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合集下载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框架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框架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框架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元素和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性质。

作为大一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者,掌握一些基本的无机化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你呈现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的框架,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原子结构与周期性1.1 原子结构1.1.1 原子及其基本组成部分1.1.2 阳离子与阴离子1.1.3 同位素1.2 周期表1.2.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1.2.2 周期性规律1.2.3 周期表上的主要分组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2.1.1 离子键2.1.2 共价键2.1.3 极性键2.1.4 金属键2.2 分子结构2.2.1 分子的几何构型2.2.2 分子极性与非极性3. 配位化学3.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3.1.1 配位数3.1.2 配位键、配位原子和中心离子3.1.3 配位体3.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和表示3.2.1 常见配位体的命名3.2.2 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4. 反应平衡与化学方程式4.1 反应类型4.1.1 酸碱中和反应4.1.2 氧化还原反应4.1.3 生成、分解和置换反应4.1.4 配位反应4.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2.1 简单反应方程式的平衡4.2.2 配位反应方程式的平衡5. 酸碱性与酸碱反应5.1 酸碱性5.1.1 酸碱的定义5.1.2 酸碱的性质和判定方法5.1.3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的区别5.2 酸碱反应5.2.1 酸碱中和反应5.2.2 酸碱溶液的浓度5.2.3 酸碱滴定6. 氧化还原反应6.1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6.1.1 氧化还原的定义6.1.2 氧化态和还原态6.1.3 氧化剂和还原剂6.2 氧化还原反应6.2.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6.2.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7. 主要无机化合物7.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化合物7.1.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性质7.1.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化合物的应用7.2 氮、氧、硫化合物7.2.1 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7.2.2 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7.2.3 硫化物的性质和应用7.3 铁、铜、银、金化合物7.3.1 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7.3.2 铜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7.3.3 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7.3.4 金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大一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点框架。

河南省考研化学学科无机化学重点知识梳理

河南省考研化学学科无机化学重点知识梳理

河南省考研化学学科无机化学重点知识梳理在河南省考研化学学科的考试中,无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梳理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本文将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总结。

一、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它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反应、配位化学、固体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次序排列,使得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列在相同的列中。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无机化学的其他知识非常重要。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在化合物中电荷总是相互平衡的。

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它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

金属键则是金属元素中电子的共享。

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对于理解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的是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配位化学包括配位键的形成、配位数的确定、配合物的命名以及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内容。

理解配位化学对于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4. 无机反应和化学平衡无机化学中的反应通常是以离子反应为主。

不同类型的离子反应包括置换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同时,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分析无机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5. 固体结构和材料无机材料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了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能源、环境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掌握非晶体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无机材料科学的前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重点知识的总结总结以上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得出以下重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化学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化学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化学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梳理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无机化学为我们理解自然界和人造物质的特性与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梳理无机化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的规律排列了所有已知元素。

周期表的一大特点是周期性,即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

周期表的划分可分为周期、族和区块等不同层次。

掌握元素周期表,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元素之间的反应活性以及元素周期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无机化学中,化学键是组成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的连接。

根据键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金属键则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化学键的类型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分子结构的形状也对化合物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如分子的立体构型、空间取向等。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它研究的是过渡金属离子与周围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结构。

配位化学中的配位键是指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配体的种类和配位数对于配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掌握配位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研究和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配合物,如催化剂、生物活性配合物等。

4. 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无机化学中,化学反应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探究反应机理、确定反应速率等方面进行研究。

无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来探究。

了解无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反应速率对于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5. 酸碱化学酸碱化学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酸和碱是溶液中可离解的物质,它们具有一定的特性和性质。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气体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

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第二章:热化学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

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分叫做相。

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

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

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化学无机知识点高考

化学无机知识点高考

化学无机知识点高考化学是高中阶段理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其中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在高考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是必考内容之一。

下面将围绕无机化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基础概念1. 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的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性质。

3. 离子:由于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粒子。

4. 原子序数:元素的特征性质,表示了元素核中的质子数,也是现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依据。

二、化学键1.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具有共用电子对。

3. 金属键: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电子由金属原子自由移动。

三、物质的性质1. 酸碱性:酸呈酸性,能与碱中和;碱呈碱性,能与酸中和。

2. 氧化还原性: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物接受电子,还原物失去电子。

3. 稳定性: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而不发生变化的程度。

四、化学反应1.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的反应。

2. 还原反应:物质与还原剂反应,失去氧或得到电子的反应。

3. 酸碱反应: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 沉淀反应:溶液中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的过程。

