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文化的认识
太极拳文化的认识1. 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啊,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它可不是简单的比划几下,那是一种融合了哲学、武术、养生等多种元素的文化瑰宝。
你看啊,太极拳的动作慢悠悠的,就像那行云流水一样。
比如说“野马分鬃”这个招式,两只手就像在分开马的鬃毛一样,很形象。
这动作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含着很多的劲道,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多种劲儿。
它的起源呢,有说是张三丰创立的,不过也有其他的说法。
但不管怎么说,它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很久很久啦。
在过去啊,很多人练太极拳是为了防身,也为了强身健体。
就像以前那些练武的人,他们在清晨或者傍晚,在院子里或者树林边,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那场景可惬意了。
2.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里充满了哲学思想。
就拿阴阳学说来说,太极拳的动作中,有刚有柔,刚柔相济。
比如说在出拳的时候,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先有一个蓄势,就像弹簧一样,先压缩再弹出,这就是柔中带刚。
而且太极拳讲究动静结合,动的时候像流动的水,静的时候像安静的山。
这一动一静之间啊,体现出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
还有啊,太极拳中的礼仪文化。
在练习或者切磋的时候,都要有礼貌。
比如开始前要互相行礼,表示尊重。
这可不像那些蛮干的打斗,太极拳是一种很有涵养的武术文化。
3. 太极拳对健康的好处打太极拳对身体可好了。
从身体上来说,它能锻炼我们的肌肉、骨骼和关节。
你看那些长期打太极拳的老人,身体可灵活了,不像有些老人走路都颤颤巍巍的。
太极拳的动作比较缓慢,这就使得我们在做动作的时候,能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
从养生的角度看,它能调节气息。
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要配合呼吸,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气息更加顺畅,对我们的内脏器官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比如说对心肺功能的改善,能让我们的心脏更有力地跳动,让我们的肺部更好地呼吸新鲜空气。
4. 太极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啊,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压力很大。
太极拳就像是一股清流,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太极拳心得体会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其起源于中国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对太极拳的感受和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身体方面: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
我在刚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感觉很困难,有时候几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位。
但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老师的指导,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我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精神方面: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更是一项精神运动。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才能做到姿势正确、呼吸均匀。
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很放松,有时候又会感到很紧张。
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体验,我逐渐明白了如何将精神与身体结合起来,让自己的练习更加有效。
3.社交方面: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个人运动,更是一项团体运动。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需要和他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
我和其他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一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让我感到温暖,还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
4.意义和价值:太极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调节我们的精神状态,让我们更加平静、自信和集中注意力。
此外,太极拳还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彼此,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太极拳对于我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
它不仅让我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还让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同时,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彼此,共同发展。
我相信,太极拳将会对我的未来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受益终身。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2太极拳,这个古老的拳术,以其独特的哲学理念和身体锻炼方法,深深吸引了我。
自从我开始练习太极拳,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识太极拳,我被其流畅的动作和深邃的哲学理念所吸引。
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体会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武术表演和健身运动,凭借其独特的理念和技巧,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通过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我对它的认识和体会深深地加深了。
下面我将就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以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
太极拳历史渊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兵学思想。
传说中的张三丰被誉为太极拳的创始人,他将自己的身体经验和道家哲学融入到太极拳的练习中。
