了峰、流、石壁、林、竹、鱼、雾、猿鸟、夕日、鳞等景物,这些景物按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的顺序来写,由早到晚。

16课短文两篇总结部编版

16课短文两篇总结部编版

16.短文两篇《陋室铭》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语句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在于,动词。

⑶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金:珍贵的。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初中八年级语文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初中八年级语文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盛行。

一些饱学之士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推销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策略。

为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他们往往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

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因为通俗易懂,又有对生活漫画式的夸张,虽是杜撰虚拟的生活场景,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孟子参透了执政者的心思,讲究说理技巧,做到了听众能听、爱听,治国方略就轻而易举地“贩卖”了出去。

《短文两篇》同样具备上述特征。

现略述如下:1.精心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请执政者人瓮。

《短文两篇》讲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执政者接受。

言的是“齐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学习进修,甚至街谈巷议,与政治大事毫不相干。

作为一国的执政者,难得有机会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民情,做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仅仅是脸面上的事,也绝对会笑着细听分说。

在卑贱的子民面前,国君常想表现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断能力。

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与己无干,自然倍加严格要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国君绝对是英明的“旁观者”。

“齐人”,堂堂的汉子,背着妻妾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恬着脸编瞎话蒙骗她们,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讪”,执政者更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毕竟说人家容易。

怎知最后引火烧身,面对自己犯下的类似错误,只好乖乖地自投罗网。

大庭广众下,执政者如果手握两套行事标准,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圣主的颜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们共有的对己宽松、对人严格的自私心态,让执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牵引着走进其布下的理性思维空间。

2.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

“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骄”,掩盖了丑恶的事实,满足了可笑的虚荣心。

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给咄咄逼人的说理披上了一件温情而美丽的外衣。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部编版八下语文)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部编版八下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16.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陋室铭》知识点归纳1.主题:《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

选自《全唐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2.题目解释: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3.重点字词解释(1)在:在乎、在于。

(2)名:有名,著名。

(3)灵:灵异,神奇(4)斯:这。

(5)是:判断动词。

(6)陋室:简陋的屋子。

(7)惟:只有,只要,唯独。

(8)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蔓延。

(8)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全句意为“有何陋”。

(17)草色入帘青:这里是“映入”的意思。

(18)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

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即陋室不陋,请说明理由:(1)居室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2)交往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高雅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高尚人品(斯是陋室,唯吾德馨);5.内容理解⒈表现陋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⒉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⒊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⒋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2课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2课时

02 互动学习 · (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1. 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 【答案】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 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诞生命的易逝。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 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02 互动学习 · (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答案】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 那样的微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作者 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02 互动学习 · (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4.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最后的抒情,表达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所追求 的三种感情的坚守和执着,抒发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 生活的思想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提升了文 章的感染力。
3 课堂小结
学习活动七: 通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深入探究本文
2 互动学习
学习活动三: 利用本课学习资源,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
拓展视野
景、文体文化常识,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
前置补偿
堂互动反馈。
02 互动学习 · (三)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 北武昌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 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 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 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 艺创作荣誉奖。
3 课堂小结
学习活动八: 反思本课学习,归纳中心意思,评析写作特
通读课文
点。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评价篇章
03 课堂小结 · (八)通读课文,评价篇章
本文主旨
《永久的生命》这篇散文抒写了生命的低微、柔弱、易 逝,但它又是永久的、充满希望的,我们应该赞美生命, 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感谢生命,回报生命。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短文两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短文两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短文两篇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经历,有工作上的经历,也有学习上的经历……而我是一个学生,当然免不了学习上的经历,有挫折,也有成功。

挫折使我积累经验,成功让我充满自豪。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短文两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

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陋室铭》(一)课文字词详解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

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

②灵:灵验。

③斯:这。

④是:判断动词。

⑤陋室:简陋的屋舍。

⑥惟:只。

⑦德馨:品德高尚。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

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

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长上。

②入:映入。

③青:青色。

④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⑤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⑥调:调弄。

⑦素:不加装饰的。

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⑥之有?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乱:使……乱,扰乱。

④案牍:指官府文书。

⑤劳形:使……劳神伤身。

形,形体、躯体。

⑥之: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分析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分析

精品资料范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2. 相关背景
3. 中心思想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

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2相关背景
《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

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3中心思想
《日》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

《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1。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编辑短评语文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知识点总结,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和总结中积累相应的知识。

下面提供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给教师和学生,仅供参考!前言下载提示: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Download tips:Chinese is a key teaching subject in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tent of its teaching is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 form of its operation is also language and culture. Language ability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sciences.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烟囱cōn g 柚yòu子树沉甸diàn甸霎shà时间剔tī透结实累léi累点拨:“累”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正确渎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uò) 堕落牙yín龈贪(lán) 婪(chú) 雏形苦(áo) 熬3.解释下列词语。

(1)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 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 低回:留恋。

(5)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7)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梳理篇
1.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3.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斯是陋室 ”归结到 “何陋之有 ”,最终对 “陋室 ”的“陋”作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 使文章的立意不优美,音韵铿锵,在写作艺术上很有特色。这和“铭 ”的体裁特点是
分不开的。古代的 “铭”大都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所以必须言简意赅, 不容许长篇大论。本文只有9句,81个字,记叙、议论、抒情浑然一体。凡铭刻之文,都 要求可广泛传诵, 使人牢记不忘, 因此必须讲究修辞, 重视音韵, 便于吟咏。 本文句式整齐, 骈散结合,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韵美。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绘, 极力表现陋室不陋, 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结构图示
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3)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上)
4.特殊句式
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 “有何陋 ”)
、 写作特色
反向立意,巧妙构思
作者不写 “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即 “不陋”来立意, 极力表现 “陋室”的“不陋”。 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 “陋室 ”和居室主人的 “德馨 ”联系在一起,既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 既紧紧扣住 “陋室”,又跳出对 “陋室 ”本身的描写,把笔墨直接引向居室主人。通过对居室环 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情景的描述来表现 “惟吾德馨 ”,以“惟吾德馨 ”说明 “陋室”不陋,从
短文两篇
陋室铭
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为诗 气豪迈,被称为“诗豪”。其代表作品有《秋词》 《西塞山怀古》等。
基础积累
一、积累篇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调.素琴(tiáo)案牍.(dú)
鸿儒.(rú)惟吾德馨.(xī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