五、重要化合物1. 氯化钠(NaCl):常见的食盐,具有无色结晶的特点。

2. 硝酸(HNO3):常用的强酸,具有腐蚀性。

3. 二氧化碳(CO2):常见的气体,对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

4. 硫酸(H2SO4):常用的强酸,具有强氧化性。

六、常用实验室操作1. 加热:通过加热可以引发化学反应或加快反应速率。

2. 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或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不溶性物质。

3. 酸碱滴定:通过滴定试剂溶液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4. 蒸馏:将混合物按照其沸点不同分离成组分。

以上是化学无机知识点的高考要求的概述,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应对高考化学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相互转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无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了许多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原理。

本文将对高中无机化学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并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3. 价态和化合价:价态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原子的相对位置,化合价则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4. 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表格,元素周期律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性重复。

5.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二、离子化合物1. 离子概念和离子键:离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

2. 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则是带负电荷的离子。

3.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要根据离子的种类和比例,化学式则是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原子比例的符号组合。

4. 常见离子:如氢离子(H+)、氢氧根离子(OH-)、铵离子(NH4+)等。

三、酸碱和盐1.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酸具有酸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等性质;碱具有苦味、绿色蔗糖试纸变蓝等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3.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质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如酚酞、溴蓝等。

4. 盐的命名和性质: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命名规则要体现盐中含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等性质。

2. 金属氧化物: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合物化学的总称,是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

无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是指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的解释等。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是指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横行,族是指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纵列。

2.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主要有四种类型:原子半径周期律、电负性周期律、离子半径周期律和熔点、沸点周期律。

3.元素周期律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的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熔点、沸点等。

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

二、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是指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的主要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三、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1.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四、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和性质分为多种类型,如氧化物、酸、碱、盐、氢氧化物、硫化物等。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而质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质量数决定了元素的同位素。

3. 电子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在原子内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电子遵循能级分布,并且填充规律是按照“2-8-18-32”规则进行填充。

二、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而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规律,即元素的周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的排布规律来解释。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的形成使得原子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从而形成化合物。

2.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3. 极性与非极性化学键化学键可以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种。

极性化学键是由于原子电负性差距所产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非极性化学键则是由于原子电负性相等而产生的电荷分布均匀的现象。

四、晶体结构1. 晶体结构的定义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排列规律和空间结构。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晶体中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2. 晶体结构的分类晶体结构主要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共价分子晶体是由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而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

五、酸碱性质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碱的定义主要有布朗斯特德理论和劳里亚-布隆斯特德理论。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反应等方面的科学。

在化学的多个分支中,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对常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和无机物质的性质等。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知识的基础,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使得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得以展现。

根据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获得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的变化、电离能的变化以及元素化合价的规律等。

二、化学键在无机化学中,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重要概念。

根据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和共享,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电荷吸引力连接正负离子的键,共价键是共享电子对的键,而金属键则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电子云的重叠形成的。

三、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无机化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通常可以观察到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盐。

酸碱指示剂可以用于判断酸碱中和的程度,常见的指示剂包括酚酞、甲基橙和溴酚蓝等。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称红ox反,是无机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指物质中发生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电子的失去被称为氧化,而电子的获得则被称为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获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也是许多能量转化过程的基础,如电池和燃烧等。

五、无机物质的性质无机物质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熔点、沸点和硬度等,而化学性质则涉及其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的能力。

无机物质的酸碱性质、溶解性和晶体结构都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性质。

在无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各种现象和反应。

同时,无机化学还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无机化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处于不同的能级和轨道。

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二、化学键与物质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通常存在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

2、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有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硬度大,熔点高。

分子晶体如干冰,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点和沸点较低。

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化学热力学基础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体现,即ΔU = Q + W,其中ΔU 为热力学能的变化,Q 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为做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功转换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即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3、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绝对零度时,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零。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第一章气体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1.2气体的分压定律分压定律与应用★(标★号是考试重点)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