太极拳的动作柔和缓慢,强调内劲的运用,通过舒展身体、调和呼吸来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在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中,重要的概念是“阴阳”和“无极”。
太极拳倡导平衡和谐,追求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动静的统一。
练习者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将身体的力量发挥到最佳状态,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舒畅。
太极拳的拳法包括“起势”、“推手”、“单鞭”等动作,这些动作的组合追求优美的流连感和连贯性,体现了太极拳的核心理念。
太极拳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太极拳的缓慢而连贯的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练习者通过慢慢地运动,可以有效地拉伸和锻炼肌肉,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其次,太极拳注重内劲的运用,通过调整呼吸和放松身体来增强内部能量的流动。
这种内外结合的练习方法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此外,太极拳强调心理的平静与专注,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身心健康的整体水平。
练习太极拳需要耐心和坚持。
我在练习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美妙之处。
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细致入微地掌握力量和方向,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这种专注的状态让我忘记了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沉浸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
而太极拳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则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每个动作都如同一首舞蹈,带来了身心的愉悦与满足。
此外,太极拳在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练习太极拳,我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方式,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韧。
同时,太极拳培养了我的耐力和毅力,让我有信心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学习太极拳之前,我就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因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看到那轻柔舒畅而又强劲有力地动作,我们无不为此赞叹,而我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
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练时打上一段太极拳。
很高兴能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次学习太极拳的机会。
这学期我们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
这又增添了我对太极拳的兴趣,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学习之余还会看看视频,并进一步巩固体育课上学习的动作,在寝室偶尔还会和室友“切磋切磋”。
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文化内涵等在武术中的体现。
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的医学有着血缘关系。
学练太极拳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
特别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极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
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有着一定的医疗作用。
练习太极拳还可以消除压力,练后会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工作学习效率也自然会提高。
这无疑对我们学习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沉重的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帮助。
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太极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学太极拳时,虽然动作较简单,但我们有好多都没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够标准,比如白鹤亮翅中,左手要下压,放到体侧,右脚要弯曲,左脚脚尖点地,不知道这一个动作老师强调了多少次。
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们都能够基本掌握,并且轻松自然地做下来。
但是到后面的动作,越发变得难起来,特别是从单鞭开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视频,也不知道练习了有多少遍,后来发现其实练习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烦躁,再怎么练习,也不会有进步。
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在练习中去寻找那种感觉“心境变得平和,进而走向清净平宁,怡然自乐的理想精神状态”。
练习太极拳思想总结汇报
练习太极拳思想总结汇报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融合了哲学、艺术和武术的元素,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修养和道德观念。
下面就太极拳的思想进行总结汇报,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学习体会,包括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核心要义以及练习的方法和技巧,共计1000字。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宇宙的认知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太极拳以阴阳学说为基础,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呼吸的节奏,追求一种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是一种以静制动、以静制动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太极拳的核心要义是“以柔克刚”。
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是练习者要保持内外的平衡,既要放松身体,又要精神集中,心静如水。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施展拳法时应对自如,将力量化解为柔软的能量,并将这种能量化为攻击力,以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所谓的“以柔克刚”并不是在对抗中使用暴力来对付对手,而是通过巧妙的转化和应对,将对方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并将其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个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太极拳要求练习者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
