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
反 映
• 反馈练习 • 做导学案的巩固练习选择题部分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思维延伸:根据导学案,同学合作完成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为负年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材料中“但愿海波平”是指什么?这两句诗表达 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你怎样评价戚继光?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品德 值得学习? 戚继光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学习:为了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 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二万七千多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西
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问题4: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
人物 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 次数 7次 人数 2万7千多 哥伦布到达 美洲 1492—1504 4次 1500 达· 加玛到达 比较结果 印度 时间早 1497—1498 次数多 1次 160 4艘 人数多 船数多 船只大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 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 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 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 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郑和 下西洋”场景,再现了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 率船队远航,创造航海奇迹的辉煌历史。
第3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 学习目标 •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 的居住权的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的学习,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 能力。 • 重点难点 • 重点:郑和下西洋。 • 难点:本课空间概念
中外冲突二: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
澳门的居住权:
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到祖国的怀抱吗
1999年12月20日
课堂小结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交往
●戚继光抗倭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在我国澳门 的居住权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问题2:郑和为什么能实现远航?
物质前提: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条件: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
握;指南针的应用
主观因素:
郑和的个人因素;优秀的船长、 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郑和下西洋盛况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
中外冲突一: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 人。明代杰出军事家, 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 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 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 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问题4: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战争性质: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军队素质: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民族利益: “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民 族向心力。 4)个人素质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 17艘 共有200艘) 船只 长44丈(151.8米) 长24.5米宽6 大小 宽18丈(61.8米) 米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家和 美洲 范围 地区
设备 航海图罗盘针
印度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 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
问题1: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 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宣扬明朝的国威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 带着问题看课文,完成导学案的 填空题 • 1、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 2、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及影响? • 3、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经过? • 4、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 利? • 5、葡萄牙攫取澳门的经过?
一、郑和下西洋
明代以文莱来划分东、西洋,文莱以西的地方 叫“西洋”,以东的地方叫“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