后两小节基本不考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知识点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各物理量的单位: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 =22.4 dm3;T=273.15 k;从中可以算出: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知识点二分压定律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P总= P1 + P2 + P3 +...+ Pn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左边: P总= n总RT/V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n1+n2+...+nn]*RT/V= n 总*RT/V = 左 边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解:n= n (NH3)+n (O2)+n (N2)=0.320mol+0.180mol+0.700mol=1.200mo l30.320() 1.200NH b b ==0.3201.200ⅹ133.0kPa =35.5 kPa22(O )(O )n p p n= =0.1800.320ⅹ35.5kPa =20kPa223()()()N NH p p p p o =--=(133.0-35.5-20)kPa=75.5 kPa总结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看课本例题1-2,1-3,1-4课后习题做1,3,9,12••第二章 热化学•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知识点一• 学习本章首先注意几个基本概念• 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隔离系统),环境,状态• 过程(定温过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相,反应进度知识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和功的概念与比较• 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为:U Q V ∆=+3.焓与焓变在定压过程中焓 H U pV =+ 状态函数焓变 21H H H ∆=- p Q H =∆吸热反应H ∆>0, 放热反应H ∆<0• 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看课本)5.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温度T 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νB=+1)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温度T 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6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例:已知298.15K 下,反应:(1)22()()()C s O g CO g +=(1)rHm ∆=-393.5/kJ mol(2) 2212()()()CO s O g CO g +→计算298.15K 下,C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应用:1.利用方程式组合计算•总结•看课本例题2-1,2-2•课后习题做2,3,8,11,21•这一章中hess定律比较重要,考的几率比较大,要熟练掌握,会计算。

化学高考复习无机化学重要知识解析

化学高考复习无机化学重要知识解析

化学高考复习无机化学重要知识解析无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酸碱中和等概念。

下面将对无机化学的几个重要知识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分类工具之一。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也即是核电荷数)依次排列,将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的电子层,而族则指的是元素的主族和副族。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为元素符号,元素的周期数一般从1开始,而周期数和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主族元素为周期表中1A~8A的元素,副族元素为B族元素以及3~12族元素。

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原子半径、原子能、电离能等性质;而同一族的元素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点之一。

离子反应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的离子会通过电中和的方式结合形成中性化合物。

例如,氯离子(Cl-)和银离子(Ag+)通过离子反应结合形成氯化银(AgCl)。

离子反应的反应类型常见的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三、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酸和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具有酸性和碱性特性的物质。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

酸中的氢离子(H+)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在反应过程中结合形成水(H2O),同时生成盐。

酸碱指数(pH值)是衡量酸碱强度的指标。

在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四、重要无机化合物在高考中,需要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例如:1. 盐类: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反应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2. 氧化物: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山西省考研化学专业无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山西省考研化学专业无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山西省考研化学专业无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其化学反应的学科。

在山西省考研化学专业中,对于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山西省考研化学专业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原子与分子结构1. 电子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是无机化学的基础,了解原子的能级构型、电子轨道和电子排布规则是必须的。

例如,需要了解电子云模型、玻尔理论、量子力学模型等,以及电子排布的原则和规律,如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卡规则等。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工具,考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包括周期性变化规律和族群的特征。

此外,还需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命名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定义、特点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二、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包括配位数、配位键和合成方法等。

考生需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征,以及配位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无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的定义、性质、条件和应用,以及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3. 锕系元素锕系元素是无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考生需要了解锕系元素的特点、放射性衰变过程和应用领域,以及与环境和人体的关系。

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 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无机化学的基础,考生需要了解酸碱与盐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此外,还需了解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和盐的命名规则。

2. 无机产业原料与功能材料无机产业原料和功能材料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矿石、金属及其合金、陶瓷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编号。

而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的,它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

2.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或转移,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内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

这些化学键形成了物质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类型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3. 反应平衡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常包括物质的生成和消耗。

化学反应通过反应方程式进行描述,反应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动力学速率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要参数。

4. 配位化学与过渡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是指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配位基与配位子形成配合物。

配位化学研究了配位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配位物的稳定性、配位数、立体化学等是配位化学的重要内容。

二、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1. 主族元素化合物主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ⅢA、ⅣA、ⅤA、ⅥA和ⅦA族元素,它们可形成氧化物、氢化物、卤化物等化合物。