要想在练习中取得进步,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倾听教练或者师父的指导,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其次,太极拳的练习要求练习者要保持稳定和连贯的动作。
要想练好太极拳,关键是要练习者要保持动作的稳定和连贯。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太极拳的动作和呼吸合为一体,形成流动的力量,从而使拳法更加准确和有力。
此外,太极拳的练习还要有一定的节奏感。
太极拳的练习中,每个动作和呼吸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练习者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体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呼吸方式,并在练习中保持稳定和均匀的节奏感。
最后,太极拳的练习还要有一定的弹性。
太极拳的动作和呼吸都要有一定的弹性,不能过于僵硬和生硬。
练习者要通过放松身体、提高灵活性和敏捷度,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自然、舒展和流畅。
对太极拳的认识和感受
对太极拳的认识和感受1. 初识太极拳说到太极拳,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那种缓慢优雅的动作和穿着宽松衣服的大爷大妈们在公园里打拳的情景。
嘿,别小看这些看似悠闲的动作,它们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的呢!其实,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就像老话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那种柔和的动作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2. 学习太极拳的过程2.1 刚开始的“手忙脚乱”一开始我接触太极拳的时候,真是手忙脚乱,像是个无头苍蝇。
教练慢悠悠地说着“放松,沉肩,旋转”,而我心里却在想:“这都什么啊?”一会儿要蹲下,一会儿又要转身,简直是搞不清楚状况。
但看着周围的人,个个面带微笑,像是在享受这一切,我心里也忍不住想:“是不是我太紧张了?”于是,我决定放下心中的杂念,慢慢跟着节奏走。
2.2 逐渐上手的乐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找到了感觉。
那些缓慢的动作,居然让我感觉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每次打拳的时候,身体在空中划出的弧线,仿佛把我与大自然连接在了一起。
呼吸变得更加顺畅,心情也不知不觉地放松了。
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打太极的时候,整个人都融入了这一份宁静之中。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原本以为太极拳只是老年人的运动,没想到我这样的年轻人也能从中获得乐趣。
3. 太极拳的哲学与魅力3.1 领悟“阴阳平衡”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开始领悟到“阴阳”的哲学。
这可不是单纯的打拳,而是要在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
每个动作都要注意力道,过于用力就容易失去重心,反而会摔得四脚朝天。
就像生活中一样,太过于拼命地追求目标,往往反而事与愿违。
适当放松,顺其自然,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3.2 让生活更有滋味太极拳不仅让我学会了动作,更教会了我如何去感受生活的细节。
比如说,喝茶的时候,我会注意茶水的温度、香气;走路的时候,脚下的每一步也变得更有力量。
这样的体验,让我觉得生活不仅仅是过日子,而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细细品味。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20篇)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20篇)太极拳的心得体会(通用20篇)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大约1亿爱好者。
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一提起中国,很多人便首先想到中国功夫,尤其是太极拳。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武术项目,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
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柔连贯,每一招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
出于对太极拳的好奇,这学期的体育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太极拳。
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即神秘又普通的功夫。
它的神秘在于不同的人去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打出来的感觉、效果也会不一样。
太极拳重在形和意的结合,人们对太极拳的不同看法,以及打太极拳时的不同心境,就会使打出来的太极拳有不一样的感觉。
而说它普通则是因为如果想要学每个人都能学会,虽说基本只能学个皮毛,但差不多都能打上一套拳,用来平时健身静心。
而真正能够体会其中深意的,精通太极拳的人却屈指可数。
起初,看老师打完整的太极拳动作时,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打完之后整个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那种感觉与天地同在,与万物为一的境界也只有在打太极拳是才能体会得到。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让我们打拳的时候董教授一直强调不要着急,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
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在打拳的时候普遍过于着急,想赶快把动作打完,而结果往往是“有其形而无其意”。
而老师打拳的时候则是一步步的把动作做到位。
我想这也是由于我们学生普遍焦虑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总是急于求成。
学习了太极拳,能逐渐让我学会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急于求成,事倍功半。
同样,学习太极拳,只也有静下心来,慢慢地认真地去完成每个动作,才能做到打拳时“形神兼备”。
虽然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太极拳,我既没有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也无法仔细去研究每一个招式的意图。
关于太极拳的个人理解
关于太极拳的个人理解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也是中国的一种格斗艺术。
它诞生于中国古老的智慧和文化之中,记载见于《太玄经》和《周易》。
它是以杨颐先生的《太极拳经典·太极宗旨》为基础,借鉴少林寺等传统武术的步法、手法、要诀,结合十年研究成果形成的拳术。
一、太极拳的奥义1、含蓄内敛的气势:太极拳的注重内力和气势的控制,它引导运动者去放松自己的身体,发挥潜力,并舍弃激烈的冲突。
2、潜移默化的自我意识:太极拳的注重自觉性运动,它引导运动者去研究与太极理论相一致的原则,使自身处于一种把握应变能力的境界。
3、不抗拒、不负分负力的外在表达:太极拳的步法贯彻以柔为本、以刚制仆的原则,它引导运动者去利用自己的行动来施展气势,而不是压迫对方,避免激烈对抗。
二、太极拳的多样性1、形体精湛的肢体运动:太极拳的拳法融合多种古老功法的运动形态,具有柔中有刚、大招小式的特点,每一步都像一幅流动的拳图,栩栩如生。
2、内涵充盈的精神实践:太极拳包含融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践,执行一个拳型时,不停地冥想“平衡、对等、调和”的精神,使运动者心旷神怡。
3、体验愉悦的身心练习:太极拳以追求自在、放松、静心的心态,锻炼身体和意识,带给学习者极大的舒缓,还能获得身心的愉悦感。
三、太极拳的生活化1、转化真正的境界:太极拳的运动实践,会在身体的各个层面,对个人的外在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应变能力,转化自身的境界。
2、解决本质困境:太极拳探索生活中的本质动机,引导人们学习太极招式一点点,让压力不只从健康中源源不断地释放,还能让所有不可解决的困境变得更加易懂。
3、维护常态情感:太极拳是一种深入内在的训练,它让人们维护把握自我的能力,帮助人们集中心智与情感达成和谐,使得自我的静态平衡更优于动态的改变。
总之,太极拳是一种囊括传统文化精神实践,生活化应用训练的身体功法,既能做到放松与活力,又能够帮助人们保持情绪的稳定,调节身心状态,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
太极学习心得
太极学习心得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化刚、以静制动为特点的传统武术。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深切体会到其独特的内外兼修的功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内心的平静和集中力。
以下是我个人对太极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它对身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太极拳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通过各种动作的练习,能够有效地拉伸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柔软度。
同时,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舒缓缓慢,注重呼吸的配合,这种练习方式有助于调节呼吸,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
长期坚持太极拳的练习,我感觉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不易疲劳,也更加抵抗疾病。
其次,太极拳的学习对心理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太极拳强调心静、意静,要求练习者在动作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学会了放松自己,排除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动作和呼吸,这种专注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有效地减轻压力和焦虑。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连贯,需要练习者始终保持平衡和稳定,这种练习方式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毅力,让我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此外,太极拳的学习还对我的社交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太极拳通常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练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我学会了相互尊重和合作,培养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我有机会结识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练习者,与他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这种交流和互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社交圈子,还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启发。
总结起来,太极拳的学习给我带来了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益处。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心肺功能,还培养了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
同时,太极拳的学习还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拓宽了我的社交圈子。
我相信,太极拳将继续在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保持身心健康,迎接生活的挑战。
太极拳的理解
太极拳的理解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和武术形式。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最初由张三丰所创,后经过多代传承发展而成。
太极拳以缓慢、柔和、流畅的动作为主要特点,结合呼吸、意念及身体协调性的练习方式,既可促进身体健康,又可强化身体素质。
以下是对太极拳的一些理解:1. 内外兼修:太极拳强调修身养心,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
它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提高个人心境和气质,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2. 动静结合:太极拳强调动作连贯、流畅,注重动和静的结合。
运动可以使身体得到伸展和放松,同时也能调整呼吸和发挥精神作用。
静态状态可以使意识得到集中和平静,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3. 技击与养生:太极拳是一种兼顾技击与养生的传统武术。
在技击方面,太极拳强调以柔制刚,借力打力。
在养生方面,太极拳注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强化身体的防御机能,使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4. 以义为本:太极拳的拳理中有一句话“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这是太极拳的核心理念。
它的实质是精神的统一和物理的和谐,即在动与静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精神和身体的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以义为本的武术,重视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
5. 气的运用:太极拳的“劲”主要指内劲,是指一种内蕴于身体内部的生命能量。
太极拳强调经络养生,通过练习调节气息和内劲,在健身养生和技击中发挥肌体作用。
总之,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被视为一种综合修养的体育运动。