主族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如ⅢA族元素具有氧化性,ⅣA族元素具有还原性等。

2.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导电性和晶体结构。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与其离子的大小、电荷和架构有关。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使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它们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参与者。

4. 配合物化学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配体与配位子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内容综述无机化学作为一门探究物质本质的学科,内容可谓是既深奥又有趣。

大学里学习的无机化学知识点,主要涉及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互动、转化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让我们来一起梳理下这门学科的核心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原子和分子是如何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单元,它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内含有质子和中子,它们共同决定了原子的质量。

电子在原子周围的不同轨道上运动,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分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还会学习到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能量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的方向。

此外周期表的学习也是无机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元素之间的关联和性质变化规律。

掌握周期表,对于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有很大的帮助。

无机化学还包括酸碱理论、溶液理论等知识点。

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以及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

同时我们还会学习到配位化合物的内容,了解它们如何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是一门既充满挑战又充满趣味的学科,通过学习这些核心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无机化学的重要性无机化学这门看似深奥难懂的学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更是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的核心。

你可能会问,无机化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关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如此无机化学还在能源、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无机化学的贡献。

学习无机化学,不仅是为了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改善我们的生活。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概述: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和电子的性质。

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组成、周期和族的特点。

二、化学键和化合价
1.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2. 化合价:原子的单、双、三、四价以及过渡元素的化合价。

三、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
1. 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

2. 晶格常数:晶体的晶胞、晶格常数和晶面的表示方法。

四、溶液与溶解度
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 溶解度: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种类的关系。

五、配位化合物
1. 配位数和配位键的概念。

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六、酸碱理论
1.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七、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状态。

2. 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八、电化学
1. 电解和电解质的概念。

2. 电池的构成和电动势的计算。

以上是大学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课程资料。

《无机化学》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

《无机化学》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

《无机化学》学习重点、难点绪论重点: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分支学科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重点:1、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给定原子序数时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特别是价电子组态;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的含义。

3、建立元素周期率、周期系、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念。

周期表位置与电子组态的相互确定。

4、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规律难点: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第二章分子结构重点:1、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п键、大π键以及等电子体等基本概念。

2、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分子轨道理论、O2 ,N2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键级。

4、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5、分子间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区别。

氢键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晶体结构重点:1、晶体的特征,晶胞的概念,2、金属键概念、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3、离子特征、离子键、晶格能、离子晶体的基本类型以及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难点:晶胞参数的定义以及体心、面心和底心晶胞的概念。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重点: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组成。

2、几何异构和对映异构3、配合物配位键的本质,配合物中心原子的轨化类型、内外轨的概念,磁性测量对推测配合物结构的意义难点:对映异构、中心原子的轨化类型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2、热力学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

3、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利用焓变与熵变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难点:热力学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的概念,非标准态自由能的计算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重点:l、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考研无机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化学考研无机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化学考研无机化学重点知识归纳无机化学是化学考研中的重点知识之一,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

掌握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对于考研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按照相应的格式呈现出来,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周期表和元素周期性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排列。

掌握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元素周期性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1 周期表的构成周期表由横向的周期和纵向的族组成。

周期指的是周期表中横向的行数,族指的是周期表中纵向的列数。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2 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元素周期性是指元素性质随着周期表的排列而周期性地变化。

主要涉及到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价态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例如,原子半径随周期数增加而减小,原子半径随族数增加而增大。

1.3 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1A~8A族的元素,它们的电子结构稳定,容易进行化学反应。

过渡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中3B~2B族的元素,它们的内层电子结构稳定,电子填充在外层d轨道上,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性能。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价态的改变。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常见类型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无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2.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和价态的改变。

2.2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置换、还原-置换、氧化还原间离子电子反应等。

每种类型的反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反应条件。

三、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中研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一门学科。

掌握配位化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配合物的形成机制和性质,以及其在催化、荧光与生物活性方面的应用。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总结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应用的科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机化学无处不在,从药品和肥料到材料和电池都离不开无机化学的应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本文将对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原理进行归纳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环绕在核外的能级上。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工具,按照原子的基本性质和化学行为,将元素有序地排列在周期表中。

二、化学键和化合物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2. 化合物: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三、离子反应和溶液化学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的正离子与负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等。

2. 溶液化学:溶液化学研究的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于溶液中的行为和性质,涉及到溶解度、溶液浓度和溶液的酸碱性等方面的内容。

四、配位化学1.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的是过渡金属离子或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合物的性质。

2. 配位反应:配位反应是指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过程,涉及到配位数、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五、无机反应和应用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包括电化学反应和电池等。

2.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无机化合物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催化剂、药物、颜料和材料等。

六、无机分析1. 无机分析:无机分析是研究无机物质中化学成分和性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

2. 常用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无机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综上所述,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涉及到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化合物、离子反应和溶液化学、配位化学、无机反应和应用,以及无机分析等多个方面。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1. 无机化学概述- 定义: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非生物有机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反应。

- 分类:根据元素类型,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2. 元素周期表- 结构:元素周期表由7个周期和18个族组成,每个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化能等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原子结构- 基本粒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电子排布:电子按照能量级和亚层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有,形成“电子海”。

5.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形成不溶性固体的反应。

6.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供体,碱是质子受体。

- 路易斯理论:酸是电子对受体,碱是电子对供体。

7. 配位化学- 配体:能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 配位键: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配位数:中心离子周围配体的数量。

8.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 氧化物:含有氧和另一种元素的化合物。

- 酸和碱:酸是氢离子的供体,碱是氢离子的受体。

9. 无机材料-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的单质。

- 陶瓷: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固体。

- 玻璃:硅酸盐材料,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质。

10. 无机化学的应用- 工业:金属提炼、化肥生产、陶瓷制造。

- 环境:水处理、空气净化、废物处理。

- 生物:酶的活性中心、生物矿化。

11. 实验室安全- 个人防护:穿戴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 化学品处理:正确标记、存储和处置化学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第一章气体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1.2气体的分压定律分压定律与应用★(标★号是考试重点)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

后两小节基本不考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知识点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各物理量的单位: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 =22.4 dm3;T=273.15 k;从中可以算出: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知识点二分压定律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P总= P1 + P2 + P3 +...+ Pn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左边: P总= n总RT/V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n1+n2+...+nn]*RT/V= n 总*RT/V = 左 边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解:n= n (NH3)+n (O2)+n (N2)=0.320mol+0.180mol+0.700mol=1.200mo l30.320() 1.200NH b b ==0.3201.200ⅹ133.0kPa =35.5 kPa22(O )(O )n p p n ==0.1800.320ⅹ35.5kPa =20kPa223()()()N NH p p p p o =--=(133.0-35.5-20)kPa=75.5 kPa总结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看课本例题1-2,1-3,1-4课后习题做1,3,9,12••第二章 热化学•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知识点一• 学习本章首先注意几个基本概念• 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隔离系统),环境,状态• 过程(定温过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相,反应进度知识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和功的概念与比较• 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为:U Q V ∆=+3.焓与焓变在定压过程中焓 H U pV =+ 状态函数焓变 21H H H ∆=- p Q H =∆吸热反应H ∆>0, 放热反应H ∆<0• 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看课本)5.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温度T 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νB=+1)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温度T 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6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例:已知298.15K 下,反应:(1)22()()()C s O g CO g +=(1)rHm ∆=-393.5/kJ mol(2) 2212()()()CO s O g CO g +→ 计算298.15K 下,C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应用:1.利用方程式组合计算•总结•看课本例题2-1,2-2•课后习题做2,3,8,11,21•这一章中hess定律比较重要,考的几率比较大,要熟练掌握,会计算。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3.1反应速率的概念3.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及实验确定方法★、3.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及应用★3.4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与活化能★、基元反应3.5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知识点一• 1.定容反应的反应速率• 2.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概念,表达式知识点二• 1.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2. 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半衰期当反应物A 的转化率为50%时所需的反应时间称为半衰期,用1/2t 表示。

对于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1/201/2ln t c kt c =- ,1/2012t c c =因1/21ln 2kt =-则 1/2ln 20.693t k k ==知识点三反应速率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两个:k 与温度有关,T 增大,一般k 也增大, 但k~T 不是线性关系。