它通过动作动静结合,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注重人生哲理和纯粹精神,以及气质和文化的修养,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带来无限的益处。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开始学习太极拳的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太极拳运动的神奇之处。
这种内外兼修、平衡身心力量的武术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我改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让我找到一种心灵上的平和与清明。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个人有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太极拳强调“气”。
在太极拳的世界里,气是一种非常神
奇的力量。
通过正确的呼吸与动作,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增进健康。
当我学习太极拳时,教练总是强调让我保持有节制的呼吸,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身体放松,从而更加顺畅地运动。
其次,太极拳注重“心”。
太极拳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内心。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心理上的变化。
通过缓慢而有力的动作,我能够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也能够帮助我的思维慢下来,让我拥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我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太极拳的形式非常灵活。
太极拳是一种形式多样的武术运动,有多种不同的流派和变化。
无论我选择哪种传统的太极拳,还是现代流派,我总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除此之外,太极拳的实践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只要我有一点时间,我就可以在公园或室内进行太极拳的训练。
最后,太极拳注重长期的坚持。
无论我是在做呼吸,还是练习招式和技巧,我都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收益。
总之,学习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值得的体验,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它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太极拳,让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成为更加健康、坚定的人。
对太极的认识和理解
对太极的认识和理解
太极是一种源自中国的哲学和马武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太极的一些基本认识和理解:
1. 太极的本质是阴阳哲学:太极理念源自道家哲学中的阴阳哲学,认为万物均由两个相对而独立的极端—阴和阳组成,并通过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与和谐。
太极是达到阴阳平衡的一种方式。
2. 太极是一种内外合一的运动:太极拳是一种兼具内功和外功的综合性运动,包括身体动作、呼吸、意念、能量转换等方面。
太极追求的是身心合一、内外和谐。
3. 太极是一种身心修养的方式:太极拳的练习注重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意念,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压力、调整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和平衡。
4. 太极具有实战意义:太极拳的动作虽然看似缓慢柔和,但练习者在慢速训练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快速动作的实战练习,以应对自卫等方面的需求。
总的来说,太极是一种综合性的哲学、文化和健身体系,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良好的身心效益,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关注和喜爱。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汤贻良15271156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
是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切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
它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为基础于明末清初得以成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人民的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健心,使人心态自然、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所以太极拳既能健身又能健心。
实际上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精髓部分,是集技击。
健身、养身于一身,分为健身性、表演性、爆发性等。
太极拳源远流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那动中有静,以柔克刚等风格,又与中华文化一致。
从太极图里就能看出来,阴阳的相生相克,是互相依存的。
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强中有柔,柔中带强。
太极拳的理论说起来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它都是相关联的。
比如:太极拳脚下是反作用力,你只要做到下盘的圆裆、开胯、敛臀,劲自然就到了脚下,所以带着拳理去练,会少走好多的弯路。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一定要理解拳理,太极拳讲“松沉找刚柔”。
太极之根本是静。
守静而不妄动。
动无动意,动为假形,动复归静。
从意道上说,我从离根之感,根就在我脚下,注意:根不是脚根,而是所踩之地也。
我离地径有坠落之感,否则无功矣,静在推手中是没有主动推出对方之意,在打手中没有主动攻打对方之意。
要占有先机必要时也要移形补位,但仍守静。
太极之外形是松。
首先,虚领劲顶,肢体其余各部位顺着重力下落;其次,运动方向上下前后左右,持下落之感;最后,关于含光,下巴微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命门外鼓、腰脊贯直、尾闾内收、两胯松平、圆裆裹裆、屈膝松脚等等要求,从根本上说要松落,自然,松定而得至刚。
太极之内意是无差异。
两手、两脚、手脚、头脚,同身表无差异,重心于两脚间转换时也不能出现两脚差异。
无差异就是同一。
此状态能在松中。
太极之神气收敛入骨,勿使有丝毫外张。
我之形有阴阳虚实之变化,但非我真劲,凡有动意者从动意者必受其害。
对太极拳的几个基本认识
对太极拳的⼏个基本认识太极拳是⼀种古代中国训练、搏击、健⾝和追求⼈的社会⽣命和⽣理⽣命的规律和意义的运动。
古代中国是指是在中国古代⾃⾜的⽂化之下产⽣的,在中医,中国古典哲学、军事学等等的完整体系内产⽣的,和虽然在近代慢慢加进西⽅物理⽣理和医学的知识,但这种的引进是不深的。
训练,指的是他的锻炼,是增强⼈的⽣理机能,⼒量灵敏度柔韧性等的运动⽅式,提⾼⽣命能量的⼀种运动⽅式。
搏击指的是战场对杀,狭路搏⽃的功能。