Arrhenius 方程: 0a exp(/)k k E RT =-k 0—指前参量E a —实验活化能,单位为kJ ·mol-1a 0ln ln E k k RT=-对数形式: 直线的斜率为 a -R E1ln Tk 显然——为直线关系,直线的截距为0ln k 由Arrhenius 方程可定义Ea :a 2d ln d E k T RT= 2a d ln d k E RT T =则Arrhenius 方程式的应用1.已知T1—k1, T2—k2,求Ea110a 1ln ln /T T k k E RT ==-时,2220a ln ln /T T k kT E R ==-时,两式相减,整理得到:a 211211ln E k k R T T ⎛⎫=- ⎪⎝⎭活化能的数量级在40 ~400 kJ·mol-1 ,多数为60~250 kJ·mol-12.由Ea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例题:2N2O5(g)→2N2O4 (g) + O2(g)已知:T 1=298.15K, k 1=0.469×10-4s-1T 2=318.15K, k 2=6.29×10-4s-1 求:Ea 及338.15K 时的k3。

-1122a 211ln 102kJ mol TT k E R T T k ==⋅-解:3a 11311ln k E k R T T ⎛⎫=- ⎪⎝⎭313 6.1210s k --=⨯知识点四• 1.理解碰撞理论的概念• 2.过渡态理论含义及意义• 3.活化能总结• 这章知识点比较重要,Arrhenius 方程的应用是重点。

• 这章的例题都要仔细做一遍• 课后习题做3,5,7,11,16,17• 第四章 化学平衡 熵和Gibbs 函数 •4.1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 4.2标准平衡的应用★•判断反应程度、预测反应方向、计算平衡组成 •4.3化学平衡的移动 •Le Chatelier 原理★ •4.4自发变化和熵 •熵的概念与物质熵的特点★ •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 •4.5 Gibbs 函数 • Gibbs 函数变判据、标准摩尔生成Gibbs 函数、Gibbs 函数与化学平衡★知识点一化学平衡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如:CO(g)+H 2O(g) ≒ CO 2(g)+H 2(g)正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即:v 正 = v 逆就可以说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了。

平衡常数一、 经验平衡常数对任一可逆反应aA + bB ≒ gG + hH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间有如下关系:[G]g [H]h /[A]a [B]b =K浓度单位用摩尔浓度时,该常数用Kc 表示aA + bB ≒ gG + hHg h G H a b A B c c Kc c c ⋅=⋅ c 均为平衡时的浓度气相反应时,平衡浓度也可以用各气体分压表示;此时平衡常数为Kpg h G H a b A B p p Kp p p ⋅=⋅根据理想气体分压与浓度的关系:p = nRT/V =cRTKp= Kc •(RT)Δn标准平衡常数K ø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项浓度用相对浓度表示 ,此时的常数即为标准平衡常数。

相对浓度:ci/c ø, pi/p ø — 与标态值比222[][][][]CO H Kc CO H O =()()()()G H A B g h p p p p a bp p p p ︒︒︒︒⋅=⋅ 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项浓度用相对浓度表示 ,此时的常数即为标准平衡常数。

相对浓度:ci/c ø, pi/p ø — 与标态值比知识点二1 判断反应的程度K 愈大,反应进行得愈完全;K 愈小,反应进行得愈不完全;K 不太大也不太小(如 10-3< K <103),反应物部分地转化为生成物。

2 预测反应的方向 反应商aA (g)+ bB(aq)+cC(s) xX(g)+yY(aq)+zZ(l)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任意状态下:[(X)/ ][(Y)/ ][(A)/ ][(B)/ ]x y i i a b i i p p c c J p p c c反应商判据:J < K 反应正向进行; • J = K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J > K 反应逆向进行知识点三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转变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

对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平衡时,J = K 当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时,J < K 平衡向正向移动。

当c(反应物)减小或c(生成物)增大时,J > K 平衡向逆向移动。

• 例题:反应 CO(g) + H2O(g) -> CO2(g) + H2(g) 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CO] = [H2O] = 0.005 [CO2] = [H2] = 0.015 向平衡体系中加H2O(g), 使 [H2O] = 1mol/ml,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并求重新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222[][][][]CO H Kc CO H O =解:3232(0.015)(0.005)mol dm mol dm --•=•9Kc =平衡因浓度的改变而被破坏时, Qc 发生变化:若从 [CO] = 0.02算起,第一次平衡时, 转化率为 75%, 第二次平衡时0.0150.00495100%99.75%0.02+=⨯=转化率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部分物种分压的变化如果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增大反应物的分压或减小生成物的分压,使J 减小,导致J<K ,平衡向正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