健⾝,指的是在锻炼过程中达到⾝⼼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功能作⽤。
⽽追求⼈的社会⽣命和⽣理⽣命的规律和意义是指太极拳本⾝是⼀种探索和追寻,运动和成长过程中⾝体的变化规律,运动规律,和搏⽃中的规律;⽽在终⽣的修炼中,要在太极拳的锻炼和教育中,与世界的交流中,追寻⼈⽣的意义,并体现,不断前进,进⽽合于道。
太极拳的最⾼境界是中和。
这是近代武术史渐渐清晰的⼀种认识。
放到⽂化境界,则是佛家的“般若”,就是“空”。
道家,则是太极,⾃然,阴阳和谐等。
在儒家,则是浩然之⽓,中庸之道等。
中国民间的思维是⼤道为⼀,所以这三种说法的意思是相同的。
其实也没有真正说清晰的,各有各的理解。
另外,最⾼的境界⼤多在想象中。
但是确实给出初步的修炼的⽅向,和判别的依据。
具体地,则是⾝正,拳顺,⽓聚,神凝等。
——孙存周先⽣的《学习内家拳须知》,其实是近代武术的⼀个⾮常确切和扼要的总结。
上述的论述其实是可以对中国武术⽽发。
太极,⼋卦,⾏意是著名的内家三拳。
这⾥⾯⼀个事实是近代武术史每个成名成家的武术家,都要都会太极拳。
⼀个可能已经有⼀系统拳术的继承的武术家,⼀个在⽐赛场上可能取得很好成绩的武术家,还会去学习太极拳。
但是事实上⾃称是太极拳家,除了近代太极拳宗师杨露蝉外,没有⼀个在真实的搏击环境中取得骄⼈的胜利。
(可以参见童旭东等⼈给出的资料和论述。
)这⾥⾯的原因,⼀是太极的流⾏,是作为武术职业的教学收费最好的教材。
⼆是太极拳,确实是⼀个⾼层次的求道的拳。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目前,关于太极拳的书籍和论著数不胜数,大小图书市场里令人眼花缭乱,真可谓百花齐放,万家争鸣,作者写《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这篇文章时时提笔,又随机放下,因为这个题目实在太普通、太常见。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太极拳有着一种神秘的模糊认识:说起太极拳,就是气沉丹田、修身养性、以柔克刚、隔山打牛、仙风道骨等等,不管是谁,一旦练习就太极拳就可以气沉丹田、修身养性,立刻就可以身体康健,没有了烦恼和忧愁,这种认识过于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
欢迎阅读!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在当今的时代里,这种畸形认识是由于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和亚健康状态所导致的。
针对这种错误认识,今天,作者终于定下心来,操笔论拙,谈谈从师、悟道研习太极拳的切身体会,引领太极拳爱好者和尚未接触太极拳的同仁们来正确认识太极拳,采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太极拳,因此,要想练好太极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一、明师引领是关键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师父领进门这个前提,就没有所谓的修行。
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家拳,更是如此,没有明师,根本谈不上什么练习,否则,也是瞎练,净是无用功。
明师指点是根本,也是关键,明师虽不是什么“名师”,也不是什么“名家”、“大师”,但是他真正懂得太极拳,能够引导你走向太极拳的康庄大道。
我的太极拳恩师有三位,分别是崔玉洁、职汝垒等两位老师,虽然名气不大,但都是当今太极拳界十分难得的明师,他们都是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金鳌真正的衣钵传人,跟随师祖几十年如一日。
师祖陈金鳌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一代宗师陈垚嫡孙,师祖师承祖父,祖父陈垚去世后,继续跟随三祖父陈鑫深造,十七岁成名,文武兼备,拳理明了,晚年功夫已臻化境。
因此,我的恩师们都是拳理通透,功夫深厚,对八卦、形意等其他内家拳拳理也有涉猎,我们徒弟们从恩师那里可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能够真正明白拳理。
怎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太极拳
怎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太极拳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太极拳养生深受人们喜爱,那么,怎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太极拳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太极拳。
欢迎阅读!怎样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太极拳太极功夫是一种从低层向高层的学习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练习要领和内涵,因此,习练太极拳贵在领悟。
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后,并且知道目前太极拳水平的情况后,我们就要打破门派观念,多方面学习,才能掌握较全面的高技艺。
本来太极拳甚至中国武术都无所谓门派的,只是在发展中出现一些名家,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人们才把它分门别派来。
正确对待门派,可使我们更明白这一派的风格特点,更明确地去掌握它,但不能反过来被它束缚了。
太极拳的流派有很多,掌握太极拳的内功心法,并要熟悉其它流派的特点,融会贯通练习太极拳。
以前真正有功夫的人是不会死抱门派的。
比如杨露禅自己功夫很好,但他二儿子杨班侯还跟武禹襄学,结果风格跟他不一样,功夫也很好。
他的三儿子杨健侯跟他学的,风格也有改变。
而杨健侯二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跟父亲不尽一样,兄弟之间差别更大,他们究竟是同一风格特点的同门派还是同样姓杨的同门派?其实他们完全不受门派观念来束缚自己的发展,怎么适合自己就怎样练,怎样发展。
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死抱门派观念,不单会被现代人笑话,如果古人有知,也会笑话我们。
现在每一派的名家,功夫都还不及本派以前的代表人物,我们只跟一位老师学,肯定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尽量把太极功夫学好,然后检验一下,还缺少什么高层次的技艺,再找合适的老师学习,综合多位老师的功夫,才能较全面的掌握。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要找老师比以前容易得多了,几十年前你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名家,这些名家功夫怎样。
现在名家到处走、录像带到处卖,和拳友交流也很容易,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学到了真功夫,又是来到刻苦练习的问题。
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体会?
从古到今,练武术无非是三种功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身之用。
如果注重修身养性,就要领悟太极拳的游刃有余,以进为退。
我也是习练太极拳的人,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方面。
如果重视强身健体,就要有一个正确的习练方式,收式吸气,出招呼气。
在这里强调,太极拳与其他拳种不一样,并不是收式就是防守,不能打人,同样,出招也可能是防守,随机应变。
如果你是想学以致用,以实战为主的话,就需要每天打几遍,习熟了套路,在可以通过找个师傅开窍或者购买或查阅一些资料来学习。
这方面有个简单的方法,看看周围有没有在习练的打拳人,包括早晨或者晚上,可以去学习。
呵呵,看你这种情况,恐怕到武校学习,你是没这个时间了吧。
最后预祝楼主能够早成。
1。
太极拳理的基本要点
太极拳理的基本要点一、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阴阳之理太极拳运动包含着物质世界运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太极拳运动必须由人体内外物质的统一运动来实现,这是它的特殊性。
然而由于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又都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因此,在太极拳的特殊性中也有普遍性的存在。
比如,阴阳两方面的对立与统一,以及两者间可以互相转化等诸多规律,都是带有普遍性的。
这些普遍性又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其特殊性概括、总结表现出来;反过来,普遍性又起着指导特殊性运动的作用。
如此两者的辩证统一,便构成了太极拳的阴阳之理。
太极拳的阴阳之理是从实际的太极拳运动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它揭示了这一运动的本质特性及其根本规律。
习练太极拳,就必须在太极拳理的指导下,去研究认识这项运动的特殊性,并认识和把握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从而正确地驾驭太极拳理,获得精湛的太极拳艺。
二、必须通过实践掌握太极拳理太极拳理是指导实际运动的理论依据,是行功实践的指南,是求得太极拳艺的唯一途径。
然而,由于这些理论是他人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所以对于读者来说,难免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间接性。
当然,要想一接触太极拳就能对太极拳之理产生正确而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行功实践,不断的揣摩太极拳理,才能在感性上真正地提高认识和加深理解。
而当读者对太极拳运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时,他就能够加深对太极拳理论原则的理解。
习练太极拳既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又须使实践符合理论原则。
只有达到两者的高度一致,才能驾驭太极拳艺。
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会运用理论,才能将抽象和间接的理论知识真正地消化;而变为自己所掌握的本领,使理论与实践得到统一。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太极拳艺。
总结理论是为了指导人们正确地去实践运用,而掌握理论的关键则在于习练者自己的不断实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太极拳的发展历史1.1、太极生万物“太极”这个词语,在我国古代被用来代指包罗万象的宇宙。
《易经·系辞上传》中说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是万物的源起,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变化都存在着“阴”和“阳”两个性质,即事物对立的正面和反面。
可以从流传久远的太极图观察到,阴阳是太极的基本属性,阴阳的精神内涵也是所谓的“柔”和“刚”,可以理解为物质的相对运动和静止,也能看作万物产生和毁灭的根由所在。
太极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和民族特色。
1.2、太极拳的诞生古人通过对太极阴阳变化的思考,发明了太极拳。
太极拳是太极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由此成为了太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太极文化同样渗透在我国传统的哲学、艺术、宗教、伦理、民俗等方面。
关于太极拳的创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创自世代习拳舞械的陈玉廷,他根据祖传的拳法,结合了导引吐纳之术与中医经络学,发明了一个新的内家拳法,依阴阳变化之道而称为太极拳传到后人陈长兴时开始发扬光大,后来逐渐演变出“杨”、“武”、“吴”“孙”等诸多流派。
另一种说法因为它的传奇性而更广为人知,张三丰开创了内家拳并创建了武当派,被后人尊称为太极拳的祖师。
张三丰从道教经书中得到启发,结合了道教清静无为的主张。
他所创立的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和阴阳变化,主张“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内以养生,外以却恶,留给了后世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2、太极拳的特点概述2.1、平衡和变化太极拳秉承自然界的阴阳平衡之道,运用得当即能调节人的生理心理平衡,从而起到防治疾患、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极拳运用的拳理强调阴阳之间的变化,其中阴阳两种动作形式在互体、对称、消长、转化平衡中,达到了快慢相间、虚实变换、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效果。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充分掌握太极拳的拳理,长期练习太极拳法,可以帮助练习者体会到精神和身体配合无间的和谐境界。
2.2、技击特色和动作特点不同于其他的拳种,太极拳的技击特点不拘一格、别具特色。
遵循阴阳变化之道,在技击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机会,以对方的劲感强弱来判断攻击的重点和强度,以“引化合发”为主要的应对方式,“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攻击的力道用牵引的方式化掉,甚至能借力打打力,以柔克刚。
太极拳讲求从客观的角度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用以静制动、避虚就实的方法应对对手的攻击。
在发现破绽之后将对手引进自己的力道控制中,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将对方力量分散,趁虚而入,后发制人。
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可以用八种劲力来概括:掤(用于化解对方力道或集结自身力道),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也叫拿),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
在“进”、“退”、“顾”、“盼”之间展现自身在动静之间的转化,动作追求刚柔并济,圆转如意。
3、现代太极拳运动3.1、认识太极拳的现代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太极拳运动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当时毛泽东同志曾号召人民群众打太极拳。
改革开放时期,太极拳运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推广,邓小平同志曾为太极拳题词。
在著名的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很多人三岁可打太极拳拳,五岁能挥太极剑,习武的风气世代流传。
在太极拳文化风靡的陈家沟,涌现出很多武术名家,而这些优秀的太极拳师,活跃在温县30余家武术馆校,全国慕名而来学拳的太极拳爱好者多达数千人。
太极拳运动的兴起并不仅限于国内,很多武术名家们富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纷纷走出国门,把太极拳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运动输出到海外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逐渐变成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最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和健身方法,全世界的太极拳爱好者数以亿计。
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新增的19个群众体育项目中,太极拳是最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项目之一。
全运会群众太极拳项目分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太极拳运动□邹桂华(山东省昌邑市太极拳协会山东昌邑261300)摘要: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运动,长期进行太极拳的锻炼,对锻炼者的身体和精神都有非常明显的正面作用。
摒弃对现代太极拳运动的误解,用科学的视角去学习和感受太极拳运动,用正确的技术练习太极拳,才能逐渐提高太极拳运动的水平。
成为热爱太极拳运动的一员,加入到传播太极拳文化,普及太极拳运动中的队伍中。
关键词:太极拳科学理解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19)-05-093-2-ZQ 作者简介:邹桂华(1955-),女,汉族,籍贯:山东昌邑,专科,职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方向:太极拳。
传统体育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05月上TRADITIONAL SPORTS93为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6个组别,参赛年龄限制在40-59岁之间。
总的来说,现代太极拳运动在国内外的开展情况都令人乐观,随着关注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越来越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太极拳运动在新的时代继续焕发活力。
3.2、澄清对太极拳运动误解太极拳运动自明清之时兴起而绵延至今,发展到今天,其中大部分的特点仍然适用于现代运动发展。
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式微,相关宣传教育的不到位,太极拳运动受到了很多人的误解。
而一些自称大师的欺世盗名之辈,夸大太极拳的运动效果和实战威力,进行相关的商业炒作,比如表演内力碎西瓜、声称掌风可以吹人、约战知名的职业散打冠军等等。
这些行为加深了群众对太极拳运动的误解。
另一方面,很多对太极拳运动抱有兴趣的人群也没有对太极拳正确的认识,比如有些人认为太极拳动作缓慢,只是一种适合老人和病人的运动。
为了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太极拳,在此为太极拳运动做出相关的解释,首先,太极拳运动在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
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太极拳是一种正规而有效的运动,并非只讲求“打慢拳”,实际上,现在大多数老年人在公园里练的动作,最多是太极操,和“拳”实在关系不大。
太极拳在训练架势的时候,在初期为了保持姿势正确,要求动作慢一点是正常的,但是那只是一种训练方式。
在实际的对抗训练中,是不可能很慢的。
而且,真正的古老传统陈氏太极拳,如果你看过,一定不会觉得他慢。
太极拳的格斗讲究速战速决,在陈家的老拳谱里,还有“起手如闪电”等说法,看一些太极高手演示,一化一发,快的看不清楚,对手已经中招了。
另外还存在着对太极拳运动的其他误解,比如有人认为太极拳运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事实上太极拳有着非常系统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训练之后就能发现自身阶段性的进步,并且自身相应身体机能也会改善。
当然,太极拳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有着相应的复杂性和难易等级,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保持长期的努力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太极拳运动还包括太极刀、太极枪、太极剑、太极杆、太极推手、太极基本功、太极内功、太极散打等门类,每一种练法中又有多种套路,可谓十分繁杂,太极拳路最多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所以师从一个好的太极拳师或者教练能够学到更纯正丰富的太极拳内容。
3.3、理解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传统的太极拳的练习形式是追随太极拳师的言传身教,也许会同时接触到相关的拳经和歌诀。
关于解析太极拳要领的“十三势歌”和“十三势行功心解”仍然是太极拳运动学习者的重要参考教材。
虽然融入了大量的科学运动方法,现代太极拳运动的练习更多体现出对传统太极拳练习方法的传承。
怎样才能走在提高太极拳造诣的正确道路上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明确地意识到太极拳套路动作演练的重要性。
太极拳套路中的技术动作,有难易等级的区分,然而不论是动作困难还是简单,都需要学生积年累月的练习。
太极拳所蕴含的奥妙,体现在套路动作的每个招式之中,长期大量的练习,能让练习者的身体和意念配合无间,太极拳的施展因此而变的行云流水。
当然,对太极拳套路动作的熟练运用,仅仅是练习的目的之一。
牢固掌握太极拳的套路动作的同时,练习者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韧带结构得到拉长,经络系统节节贯通,人体原有的僵硬状态被打破,具有活力的新体系将得以构建。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打破身体已经习惯的运行方式需要练习者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正确的方法。
太极拳套路中的招招式式,都体现出阴阳变化的传统哲学,静止和运动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但在相对的时间流转中,招式的变化就存在着静止和运动高速转换。
这是理解太极拳中各种相对概念的关键,比如“丢与顶”、“动与静”、“开与合”、“虚与实”、“呼与吸”、“刚与柔”、“心与意”互相影响的变化。
太极拳的技击含义比较抽象,初学技击的学生可以试着慢慢去理解。
而技击应用需要更好了解和掌握八门五步十三势的固定动作,就像拳击练习者每天都要练习固定角度的出拳及躲闪,在和对手的交锋中更多依靠身体的记忆。
除了注重太极的整体性和阴阳相对变化的,“螺旋”的观念是太极更为明显和具象的特点,即所谓的“太极圆转”。
太极拳运动的大部分动作路线都是弧形线路,并且往往呈现出反复、缠绕、螺旋的态势。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多加留心,感受其中的变化节奏。
4、弘扬太极拳文化太极拳是一项可以值得长期参与的运动,因为太极拳的学习和修炼是永无止境的,它给练习者带来的各种改变也是受用终生的。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相继制定了合理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
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
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太极拳文化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而太极拳在世界范围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太极拳从业者和爱好者投入更大的热情。
参考文献:[1]樊国栋,李燕蕊,刘琛.太极拳运动功能研究述评[J].中华武术(研究),2018,7(10).[2]孙芹芹.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3]徐新保.正确理解太极拳运动呼吸的作用和意义[J].焦作大学学报,2008(02).[4]张杰.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 2012.[5]杨媛媛.促进高校太极拳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